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孔門語粹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招祥麒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孔門語粹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招祥麒編"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孔門語粹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

招祥麒編

《論語》的成書及其名義

班固(公元 32—92)《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 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 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語》一書,「語」字的意義爭議不大,指「語言、語錄」。「論」

字卻有讀去聲(leon6)和平聲(leon4),讀音不同,解釋不同。

論(leon6)的意義:

《說文》:「論,議也。」論即指討論、商議的意思。班固《漢書 . 藝文志》所說的「輯而論纂」,皇侃 (公元 488—545)《論語義疏.敘》

謂「言此書出自門徒,必先詳論」、《文選 .辯命篇》注引《傅子》之言

「昔仲尼既歿,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及錢穆(公元 1895—1990)《論 語新解》所言「論者,討論編次義。經七十子後學之討論編次,集為此書,故 稱《論語》」1,都是此義。

論(leon4)的意義:

皇侃《論語義疏》歸納「論」音「倫」者,解法有四 :「一云倫者,

次也,言此書事義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倫者,理也,言此書之中蘊含 萬理也;三云倫者,綸也,言此書經綸今古也;四云倫者,輪也,言此書 義旨周備,圓轉無窮,如車之輪也。」劉熙 (東漢人,生卒年不詳)《釋 名.釋典藝》:「論,倫也,有倫理也」支持第二說。

黃懷信(公元 1951—)《論語彙校集釋.前言》評曰:「所謂『倫者 次也』,是取相次之義。《說文》云:『 倫,輩也。』段注云:『引申之,

凡同類相次曰輩。』是倫有相次之義。然而謂『此書事義相生,首末相次』,

則與《論語》實際不符,因爲《論語》各章之間並無相生關係。所謂『倫 者理也』,是取理義。倫之訓理,當自引申,因爲有倫次即是有條理、有 倫理,可見倫可有理義。然而謂『此書之中藴涵萬理』,則未免牽强武斷。

所以,此説也不可取信。所謂『倫者綸也』,無疑又 以『倫』借爲『綸』。

輾轉通假,非古人名書之例。且所謂 『經綸今古』,亦恐非當時《論語》

1 錢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4 年 6 月),頁 1。

(2)

編輯命名者所預期。所以,以『倫』爲『綸』更不可信。所謂『倫者輪也』,

亦是輾轉通假,同樣不可信,且所謂『此書義旨周備,圓轉無窮,如車之 輪也』,純屬無稽之說。」2黃氏反覆論辯之後,仍然支持《論語》讀作「吝 語」。

單師周堯(公元 1947—)謂班固「輯而論纂」並非商議論定而輯集之 意。其於〈《經典釋文》商兌二則〉一文中舉出司馬遷(公元前 145—前 86)

《史記》、班固《漢書》及趙岐(公元 ?—201)《〈孟子注疏〉題辭解》「論 篹」、「論輯」、「論集」、「具論」等,說明「論」當借為「侖」。《說文》:

「 (侖),思也。从亼从冊。」「从亼从冊」,段注改為「从亼 」,並云:

「聚集簡 ,必依其次弟,求其文理。」至於《論語》之「論」,單師引章炳麟

(公元 1869—1936)之言:「論者,古但作侖,比竹成冊,各就次第,是之謂 侖。……《論語》為師弟問荅,乃亦畧記舊聞,散為各條,編次成帙,斯曰「侖 語」。」而論定「是《論語》之『論』,蓋借為『侖』,其音亦當同『侖』。」

3

2 黃懷信主編,周海生(公元 1973-)、孔德立(公元 1974-)參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頁 4-5。

3 參單師周堯:〈《經典釋文》商兌二則〉,《中國經學》第 5 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社,2009 年 10 月)頁 227-234。又單師在《明報月刊》發表〈《論語》之「論」本讀為「侖」》〉,

引錄如下:

古今學者,研析《論語》名義,有以「論」為議論、商議、討論者,如梁朝皇侃《論語義 疏.叙》說:「捨音依字為論者,言此書出自門徒,必先詳論,人人僉允,然後乃記,記必已 論,故曰『論』也。」錢穆先生《論語新解》,所言與皇侃大略相同,錢先生說:「論者,討 論編次義。經七十子後學之討論編次,集為此書,故稱《論語》。」

2008 年出版之《論語彙校集釋》,於其〈前言〉中,即採取上引皇侃及錢穆先生之說。

撰者黃懷信先生先引班固《漢書.藝文志》之言曰:「《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 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 語》。」然後又說:「《說文》云:『論,議也。』議,即商議、討論。今人商議一件事情,

也往往說議一議。可見『論』本身是一動詞。商議、討論,顯然非一人之事,而且商議、討論 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有所定論。所以,以本義,『論』就是大家共同商議論定。那麼,班固所 謂『論纂』,就是通過大家共同商議論定而纂集。如此解釋『論』字,『夫子既卒,門人相與 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及『緝而論之,謂之《論語》』之說,無論從文義還是從事理 上講,無疑都是合理的,而且與《論語》實際也相符合。」

黃氏所釋,似未得班固「論纂」之意。「論纂」之意,當為編次、匯集,而非「通過大家 共同商議論定而纂集」。「論」字在《史記》、《漢書》中,經常作「編次」解,如《漢書.

司馬遷傳.贊》說:「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論 輯」就是編次、纂集,相當於《漢書.藝文志》之「輯而論纂」。這裏說左丘明編次、纂集與

《春秋》相關之歷史事件,寫成《左傳》,與「通過大家共同商議論定而纂集」無關。

此外,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

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文辭,去其煩 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 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

成《左氏春秋》。」「論史記舊聞」,就是編次史書中的舊聞,而非議論史書中的舊聞;「因 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是說左丘明根據孔子所修史書(即《春秋》),收 錄、編次其中所說的,寫成《左氏春秋》。「具論」的「論」,也與商議無關。

「論纂」、「論輯」、「具論」的「論」,都是借為「侖」。《說文》:「 (侖),

思也。从亼从冊。」「从亼从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改為「从亼 」,並云:「聚集簡

,必依其次弟(次第),求其文理。」「聚集簡冊」,即編次義。

《論語》之「論」,用的也是編次義。因此,章炳麟說《論語》之「論」「古但作侖」,

(3)

論語的價值

《論語》15919 字,是儒家最精粹最可靠的典籍。

宋代初年的宰相趙普(公元 922—992)為一代勳臣,輔助宋太祖(趙匡胤,

公元 927—976)東征西討,安定天下,又輔助宋太宗(趙光義,公元 939—997)

施政,使天下太平。綜合林駧(宋人,生卒年不詳)《古今源流至論》及羅大經

(公元 1196—1252)《鶴林玉露》所載,趙普之所以成功,是借助《論語》的 智慧,他嘗言:以半部《論語》輔太祖定天下,以半部《論語》輔太宗致太平。

梁啟超(公元 1873—1929):孔子此人有若何之價值,《論語》一書 亦從之而有若何之價值。

具體地說,《論語》的價值最少有以下幾點 :

一、《論語》中涉及於春秋時代的名詞、觀念,幾無不由孔子自己一 生工夫之所到,而賦予以更深化純化的內容。孔子針對現實環境所作的改 良性的主張(「大義」),與不考慮現實環境,直接就道理的本身立說(「微 言」),成為儒家理論的核心,影響後世。

二、《論語》中,孔子打破了社會上、政治上的階級限制,把傳統的 階級上的君子小人之分,轉化為品德上的君子小人之分,因而使君 子小 人,可由一個人的努力而決定,使君子成為每個人努力向上的標誌。

三、《論語》中,孔子將春秋時代代表人文世界的「禮」,安放於人 的內心裡,開闢了內在的人格世界,開啟了人類無限融合及向上之機;這 人格的內在世界,孔子以一個「仁」字做代表。

四、《論語》中,孔子大量提出了「治學」和「教育」的理論,奠定 中國學術和教育發展的基礎。4

【論仁】

《論語》一書,「仁」字出現 109 次,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 中佔有的重要位置。

章氏說:「論者,古但作侖,比竹成冊,各就次第,是之謂侖。……《論語》為師弟問荅,乃 亦畧記舊聞,散為各條,編次成帙,斯曰『侖語』。」可見《論語》之「論」,是借為「侖」,

其音亦當同「侖」。「侖」字《廣韻》「力迍切」,讀平聲。《論語》之「論」,普通話讀 lun2,

正與「力迍切」一音相應。廣州話《論語》之「論」讀作「議論」之「論」,似不合《漢書.

藝文志》所言《論語》命名之本意,不過,既已約定俗成,也就無可如何了。(《明報月刊》

2015 年第七期,頁 23。)

4 參考徐復觀(公元 1904-1982)《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四章,「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 的地位及其性與天道的問題」,頁 55-67。

(4)

何謂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

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子路〉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 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顏淵〉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 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 :

「恭、寛、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 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

《論語》中所列德目甚多,包括:仁、義、禮、智、信、勇、忠、恕、孝、

悌、溫、良、恭、儉、讓、寬、敏、惠、和、愛、友、善、遜、廉、正、聰、莊、

中、庸、敬、誠、慈、直、清、睿。在孔子心目中,「仁」是人的自覺的精神 狀態,也是道德自覺的最高境界,足可涵蓋諸德。孔子認定「仁」內在於每 一個人的生命之內,能成己成物,「渾然與物同體」(程 顥﹙公元 1032—

1085﹚〈識仁篇〉)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一方面對自己人格的建立及 知識的追求,發出無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對他人毫無條件地感到有應 盡的無限責任。〈里仁篇〉:「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 :

『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曾子當然知道夫子之道,仁而已矣,但他拈出「忠恕」二字,這 是對孔子「仁道」的一種最真切的體悟。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里仁》第四)

5 《禮記.坊記》《注》:「約,猶窮也。」皇侃《論語義疏》:「約,猶貧困也。夫君子處貧 愈久,德行無變。若不仁之人久居約,則必斯濫爲盗,故不可久處也。……樂,富貴也。君子 富貴愈久,愈好禮不倦。若不仁之人久處富貴,必爲驕溢也。」王夫之(公元 1619-1692)《四 書箋解》:「『不仁者』,與他處所言不仁者不同。此未到私欲橫行,滅絕天理處,止不能從 事於仁之學以養其心,故未至於長久,尚自矜持,而此心無主,終至於亂耳。若至不仁者,暫 約便忮求,暫樂便驕奢,更不足道矣。」

6 皇侃《論語義疏》:「辨行仁之中有不同也,若稟性自仁者則能安仁也,何以驗之?假令行仁 獲罪,性仁人行之不悔,是仁者安仁也。智者,謂識昭前境,而非性仁者也。利仁者其見行仁 者若於彼我皆利,則己行之;若於我有損,則使停止,是智者利仁也。」王夫之《四書箋解》:

「『安仁』、『利仁』,乃安於存仁,利於為仁。『安』者即心即理,『利』者以理宅心,自

(5)

【集解】

何晏(公元 ?—249)《論語集解》:「孔曰:『不可久約,久困則爲非也。不 可長樂,必驕佚也。』包曰:『惟性仁者自然體之,故謂安仁也。』王曰:『知 者 知仁爲美,故利而行之也。』」

朱熹(公元 1130—1200)《論語集注》:「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 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 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雖深淺不同,然皆非 外物所能奪矣。」

喇沙里(公元?—1679)、陳廷敬(公元 1639—1712)《日講四書解義》:

「此一章書是欲人存其本心之仁而不為外境所奪也。孔子曰 :仁為本心之 德,純然天理,非外物所能奪。若不仁之人,私欲錮蔽,失其本心,中無 所主,而外物得以移之。使處貧賤窮困之境,或一時猶能強制,久之,則 為窮困所廹,必至苟且放蕩而不能自守,不可以久處約。使處 富貴安逸之 地,或一時猶能矯持,久之,則為富貴所溺,必至驕奢淫縱,而不能自守,

不可以長處樂。惟仁者,心與仁為一,純乎天理,不待勉強,安其仁而無 適不然,不以約、樂繋於心也。知者,心未能即與仁為一,而中有定見,

深知篤好,孶孶求得,利於仁而不易所守,不以約、樂移其念也。此其所 存,皆天理,物欲不以累。其心雖處約樂之久亦豈為之動哉!蓋聖賢為仁,

必先在境遇上持守得定,彼不仁者,可以為戒,若夫中心安仁者,天下一 人而已;惟知者之利仁,為自明而誠之學,從此用功,由利而得安,庶幾 本心無失,而窮通不以為累矣!」

2.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

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7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

與約、樂相忘,而無所處不依於仁,終身於克復之功,外物何足以動之。」蘇師文擢(公元 1921-1997)〈淺論仁智〉:「安仁者無所為而為,乃先天上不容自己之心,而非有他力為之引 誘而推動。……利仁之利,義殊於功利。蓋謂知者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知利用環境以求仁也。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子貢問為仁,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 士之仁者。』前者為『居必擇鄉』,後者為『遊必擇士』,皆利其人其地以增進吾求仁之條件,

故安仁為內發,而利仁為外鑠。以其內蘊之沉實而顯露其德性之謂仁,以其才識之四射而發揮 其德性之妙用者為知。」(《邃加室講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年,頁 137。)

《史記.滑稽傳》《集解》引鍾繇(公元 151-230)、華歆(公元 157-232)、王朗(公元?-228)

等對問曰:「前志稱: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校其仁者,功則無以殊。核其為仁 者,則不得不異。安仁者,性善者也。利仁者,力行者也。強仁者,不得已者也。三者相比,

則安仁優矣。」

《册府元龜.品藻部》鍾繇等對魏文帝(曹丕,公元 187-226)曰:「仁者安仁,性善者也。知 者利仁,力行者也。」

7 王夫之《四書箋解》:「『去』字止如字讀,與下『違』字意同,俗塾師圈破作上聲者不通。

若是有意滅絕乎仁,則除是桀、紂,豈但不能成君子之名?言『成名』者,以處富貴者意在得

(6)

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8」(《里仁》第四)

志有為,立功見德,方可成君子之名。不知君子止以存心之仁異於人,若與仁相差不相合,則 無其實而何以稱其名哉?『去』如相去幾里之去,未到之謂也。」

皇侃《論語義疏》:「富者財多,貴者位高,位高則為他所崇敬,財多則為他所愛,夫人生則 莫不貪欲此二事,故云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然二途雖是人所貪欲,要當 取之以道則為可居,若不用道理而得則不可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以君子不處 也。……乏財曰貧,無位曰賤,賤則為人所欺陵,貧則身困凍餒,此二事者為人所憎惡,故云 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若依道理,則有道者宜富貴,無道者宜貧賤,則 是理之常道也。今若有道而身反貧賤,此是不以其道而得也,雖非我道而招此貧賤,而亦安之 若僉,不可除去我正道而更作非理邀之,故云不去也。」

朱熹《論語集注》:「不以其道得之,謂不當得而得之。然于富貴則不處,於貧賤則不去,君 子之審富貴而安貧賤也如此。」

《韓詩外傳》卷二曰:「子路曰: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恬貧窮,而曰我行義,吾不 信也。曾子褐衣縕褚,未嘗完也;糲米之食,未嘗飽也;義不合則辭上卿。不恬貧窮,焉能行 此?」

《說苑.立節篇》曰:「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貽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 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 之,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

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8 朱熹《論語集注》:「終食者,一飯之頃。造次,急遽苟且之時。顛沛,傾覆流離之際。蓋君 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貴、貧賤、取捨之間而已也。言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取捨之 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頃,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也。然取捨之分明,然後存養之功密;

存養之功密,則其取捨之分益明矣。」

《禮記.檀弓上》:「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 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

「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 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擧扶而易之。反席未 安而沒。」

《後漢書.郭泰傳》:「茅容,字季偉,陳留人也。年四十餘,耕于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 皆夷踞相對, 容獨危坐愈恭。林宗行見之而奇其異,遂與同言,因請寓宿。旦日,容殺雞為 饌,林宗謂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因勸 令學,卒以成德。」

招祥麒《師道--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師報告會聽後感,四首並序》:「中秋前夕,四川大地震災區綿陽 市北川縣北川中學劉亞春校長、阿壩州汶川縣映秀小學董雪峰老師、紅岩鎮中心小學周汝蘭老師及綿竹漢旺東汽中學 周德祥校長訪港,應教育界之邀,舉行報告會,分述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教師英勇救人事蹟,有竭力引領學生 脫難來回險地者,有以軀體拒擋瓦礫俾學生逃離者,有垂死而勗勉學生振作向上者。在此危難倉卒之際,教師忘身捨 己,倖存者有家而不歸,親人瀕危而不顧,堅守本職。其時餘震數起,彼等以保護、營救、轉移、安置學生為務,乃 至無暇於校園內同時圮毀之家屬宿舍待救之親人。四英雄親屬有慟於災難,然縷述始末之時,語無哽咽,聽之者則淚 眼模糊,不忍卒聽。是其傷心欲絕耶?抑責重不能遽棄耶?是知宏毅君子,任重而道遠;志為人師,終身尤未悔!二 零零八年九月

沛然正氣壯山河,聽罷英雄發浩歌。師道堂堂恩義滿,一輪秋月照岷峨。

如此傷心話劫灰,妻兒痛失淚先回。捨身蹈險無多念,大愛橫胸勇氣來。

蕩魄揪心例幾條,奪眶清淚湧心潮。劇憐劫後紛煩事,任重肩承去寂寥。

(7)

【集解】

戴望(公元 1837—1873)《論語戴氏注》:「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親親仁民之道得之則不處,不以欲害道也。以其道得之,若夷、齊求仁而 得仁。」

劉寶楠(公元 1791—1855)《論語正義》:「古稱有爵祿者為貴,無爵祿 者為賤,引申之義也。富貴人所欲,貧賤人所惡,亦是言好惡也。若於不 以其道之富貴則不處,不以其道之貧賤則不去,斯惟仁者能之。蓋仁者好 惡,有節於內,故於富貴則審處之,於貧賤則安守之。」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子言君子為仁,無時無 處而不用其力也。孔子曰:順逆之數在天,而取舍之分在我。且如富與貴,

是人人之所願欲者,欲之則思處之矣。然而有義存焉,不可不審,苟道理 不當得,富貴而偶得之,非義也,見利思義者,決然辭之而不處也。貧與 賤,是人人之所厭惡者,惡之則思去之矣。然而有命存焉,不可不安,苟 道理不當得,貧賤而偶得之,是命也,樂天知命者,決然受之而不去也。

此非君子其孰能之,蓋君子之所以名為君子者,以其體仁耳!若貪 富貴、

厭貧賤,是徇欲喪理,舍去此仁矣!何以成 其為君子之名乎?故君子必不 去仁者也,其不去仁也,不但富貴貧賤之間也,即終食之間須臾耳念念在 仁無有違背,雖當造次之時急遽苟且資其心必在於是,雖當顛沛之際,傾 覆流離,其心必在於是。君子之不去仁,如此。然則為仁者取舍之分,當 明存養之功,當密無時,無處而不用其力,乃可以為君子矣。」

3.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9

秋到汶川月正圓,萬方向望志相聯。憑君寄語真雄起(「雄起」,四川土語,謂振作也。),多難興 邦競後先。」

9 何晏《論語集解》:「馬曰:『克己,約身也。』孔曰:『復,反也。身能反禮,則為仁矣。』

馬曰:『一日猶見歸,況終身乎?』孔曰:『行善在己,不在人也。』」

朱熹《論語集注》:「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

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於人欲。

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於我矣。歸,猶與也。又言一 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

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

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

又曰:『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謝氏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

王夫之《四書箋解》:「『克己復禮』雖是一串,卻須分別。俗解偏重『克己』,云克己即能 復禮者,非也。己不克固不能復禮,然克己亦未能復禮……復禮然後己無不克。」

(8)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0(《顏淵》第十 二)

【集解】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門治心之實學也。為學 莫切於求仁。故顔淵以仁為問,蓋欲得仁之本體,而從事也。孔子曰 :仁 者,心之全德,莫可名言。存乎人者天理,當然之,則謂之禮。人心私欲 之累謂之己。為仁者,但能克去己私,復還天理,即此是仁。原無俟乎他 求也!此理人所同具,但多習而不覺耳,果能於一日之間克己以復禮,則 天下雖大,遂莫不翕然稱許其仁焉。其效之大而速者,蓋如此。夫事之由 己者易,由人者難,今之為克為復,止盡其在我者而已。豈借資於外而由 人乎哉?於是顔淵聞克復之訓,有會於心,而直問克復之目,蓋欲實用其 力而不復疑也。孔子曰:凡人欲心勝者,應物之際,多不合於禮,必也制 於未發之初,謹於將動之始,視必以禮,非禮則勿視,聽必以禮,非禮則 勿聽,言必以禮,非禮則勿言,動必以禮,非禮則勿動。蓋視聽言動之非

10 皇侃《論語義疏》:「云『子曰』云云者,此舉復禮之目也,既每事用禮,所以是復禮也。云

『顏淵曰』云云者,回聞修目而敬受之也。敏,達也。斯,此也。言回雖不達仁禮之理,而請 敬事此語。事,猶用也。」

朱熹《論語集注》:「目,條件也。顏淵聞夫子之言,則於天理人欲之際,已判然矣,故不復 有所疑問,而直請其條目也。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 私復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事,如事事之 事。請事斯語,顏子默識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勝之,故直以為己任而不疑也。程子曰:『顏 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

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 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於前,

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其聽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其言箴曰:「人心之動,

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 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其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 士勵行,守之於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 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徐復觀說:「『己』是人的生理性質的存在,即宋明儒所說的『形氣』。人必須是有形有氣的;

即必須有五官百體的。但五官百體,皆有自己的欲望,皆要求達到它們的欲望,以滿足它們自 己;這即是孔子在上面所說的『己』。五官百體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縱然由此而可發出智能 上的努力,但亦會加深人我對立,以成就其『形氣之私』,即成就所謂『人欲』、『私欲』;

這是障蔽仁地精神的總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克己』,即是戰勝這種私欲,突破自己形 氣的隔限,使自己的生活完全與禮相合,這是從根源上著手的全般提起的工夫、方法;在根源 上全般提起的工夫、方法,超越了仁在實現中的層級的限制,仁體即會當下呈露;所以說『一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下歸仁,即天下皆被涵融於自己仁德之內,即是渾然與物同體,

即是仁自身的全體呈露。天下歸仁,是人在自己生命之內所開闢出的內在世界。而人之所以能 開闢出此一內在世界,是因為在人的生命之中,本來就具備此一內在世界(仁),其開闢只在 一念之克己,更無須外在的條件,所以接著便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但這種全般提起 的克己工夫,必須有具體下手之處,所以顏淵便接著『請問其目』。孔於所說的『非禮勿視』

四句,即是克己工夫之『目』。」(《中國人性論史》,頁 85。)

(9)

禮者,己也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者,克己也,己克則禮復,而仁不在是乎!

此所謂克己復禮為仁也。顔淵一聞此言,自覺求仁之功實有可據,乃直任 之曰:回雖不敏,而夫子之教則確可循也。請從事於心,務於視聽言動之 間,自克而自復焉。豈敢自諉以負夫子之教哉!要之,為己為禮,即人心 道心之説也。苟随時省察,則人心自去,道心自全,於以仁覆天下,亦何 難之有哉?」

4.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11(《衛靈公》第十 五)

【集解】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言仁為固有之良,不可以 生死利害而變也。孔子曰:好生惡死,人之常情,然事有適遭其變者,貪 生畏死,則失其本心之安,故有志之士,與夫成德之人,當義理與軀命不 可兩全之際,斷不肯偷生,茍免以害吾之仁,寧可致命遂志以成吾之仁。

蓋仁為人立命之根,全之則雖死猶生,失之則雖生猶死也。然求仁必先於 去欲,無欲則身命猶可舍,而況於富貴功名之末乎!彼蓋自求其心之安,

故利有所不計,而患有所不避也。國家欲 得臨大節而不可奪之人,必於淡 泊寧靜之中求之。」

【論孝】

5.

孟懿子12問孝。子曰:「無違13。」

11 本章可與《孟子.魚我所欲也章》同讀。

何晏《論語集解》:「孔曰:『無求生而害仁,死而後成仁,則志士仁人不愛其身也。』」

劉寶楠《論語正義》:「『志士』者,《孟子.滕文公篇》:『志士不忘在溝壑。』趙岐注:

『志士,守義者也。』俞氏樾《平議》謂『志士』即知士,與『仁人』為『知』、『仁』並舉,

其說亦通。張栻《解》:『人莫不重於其生也,君子亦何以異於人哉?然以害仁則不敢以求生,

以成仁則殺生而不避,蓋其死有重於生故也。夫仁者,人之所以生者也。苟虧其所以生者,則 其生也亦何為哉?曾子所謂『得正而斃』者,正此義也。』」

《列女傳.節義篇》:「京師節女者,長安大昌里人之妻也。其夫有仇人,欲報其夫而無道徑,

聞其妻之仁孝有義,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為中譎。父呼其女告之,女計念不聽之則殺父,

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於世。欲以身當之,乃且許諾,曰:『旦 日,在樓上新沐,東首臥則是矣。妾請開戶牖待之。』還其家,乃告其夫,使臥他所,因自沐 居樓上,東首開戶牖而臥。夜半,仇家果至,斷頭持去,明而視之,乃其妻之頭也。仇人哀痛 之,以為有義,遂釋不殺其夫。君子謂節女仁孝厚於恩義也。夫重仁義輕死亡,行之高者也。

《論語》曰:『君子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此之謂也。」

12 孟懿子(公元 ?-前 481),魯大夫仲孫何忌。仲孫是其氏,何忌是其名。孟,庶長也,適長 則稱伯。懿,諡號。皇侃《論語義疏》云:「諡者,明行之跡也。生時有百行之不同,死後至

(10)

樊遲14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5」(《為政》第二)

【集解】

邢昺(公元 932—1010)《論語注疏》:「此章明孝必以禮。「孟懿子問孝」

者,魯大夫仲孫何忌問孝道於孔子也。「子曰:『無違』者」,此夫子答辭。言 行孝之道,無得違禮也。「樊遲御」者,弟子樊須為夫子御車也。「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者,孟孫,即懿子也。孔子恐孟孫不曉無違之意,而 懿子與樊遲友善,必將問於樊遲,故夫子告之。「樊遲曰:何謂也」者,樊遲亦 未達無違之旨,故復問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 之以禮」者,此夫子為言無違之事也。生,事之以禮,謂冬溫夏清昏定晨省之屬 也。死,葬之以禮,謂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之屬也。祭之以 禮,謂春秋祭祀以時思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之屬也。不違此禮,是無違之理也。

不即告孟孫者,初時意在簡略,欲使思而得之也。必告樊遲者,恐孟孫以為從父 之令是無違,故既與別,後告於樊遲,將使復告孟孫也。」

朱熹《論語集注》:「夫子以懿子未達而不能問,恐其失指,而以從親之令為孝,

故語樊遲以發之。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禮,即理之節文也。人之事親,

自始至終,一於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是時三家僭禮,故夫子以是警之,然 語意渾然,又若不專為三家發者,所以為聖人之言也。胡氏曰:『人之欲孝其親,

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得為而不為,與不得為而為之,均於不孝。所謂以禮者,

為其所得為者而已矣。』」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人子事親,有當然之理,

即有一定之分也。孟懿子是魯大夫,樊遲是孔子弟子。孟懿子問孝,孔子 曰:人子事親,有至當不易之理,所當遵守不失,不可有一毫違背,蓋孝 親之道,惟在無違而已。彼時孔子尚未説明,懿子不能再問,孔子恐其誤

葬,隨其生時德行之跡而為名稱,猶如『經緯天地曰文』、『撥定禍亂曰武』之屬也。」《諡 法》曰:「溫柔賢善曰懿。」

13 無違,朱熹《論語集注》云:「無違,謂不背於理。」王夫之《四書箋解》云:「『無違』須 含一『禮』字在內。不背於理,乃不背於事親之理,惟禮然後不背。理字虛,禮字實,不以犯 下為嫌。」

14 樊須(公元前 515-?),字子遲,齊人,少孔子三十六歲也。

15 《禮記.祭統篇》:「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 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孝經.紀孝行》:「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 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 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11)

以無違為從親之命,故因樊遲御車之時,復以孟孫問答之語,告之樊遲。

問曰,何謂之無違。孔子曰:所謂無違,止是不違乎禮,禮即天理之節文 也,尊卑上下,各有一定之禮,如父母在生之時,定省奉養俱依於禮,及 其沒也,殯葬祭享,必誠必信,亦俱依於禮。自始至終,禮之所當為者,

不敢不為,不至苟且簡陋而不敬其親,禮之所不當為者,即不敢為,亦不 至僭越非分而陷親於有過,此之謂無違,此之謂孝。可見人道以孝行為先,

孝行以禮法為重,在一人為維持百行之端,在天下即為紀綱萬世之法,孔 子此言所以警僭越者深矣。」

6.

子游16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17; 不敬,何以別乎!18」(《為政》第二)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養,謂飲食供奉也。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 犬馬,皆能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犬馬者何異。甚言不敬之罪,

所以深警之也。胡氏曰:『世俗事親,能養足矣。狎恩恃愛,而不知其漸流於不 敬,則非小失也。子游聖門高弟,未必至此,聖人直恐其愛踰於敬,故以是深警 發之也。』」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人子當以敬親為孝也。子游姓 言,名偃,孔子弟子。子游問孝,孔子曰:人子於親,飲食供養,固不可缺,然 必内有尊敬之心,外有恭敬之禮,方可謂孝。古之仁人事親如事天,豈非至敬之 道,若今世俗之人,謂能以飲食供養父母即謂之孝,不知徒以飲食供養而已,豈 特父母為然,雖至微賤如犬馬之類,待食於人,人亦有以養之,若事親者,狎恩 恃愛,少有不敬之心,而徒以供養為事,其後驕慢成習,無所忌憚,窮極其不敬 之罪,便與那養犬馬者何所分别乎!此孔子深究人情之失而甚言其流弊至此,以 警天下之人也。」

16 子游(公元前 506-前 443),孔子弟子,姓言名偃。

17 連犬與馬,亦供以飲食。《論語集解》於此句下有二釋:「包氏曰:犬以守禦,馬以代勞,皆 養人者也。」一曰:「人之所養,乃至於犬馬。」後世簡化此二釋為犬馬養人與人養犬馬,多 所論辯。朱熹採用後者,謂:「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言人畜犬馬,皆能有以養之。」清 儒難之,謂「以犬馬喻父母」。養,謂口食供奉。〈公冶長〉「其養民也惠」、〈陽貨〉「唯 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其「養」之義,亦指照顧生活的意思。再以下文「不敬,何以別乎!」

相參,人養犬馬之說為恰當。

18 《大戴禮記.祭義.曾子大孝》:「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禮記.內則》:「曾子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 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 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

(12)

7.

子曰:「事父母幾諫19,見志不從20,又敬不違,勞而不怨21。」(《里 仁》第四)22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此章與《內則》之言相表裡。幾,微也。微諫,所謂『父 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也。見志不從,又敬,不違,所謂『諫若不入,

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也。勞而不怨,所謂『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 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言人子成親之孝也。孔子曰:

人之事親,凡事固以承順為孝,然當父母有過失之時,若惟事順從,不行諫諍,

是陷親於有過。若直言面諍,又恐傷親之心。故有一進諫之道,不但容色必當婉 順,或微詞以諷,或乘閒而導,委曲轉移,不令人知,務使父母樂從而後已,是 謂之幾諌。惟其幾諫,刻刻從隱微之處體貼親心,不待形於聲色,但窺其志意,

未肯聼從,便有跼蹐不自安之意,更加敬謹,依舊幾諌,冀親悔悟而不敢微有違 拂,萬一親心蔽錮,,或加之責備勞苦之事,只自念己之誠意不能感動父母,豈 敢憚勞有一毫怨咎之心?總是人子深愛其親,曲折懇摯,始終幾諫如此,稽古帝 王惟大舜能之,萬世所當取法也。」

錢穆《論語新解》:「父母有過,為子女者惟當微言諷勸,所謂下氣怡色柔聲以 諫。又說:幾者,初見端倪義。父母子女日常相處,父母有過,當從其端倪初露,

便設法諫勸。然就文義言,此當云以幾諫,不當云幾諫。今從前解。/ 所謂幾諫,

僅微見己志而已,不務竭言。若父母不從,仍當起敬起孝,不違逆。待父母心氣 悅懌,再相機進諫。舊解,謂見父母之志不從,則只不從二字亦足,且當云意不 從,不當云志不從。故知見志,指子女自表己志。為子女者僅自表己志,即是不 明爭是非,亦即幾諫之義。若如上述又一解,父母之過,初露端倪,而未發為行 為,故云見父母有不從之志,然連下文『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兩語,終不如上 解之貼切。今不從。/ 不違亦可有兩解:一是不違其父母,二是不違其原初幾諫

19 邢昺《論語注疏》引包曰:「幾者,微也。當微諫,納善言于父母。」

20 邢昺《論語注疏》引包曰:「見志,見父母志有不從己諫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 遂己之諫。」

21 邢昺《論語注疏》曰:「父母使己以勞辱之事,己當盡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也。。」

22 《禮記.內則》篇曰: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 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毋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荀子.子道篇》:「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 子不對。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 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 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 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劄;士有爭友,

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13)

之意。既恐唐突以觸父母之怒,又務欲置父母于無過之地,此見孝子之深愛。然 敬是敬父母,則不違當以不違父母為是。/ 勞,憂義。子女見父母有過,當憂不 當怨。或說勞,勞苦義。諫不從,當反復再諫,雖勞而不怨。然此反復再諫,仍 當是幾諫,則乃操心之勞,仍是憂義。此章見父子家人相處,情義當兼盡。為子 女者,尤不當自處於義,而傷對父母之情。若對父母無情,則先自陷於大不義,

故必一本於至情以冀父母之終歸于義。如此,操心甚勞,然求至情大義兼盡,則 亦惟有如此。苟明乎此,自無可怨矣。」

8.

子曰 :「父 母 之年, 不 可不知 也23。 一則以 喜 , 一則以 懼。」24(《里 仁》第四)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知,猶記憶也。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

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子醒人及時盡孝之意。孔子 曰:一往而不留者,父母之年;常存而不懈者,人子之心。凡為子者,日侍親側,

每至習而忘焉,必以父母年歲,時時記憶於心,微察其精神血氣之盛衰,周旋調 護,則瞻依奉養自不能已。蓋父母壽考康寜,得以承歡膝下,固是可喜,然父母 年近衰邁,安能保其遐齡,則又可懼。誠知一端可喜,又一端可懼,則愛日之誠,

刻刻在念,而所以奉事之者,焉敢有一毫之不盡哉。昔人一日之養不以易三公,

正是此意,人子誠不可不知也。」

【論君子】

9.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25。過

23 朱熹《論語集注》:「知,猶記憶也。」

24 何晏《論語集解》:「孔曰:『見其壽考則喜,見其衰老則懼。』」

《韓詩外傳》卷九:「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

被褐擁鐮,哭於道傍。孔子闢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皋魚曰:『吾失之 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 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 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 養親者十有三人。」

25 陳天祥(公元 1230-1316)《四書辨疑》:「不如己、如己、勝己凡三等。不如己者,下於己 者也。如己者,與己相似,均齊者也。勝己者,上於己者也。如己者德同道合,自然相友。孟 子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 士。』此皆友其如己者也。如己者友之,勝於己者己當師之,何可望其為友耶?如己與勝己者 既有分別,學者於此可無疑矣。」

《說苑.雜言篇》曰:「孔子曰:『丘死之後,商也日益,賜也日損。商也好與賢己者處,

(14)

則勿憚改26。」(《學而》第一)

【集解】

邢昺《論語注疏》:「此章勉人為君子也。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者,其說 有二:孔安國曰:『固,蔽也。』言君子當須敦重,若不敦重,則無威嚴;又當 學先王之道,以致博聞強識,則不固蔽也。一曰『固』謂堅固,言人不能敦重,

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道理也。明須敦重也。主,猶親也,言凡所親狎者,

皆須有忠信者也。無得與忠信不如己者為友。人誰無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 而能改,善莫大焉。故,苟有過,無得難於改也。」

朱熹《論語集注》:「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 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 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則無物,

且出入無時,莫知其鄉者,人心也。若無忠信,豈復有物乎?』無、毋通,禁止 辭也。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勿,亦禁止之辭。憚,畏難也。自 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程子曰:『學問之道 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當如是也。』

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為質,而學以成之。學之道,必以忠信為主,而以 勝己者輔之。然或吝於改過,則終無以入德,而賢者亦未必樂告以善道,故以過 勿憚改終焉。』」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子勉人以進德修業之功也。

孔子曰:君子為學,氣質必須厚重,若使輕浮淺露,則見於外者,無威之可畏,

而所知所行之學,必不堅固,故立身以厚重為貴,而存心又以忠信為主。忠以不 貳,信以不欺,止而思動而為無往而不在是焉,則德立矣。至於友以輔德,必勝 己者,方為有益,若友不如己者,雖非便佞善柔而學業未深,切磋難藉,愼勿與 之為友。人有過,每苦於不及覺,既覺矣,猶因循不改,則德日損矣。故或聞人 諫諍,或自己省悟,須持之以剛斷,隨覺隨改,不可稍存畏難之念,如此,則治 氣以莊,治心以實,取友以明,克己以勇,内外人己交相存養而後學固而德成,

學者可不勉哉!」

10. 子曰: 「君子坦蕩蕩

27,小人長戚戚。」28(《述而》第七)

賜也好說不如己者。』」

26 《尚書.秦誓》:「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公曰:『嗟!我士,

聽無嘩!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 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邦之杌隉,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 一人之慶。』」秦穆公感而自變悔,遂霸西戎。

27 朱熹《論語集注》:「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

(15)

【集解】

邢昺《論語注疏》:「此章言君子小人心貌不同也。坦蕩蕩,寬廣貌。長戚戚,

多憂懼也。君子內省不疚,故心貌坦蕩蕩然寬廣也。小人好為咎過,故多憂懼。」

朱熹《論語集注》:「坦,平也。蕩蕩,寬廣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 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程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即心術以嚴君子小人之辨也。

孔子曰:天下有君子有小人,然欲知君子小人之分,當內察其心術,而外觀其氣 象。蓋君子循理而行,心無所累,但見其隨遇而安,不愧不怍,無適而不寛舒自 得也。蓋坦蕩蕩焉。小人行險僥倖,心役於私,但見其憂勞不寜,患得患失,無 時而不思慮愁苦也。蓋長戚戚焉。由此觀之,即氣象可以知心術,即心術可以定 人品,君子小人之分,原不可掩欲,觀人者可不致辨哉!」

11. 司馬牛

29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30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 懼?」31(《顏淵》第十二)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向魋作亂,牛常憂懼。故夫子告之以此。夫,音扶。牛之 再問,猶前章之意,故復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為無愧於心,故能 內省不疚,而自無憂懼,未可遽以為易而忽之也。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 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強排遣之也。』」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君子無入而不自得也。昔司馬 牛問君子於孔子,彼以君子為成德之人,意必有所奇特,而不同於人者在也。孔 子曰:君子心常舒泰,絶無繫累之私,縱憂懼之來,亦不能免,而君子之心,恒 不見有可憂可懼者焉,欲為君子,亦不憂不懼而可矣。司馬牛復問曰:君子之道 人所難能,豈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孔子曰:不憂不懼,未易言也,凡人涵

物,故多憂戚。』程子曰:『君子坦蕩蕩,心廣體胖。』」

28 《荀子.子道篇》: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 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生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 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29 司馬牛(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宋國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司馬耕,字子牛。」

《孔注》:謂名司馬黎。

30 劉寶楠《論語正義》:「不憂不懼,即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之義。」

31 何晏《論語集解》:「疚,病也。自省無罪惡,無可憂懼。」

(16)

養未純,識見未定,則禍福利害皆足以累其心,故事未至而多慮,事既至而若驚,

此憂懼之所以不能免也。若君子之心,光明正大,無愧無怍,省於内者,無一毫 之疚病足以累其心,縱有意外之事,皆以理自信而以命自安,夫何憂懼之有哉!

此蓋修己功深造於成德之域者,乃能如是,誠未可以易視也。按司馬牛之兄桓魋 作亂,牛嘗憂懼,故孔子從而慰釋之,要之内省不疚,誠君子切實之學也。蓋君 子常存敬畏,則其心皆天理而無繫吝之私,然則兢兢業業,夫亦内省之實際與!」

12. 子曰 : 「 君 子成 人之美 , 不成 人 之惡 。小人 反 是。 」 (《 顏淵 》第 十

二)

【集解】

皇侃《論語義疏》:「云『子曰』云云者,美與己同,故成之也;惡與己 異,故不成之也。云『小人反是』者,惡與己同,故成之也;美與己異,

故不成之也,故與君子反。」

朱熹《論語集注》:「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 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惡之異。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子論君子小人用心之不 同也。曰:世之賴有君子而不樂有小人者,以其所存不同,因而所好亦異。

其關於世道人心者,非小也。如君子渾然成德,有美無惡,乃其所存也,

故見人之美是與己相合,自然不忍棄置,故誘掖之,由一事而推及事事,

獎勸之由,已能而勉其未能,務成其美而後已。至見人之惡,是與己相背,

自然不容滋蔓,故規戒之,不使其或萌沮抑之,不令其或長,即人之惡或 不能無,而君子則決不成之也,至於小人則不然,見人之惡,喜其與己相 合,則迎合容養,以成之;見人之美,惡其與己相背,則忌刻詆毁而不成 之。此正與君子相反也,可見用一君子,眾君子皆因之而成,豈有君子盈 朝而天下弗治者乎?若用一小人,眾小人亦因之而成,豈有小人盈朝而天 下弗亂者乎?……用人者,如之何不慎之又慎哉!」

13. 子曰: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2(《憲問》第十四)

32 邢昺《論語注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君子言行相顧,若言過其行,謂有言而行不副,

君子所恥也。」

朱熹《論語集注》:「行,去聲。恥者,不敢盡之意。過者,欲有餘之辭。」

《論語.里仁》:「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禮記.表記》:「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17)

【集解】

《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君子黜浮崇實之心也。孔子曰:言易放,

則當恥;行難盡,則當過。若使不懼其言之勝於行,而好為浮誇,不欲其 行之勝於言,而怠於踐履,是言之數多而行之數少。求其有所成就,難矣。

惟君子心存於慎言,以言為恥,而不使有餘, 心存於敏行,於行必過,而 不使不足,又安患言不日損,而行不日積也。此君子之所以為君子與!蓋 言行原未嘗不相因,而見始也。斂言而行益篤,究也;行至而言自從人,

能以君子之心為心,斯行可舉,而言亦無不可揚矣。虞廷敷奏以言,必明 試以功。孔子聽其言必觀其行,職此意也夫!」

14.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3(《衛靈公》第十五)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孫,去聲。義者制事之本,故以為質榦。而行之必有節文,

出之必以退遜,成之必在誠實,乃君子之道也。程子曰:『義以為質,如質榦然。

禮行此,孫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義為本。』又曰:『「敬以直內」,

則「義以方外」。「義以為質」,則「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成德之人,乃可以成天下 之務也。孔子曰:天下之務,有當然之理,有自然之勢,茍識見不定,涵 養不深,未能期於盡善也;所以君子事無論大小,惟要諸義以為質幹,一 人而具天下之謀,一日而存百世之慮。其擇善定見為何如者,而正非徑情 而直行也。義之中自有不可紊之節文焉,禮以行之,又未可自是而輕物也。

義之中,自有不可少之謙讓焉,孫以出之,且未可矯於始而 怠於終也。義 之中,自有真實而堅忍之志焉,信以成之,夫既義以為質,原未嘗有輕於 圖功之心,而又眾美兼備,并非徒存好義之名,以此處事,何事不宜 ?以 此濟人,何人不賴?非成德之君子,烏能如此哉?有經世宰物之責者,當 以是為法矣。」

15.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4(《衛靈公》第十五)

33 何晏《論語集解》:「鄭曰:『義以為質,謂操行。孫以出之,謂言語。』」

王夫之《四書箋解》:「三『之』字指『義』言。『禮』乃先王所制之禮,小大皆備。凡事『義』

當如此,即以『禮』之合此『義』者行之。」

34 《論語.憲問》:「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8)

【集解】

王夫之《四書箋解》 :「此章例在『不病不知』上講。苟有能,則眾人不 知,賢者自知;一時不知,後世自知。何病之有?所以異於『求為可知』,

患其不能者。凡書俱重在煞句,俗惡講章偏重起句。」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君子為己之學也。孔子曰 : 今之學者,每以人不己知為病。君子則不然,其所病者惟是道德無所成,

才器無所取,庸碌無能,斯為切身之患耳!至於人不己知,於己何與 ?於 人何尤?君子不以為病也。蓋自脩之道,原貴實不貴名,有能而求知於人,

其心術已壞,況無能而求人之知,其為虚偽可勝道哉 ?君子反求諸己,唯 務闇修而誠中形外,則終有不可掩者,故學問以求實為要。」

16. 子曰: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5(《衛靈公》第十五)

【集解】

朱熹《論語集注》:「謝氏曰:『君子無不反求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 所以分也。』楊氏曰:『君子雖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沒世而名不稱也。雖疾 沒世而名不稱,然所以求者,亦反諸己而已。小人求諸人,故違道干譽,無所不 至。三者文不相蒙,而義實相足,亦記言者之意。』」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見君子小人用心之不同也。

孔子曰:人必有所用其心,而人品即於此分焉。君子凡事皆反求諸己,如 學問闇修之功,惟求自慊於心,即獲上信。反之,事必不由他途而進,蓋 兢兢然恐闕失在己而未嘗自寛也。若小人,凡事妄求諸人,德不加脩,而 違道以干譽,情偶有拂而任私以推怨,蓋戚戚焉。責備於人而未嘗自反也。

夫求諸己則可以成物,求諸人適足以喪己,均一求也,而君子小人懸殊,

如此衡品者,其不可以不致辨也與!」

思考題舉隅

1. 試 從 下 列 的 德 目 中,找 出 最 能 代 表 孔 子 思 想 的 一 個,並 簡 單 說 明

皇侃《論語義疏》:「病,猶患也。君子之人常患己無才能耳,不患己有才能而人不見知之 也。」

35 「求」訓「責」。君子責己,小人責人也。《中庸》云:「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 天,下不尤人。」

《荀子.法行第三十》:「曾子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 吾必 不長也; 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窮, 怨天者無識。失 之己而反諸人,豈不亦迂哉!』」

(19)

它 的 意 義 。

忠、孝、仁、愛、禮、義、智、信、勇、恕、悌、溫、良、恭、儉、

讓、寬、敏、惠、和、友、善、遜、廉、正、聰、莊、中、庸、敬、

誠、慈、直、清、睿

2. 孔 子 說:「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所 謂「 不 仁 者 」,

是 指 怎 麼 樣 的 人 ? 為 甚 麼 他 們 不 可 以「 久 處 約 」, 不 可 以「 長 處 樂 」 ?

3. 孔 子 說 : 「 仁 者 安 仁 , 知 者 利 仁 。 」「 仁 者 」 和 「 知 者 」 的 分 別 在 哪 ? 「 安 仁 」 和 「 利 仁 」 的 分 別 在 哪 ?

4. 孔 子 說 ︰ 「 為 仁 由 己 。 」 那 是 什 麼 意 思 ? 你 認 為 自 己 做 到 「 仁 」 嗎 ? 又 哪 些 人 一 定 做 不 到 ? 為 什 麼 ?

5. 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甚麼志士仁人 當義理和生命不可兩全之時,不肯偷生,寧可犧牲生命?能舉歷史人物說 明嗎?

6. 解釋下列各組畫有底線的字詞的意義:

(1)a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b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c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a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

b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3)a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b 無違

c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4)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5) a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b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6)a 過則勿憚改

b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0)

7. 孔 子 說 ︰ 「 事 父 母 幾 諫 。 」 那 是 什 麼 意 思 ? 為 甚 麼 當 父 母 有 過 失 的 時 候 , 不 可 以 直 斥 其 非 ?

8. 孔 子 謂 孝 子 對 父 母 的 年 歲 不 可 不 知 , 「 一 則 以 喜 , 一 則 以 懼 」 。 又 說 「 君 子 不 憂 不 懼 」 。 試 說 「 懼 」 與 「 不 懼 」 的 原 因 , 兩 者 有 否 矛 盾 ?

9. 試 就 下 列 三 章 孔 子 的 說 話 , 說 明 「 君 子 」 與 「 小 人 」 之 別 :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述而》第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第十五)

10. 《 論 語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 子 在 說 話 中 先 後 提 到 兩 次「 君 子 」 , 你 覺 得 是 否 重 複 累 贅 ? 為 甚 麼 ?

參考資料

1. 方驥齡:《論語新詮》,臺北 : 臺灣中華書局,1978 年。

2. 朱熹:《論語集注》,濟南 : 齊魯書社,1992 年。

3. 何晏,皇侃:《論語集解義疏》,京都 : 中文出版社,1980 年。

4. 何晏集解,邢昺疏,陸德明釋:《論語注疏》,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硏究工作 委員會編,北京:線裝書局,2001 年。

5. 吳宏一:《論語新繹》,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6. 侯仰軍:《論語評注》,北京 :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年。

7. 南懷瑾:《論語別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年。

8. 查正堅:《論語講讀》,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年。

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63 年。

10.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甲乙集合訂本,香港:南山書屋,1976 年。

11.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12. 陳如勳:《論語集解,皇疏,邢疏,集注,正義,諸家異解辨正》,台北 : 文津出版社, 1986 年。

13. 陳師耀南導讀,張燕嬰譯註:《論語》,香港,中華書局,2002 年。

14. 陳國慶、何宏:《論語評注》,臺北 : 國家出版社,2003 年。

15.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 208 冊。

16.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 : 中華書局,1990 年。

17. 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18. 楊伯峻:《論語譯註》,香港:中華書局,1984 年。

19. 楊樹達:《論語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年。

20. 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 : 中華書局,1990 年。

(21)

21. 潘維城:《論語古注集箋》,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22.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 年。

23. 錢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4 年。

24. 蘇文擢:《邃加室講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沙彌十戒 (沙彌者梵語。此云息慈。息惡行慈故曰沙彌。息於十惡故受十戒耳。慈念眾生故有 不殺等也。此之十戒乃是眾戒之根本。先護持之)

子為父隱: 討論總結. 孔子與葉公:不同角度,各言其志

於是,榮方歸而思之,數日不能得。復見陳子曰: 「方思之不能得,敢請問之。」陳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 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

案: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句,論君子之學,需內外兼重;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門治心之實學也。為學

,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儒效〉)因 此,「君子理天地」係指君子於天地間理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