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蛇毒研究百年傳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蛇毒研究百年傳奇"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8 19

動物與醫學

臺灣蛇毒研究百年傳奇

文.圖片提供/羅時成(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杜聰明開創臺灣蛇毒研究

明清時期臺灣醫療以漢醫為主,後有 西方傳教士將西醫帶入,但未能普遍化,

直至 1895 年日領臺灣後,建立衛生所及培 養醫師的養成所,西醫才漸普遍化。杜聰 明於 1921 年獲京都大學藥理學博士,回臺 擔任醫專藥理實驗室教授,並開始中藥研 究;之後赴歐美留學,直至 1928 年其藥理 實驗室才開始有點規模。他的第一位學生 邱賢添以研究蛇毒的論文獲京都大學博士 學位,因而吸引更多臺灣子弟進入藥理實 驗室作研究。

杜聰明當時訂定學生研究三大方向:

中藥、鴉片和蛇毒。他認為中藥博大精深,

要求學生不管研究鴉片或蛇毒,須作中藥 研究,如李鎮源雖專攻鎖鏈蛇的毒蛋白藥 理研究,也作中藥苦參子研究。李鎮源完

成博士學位,留在杜聰明藥理實驗室繼續 研究蛇毒,光復後繼承杜聰明藥理實驗 室,擔任藥理科主任。

蛇毒研究站上世界頂峰

李鎮源任職臺大醫學院藥理科任主任 時,有兩位得力助手:一是醫學 院畢業的歐陽兆和,另一是臺 大化學系畢業的張傳炯。歐陽兆 和專攻出血性毒蛋白,張傳炯則 著重神經毒。其中 α 雨傘節神經 毒(α-bungaratoxin)開啟神經 科學研究的大門,經與法國巴斯德 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姜吉爾(J. P.

Changeux)合作,確定乙醯膽鹼受 體不同乙醯膽鹼酶,合作論文發表在美國 國家科學院彙刊(PNAS),李鎮源因此揚 名國際,並於 1976 年獲國際毒素學會最高 榮譽的雷理獎(Redi Award),同年也主 編《蛇毒》的巨著,有「蛇毒大師」美譽。

原在臺大生化科的楊振忠南移高雄醫 學院,帶領張均昌等人專攻臺灣眼鏡蛇毒 蛋白(cobrotosin),完成胺基酸序列及 結晶結構,於國際學術上大放異采,之後 當選中研院院士。

1970 年,臺大校總區成立中研院生化 研究所,以蛇毒蛋白為研究主題,早期兩 大研究主持人羅銅壁與王光燦以卓著研究 成果先後當選中研院院士。這段時間臺灣 蛇毒研究群包括研究生和助理超過 50 人,

研究成果使臺灣蛇毒研究站上世界頂峰。

開拓蛇毒蛋白研究範疇

楊振忠於 1973 年轉赴清華大學成立

「分子生物研究所」,繼續鑽研究臺灣眼 鏡蛇毒蛋白;兩位年輕教授吳文桂與余靖 受他影響而從事蛇毒研究。臺大藥理科也 增加兩個新蛇毒蛋白研究室,由歐陽兆和培 養的兩位博士班學生鄧哲明和黃德富,持續 進行出血性毒蛋白研究。中研院生化所也延 攬留美學人邱式鴻和蔡蔭和成立蛇毒蛋白實 驗。此一時期臺灣蛇毒研究團隊已達頂峰。

之 後, 受 世 界 潮 流「 基 因 工 程 」 技 術影響,蛇毒研究在臺漸式微,但也有非 蛇毒研究者以其專長加入蛇毒蛋白研究,

其中陽明大學的羅時成與臺灣大學的黃德 富合作,利用黃德富解開出血性蛇毒蛋白

(rhodostomin 也稱馬來亞腹蛇毒蛋白)

的胺基酸序列反推核苷酸序列,合成第 一個人工基因,並在大腸桿菌生產此毒蛋 白,將蛇毒蛋白由傳統藥理生化研究提升 到 分 子 生 物 學。 接 著, 清 大 余 靖 與 羅 時 成合作合成第二個基因工程生產的蛇毒蛋 白-心臟毒素三(cardiotoxin Ⅲ),並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術解開此毒蛋白立 體結構,使蛇毒蛋白研究更多元化。

實踐杜聰明化毒為藥理想

進入 90 年代末期,臺灣蛇毒研究室與 人數逐漸銳減,僅剩四、五個實驗室。羅 時成實驗室以基因工程生產 rhodostomin 探討它對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透過基因 改造 rhodostomin,解開此毒蛋白如何透 過 integrin 傳遞訊息,造成血小板攤平 的機理。由於各類細胞膜上均有不同的 integrin 蛋白,黃德富實驗室轉向將蛇毒 蛋白可和癌細胞 integrin 結合的特性,開 發成抗癌藥。

成 功大學生化研究所莊偉哲與羅時

成 合 作, 利 用 人 工 合 成 rhodostomin 的 基 因骨架作點突變的改造,生產出各類不同 rhodostomin 的衍生物,並證明這些不同蛋白 分別與不同 integrin 作用,並將這些改造的 蛇毒蛋白申請九個專利,其中兩個已技術轉 移開發成抑制血管新生,及抑制腦瘤和肝癌 的藥,研究成果將分別於 2016 和 2018 年進 入臨床試驗;未來若能將不同 rhodostomin 的衍生物上市成為醫療各類疾病的藥,可真 正實踐杜聰明「化毒為藥」理想。

翁啟惠再創蛇毒研究傳奇

臺灣蛇毒研究延續近百年,歷經興盛 與凋零。今日,堅持作蛇毒研究者已屈指 可數,但歐陽兆和、李鎮源與楊振忠院士們 的研究精神仍展現於他們的門生,曾在中研 院生化所作蛇毒研究的學生,今日在神經科 學、分子生物學、癌症研究等領域執牛耳者 不少,中研究院長翁啟惠為最佳例子。

1970 年代翁啟惠在王光燦實驗室完成 十餘篇蛇毒研究論文,是臺灣用人工方式 將胺基酸合成蛇毒蛋白的第一人,如今他 將合成技術應用在醣類及醣蛋白的合成,

他的團隊發明「一鍋法合成醣」,並將合 成各類醣蛋白應用於抗癌及抗病毒感染的 研究,領先全球,獲無數學術獎項,獲諾 貝爾化學獎希望濃厚,可望為臺灣蛇毒研 究再創新的傳奇。

▲基因工程合成各種馬來亞腹蛇毒蛋白對人體血小板的作 用。

▲開創及傳承臺灣百年蛇毒研究的研究學 者:杜聰明、李鎮源(左圖),張傳炯、

歐陽兆、楊振忠。(圖片取自《台灣蛇 毒傳奇》/天下文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核發之醫事 專門職業證書之醫 師、中醫師、牙醫 師、藥師、醫事檢驗 師、醫事放射師、物 理治療師、職能治療

「臺灣 OCLC 管理成員館聯盟」迄2021年已成立15年,現由本館擔任召集館。為使成員館瞭解 OCLC 與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Intel-臺大創新研究中心(Intel-NTU Connected Context Computing Center)成立於2011 年。這是英特爾實驗室( Intel Labs)與世界頂尖大學進行的「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