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錄訓評估工作手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錄訓評估工作手冊"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錄訓評估工作手冊

指導單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編撰單位:高屏澎東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

資源中心

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附件1

(2)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 職業訓練昔今與成效………... 第二節 職業訓練與其他職業重建服務間的關係...……… 第三節 本手冊的使用說明…………...………...……….. 第二章 職類分析與錄訓評估之規劃……….. 2 7 10 12 第一節 高屏澎東分署職訓課程項目……….. 12

第二節 錄訓評估方法……….. 20

第三章 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前的準備……….. 24

第一節 如何解讀身心障礙證明……….. 24

第二節 常見身障職訓者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29

第四章 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 39

第一節 口試………... 41

第二節 功能性評估………... 43

第三節 錄訓評估報告與錄訓會議…... 48

第五章 範例報告………... 49

參考文獻……… 54

附件一 職訓職類訪談表……….. 56

附件二 職訓場地勘檢表……….. 59

附件三 常見新舊制障礙類別編碼範例……….. 64

附件四 身心障礙錄訓評估報告……….. 66

(3)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宗旨係促進所有身心障礙者能充分及平等 享有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並提供相關協助、支持服務與措施。在「推動 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第九條中,明訂分署及地方政府應致力於 推動融合式職業訓練,並於身心障礙者報名參加訓練時提供甄選錄訓。近 幾年報考職業訓練的身心障礙者日益增加,為提昇辦理職業訓練的單位瞭 解身心障礙者的特質及如何進行錄訓評估等專業知能,因此編制本工作手 冊提供相關人員參考。

本分署自辦的職前訓練為融合式職業訓練,其錄訓評估包含筆試及口 試。為甄選適訓的身心障礙者參訓,並協助身心障礙者於平等基礎上充分 有效參與,本分署自107 年起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辦理之「高屏澎東區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以下簡稱資源中心)協助進行身心障 礙者錄訓評估,針對職業訓練的職類,除了原有的口試之外,另外新增「功 能性評估」,以瞭解身心障礙者的相關功能性能力、參加職業訓練可能遭遇 的困難及所需的支持輔導,在2 年的執行經驗下,資源中心將上述工作流 程及方法彙整成工作手冊,希冀提供職業訓練相關單位參考。 

感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吳明宜老師帶領資源中心團隊全力投入,以及 本分署自辦訓練及學員輔導科的職業訓練師、輔導員及專家學者們所提供 的寶貴建議,才得以完成本工作手冊。期待藉由本手冊的執行經驗及運作 機制,讓職業訓練單位在業務推動上更為順暢,以協助身心障礙者能順利 結訓並適性就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109 年 1 月

(4)
(5)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錄訓評估工作手冊

第一章 概論

勞動部為協助身心障礙者參加職業訓練、增進工作技能,以促進其就業,

特訂定「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其第九條明訂分署及地方政府應 致力於推動融合式職業訓練,並於身心障礙者報名參加訓練時提供甄選錄訓,經 評估適訓後,分署及地方政府應優先錄訓,並結合職務再設計及其他社會資源,

協助其接受訓練。為協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以下簡稱高分署)

自辦職前訓練得以有效甄選適訓的身心障礙者參訓,高分署自107 年起委託高屏 澎東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資源中心)協助高分署自 辦職前訓練進行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

接獲此任務後,本資源中心採用「連結現有資源」以及「整合學理於實務」

的方針,採用檔案資料蒐集、會議凝聚共識、課程職能分析、硬體空間檢視、適 性評量設計、實際評量操作、參加錄訓會議、定期檢討分析等方式,於107 年至 108 年總共完成高分署職業訓練場地勘檢、28 個職類的課程訪談分析和錄訓評估 設計,以及130 位身心障礙者的錄訓評估。由於近幾年政府廣推融合式職業訓練,

報名及參與訓練的身心障礙者人數日益增多,但多數辦訓單位對身心障礙者的特 質及如何適性錄訓評估的專業知能仍不足,故本資源中心欲將此二年的運作經驗 撰寫成一本工作手冊,期待可供職業訓練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本工作手冊使用對象為職業訓練單位專業人員,內容以實務操作為導向,

介紹各類身心障礙者的錄訓評估重點及合理調整策略等。使用時機主要為職業 訓練錄訓評估時,其次是職業訓練過程中發現身心障礙者有學習困頓時,本工 作手冊可以提供職業訓練專業人員適性評量與合理調整的相關知能。本章將從 介紹職業訓練緣由出發,認識職業訓練的歷史與成效評量、與其他職業重建服 務間的關係,以及說明如何使用本手冊。

(6)

第一節 職業訓練昔今與成效

一、就業與職業訓練

從人類生涯發展理論來看,一般人在成人階段大多是追求自我統合的過程,

而工作者則是這一階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林幸台,2007);具有工作所需的知 識與技能可以讓個體順利就業,更易扮演好工作者的角色。但依據勞動部網站的 統計報告,民國108 年 5 月的所有勞動力人數為 1,192 萬 1,000 人,勞動力參與 率(以下簡稱勞參率)為59.07%,其中就業者有 1, 148 萬 4,000 人,失業者有 43 萬7,000 人,失業率為 3.7%。相較於『108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的統計 數據,民國108 年 5 月 15 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有 112 萬 8,822 人(不含植物人、

現役軍人、監管人口與失蹤人口),勞動力人數23 萬 3,942 人,勞參率為 20.7%,

其中就業者21 萬 4,924 人、失業者 1 萬 9,018 人,身心障礙者的失業率 8.1%。

顯示我國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困頓(低勞參率、高失業率)明顯較一般求職者高出 許多。

為了提升勞參率,政府鼓勵國民透過職業訓練,增加就業的競爭力。自民國 72 年 12 月 5 日頒布實施職業訓練法起,歷經 4 次修法,最新修法於民國 104 年 7 月 1 日修正公布。現行職業訓練法(2015)共 40 條,分總則、職業訓練機構、

職業訓練之實施、職業訓練師規定、事業機構辦理訓練之費用、技能檢定、發證 及認證、輔導及獎勵、罰則與附則等9 章。其中第 3 條所稱職業訓練,分為養成 訓練、技術生訓練、進修訓練及轉業訓練。本法明定四項職業訓練的實施內容、

技能檢定發證與認證,並規範職業訓練機構、訓練費用與職業訓練師資格與職務 內容等事項,但未明定錄訓評估機制。

政府針對失業問題亦提出許多政策,如:國民失業時可至各地公立就業服務 機構尋求協助,接受就業諮詢服務或安排參加職業訓練;另在尋職無工作收入期 間,可以依規定請領就業保險失業給付,或在參加職業訓練期間領取職業訓練生 活津貼。另於請領就業保險失業給付或職訓生活津貼期間,勞工本人和隨同參加

(7)

健保的眷屬也可享有全額健保費補助。此外,失業勞工如有就學子女,亦可申請 就學補助。

二、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我國對身心障礙者權益的法令規定開始於民國69 年 6 月 2 日的殘障福利法,

經過民國86 年 4 月 23 日更名為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及民國 96 年 7 月 11 日修訂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此法不斷與時俱進,最新修法為民國104 年 12 月 16 日。

其中針對第四章全章規定有關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權益,在第33 條規定職業重建 服務內涵為「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應參考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意願,由職業重建個案 管理員評估其能力與需求,訂定適切之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計畫,並結合相關資 源,提供職業重建服務,必要時得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前項所定職業重建服務,

包括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

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前項所定各項職業重建服務,得由身心障礙者本 人或其監護人向各級勞工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於第34 至 47 條分別介紹職 業重建相關的專業服務與身心障礙者就業相關權益說明,但僅第35 條中提到職 業訓練機構設置之相關規定;至於職業訓練專業人員資格、配置與經費補助則在 其他法規規定。

檢視職業重建服務的法規中,有對職業訓練專業人員工作職責的相關規定,

但對適訓評估的規定有限。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遴用及培訓準則中

(2019)第 3、4、5、7 條有對職業訓練師、職業訓練員及就業服務員等專業人 員所提供的職業技能與相關知識教學、職業技能訓練及後續就業安置服務。「推 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2019)」第 2 條所稱職業訓練,指養成訓練及 在職訓練兩項,此與職業訓練法所指職業訓練內容含有養成訓練、技術生訓練、

進修訓練及轉業訓練四項稍有不同,並在法規中提出職務再設計、融合式職業訓 練與學員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等規定。雖在第9 條有提到「評估適訓」的字眼「…

身心障礙者報名參加訓練,經評估適訓後,分署及地方政府應優先錄訓,並結合

(8)

職務再設計及其他社會資源,協助其接受訓練…」,但並未有具體的規定作法。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實施原則(2019)」除明定職業訓練實施方式、內容、

職訓專業人員資格與系統登錄外,並說明職業訓練轉介流程與填寫「全國身心障 礙者職業重建個案服務資訊管理系統」,及與其他職業重建服務專業間的關係。

並在「辦理身心障礙者養成及在職訓練經費項目及金額一覽表」第9 條出席費規 定「辦理錄訓甄試評估得聘請專家學者,提供相關評估建議及協助錄訓甄試評估 作業,每班次至多三次。」可見政府對如何進行錄訓評估逐漸重視。

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的訓練方式可分為身心障礙職業訓練專班與融合式職 業訓練二類。所謂身心障礙職業訓練專班係指為身心障礙者特別開設的職業訓練,

參與訓練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證明;融合式職業訓練係指一般公私立機構依據職 業訓練法所開設的職業訓練班,而身心障礙者透過一般管道甄選,而進入職業訓 練班受訓。

政府鼓勵身心障礙者透過融合式職業訓練,與一般人共同學習與互動,在「推 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2019)」第 9 條規定「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參訓 權益,分署及地方政府應致力於推動融合式職業訓練,協助身心障礙者參與職業 訓練。身心障礙者報名參加訓練,經評估適訓後,分署及地方政府應優先錄訓,

並結合職務再設計及其他社會資源,協助其接受訓練。第一項融合式訓練,每年 身心障礙者參訓人數不得低於總參訓人數百分之三,必要時本署得提高比率。」

根據侯松延(2011)的研究發現,身心障礙職業訓練專班的課程以體力工或 較不需專業技術要求的訓練職類為主;融合式職業訓練課程則多為技術工或管理 類的訓練課程。根據勞動部歷年的統計,專班結訓的身心障礙者常無法在就業市 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能力,而融合式課程卻又限於錄訓評估時相關人員的主觀考 量,使得參訓的身心障礙者寥寥無幾(侯松延,2011)。故建置合宜的適訓錄訓 評估機制對於我國的融合式職業訓練辦訓單位極為重要;一個針對職業訓練課程 的職能需求所設計的錄訓評估可以協助篩選出適性的學員,更有利於其順利結訓 就業,且針對身心障礙特質在評估與受訓過程提供合理調整,更是符合身心障礙

(9)

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 CRPD)

精神的做法。

三、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的成效

身心障礙者是否在職業訓練過程中有獲得成效,可從職業訓練過程中適時評 量個案之就業準備度、結束後評鑑其技能提升度和就業率等方式來檢視。依據勞 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5)所編撰的『協助精障者參加職業訓練作業手冊』,就 業準備度(readiness)係指個案是否具有基本的工作行為,足以應付未來職場工 作的要求。以職場工作的各項要求來區分的工作行為,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八項:

1. 基本工作行為(basic work behavior):如出席率、衣著衛生適當性等。

2. 人際溝通技能(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如接受上司指令的合 宜態度、與同事良好關係等。

3. 工作態度(attitudes regarding work):如工作熱忱、責任感等。

4. 工作表現技能(work performance skills):如工作速度、工作質量可符合要求、

可接受環境的變動等。

5. 安全(safety):如遵守安全規則、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姿勢等。

6. 工作找尋或維持技能(job seeking and keeping skills):如填寫履歷表、面試 技巧等。

7. 工作相關生活技能(work related functional living skills):如社區移動性、時 間管理、金錢管理等。

8. 工作相關常識(knowledge of work practices):如勞保、健保等相關保險、工 會訊息等。

可見職業訓練中除規劃工作技能訓練外,仍有許多其他技能需要訓練。若 能於職業訓練的過程定期檢視這些就業準備相關能力的養成進度,便更能掌握 身心障礙者的訓後就業成功與否。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8)亦曾 提出可經由職業訓練計畫、訓練師資和專業人員、訓練教材、訓練機具設備、

生活輔導、就業輔導、與業界合作、增進訓練成效等8 個指標來評鑑職業訓練

(10)

的辦理成效;如此的多元評鑑指標可以更聚焦在就業準備度的成效檢視。

目前政府對職業訓練單位的成效評估主要是以結訓後三個月的就業率為主,

依據「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計畫(2019)」第八條中所提之「身心障礙 者職業訓練實施原則」第五條第六項中規定「…養成訓練結訓後應由訓練單位追 蹤輔導就業或創業,結訓後三個月之就業率應依轄區就業機會供需狀況研訂合理 目標值,以衡量訓練單位辦訓成效且登錄於本部勞動力發展署『全國身心障礙者 職業重建個案服務資訊管理系統』,以列入以後年度是否繼續辦理之重要依據。」

所有職業訓練單位遵循此法規,於計畫書中設立就業率目標值,並於結訓後三個 月加強輔導就業媒合,以達到所設定的就業率;政府並提供輔導費的編制,以致 力於成功就業服務的推動。

若單從就業率來評估成效,融合式職業訓練高於身心障礙職業訓練專班。102 年度地方政府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業務評鑑報告(2013)指出,在身心障礙 者養成職業訓練方案當中,全國合計之委託單位110 間,委託班數 129 班,其中 結訓人數1,675 人,輔導就業人數 925 人,輔導就業率為 55%;在班級平均就業 率方面,專班(55.7%)略高於融合班(53.7%)。相較於 100 年度之輔導就業率

(44%),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的成效有所提昇(100 年度地方政府辦理身心障礙 者就業促進業務評鑑報告,2011)。陳貞夙等人(陳貞夙等,2014;陳貞夙、吳亭 芳,2016)以新制鑑定的身心障礙者進行統計,亦發現融合班的就業率明顯高於 專班的就業率。主要原因是參加融合式職業訓練的身心障礙者大多非為認知障礙 者,且參訓職類較具技術性與專業性(如:機電整合、電腦數值控制),後續大 多可以自行求職就業。相較於職業訓練專班,參訓者多為認知障礙者,職類以低 技術性、勞力為主(如:房務清潔、廚房助手),且較需要職業重建專業人員介 入輔導就業。

陳貞夙、吳亭芳(2016)使用 2015 年全國參加職業訓練的身心障礙者為樣 本,使用焦點團體及個別晤談等方式來探究其參訓成功的因素,並就個人因素及 環境因素進行分析與探討。在個人因素部分,身心障礙者的參訓動機強、家庭支

(11)

持度高、需負擔家計或已婚者較容易在結訓後找到工作並穩定就業。在環境因素 部分,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與聽覺及語言障礙者對無障礙環境與輔具的需求(如:

擴視機、調頻系統)較其他障別為多,辦訓單位若能考量及提供適當的環境協助 身心障礙者得以順利完成職業訓練,將有助於提供結訓率與就業率。可見為得到 較高的訓後就業率,在錄訓評估時就需取得身心障礙者的限制與需求相關資訊,

職業訓練過程亦要能依據其需求提供合理調整以助於其學習。

第二節 職業訓練與其他職業重建服務間的關係

「推動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計畫(2019)」開宗明義在第 1 條 說明:「勞動部為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 條規定推動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窗口(以下簡 稱職業重建窗口),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通報及服務,並整合各種服務資源,

以個案管理服務方式,有效連結及運用當地身心障礙者各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

使身心障礙者在職業重建過程中獲得連續性、無接縫適當之專業服務,以達協助 身心障礙者就業之目的,特訂定本計畫。」,意旨政府在法規規定上期待有就業 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可透過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的評估及轉介,得到適切的服務,

當然也包括提供職業訓練資源與轉介。

依據『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工作手冊(2014)』中之身心障礙 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流程圖,可以更清楚地顯示職業訓練與各項職業重建服 務間的關係(如下圖一)。有就業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可至各縣市政府勞工局提出 申請,透過職業重建服務窗口的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以下簡稱職管員)進行初 步評估後,依身心障礙者的需求提供職業輔導評量深入評估、支持性或庇護性就 業服務、職業訓練或其他職業重建相關服務,以提供身心障礙者適切的就業安置。

其中職業訓練是職管員在服務階段 E01 就業前準備時所連結的資源之一;就業 前準備的目的在增進服務使用者就業先備能力,依身心障礙者的個別需求,服務

(12)

內容可能包括:(1)工作適應訓練;(2)職涯輔導/就業準備狀況討論;(3)職業 訓練;和(4)福利資源/醫療資源/其它。當個案未能立即就業的因素是技能不足 時,職管員便會考量連結職業訓練資源,獲得技能後再由就服員提供適性的就業 服務。

(13)

圖一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流程圖

(14)

在身心障礙者參與職業訓練的前、中與後期,除與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支持 性就業服務有密切關係,還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與合理調整使得身心障礙者在職 業 訓 練 期 間 更 加 順 利 與 穩 定 。 依 據 身 心 障 礙 者 權 利 公 約 , 所 謂 合 理 調 整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係指為就業或工作場所做「必要之調整與改變」,

以使身心障礙者順利的提供勞務。其中國際審查委員會針對我國在職業訓練的合 理調整建議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可參加職業訓練,為就業預做準備」,及後續就 業的「勞動市場消除身心障礙者從事專業、全職工作並支領同等薪資的阻礙。透 過實習、實作、工作場所適應(包括輔助科技)補助及就業輔導等措施,增加身 心障礙學生及求職者的就業機會」。

身心障礙者在接受職業訓練過程中,職業訓練單位可以提供的合理調整可包 括:在確定身心障礙者錄訓後,提供住宿場地,以解決行動不便或遠地的身心障 礙者每日交通問題;又如在訓練開始前,為有感官特殊需求者(視覺障礙者或聽 覺障礙者)提供相關輔具(擴視機、電腦報讀機、調頻設備),使感官障礙者可 與其他人有平等學習的機會,或為智能障礙者提供得以接收容易閱讀之資訊方式;

並在職業訓練結訓後,依據身心障礙者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之需求,提供適當 的輔具或職務調整等。有關身心障礙者個別的合理調整評估,可與職務再設計專 業人員進行討論,聽取改善建議與策略,以便協助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得以順利 進行、穩定結訓及成功就業。

第三節 本手冊的使用說明

本手冊使用對象以職業訓練單位專業人員為主,內容以辦理職業訓練業務與 訓練身心障礙者實務遇到的專業知能與案例分享為主,提供職業訓練師、職業訓 練員、職業訓練行政人員、就業服務員等專業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手冊分為五 章,第一章概論,說明職業訓練的昔今與成效,以及與其他職業重建服務專業間 的關係;第二章職類職能分析與錄訓評估之規劃,分析目前高屏澎東分署自辦職

(15)

前訓練課程項目與身心障礙者報名職業訓練時錄訓評估的流程規劃與執行重點;

第三章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前的準備,介紹如何解讀身心障礙證明、常見身障職 訓者的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第四章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說明口試與功能 性評估的執行方法,以提供職業訓練專業人員適性的錄訓評估,以使職業訓練在 篩選之初得以選擇適合參訓的身心障礙者;而第五章範例報告,則是以二位真實 案例從報名職業訓練開始,經錄訓評估、錄訓會議討論、和後續參訓提供的輔導 事項等歷程之陳述,來展現本工作手冊的運用與效益。

建議職業訓練專業人員可以依章節閱讀,以瞭解本資源中心這二年來協助職 訓錄訓評估所採用的歷程,以及此歷程中的思辨、設計與執行依據。若是職業訓 練專業人員主要是為了瞭解身心障礙者的特質和可以採用的合理調整策略,可以 直接閱讀第三章。若是職業訓練專業人員想要設計適合職業訓練課程職能要求的 評量方法,則建議先閱讀第二章以瞭解取得課程職能要求的方法,再閱讀第四章 以瞭解針對課程職能要求的評量設計方式。

(16)

第二章 職類分析與錄訓評估之規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為高雄、屏東、澎湖、台東四縣市針對待 業者、在職者、青年及企業雇主等職業訓練業務方面,提供自辦及委外職前訓練 課程及推動前述對象有關人才投資、人力提升計畫等。本章將說明107 年至 108 年高分署自辦職前訓練課程職類分析,以及本資源中心對於協助高分署自辦職前 訓練課程的錄訓評估之規劃。

第一節 高屏澎東分署職訓課程項目

高分署辦理之職前訓練,主要目的是提升待業勞工就業技能,針對民間無法 或困難辦理的職類,運用政府預算購置設備設施與聘用專業師資,在自有空間規 劃辦理職前訓練,使待業勞工獲得專業技能,促進其就業。高分署所辦理的職前 訓練,分為六大職群,分別為電工冷凍職群、精密機械職群、資訊職群、自動控 制職群、銲接職群及管理服務職群。六大職群下共計24 個職類,職群及職類如 下表:

六大職群 職類

冷凍電工職群 冷凍空調配線 水電技術 冷凍空調節能 工業配線 室內及工業配線 室內配線

精密機械職群 電腦輔助創意設計與製造 電腦數值控制與機械加工 電腦數值控制-CNC 車床 電腦輔助繪圖與3D 列印創作 電腦數值控制-CNC 銑床與車

電腦輔助3D 模具設計與產品 實作

資訊職群 行動商務系統設計與開發 網路管理與通信技術整合實 務

網拍多媒體行銷

自動控制職群 機電整合 機電控制

智慧電子實務應用 可程式機電控制 銲接職群 綜合銲接

管理服務職群 國際貿易行銷 物流從業人員

旅遊從業人員 會展產業(MICE)人才培訓

(17)

自107 年至 108 年高分署提供的課程計畫書檢視六大職群 24 個職類的課程 內容,發現每個職類的課程計畫以課程訓練名稱、課程計畫說明、訓練時數、課 程結構、受訓人員資格、學習成效評量、訓後就業目標及就業輔導措施等八大項 為主要架構。其項度內容是以該職類的產業情況概述及需求進行說明,而課程結 構主要以共同學科、專業學科、專業術科三大向度為主軸來規劃課程時數,但在 冷凍電工職群、精密機械職群、資訊職群、自動控制職群、和銲接職群等有輔導 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或屬產訓合作訓練模式,會到用人單位進行實務訓練的職類,

或另外增加應用實習的課程時數。而在受訓人員資格方面,有17 個職類參訓學 歷不拘,7 個職類為高中(職)或同等學力畢業。學習成效方面則依據出席率、

專業學術科進度評量、及輔導參加該相關技術士技能檢定進行學習成效評定。

彙整六大職群24 個職類的課程結構,每職類皆包含共同學科、專業學科及 專業術科,而在應用實習課程方面則依據各職類需求而有不同規劃,課程內容簡 要說明如下:

一、共同學科

共同科目中常開設的課程有4 堂,分別為:重要勞工法規介紹、安全衛生常 識與環保教育、性別平等宣導、和就業準備。另依據職類特性增加職場倫理與職 業道德、生產力及品質管制、溝通與人群關係、企業倫理、我國職業訓練與就業 服務簡介、和安全管理6 堂課程。24 個職類中有 16 個職類的共同學科只需修習 常開設的4 堂課程,而另外 8 個職類則依其個別需求,加修 1 至 3 堂課程。其中 室內配線班、室內與工業配線班、可程式機電控制班增加職場倫理與職業道德課 程;電腦數值控制-CNC 車床班增加職場倫理與職業道德、生產力及品質管制、

溝通與人群關係課程;綜合銲接班則增加生產力及品質管制、溝通與人群關係、

企業倫理課程;物流從業人員班增加企業倫理、我國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簡介、

安全管理課程:而旅遊從業人員班增加企業倫理課程、國際貿易行銷班增加我國 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簡介課程。

(18)

二、專業學科

專業學科的項目,則依據各職類開設職類特性而有所不同。專業學科依據課 程名稱統計,冷凍電工職群共計有16 門課程,精密機械職群共計 23 門課程,資 訊職群共計13 門課程,自動控制職群共計 13 門課,銲接職群共計 5 門課程,管 理服務職群共計29 門課程。

(一) 冷凍電工職群:

在冷凍電工職群方面,因應職類不同而會設立不同專業科目,但是都會有入 門概念課程,如冷凍空調配線班、工業配線班、室內及工業配線班、水電技術班 的共通課程都有基本電學,而室內配線班、工業配線班、室內及工業配線班及水 電技術班中,電工法規也是其共通課程。

1. 冷凍空調配線:基本電學、冷凍空調原理、識圖與製圖。

2. 冷凍空調節能:電工概論、冷凍工程概論、識圖與製圖、空調工程概論、

冷凍空調自動控制、節能與空調管理。

3. 室內配線:電工原理、電工法規、電氣控制概論。

4. 工業配線:基本電學、電工法規、自動控制概論。

5. 室內及工業配線:基本電學、電工法規、電機機械、電子學。

6. 水電技術:基本電學、電工法規、電機機械、自來水配管概論。

(二) 精密機械職群:

在精密機械職群方面,由於5 個職類都會透過電腦應用、製圖及機械加工,

因此圖學或電腦工程圖學,機械工作法或機械加工法等都是其專業學科基礎課程。

再依據其為精密機械設計或是製造等面向,加入有關程式設計相關課程。

1. 電腦數值控制與機械加工:機械加工法、基礎量測、圖學、電腦輔助機 械製圖(2D)、電腦輔助立體製圖(3D)、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工作法 -加工程式編輯、機械材料。

2. 電腦輔助創意設計與製造:機械工作法、圖學、數控機械程式製作、電 腦輔助製造。

(19)

3. 電腦輔助3D 模具設計與產品實作:機械工作法、模具概論、電腦輔助 工程圖學、數控機械程式製作、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

4. 電腦輔助繪圖與 3D 列印創作:切削加工法、基礎量測、圖學、3D 列 印概論。

5. 電腦數值控制-CNC 銑床與車床:圖學、金屬材料、切削加工法、基礎 量測、電腦數值控制車床程式設計、電腦數值控制銑床程式設計。

6. 電腦數值控制-CNC 車床:機械材料、機械加工法、精密量測、工程圖 學、電腦數值控制車床程式設計。

(三) 資訊職群:

在資訊職群方面,由於涉及到網路概念,所以基礎網路的課程是3 個職類的 專業學科主軸。再依據職類特性加入計算機概論、系統分析與設計、網路路由規 劃、網路安全、創意思考、營運計畫書撰寫、網路行銷實務及網路開店實務、網 拍經營實務等相關課程。

1. 行動商務設計與開發:計算機概論、電腦網路概論、系統分析與設計。

2. 網路管理與通信技術整合實務:作業系統與電腦概論、網路系統概述、

網路路由規劃、網路安全。

3. 網拍多媒體行銷:創意思考、營運計畫書撰寫、網路行銷實務、網路開 店實務、網拍經營實務、網際網路概論。

(四) 自動控制職群:

自動控制職群主要著重在「機」與「電」的組合及應用,所以將電學基礎知 識、電工大意及自動化概論等基本概念列在專業學科中。再搭配自動控制職群的 特殊性,加入控制器原理、氣液壓學、可程式控制器概論、可程式程式設計、微 處理器、控制器概論、系統整合控制等課程。

1. 機電控制:電學基礎知識、自動化概論、控制器原理、氣液壓學。

2. 可程式機電控制:自動化概論、電工大意、可程式控制器概論、可程式 程式設計。

(20)

3. 智慧電子實務應用職類:電子電路、微處理器。

4. 機電整合:電學基礎知識、自動化概論、氣液壓學、控制器概論、系統 整合控制。

(五) 銲接職群:

107 年至 108 年銲接職群僅辦理綜合銲接班一個職類,在專業學科方面以銲 接的基本工作法為主軸,包含鉗工、銲接、切割等工作法,另外加入製圖與識圖 及金屬材料為專業學科。

1. 綜合銲接:製圖與識圖、金屬材料、鉗工工作法、銲接工作法、切割工 作法。

(六) 管理服務職群:

管理服務職群因辦理職類的未來職業發展包含管理與服務類型,各因應其 訓練職類的差異性有其辦理方向,故暫無法自課程名稱中進行專業學科歸類。

1. 旅遊從業人員:觀光法規實務、觀光資源概要、旅遊行銷學、導覽解說 技巧、旅遊產品的認識及規劃、旅遊英語會話、旅遊日語會話、國際禮 儀、旅遊安全、急救常識、專題演講、旅遊實務。

2. 會展產業(MICE):會展產業概論、會展規劃及管理、獎勵旅遊、文化 節慶活動、公關事務與活動、會展應用外語。

3. 國際貿易行銷:業務開拓與客戶服務、貿易英文、進出口貿易作業、商 品與服務之國際行銷。

4. 物流從業人員:物流管理、物流中心規劃與布置、倉儲與物料管理、商 業現代化與電子商務、商品管理、運輸與配送實務、服務品質與顧客滿 意。

三、專業術科

分析專業術科課程的規劃及時數的配置,發現冷凍電工職群、精密機械職群、

資訊職群、自動控制職群和銲接職群等五種職群,其專業術科時數比例佔該職訓

(21)

課程總時數至少 1/2,表示這五種職群著重在實習及操作。以下將其專業術科課 程名稱列出如下:

(一) 冷凍電工職群:

1. 冷凍空調配線:氣銲實習、基本電路實習、系統實習、冰箱實習、窗型 冷氣機實習、分離式冷氣機實習、自動控制實習、控制電路實習。

2. 冷凍空調節能:控制電路實習、氣銲實習、水(含自來水)配管實習、冷 凍冷藏設備實習、家用冷氣機實習、箱型冷氣機實習、中央空調系統實 習、综合實習。

3. 室內配線:電工實習、控制電路實習、識圖與製圖。

4. 工業配線:控制盤裝配、控制電路實習、識圖與製圖、工業配線應用實 習。

5. 室內及工業配線:電工實習、電工製圖、控制電路實習、電子實習、可 程式控制實習。

6. 水電技術:工業配線實習、室內配線實習、自來水配管實習。

(二) 精密機械職群:

1. 電腦數值控制與機械加工:鉗工實作、車床實作、銑床實作、磨床實作、

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加工實作。

2. 電腦輔助創意設計與製造:機械工作法實作、電腦輔助繪圖、電腦數控 加工機操作、電腦輔助加工實作。

3. 電腦輔助 3D 模具設計與產品實作:機工實習、電腦輔助 3D 原型製作、

電腦輔助模具設計、電腦輔助加工與控制器操作、3D 模具專題製作、綜 合應用模具製作。

4. 電腦輔助繪圖與 3D 列印創作:電腦輔助機械繪圖、電腦輔助立體製圖、

創意3D 模型專題製作。

5. 電腦數值控制-CNC 銑床與車床:車床實習、銑床實習、電腦輔助機械 繪圖、電腦輔助立體製圖、電腦輔助製造、電腦數值控制車床實習、電

(22)

腦數值控制銑床實習(一)、電腦數值控制銑床(二)、五軸加工實習、

電腦輔助製造應用實務。

6. 電腦數值控制-CNC 車床:機工實習、電腦輔助繪圖、電腦輔助立體繪 圖、電腦輔助製造、電腦數值控制車床實習、電腦數值控制車銑複合實 習、電腦輔助製造應用實務、專題製作。

(三) 資訊職群:

1. 行動商務系統設計與開發:伺服器架設與管理實習、資料庫設計與開發 實務、網站資訊系統程式設計、行動裝置 APP 程式設計、綜合應用實 習。

2. 網路管理與通信技術整合實務:虛擬化應用平台部署、伺服器環境規劃 建置、網路系統與路由建置、通訊介面實習、綜合應用實習。

3. 網拍多媒體行銷:網頁製作與網路應用、專題製作。

(四) 自動控制職群:

1. 機電控制:控制電路實習、氣液壓控制實習、製圖與識圖、機電控制實 習、綜合實習。

2. 可程式機電控制:基本氣液壓迴路實習、控制電路實習、可程式控制器 實習。

3. 智慧電子實務應用職類:電子電路應用實習、電腦輔助電路設計實習、

微處理機實習、程式語言設計實習、圖形控制程式設計實習、綜合應用 練習。

4. 機電整合:電路控制實習、機械工作實習、氣液壓控制實習、程式控制 實習、機電實習、系統整合控制實習、機電應用實習。

(五) 銲接職群:

1. 綜合銲接:鉗工實習、切割實習、手工電銲實習、氬氣鎢極電銲實習、

綜合應用實習。

(23)

(六) 管理服務職群:

1. 旅遊從業人員:票務實務及演練、領隊導遊實務、導遊解說實務。

2. 會展產業(MICE):會展專案管理實務、會展活動企劃書撰寫、簡報及 競標實務、會展名人講座、會場資訊能力應用、會展財務規劃實務、會 展現場管理、企業形象與跨文化溝通及會展活動司儀/主持人及控場技 巧、會議展覽參訪及實習。

3. 國際貿易行銷:商品與服務之國際行銷-監督與審視行銷績效、進出口 貿易作業-貿易單據製作。

4. 物流從業人員:運輸配送資訊系統操作、通關作業實務、堆高機訓練(荷 重在一公噸以上)。

四、應用實習

冷凍電工職群的應用實習課程共計有6 種,包含綜合應用實習、可程式應用 實習、室內配線應用實習、工業配線應用實習、控制盤裝配;精密機械類的應用 實習共計6 種,包含機件製作與組裝、3D 模具專題製作、綜合應用模具製作、

實務訓練合作廠商、電腦輔助製造應用實務、專題製作;資訊職群的應用實習包 含網路行銷、通路及工具、網路開店、管理、商品上架、下架、網頁設計實務整 合及文案設計等;自動控制職群的應用實習內容包含自動化傳動機構應用實習

(課程綱要包含系統配線、配管實習、步進、伺服馬達控制實習、變頻器控制實 習、人機介面應用實習)、機電系統整合實習(課程綱要包含形狀判別與傳送系 統控制實習、顏色辨別與姿勢調整系統控制實習、姿勢判別與換向控制系統控制 實習、材質分揀與加工控制系統控制實習、重量判別與整列控制系統控制實習); 銲接職群及管理服務職群在課程的規劃方面,則沒有應用實習課程。

(一) 冷凍電工職群:

1. 冷凍空調配線:綜合應用實習。

2. 室內配線:可程式控制實習、室內配線應用實習。

(24)

3. 工業配線:工業配線應用實習、控制盤裝配。

4. 室內及工業配線:室內配線應用實習、工業配線應用實習。

(二) 精密機械職群:

1. 電腦數值控制與機械加工:機件製作與組裝。

2. 電腦輔助 3D 模具設計與產品實作:3D 模具專題製作、綜合應用模具製 作。

3. 電腦數值控制-CNC 銑床與車床:實務訓練。

4. 電腦數值控制-CNC 車床:電腦輔助製造應用實務、專題製作。

(三) 資訊職群:

1. 網拍多媒體行銷:綜合應用實習 。 (四) 自動控制職群:

1. 可程式機電控制:可程式控制應用實習。

第二節 錄訓評估方法

高分署自辦職前訓練的錄訓評估,原由特定對象及給付科的業務督導員偕同 自辦訓練及學員輔導科的職業訓練師或輔導員,針對報名職前訓練之身心障礙者 或是報名者當場表示持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以問答方式進行口試並全程錄音。職 業訓練師和輔導員的評分項目包括「儀態及表達能力」、「對課程的瞭解程度」、

「參訓歷史」、「就業意願及方向」、「結訓後生涯規劃」及「綜合評量」,其中參 訓歷史為其重要評分指標。而業務督導員在過程中針對身心障礙者的學習/工作 經驗、障礙覺知、以及所需要的支持協助等進行口試,並於後續錄訓會議中進行 討論,以瞭解身心障礙者錄訓之後的注意事項。

自 107 年度起高分署將協助自辦職前訓練進行錄訓評估納入高屏澎東區職 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的業務之一。本資源中心首先晤談瞭解高分署自辦訓練及學 員輔導科與特定對象及給付科的原有合作模式與協助需求,並於107 年 1 月 5 日

(25)

與自辦訓練及學員輔導科和特定對象及給付科進行會議討論,形成運作的原則共 識。經會議討論決議,由本資源中心專員先與職業訓練師訪談、蒐集職業訓練課 程職能,以進行錄訓評估內容設計(含口試題綱與功能性評估),口試當天除了 共同參與面試外,並由高分署提供一個獨立空間,以1 人不超過 20 分鐘為原則 進行功能性評估,評估內容以生理層面(包含肢體動作、體耐力)、安全覺知以 及學習相關能力等為主。

為瞭解訓練課程內容相對需要的生理層面(包含肢體動作、體耐力)、安全 覺知以及學習相關能力等,本資源中心專員參考「整合性工作分析」及「身心障 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案主/工作配對檢核表」等表格中的相關項度,再結合職務 再設計概念等進行訪談表格設計,以瞭解包含閱讀、數學、區辨判斷及邏輯等學 習相關能力、操作姿勢及工作力氣等肢體動作、體耐力、用電或機具的安全覺知,

並請職業訓練師提供過去該職類職業訓練過程中是否有遇過無法克服的障礙,以 及是否知道該職業訓練課程有國內外職務再設計的案例。表格設計完成後,透過 本資源中心辦理的顧問團會議檢視與確認表格內容的適切性,形成本資源中心蒐 集高分署自辦職訓課程職能要求所使用的「職訓職類訪談表」(附件一)。

本資源中心專員使用「職訓職類訪談表」訪談職業訓練師。訪談前先閱讀職 業訓練計畫書,並邀請高屏澎東區職務再設計專案單位的職再專員進行職訓場地 勘檢(附件二)。職再專員針對職訓場地進行照明度、職訓場地分貝、溫度、相 對濕度、空氣、危險性、設備的操作檯面、無障礙設施及其他職業訓練環境等項 目進行測量與質性內容說明;而職重專員則訪談職業訓練師,就學習相關能力(語 文需求、功能性閱讀、功能性數學、專注力、電腦使用技能)、肢體動作(上肢 能力、移行能力、全身性動作)、體耐力(工作姿勢、工作力氣、持續工作的耐 力)、安全覺知以及職務再設計等向度蒐集資訊。並搭配職業訓練師陳述職類訓 練重點內容,如:該職訓職類若操作或實務課程時數多,且訓練流程是需先透過 看懂圖形後才能從事實務操作、或是該職類需先繪圖後製作半成品再進行其他加 工或組裝等。

(26)

本資源中心專員透過與職業訓練師訪談,並統整專業學科和術科時數及內容,

找出該職類的重點職能要求,再與本資源中心計畫主持人依據每一門職訓課程的 職能要求設計錄訓評估內容,包含口試題綱和功能性評估,於錄訓評估時實施。

功能性評估的方式多元,詳細內容請參閱第四章。而口試題綱則是包含參加身心 障礙者對於障礙的覺知、自身認為參加職業訓練需要協助的內容、認為未來進入 職場困難之處為何及預計如何因應等。考量身心障礙者在參訓時可能會比一般人 消耗更多體力和精力,故在口試時會詢問其目前的日常生活作息、過去是否有相 關學習經驗、相關學科興趣或表現等資訊,以瞭解其作息現況與因應經驗,利於 推估其錄訓後的適應狀況。

本資源中心專員協助身心障礙者口試晤談及功能性評估後,會於一周內完成 每位身心障礙者的評估報告,並於錄訓會議中針對評估結果、有機會參訓後的注 意事項及輔導內容進行說明。完整的錄訓評估流程如圖二。

(27)

自辦訓練科提供課程計畫書

計畫書閱讀及課程資料蒐集

進行職訓師訪談

完成職訓訪談表

擬定錄訓評估內容

協助錄訓評估

完成錄訓評估報告

參加錄訓會議

提供職訓師入訓學員輔導 諮詢

圖二 錄訓評估流程圖

與職重服務資源中心 計畫主持人討論錄

訓評估內容 邀請職務再設計專案單

位進行職訓場地勘檢

(28)

第三章 身心障礙者錄訓評估前的準備

身心障礙者參與職業訓練應考慮其障礙程度與環境的限制,經由評估後讓身 心障礙者獲得合適的職業訓練種類。評估前可經由身心障礙證明瞭解身心障礙者 的身體結構與功能損傷,若能事先查閱相關身心特質,並於錄訓評估流程引入職 務再設計的概念,將可以更有效地評量出身心障礙者的優勢能力,避免歧視性或 非公平性的篩選機制。合理調整的精神重視所處環境對個人活動表現的影響,著 重環境支持策略的介入,如此便容易發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精神,達到工作平 權、不被歧視的作為。

第一節 如何解讀身心障礙證明

一、 身心障礙證明的目的與功用

台灣的醫療相當進步,身心障礙的鑑定在台灣已經實施相當長的時間,身心 障礙的鑑定方式也逐漸的修正與改善。早期鑑定以生理疾病為主,再逐漸擴充到 心理疾病,以功能喪失程度為鑑定依據。

1980 年後的「殘障與障礙」鑑定階段,是台灣確立各種政策,關注障礙者權 益的黃金階段。殘障福利法公布實施,台灣開始發放殘障手冊作為各項福利措施 與社會救助的依據(鄭玉疊,1982)。1982 年台灣第一次大規模動員醫療人員來 進行鑑定,並將「殘障者」分為視聽殘障者、聽覺或平衡機能殘障者、聲音機能 或言語機能殘障者、肢體殘障者、智能不足者以及多重殘障者等六類。1990 年殘 障福利法修正時擴大原法適用範圍,增加顏面傷殘、植物人、老人癡呆患症和自 閉症者等四類。

1997 年通過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其中「身心障礙者係指個人因生理或心理 因素致其參與社會及從事生產活動功能受到限制或無法發揮」,將障別再增加慢 性精神病患者、頑性(難治型)癲癇症者及其他罕見疾病等。其中第十條規定,

身心障礙手冊由直轄市及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設鑑定小組,指定醫療機構或鑑

(29)

定作業小組來辦理,明確規定鑑定的障別及鑑定方式。

2007 年立法院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後,鑑定方式有所變動。法規規 定將全面改採世界衛生組織所頒訂之「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

的分類架構,作為身心障礙鑑定與分類的基礎。該法所稱身心障礙者,係指「下 列各款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 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 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表一為新 制 與舊制身心障礙 代碼對應表。

表一、新 制 與舊制身心障礙代碼對應表

新制身心障礙類別 舊制身心障礙類別代碼 代碼 類別

第一類 神經系統構造及 精神、心智 功能

06 智能障礙者 09 植物人 10 失智症者 11 自閉症者

12 慢性精神病患者

14 頑性(難治型)癲癇症者 第二類 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

及疼痛

01 視覺障礙者 02 聽覺機能障礙者 03 平衡機能障礙者 第三類 涉及聲音與語言 構造及其功

04 聲音機能或語言機能障礙者

第四類 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 構造及其功能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心臟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造血

機能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呼吸 器官 

第五類 消化、新陳代謝 與內分泌系統 相 關構造及其功能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吞嚥 困難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胃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腸道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肝臟   

(30)

新制身心障礙類別 舊制身心障礙類別代碼 代碼 類別

第六類 泌尿與生殖系統 相關構造及 其功能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腎臟 07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膀胱 第七類 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

構造及其功能

05 肢體障礙者

第八類 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08 顏面損傷者 備註:

依身心障礙者狀況對應第一至八類

13  多重障礙者 

15 

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 礙者 

16 

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 定之障礙者(染色體異常、先 天代謝異常、先天缺陷) 

備註:舊制身心障礙鑑定之 ICD 編碼,有關【】內的數字即為舊制身心障礙者的代碼,例如:

【01】代表視覺障礙者、【05】代表肢體障礙者及【12】代表慢性精神病患者。資料來 源:內政部 https://www.set.edu.tw/reg/tra/Interior.htm

目前身心障礙證明需要重新建構合於現況之身心障礙相關需求保障,採納 ICF 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為判別依據,做為身心障礙之認定指標差異。舊有 的十六類身心障礙者分別納入八大分類體系,以b1~b8 分為八種疾病診斷碼,並 佐以疾病類別,讓評估者瞭解各種身心障礙者的生理與心理特質,保障目前已納 入體制之身心障礙者權益。希望能完整描述個人生活上的功能與障礙狀況、發展 出適切的需求評估指標、規劃適合的服務。有關 ICF 新制與 ICD 舊制障礙類別 的常見分類與範例,詳細內容請參閱附件三。

2012 年 ICF 作為鑑定依據正式上路,過去單一以醫師鑑定「損傷」者被稱 為「舊制」,依據2007 年新法進行的鑑定與需求評估,稱為「新制」,即所謂的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將由專業醫療團隊予以鑑定。專業團隊針對 個案之身體功能、結構、活動與社會參與限制等面向進行鑑定,並由社政部門進 行福利與服務需求評估,再依據評估結果,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提供各福利措施,

以促進其自立及發展(周日清和張恒豪,2017)。王國羽(2011)提及 ICF 強調

(31)

障礙經驗是人與社會環境互動結果。ICF 將身心障礙的評估分為兩大部分,第一 層次包含身體功能與結構的損傷、損傷所致的活動限制以及參與侷限的現況,第 二層次則是指環境因素與個人特質兩種因素和障礙互動的情形。藉由評估,幫助 身心障礙者能獲得更貼近自己需求的服務。

二、新式身心障礙證明

身心障礙手冊在101 年開始全面換發,新制與舊制明顯不同,新制因應 ICF 新制以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考量到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及變化,會因為社會 及時間的變動而有所改變。評估者須瞭解身心障礙者的障礙本質,以及身心障礙 證明的障礙等級、障礙類別、ICD 診斷以及有無必要優惠措施,進一步瞭解入訓 學員的需求。新式身心障礙證明的說明請見表二。

(32)

表二、新式身心障礙證明的說明 格式

顏色 粉紅色 有效

期限

1.具有效期。

2.永久效期。

障礙 類別

1.分為 8 大類別,於後面備註 ICF 對應碼

2.新增國際疾病分類代碼 ICD,並於後面備註舊制身障類別代碼 必要陪伴者

優惠

「必要陪伴者優惠措施」欄有載明的才能使用,例如:國內大 眾運輸工具、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

備註:1.障礙等級:共分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等 4 級。

2.障礙類別:揭露個案依新制鑑定後之障礙類別,並以括弧註記其對應之 ICF 編碼。

3.ICD 診斷:除帶入個案經鑑定後之「疾病分類代碼」,並於括弧中註記舊制身心障礙類別 代碼,以利證明使用人及各相關專業人員對應辨識。個案在身體功能和構造之鑑定中,

依照身體功能(b 碼)與身體構造(s 碼)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評估。例如個案的 ICD 診 斷註明為F33.3,是屬於國際疾病編碼 ICD-10 中「鬱症,復發,重度伴有精神病特徵」, 轉化為ICF 診斷註明為 b122.1、b152.1、b147.1、b140.1,是屬於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 精神、心智功能中的整體心理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心理動作功能以及注意力功能的整 體評估。

4.必要陪伴者優惠措施:本欄位係為註記該名身心障礙者是否享有必要陪伴者優惠措施,如 註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則代表該名身心障礙者經評估認為需人陪伴,故享有搭乘國 內大眾運輸工具時必要陪伴者1 人半價優待;另外,經需求評估後符合行動不便者可申 請身心障礙停車位,如果身障職訓者有這類需求,可於入訓時申請停車位。

(33)

第二節 常見的身心障礙者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瞭解身心障礙者生理與心理的基本特質及其就業的考量,就能提供有效的策 略與方式,讓身心障礙者能有合適的職業訓練過程。新制的ICF 鑑定方式,需要 從身心障礙者在活動與社會參與的觀察中找出問題與限制,再參考障礙特質與環 境因素,瞭解特殊需求與提供合適服務。

台灣在 1994 年開始職務再設計的宣導,並且對雇主以獎勵或補助的方式,

鼓勵身心障礙者在職場上善用職務再設計,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生產力或就業適應 能力。透過改善工作環境、提供輔具、調整職務內容與作業方法等方式,來配合 身心障礙者之特質與工作環境以勝任工作。李淑貞(2008)以台北市的職務再設 計相關調查與統計數據為基礎,發現我國職務再設計主要以提供就業輔具為主,

其次為改善工作設備機具,再其次為改善職場工作環境或改善工作條件。邱滿豔

(2018)主張職務再設計可用來改善身心障礙者在工作環境受到限制,針對不同 障別的身心障礙者能做適當有效的調整,不僅是硬體設備也包含軟體設備,例如 彈性化工作日程表、工時縮減、調整訓練與管理方式、以及調整工作內容。評估 者可瞭解身心障礙者參與職業訓練的職種,考量訓練環境是否需要提供輔具以及 是否需要提供無障礙環境等,給予身心障礙者有利的環境支持。

本節將以常見的身心障礙者為例,陳述其身心特質,並提供職務再設計和環 境支持策略;依序為智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肢體障礙者、視覺障礙者以及聽 覺障礙者。瞭解不同身心障礙者的特殊生理與心理的特質,提供合適的支持,可 讓身心障礙者在職業訓練過程,克服障礙本質與環境限制獲得正面學習。

一、 智能障礙者的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一)智能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智能障礙的個別化差異性較大,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以及極重度四種不 同程度。評估者應先瞭解智能障礙是指在智力功能與適應行為有顯著受限的一種

(34)

障礙。智能是指智力與適應技能、心理與情緒考量、生理健康與病因考量以及環 境因素考量四個向度,適應行為包括許多日常的社交與實用技能,如人際關係和 溝通技巧、社會問題解決和責任、時間和金錢的使用、以及日常的個人照顧與安 全。

智能障礙者常見有以下特性:(1)健康方面:常見有體重不足或過重、容易 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兼有視聽力障礙或肢體動作上的缺陷;(2)動作方面:動作 笨拙或活動過多。愈是重度智能障礙者,動作方面的限制更為明顯;(3)學習方 面: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概念、想像力、學習遷移能力欠缺、學習動 機較薄弱、組織及處理訊息的能力不足、學習態度較為被動。需反覆不斷的練習 與功能性的學習,較能習得必備的工作技能;和(4)社會情緒方面:自我控制 能力較低,易受外界刺激影響,出現非社會性行為。

在教育與訓練特質方面,輕度智能障礙者有能力學習基本學術以及職業技能,

在日常生活領域具備部分獨立功能;中重度智能障礙能夠學習基本社交、溝通與 自助技巧,但需要持續的協助與監督。智能障礙者在認知、動作、語言以及社會 等各方面發展上的限制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就業方面的困難,包含在社會技能與工 作技能的學習與反應,因此可以提供職務再設計以及環境支持的方式,增加職業 訓練參訓的學習能力。

(二)智能障礙者環境支持策略

智能障礙者的職務再設計策略請參照表三;環境支持策略請參照表四。

表三、智能障礙類的職務再設計策略 項目 生理/心理問題 職務再設計

1 執行功能受限 制

可採用協助專注力的應用程式、條列工作檢核表、

顏色編碼系統、辦公室拉門與隔間、環境聲音控制 機以及耳鳴罩等。

2 時間管理問題 可採用應用程式軟體、規劃/時間管理應用軟體、條 列工作檢核表、顏色編碼系統、數位化記事本等。

3 數學問題 可採用計算機、科學計算器、大顯示螢幕的計算機 或加法機器以及數學軟體等。

(35)

項目 生理/心理問題 職務再設計 4 記憶力喪失問

可採用增加訓練時間/反覆練習、協助記憶力的應用 程式以及數位化記事本等。

5 進行規劃與擬 訂計畫受限制

可採用規劃/時間管理的應用程式、協助記憶力的軟 體設備以及職務內容重新調整等。

6 閱讀問題 可採用調整顏色對比裝置、色辨識手冊、大綱與地 圖以及修改書面教材等

表四、智能障礙類的環境支持策略 項目 環境需求 環境支持

1 運用認知功能 可採用增加訓練時間/反覆練習、人力協助、顏色編 碼系統、測量輔具以及電子詞典等。

2 工作場所無障 礙

可採用無障礙廁所和馬桶、生產作業可調式工作台 面、替代鎖、抗疲勞軟墊以及點字及標示。

3 工作台區域無 障礙

可採用可調節和符合人體工學的桌子和設備、辦公 設備可調式工作台面以及生產作業可調式工作台面 等。

二、 精神障礙者的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一)精神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精神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及雙極性情感性疾患兩種,這兩類 患者也是參與職業訓練最常見的精神障礙者(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5)。思 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可能影響所有的精神功能,

其症狀包括認知、知覺、思考、情緒、行為等面向,可再分成正性症狀與負性症 狀。其中正性症狀包括出現幻覺、妄想、思考形式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

負性症狀包括個案表情木訥、社交退縮、失去動力以及語言貧乏。這類疾病經常 干擾一個人清晰思考、情緒管理、做出決定的能力。雙極性情感型疾患(bipolar disorder)有時也被稱為躁鬱症(manic depression),是一種導致情緒過高或過低,

造成精力和功能發生極端變化的疾病,是一種慢性且通常伴隨終生的疾病。躁鬱 症伴有躁症和鬱症的反復發作,躁症發作時會有亢奮、高興、暴躁易怒、多話以 及自大等情緒;鬱症發作時會有憂鬱、自卑、充滿罪惡感等現象。

(36)

精神障礙在心理層面因為缺乏承受壓力及調適能力,可能特別容易感受到壓 力的存在;問題解決能力受到限制,或是從事自我導向的活動困難;反覆住院或 病情變得被動,出現精神委靡或是過度順從(Falvo, 2014)。在社會層面,精神障 礙者會有社交方面的退縮、人格的改變與人際互動的淡漠,可能造成社會功能的 受損,情緒上的改變及較差的衝動控制。

從年齡層與發展的面向來看,思覺失調症男性好發於 10 至 25 歲,女性 25 至35 歲;躁鬱症好發在 20 至 25 歲。在青少年與成人初期發病者常會影響就學,

從教育體系中輟者,其職業技能與學習能力往往無法順利發展。由於獨立性與生 活自主能力不夠,家屬對於此年齡層發病的精神障礙者也常以保護的心態。成年 初期與成年中期發病者,雖然生活自主與工作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發 病後會逐漸不能符合多元複雜的角色功能。若以診斷與徵狀的面向而言,精神疾 病是腦功能障礙的表現,發病後會造成思考、情緒或行為與常人有所差距。

精神障礙者人數逐年增加,顯示出罹患精神疾病者參與職業訓練人數也會增 加,評估者若能瞭解精神疾患的症狀,例如情感、知覺、認知、動機與行為的改 變,在精神障礙者參與職業訓練出現的問題時較能夠適時予以輔導。

(二)精神障礙者環境支持策略

精神障礙者的職務再設計策略請參照表五;環境支持策略請參照表六。

表五、精神障礙類的職務再設計策略 項目 生理/心理問題 職務再設計

1 注意力/專注力 不集中

可使用顏色編碼系統、行為改變技術、彈性可調整 的工作時間表、職務內容重新調整、調整或刪除該 職位較不重要職務內容,回歸至該職位的核心職務 內容、調整休息時間等。

2 控制憤怒/情緒 可使用另類溝通方式、遵守行為和規範、正向回 饋、支持障礙者情緒的動物以及職場自然支持者。

可使用調整休息時間、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次、拆 解工作成數個部分、工作場所重新調整以及調整工 作空間。

(37)

項目 生理/心理問題 職務再設計 3 執行功能受限

可使用條列工作檢核表、顏色編碼系統、職務內容 重新調整、記錄指令或訊息、資料指示。

4 時間管理不佳 可使用清單列表、額外的時間、提醒、工作流程表 或拆解工作成數個部分等

5 記憶力降低 增加訓練時間、反覆練習、清單、記錄指令或訊 息、資料指示、語言和書面格式提示等。

表六、精神障礙類的環境支持策略

項目 環境需求 環境支持

1 面對工作的調整 可採用增加訓練時間、反覆練習、人力協助、顏色 編碼系統、測量輔具以及電子詞典等。

2 壓力的調適 舒緩焦慮和壓力的應用程式、行為改變技術、諮商 /治療、現場指導以及支持障礙者情緒的動物等方 式。

三、 肢體障礙者的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一)肢體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由於先天、疾病、車禍或重大意外的發生,造成個案有單側或雙側的肢體受 損傷,不論損傷位置是上肢、下肢或手部,都會對日常生活、休閒娛樂及工作能 力造成影響。評估者應該瞭解肢體障礙是由於肌肉骨骼周邊神經系統損傷或是中 樞神經系統傷害後所造成,常見的肌肉骨骼周邊神經系統損傷包含有骨折、肌腱 斷裂、神經斷裂、脊髓損傷、椎間盤突出、燒傷、截肢、關節退化等;常見的中 樞神經系統傷害包含有中風、頭部外傷、巴金森氏症、腦性麻痺以及小兒麻痺等 疾病。涉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傷害的肢體障礙者,在肢體障礙外,通常會伴隨認 知相關障礙。

依據損傷部位不同,肢體障礙者的生理方面可能會有以下功能障礙:(1)動 作障礙:包括手部精細動作、雙手協調、上肢粗大動作、行動能力以及軀幹動作;

(2)感覺障礙:包括痛覺、冷熱覺與觸覺;和(3)認知障礙:包括智能、記憶 能力、語言能力、注意力與執行功能。在心理層面,則可能會有下述影響:(1)

(38)

情緒障礙:如果傷到大腦和情緒有關的區域,會有明顯的人格改變;和(2)個 人心理與家庭障礙:後天引起的肢體障礙會經歷一段時間調適,從驚嚇、焦慮、

憤怒、憂鬱一直到接受,可能需要持續好幾年,後天造成的障礙,對個案心理與 家庭互動會有很大影響。

肢體障礙者在職業訓練過程可能出現情感上不穩定、身體肌肉不自主、精細 動作協調變差、行走不穩定,甚至家庭系統支持不足等問題,評估者可調整環境 或提供職務再設計的方式,減輕肢體障礙者在職業訓練期間面臨的問題。

(二)肢體障礙者環境支持策略

肢體障礙者的職務再設計策略請參照表七;環境支持策略請參照表八。

表七、肢體障礙類的職務再設計策略 項目 生理/心理問題 職務再設計

1 平衡困難 升降機、適合各種地形的代步車、適合各種地形的 輪椅、抗疲勞軟墊、浴椅、手杖、拐杖、扶手桿- 馬桶旁支撐扶手、個人交通和移行輔具、助行器腿 部擴展器。

2 下肢彎曲困難 動力式升降台、簡便型物料搬運設備、可調整高度 或移位的醫療用檢查台、可調式按摩床、可調整高 度或提供移位的醫療用檢查台。

3 攀爬困難 升降機、電梯、疏散設施、階梯輔助設施、爬梯 機。

4 抬舉困難 移位輔具、簡便型移動式起重機、抬升輔助器具、

滾動式安全梯、適當的抬舉技巧、可爬階式手推車 獨立生活輔助、職務內容重新調整。

5 腳踏操作受限 制

手動控制。

6 站立困難 生產作業可調式工作台面、辦公設備可調式工作台 面、扶手桿、代步車、站立輔具、站立式輪椅。

7 步行困難 個人交通和移行輔具、輪椅、代步車、通訊工作、

居家就業、遠距工作、重新設計工作區域、修改工 作區。

(39)

表八、肢體障礙類的環境支持策略 項目 環境需求 環境支持

1 通勤 彈性可調整的工作時間表、共乘、併車、通訊工 作、在家就業、遠距工作、交通協助。

2 移動物件/人員 推車、簡便型物料搬運設備、抬升輔具、多功能推 車、升降機、拾物夾。

3 工作場所外的 無障礙

適合各種地形的輪椅、彈性可調整的工作時間表、

個人交通和移行輔具、代步車 通訊工作、在家就 業、遠距工作、交通協助。

4 操控設備/車輛 手動控制、旋轉式座椅或延伸出車輛的座椅(使人更 容易進入車輛)、輪椅升降設備。

5 停車 無障礙的停車空間、彈性可調整的工作時間表、通 訊工作、居家就業、遠距工作、輪椅。

四、 視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與環境支持策略

(一)視覺障礙者的身心特質

視覺障礙者依照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輕度標準為兩眼視力經矯 正後,優眼視力在0.1~0.2 者,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者;中度標準是兩眼視力經 矯正後,優眼視力在0.01 以上,未達 0.1 者;重度標準則是兩眼視力經矯正後,

優眼視力不超過0.1 者。對於視覺障礙者,多數人存在有既定的刻板印象及認知,

普遍將視覺障礙者與全盲劃上等號,以視力程度來說,仍可粗略劃分為全盲及低 視力。

低視力者因為視覺機能並未完全喪失,只要藉由適當的輔視器材或放大字體,

仍可閱讀普通文字;因此相較於全盲者,有著0.1~0.2 左右之低視力者,無論於 日常生活、閱讀書寫、外出活動或職場適應等,都具有較少的障礙與較佳的便利 性;若經由職務再設計,配戴合適的輔具,面對職業訓練能有更佳的學習效果。

如果視覺障礙者是先天性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白化症等,這類疾病徵狀會固定 視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剝離、糖尿病視網膜病 變及青光眼等,則為退化性眼疾,罹患這類疾病的多數患者會逐漸退化而致全盲。

由於視覺功能的缺損,無論是全盲或低視力者,對於所處環境常呈現缺乏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說明 闡明目的或原因/弄清事物之間的關係/說出原因和/或方式

課堂評估回饋教學 (善⽤用評估數據)...

推行 (Implement) 評估.. (Evaluate)

目標 策略 策略 策略 策略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最強大腦 (互信 互信 互信 協作 互信 協作 協作 創新 協作 創新 創新 支援 創新 支援 支援 支援 監察 監察 監察 監察 評估 評估 評估 評估 跟進 跟進

說明 闡明目的或原因/弄清事物之間的關係/說出原因和/或方式

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