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清代來自黃檗山僧侶 〈台灣佛教新史〉之八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清代來自黃檗山僧侶 〈台灣佛教新史〉之八 ―"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佛教新史〉之八

─清代來自黃檗山僧侶

闞正宗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

一、前言

明清兩代從福建移居來台的先民,以 漳、泉人士最多,即俗稱的閩南人,而閩 南地區乃是指泉州、漳州、廈門而言。然 佛教宗派傳入台灣,並非以閩南地區為要 宗。例如在晚清逐漸成為影響台灣佛教主 流的鼓山湧泉寺屬閩東地區,講福州話,

而來自普陀山的則屬浙江的臨濟宗法派。

明末清初,福清黃檗山僧人大批前往 日本,其中最膾炙人口者乃隱元隆琦禪 師,開創出日本最後一個宗派黃檗宗。前 文〈清初台灣府天后宮與海會寺僧侶〉,

根據台南大天后宮現存牌位所載:「第一 代泉洲開元當山示寂傳臨濟正宗第三十四 世主席黃檗四堂誌戴良準紫雲弘開戒法標 大和尚蓮座」,已辨明「良準紫雲弘開戒 法標大和尚」即是黃檗山第14 代住持良 準明標(1652-1734),雖然他是否來台

十七世紀日本喜多道矩(長 兵 衛 ) 所 繪 之 隱 元 隆 琦 禪 師像

(2)

任大天后宮住持,仍待釐清,但黃檗山法派自清代開始深具影響力 為不爭事實,正如連雅堂的觀察:「佛教之來,已數百年,其宗派 多傳自福建。黃蘗之徒,實授衣缽……。」1黃檗山傳臨濟法脈,

不僅影響日本,也傳入台灣。

福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與福州鼓山湧泉寺、怡山西禪寺三者有 著密切的關係,2而這三座叢林也是清代台灣僧侶的祖庭,只是黃 檗山臨濟僧人在台活動較少被提及。

二、黃檗山萬福寺創建與歷代住持

據隱元隆崎弟子性幽獨往等編訂的《黃檗山寺志》記載:

寺之創,自唐正幹禪師始,葢貞元五年也,額曰「般若 堂」。後八年于其東大闢堂宇,德宗改為「建德禪寺」。

盛于宋,微于元,重興于明。洪武二十三年,莆陽心鑑周 公為檀樾,大休禪師主之。……以嘉靖乙卯倭變,灰焚殆 盡,僧徒星散,又成榛莽之區。久之,近民生心,田地幾 為烏有。隆慶初,僧中天圓公誅茅于斯,志圖恢復。萬歷 辛丑,毅然赴闕,請賜《龍藏》,崇鎮寶林。居八年,未 蒙諭旨,以疾卒于都之長榮茶菴。其徒孫興壽、興慈,不 怠先志,懇請愈堅。越六年,相國葉文忠公代力奏請,改 額曰「萬福禪寺」。神宗皇帝勅賜全藏,計六百七十八函;

勅書一道,命中使王舉同僧賫護到山。仍發帑金三百兩為

1. 連橫:《臺灣通史》,頁 576。

2. 【日】靜山生:〈心をひく先人達の壁に記した墨跡 ソバや野菜料理で酒宴 を開く 福建省黃蘖山を探險(D)〉,《臺灣日日新報(夕刊)》,1936 年 1 月 17 日,2 版。

(3)

賫經費,時萬歷甲寅年也。……戊午春,興慈歸寂。丙寅 而興壽亦歸。崇禎己巳,玄孫隆宓、隆瑞等復搆二客堂于 殿之左右。已而,念祖庭秋晚,正道無聞,必有弘法開堂 者,庶不失古今標格。以是謀諸檀樾外護,敦請金粟密雲 禪師主席。庚午春,飛錫南來,全提向上大機,直指當人 本旨。黃檗宗風,于斯始振。未幾而還金粟。癸酉冬,宓、

瑞復仝外護龔居士等恭請費隱禪師住持,恢張祖道,永為 十方禪剎。衲子無遠近,望風率至。丙子夏,師應建寧蓮 峰之請。瑞同檀信等,念黃檗為列祖之席,不可空懸,請 隱元禪師以繼其位。未期年,衲履盈室,大振臨濟之風,

中興黃檗之道。師之功於前此殆有加矣。……甲申孟春,

師有天童掃塔之行,寺事請羅山亘禪師主之。是冬,搆左 右兩廊于殿之前,奉祀伽藍祖師。丙戌春,亘公仝諸檀信 仍接師回山。時適世界紛紛,僧俗戚戚,幸祖道如故,大 教不祧;而親領大乘、同悟禪宗者,不下數十人。所謂「長 安甚鬧,我國晏然」,誠不虛矣。3

黃 檗 山 萬 福 寺 創 建 於 唐 貞元五年(789),由正幹禪 師( 生 卒 年 不 詳 ) 開 山, 唐 德宗時,將原般若堂改為建 德 禪 寺, 至 宋 代 宗 風 大 盛,

元 代 衰 微, 明 代 中 興, 洪 武 二 十 三 年(1390) 由 大 休 禪

3. 清.性幽獨往等編訂:《黃檗山寺志》第 2 卷,GA084n0086_002, 0061a10, CBETA。

福清黃檗山萬福寺

(4)

師住持,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之亂盡毀,僧徒四散。隆慶 年間(1567-1572),中天正圓(1537-1610)力圖恢復未竟全功,

其徒孫興壽、興慈繼其志,越六年,改寺額為「萬福禪寺」,萬曆 四十二年(1614)神宗皇帝並賜藏經。崇禎二年(1629),敦請金 粟密雲禪師(1566-1642)住持,翌年春,密雲禪師南來,大振黃 檗宗風。4 年後,密雲禪師歸去,再請費隱禪師(1593-1661)住持;

崇禎九年(1636),費隱應建寧蓮峰之請他去,乃請隱元隆琦禪師

(1592-1673)繼其位;崇禎十七年(1644)春,隱元有天童掃塔 之行,乃請羅山亘信禪師(1603-1659)住持。

明末清初,自黃檗山第四代亘信禪師之後,再傳第五代超沛慧 門(1614-1664)、第六代超願虛白(1615-1673)、第七代超宣廣 超(1600-1678)、第八代明淨清斯(1617-1705)、第九代明晟天 池(1622-1694)、第十代明謙惟吉(1634-1706)、第十一代明洽 渾古(?-1719)、第十二代明逕壁立(1642-1724)、第十三代實 任仲祺(?)、第十四代明標良準(1652-1734)、第十五代實玉 靡瑕(?)、第十六代實存碧遠(1682-1753)、第十七代缺、第 十八代實聖濬微(1676-1743)、第十九代實心傳印(?)、第二十 代實昂晦谷(?)、第二十一代際勤曇慇(?)、第二十二代實 晃清亮(?)、第二十三代際愚朗純(1693-1763)、第二十四代 際傳心然(1688-1752)、第二十五代際深智泉(?)、第二十六 代達崗傳陵(?)、第二十七代際郁湛青(?)、第二十八代際 位若育(?)、第二十九代際茂道林(?)、第三十代際萱雪椿

(1690-1771)、第三十一代達盛慧隆(1712-1786)、第三十二代 了鏽極鋒(1718-1781)、第三十三代了祥慧國(1725-1781)、第 三十四代達捷開科(?)、第三十五代際念了情(?)、第三十六

(5)

代際璽珩玉(1719- ?)、第三十七代達鑑成瑛(?)、第三十八 代了心慧長(1724-1801)、第三十九代達埒承垠(?)、第四十 代 達 光 道 暹(1755- ?)、第四十一代了鈺繼宗(1745-1806)、

第四十二代悟春界陽(1745-1801)、第四十三代了曇自芳(1734-

?)、第四十四代了馨清馥(1749-1826)。4至晚清道光年間,共 傳44 代。

道光四年(1824),福清縣知縣張縉雲重修寺院,住持達光道 暹續修《黃檗山寺志》,5重修完成後「迺延蘭翁大和尚,主持啟 戒」。6道光四年之後,萬佛寺遭回祿之災,僧徒四散,同治年間 再度重建,光緒三十四年(1908)初,當時的住持為啟耀,監院如 蓮,副寺增賢,但寺產已大不如前,僅及全盛時期十之二三。7

三、府城黃檗寺(庵)與宜蘭昭應宮

(一)府城黃檗寺的建立

據《臺灣縣志》載:「黃檗寺,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孟大 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眾重建。前祀關帝、後祀觀音 三世尊佛,僧房齋舍畢備。周圍植竹,花木果子甚多。」8又據《臺 灣府志》載:「(黃檗庵)在海會寺南數里。壬申年,災於火;歲

4. 清.性幽獨往編訂、達光道暹續修:《黃檗山寺志》第 4 卷,GA084n0086_004, 0173a01-0224a02, CBETA。

5. 清.張縉雲:《黃檗山寺志.續脩黃檗山誌序》第 1 卷,GA084n0086_001, 0003a02, CBETA。

6. 清.達光道暹:《黃檗山寺志.黃檗重脩寺誌序》第 1 卷,GA084n0086_001 , 0005a02, CBETA。

7. 【日】佐倉孫三(達山):〈遊黃檗山記(承前)〉,《臺灣日日新報》,

1908 年 1 月 7 日,4 版。

8.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頁 207。

(6)

癸酉,僧繼成募緣重建。」9清康 熙二十七年(1688),府城左營守 備孟大志(生卒年不詳)建黃檗寺

( 庵 ), 康 熙 三 十 一 年(1692)

毀於祝融,翌年由僧人繼成募緣 重建。

關 於「 僧 繼 成 」, 前 文〈 明 鄭時期的逃禪「遺民僧」與禪派〉

已分析,他曾名列康熙三十四年

(1695)府城海會寺鑄造之梵鐘 銘文上的「諸山鎮釘助緣和尚」中。

李添春的〈臺灣佛教史要〉載:「隱元禪師之弟子日僧仲祺和 尚,曾住福清黃蘗山時,有見住臺灣之法弟繼成,登山請設齋上 堂。」10可知繼成和尚乃來自黃檗山之僧人。

孟大志為「江南上元人,行伍。康熙二十五年任;二十九年,

陞太原鎮右營遊擊」。11康熙二十五年(1686),孟大志出任鎮標 左營守備,康熙二十九年(1690),他已陞任太原鎮右營遊擊,當 康熙三十一年(1692)黃檗寺毀於火災時,孟大志早已離開台灣。

(二)府城黃檗寺僧侶

建於1688 年的府城黃檗寺規模應屬官方大寺之一,從康熙末 年的台灣民變「朱一貴事件」可窺其端倪。

9.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頁 220。

10. 李添春:〈臺灣佛教史要〉,頁 937。

11.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頁 420。

由1875年間的〈臺灣府城街道圖〉中,

可看出黃蘗寺位在府城的北門外。

(7)

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朱一貴(1690-1722)事件爆發,

府城黃檗寺成為官方重要抗民變基地,據藍鼎元(1680-1733)之

〈覆臺變在事武職四十一員讞語(代)〉載:「鎮標中營把總周應 遂,在南路赤山戰傷被擒,擊縲牛車,於春牛埔陣上遇陳宋救回。

及府陷,往黃蘗寺為僧,在寺中密製『大清』旗,與千總康朝功、

把總李先春、韓勝等謀為內應;事洩奔逃。」又「鎮標左營把總李 先,獸醫魏本忠保之得釋,與黃蘗寺謀內應不果」、「臺協水師右 營把總韓勝,戰敗負傷逃匿,潛與黃蘗寺謀內應不果」。

原淡水營中營千總何太武,康熙六十年二月俸滿,本應離台赴 廈,因病稽遲「及府陷,削髮為僧,與黃蘗寺謀內應不果」。又「金 門鎮標右營千總康朝功,帶領班兵到臺,戰敗被傷,雜死屍中以免。

及府陷,為賊所擒,賂賊兄戴顯得釋,入黃蘗寺為僧,與周應遂等 謀內應;事洩,逃匿破柩六日,僧寄淵密送飯食得不死」、「道標 把總陳喜,或有言其在林曹處辦事,而該弁則供為林曹所獲,僧寂 興保之得免;則蹤跡未可定也」。藍鼎元評論此節云:「黃蘗之謀 事雖不就,其志可嘉。」12

從上述文獻可得知,鎮標中營把總周應遂、鎮標左營把總李先、

台協水師右營把總韓勝、淡水營中營千總何太武、金門鎮標右營千 總康朝功等人在平定朱一貴民變中兵敗,或於寺中密謀,或削髮遁 入黃檗寺中,可見黃檗寺不僅為官寺,其規模恐係不小,故云「黃 蘗寺,在大北門外;地曠境幽,擅林泉之勝,題詠甚多」。13寺地 應頗廣大,否則難以容納軍方人員進出藏匿。更重要的是,黃檗寺 之創建者孟大志為「左營守備」,故知寺院與軍方的關係匪淺,才

12.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頁 747-751。

1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詩鈔.東寧百詠》,頁 329。

(8)

會在朱一貴民變中成為抗敵基地。

在黃檗寺作為抗敵基地時,上文中提及二位出家人,一位是為 敗將金門鎮標右營千總康朝功送飯的寄淵,另一位是為道標把總陳 喜作保的寂興,但其出身背景無所知悉,只知為黃檗寺僧。

(三)府城黃檗寺的消失

黃檗寺作為清代重要官寺之一,在「朱一貴事件」中,成為敗 逃官兵隱匿或密謀之地,並立下後來平定朱一貴有功之要寺;然而 不過十數年,到了乾隆初年,黃檗寺已經衰頹。乾隆三年(1738),

舉人陳輝的七言律詩〈鎮北門晚眺〉第四句「僧歸廢寺鐘尚寂」,

特別於詩後加註「城外有黃蘗寺」。14陳輝的詩文收在范咸(1696- 1771)於乾隆十年(1745)起修、十二年完成的《重修臺灣府 志》,15故可知黃檗寺在約1738-1745 年間,呈現僧人散去、寺廢 而鐘聲停頓狀態。

原本是守備孟大志所建的官寺黃檗寺,在歷經「朱一貴事件」

後的20 年間,似乎官方已置之不理,任其荒廢,但是乾隆末年,

黃檗寺仍然屹立。據嘉慶十二年(1807)嘉義學教諭謝金鑾(1757- 1820)總纂的《續修臺灣縣志》載:「(黃檗寺)乾隆五十六年里 人修」。16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修黃檗寺的「里人」,未見官 方介入記載,此時距離康熙三十二年(1693)僧繼成募建重修已逾 百年。

14. 清.謝金鑾:《續修臺灣府志》,頁 342。

15. 楊護源:〈清代《臺灣府志》的纂修與綱目義例之比較〉,《臺灣文獻》第 58 卷第 4 期,2007 年 12 月,頁 174。

16.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頁 802。

(9)

乾隆末年黃檗寺重修之後,台灣方志再無黃檗寺相關資料,黃 檗寺之拆除乃是日本殖民前期之作。

1910 年 6 月,新聞刊載一則消息謂:「大北門外黃蘖寺邊,現 當局創置一藥圃,命技師向各地搜羅,熱心研究,移植試種。聞其 成績良好,將來大有厚望,目下將該寺折(拆)毀,擴張苗圃更加 整頓云。」17原來日本殖民當局在黃檗寺旁開闢藥圃(有說育苗試 驗圃),因為試種效果良好擬擴大面積,而將已荒廢的黃檗寺拆除,

最晚至1913 年 3 月,黃檗寺已片瓦不留,文人高漢津寫下〈過黃 檗寺故址有感〉道:

我來黃檗山頭寺,無數苔花遍地愁。

香火煙硝碑沒迹,菩提鐘斷水空留。

苦心莫問當時事,弔古徒餘落日秋。

無限滄桑興廢感,可憐片瓦不曾留。18

2004 年夏,日本學者野川博之從台灣友人黃櫻楚處得知,當年 拆除的黃檗寺尚留下一尊木刻文衡聖帝像(關聖帝君),保留於台 南市天壇天公廟中,野川有些想法浮上心頭,欲釐清神像背後是否 刻有「黃檗寺」字樣?此像是曾奉於黃檗寺而今已不存?還是寺廢 之後隨之遷奉於天壇?

經過三次擲筊,野川獲得神明「聖筊」的允許拜見,他形容所 見之文衡聖帝像:「是木刻像,刻著佛像般的衣紋,現在則是穿著 由信徒捐贈的衣冠,脫下穿在身上華麗的衣服,這是筆者作夢都想 看的背後。遺憾的是,全身被塗滿綠色的背後,並未見『黃檗寺』

17. 〈南部通信/整頓藥圃〉,《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 6 月 30 日,6 版。

18. 高漢津:〈過黃檗寺故址有感〉,《臺灣日日新報》,1913 年 3 月 29 日,6 版。

(10)

的刻字被油漆覆蓋的痕跡。」19

由於文衡聖帝像已被塗上新漆,故無法判斷其歷史。根據《臺 灣縣志》中「黃檗寺……前祀關帝」之記載,天壇所供奉的這尊文 衡聖帝若原為黃檗寺所有,則是台灣宗教史上重要歷史文物。

目前黃檗寺遺址上聳立著的是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鐵道宿舍,

而苗圃也早不見蹤跡。

(四)宜蘭昭應宮〈黃蘗流芳〉牌位

建於清嘉慶年間的宜蘭昭應宮,祖堂供奉兩塊僧侶的大牌位,

一塊為〈南院衍派〉,另一塊為〈黃蘗流芳〉。關於昭應宮創建歷 史,據《噶瑪蘭廳志》載:

19. 【日】野川博之:〈台南に黃檗寺の影を求めて〉,《黃檗文華》第百二十五 号(2006 年 6 月),頁 198-199。

供奉於台南天壇天公廟的文衡帝君神像( 中 )

(11)

天后廟:俗呼「媽祖宮」,在廳治南街,東向。嘉慶十三 年,居民合建。中塑神像;左祀觀音菩薩,右安置萬壽龍 亭。……募僧住持(道光十四年改西向,規模較為宏敞)。

一在廳治大堂之右,東向;一佛堂,一外廳,一庭院,前 後俱三楹。中奉神及觀音塑像,左奉火神,右奉藥王牌位。

嘉慶二十二年,官民合建。護通判范邦幹額曰:「瀛海慈 航」,通判高大鏞額曰:「祥凝福海」。20

據引文可知,俗稱「媽祖宮」的昭應宮,建於嘉慶十三年(1808),

並募僧住持。另據《噶瑪蘭志略》載:

天后宮,在廳治南,東向。嘉慶十二年,居民合建。右龍 亭,兩翼廊直達外門,護以木柵。……渡船香燈銀共二十 元,大船稅二十元,俱作香火,募僧住持。一在廳署大堂 之右,東向,前後三楹。嘉慶二十二年,官民合建,左奉 火神,右奉藥王。21

《噶瑪蘭志略》載昭應宮創建年代為嘉慶十二年,比《噶瑪蘭廳志》

記載早一年,其他歷史記載則兩志無甚差異。因宮廟所收香燈銀用 來聘請僧人住持,因此可以推斷,昭應宮創建後(1807-1808)已 聘請僧人住持。

〈黃蘗流芳〉牌位供奉十位僧人法號:開蘭第一代順寂沙彌光 石玉公、開山臨濟正宗順寂沙彌秋桐月公、臨濟正宗願成承公一

20. 清.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60 種,台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118。

21. 清.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 92 種,台北: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61-62。

(12)

位、臨濟正宗三十九世上西下崑峨、臨 濟正宗四十一世比邱正昌隆、示(順)

寂沙彌建章號德公.妙香恩公.六乙就 公.明琳榮公.香琳覺公之蓮座。

其中尤為注意的是「開蘭第一代」

與「開山臨濟正宗」字樣,表示這兩位 僧人是宜蘭首位僧人,以及昭應宮第一 代 住 持。 清 代 噶 瑪 蘭 廳 的 建 置 年 代 大 體 是 嘉 慶 十 五 年(1810) 奏 請, 嘉 慶 十六年(1811)十月批准,嘉慶十七年

(1812)八月正式設官治理;22也就是 說,昭應宮聘請僧人住持無論是「開蘭

第一代」與「開山臨濟正宗」,皆不會晚於嘉慶十七年。

根據《黃檗山志.黃檗傳法法派》載〈明第一代黃檗開法圓悟 密雲祖師源流法派〉為:「祖- 道 - 戒 - 定 - 宗 - 方 - 廣 - 正 - 圓 - 通 - 行 - 超- 明 - 實 - 際 - 了 - 達 - 悟 - 真 - 空」,〈清第四十代住持開法達 光道暹禪師續立法派〉:「三- 昧 - 原 - 無 - 相 - 一 - 秉 - 妙 - 厥 - 中 - 現- 前 -機 - 用 - 大 - 豁 - 露 - 本 - 來 - 衷」。23雖然晚清達光道暹禪 師續立法派,但從道光四年續修的《黃檗山志》44 代住持法號來看,

仍按圓悟密雲祖師(1566-1642)源流法派傳承。

若從臨濟下22 世(天台下 15 世)閩中雪峰祖定禪師演派二十 字,接黃檗開法密雲圓悟派下,則前述台南大天后宮現存牌位:「第

22. 陳進傳:〈清代噶瑪蘭廳的建置〉,《宜蘭農工學報》9 卷,2002 年 12 月,頁 1。

23. 清.性幽獨往等編訂:《黃檗山寺志》第 1 卷,GA084n0086_001, 0023a03, CBETA。

宜蘭昭應宮〈黃蘗流芳〉牌位

(鍾旻融/ 提供)

(13)

一代泉洲開元當山示寂傳臨濟正宗第三十四世 主席黃檗四堂誌戴良準紫雲弘開戒法標大和尚 蓮座」即黃檗山第14 代住持良準明標,乃自臨 濟下22 世雪峰祖定禪師以後第三十四世,與牌 位上之記載吻合。若以台南海會寺「示寂臺灣 府僧綱司傳臨濟三十八世奕是如公壽塔」(參 見右圖),此「奕是如公」,全稱為「奕是超 如」,乃《黃檗山志.黃檗傳法法派》之「超」

字輩,應為雪峰祖定禪師下臨濟第三十三世,24 高 於 良 準 明 標 一 世, 惟 壽 塔 記 為「 傳 臨 濟 三十八世」,不知何因。

就昭應宮〈黃蘗流芳〉牌位的「臨濟正宗 三十九世上西下崑峨」、「臨濟正宗四十一世 比邱正昌隆」,從皆屬黃檗臨濟法脈來看,比

對台南海會寺「傳臨濟三十八世奕是如公壽塔」,落款時間為「嘉 慶二十年乙亥桂月」,即知奕世超如圓寂於1815 年 8 月,其住持 海會寺時間與昭應宮創建於嘉慶十三年前後接近,從同來自黃檗山 而言,其演字應為「行- 超 - 明 - 實 - 際」中的「明」與「實」字輩,

即「臨濟正宗三十九世上西下崑峨」及「臨濟正宗四十一世比邱正 昌隆」,有可能法號為「西崑明峨」與「正昌實隆」。

無論如何,福建黃檗(蘗)山的臨濟宗傳承於明鄭以降,至清 代嘉慶仍在台灣南北衍傳,隨著福清黃檗本山於道光後期再度毀於 祝融,僧徒四散,有可能移錫海外台灣,因此黃檗僧人出現在宜蘭 並不為奇。

24. 參見開元寺:《物華天寶話開元》,台南:開元寺,2010 年,頁 67-68。

台南海會寺奕是如公 壽塔

(14)

四、結語

福清黃檗山萬佛寺自明末清初禪僧密雲圓悟主持時「黃檗宗 風,于斯始振」,至於費隱禪師住持後「恢張祖道,永為十方禪剎。

衲子無遠近,望風率至」,繼以隱元禪師「大振臨濟之風,中興黃 檗之道」,在亘信禪師主持後,雖「世界紛紛,僧俗戚戚」,「幸 祖道如故,大教不祧」。亘信禪師圓寂後,黃檗山陷入「歲久不修,

板字漫漶,數十年來,棒喝之遺、興詠所及,又與落葉飄風逝焉俱 冺」之境地,25「越至乾隆年間,棟梁漸被鼪鼯剝落,殿宇旋驚,

風雨飄搖」。26

雖經乾隆年間的重修,但「不料滄桑易變,閱數十年,而寺宇 漸復傾頹,緇流盡皆散處矣」,27加上「邇奈禪宗叢脞,知識凋零,

保社傾頹,清規廢弛。淨土草深一丈,緇流星散十方」,28黃檗山 再次重整則要到道光年間。

從乾隆至嘉慶的數十年間,黃檗山僧四散他去,宜蘭昭應宮所 發現之〈黃蘗流芳〉牌位記載黃檗山僧侶群,極可能是來自此一時 期。值得注意的是,黃檗山的法脈屬於密雲圓悟一系,為臨濟宗傳 承之一,也許來自黃檗山的僧侶未必註明「黃檗衍派」,正如台南 大天后良準明標一樣,宜蘭昭應宮〈黃蘗流芳〉牌位的發現,證實 了連雅堂「黃蘗之徒,實授衣缽」的說法。

25. 清.張縉雲:《黃檗山寺志.續脩黃檗山誌序》第 1 卷,GA084n0086_001, 0003a02, CBETA。

26. 清.蘭圃清馥:《黃檗山寺志.黃檗山續誌序》第 1 卷,GA084n0086_001, 0007a02, CBETA。

27. 同註 26。

28. 清.達光道暹:《黃檗山寺志.黃檗重脩寺誌序》第 1 卷,GA084n0086_001, 0005a02, CBET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何必遠城郭,已空車馬塵,因心川共逝,觸指明如輪。客 愧乘槎使,僧兼賣卜人,他時期再訪,幽夢或通津。

付住持僧奉祀。」 4 同書另記載:「關帝廟:一在府治鎮北坊。康 熙二十九年,臺廈道王效宗重建。因舊址而增擴之,棟宇加麗;後 構禪室,以住僧焉。又一在鎮北坊。」 5

「逃禪」僧沈光文交往頗厚外,扶持佛教亦不遺餘力。季麒光因丁 憂守孝而去官,於諸羅縣令「在任踰年」。 6 他自康熙二十三年末來 台,表示他至少任至康熙二十四年(

  著有《台灣佛教一百年》、《重讀 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續 篇)》、《台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台 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台灣—.

(春二月) ○後十八年。至故國壤王末年。 (東晉孝武時) 又下教崇信佛法○後二年癸巳。廣開 土王。 (晉孝武大元十八年) 創九寺於平壤 (秋八月)

西元 1721 年,當時的台灣知府王珍推行許多苛政,朱一貴便與

大安国寺曾经是唐代皇室十分重要的佛教寺院 ‹1› 。 1959年7月,在西安市明代城墙东北隅外五百米处

碧雲寺約創建於十八世紀初。據稱,清康熙四十 年,福建龍岩縣的參徹禪師來臺,先由赤山龍湖巖迎 一尊觀音佛像,供奉於關子嶺,後募建大仙寺。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