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占 50 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占 50 分)"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寫最速解

1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第一題限作答於答案

卷「正面」,第二題限作答於答案卷「背面」。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

且不得使用鉛筆。

一、

自從有了電腦、智慧型手機及網路搜尋引擎之後,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方 式。我們可能儲存了大量的資訊,卻來不及閱讀,也不再費力記憶周遭事物和相關知識,因為只要輕 鬆點一下滑鼠、滑一下手機,資訊就傳到我們面前。

2011 年美國三位大學教授作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其中一個實驗的參與 者共有 32 位,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位參與者閱讀 30 則陳述,再自行將這 30 則陳述輸入電腦,隨機儲存 在電腦裡 6 個已命名的資料夾,實驗中沒有提醒參與者要記憶檔案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接著要求 參與者在 10 分鐘內寫出所記得的 30 則陳述內容,然後再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各則陳述儲存的位置(資 料夾名稱)。實驗結果如圖 1:

圖 1 記憶測試結果

非選擇題(共二大題,占 50 分)

王麗蓉/嘉義女中

(2)

國寫最速解

2

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 有甲生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主張:「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 訊的內容。」請根據上圖,說明甲生為何如此主張。文長限80 字以內(至多 4 行)。(占 4 分)

問題(二): 二十一世紀資訊量以驚人的速度暴增,有人認為網路資訊易於取得,會使記憶力與思考 力衰退,不利於認知學習;也有人視網際網路為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意味著我們無 須記憶大量知識,而可以專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對於以上兩種不同的觀 點,請提出你個人的看法,文長限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占 21 分)

問題(一)

參考指引:

問題(一)應該由邏輯的角度去思考,等於是要判斷為何甲生推論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 而非「內容」,因此只要從柱狀圖中找出「記得位置」的人數比例高於「記得內容」的證據即可。

範 文:

在四條柱狀圖中,「記得位置」的結果是由左算來第一與三項,「記得內容」則是第一與二項。分 別將兩類數據相加,很明顯前者數據值高於後者(0.47 > 0.28),所以可知甲生主張有理。

問題(二)

參考指引:

問題(二)題目要求「對於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請提出你個人的看法」,所以兩個觀點都要提及。由 於兩個觀點立場迥異,而字數又有限,難以深入闡釋,建議結論的部分支持其中一個觀點,比較容易 發揮。

範 文:

有人主張網際網路資訊易於取得,會使記憶力和思考力衰退,不利於認知學習。這樣的觀點,是 從教育與學習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的。傳統的東西方教育,都需要背誦大量知識,然後再加以綜合思 考應用。至於另一種主張,將網路視為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強調人類無須記憶大量知識,可以專 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這個觀點是站在當代的角度。今日社會資訊爆炸,每天都快被訊 息的洪流淹沒,哪有空記訊息?只能先留印象,要用時再上網查清楚。但是豈能保證要查時一定想得 起來?而且看過就算學到了嗎?要融會貫通所學,沒有先記憶,根本是空談。此外,現今人們使用網 路時,往往開很多視窗,同時做多項工作的現象,已經造成專注力變差。加上習慣以影音及短文作為 吸收訊息的媒介,導致思考日趨淺薄。更可怕的是,不少人已經網路成癮,又豈能收放自如地將網路 當作大腦記憶體來用?所以我認為仗恃著聰明,視網路為外接大腦記憶體的心態,在今日社會,確實 不利學習!

(3)

國寫最速解

3 二、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越古岩上的舊苔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

在無知裡成型。你在傾聽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楊牧〈夭〉) 請閱讀上列詩作,分項回答以下問題。

問題(一): 詩中有聲音的傾聽,有視覺的張望,也有快樂與哭泣。作者描寫春天的美麗新世界,但 詩題為何命名為〈夭〉?請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加以說明。文長限 120 字以 內(至多6 行)。(占 7 分)

問題(二): 普魯斯特(Proust, M.)在《追憶逝水年華》中說:「一小時不僅僅是一個小時,它是一只 充滿香氣、聲響、念頭和氛圍的花缽」,說明時間的認知與感官知覺及感受有關。楊牧的

〈夭〉透過感官描寫,傳達季節的感知,請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一篇文章,描寫 你對季節的感知經驗,並抒發心中的感受與領會。(占18 分)

問題(一)

參考指引:

題目要求從「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說明詩題為何命名為〈夭〉,所以二者必須兼具。感官知覺:

抓住詩句中動詞,即可分析出摹寫法。例如:聽(聽覺摹寫)、望(視覺摹寫)。若沒有動詞,就直接 以句中意象判斷是何種感官。例如:風吹新柳、野莓越苔、蜥蜴出洞、新世界野煙,都屬於視覺。最 後再將整首詩的感官知覺整理歸納:由「聽」變「看」,再由「看」,回歸為「聽」。情感轉變:就整首 詩內容的發展來看,是以「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在無知裡成型。」為分界。前半部是「你」觀 外境,後半部則轉移到「你」自觀內心。其次分析句中意象及形容詞,再去歸納情感轉變的脈絡:河 面日光、風吹新柳、野莓越苔、蜥蜴出洞,這些意象,加上春日,暗示了萬物生機盎然。必須要特別 注意的是形容詞,「快樂」不是蜥蜴本身自覺快樂,而是「你」覺得蜥蜴快樂,這是「你」觀外物時的 心情。至於「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在無知裡成型。」,「你」不再個別觀照萬物,而是總覽,換 言之,本句總括觀外物的心情。至於為何是濛上野煙?此景暗示了「你」和新世界是有隔的。你覺得 新世界「無知」,顯示「你」將情感投射至外境。外境無知而樂,「你」則是有知而悲,至此結尾的悲 音已悄然註定。「你」內觀自己微微哭泣,像提早轉黃的樹葉,暗示青春已逝,之前的快樂已夭。

範 文:

本詩感官知覺,由「聽」變「看」,再由「看」回歸為「聽」。情感則是由喜轉悲。「你」所見聞的本是 外境,充滿喜悅生機,然而總觀新世界後轉為觀己。外境無知而樂,「你」則是有知而悲,如葉提早轉 黃、青春已逝,之前觀外境時的快樂也消失了,所以名為〈夭〉。

(4)

國寫最速解

4

問題(二)

參考指引:

題目要求寫出季節感知經驗,與心中感受與領會。取材宜以切身經驗,效法引文中運用感官描寫生活 小細節,效果較佳。

範 文:

季節的感思

家鄉以秋葉色彩繽紛而著名,以前常透過葉子轉黃來判斷秋天降臨。但現在只要夏末之後,我的 喉嚨、眼睛,連續幾天發癢微痛,卻不是感冒,我就知道秋天來了。

秋天這個季節,對我而言,不是充滿文人詩意的浪漫,而是被迫成為口罩客的無奈。以前我極度 排拒口罩,覺得戴起來,遮住大半個臉,十分醜陋,而且呼吸就像是遭勒住般,極度痛苦,所以我寧 可忍受鼻水直流,甚至不惜抗拒母親要我戴口罩而吵架。然而現在,我卻自動自發戴口罩,一方面是 現在的口罩色彩繽紛、圖案可愛,戴在臉上也可算飾品,二方面是高三課業壓力讓我憔悴不已,我連 照鏡子都懶,更不想讓別人望見。不過最重要的是,現在pm2.5 空汙已惡化到秋天必須戴口罩,以免 淪落為「人肉空氣清淨機」。

現在秋天我們都得緊閉門窗、整天打開空氣清淨機。清晨起床,天色常灰濛濛一片,彷彿陰天,

但那其實是霧霾。從高樓望出去,連對面大樓都看不太清楚,更別說是街上的人車!整座城市籠罩在 迷霧之中,有種接近末日的蒼涼。有時離家過於匆促,忘了先戴口罩,一開門,空氣中刺鼻味立刻侵 肺入骨,嗆得我連早餐都快吐出來了。秋日午後學校走廊,光影微微,朦朧唯美,我很喜歡。後來才 知道是強光使空氣中的微粒無所遁形才形成的,美感頓失!想到微粒會透過肺泡,進入我的血液,我 即便全身穿著暖和,也不禁微微顫抖!

古人云:「秋高氣爽」,然而空汙逐年惡化,我只覺得秋低氣悶。雖然我對到外地讀大學躍躍欲試,

但是一想到家人都留在家鄉持續受到pm2.5 的荼毒,滿腔的雀躍立刻就變成真正的秋愁,甚至是秋怨 了。什麼時候才能還給我們不需要戴口罩、不必整天待室內,能自在呼吸、賞楓的秋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凡是有空格的地方,皆需要填寫 或選擇裡面的選項。若沒有,直接 寫上或選取「無」。.

2.能利用生字新詞擴充語詞 3.能學會從文章中找出問題答案 4.能認識部首並歸納同部首字 5.能分辨相似字與同音字

(五)聲音量 測、聽覺 損傷之分 類及測 量、視障 者之特殊 聽覺需 求、視障 者之聽覺 輔具使 用、聽覺 訓練、利 用聲測數 據判讀交

Impression 應寫本次住院之 active problem,並按照嚴重度依序書寫。切勿寫 不明確之名詞,如 HCAP HAP 等等籠統的診斷。Plan 的部分,亦應按處理重 要性排序後書寫。例如: pneumonia, RUL,

視覺 聽覺 觸覺 看看第二段描寫的綿羊

出席(缺席) 動詞 到場參加會議或典禮等活動 寫作 卷二. 丟棄 動詞 丟掉、拋棄

出席 動詞 到場參加會議或典禮等活動 寫作 卷二 動作、行為 失望 形容詞 因希望落空而感到不愉快 寫作 卷三

從第二段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第 1 至 2 題的 ____ 上,使句子的意思 完整。 (每題 2 分,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