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禮記.大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禮記.大學》 "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小學中國語文知識增益系列:細讀經典

(一) 緒論

甲.課程目標

透過賞析文言作品,增進學員對古詩文教學的認識,藉以培養學生學習文言作 品的興趣,提高其文言閱讀能力,並增進其對文學、文化的認識,具備良好的 品格。

乙.中文學習之不同層次

1. 小學之道──曉讀曉寫,通讀文意,培養語感 2. 文學之道──背誦佳篇,鑒賞文意,辭藻優美 3. 修身之道──鑒古通今,見賢思齊,知行合一 4. 大學之道──推己及人,經世致用,止於至善

丙.讀古籍之應有態度

晚清名臣左宗棠(1812-1885)曰: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 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 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

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

丁.傳統蒙學教育

1. 《百家姓》

2. 《三字經》

3. 《千字文》

4.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

5. 《二十四孝》

6.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

7.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成語考》)

8. 《唐詩三百首》

(2)

 

(二)專題一:為學 甲.學習重點

1. 為學以品德為先,要做善良的人。

2. 為學要先立目標,然後努力實行。

3. 為學有不同階段,應當循序漸進。

4. 求學須勤奮努力,不可得過且過。

5. 失敗乃成功之母,從錯誤中學習。

乙.篇章導讀   

《三字經》 (節錄)

 

1. 簡介

《三字經》,我國傳統兒童啟蒙教材,舊傳由南宋王應麟(1223-1296)所著,

一說作者為宋人區適子,或謂明人黎貞。全書兼收中國傳統文化、文學、歷 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容,以三字一句,四句一組,

朗朗上口,甚便於誦讀,頗有助孩童瞭解傳統國學知識與歷史故事,以及當 中蘊涵之人生道理。 

2. 原文

養 不 教 , 父 之 過1; 教 不 嚴 , 師 之 惰2。 子 不 學 , 非 所 宜3; 幼 不 學 , 老 何 為 ? 玉 不 琢4, 不 成 器 ; 人 不 學 , 不 知 義5。 為 人 子 , 方 少 時 , 親6 師 友 , 習 禮 儀 。

犬 守 夜 , 雞 司7 晨 , 茍8 不 學 , 曷9 為 人 ? 蠶 吐 絲 , 蜂 釀 蜜 , 人 不 學 , 不 如 物 。 人 遺10 子 , 金 滿 籯11; 我 教 子 , 惟 一 經12。 勤 有 功 , 戲 無 益 , 戒 之 哉13, 宜 勉 力 。

3. 注釋

(1) 過:過錯。

(2) 惰:懶惰,指責任心不強。

(3) 宜:適宜,應該。

(4) 琢: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3)

 

4.

(5) 義:正 容,《說

《說文 引申為 (6) 親:親 (7) 司:掌 (8) 茍○[

音;嚴

「 引申為

《說文 口,口 使用,

義,古 陳立

『急日 仁也』

凡經傳 惟字形 分辨。

(9) 曷○[ 注》:「 从曰 (10) 遺:

(11) 籯○ (12) 經:

(13) 哉:

譯文 撫養 孩子 玉石 所以

狗會 春蠶 別人 勤學

正義,儒家認 說文》曰:「 文》曰:「誼 為正義。

親近,尊敬 掌管,負責 激,gik7]

嚴格來說,當

(苟),艸 為草率、隨意 文》曰:「 口猶愼言也

,今下則多 古書或訓作

(1809-1869 日新』也,

』;『茍有用我 傳之作『假 形相近,隸

渴,hot8]

「曷,何也

,匃聲。」

留下。

[形,jing4 泛指經書、

文言語氣助

養而不教育 子不肯學習 石不經琢磨 以作為子女

會看家守夜 蠶辛苦吐絲 人留給下代 學必有收穫

認為人應遵 義,己之威 誼,人所宜也

敬。

責。

:假如。「

當從本字作 也。从艸,

意,用如「

(茍), 也。」「茍」

見於偏旁,

「誠」,連詞 9)《釋茍》

引申之則為 我者,謂誠

如』用者,

隸變後往往譌

:何,怎麼

。雙聲也。

4]:竹籠。

、經典。此 助辭,表示

,這是父親

,實在太不

,不能成為

,就要從小

,雞能報曉

,蜜蜂勤勞

,金銀盛滿

,貪玩浪費

遵循的行為 威儀也。」至

也。」即適

茍」,今人 作「茍」,讀

,句聲。」

苟且」、「苟 自急敕○[斥

从「 」,

,如「敬」、 詞,表假設

》曰:「茍為 為『誠』。《

誠有用我者』

皆是也。」

譌寫為一字

麼。《說文》

……凡言

此為作者對 示感嘆的意義

親過錯。教育 不應該;幼年 為器物;人不 小做起,尊敬

曉啼鳴,如不 勞釀蜜,人不 滿竹箱;而我 費光陰,必須

規範。案:

至於仁義之「

適宜說的話

人多寫成「苟 讀為「激」(

「苟」从「

苟同」、「一絲 斥,tsik7]也 有戒懼、敬

、「儆」、「警 設意義,猶

為自急敕,

《論語》『茍

』。由誠而慮

」可參。「茍 字,後世習以

:「曷,何也

『何不』者

《三字經》

義,相對於

育而不嚴格 年不肯求學 不通過學習 敬師長友好

不用心求學 不勤奮求學 我教育孩子 須時刻警戒

「義」本指

「義」,本字

,引申為適

苟」,讀作 gik7)。案 艹」,本為 絲不苟」等 也。从羊省 敬慎之意,

警」、「憼」等

「如」、「若 故《大學》

茍志於仁矣』

慮,虛言之,

茍」與「苟 以為常,誤

也。」段玉

,急言之但

的自稱。

於「啊」。

格,老師懶惰 學,老來有何 習,不會明白 好,用心學習

學,有何資格 學,不如這些 子,只靠此三 戒,勉勵自己

指自己的威嚴 字實當作「誼

適宜做的事

「久」(gau

:《說文》曰 為草名,由亂 等。至於「茍

省,从包省 古籍偶作單 等。「茍」有 若」之意。清

》『茍日新』

』,謂『誠志 則為假為設

」,意義不同 誤書愈甚,難

玉裁《說文解 但云『曷』也

惰之責。

何作為?

白事理。

習禮儀。

格為人?

些動物。

三字經。

己努力。

嚴儀 誼」,

,再

u2)

曰:

亂草 茍」,

。从 單字 有敬 清.

』謂 志於 設。

同,

難以

解字 也。

(4)

 

5. 重點

(1) 人人都要用心求學,要從小做起,尊師敬友,守禮合義。

(2) 學習態度必須勤奮認真,時刻自省自厲。

6. 思考題

(1) 《三字經》以犬、雞、蠶、蜂為喻,說明動物也有一技之長,值得人們 學習。你最喜歡甚麼動物呢?你認為牠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為甚 麼?

(2) 《三字經》說:「勤有功,戲無益。」你有沒有試過只顧玩耍而將課業放 在一邊呢?結果怎樣?

7. 補充

(1) 《三字經》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易於背誦。善用音樂原理,將道理 配上旋律,可有助學生記憶。在兒歌或流行歌中,其實亦不乏言之有物 者,可以擇而引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 上文謂孩童自小就應專注學習,態度要勤奮用功,否則連小動物亦比不 上,老定會後悔。這些思想,與許冠傑《學生哥》的主旨一致,教師或 可以歌曲引入,增加講學趣味。 

 

《禮記.學記》

 

1. 簡介

西漢末期,戴德(生卒年不詳,活躍於漢元帝時期 [前 43-前 33 年])編集 孔子學生及戰國時期儒者之文章,凡85 篇,稱為《大戴禮記》。及後,其姪 戴聖(生卒年不詳,漢宣帝時 [前 73-前 49 年在位] 禮學家)將《大戴禮記》

簡化成46 篇,並補上〈月令〉、〈明堂位〉與〈樂記〉,合為49 篇,稱為《小 戴禮記》,簡稱《禮記》,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及至隋、唐,《小戴禮記》

頗有散逸,僅遺39 篇,即今日所通行之《禮記》。

2. 原文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 人 不 學 , 不 知 道1。 是 故 古 之 王 者 , 建 國 君2 民 , 教 學 為 先 。

雖 有 嘉 肴 3, 弗 食 , 不 知 其 旨4 也 ; 雖 有 至 道 , 弗 學 , 不 知 其 善 也 。 故 學 然 後 知 不 足 , 教 然 後 知 困 。 知 不 足 ,

(5)

 

然 後 能 自 反 5 也 ; 知 困 , 然 後 能 自 強 也 。 故 曰 : 教 學 相 長 也 。

3. 注釋

(1) 知道:知曉道理。

(2) 君:作動詞,治理。

(3) 嘉肴○[爻,ngaau4]:嘉,美。肴,魚肉等葷菜。

(4) 旨:味美。

(5) 自反:反躬自問,反省自勵。

4. 譯文

玉不雕琢,不能成為實用器物;人不學習,不能知曉世間道理。故此,

古代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眾,均以興教辦學為首務。

縱有美味佳餚,不嚐過亦不會知其味美;縱有至善道理,不學過亦不會 知其好處。因此,通過學習,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才會發 現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發現困惑所在,然後 能奮發圖強。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長進的。

5. 重點

(1) 教育,是社會強大發展的前提,至為重要。青年人為未來的棟樑,必須 用心學習,以求回饋社會。

(2) 遇有不明白的事,不用害怕;求學,就是需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時刻反 省,奮發圖強。

(3) 教與學是相長的,同學們如有不懂的事,應該互相請教,彼此幫忙,共 同提升。

6. 思考題

(1) 《禮記》說:「學然後知不足。」你有沒有試過,曾經以為某些事情很 容易辦到(如畫畫、唱歌、跳舞、打球等),以為自己懂得,但實際投 入後,才發現原來並不簡單?請與大家分享經驗。

(2) 想一想,除了上學讀書,還有甚麼方法可以學習呢?

(3) 遇有不明白的事,你會如何克服困難?請與大家分享經驗。

(4) 《禮記》說:「教學相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人曾經向你請教過 事情?你最後有教他嗎?如何教?講授過後,有沒有覺得自己對這件事 又更明白了一點?

(6)

 

7. 補充

(1)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句,即出自上述《禮 記.學記》首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師由《三字 經》說起,可以順理成章地說到《禮記》的道理,強調為學與禮儀的重 要。

(2) 所謂教學相長,學生固然可從老師身上學習,但反過來,老師也可從學 生身上得到啟發,在教學過程中提升自我表現。教師可與學生分享一下 個人感受,讓學生明白,原來他自己也有一定影響力,提醒他以後要更 努力做好本份。

 

《禮記.大學》

 

1. 簡介

南宋孝宗年間,朱熹(1130-1200)認為《禮記》中的〈大學〉為曾子所作,

〈中庸〉則為子思(孔伋,孔子之孫)所作,與記錄孔子言行之《論語》,

以及記錄孟子言行之《孟子》,是一脈相承的道統。因此,朱子定《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為「四子書」,簡稱「四書」,為當時科舉考試之 必讀範文。

大學,古讀太學。古時,學子八歲讀小學,習文字、音韻、訓詁及基本儀節,

至十五歲入太學,則研習修己立德、齊家治國等大道理。本篇首先列出「明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個綱領,再舉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 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大條目,說明不論是掌權者抑或普羅百姓,均 應以修身為本,既要具備崇高的道德,亦要擁有廣泛的知識,才能使家庭和 睦,天下安定。

2. 原文

大 學 之 道1, 在 明 明 德2, 在 親 民3, 在 止 於 至 善 。 知 止4 而 后5 有 定6, 定 而 后 能 靜7, 靜 而 后 能 安8, 安 而 后 能 慮9, 慮 而 后 能 得10

3. 注釋

(1) 大學之道:大學,大人之學。道,理。

(7)

 

(2) 明明德:首「明」字為動詞,指彰明、弘揚。明德,指天賦靈明之德。

「明德」乃生而本有之善德,卻往往受後天利慾所蔽而昏暗,須通過學 習以明之。

(3) 親民:王陽明釋為親近民眾,程頤、朱熹則解作「新民」,謂大學之道 既能自明善德,又能推己及人,使民眾日新又新。今從後說。

(4) 知止:知,知道。止,名詞,謂所當止之境,即至善至美之處。《易.

艮.彖傳》:「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大旨 與此相同。

(5) 后:後。

(6) 定:謂志有定向。

(7) 靜:謂心不妄動。

(8) 安:謂隨處自得。

(9) 慮:謂精思詳辨。

(10) 得:謂得其所止之理,即前文所述至善之境。

4. 譯文

大學的道理,在於彰明自身的靈明德性(先天善性),在於引導民眾上 進自新,在於使道德臻於圓滿之善境。瞭解道德所當處之至善境界,志 向便能堅定不移;志向堅定,心緒便能無妄沉靜;心靜無妄,生活便能 隨遇而安;生活安穩,處事便能精詳周慮;處事周慮,為人便能臻於至 善了。

5. 重點

(1) 儒家認為人生而性善,教育的最大目標,首要是讓人透過後天學習,不 斷彰明自身德性。因此,相對成績高低,品德高下才是最重要的,同學 不應為了爭取表現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傷害同學感情。

(2) 求學有不同階段,學習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3) 立身行善,亦要推己及人,不可自私自利。

(4) 知止、知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想要吸收新學問,先要力求專心致志,

保持心境平靜,避免陷入緊張而思緒混亂,才能成功。

6. 思考題

(1) 你知道甚麼是「大學」嗎?你認為小學生與大學生有何分別?又有何相 同?

(2) 《大學》提到,心靜才能好好學習,學有所成。你有沒有試過在讀書時 感到緊張、煩厭,結果愈讀愈不明白的經驗?當你感到緊張、煩厭時,

你會如何放鬆呢?

(8)

 

(3) 你認為要有怎樣的表現才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生?請按優先次序列出三種 特徵,並說明選項及排序的原因。

(4) 請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想想當中是否有不同階段,並分享感受。

7. 補充

「大學」教育之本,是要傳承修己立德的大學問。因此,許多大專院校的校 訓,如港大「明德格物」、樹仁「敦仁博物」、能仁「明心見性」等,均以彰 明德性為旨。教師或可讓學生自行搜查其他大專的校訓,也可考考學生,是 否知道自己學校校訓的意思。

 

《論語》

 

1. 簡介

《論語》全書共二十章,記載着聖賢孔子(前551-前 479)與若干學生的言 語行事,文辭淺白簡約,內容含意深刻,富有哲理,開語錄體散文之先河。

關於「論語」之書名,東漢班固(32-92)《漢書.藝文志》曰:「《論語》者,

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

夫子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據此,「論」即「論纂」,「語」

為「語言」,「論語」就是把「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案:「論語」

之「論」,當借為「侖」。《說文》:「 (侖),思也。从亼从冊。」「从亼(集)

从冊」,段注改為「从亼 」,並云:「聚集簡 ,必依其次弟,求其文理。」

章炳麟曰:「論者,古但作侖,比竹成冊,各就次第,是之謂侖。……《論 語》為師弟問荅,乃亦畧記舊聞,散為各條,編次成帙,斯曰『侖語』。」 

2. 原文

1 曰 :「 學 而2345, 不 亦 說6 乎 ? 有 朋7 自 遠 方 來 , 不 亦 樂 乎 ? 人 不 知8 而 不 慍9, 不 亦 君 子10 乎 ? 」

──《論語.學而》

子 曰 :「 三11 人 行 , 必 有 我 師 焉 : 擇 其 善 者 而 從 之 ,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 ──《論語.述而》

3. 注釋

(1) 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特指有學問、有道德的男子。《論語》裏「子 曰」之「子」,皆指孔子。

(9)

 

(2) 而:連詞,「學而」的「而」表承接關係「然後」,後句「而不慍」的「而」

則表轉折關係「卻」、「但」。 (3) 時:按時。

(4) 習:實習,演習。

(5) 之:代詞,指代所學的知識。

(6) 說:通「悅」,愉快。

(7) 有朋:朋,同門,引申指志同道合者。一本作「友朋」。

(8) 不知:不瞭解。「知」後省略賓語「之」(指代「我」)。

(9) 慍○[蘊,wan3]:怨恨。

(10) 君子:《論語》裏的「君子」,或指「有德者」,或指「有位者」,此處用 前一義。

(11) 三:泛指多,不一定實指三個。

4. 譯文

孔子說:「按時實習所學知識,不也是很歡愉嗎?(治學自得其樂)同 道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同道相與問學之樂)別人不瞭解自 己的學問,但不怨天尤人,不也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君子嗎?(求學乃為 提升自己修養,不為炫耀才華)」

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取法的人:選取有優點的來跟從 學習,並看出缺點來加以警惕改過。

5. 重點

(1) 古有六藝,即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 字)、數(計算)。儒家的「學」,是全面的知識,並非僅指讀書。至於「習」, 包含「實習」、「練習」的意思,並非單純的「溫習」。孔子主張的「學習」, 指的是「全人教育」,需要內外兼修。

(2) 所謂工多藝熟,經常複習,才可熟悉學習的內容,不斷進步。有了滿足 感,自然會對所學產生歡喜的意趣。有了一定表現,便會吸引同道前來 求教,彼此砥礪切磋,增進友誼,共同提高學習水平。如此,當然至為 理想。不過,世事未必盡如人意,即使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別人認同、瞭 解,亦不應怨恨,因為求學旨在通情達理,當一個有良好道德修養的正 人君子。求學,其實是為了學做一個問心無愧、坦蕩蕩的快樂人。

(3) 少年不識愁滋味,學生或以為讀書是人生苦事,其實不然。孔子的話,

教導了我們追求知識的重要,提醒了我們學習的快樂,也啟發了我們自 強不息、推己及人、修心養性等道理。

(10)

 

6. 思考題

(1) 《論語.學而》提醒了我們學習的快樂。同學們有沒有試過因為讀不明 白一些事理而感到不快?又有沒有試過成功克服困難,為學到新知識、

掌握新技巧而感到快樂呢?試分享個人的學習經歷與感受。

(2) 你課後有沒有用心複習自己所學的知識呢?複習有甚麼好處?

(3) 你喜歡獨自溫習,還是與朋友一起溫習呢?為甚麼?

(4) 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是怎樣的?他應該有甚麼表現?為甚麼?

(5) 求學有不同的層次,先要立定志向,努力從自身做好,繼而推己及人,

影響身邊親人及朋友,一步步實現理想。此即《大學》所謂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之理也。同學們,你希望自己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為 了達成理想,你會如何為未來作準備?

(6) 試想想鄰座同學有甚麼優點或長處是值得自己學習的?

7. 補充

(1) 求學之路,除了提升自身表現外,還當與同道互相問學,彼此共進。教 師應提醒學生,同學之間應該互相交流,彼此勉勵,不應自私自利。

(2) 成敗得失,都可以成為進步的原動力;好的壞的,都可以成為讓我們進 步的良師。教師應提醒學生,如遇挫折,不必氣餒,應當從中吸取教訓,

再接再勵;如遇不賢之人事,應當反省自身,堅守正道,不可同流合污。

(3)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里仁〉亦載孔子自述:「見 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張〉又載子貢曰:「夫子焉不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謂夫子「學無常師」,其理並同。傳本《老子》第 27 章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亦可並參。

 

《荀子.勸學》

 

1. 簡介

荀子,名況,又稱荀卿,戰國後期趙人(今河北省南部),生卒年不詳。據 清人汪中(1745-1794)《荀卿子年表》,荀子一生大約活躍於公元前 298-公 元前238 年間。荀子學問淵博,曾三任齊國祭酒(學宮主持人),時人推崇 其學術成就,尊稱為荀卿。後遭讒害,離齊至楚,獲楚相春申君(黄歇,?- 前238)任命為蘭陵(今山東蒼山)令。春申君死後,荀子被廢官,定居蘭 陵,著述講學以終,著有《荀子》32 篇。

荀子屬儒家學派,與孟子(孟軻,前372-前 289)俱尊崇周、孔,闡揚儒學,

惟彼此主張不同。孟子強調人性本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喜好利欲、聲

(11)

 

色,只有通過後天學習,導之以禮義,才能化惡為善。因此,荀子強調「學」

的重要,並主張以禮法治理社會,對後來法家思想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的 弟子如韓非(約前 280-前 233)、李斯(約前 280-前 208)等,後來都成了 擁護君王專政的法家代表。

2. 原文

積 土 成 山 , 風 雨 興 焉 ; 積 水 成 淵 1, 蛟2 龍 生 焉 ; 積 善 成 德 , 而 神 明 自 得3, 聖 心 備 焉4。 故 不 積 蹞 步5, 無 以 至 千 里 ; 不 積 小 流 , 無 以 成 江 海 。 騏 驥 6 一 躍 , 不 能 十 步7; 駑 馬 十 駕8, 功 在 不 舍9。 鍥10 而 舍 之 , 朽11 木 不 折 ; 鍥 而 不 舍 , 金 石 可 鏤12

3. 注釋

(1) 淵:深潭,深水之處。「淵」,《大戴禮記.勸學》、《文選.勵志詩》注、

《太平御覽》卷929、930 及《說苑.建本》均作「川」,疑為唐人避高 祖李淵諱而改。

(2) 蛟○[交,gaau1]龍:傳說中棲息於深水處、可引發洪水泛濫的水龍。《離 騷》曰:「麾蛟龍以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王逸注曰:「小曰蛟,大 曰龍。」蛟、龍本為二獸,相傳蛟可發洪水,龍能興雲雨,今多泛指為 水龍。

(3) 神明自得:精神從容,睿智自得。神明,指澄明通達的一種精神境界,

高如神明的大智慧。《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性惡〉:「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 積而致矣。」

(4) 聖心備焉:具備聖人的思想與修養。心,人的思維器官,引申指思想。

《孟子.告子》曰:「心之官則思。」聖心,指聖人之思想與修養。備,

具備。盧文弨本校「備」作「循」,似非,《荀子集解》引王念孫說,駁 之甚詳,可參。聖心備,指具備成聖的內在條件,符合聖人之心志。焉,

文言助語辭,用於句末,可表示陳述或肯定意義。

(5) 蹞步:半步,即今人所稱之「一步」。蹞○[頍,kwai2,『規』之陰上聲],

「跬」、「䞨」之異體字,《大戴禮記.勸學》作「跬」。《說文.走部》:

「䞨,半步也。从走,圭聲。讀若『跬』,同。」《類篇》曰:「《司馬法》

云:『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或 作跬、頃、蹞。」古時稱舉足一次曰蹞,兩足各舉一次為一步。

(6) 騏驥○[其暨,kei4 kei3]:駿馬。《說文.馬部》:「驥,千里馬也。」

(7) 十步:《大戴禮記.勸學》作「千里」,《玉篇》引《大戴禮記》則作「千 步」,大意相近。王念孫《經義述聞》謂「里」與下文「舍」字不合韻,

(12)

 

當涉上文「千里」而誤。

(8) 駑馬十駕:駑○[奴,nou4]馬,劣馬,鈍馬。十駕,十日之程。《荀子 集解》引劉台拱曰:「旦而受駕,至暮脫之,故以一日所行為一駕。」

可從。十駕,《大戴禮記.勸學》作「無極」。案:《荀子.修身》曰:「夫 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淮南子.齊俗訓》曰:「夫 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馬十舍,旬亦至之。」均與本句意同,唐.楊 倞乃疑此句下脫「則亦及之」句,或是。

(9) 舍:同「捨」,捨棄,引申為放棄。下同。

(10) 鍥○[揭,kit8]:雕刻。

(11) 朽○[柚,jau2;語音『紐』,nau2]木:腐木。

(12) 鏤○[漏,lau6]:雕飾。

4. 譯文

積聚土石而成高山,風雨便在那裏興發;匯聚水流而成深淵,蛟龍便在 那裏生長;(同理,人)累積善行養成美德,就能達到心智澄明的境界,

具備聖人的修養。因此,不累積每一步,就無法走到千里之遠;不積聚 小水流,就無法匯成大江大海。駿馬一躍,無法跳出十步遠;駑馬連走 十天,(也能到達千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堅持不懈。雕刻時若半途 而廢,連枯朽的木頭也無法折斷;假若持之以恆,則再堅硬的金屬、石 頭都可加以雕飾。

5. 重點

(1) 荀子分了兩個層次去重點說明學習的方法與應有的態度。首先,他以「積 土成山,風雨興焉」與「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兩個比喻作為襯托,引 出「積善成德」的道理,正面闡明學習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務以積 累為法,持守善言善行,致使自己智慧澄明,具備聖人修養;然後再以

「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與「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兩個比喻作反 面論證,增強說服力。

(2) 然後,荀子分別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以及「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作正反對比,

突出「不舍(捨)」的重要,說明為學需有堅持不懈、剛毅不屈的態度,

才可能滴水穿石,鐵杵成針,克服困難。

6. 思考題

(1) 先天的質性與後天的學習,到底何者重要?本文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

你同意嗎?試就個人學習經驗而略加解釋。

(2) 本文善用比喻說理論事,試舉例說明之。

(13)

 

(3) 你有沒有收集物品的習慣?有沒有試過玩遊戲機,看著分數愈來愈高的 經驗?如果將這種積少成多的道理融入生活與學習,你有甚麼體會呢?

7. 補充

(1)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要由惡向善,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使人知曉禮法,

成為才德兼備的君子。因此,《荀子》以〈勸學〉居首,強調教育與學習 的重要。

(2) 《說文》:「勸,勉也。」「勸」本義為「勉勵」。古時「勸」多指鼓勵人 作某事,如勸學、勸善懲惡、勸君更進一杯酒。但今時今日,「勸」多被 理解為「勸阻」義,如勸止、勸架,古今詞義不盡相同。類似的例子不 少,如「胖」、「臭」等。

丙.延伸作業   

1. 囑學生為自己訂立三項人生目標,編分優先次序,並擬定一個可行的計 劃,然後與同學交流想法。

2. 讓學生嘗試編訂自己的生活時間表,計劃合適的學習與作息安排,並加 以介紹。

 

(三)專題二:孝親

甲.學習重點   

1. 孝為人倫之本,百行以孝為先,應當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2. 行孝旨在內心存敬與否,並非僅重外在形式。

3. 瞭解「孝」與「不孝」的具體表現,反思己過。

4. 反省自身日常表現,有無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與義務,好好關愛家人。 

乙.篇章導讀   

《三字經》 (節錄)

 

1. 簡介

詳見前文。

(14)

 

2. 原文

1 九 齡 , 能 溫 席2。 孝 於 親 , 所 當 執3。 融4 四 歲 , 能 讓 梨5。 弟6 於 長 , 宜 先 知7

3. 注釋

(1) 香:黃香(86-122),字文彊,東漢時人,博通經典,歷任尚書郎、左丞、

尚書令,官至魏郡太守。為《二十四孝.扇枕溫衾○[襟,kam1]》之主 角。

(2) 席:以草或葦編成,供坐卧鋪墊的用具。

(3) 執:《說文》:「執,捕罪人也。」本義為捕捉罪人,引申為持守、實行。

(4) 融:孔融(153-208),字文舉,東漢末魯人,孔子二十代孫,建安七子 之一。曾任北海相,後因得罪相國曹操而遭抄家。

(5) 讓梨:讓,謙讓。「孔融讓梨」之事,見《後漢書.孔融傳》「融幼有異 才」句下李賢注文:「《融 家 傳 》曰:『 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 性。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荅(答)

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竒(奇)之。』」

(6) 弟○[遞,dai6]:通「悌」,指敬愛兄長,泛指敬重長上。

(7) 知:知道,明白。

4. 譯文

黃香年僅九歲,能替父母暖被。孝順父母親長,子女理當如此。

孔融不過四歲,就懂讓梨兄長。下輩敬愛長輩,應當從小明白。

5. 重點

(1) 孝順父母,敬愛長上,應該從小做起。

(2) 年紀雖小,能力不足,但還是有自己可以盡孝的地方,一切重在心意。

(3) 香港是一個強調競爭的商業社會,為爭取時間、利益,市民往往爭先恐 後,你爭我奪,凡事要「爭」,忽略了「讓」的精神。此處可以「孔融讓 梨」為引子,重新提醒大家「讓」的可貴。

6. 思考題

(1) 你認為怎樣才是孝順的孩子?

(2) 你覺得自己孝順嗎?為甚麼?

(3) 你知道現時車廂中設有「關愛座」嗎?為甚麼要有這些關愛座?哪些人 比較需要坐關愛座?

(4)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遇過別人讓座嗎?請加分享,並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15)

 

(5) 如果你看到有需要的人沒有座位時,你會讓座嗎?

(6) 兄弟姊妹間最常見的衝突是甚麼?怎樣才可以解決問題呢?

(7) 弟妹或其他小朋友與你爭玩具或食物時,你會讓給他們嗎?為甚麼?

7. 補充

(1) 《二十四孝.扇枕溫衾》曰:「後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 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冬天寒冷,

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

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教師可以「扇枕溫衾」的故事為綱,精選

《二十四孝》的其他故事講解,並播放相關動畫,以加強學生印象。

(2) 「禮讓」思想的反思:據說,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 50 位成功人士與50 名罪犯,並寫信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母親,結果有兩封關 於「讓蘋」的回信令他印象特別深刻:

(一)其中一位是犯人的回信,謂在他小時候某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 果,問他和弟弟想選哪一個。他和弟弟都想要最大最紅那個蘋果,

但弟弟搶先一步回答,結果被媽媽責備,要弟弟學會禮讓。聽罷,

他馬上改口,請媽媽將大蘋果讓給弟弟;媽媽聽後很高興,覺得 他很懂事,於是把大蘋果獎勵給他。從此,他學會了一個道理:

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要靠說謊。後來,還學會了打架、偷竊、

搶劫,為想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直至被逮捕入獄。

(二)另一封回信來自一位名為約翰的成功人士,內容同樣謂在他小時 候某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問他們兄弟三人想選哪一個,而 他們同樣都想搶最大那一個。結果,媽媽對他們說,大家都有權 得到最大的大蘋果,但它只有一個,所以要競爭比賽。媽媽把門 外草坪分為三塊,要他們比賽,誰修剪得最好,誰就有權贏得大 蘋果。從此,他學會了一個道理: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必須靠 努力付出,才有收穫。

(3) 網傳,西方曾有一位語出驚人的學生,認為老師講授「孔融讓梨」的故 事不妥,主張強者讓弱者才算謙讓,而弱者奉獻利益予強者,其實是一 種屈服,亦只是一種世情常態而已。

 

《弟子規.入則孝 出則悌》(節錄)

 

1. 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本由清朝康熙時絳州(今山西新絳)秀才李毓 秀(1647-1729)所編撰,後經乾隆辛卯(1771 年)科副榜賈存仁(1724-1784)

修訂整理,改稱《弟子規》,廣為流傳,成為中國傳統的啟蒙教材之一。全

(16)

 

書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方式編纂,內容主要取自《論語.學而》「弟子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句,以 孝、悌、仁、愛為核心思想,列舉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等 所應有之禮儀與規範。 

2. 原文

父 母 呼 , 應 勿 緩 ; 父 母 命1, 行 勿 懶 。 父 母 教 , 須 敬 聽 ; 父 母 責 , 須 順 承 。

親 所 好 , 力 為 具2; 親 所 惡 , 謹3 為 去 。 身 有 傷 , 貽4 親 憂 ; 德 有 傷 , 貽 親 羞 。

3. 注釋

(1) 命:《說文》:「命,使也。从口,从令。」本義為用口發佈命令,引申謂 上級對下級指示工作。

(2) 具:《說文》:「具,共(供)置也。」古文字形以下方雙手捧起上方鼎器 之形,表示準備飯食之意,泛指準備、置辦義。

(3) 謹:慎重,恭敬。

(4) 貽○[疑,ji4]:遺留。

4. 譯文

父母呼喚自己,回應不該遲緩;父母指派差遣,行動不能偷懶。

父母諄諄教導,應當恭敬傾聽;父母批評責備,必須接受順從。

父母喜好之事,盡心竭力辦到;父母厭惡之事,恭謹努力戒除。

身體受到傷害,徒令雙親擔憂;品德若有虧損,連累雙親蒙羞。

5. 重點

(1) 為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除了態度恭謹,也要注意日常言行操守。

(2) 子女孝順父母,不應惹其生氣,令其擔憂,要事事盡心盡力。

(3) 孝順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傷,也不要做出害父母蒙羞的 壞事。

6. 思考題

(1) 你有否試過因偏食、晚睡、沉迷玩遊戲等事而被父母責罵?你知道自己 為甚麼會被罵嗎?

(17)

 

(2) 你有沒有做過其他令家人不高興的事?你知道父母為何感到不高興嗎?

(3) 你有沒有做過令家人高興的事?你知道父母為何感到高興嗎?

7. 補充

(1) 《弟子規》一書,旨為以規條形式訓練子女的恭敬心。學習《弟子規》,

不應只顧批評其形式,而應重其實質,透過背誦,培養孩子責任心,從 小開始,存心養性,知行合一。

(2) 教師可讓學生佩戴「一日班長」的徽章,人人輪流做班長。身為班長,

需要以身作則,每天早上要對老師問安,盡力幫助同學,以培養其恭敬 心與責任心,以及其自我管理與反省的能力。

 

《孝經.開宗明義章》

 

1. 簡介

《孝經》,儒家講授孝道的專書,列為十三經之一。全書約一千八百多字,

為十三經中篇幅最小者。關於此書之作者,歷代學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因其內容主要為孔子向曾子敍述孝道之事,漢代學者多認為屬孔子所作,或 謂乃曾子集錄;及至宋代,又有人認為乃曾子弟子或子思所作。

2. 原文

身 體 髮 膚 , 受 之 父 母 , 不 敢 毀 傷 , 孝 之 始 也 。 立 1 身 行 道 , 揚 名 於 後 世 , 以 顯 父 母 , 孝 之 終 也 。 夫 2 孝 , 始 於 事3 親 , 中 於 事 君 , 終 於 立 身 。

3. 注釋

(1) 立:樹立,指成就。

(2) 夫:文言發語助辭。

(3) 事:通「侍」,服侍、侍奉。

4. 譯文

人的身軀、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所給予的,(孝子應該好好保 養,)不敢有所毀傷,這種精神就是孝道的開端。而遵行孝道,修養自 身品德與能力,建立功業,使自身名聲流傳後世,為父母彰顯榮耀,這 種表現就是孝道的最終目標。奉行孝道,從侍奉父母雙親開始;然後要 侍奉君上領導,服務社會;最終要建立功業,顯親揚名。

(18)

 

5. 重點

(1) 行孝有不同層次,首先要照顧自己,不做出讓父母擔憂的事;然後要推 己及人,將孝道精神由家庭推延至社會,盡心敬事,好好完成份內工作;

最後是彰顯名聲,光宗耀祖,讓父母與有榮焉。

(2) 孝以顯親為一大目標,故需力求上進,凡事盡心盡力,敬事敬人。與之 相反,讓父母擔憂、蒙羞之事,則必須避免,否則是為不孝。

6. 思考題

(1) 當孩子受傷時,父母都會緊張難過。你有試過不慎受傷而惹怒父母嗎?

你知道他們為何會發怒嗎?

(2) 當孩子有所成就,父母都會感到光榮。你有試過因取得好成績、好表現 而讓父母引以為榮嗎?你想讓父母為你而高興嗎?那你會如何做呢?

7. 補充

(1) 「事君」思想,可待斟酌,不宜一味依書直述,而應據其精神略加引申 發揮,應合時勢。

(2) 社會中不乏孝子照顧父母或不孝子連累父母受辱的新聞,教師可擇而分 享,引導學生反思。

 

《禮記.祭義》

 

1. 簡介

詳見前文。

2. 原文

曾 子 1 曰 :「 孝 有 三 : 大 孝 尊 親 , 其 次 弗 2 辱 , 其 下 能 養 。 」

3. 注釋

(1) 曾子:曾參○[森,sam1。案:或讀作「攙」,非是。《說文》注「森」字 曰:「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讀若曾參之參(所今切)。」](前 505- 前435),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早期弟子之一,為人謙恭,以 孝著稱。

(2) 弗:不。

(19)

 

4. 譯文

曾子說:「孝有三等:最高層次是從內心敬愛父母,於言行各方面都能 讓父母感到受尊敬;其次是為父母爭光,讓父母不會因為自己的言行而 受辱;最基本的是盡自己的力量來供養父母,照顧他們起居飲食。」

5. 重點

(1) 孝有不同層次,相對外在形式,內心的敬意才是最重要的。

(2) 今時今日,很多人以為供養父母,給予他們生活費,就算盡了孝道。其 實,用錢財養活父母,只是最基本的孝行。要孝順父母,還需要付出情 感,要陪伴他們,尊敬他們,多徵詢他們意見,多加溝通,而不僅僅是 依靠金錢。此外,還要修養自身言行,不讓父母擔心,更不應連累他們 受辱。因此,即使給予父母很多金錢,但不願付出情感,不予尊重,父 母也不會感到欣慰;相反,即使沒有物質享受,但若能發自真心地愛護 他們,就算只有一句簡單的關心問候,也能讓父母倍感欣慰。

6. 思考題

(1) 孝順與否,首重心意。小朋友即使能力有限,金錢不足,只要有心,便 可以讓父母歡喜不已。想一想,你可以做些甚麼事讓父母高興呢?請與 大家分享想法。

(2) 父母一直在照顧你,無微不至,你知道嗎?當有一天,父母年老不便時,

你會反過來照顧他們嗎?會如何照顧呢?請想一想,與大家分享想法;

回家後,也請將你的心意告訴父母。

7. 補充

(1) 曾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囓○[五結切,音近「醃」,ngit9]指心痛》

的主角,其文曰:「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 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詩曰:「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 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教師可以「囓指心痛」的故事為綱,

精選《二十四孝》的其他故事講解,並播放相關動畫,以加強學生印象。

 

(20)

 

《論語.為政》

 

1. 簡介

詳見前文。

2. 原文

子 游1 問 孝 。 子 曰 :「 今 之 孝 者 , 是 謂 能 養2。 至 於 犬 馬 , 皆 能 有 養3; 不 敬 , 何 以 別 乎 ? 」

子 夏4 問 孝 。 子 曰 :「 色 難5。 有 事 , 弟 子 服 其 勞 ; 有 酒 食6, 先 生 饌7, 曾8 是 以 為 孝 乎 ? 」

3. 注釋

(1) 子游:言偃(前 506-前 443),字子游,春秋末吳國人,較孔子小四十五 歲,為其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子游為孔門十哲之一,特習於禮,

尤以文學著名。

(2) 養○[讓,joeng6]:供養,傳統慣讀去聲。陸德明《經典釋文》「能養」

下注曰:「羊尚反。下及注『養人』同。」

(3) 犬馬皆能有養:此句歷來有不同解法,或謂犬馬皆能養活人,而人養活 人,若不存敬意,便與犬馬養人無異;又或謂犬馬與人一樣,皆能養活 自己雙親。其實不然。此句當如字訓,謂人能養活雙親,亦能養活犬馬,

若無敬意,則兩者無別。

(4) 子夏:卜商(前 507-約前 420),字子夏,春秋末衛國人,較孔子小四十 四歲。子夏擅詩學,與子游並列孔門十哲文學科。

(5) 色難:此句歷來存有二說,一說指子女侍奉父母時的自身容色,如《禮 記.祭義》曰:「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 者必有婉容。」可為注腳。另一說謂子女要侍奉父母他們的容色,後漢 經學家如包咸、馬融等,均採此說。兩說相較,以前者較為合理。

(6) 食○[飼,dzi6]:拿東西給他人吃,傳統慣讀去聲,陸德明《經典釋文》

注曰:「食,音嗣。」惟今人多如字讀為飲食之食。

(7) 饌○[算,syn3]:本指準備食物,引申指吃喝。「饌」今音「賺」○[ dzaan6],

惟傳統慣讀「算」音。《說文》曰:「䉵,具食也。从食,算聲。饌,䉵 或从巽。」「饌」古作「䉵」,「算」為聲符,後替換為音近的「巽」;本 義為布置食物,將菜餚陳列於飯桌,引申有準備齊全之意。陸德明《經 典釋文》於「先生饌」下注曰:「上眷反。馬云:『飲食也。』鄭作『餕』, 音俊,食餘曰餕。」所謂「上眷反」,即讀「算」音。又,漢人鄭玄據《魯 論》張禹、包咸、周氏篇章,並參《齊論》及《古論》注解《論語》,《經

(21)

 

典釋文》引其注本異文作「餕」,義為食餘。若從此本,則此句可讀為「有 酒,食先生餕」,意指酒菜應由長輩先享用,弟子則食其餘。

(8) 曾○[增,dzang1]:副詞,難道,竟然。「曾」,俗讀為「層」(tsang4),

如楊伯峻《論語譯注》云:「曾──音層,céng,副詞,竟也。」非是。

王引之《經傳釋詞》特立「曾」字條辨之曰:「曾,音『增』,此『曾是 以為孝乎』之『曾』。俗讀如『層』,非也。」陸德明《經典釋文》亦注 曰:「曾,音增。」

4. 譯文

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人所謂行孝,只求能夠供養父母。但就算是 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心存敬意地孝順雙親,那養活父母與飼養 犬馬,又有何別呢?」

子夏問孝道。孔子說:「子女在父母尊長前保持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

有事情,由年輕人效勞;有酒水食物,讓長輩先吃喝,難道這就算是孝 嗎?」

5. 重點

(1) 兩位學生同樣問孝,而孔子回答不一,可見其因材施教的特點。

(2) 孝重在內心的敬意,而非外在形式,亦不在於物質多寡。即使以金錢供 養父母,照顧父母起居飲食,若沒有敬意,就不算是孝順。

(3) 都市人生活繁忙,壓力不小,要時刻保持和顏悅色,未必容易。惟孝順 之本,在於尊敬父母,致力使其歡樂愉快,不使其擔憂受辱。容色不佳,

會讓父母緊張擔心,甚或覺得受辱,故非孝子所為。

6. 思考題

(1) 你有養小動物嗎?你如何照顧他們?你覺得照顧家人與飼養動物,有甚 麼不同呢?

(2) 你有試過因神情或語氣欠佳而被父母責罵嗎?將心比己,如果有人一臉 厭惡地盯著你,你會感到不快嗎?

7. 補充

(1) 本章所引,與前述《孝經.開宗明義》曰:「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 能養。」可以互相比照。

(2) 除上引〈為政〉兩則外,《論語》還有不少提到孝行的內容,如〈學而〉

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

(22)

 

學文。」可與《弟子規》相比照。又〈為政〉曰:「孟懿子問孝。子曰:

『無違。』」「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里仁〉:「三年 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之 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俱可擇而講述,引導學生討 論。

(3) 對於「色難」的批判,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課題,其中又涉及「禮」的 思想。《禮記.檀弓》有「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可以合觀。

 

孟郊《遊子吟》

 

1. 簡介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苦吟」的「吟」,指吟 詩,作詩;「苦」則形容詩人作詩時反覆琢磨修改,為一字絞盡腦汁的艱苦 過程。在眾多吟作中,《遊子吟》為孟郊的代表作。

《遊子吟》為一首押平聲微韻的五言古詩,寫於溧○[律,loet9]陽(今江蘇 溧陽市)。詩人於詩題下自注曰:「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流離,貧困 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於是將母親接來同住。

詩人苦感自己仕途失意,半生飽嘗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可貴,於是創作 出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以人人眼中熟見之景,抒發人人胸中熟悉之情,

歌頌母愛的光輝與偉大,情動於中,巧妙自然。

2. 原文

慈 母 手 中 線 , 遊 子1 身 上 衣 。 臨2 行 密 密 縫 , 意 恐 遲 遲 歸 。 誰 言 寸 草34, 報 得 三 春 暉5

3. 注釋

(1) 遊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為遊子。此指詩人自己,泛指其他離鄉的遊 子。案:「遊子」,又作「游子」。考《說文》不收「遊」字,惟「游」字 下曰:「 (游),旌旗之流也。从 ,汓聲。 ( ),古文游。」是

「游」另有从「辵(辶)」之古文「 」,疑即為「遊」之省文,徐灝《說 文解字注箋》曰:「隸書有遊字,从辵,蓋本有此篆,而《說文》未收,

疑即遊之省,因从古文 ,而謂之古文耳。」又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云:「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偁流也。……引伸爲出游、嬉游。俗作遊。……

从辵者,流行之義也;从 者,汓省聲也。俗作『遊』者,合二篆為一

(23)

 

字。」則以「遊」為「游」之俗字。今二字並見,「游」、「遊」通用。

(2) 臨:面臨,將要。

(3) 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4) 心:語帶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亦指子女的心意。

(5) 三春暉: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此以春天燦爛的陽光,比喻母愛有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 般照耀著子女。

4. 譯文

慈母手中的針線,一針針地織成遊子身上的衣裳。

遊子即將上路,慈母密密地縫衣,深恐孩子長期在外,無人料理。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 母恩情呢?

5. 重點

(1) 本詩前四句,直接敍述母愛的無微不至,是詩中「賦」的手法,明白暢 快。末句以小草比喻自己,則以比興之法作結,又得含蓄蘊藉之情趣。

(2) 慈母對子女的關愛,是無所不在,無微不至的,但是並不容易描摹形容。

詩人以「密密縫」一句,將母愛具體形象化,成功表現出慈母擔心孩子 在外受凍、衣服不耐穿,於是一針一線細細密密地趕縫衣服,以防孩子 遲歸受苦之情。慈母對子女的耐心、苦心、細心、關心與愛心,發揮得 淋漓盡致,令人至深感動!

(3) 「寸草心」永遠不能報答「三春暉」,其道理人盡皆知,如果平白直述,

了無趣味。但詩人以疑問句作為收結,讓人自我反思,留下悠然不盡的 餘韻,相當高妙。

6. 思考題

(1) 作者將母愛比喻為「春天溫暖的陽光」,你認為是否貼切?為甚麼?你又 會用甚麼來比喻父母之愛呢?試加以發揮。

(2) 你有沒有試過被父母叮嚀添衣的經驗?你當時的反應如何?你知道他們 為何要如此叮嚀嗎?

7. 補充

(1) 全詩重點不在縫衣此一形式,而在於母親對子女的關懷與緊張。今時今 日,未必每位母親皆會為子女縫衣,但關愛子女之情,千古如一。教師 講授時,宜稍加發揮,如以父母為子女添衣,闡論其關懷之情。另外,

(24)

 

也可讓學生反思,自己有無試過被父母叮嚀添衣的經驗?為甚麼父母會 如此叮嚀?自己當時的反應如何,有否表現不滿?如有,這恰當嗎?如 不恰當,以後應當如何?

白居易《慈烏夜啼》

 

1. 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詩人。白居易詩風 淺顯易懂,平易近人,內容偏重描寫社會現實,強調詩的政治功能,力求通 俗,以反映民間疾苦為任。

《慈烏夜啼》為一首五言古詩,全詩無對仗句子,採隔句押韻, 押平聲「侵」

韻,一韻到底,寫於白居易四十歲喪母之時。詩人的母親陳氏,早年守寡,

操勞於養家育子,四十五歲起已體弱多病;往後十幾年間,不斷被心臟病折 磨,最後因跌落坎井而逝世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母親之死,對白居易來 說是很大的創傷,於是他在守喪間寫下這首詩,以寄寓「子欲養而親不待」

的悲痛心情。這首詩,以小我喻示大我,一方面為宣洩個人悲情,一方面亦 藉以諷諭世上不孝的人,提醒世人要及時行孝,貫徹他所堅持的詩之教化作 用。

2. 原文

慈 烏1 失 其 母 , 啞 啞2 吐 哀 音 , 晝 夜3 不 飛 去 , 經 年4 守 故 林5。 夜 夜 夜 半 啼 , 聞 者 為 沾 襟6, 聲 中 如 告 訴 , 未 盡 反 哺7 心 。 百 鳥 豈 無 母 , 爾8 獨 哀 怨 深 , 應 是 母 慈 重 , 使 爾 悲 不 任9。 昔 有 吳 起10 者 , 母 歿11 喪 不 臨12, 嗟 哉13 斯 徒 輩14, 其 心 不 如 禽 。 慈 烏 復15 慈 烏 , 鳥 中 之 曾 參16

3. 注釋

(1) 慈烏:相傳烏鴉生性慈愛,知反哺,故稱「慈烏」,或稱「孝烏」。

(2) 啞啞○[丫,aa1]:象聲詞,比擬烏鴉的叫聲,又可形容為小兒學語聲。

(3) 晝夜:指整天。晝,白天。夜,夜晚。

(4) 經年:終年,整年。

(25)

 

(5) 故林:舊林,指烏鴉小時候被母親撫養成長的地方。

(6) 沾襟:眼淚沾濕衣襟。襟,同「衿」,上衣的前幅。

(7) 反哺○[部,bou6]:母鳥嘴裏銜著東西餵給幼鳥為哺;反哺,指幼鳥成 長後會反過來餵食母親,引申為報答父母的恩情。

(8) 爾:代詞,你。

(9) 不任○[吟,jam4]:不堪,不能承受。此句「任」字押平聲韻尾,故需 讀為平聲,音「吟」。

(10) 吳起:世稱吳子(前 440-前 381),戰國時魯國名將,治軍有功,但為 追求功名,連母親過世亦不回家奔喪。他的老師曾申(曾參之子)知道 此事後,即與他斷絕來往。吳起於是棄儒習兵,侍奉於魯國季孫氏門下。

事蹟詳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1) 殁○[沒,mut9]:死亡。《說文》:「殁,終也。」

(12) 喪不臨:即「不臨喪」,為押韻而倒裝,指不奔喪。根據古代習俗,父 母或尊長過世,後輩需從外地趕回鄉辦理喪事或祭拜,稱為奔喪。

(13) 嗟○[遮,dze1]哉:嘆辭,表示斥責的語氣。

(14) 斯徒輩:這一類人。斯,此。徒、輩,類。

(15) 復:又,一再呼喚,加強語氣,以示對慈烏的讚嘆,也與前文對吳起的 斥責形成強烈對比。

(16) 曾參○[森,sam1]:世稱曾子(前 505-前 435),姓曾,名參 [粵音「森」,

sam1。或讀作「攙」,非是。《說文》注「森」字曰:「森,木多皃。从 林,从木,讀若曾參之參(所今切)。」],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人,

孔子早期弟子之一,為人謙恭,以孝聞名。

4. 譯文

慈烏失去了牠的母親,悲傷地啞啞哀鳴,從早到晚苦守著昔日與母親相 依的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牠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都忍不住淚溼衣襟。那啼聲好像在哀 訴,自己還未盡到反哺的孝心。

難道其他鳥類都沒有母親嗎?為什麼慈烏你的哭聲特別哀怨呢?想必 是母親的慈恩太重,使你悲傷得無法承受吧!

從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連母親去世也不回去奔喪。可嘆啊!像這類不 孝順的人,他們的心連禽鳥也不如啊!

慈烏啊慈烏!你就如曾參,真是鳥類中的孝子呀!

(26)

 

5. 重點

(1) 本詩是一首託物寄意的諷諭詩,全詩凡十八句,可分為兩部分:

(一)前十二句寫慈烏喪母,日夜悲啼,守著故巢不忍心離開,為自己 未盡反哺心而悲啼不已。實際上,詩人寫詩之時,正為母親離逝 而居家守喪,內心無限悲痛,故聽到慈烏的哀音,想到「樹欲靜 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引發出「未盡反哺心」的遺憾,哀 傷不已。作者表面上是在寫鳥,實則是藉此抒發內心的悲慟,借 詠鳥以抒懷。

(二)後六句為諷諭部分,先以吳起為例,直接痛斥不孝子連禽鳥亦不 如;然後,又舉孝子曾參來歌頌慈烏的孝心,提醒人們盡孝必須 及時。透過這一反一正的對比,更加凸顯出慈烏的不平凡,作者 借詩來勸人盡孝的用心,躍然紙上。全詩主題明確,層次井然,

用字淺顯,融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誠為發人深省的佳作!

6. 思考題

(1) 詩人以吳起作為不孝的代表,又以曾參作為孝的代表。在現實生活中,

你還知道哪些不孝與孝親的典範呢?請與大家分享。

(2) 慈烏為自己未盡反哺心而悲傷不已。父母一直給你無微不至的照顧,你 會如何報答他們呢?

(3)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待」,愛要及時,否則後悔莫及。

你有甚麼話想告訴父母呢?你會如何表達感謝之情呢?不要空等,回家 後馬上給父母一個擁抱,把你的心底話都告訴他們吧!

7. 補充

(1) 本詩可與白居易另一詩作《燕詩示劉叟》作正反對比。謹列全詩如下:

梁 上 有 雙 燕 , 翩 翩 雄 與 雌 。 銜 泥 兩 椽 間 , 一 巢 生 四 兒 。 四 兒 日 夜 長 , 索 食 聲 孜 孜 。 青 蟲 不 易 捕 , 黃 口 無 飽 期 。 嘴 爪 雖 欲 敝 , 心 力 不 知 疲 。 須 臾 十 來 往 , 猶 恐 巢 中 飢 。 辛 勤 三 十 日 , 母 瘦 雛 漸 肥 。 喃 喃 教 言 語 , 一 一 刷 毛 衣 。 一 旦 羽 翼 長 , 引 上 庭 樹 枝 ; 舉 翅 不 回 顧 , 隨 風 四 散 飛 。 雌 雄 空 中 鳴 , 聲 盡 呼 不 歸 ;

(27)

 

卻 入 空 巢 裏 , 啁 啾 終 夜 悲 。 燕 燕 爾 勿 悲 ! 爾 當 反 自 思 : 思 爾 為 雛 日 , 高 飛 背 母 時 。 當 時 父 母 念 , 今 日 爾 應 知 !

(2) 慈烏與燕子,都是鳥類,但在白居易筆下,表現大不相同,可略作講解,

與學生一起討論,比較兩者的異同。 

(3) 與上述兩首詩作類近,中國成語故事(如狐假虎威、螳螂捕蟬、兔死狐 悲)、西方童話寓言(如龜兔賽跑、螞蟻與蟋蟀、三隻小豬)中,亦頗有 以動物說理者,或可引而作一比較。 

 

丙.延伸作業   

1. 與孝親相關的歌曲不少,可擇而播放,讓學生選出最感人的一首,並加 以解釋。

2. 近年來,社會不時有學童自殺的新聞,或可略述一二,由學生去評論是 非,並引導他們思考,想想自己如果做了傻事,父母與朋友會有多難過,

提醒其要珍惜生命,關懷他人。

3. 請學生寫下給父母的心意咭,記下心中想跟爸媽說的話。

4. 鼓勵學生回家做一件令父母或家人高興的事,抱一抱父母。

5. 設計工作紙,讓學生寫下十句「我喜歡聽到父母/長輩說的十句話」,也 請學生邀請父母/家人寫下十句「我喜歡聽到孩子說的十句話」,以助促 進親子瞭解及關係。

 

(四)交流討論

奉行孝道,應當尊敬父母,感念養育之恩。因此,討父母歡喜的事,應當盡 心盡力;惹父母厭惡的事,則應極力避免。相關思想,屢見於不同古籍,如《弟 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論語.為政》亦載孟懿子問孝,孔子曰:

「無違。」聖賢虞舜,即使家人多次欲置他於死地,他仍然一再忍讓,盡力事親,

其孝行被後人視為「至孝」,列入《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

到了漢代,這種觀念更被推至極致,衍生出「移孝至忠」的思想,後來更甚 至有人戲謔道:「君要臣死,臣不死,視為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視為不孝。」

其實,儒家除了「仁」與「禮」外,亦強調「義」與「智」,認為君子應時 刻反思,明辨是非,從來不鼓吹愚孝。《孟子.離婁上》載孟子謂:「不孝有三。」

漢人趙岐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也;家貧親老,

(28)

 

不為祿仕,二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也。」其中,「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謂子女刻意逢迎、委屈順從父母的不是之處,而不加以規勸,實為不孝。又《論 語.里仁》載孔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孝經.

諫諍章第十五》言:「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 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連作為蒙學的《弟子規》亦云:「親 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由此可知,行孝,其實亦應時刻反思,父母如有不當的行為,不義的要求,

應當加以規勸,不可盲從愚孝。

請大家想一想,這一層面的孝道思想,到底適不適宜在小學階段講授?如果 不適合,為甚麼?如果適合,應該如何講授?有沒有甚麼教學建議?敬請分享己 見。

(五)其他專題舉隅

甲.言而有信 

1. 《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

「民無信不立」(顏淵)、「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2.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曾子殺豬」章。 

3.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掛劍」篇。 

4. 《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篇(比照《狼來了》)。 

5. 《史記.商君列傳》「商鞅徙木為信」篇。 

6. 《後漢書.獨行列傳》「范式守信」篇。 

7. 《清稗類鈔.敬信類.蔡璘重諾責》「蔡璘還錢」篇。 

乙.自強不息 

1. 《周易.乾.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 《孟子.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章。 

3. 《荀子.天論》「君子敬其在已者」章。 

4.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篇。 

5. 《西京雜記》「鑿壁借光」篇。 

6. 陳仁錫《史品赤函》「鐵杵磨針」篇。 

丙.人生智慧 

1. 《論語.雍也》「井有仁焉」章。 

2. 《孟子.萬章上》「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章。 

(29)

 

3.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忌賽馬」篇。 

4. 《戰國策.燕策二》「鷸蚌相爭」篇。 

丁.因時制宜 

1.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 

2. 《莊子.秋水》「邯鄲學步」篇。 

3.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買履」篇。 

4. 《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荊人欲襲宋」、「刻舟求劍」篇。 

戊.朋友相處 

1. 《論語》「吾日三省吾身」(學而)、「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顏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季氏)。 

2. 《史記.管晏列傳》「管鮑之交」篇。 

3. 《世說新語.德行》「管寧割席」章。 

4.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篇(高山流水)。 

 

(六)參考資料 甲.學術論著(據作者與編者姓名之筆劃為序)

1.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學生古詩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2.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3. 王忠林:《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4 年修正版)。

4. 朱熹:《論語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

5. 李永田:《中國古文鑒賞》(香港:商務印書館,2014)。

6. 李逸安譯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北京:中華書局,2009)。

7. 李隆基注,邢昺疏,鄧洪波整理:《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8. 杜祖貽、劉殿爵主編:《中國文學古典精華:文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0)。

9. 夏敬觀:《孟郊詩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10.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先秦兩漢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1. 張新科、尚永亮主編:《先秦兩漢文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2. 曹道衡譯評,楊義主編:《中國文史經典講堂.先秦散文選評》(香港:三聯 書店,2006)。

13. 陳振鵬、章培恒主編:《古文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14. 陳耀南:《典籍英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30)

 

15. 陳耀南:《陳耀南讀孔子》(香港:天地圖書,2009)。

16.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17. 黃永武、張高評:《唐詩三百首鑑賞》(臺北:黎明文化,1987)。

18. 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9.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0. 楊伯峻:《論語譯註》(香港:中華書局,1984)。

21. 楊柳橋:《荀子詁譯》(濟南:齊魯書社,2009)。

22. 楊曉菁編著:《古文今讀:陪你輕鬆看經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2012 年增訂二版)。

23.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4.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年第 2 版)。

25. 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26. 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7. 遲嘯川編著:《文言文好好讀》(新北:典藏閣,2012)。

28.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

29. 謝思煒:《白居易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9)。

30. 韓兆琦主編:《先秦兩漢散文專題作品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 羅螢、黃黎星:《孝經開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乙.其他

1.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古文解惑」專欄:

〈《論語》選讀──學習是人生樂事〉,2013 年 9 月 6 日

〈《荀子》選讀──學無止境 青出於藍〉,2013 年 10 月 25 日

〈《大學》之道──修身齊家治國〉,2014 年 2 月 14 日 http://www.ny.edu.hk/web/ancient_new.html

2. 香港教育局主辦「文本閱讀:指定文言經典篇章」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招祥麒編:〈孔門語粹:論仁、論孝、論君子〉講義

謝向榮編:〈千古文章說孟荀:讀荀子《勸學》(節錄)〉講義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nss-lang/settext-i ndex.html

3. 香港教育局「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

〈教學設計一:為學〉

〈教學設計二:孝親〉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second ary-edu/lang/culture.htm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敦煌詩歌導論》〈第二章、釋道詩歌〉「第一節佛教詩歌」 [註 5] 以及汪泛舟《敦煌僧詩校 輯》「第三部分修道禪觀」 [註

惠能是主張自性清淨、眾生皆能成佛的思想,強調不需要像過去那樣經過反覆形式的修

☺ 篇章句子 篇章句子富節奏感 篇章句子 篇章句子 富節奏感 富節奏感 富節奏感 易背誦 易背誦 易背誦 易背誦 引發背誦興趣 引發背誦興趣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詩貴創新,又重含蓄,絕句尤其如此。眼前景、口頭語,一經詩人觀 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