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哲 成人與成佛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哲 成人與成佛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成人與成佛 —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編輯,曾任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博士後。研究方向為現代新儒家,人間佛 教與現代化等相關領域。發表期刊、會議 論文近二十篇。未來持續從事現代化進程 中,佛教與儒學的現代轉型問題,以及懺 法理論與現代實踐問題研究。

韓國茹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

(2)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人間佛教已經成為佛教現代乃至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式,重視人間,以人為本,從人天

乘而發展至佛乘,由人生的增進圓滿而進化至佛乘,人乘乃佛乘的初階,這些思想從太虛

大師開始即成為海峽兩岸人間佛教的重要觀念。星雲大師在這一基礎上,面對現代社會人

生的新發展,進一步推進了人間佛教思想中關於成人與成佛關係的理論。

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四日,星雲大師在美國舊金山進行了一次家庭普照,一位信徒提

出了一個問題,這一問題大師在不同的場合說了很多次,可見大師印象之深,感慨之深。

那位信徒的問題是:﹁佛法一直在強調學佛成佛,但我們知道成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讓我們有種望塵莫及的感覺,為什麼佛法不能講究實際一點,讓每個人不一定都要成佛,

只要能做到更高一層次就好。﹂在後來的轉述中,這一問題變成了:﹁我們在家的佛教

徒,叫我們了生脫死,我們不想;叫我們成佛,我們也沒有動過念,因為成佛是好遙遠好

遙遠的事;了生脫死,也是件好渺茫好渺茫的事。我們現在只想知道,我如何能夠過得比

別人更好一點,比別人更高一點,那就好了。﹂

星雲大師在其日記以及其他的文章中並沒有直接回答這一問題,這種完全不具有成佛

意願,即沒有出世精神但是卻想接近佛教,並且想在佛教中尋求生活得更好、人生更加幸

福安樂的方法的人,在人間佛教的發展歷史以及未來發展中,都是特別重要的弘法對象,

(3)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不能不引起星雲大師這一人間佛教偉大導師的注意。

程恭讓教授在道安書院的論壇上說,全球現在公認的佛教徒有五億人,但是人間佛教

的未來發展,其弘法任務,不是對這五億人弘揚佛法,而是這五億人成長起來,對剩下的

六十五億人弘法。在這一點上,程教授與星雲大師無疑是有著共鳴的。星雲大師帶領佛光

人在全球五大洲的弘法,就是以皈依了的佛光人為主體,對剩下的六十五億人弘揚佛法的

實踐。在這一弘法實踐中,最有可能面對的,就是上述想接近佛教,想憑藉佛教讓現世生

活更加完滿,但是又沒有成佛意願,或者認為成佛是很遙遠而可望不可及的那一批人。

對於如何滿足這更大多數的弘法對象的需求,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弘揚佛法,星雲

大師在︽僧事百講︾關於家庭普照的問答中透露了一些信息。其中有疑問,與上述疑問基

本相同。星雲大師的回答是:成佛、做大菩薩、做大阿羅漢都並非是一般人可以隨意成就

的。但是信仰、開悟、明理卻十分重要。而且佛教中之智慧、慈悲、忍耐等等,都可以給

人們解決人生中所面對的生老病死及其他各種苦難憂患的力量。

成佛是佛教的終極目標,也是其最高的目標,且人人具有成佛的可能性,這一點是

佛教迥異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特質所在。人間佛教在這一點與傳統佛教一脈相承;所變化

者,在於成佛的途徑、成佛的依據、成佛的頓漸等方面。

(4)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太虛大師曾經以現代社會之重徵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特徵,而提倡在現代社會弘

揚圓漸的大乘法。星雲大師在其著作中多次批判﹁即生成佛﹂的觀念,認為這是一種迷

信;真正的成佛是要在人間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做弘法利生之事業,積累足夠的福德資

糧才可以。因此,大師經常說﹁欲成佛道,先結人緣﹂。大師也多次強調,歷代禪宗祖

師參禪都並不為成佛,只求開悟;而開悟後,仍然要做弘法利生之佛教事業,積累其成

佛之資糧。所以,從頓漸而言,人間佛教更加注重信徒、教徒之覺悟與開悟,而不是成

佛。此其一。

星雲大師認為,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佛法是佛陀為解決人間的問題,而對人間的教

化,是專為人間而說的。因此,成佛之道唯在從人開始。人為萬物之靈,在六凡之中,唯

有人是成佛的先導和樞紐。大師認為,人人都有佛性,因此在生活中要肯認﹁我是佛﹂,

以覺悟了的佛為榜樣,效法佛服務人間、奉獻人間,完成自我超越、自我提升、圓滿自

己的人性,則人成即佛成。因此,成佛必不在成人之外另有一個佛可成,人只要實現、圓

滿內具的佛性即可成佛,似乎不必在成人之外,另立一個成佛的目標。因此,大師說人間

佛教不一定要去成佛,人不必都成佛等等;大師還說如果讓所有人都成佛,這個要求太高

了,不過要求大家開悟還是可以的。開悟可以安定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力量,即要求

(5)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為中心 大家要在現世中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成。此其二。

其三,大師除了強調人間佛教更加重視覺悟、開悟以外,還強調佛法不僅只是解釋宇

宙人生的真相,而且更要以願力、修行和時間來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因此,強調行佛,

以此代替傳統佛教、民間佛教中流行的拜佛、求佛。佛教徒要以佛為榜樣,為了佛陀、為

了佛教、為了眾生而犧牲、奉獻和服務。這樣就可以獲得現世和來世的幸福和安樂,未來

也必定可以成佛。

所以,在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中,成佛雖然仍然保持著其做為佛教之最高、終極目

標之位置,但是這一目標在喜歡簡易、單純的社會人心下,在更加著眼於現世的幸福安

樂的心理需求下,必然要採取一種曲通的方式來實現,也就是說,圓頓的大乘法不再適

合現世的社會人心。人間佛教提倡以成就人格、圓滿人格為宗旨,以服務社會、供養大

眾為方式,讓每一位佛教的信徒,每一位有機會親近佛教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帶來的

心靈的平安、家庭的和諧、彼此的友愛,享受人生的樂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自我提

升、自我肯定,圓滿自己的人格。在這一生以至未來很多生中雖然不能成佛,但是卻可

以與佛相應。

總結而言,在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中,成佛仍然是其終極目標;但是成人︵指

(6)

一六.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佛教意義上,踐行三皈五戒十善、發菩提心基礎上的成人,此為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三

皈五戒、發菩提心是佛教異於儒學、基督教等意義上的人格的養成與圓滿。此處不展

開︶意味著在佛法的指導下,更加幸福安樂的人生;意味著完成人生的使命,實現人生

的意義,不虛此生。成人是更加容易為現代人所接受的目標,也是成佛的初階,是成佛

的必經之路。因此,人間佛教之最終成佛必須經由成人之曲通,這一點應該成為未來弘

法之共識。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會學博士,現為逢甲大學合作經濟 系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曾任南華 大學學生事務長、社科院院長等職。研究 專長為資訊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金融社

中 國文學博士,現任南華大學宗 教學所副教授兼所長,曾任法 鼓山講師、圓光佛研所教師、福嚴佛

哲 學博士,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 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佛教研究 中心副主任,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並曾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 第七屆理事長、「佛教文化與當代世

博士生導師、杭州佛學院佛教研究所常務 副所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哲 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佛學研究中心 特邀研究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

史學碩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宗教 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任四川大學 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兩岸

宗 教哲學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 宗教學所專任教師,曾任佛光 山禪學堂副堂主、佛光山北美巡迴弘 講師、美國西來大學行政主任兼宗教

哲 學博士、政治學博士。現任台 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暨 區域統合研究中心主任、兩岸統合學

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系教授、佛學 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 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暨淨土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