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士學位論文研究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士學位論文研究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4。 "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六章 結 論 ──運動人的哲學圖像

一、存在性思想的假面

在撰寫本論文研究計畫的初期,我提出了一個運動人的自圓其說。

身處在運動世界裡,我總會有個想達成的目標,總希望能達成 目標,同時也希望能感覺自在,而「確定」「能」「做到」才會有自 在的可能。在「做到」的過程中,經常的狀態是懸在不知何時會做 到,還要做多少才會到的處境。有時會如先知般確定自己能做到,

有時也會斷言自己一定無法做到,但更常是無以名狀的不確定。為 何會確定?獲知的憑藉為何?實在難以言明。

想要一直讓自己處在確定能做到的自在狀態似乎不容易,但為 何經常處在不確定?因為,這藉由身體能力來展現一切的運動世界 有著太多的變數,自己會變、對手會變、外在環境會變、內在心境 也會變,有時肉體變弱了但心智變得清晰,有時針對這世界所需的 一切將自己準備好而世界已改變,即使一切皆不變,身體也必然隨 著時間而改變,這一切變的樣貌是如何?這一切變的軌跡又如何?

只能說是一片混沌。

縱然運動世界如此多變,但是當我確定能做到,一切都那麼如 意,心裡便只有繼續向前邁進的雀躍;當我確定不能做到,便只有 就此停住或者繼續嘗試或者另尋出路,之後就是另一個階段的開 始,在另一個階段的旅途又會是另一個確定或不確定;然而,當我 不確定時,種種搔癢難耐的不自在感就開始出現:疑惑、困頓……,

不斷處於不確定中有時會令人痛苦,進而失落、否定、無意義、放 棄,但也可能讓人感到刺激、振奮、不懈、積極追尋而覺得痛快。

(2)

此時若離開運動,那麼這些不自在或許會隨之消失,也或許會跟著 帶到其他地方去,但若不離開,又不想不自在,那麼,便要想辦法 讓自己確定、讓自己能、讓自己繼續向前邁進。而「辦法」是如何 取得?如何運作?往往是一大課題。

最終我體認到,只要不離開這條道路、只要不停留在原地,我 便會不斷遭遇不能與不確定,便要一直想辦法解決,以求確定,這 是一個不斷的循環過程。並且,在這個不斷循環、永無止盡的過程 中發現,只要是不放棄理想中的目標,便要因應不斷的變,而追求 永恆的確定就成為一個無法到達的境地,身為運動人的我注定「不」

「安」於確定。

以上的敘述是自我降生在運動世界以來,對運動人以及對這世 界的發現、認識與體悟。有的發現尚不知為何、有的認識卻帶來更 多疑問,而我的體悟只是對迄今為止的發現與認識的自圓其說。為 何我這實實在在的經驗總是無法完全搞懂呢?1

一直寫到現在,我才發現,這不是我迄今為止的自圓其說而已,這根本就是 我對運動的信念,說是我從運動實踐過程中發現的也好,說是我自己所造就出來 的也罷,這段一開始就被我提出來的,充滿問號但結論明確的敘述,就是我所企 圖建立的哲學圖像,原來,一直有個「不」「安」於確定的運動人隱藏在幕後。

二、一樁陰謀

為了將實實在在的經驗呈現為一幅哲學圖像,我選擇了尼采。一開始,我想 要獲得尼采的「眼睛」,我要用尼采的眼睛觀看運動,我認為在這樣的視角下能

1

這段敘述出自於我的博士論文研究計畫,呂潔如,<邁向超人之路-運動人的哲學圖像>,博

士學位論文研究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4。

(3)

獲得一個「生存與思考合一」哲學。我掌握到尼采所使用的哲學方法,利用觀點 的對比性進行思考。進入《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時發現,的確,在形而上學的 對比之下,超人哲學隨著劇情發展逐漸現身,而事實上,這兩個對比鮮明的真理 主張,前者是查拉圖斯特拉「過去」的意志,而後者則是查拉圖斯特拉所意欲的 朝向「未來」的意志,超人哲學是在查拉圖斯特拉靠自己克服了自己以形而上學 思考的習慣(或本能)後,為查拉圖斯特拉自己所體現。怎麼證明查拉圖斯特拉 克服了「過去」呢?因為,當查拉圖斯特拉意欲的超人最終讓他得到一個永恆輪 迴觀念時,一開始查拉圖斯特拉不敢說出來,而當他終於說出時(召喚儀式),

尚存留體內的形而上學的思考習慣對此產生排斥感,致使他產生恐懼、厭惡、憎 恨、自憐種種存在感受而生病(儀式召喚中),直到他發揮對意欲超人的最高信 念,他意欲成為超人因而意欲永恆輪迴(花了七天),權力意志的力量使他成功 克服了過去的形而上學思考習慣。體驗永恆輪迴的故事道出了這種存在性思想的 思考必須要「置」「身」其中。

瞭解了超人哲學之後,我開始設計,要如何才能呈現出生存與思考合一的運 動哲學。我塑造出一群專家與一個運動牧羊人,為了追求真理,不顧及存在感受,

只用理性解釋一切。然後,我讓專家在真理的誘惑下進入實踐,在實踐中,專家 經歷了雀躍、迷惑、憤怒、沮喪,卻仍堅持在實踐中求真(這是專家的存在感受 與意志展現)。此時,專家雖成為一個置身其中的觀察者,觀察著運動人的一切,

卻仍只是一個置身事外的專家,只能從專家的觀點來對比以得知此為運動人的存 在性思想,卻無法認識運動人在存在中的認識。

最後,我讓自己現身,作為「在存在中認識」的認識者,展演出「在存在中 認識」的認識狀態。在展演中,我在運動世界裡的生存處境成為認識的舞臺,我 在特定時空下對運動的認識成為認識的前景,我在運動實踐中的存在感受成為認 識的背景;而這整個展演的劇情開始於我的意欲,為了這個意欲,我開始解決我 在運動中所遭遇的問題,而為了解決問題,我「在存在中認識」,也企圖說出「在

(4)

存在中的認識」

說出的過程充滿著大量的情緒、感受與偏見,並且不斷地挖掘出過去的自 己。在挖掘之下,作為一個思考運動的人,我對於自己的「思考」獲得了一個新 的理解;作為一個實踐運動的人,我對運動的認識觀點則一直不斷改變,無論在 知識上、價值上甚至連作為運動人的「我」都遭到自己不斷重新詮釋,就在這個 不斷重新詮釋的過程中,我體現了存在與思考合一的運動哲學。

故事的結局是……

三、一切徒勞、一切俱往

這個存在與思考合一的運動哲學讓我陷入窘境。首先,我發現我不可能獲得 尼采的眼睛,尼采哲學是生存與思考合一的哲學,但被他寫出來的終究是他的存 在與他的思考合一的思想部分,我必需用我的眼睛,才能進行存在與思考合一的 哲學,並且,為我所寫出來的也只是我的存在與我的思考合一的思想部分。但是,

如果一開始我沒有企圖獲得尼采的眼睛,那麼,我也不會得知要用我自己的眼 睛,因為,正是欲求獲得尼采眼睛的慾望,促使我進入存在與思考合一的哲學。

此外,我想要建構一個圖像,但是我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那個圖像,如果,

圖像真的被我建立了,那麼,我的運動哲學便不再是生存與思考合一的哲學,但 是,我仍然必須有建立圖像的企圖,因為,若沒有這個企圖則我這條生存與思考 合一的真理之路根本就不會開始。而現在,我完成了一幅哲學圖像,一幅運動人 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開展自身圖像的哲學,這幅哲學圖像揭示,運動人「不」「安」

於確定,「不」「安」於知識的確定、價值的確定、自身存在的確定。

原來,我也是真理工廠的一員。而且,我必然要成為真理工廠的一員。2

2

這個體認的原文是:

(5)

四、結語 ── 邁向超人之路

運動生命就是一段真理之路,運動人就是一個追尋(追求、發現、創造)運 動真理之人。只要運動之路繼續,運動人也必然要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存在性認 識。存在性認識依靠的是大理性的運作,這不同於意識性認識所依靠的理性運 作,兩者並非相對立而是後者內含於前者,正確的說,存在性認識是在存在中的 理性運作,這樣的運作所處理的不只是邏輯的問題,同時還包括情感、慾望甚至 意識不到的問題,因而尼采稱之為大理性。

舉一個大理性運作的實例:

高飛球,身體一樣要去找球,手大概等在額頭前上方,只是,

看著球從空中降落,我覺得它會砸在我臉上,我不敢看,但是,不 能閉眼,我要張大眼睛看,我想蹲下來躲球,但是,不能躲,我一 定要把球接住,我感覺一顆砲彈朝我飛來,我必須眼睜睜地看著這 顆會炸死我的砲彈,而且還要伸手接住,每一次球進入手套,我就 知道,我還活著。

在這段敘述中包含著:

身體技術操作:「身體找球」「手等在額頭前上方」「眼睛看」

心理技術操作:「不敢看,但,不能閉眼」「想蹲下去,但,不能躲」

非意識性操作:「……」。

幹!我也是真理工廠裡的一名員工 哈!我也是真理工廠裡的一名員工 嗯!我也是真理工廠裡的一名員工

(2007 年的聖誕節禮物)

(6)

一個運動人必然是一個尼采式的哲學家,這樣的哲學家必然在思考與實踐之 間不斷來回往返,並且,內心總是有個建構哲學圖像的企圖,而企圖建構哲學圖 像的人,在內心深處就有一個形而上學家的企圖。於是,運動人總是帶著一個「哲 學圖像」,一個形而上學家的企圖進入實踐,在實踐中,遭遇存在性認識的肢解,

也體現自身「哲學」。在每經歷完一次「解體」後,運動人便將肢解的殘骸在腦 袋裡重新拼湊,形成一幅新的「哲學圖像」,然後,再一次進入實踐,一幅幅運 動人的哲學圖像就開展在運動人追尋真理的過程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一個傳統學校(威爾頓育 科學院:以傳統、守舊的 方法來教授學生)的新文 學老師(基廷),一改學校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我利用了這個機會拜訪了 Freudenthal Institute 的所長,也是數學史家的 Jan van Maa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