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向 陽 伴 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向 陽 伴 讀"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 寫 〈 阿 爹 的 飯 包 〉 這 首 詩 , 是 在 一九七六年一月,當時的我未滿廿一歲,臺 灣話仍然受到壓抑,且缺乏相關臺語研究與 辭書,這使我的嘗試使用臺語書寫,備嘗艱 苦,需要不斷摸索和試驗;加上當時臺語詩 作罕見,也缺乏典範可循,因此可說是「摸 石子過河」,只能且寫且試。

〈阿爹的飯包〉是我開始臺語詩寫作 的第三首,前兩首是〈阿公的薰吹〉(祖 父的煙斗)、〈阿媽的目屎〉(祖母的眼 淚),加上後一首〈阿母的頭鬘〉(母親的 頭髮),合為一輯名為「家譜:血親篇」的 組詩。作為我寫作臺語詩的起步,這四首詩 標誌了我重新學習母語,希望以母語創作建 立詩風格的企圖和努力。

從「家譜:血親篇」的命名來看,我當 時希望通過母語連結土地、家族的認同感,

來建立我的文學世界,並與前輩詩人、同輩 詩人的作品有所區分。這些詩作都使用臺 語,因此也就有了為個人風格做定位的作

用;其次,我也希望能提升母語,讓我使用 的母語,通過文學語言而更加精鍊,能傳達 內在的感情、表現外 在的音樂性。讓我使用 的母語,通過詩的錘鍊,而有更豐富的意 涵、更深刻的語感;第三,則源自我當時的 詩觀,認為詩要能傳達大眾的心聲,寫出社 會的共同感覺,使用母語寫出的詩,讀者即 使不看文字,也能經由朗誦理解,因此能讓 一般大眾體會、感動。這是我萌發使用臺語 寫詩的動機。

這個動機,和我的生命史有關。我來自 臺灣中部的鄉下,童年時,政府推動「國語 政策」,禁止學生說方言,不小心說出母語 的學生,在學校往往就會被罰錢或掛上「我 要說國語」的牌子,直到抓到下一個說方言 的同學,把牌子掛到他身上為止。這個經 驗,使多數同學產生了對方言、對母語的排 斥感,甚至認為母語是「不雅」的語言,進 而看不起自己或父母親使用這種語言,產生 自卑感。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後來讀 連橫的《臺灣語典》,開始認識到母語的可 貴和高雅;高中時愛聽電臺播的臺語廣播

向 陽 伴 讀

〈 阿爹的飯包

〈阿爹的飯包〉創作背景與動機

導讀〈阿爹的飯包〉

32006-E4 B

本刊物可掃描 QRcode 下載

(2)

2

作家伴讀

劇,也深受劇中臺語的美麗聲韻所吸引,因 此回過頭來學習臺語;等到我大學開始現代 詩創作時,為了建立自己的詩作風格,發現 當時的現代詩壇多以國語寫作為宗,用母語 寫作者甚少,於是籌思以母語寫詩,而有了

〈阿爹的飯包〉這一系列的臺語詩作產生。

但是,也正因為長期的「國語政策」,

導致臺語文學作品稀少,當時缺乏前人的寫 作典範可以參考、也缺乏臺語字辭典可以 考究。我寫作這些詩時,要如何將本來只 在生活當中使用的母語,轉為可以用文字 表達的文學語言,就成為我最大的考驗。

寫作初期,我大量閱讀中國古典經籍,從

《禮記》、《詩經》、《左傳》、《戰國 策》、《漢書》、《後漢書》、《說文解 字》到《三國誌》、《水滸傳》、《康熙字 典》……等古籍中,尋求臺語的漢字用法,

等於是一邊寫臺語、一邊讀古書,邊寫邊 改,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和心血。

此外,我也從童年時常看的歌仔戲、布 袋戲和常聽的廣播劇中,尋求臺語詩的節奏 感、韻律感,強化我對臺語音韻的體會,並 力求表現臺語八聲的音韻之美。寫作臺語詩 時,我總是邊念邊寫,寫完再朗誦多次,修改 其中聽來不順之處。所以我寫的這些臺語詩 都是可以朗誦、吟唱,且具有音樂性的作品。

〈阿爹的飯包〉就是在這樣的創作動機 和創作情境下產生的作品。

〈阿爹的飯包〉所要傳達之情境與意涵

〈阿爹的飯包〉和我寫的其它臺語詩一 樣,採取當時現代詩較少見的敘事方式來寫 作。整首詩的結構安排、詩末的結局發展,

我都希望產生極短篇小說的效果,來營造令

人驚訝、讓人感動的情境。一首詩,如同一 個故事,我安排角色、設定情節,讓我的詩 一如說故事般,而我則是行吟的詩人,為讀 者(也為觀眾)吟唱這故事。

這首詩分成三段,三個場景,也可說是 三幕劇。第一段以每天早上父親出門搬砂 石的日常所見起筆,透過「阿爹就帶著飯 包」,帶出本詩的主要意象「飯包」、次要 意象「舊鐵馬」,寫出一個貧寒家庭的父親 形象。

第二段轉換場景,時間由「每一日早起 時」(每天早上)轉換成「每一暝」(每個夜 裡),角色由父親轉換成孩子的「阮」;情節 則是上床後孩子對父親飯盒內菜色的臆測,

我跟哥哥「食包仔配豆乳」(吃包子和豆 漿,以當年的社會經濟狀況來講,是豐盛的 早餐了),對比於「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 粒蛋」(父親的飯盒最少也該有顆蛋,「蛋」

象徵營養),來表現劇情的懸疑氣氛。

第三段,劇情直轉而下,場景轉移到第 二天的「灶腳」(廚房),角色是對父親飯 盒滿懷好奇的孩子,他偷偷打開父親飯盒,

看到的竟是飯盒內「無半粒蛋 三條菜脯,

蕃薯籤摻飯」(沒有蛋,只有三條蘿蔔乾、

地瓜籤拌飯)的出乎意料之外的驚愕。

從敘事的角度來看,這首詩強調的主要 是故事的鋪排和結局的出奇,帶有強烈的戲 劇張力,因此,也是可以演出的詩,場景、

畫面都在敘事中鋪陳。

詩中的「飯包」,作為題目,實際上也 具有象徵作用,隱喻的是「生活」,父親每 天帶著「飯包」出門,求的是一家的溫飽,

那是父親填飽肚子以便工作的「飯包」,同 時也是全家賴以填飽肚子的「飯包」──身 為孩子的「阮」關心「飯包」的內容,因此

(3)

3

作家伴讀

不僅是對「飯包」的好奇,同時是對父親是 否能填飽肚子、是否有足夠體力工作的關 心;孩子偷偷打開父親的「飯包」,因此也 不僅是滿足好奇心的行動,或是比較父親和

「阮和兄哥」所食是否不一樣的窺伺慾望,

同時也寓涵希望父親吃得更好的孝心。

不過,結局大白,父親「飯包」之內,

竟 是 「 無 半 粒 蛋 三 條 菜 脯 , 蕃 薯 籤 摻 飯」,比起孩子吃的早餐大為遜色,這樣的 結局安排,除了表現戲劇張力的驚奇效果之 外,更有凸顯為人父者「寧餓自己、不餓孩 子」的愛心,而能引發父愛與親情的共鳴。

詩中還有一個沒有「上場」的角色,那 就是每天一大早天色未亮,就必須趕在父親 起床前下廚準備好「阿爹的飯包」的母親,

催孩子起床吃早餐的母親。母親這個「隱藏 角色」的存在,凸顯了她的奉獻和偉大,儘 管在現實中(也在詩中)她並不被看見。

這就是〈阿爹的飯包〉想傳達的情境:

一個努力工作的父親,一個默默付出的母 親,以及一個關心父親身體健康的孩子,他 們不約而同地用愛來使一個窮苦 的家庭充滿 富足的溫馨。我希望透過這首詩,讓讀者體 會,貧窮並不可怕,也不可悲,只要家庭之 內的成員互相關心,即使家境貧苦,內心也 充滿幸福。

〈阿爹的飯包〉於一九七六年四月發表 於〈笠〉詩刊,至今將近四十年。這首詩寫 成後,我開始在大學校園中、在詩歌朗誦會 上朗誦此詩,都會引起聽眾的共鳴,曾經走 過早期這種貧苦歲月的聽者常跟我說,他們 聽著聽著總忍不住掉下淚來。其後,這首詩 由作曲家簡上仁改部分詞句譜為〈阿爸的飯 包〉,在全臺各地演唱多年;後來作曲家石 青如則以我的原作譜成合唱曲,由福爾摩沙

合唱團在國家音樂廳和公開場合中合唱,也 使這首詩廣為人知。我想,這樣一首描述親 子之情的詩作,能被喜愛,傳誦至今,不是 因為我的詩作有多美好,而是因為這首詩的 情境讓讀者、聽者體會到:人間有情,有情 就有幸福!

學生可從〈阿爹的飯包〉學到什麼?

首先,當然是從這首小詩中體會到「情」

的可貴。〈阿爹的飯包〉以貧窮家庭中的親 情為題材,表現的則是不分貧富的家庭共同 的課題。以詩中的小家庭為例,父親出外工 作,賺錢養家,圖的是一家的溫飽和孩子的 成長,所以他節儉、勤奮,每日出外工作,

毫不埋怨;母親為父親準備飯盒、為孩子料 理早餐,雖然辛苦,也甘之如飴;孩子雖然 無法分擔家務,也能主動關心父親的健康所 需,最後發現父親省吃儉用,才能提供自己 豐盛早餐,而知道感謝。這樣的親情,重點 來自相互關心、關懷、關愛。沒有關心,就不 知關懷;不知關懷,也就沒有關愛。情的可 貴,正在於我們懂得付出,而不計較回饋;

擴而大之,不僅家庭內部的成員如此,對於 鄰人、同胞,乃至人類,都有這樣的關心、

關懷、關愛之情,幸福感也就不求自來了。

其次,這首詩以臺語寫成,用漢字(中 文)來表現,對習慣使用中文的讀者來說,難 免產生閱讀上的障礙,這是閱讀習慣使然,

但無礙於這首詩所要表現的主旨。臺灣有眾 多的族群,分別擁有不同的母語,熟識此一 母語者,可以用朗誦的方式讀這首詩,感覺 臺語聲韻的起伏之美,很快就能習慣閱讀這 樣的詩或文章;使用其它母語者,也無妨學 著朗誦,多識一種語言,多識一個世界,也能

(4)

4

作家伴讀

認 識

    向 陽 , 本 名 林 淇 瀁 。 陽

    高 中 時 代 即 已 創 作 新

詩 , 並 籌 組 笛 韻 詩 社 , 深 受

古 典 詩 歌 影 響 。 民 國 六 十 八

年 , 與 張 雪 映 、 李 昌 憲 、 苦 苓 、 劉 克 襄 等 人 成 立 陽 光 小

集 , 出 版 詩 刊 , 讓 詩 與 音 樂 、 政 治 結 合 ── 這 不 僅 開 拓 向

陽 自 身 詩 歌 寫 作 的 新 路 徑 , 也 對 臺 灣 詩 壇 帶 來 新 衝 擊 。 同

年 , 以 霧 社 一 詩 獲 時 報 文 學 獎 敘 事 詩 優 等 獎 。 長 年 以 來 ,

向 陽 詩 一 貫 表 現 他 對 臺 灣 鄉 土 與 現 實 社 會 深 沉 的 關 懷 , 而

以 閩 南 語 寫 作 的 方 言 詩 , 更 見 證 他 熔 鑄 語 言 的 功 力 及 對 土

地 、 人 群 濃 烈 厚 實 的 情 感 , 標 誌 出 他 詩 歌 鮮 明 的 風 貌 。 民

國 七 十 三 年 曾 獲 國 家 文 藝 獎 。 著 有 詩 集 ︽ 十 行 集 ︾ 、 ︽ 歲

月 ︾ 、 ︽ 土 地 的 歌 ︾ ( ︽ 向 陽 臺 語 詩 選 ︾ ) 、 ︽ 四 季 ︾ 等 。

因此享用臺灣存在的多元文化之美。但更重 要的是,我希望這首詩也提供給年輕的學子 一些啟發,知道疼惜自己的母語,因而也懂 得要尊重他人的母語。使用客語、原住民族 語言的人,也能創作客語、原住民族語言的 文學、歌謠,讓其他族群分享不同的語言之 美,在彼此尊重、互相分享之下,我們的文化 一定更加豐厚、多彩而美麗。

最後,則是希望因為這首詩,能讓平常 不接觸詩、或不了解詩的年輕朋友們發現現 代詩的有趣與可愛,進而學習從生活周遭擷 取題材,創作屬於自己、又能感動別人的 詩。詩的表現手法眾多,大致可分為抒情、

敘事和寫景、詠物等四大類(當然還有其他

分類,如詠史、寓意、議論……等),我們 閱讀較多的是抒情、寫景、詠物之詩,較少 的是敘事之詩。這首詩採取的正是敘事體,

讀者只要用心體會,可以從中發現這類詩作 因為故事的發展,往往類如小說,其中有人 物、情節、場景,有時也有對話,而它的結 構又多以戲劇結構的場次來鋪排,括而大 之,還可發展出劇詩或敘事史詩。學習以敘 事方式寫詩,只要故事情節有起伏,結構安 排妥貼,便能營造詩的趣味與情境,而感動 他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故事、年輕人的 詩,有興趣的同學不妨也開始嘗試從生活中 取材,把生活透過故事融入詩中,寫出具有 新時代感的敘事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特別於詩後加註「城外有黃蘗寺」。 14 陳輝的詩文收在范咸( 1696- 1771)於乾隆十年(1745)起修、十二年完成的《重修臺灣府 志》, 15 故可知黃檗寺在約 1738-1745

詩,本來是一種青春的文類!十幾歲 的青少年朋友,從國中到高中,伴隨走過青 春期。國中新詩組許悔之老師說,閱讀著一 首又一首青少年朋友的詩,我好像觀看了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 「我從小喜讀詩詞,只是讀而不作。我覺得古人的詩詞,全篇都可愛的

 例如學校設置古詩文單元,透過閱讀唐詩(如《回鄉 偶書》) ,認識中國詩歌的特點;閱讀古文(如《論語》) ,

樹仁大學的前身為香港樹仁學院,於一九七一年創立,於 一九七六年根據第 320 章註冊為自資專上院校,並於二零零六年 根據第 320 章獲授大學名銜。在二零二一/二二學年,樹仁大學 開辦

這是一篇迎賓宴會的歌辭。詩一開頭,詩人就由眼前的酒宴說 起。 「對酒當歌」四句,直道出歡樂背後詩人對人生短促和年華易逝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