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對「心身關係」中「心理疾病」本質的詮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教對「心身關係」中「心理疾病」本質的詮解 "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15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

佛教對「心身關係」中「心理疾病」本質的詮解

──以廣義的心識哲學為中心

釋照澄

中央大學哲學系所博士

「疾病」現象是人在生命歷程中必然遭逢的際遇,然而,回應這個生活世 界的普遍現象的專門哲學論述並不多。本文以幾個文本資料為背景,將問題論 域聚焦於「疾病」中的「心理疾病」。當「心理疾病」的衝擊層面不斷擴大時,

有一些精神科醫師開始反思並面對「心靈哲學」的核心議題並將這些哲學的假 設應用到臨床的疾病治療中。另有一些有識之士著手於精神疾病與哲學的相關 研究,逐漸開展出哲學領域的一個新版圖—「精神醫學哲學」。在醫學臨床者開 始借助哲學來反思既有的科學視域之際,本文意圖檢視佛教哲學對「心理疾病」

這個現象或概念是否具有解釋力,並期望能從佛教文本解釋心理疾病的發生學 (genetics)及其本質義涵。

論述架構分為七章,各章簡略的內容闡述如下:

一、導論

引用《成實論》證成「佛經的文本世界具有開放性的承諾」,而「三法印」

則是在保存文本意義的「開放性」與解釋者的「開創性」之後使得新詮釋與文 本之間的「符合性」得以確保的判準。佛教詮釋學不同於於西方詮釋學之處在 於佛經中強調「自證聖智所行境」。佛經文本是語言「能詮」,而「聖智所行境」

是「所詮」。要真正了悟佛陀「能詮」的文本,除了理解的行動外更重要的是「自 證」文本「所詮」之境。在此表明了佛教詮釋學的理論品格——解(理解)與行(實 踐)並重的鮮明形象。因此,本文採行解行並重的佛教詮釋學研究方法。

此外,本論文的研究目標界定為以佛教心識哲學思想中的「心身關係」為 中心,對心理疾病的「本質」進行闡釋。由於佛教哲學本身追本溯源的特質,

本文所探究的「心理疾病」並非醫學上客觀事實的調查、也非文化上隱喻或意 義的考察,而是從哲學上進行「心身關係」中心理疾病「本質」意涵的分析。

二、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分為三個部分:一、在廣義的心靈哲學中從古希臘哲學家、二元 心身觀論者、一元論者對心身關係的諸多爭議進行回顧,試圖發現心理疾病在 心身關係中的可能線索。二、就佛學研究中曾在心身關係著墨的論述,分為三 個途徑來探究:1.基本概念,2.單一經典,3.其他。三、從「精神醫學哲學」領 域發現哲學關懷精神疾病的發展軌跡,這部分所回顧的文獻以英美為主。最後 歸結出本論文研究範圍是「心靈哲學」、「精神醫學哲學」、「佛教哲學」與「倫 理及經驗面向」的交集。

三、「心理疾病」的哲學思辨

處理英美、希臘及歐陸及佛學對心理疾病的哲學思辨內容,一、在英美方 面介紹精神科醫師薩茲、精神醫學教授肯戴爾以及哲學家布爾斯所倡議的內容。

二、希臘及歐陸哲學方面處理了柏拉圖對精神疾病的看法以及雅斯培在病理學 上的提點。三、佛學方面提到處理心理疾病相關的著作,並說明了經論中所記 載各種心理疾病的發生原因,包含業力、過度驚怖或興奮、咒藥、鬼神來害或 四大不調等。四、提供本文對廣義及狹義的心理疾病的定義。廣義的而言,如

《維摩詰經》所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1一切眾生因無明、貪愛而受生死 病,故云一切眾生皆有顛倒想的心病。狹義的心理疾病則如先前《大般涅槃經》、

《大智度論》、《阿毘達磨俱舍論》所述及的包含踴躍、恐怖、憂愁、愚痴及狂 亂等,幾乎是所有人類都會發生的心理狀態,因此不能將其全面等同於「心理 疾病」。因此,何謂狹義的「心理疾病」的定義?筆者汲取布爾斯對「心理疾病」

的定義,認為「心理疾病」就是當踴躍、恐怖、憂愁、愚痴及狂亂等心理狀態 嚴重到影響且偏離正常生活時成為心理疾病。

四、「心理疾病」之病因--「意識結構」與「色身」

本文預期依據佛教經論對心理疾病的「病因」進行詮解,藉此剝離出心理 疾病的「本質」意涵—即因緣所成、自性空寂。也就是採取一種以眾多病因的

「現象」證成心理疾病「本質」的間接方法。其中,心王結構方面,筆者引《成

(2)

唯識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十六與五十八,並以解行並重地詮釋學方法論 證結果為:「恆相續」的「俱生我見」是一種潛意識的我的存在,而「有間斷」

的「俱生我見」則是日常生活中經驗的意識我的存在。如下圖所示:

圖表:俱生我見及分別我見/潛意識我及意識我關係圖

至於同為促成心理疾病因緣之一的色身,本章僅論述如何經由「阿陀那識」

內執色根的功能產生「身體概念」,再透過第六意識妄執其為真實的「屬我的肉 身」。以佛教的觀點而論,「有身即病,無免斯患。」2光是有「屬我的身體」的 存在在佛教中即是指廣義的疾病,3並採用「病」的隱喻來指涉當中的錯謬。再 者,有身即有病有惱,此是站在狹義的心理疾病定義說明身體也是病因之一。

五、「五蘊」及「四大」之病因

本章一開始即針對色蘊(身體及外在世界)何以被執以為實進行說明,此處 根據前述內容對以「色蘊」為病因所導致廣義的、狹義的心理疾病做一彙整並 總結如下表:

「廣義」的心病 「狹義」的心病

苦 (病症診斷)

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生無 量煩惱

強迫症(整形上癮等)、厭食症 (減肥過度引起)、恐慌症(對外

在密閉式空間、人多時引發)

集 (病因追究)

「色蘊」業因種子 內諸色根執受種子(身體) 執著境界習氣種子(外境)

緣起自性、妄計自性

(理想健康體) 身煩惱及隨眠盡滅 輕鬆自在的人生 道

(治療法) 不淨觀、空智

定心所、誦經持咒由六識轉七 識及種下八識清淨種子、調 食、調心

至於心王、心所引起的心病則不勝枚舉,此章建議採用原先在《瑜伽師地 論》中為修行手段的「作意心所」,將其轉用作為心病之預防與治療的方法。關 於心(心法、心所法)、身(色法)、外在環境(色法)彼此之間四大的交互作用,亦 是導致心理疾病的病因。此外,《瑜伽師地論》稱「五取蘊」為「蘊魔」,4之所 以以「魔」為隱喻主要是因為五取蘊能引生無量煩惱。如上一章中結語所言,

五取蘊是心理疾病「病因」其本身為因緣所成法亦為空性。但這種還原疾病本 來面貌只用於對治狹義的心病,對廣義的心病而言,《大智度論》提供了更徹底 的治療法—即般若波羅蜜。

六、佛教詮解「心理疾病」之理性、情緒與倫理面向

「理性」在英美分析的精神病理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理性功能出錯則 使外顯行為出現異於常人的表現,因此「理性」是導致心理疾病的主因。「理性」

在佛法中可以「般若」或「智慧」為與「理性」有相似意涵的概念。本文分別 從三個層面來介紹相應於西方「理性」一詞的「智慧」:首先是世間萬法運作的 根本原理原則的本體論,另一種則是凡夫修行成聖過程的解脫論,最後則為眾 生在認識論及倫理學層面所需得認知上的「理性」。分別說明如下:一、「本體 論」的「理性」依據佛法「體用一如」、「理事無礙」的勝義諦思想,其理體(真 如本體)與理性(般若)無二平等。二、解脫論的面向則是以各別阿賴耶識為體,

以第六識的「正智」為理性。三、認識論及倫理學層面的「理體」則為第六意

(3)

識緣五取蘊的「我」自體,「理性」則是第六意識「理體」之「用」即分別智或 假智。根據佛法中「法不孤起」的「觀待道理」,「理性」不可能單獨運作而是 有賴其他因緣共起。這些因緣條件包含了五十一種「心所」法,當中有的是彰 顯「理性」的助緣如遍行、別境或「善心所」、有的則是障蔽「理性」的視野削 減其勢力如「煩惱心所」。另有色身及外境色法亦為「理性」生起與否的「緣因」。

「現量」無分別的主(意識)客(自相)不二,相在心中現而不取著是本體論上的一 種證知。「非量」 (似現量、似比量)則屬認識論的層面,「理體」是第六意識緣 五取蘊的「我」自體、「理性」則可看出是以第六意識的分別智5為「正因」及 與「心王」相應的其他認知心所、色身及外境色法為「緣因」。「正因」與「緣 因」共同成就佛法認識論「理性」一詞的義涵,如此也符合佛教因緣法的「觀 待道理」。

我們 將「現量」、「比量」、「非量」與理性的關係總結如下表:

三量 理體 理性(用)

本體論 清淨現量 第八阿賴耶識本體(真如)與用(般若)一如 解脫論 現量、比量、至教量 個體阿賴耶識 第六識的「正智」

認識論 與 倫理學

非量(似現量、似比量) 第六意識緣五取 蘊的「我」自體

第六識的分別智或假 智(正因)。與第六識相 應而起的「心所」、色 身 、 外 境 等 色 法 ( 緣 因)。

最後,我們將廣義的、狹義的心病與三量的關係以表格顯示:

心理疾病

廣義的 狹義的

苦諦 (病症診斷)

似現量、似比量

(妄執為有之妄分別病) 世間心理疾病總相 集諦

(病因)

無始時來取著虛妄的習 氣

「理性」因心所法、色法等多重病 因喪失功能。或因意識結構出錯、

過去業等「理性」無法揮揮作用。

滅諦

(理想健康體) 涅槃 心智健康者 道諦

(治療法) 現量、比量、至教量

藉由誦經持咒、調食、調心等,恢 復似現量、似比量所依據的「分別 智」或「理性」。

七、結論

本論文以「心理疾病」為關懷對象,受到桑塔格的啟發選擇從佛法的角度 闡述心理疾病「本質」上的意涵。透過對多重病因的爬梳,剝落出佛法中心理 疾病原是由眾多病因因緣和合所成。既屬因緣觀待道理,則「心理疾病」的本 質當然就並非實指一種真實存在的疾病。因緣法所成就的「心理疾病」,在現象 上充其量就只是一種「假名施設」的「假名有」,本質上即是「緣起性空」。

1. T14, No. 475, 544b21。

2.《六度集經》卷七,T3, No. 152, 41b09。

3.關於佛教對廣義的與狹義的心理疾病的分析,請參考本論文 第二章第四節。

4. T30,No. 1579, 447c18。

5.《因明大述》:「有分別智。謂有如前。帶名種等諸分別起之智。不稱實境。別妄解生。

名於義異轉。名似現量。」T44, No.1840, 140c14-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olya 所說的“理論上的目的”, 是指對 「啟 發法」 研究的 (一般) 模式介紹及解題心理 程序的討論。 所謂啟發法, 對 Polya 而言, 是研究 「發現」 和 「發明」 的方法和規則, 是

 不值善知識  昌狂闇中走  見佛不識真   坐生我慢垢  分別心不淨  由飲無明酒   癡心是闇種  愛心為惑土  闇惑相對值 

David Tong 為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 研究量子理論及廣義相對論。 本文 「Ein- stein and relativity: Part II」 由作者 2013 年於倫敦南岸藝術中心的演講精簡而 成, 原載

解說為外道不必試驗四月,因事火婆羅門出家外道(如三迦葉等)信業 果,也承認現生的證量;身為釋種的出家外道是佛的親屬,這二類外道

憨山又以「八識」判分儒、道、佛三家,這顯然和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 心一元論相關。憨山認為,世界 xx[20] 的構成應是這樣的:吾人迷此妙明真心而為 第八阿賴耶識

至於《壇經》上所提到的: 「本性自淨自定」 、 「自性無非、無亂、無癡」 、 「於 自心頓現真如本性」 ,此中的「本性」 、

在 1908 年的文章中, Minkowski 構建了一個四維空間, 仿效黎曼引入一個度量張量, 提 出狹義相對論的幾何意義。 作為狹義相對論中基本對稱群的 Lorenzian 群, 就成了 Minkowski 時空的等距群 (group

五神通是以初禪以上的靜慮作為不共增上緣而 獲得。其中依第二禪以上獲得的神通才是無分 別心,才是符義的意現量。 【4】瑜伽現量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