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道生活與人間佛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道生活與人間佛教"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道生活與人間佛教

―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張家成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

前言

星雲大師畢生弘傳人間佛教,如今大師雖 然年逾九旬但仍著述不輟。大師每一部佛學著 作所述說的思想內涵,既有其一以貫之的基本 思想―這一基本思想無疑就是「人間佛教」

思想;同時,又各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特點。《佛 法真義》(三冊)是星雲大師繼《人間佛教 回歸佛陀本懷》之後,最新出版的一部佛學著 作。那麼《佛法真義》一書的獨特性何在呢?

筆者在閱讀該書時,《佛法真義》第一冊封面

上作為背景的「中道」二字,以及扉頁星雲大師親筆題寫的「中道 生活」四字,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在隨後的閱讀過程中,也不時地 思考「中道」與《佛法真義》一書的內在連繫。

如果說,《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著主要是從歷史角度,

縱向地闡述人間佛教思想的發展脈絡,並將人間佛教的旨趣直指佛 陀本懷;那麼《佛法真義》則是從理(佛法義理)、事(佛門制度 及行事)等方面,橫向地辨析闡釋佛法的人間性,並將佛法義理還 原為佛陀所倡導的「中道」生活。

星雲大師一筆字〈中道〉

(2)

一、中道是佛教之根本立場

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中,對中國佛教三論宗所倡導的「中 道」思想似乎情有獨鍾。大師在〈自序〉中明確指出:「在中國佛 教裡,只有歷代禪師還有一些正見、還有一些佛法,其他像三論宗 真正佛法的『緣起中道』,反而少人去研究、宣說了。所謂『正道 不昌,邪教橫行』,所以,不得不用這一本小書,來提供大家作 一點另類的思考。」1中國佛教八宗(禪宗、三論宗、唯識宗、天 台宗、華嚴宗、淨土宗、密宗、律宗)之中,除禪宗以外,星雲 大師為何獨提三論宗,還特別強調「少人研究、宣說」的三論宗 的主張是「真正佛法的緣起中道」?個人認為,上述說法除表明目 前佛教界學界有關三論宗研究的欠缺與不足這一現狀以外,星雲大 師意在強調「中道」思想的重要價值和「中道生活」的現實意義。

那麼何謂中道?「中道」梵語為madhyamā-pratipad,即離開極 端、邪執之二邊,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作為 佛法的核心要義,中道是佛教之根本立場,無論大、小二乘佛教,

還是印度佛教、中國佛教,無不重視中道。就中國佛教各宗來說,

丁福保在《佛學大辭典》「中道」條曾這樣說,中國佛教各宗無不 以「中道」表示其教理之核心,「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 為中道,天臺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2不過相對而言,

三論宗是以諸法緣起性空的「中道實相」說為其中心理論,其「中 道」思想的理論特色無疑更為鮮明突出。

在《佛法真義》一書中,星雲大師還撰有〈中道〉一文,對佛

1. 星雲大師:〈自序〉,《佛法真義 1》,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 9 月,頁 30。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道」條。

(3)

法的「中道」之概念作了比較完整的詮釋。他指出:

世間法都是對待的,善和惡、是和非、好和壞、事和理,

甚至於對與錯、難與易、高與低、大與小、男與女等等。

佛法就不同了,佛法不講對立,講究中道。中道,是超越 有無、增減、善惡、愛憎等二邊的極端,但是,中道並非 折中之道或中庸之道,而是以般若智慧來調和事理,融和 有無,以便趨向解脫之道。3

接著,星雲大師還敘述了曾是琴師的佛陀弟子二十億耳出家後 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的情況,佛陀以「彈琴時琴弦太緊了會斷,

太鬆了則沒有聲音」為例,告誡他說:「太緊太鬆都彈不成調,唯 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聲音;修行也是如此,過分急躁或是

3. 星雲大師:〈中道〉,《佛法真義 1》,頁 79。

彈琴時,琴弦太緊太鬆都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聲音。

(4)

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4

實際上,作為佛法要義的「中道」觀念,其思想內涵十分豐富:

中道既有哲學層面所說的一切存在之本體(諸法實相)的含義,其 所指乃是融合空與有、性相於一體的「中道實相」;而且更為重要 的是,中道更是指中觀的般若智慧。作為指導眾生修行的依據和標 準即「中道觀」,其所指向的乃是一種智慧的生活即「中道生活」。

佛法的中道,是空與有、常與變、性與相、究竟與方便、煩惱與菩 提、立與破的有機統一。

二、中道乃「諸法實相」

就哲學維度(存在論)來說,「中道觀」所揭示的一切法「緣 起性空」,是「非空非有」的「畢竟空」,是空有不二的「真空妙 有」。佛法所揭示的「諸法實相」,是「性與相」的融合,「空與有」

的統一,是為「中道實相」。

在中國佛教諸宗中,以中觀三論(《中論》、《百論》、《十二 門論》)為經典依據而成立的三論宗,又稱「中觀宗」,其基本思 想正是為了遣去「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諸種 對待,故稱「八不中道」。《中論.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正是「空」成就了萬「有」,「空」也不能離開萬「有」之外 單獨存在,故此,「空」只能通過「有」方能得以顯現。然而,「像 佛法裡一個『空』字,千百年來,讓社會上的人士認為佛教『四大 皆空』,就是空空如也,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沒有了」,在星雲大

4. 同註 3,頁 80。

(5)

師看來,這是對佛法歪曲認知的「斷滅見」。5正如大師所說:

事實上,「空」不是沒有才叫空,反而「空」了才能讓我 們「擁有」。所以「空」並不是「沒有」,空是「無」,「無」

就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空」的「容量」無限。6

作為佛法之要義,佛陀宣說的「緣起性空」、「空有不二」的

「中道」,是內在於萬法(存在)本身的「諸法實相」,「中道實相」

乃佛陀之發現,而非佛陀之發明,所謂「法爾如是」,即「如其所 是」地呈現萬法之「法身」。因此,作為佛法核心教義的「中道實 相」,自當年佛陀宣說以來,

就一直未曾有過改變,也不會 有改變。正如《心經》中所說,

這一「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增不減」。然而,從歷 史和現實的立場上來看,佛法 並非遺世獨立的空中樓閣,而 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 文化背景下,呈現出不同的理 論形態。

諸 佛 世 尊「 以 一 大 事 因 緣」故出現於世,即「欲令眾 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

然而眾生的根機卻不盡相同,

5. 星雲大師:〈自序〉,《佛法真義 1》,頁 19。

6. 星雲大師:〈空〉,《佛法真義 1》,頁 69。

三獸渡河,水無深淺,跡有深淺。

(6)

甚至千差萬別。星雲大師常引用經典上的一個比喻說:「三獸渡河,

水無深淺,跡有深淺;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7所謂「水 無深淺」、「空無遠近」,是指「水」、「空」的「中道實相」;

所謂「跡」有遠近、深淺,是對「三獸」、「三鳥」來說,「水」、

「空」有深淺、遠近之不同。故佛法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

為因應不同的大眾的種種煩惱,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和分別。也 就是說,歷史地看佛教又一直處在變遷之中。如所謂大、小乘佛 教,南北傳佛教,中、印、日佛教等等。從佛教哲學的角度來看,

所謂「空有之爭」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中國佛教內亦有所謂「八 宗」之別。

上述種種「佛教」,雖然同為佛教但又表現不盡相同。實際 上,所謂「空有之爭」、宗派之見的實質,並不是在諸法「中道 實相」層面的差異,更多的是佛法在因應眾生根機不同、面對不 同眾生的種種煩惱而在對治方法上的差別。這體現了佛法之「對治 義」、「方法義」。為表明此義,三論宗還立「真、俗」二諦以方 便為眾生說法:「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 義諦。」8

真諦,又作勝義諦、第一義諦,即出世間之真理;俗諦,又 作世諦,即世間之真理。有、空是相對的假名,真、俗二諦原本 亦是不二的,只是因為眾生根機不同,為方便說法而有真、俗二 諦之安立。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稱「三論宗」為「空宗」實有 不妥。

7. 同註 5,頁 17。

8. 《中論.觀四諦品》。

(7)

三、人間佛教的中道生活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當 年,佛陀出家修行並在菩提樹下體悟佛法真諦,佛陀悟道之目的並 非只是為了建構一套佛法思想體系,而是旨在度脫眾生的煩惱、使 其覺悟成佛。因此,佛法從一開始就沒有脫離世間,世間法與出世 間法,是打成一片的。

由此可見,佛法的中道思想並不止於一種理念、思想理論,而 更是一種須落實到世間生活之中的般若智慧。正如星雲大師在〈中 道〉一文中所說:「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 入世間實相。有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現世生活中幸福快樂。」9 中道思想有體有用,是體用不二的:其以「中道實相」為體,而以

「中道生活」為用;若能以中觀的般若智慧融入世間生活,則不僅 可以提升眾生福祉,進而則可解脫煩惱,增進智慧,覺悟成佛。星 雲大師畢生弘傳的「人間佛教」所倡導的人間生活,也正是在佛法 指導下的合乎「中道」原則的智慧生活。

那麼,人間佛教的「中道生活」該是怎麼樣的一種生活呢?誠 然佛教講「苦諦」,「有所謂二苦、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

等說法,這容易給人一種印象:似乎佛教提倡苦行,反對享受人生,

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當年佛陀出家後曾經六 年苦行,結果一無所獲。佛陀正是在放棄了「苦行」,並接受了牧 羊女的乳糜供養後,最終方在菩提樹下證道的。不過另一方面,「苦 行」對於佛陀的開悟有沒有幫助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有幫助。

只是當時佛陀認為苦行不究竟,只是過程」。10

9. 星雲大師:〈中道〉,《佛法真義 1》,頁 80。

10. 星雲大師:〈苦行的意義〉,《佛法真義 1》,頁 294。

(8)

正是鑑於社會上一部分人對佛教「苦諦」的消極理解,星雲大 師強調「苦對人生有更為積極的意義。人要能接受苦,才能成長,

不能吃得苦中苦,哪能做人上人?」11因此,佛教所反對的是外道的 盲目的極端苦行,但同時又認為「修行苦行需要有智慧……才能成 為助道的資糧」。12這個「智慧」就是中道的般若智慧,佛教中道 智慧所倡導的人生態度,應是一種離開苦樂二邊、「非苦非樂」的 中道生活。

不過,在對待人生種種欲望的態度上,人間佛教的「中道生活」

既不主張禁欲主義,更反對縱情肆欲,而是主張「少欲知足」,強

11. 星雲大師:〈苦〉,《佛法真義 1》,頁 65。

12. 同註 10。

苦,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磨鍊。

(9)

調「愛欲的昇華」。人生在世,有「所謂財色名食睡五欲;五欲沒有,

那人生的生命又寄託在哪裡呢?人生又怎麼能活著呢?所以欲是生 存、欲是生活、欲是希望、欲有未來……」。13在此,星雲大師首 先肯定了欲望是人生生存的必要前提,然而,「欲有好,有不好;

有善法欲,有染汙欲」,14「善法欲要增上,染汙欲要減少」。15人 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在於人懂得知恥,就是對欲要有節制。星 雲大師進而提出,要努力實現「愛欲的昇華」。

如何實現愛欲的昇華,星雲大師也在文中給我們提示了如下若 干「處理之道」:一、讓愛欲昇華成為慈悲;二、愛欲可以代替(如 以求知欲代替情欲);三、用思想、意念,化解情欲、愛欲;四、

用勞動服務,可以減少欲望;五、用唱歌、投身大眾活動化解愛欲;

六、用正念對治邪念、染汙等等。16

人間佛教是人間生活的佛教。在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無處不 在,是現代人社會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那麼佛教徒對於政治,究 竟是應該積極參與,還是消極觀望呢?星雲大師贊成現代佛教改革 領袖、現代人間佛教思潮的開創者太虛大師的「問政不干治」立場 和觀點,認為這一看法「可以說是最為客觀中肯、最具有智慧的見 解」。17

星雲大師還引歷史上東晉道安大師所說的「不依國主,則法事 難立」的主張,以及梁寶誌禪師、唐賢首法藏、隋智者大師、唐清

13. 星雲大師:〈愛欲的昇華〉,《佛法真義 1》,頁 296。

14. 同註 13,頁 295。

15. 同註 13。

16. 同註 13。

17. 星雲大師:〈佛教與政治〉,《佛法真義 2》,高雄:佛光文化,2018 年 9 月,

226。

(10)

涼澄觀、清玉琳通琇等高僧都曾受封為國師的事例,這些大師可以 說都是「問政不干治」的典範,「因此,佛教自古以來與政治都不 是對立的,所有歷史上的改朝換代,佛教從不參與,哪一個帝王當 家作主,佛教就擁護誰,協助維護社會道德,淨化人民心靈,促進 社會秩序,改良社會風氣,佛教實際上對政治是有幫助的」。18 太 虛大師、星雲大師「問政不干治」的立場和態度,無疑正是人間佛 教的中道智慧在佛教與政治關係上的具體體現。

當代世界是一個文化多元共存的時代,全球化更是彰顯了多樣 性共存的事實,不同價值觀之間的衝突也日益加劇。在這樣的大背 景之下,人類社會的未來出路何在?人間佛教的中道生活或許可以 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誠如星雲大師所說:

人間佛教有擁有的生活,也有空無的生活;有群居的生活,

也有獨處的生活。如能把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調和起來,過 著中道的生活,思想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用二分 法,用圓融才能中道。中道,世間才會太平;中道,世間 才沒有紛爭;中道,人生才能有樂趣;中道,才有美好的 生活。19

18. 同註 17,頁 227。

19. 星雲大師:〈中道〉,《佛法真義 1》,頁 8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究」、「早期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倫 理」等主題。主要著作有《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英文版),《人間佛陀―歷史 佛陀觀》(中文版)。已經完成研究課題

中國主流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佛陀入滅五百年後,大乘 佛教經典紛紛結集問世,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其中大乘

佛陀觀是理解佛教教義及修行的關鍵。星雲大 師早在 1953 年的著作《釋迦牟尼佛傳》中,就提 出「知道佛陀,才能認識佛教!」 1 在推動人間佛

通過以上內在和外在兩重共六種要素的深入觀察,可以強烈地感 受到佛光山人間佛教所具有的新氣象。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的創意與

程教授說,太虛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和星雲大師所創立的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中道等同佛性:中道與緣起是 同一法理,不同側面之說法。從緣 起闡述佛性義,已隱含以中道闡述 佛性義之訊息。緣起側重說明彼此 相互依托之條件聚散決定諸法之生

佛教與其他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不同,就在於它強調「智慧解脫」,如星雲大 師所說:「佛教稱為慧學,最終的目標就是在啟發自性智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