• 沒有找到結果。

108高一下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題庫(3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8高一下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題庫(30)"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8

學年度第

學期高中部

科目:

【歷史】

試題卷 (

共 4 頁)

適用班級:高一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 1 頁 / 共 4 頁】

(※答案卡上班級、座號未劃記正確者,一律扣 5 分)

範圍:第二冊

L1~第二冊 L4

一、單選題:

L1

( C ) 1. 「祖宗設立某個官職,只不過是文學侍從,其職務至多止於在奏章上簽註處理的建議,呈請皇 帝裁決。這個官職獲得委任的權力,和前代宰相絕不相同,以不具實權之官職,卻攬權在手, 其勢必敗。」請問:此處所指的官職是指下列何者? (A)唐朝的中書令 (B)宋朝中書門下省 (C)明朝的內閣大學士 (D)清朝的軍機大臣 ( A ) 2. 某朝立國之初,記取前朝過度役使民力,導致人民叛亂而亡國的教訓,制度上雖承襲前朝架構, 卻在治國理念上做出修正,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並希望能求取集權與分權之間的平衡。請問: 「某朝」所指為何? (A)西漢 (B)西晉 (C)宋朝 (D)清朝 ( B ) 3. 從漢初的三公制、唐朝的三省制,到明清的內閣制,觀察其間皇權和相權的變化,下列何種說 法對兩者關係的理解較為正確? (A)皇權與相權始終處於平衡狀態,並無明顯消長 (B)大體而言,皇權漸長,三省制以後,相權不斷被削弱 (C)相權高漲,皇帝逐漸失去實權 (D)皇權雖有增長,但不影響相權的發展 ( D ) 4. 日本自三世紀大和國整併地方分裂勢力起,逐漸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請問:哪些 人曾在此一集權體制中處於權力頂點?①征夷大將軍;②兩班;③天皇;④地方世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 B ) 5.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越南曾多次被中國納入版圖,直至哪個時期才真正完成獨立建國? (A)吳朝 (B)丁朝 (C)陳朝 (D)阮朝 ( A ) 6. 捨棄租庸調法改採兩稅法,這個由實物為稅收過渡到繳納現錢的辦法,是中國賦役制度上的重 大轉折。請問:導致兩稅法最終取代租庸調法,成為歷史上新賦稅形態的主要原因為何? (A)均田制出現授田不足的困境 (B)是政府變法改革下的必然結果 (C)為配合府兵制的實施而做的調整 (D)是世族主導下的政策調整 ( B ) 7. 日本自古以來受中國文化影響甚深,據聞某座佛寺保有記錄兩地交流的文件,文件中記載有來 自中國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的船隻,滿載著貴重商品及儒家典籍,其中包括《史記》、《漢 書》、《三國志》各十部、《四書集注》百部。請問:此一文件記載的現象最早可能發生於哪 個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B ) 8. 清朝某位皇帝誇耀自己為國家組織做了有效的調整,使得軍、政等機關既不相統屬且彼此對 抗,大權總攬於皇帝手中。請問:這位皇帝是誰?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慶 ( C ) 9. 某一時期,周天子因財政困難,必須派遣大臣向諸侯要求金援。齊、晉兩國也經常派遣使臣朝 覲周天子,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原本與周天子關係最密切的魯國反而漸漸疏遠。這種現象最可 能的原因是: (A)周人滅商,始建國家,但基礎不穩 (B)西周末年,外族常入侵,政局惡化 (C)春秋時代,周王室衰微,霸主興起 (D)戰國時期,大國崛起,戰爭頗頻繁 106.學測 ( A )10. 學者發現許多三國時代吳國的文獻資料,包括《隱核(查核)新占民簿》、《隱核州軍吏父兄 子弟簿》、《兵曹徙作部工師及妻子簿》、《郡縣吏兄弟叛走人名簿》、《生口買賣簿》等。 這些簿冊的作用應是: (A)掌控各類人口,增加稅收 (B)強迫職業世襲,確保生產 (C)因應戰爭需要,強制徵兵 (D)分析人民壽命,發展醫學

L2

( A ) 1. 中國歷史上的倉儲制度大致可分為:常平倉、義倉及社倉三類。常平倉始於漢朝;義倉出現於 隋朝,社倉則由宋朝某位理學家首創,是一種社會互助制度,由地方政府或鄉里富裕之家提供 糧穀,以之為低利貸本,貸款給農民作為耕作資本或支應生活開銷。請問:這個理學家是誰? (A)朱熹 (B)陸九淵 (C)王陽明 (D)康有為 ( D ) 2. 相較於平民,明清士紳在賦稅、徭役及司法上有諸多特權,這群介於官與民之間的特殊階層之 形成,主要和下列哪項制度有關? (A)封建制度 (B)察舉制度 (C)三省制 (D)科舉制度 ( A ) 3. 美嘉正以「宋朝新宗族」為主題撰寫歷史報告,她想在網路上查詢相關資料。請問:她應該用 哪些關鍵詞搜索,比較可能找到相關的訊息?①科舉制度;②世家大族衰微;③官修譜牒;④ 族田;⑤強化族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

108

學年度第

學期高中部

科目:

【歷史】

試題卷 (

共 4 頁)

適用班級:高一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 2 頁 / 共 4 頁】 ( C ) 4. 世族階級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數政權鞏固勢力的重要倚靠,請問:當時政府的哪些做法或社會 上的哪些現況是維繫世族權勢的重要因素?①九品官人法;②占田法;③專官主持譜牒修撰; 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⑤世族多任清官(高官厚祿),寒門多為濁官(官階低、雜務多)。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D ) 5. 晉室政權南渡後得以在江南立國,主要仰賴世族的支持,因此形成「主弱臣強」的局面,尤其 是南渡世族多居朝廷要職。相對於前述南方世族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同一時期留居北方的漢人 世族(郡姓)與胡人政權的關係為何? (A)漢人郡姓因不服胡人統治,故衝突不斷 (B)胡人君主為防範漢人郡姓率眾叛亂,故完全斷絕其從政的機會 (C)胡人君主雖有意晉用漢人郡姓,但漢人郡姓因民族認同的堅持,始終不願服務胡人政權 (D)漢人郡姓為求生存,胡人君主則有鞏固政權的考量,兩者常合作 ( C ) 6. 《後漢書.靈帝紀》:「中平元年(184 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卅六萬, 皆著黃巾,同日反叛。」請問:關於上述提及之事件所造成的影響,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該亂事平定後,國家社會更平靜富強 (B)因亂事未能及時被平定,故直接導致該政權滅亡 (C)為平定亂事,政府授予地方政府兵權,因而造成後續地方勢力割據的問題 (D)為平定亂事,朝廷扶植天師道,試圖藉由不同宗教團體間的矛盾衝突,沖消張角的影響力 ( B ) 7. 為了準備期中考,鋒澤針對「魏晉 ── 隋唐世族」與「宋朝新宗族」做了一個統整表格(如下 表),請幫他檢查表格裡哪個欄位的資料需要修正? 家族維繫 經濟來源 仕途發展 家族發展 魏晉 ── 隋 唐世族 官修譜牒 族田 倚賴家世背景優勢 長保祿位 家族的壯大為生存競爭 的重要後盾 宋朝新宗族 私修族譜 莊園 經由科舉公平競爭 宗族組織的存在可做為 宗族成員間互助的橋梁 (A)家族維繫 (B)經濟來源 (C)仕途發展 (D)家族發展 ( C ) 8. 春秋時期,一些因封建制度瓦解而沒落的貴族周遊列國以謀出路,部分勇武之「士」因在過程 有俠義之舉而漸成黨結群,形成「游俠」。以下三段資料皆是對游俠的評價,關於這三段資料 解讀,下列何者正確? 資料一:「專趨人之急,甚於己私……。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 資料二:「溫良泛愛,振窮周急,謙退不伐。」 資料三:「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 (A)資料一和資料二對游俠的品格持不同看法 (B)資料二和資料三皆認為游俠具有熱心、維護他人權益的形象 (C)資料一和資料二都認為游俠能夠對社會發揮救難解危的功能 (D)三段資料都給予游俠高度評價 ( B ) 9. 一本書的作者批評當時的社會現象,指出:世人喜歡利用祖先彰顯自己,例如王家已經遷居本 地數代,但王某詩文集中卻仍標示百年前的祖籍,以證明家世顯赫。這本書最可能是: (A)漢朝《風俗通義》 (B)唐朝《史通》 (C)南宋《夷堅志》 (D)清朝《皇朝通考》 ( D ) 10. 某一時期中,有些人擁有「特殊身分」,他們雖不能任官,卻可免除徭役,不被胥吏侵擾;他 們與士人相同,可以用官禮參見官員,也可免於笞打等刑罰。因此,人們讀書不一定要求取官 職,倒是希望獲得「身分」,可以保障身家。這種「身分」是指: (A)漢朝的孝廉 (B)唐朝的明經 (C)宋朝的禁軍 (D)明朝的生員

L3

( D ) 1. 六鎮之亂後,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最終西魏 ─ 北周勝出的關鍵因素為何? (A)固守胡人傳統,以其強大武力統一北方 (B)排除胡人守舊勢力,重用漢人力行漢化改革 (C)致力發展農業,經濟實力遠勝東魏 ── 北齊 (D)整合胡漢,借重關隴集團之力完成統一 ( B ) 2. 匈奴曾是中原政權的嚴重外患,請問北匈奴西遷與南匈奴內徙的情形發生於中國歷史上的哪個 時期? (A)西漢 (B)東漢 (C)西晉 (D)東 ( A ) 3.西晉末年、唐朝中葉及北宋末年是中國人口大規模移動的三波浪潮,關於這三次移動浪潮,下列 哪個敘述較符合歷史脈絡? (A)往南移動,並帶動經濟的南移 (B)往東移動,起因於北方政治的動盪不安 (C)往西移動,帶動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 (D)往北移動,促使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混居,導致許多文化衝突 ( B ) 4. 1668 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其理由是防止漢人進入東北,以免滿人傳統 文化風俗受影響,所以這段期間關內和關外的人口及文化交流驟然停止。但清末,山東、河北

(3)

108

學年度第

學期高中部

科目:

【歷史】

試題卷 (

共 4 頁)

適用班級:高一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 3 頁 / 共 4 頁】 居民不顧禁令展開「闖關東」行動,直至何時東北移民的禁令正式解除,最終使漢人移民人數 大過於滿人? (A)兩次英法聯軍期間 (B)清末光緒年間 (C)中華民國建立之時 (D)北伐統一之後 ( B ) 5. 明神宗萬曆年間,曾有華人在呂宋被屠殺,對此,神宗頒布一道詔書:「……。呂宋久相商賈, 不殊吾民;不忍加誅!又海外爭鬥,未知禍首;又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 又商賈中棄家游海、壓冬不回,父兄親戚共所不齒,棄之無所可惜!」請問:關於華人被殺害 一事,下列何者是當時中國朝廷最可能的態度或做法? (A)即刻出兵為其討回公道 (B)華人移居海外,為天朝棄民,其在海外之遭遇與中國朝廷無關 (C)透過外交協商將華人全數帶回中國,以免日後再發生憾事 (D)發國書請求當地政府善待華人 ( D ) 6. 若探究中國運河的歷史,早在東周即有連通長江與淮河的「邗溝」;至隋統一天下後,又陸續 修築北起涿郡,南至餘杭的數條運河,後來的歷代統治者,從國家整體利益考量,也先後在運 河修築工程下不少工夫。請問:上文中提及的「國家整體利益」主要 是指下列何種需求? (A)軍事戰略上運送士兵的需求 (B)政治上加強對南方控制的需求 (C)文化上帶動南北交流的需求 (D)經濟上南糧北運的需求 ( A ) 7. 萱萱正在撰寫一份報告,這是她在內文裡的一段描述:「他們不懂中 文,卻傳承著儒家文化,婚喪喜慶皆以中國傳統禮俗為主,且常在大 廳門眉上吊掛著家族堂號的匾額。」旁邊還附上右側這張圖像,用以 增加報告的豐富性。請依圖文內容推論她的報告主題為何? (A)東南亞華人社會 (B)歐洲海外殖民活動 (C)中國經濟重心移動 (D)游牧民族漢化 ( B ) 8. 學者指出:某個時期的農村巿鎮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三角洲;黃河中、下游的巿鎮 數量很多,但每個巿鎮的貿易額卻不大;長江三角洲的情況恰好相反,巿鎮數量少,但每個巿 鎮的貿易額都很大。不過,政府在兩個地區所收的商業稅大致相等。這種經濟現象最可能出現 於何時? (A)唐朝前期,江南地區漸次開發 (B)北宋時期,商業繁榮巿鎮興起 (C)蒙元時期,華北經濟漸趨沒落 (D)明朝時期,江南巿鎮經濟擴大 101.學測 ( A ) 9. 兩個鮮卑大臣議論國政時發生爭執,一人口操漢語,引用儒家理念發表議論,另一人責罵他為 「漢兒」。這個現象最早可能發生在: (A)北朝後期,實施漢化改革政策後 (B)隋、唐前期,種族融合形成之後 (C)五代十國,契丹南下打草穀之時 (D)北宋初年,北亞民族南下中原時 105.學測 ( C )10. 《東西洋考》記載某一時期中國的世界地理觀,東洋包括呂宋、汶萊、日本及紅毛番;西洋包 括交阯、占城、暹羅、柬埔寨、麻六甲等。這本書反映出何時的世界觀 (A)唐代 (B)南宋 (C)明末 (D)清末 108.學測

L4

( B ) 1.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協約國在中國招募華工,至大戰結束為止,有數萬華工被送往歐洲西 線戰場,最後魂斷異鄉者不在少數。請問:當時華工在歐洲戰場上主要負責何種工作?①建造 軍事設施;②清理戰場;③前線醫療;④搬運彈藥;⑤通訊聯絡。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 A ) 2. 以下是關於泰南納拉廊(Na Ranong)家族興起的一段記錄:「此一家族始祖來自中國福建漳 州,曾參加反清會黨組織,後因清廷追捕而被迫與兄長離鄉遠至檳榔嶼經商。不久,又前往泰 南拉廊地區,且向該國政府申請承包錫礦稅務,後受命擔任稅吏,其管轄區域錫礦產業不斷擴 充,政府以其有功而授予爵位。」請問:上文中提及的「始祖」應是何人? (A)許泗漳 (B)洪景來 (C)胡文虎 (D)鄭景貴 ( C ) 3. 「『加利福尼亞山谷里到處都金子,河流里流淌的水都是金色的』,這樣的傳言傳遍美國,大 家爭先恐後湧入加州山谷尋找沙金。後來,這個消息更傳遍全世界,熱血沸騰的人們從歐洲、 中南美洲、澳洲及亞洲趕來尋寶。」請問:上文所描述的是何時的景況? (A)十七世紀 (B)十八世紀 (C)十九世紀 (D)二十世紀 ( A ) 4. 下列是一段關於華人移民認同問題的資料:「在馬來西亞,華人原本以家鄉話和同鄉會形式, 維持對『祖先家鄉』的認同,但是當語言(華語)統一後,祖籍認同也鬆動了。大中華的認同 取代隔山繞海的族群地理認同,登記在身分證上的『華人』身分,也比福州人或潮洲人來得具 體及可辨識多了。」關於該段資料的解讀,下列何者較為適切? (A)語言模式是影響移民認同變遷的關鍵因素 (B)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對移民認同變遷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C)馬來西亞華人長期以來皆是以族群地理認同為主,未曾動搖 (D)現今的馬來西亞華人仍習慣以「福州人」、「潮州人」自居,對於身分證上的「華人」註 記並不認同 ( C ) 5. 1937 年中日抗戰爆發,政府機關、學校、工廠及民眾一一撤退到「大後方」,請問此一撤退

(4)

108

學年度第

學期高中部

科目:

【歷史】

試題卷 (

共 4 頁)

適用班級:高一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 4 頁 / 共 4 頁】 遷徙帶動中國哪個地區的發展? (A)東北 (B)華北 (C)西南 (D)東南 ( C ) 6. 1996 年,香港回歸前一年的夏天,調景嶺的中學降下該地最後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早年,這裡住著一群「闖入香港的不速之客」,他們的國族認同指向中華民國,期盼著有一天 政府能派船來接他們到臺灣。請問:他們當時從中國遷移到香港的時代背景為何? (A)八年抗戰爆發 (B)太平洋戰爭爆發 (C)國共內戰爆發 (D)越戰爆發 ( A ) 7.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將「某地」納入版圖,並鼓勵廢藩後的士族前 往墾殖,為強化該地農業發展,也積極引進西方農牧技術且開設農業 學校。前文中「某地」位於右圖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B ) 8. 網路上流傳著一張老照片:照片場景是 1880 年代的新加 坡,當地一群華人社群領袖為慶祝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50 週年,打造一尊真人比例的女王塑像。令人好奇的是, 照片裡的華人領袖身著清朝官服,請問這樣的衣著打扮傳遞著何種訊息? (A)華人領袖是清廷派駐當地的官員 (B)華人領袖以「中國人」自居 (C)華人領袖感念清廷對海外華人的保護與照顧 (D)當時流行清朝服飾 ( C ) 9. 「1998 年 5 月,印尼爆發街頭示威,人民要求政府推動改革,過程中學生與軍警發生衝突。 隨後政府散布謠言,指稱中國商人與當地華裔串通,導致印尼經濟崩盤,於是排華行動接連發 生。5 月 13 日至 15 日就有 1,200 多名華人喪生;5,000 多間華人商店和住宅慘遭祝融;數百名 華人婦女被性侵。」請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導致該起排華行動的主要原因為何? (A)華人長期在經濟上占有優勢導致當地族群的不滿 (B)殖民政府分而治之的策略造成族群隔閡與誤解 (C)政府將華人作為經濟風暴的代罪羔羊 (D)印尼在地族群的非理性行為 ( D )10. 海外華人大致可分為:「華商」、「華工」、「華僑」及「華裔」四類,其中哪一類不具有中 國國籍,是已經入籍移居地的「外國人」? (A)華商 (B)華工 (C)華僑 (D)華裔

二、題組題:

⊙ 有一宗教信仰,於兩漢之際自南亞傳入 中國,其傳播路徑除經西域入長安外, 亦有來自海路(如右圖)。請問: ( B ) 1. 上文所敘述的是哪一宗教信仰? (A)天師道 (B)佛教 (C)羅教 (D)白蓮教 ( D ) 2. 該信仰傳入中國後,常被詬病不事生產、有礙 經濟發展。面對這樣的批評,何人提出「一日 不作,一日不食」予以回應? (A)鳩摩羅什 (B)道安 (C)玄奘 (D)百丈懷海禪師 ⊙ 資料一:魏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里,秦取我少梁。圍趙邯鄲,十八年,拔邯鄲。趙請 救②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十九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 塞固陽。 資料二:其後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燕亦築長城 ,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資料三:秦已并天下。及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 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請問: ( C ) 1. 根據上列三則資料所述,哪些國家基於相同考量而修築長城? (A)魏與燕相同 (B)魏與秦相同 (C)燕與秦相同 (D)魏、燕與秦皆相同 ( B ) 2. 下列關於長城修築的敘述,何者正確? (A)築長城一事,始於秦始皇統一天下後 (B)自東周起,各國為國防需求即開始修築長城 (C)唐太宗建立天可汗體系後,歷代便未再有修築長城的工程 (D)長城的存在是一種軍事防禦工事,其所造成的影響並未擴及文化與生活 ⊙ 有一支來自中國西北的回族移民,他們散居在中亞,族群人口約有 10 萬,其中約一半的 族人分布在吉爾吉斯境內。1942 年蘇聯政府正式為他們訂立族名,但這個來自當權者賦予 的名號是外人對他們的稱呼,該族族人仍舊習慣以「回族」自稱。請問: ( D ) 1. 蘇聯政府為這支族群訂立什麼族名? (A)峇峇娘惹 (B)潘塞人 (C)秦霍人 (D)東干族 ( C ) 2. 文中提及的回族移民遷往中亞之事,大約發生於何時? (A)明朝後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後期 (D)民國初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近年來,隨著全球政經環境快速改變,尤以東協經濟整 合在 1999 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後,更積極以東協+N 模式進 行整合,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等東協

澳門在 1867 年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由 1950 年起按國際慣例每十年一次,至今共進 行了十四次;最近一次是 2001 人口普查,下一次即第十五次的人口普查將於 2011

第2次招考成績複查 108年8月14日(星期三)16時至16時30分。如報名人 數過多,致延後考試期程,而延後放榜時將於放榜公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摘  要:法顯幼年受沙彌戒,但受戒後並不住廟,家人讓法顯受沙

a a 1935 1935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835006261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 109 年 7 月 30 日發就字第 1093500929 號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