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綜合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綜合討論"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綜合討論

5.1 研究方法之討論

首先建立一個可能的初始模型後,再逐一地加入地震事件來修正此模型。若 僅有一個地震事件發生,可能有多種模型能夠符合這個地震事件結果:相反的,

若有多個地震事件同時能符合一種模型,就表示此種模型越接近真實的情形,可 信度越高。但正演模擬的缺點,在於無法把這種模型的可信度具體地量化,並確 保資料吻合表示誤差已達到最小。雖然此種方法無法提供給使用者關於最終構造 速度值的可信度(唯一性),它的優點在於利用波相資料提供構造界面可能存在的 訊息。因此本研究將不針對速度構造的速度值做太多解釋,主要著重在構造上可 能存在界面的討論,且每一個界面盡量都能找到兩個不同的地震事件來進行模 擬,以增加其存在的可能性,非其他因素所造成。

5.2 儀器誤差之討論

儀器系統在時間上的偏差量每小時約於 0.005 秒內,遠小於本研究在資料處 理中的平均時間偏差量 0.155s,故在儀器正常運作下,其時間上的誤差量並不會 對波線追跡的結果造影響,所以可以忽略。

5.3 波形分析與模擬結果討論

由波形圖(圖 4-2),可以確定的是在測站 KF05 和 KF06 之間一定存在一個界 面使得兩側的到時斜率產生一個不連續。經過波線追跡模擬(圖 4-4b~圖 4-7b)也 顯示這個結果跟觀測的走時有相當的符合。

(2)

圖 5-1 速度構造解說圖:黃色區域速度分布 3.0~3.6km/s,紅色區域速度分布 5.0~6.5km/s,橘色粗線為高角度傾斜的界面,綠色粗線為折射面。

在地質上的證據,這個向東傾斜的界面,即圖 5-1 中的橘色粗線,在前人研 究中所提到的,如:Allen(1962)、徐鐵良(1962)、畢慶昌(1965)…等人的研究,

認為花東縱谷主要是由斷層作用做造成,且縱谷兩側皆以高角度上衝斷層為界,

這個界面有可能是這個斷層面所存在的位置,但是因為在縱谷的侵蝕率很高而且 覆蓋著很厚的沉積物,所以此區的斷層接觸面很難被直接觀察到(徐鐵良,1976;

岳克,1976)。所以本研究模擬的結果,若把此向東傾斜界面往上延伸至地表的 位置,有可能是斷層的出露面(圖 5-2)。但是對於進一步的調查則需要由後來的 研究來證明之。

在地震上研究上,則與 Lin et al. (1988),反演花蓮地區的三維速度模型,結 果顯示在中央山脈東側至與台東縱谷的交界帶下方有高速度異常,而在花東縱 谷及海岸山脈下方則有相對的低速度異常,這兩個速度異常的分界大約位於花 東縱谷的西側,深度從 10 公里至 40 公里深,並以高角度向東傾斜(圖 1-5)有相 同的結果。

(3)

圖 5-2 觀測陣列之測站與選取的地震事件位置圖。 :代表斷層; :代表擺

設的測站; :代表斷層出露假想線。

5.4 花東縱谷下方低速帶討論

經由波線追跡模擬的結果(圖 4-4b~圖 4-7b),顯示在花東縱谷的下方存在一 個 7 公里深的相對低速帶,即圖 5-1 中的黃色區域。在地質方面與何春蓀(1986) 所提到花東縱谷含有相當厚度的沖積物有相同的結果。而在利用地震資料的研 究上,也與 Lin et al.(1998)的研究中提到,在花東縱谷下方有相對的低速帶存在 的結果相同。但是對於花東縱谷低速帶的正確構造,在模型中紅色區域與黃色 區域間的界面與畢慶昌(1965)提到谷地兩側皆以高角度上衝斷層為界但是在本 模型中只有縱谷的東側界面是高角度,但是縱谷西側的界面則是一個低角度,

因此除了類似本模型(圖 5-1 黃色區域),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是個垂直 V 字形或 是長方形等其他模型,則必須由後來的研究來證明之。

(4)

5.5 低速帶下方的相對高速帶討論

在地質方面的研究:從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在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可以辨認出 兩個主要的變質帶或岩相構造帶,即為被一條縱長的斷層所分隔的太魯閣帶及玉 里帶(顏滄波,1963),而本模型(圖 5-1 中紅色區域)與此研究有存在類似的區域分 佈,但分佈玉里帶與太魯閣帶這兩個地質區的壽豐斷層,從現有的文獻中,並沒 有人能指出這一個層的確實位置、性質以及延展情況。因此,藉由此次的研究,

希望能提供後來研究的一個方向,進而能證明這個斷層面的存在與否。至於太魯 閣帶的分佈,由於在縱谷的西側我們只採樣到兩個地震事件,因此對於該的精確 度而言稍嫌不足,故對於太魯閣帶的分佈情況及以下深度的速度模型在此不加以 討論。

5.6 折射面的討論

此折射面在模型圖 5-1 中以綠色粗線表示之,在本研究中它的深度顯示介於 21~32 公里的分布範圍。前人的研究如:Rau and Wu(1995)的到在中央山脈下 7.5km/sec 的等值線大約可達 55-65 公里(圖 1-2,圖 1-3);Shih et al. (1998),其中 橫公路之地殼變化(圖 1-4),在台灣下方至少有 40 公里,向東則快速減少到琉球 島弧的弧前盆地(和平海盆)之下已降為 26 公里;Lin et al.(1998),此高速的折射 面深度可達 40 公里深;此外,Kim et al. (2005)指出在中央山脈下有明顯低速度 區,表示地殼有增厚的現象,P 波速度 7.8km/sec 的等值線深達 55~60 公里(圖 1-6) 等結果顯示一般合理的深度應該接近 40 公里左右,但是在本研究中卻顯示出比 較淺的深度,可能的原因是,在模擬的時候,當調整模型可能的邊界時,受限 於本身技術上的問題,當模型趨於複雜或是與本模型不同時、或是某些節點的

(5)

度,也與一般所提到的海洋地殼厚度八公里左右有很大的落差,可能是因為受 到板塊擠壓後,造成地殼的厚度因此而變厚。

數據

圖 5-1  速度構造解說圖:黃色區域速度分布 3.0~3.6km/s,紅色區域速度分布 5.0~6.5km/s,橘色粗線為高角度傾斜的界面,綠色粗線為折射面。  在地質上的證據,這個向東傾斜的界面,即圖 5-1 中的橘色粗線,在前人研 究中所提到的,如:Allen(1962)、徐鐵良(1962)、畢慶昌(1965)…等人的研究, 認為花東縱谷主要是由斷層作用做造成,且縱谷兩側皆以高角度上衝斷層為界, 這個界面有可能是這個斷層面所存在的位置,但是因為在縱谷的侵蝕率很高而且 覆蓋著很厚的沉積物,所以此區的斷層
圖 5-2 觀測陣列之測站與選取的地震事件位置圖。 :代表斷層;  :代表擺 設的測站; :代表斷層出露假想線。  5.4  花東縱谷下方低速帶討論  經由波線追跡模擬的結果(圖 4-4b~圖 4-7b),顯示在花東縱谷的下方存在一 個 7 公里深的相對低速帶,即圖 5-1 中的黃色區域。在地質方面與何春蓀(1986) 所提到花東縱谷含有相當厚度的沖積物有相同的結果。而在利用地震資料的研 究上,也與 Lin et al.(1998)的研究中提到,在花東縱谷下方有相對的低速帶存在 的結果相同。但是對於花東縱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移動滑鼠游標到縮圖上, 移動滑鼠游標到縮圖上, ACDSee會自動顯示放大 ACDSee 會自動顯示放大 的縮圖

林銘波編著 --- 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列而成。如下 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列而成。如下 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

土地利用樣條圖 Landuse transect顯示現時 利東街尚存在的婚嫁經濟活動,兩位同學採用了

如圖,空間中所有平行的直線,投影在 image 上面,必會相交於一點(圖中的 v 點),此點即為 Vanishing Point。由同一個平面上的兩組平行線會得到兩個

1.列舉不同投影法的地圖數幅 相同地區,採用不同的投影法所繪製的 地圖,用以呈現,在不同投影下同一地 區有面積、方向、形狀上的不同 2.臺灣地區 1/25000 的地形圖

我們分別以兩種不同作法來進行模擬,再將模擬結果分別以圖 3.11 與圖 3.12 來 表示,其中,圖 3.11 之模擬結果是按照 IEEE 802.11a 中正交分頻多工符碼(OFDM symbol)的安排,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