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末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六章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末期"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六章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末期

十九世纪末,德国文坛上曾独领风骚的自然主义失去了活力,它只是机 械地、照像式地去摹仿现实,既看不到也没有勇气去描绘正在诞生的新的事 物,正在社会舞台上挥斥方遒的新的力量。它所运用的手段和它所遵循的思 想都无法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还在 1891 年著名的文艺批抨家赫・巴尔在《自 然主义的克服》一文中就要求用重新进入内心来代替对粗糙的现实的偶像崇 拜。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的创作实践,也正突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不仅是豪 普特曼,苏德曼,李里克隆这些人,就是连追求“彻底自然主义”的霍尔茨 和施拉夫也动摇了。霍尔茨在 1896 年创作了《社会民主党人》,这是一部喜 剧,讽刺了资产阶级文人的腐败和出卖理想的种种行径,施拉夫大体从 1895 年就脱离了自然主义,在他 1900 年完成的小说《第三帝国》中就有着一种神 秘主义的倾向了。

随着自然主义的日趋末落,代之是一些标榜现代派的各种文学流派的兴 起,这在艺术和建筑的领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给自己标上新浪漫派、

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名称。这一代人,他们要突破旧的,寻找新的,要求 一种“青年风格”。斯・茨威格(1881—1942)正是在这个时期走上文坛的,

他在自己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这样描写了与他同时代青年人的心态:“我 们发现新的,因为我们要求新的,因为我们渴求属于我们的,而不是我们父 辈的……随着旧世纪的结束,某些艺术见解也将结束,革命已经到来,祗少 是价值的一种重估。”

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它们都是做为自然主义的对立物相继出现的文学 流派,都可以用“现代派”这个词来包容它们。正因此,一些作家早期是印 象主义者,随之就又成为象征主义者了。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并在一段 时间里形成为一种力量,它们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美学上的要求和艺术上的特 点。

印象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一些艺术流派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它始于法 国,得名于法国画家马奈的一幅题为《印象》的绘画。这种首先表现在绘画 艺术里的新潮很快在整个欧洲引起反响,并也不仅仅局限在美术这一领域里 了。在德国文艺界,从 1900 年之后,印象主义这个术语的使用,标志自然主 义的结束和对一种新的思潮的接受。一批作家成为印象主义的鼓吹者和实践 堵,如里・戴默尔.斯・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格奥尔格当 时在一篇文章里对印象主义有这样的表述:“我们不要去发现故事,而是去 再现情绪,不是去观察,而是去描述,不是谈论而是印象。”作为一种新的 文学流派,印象主义对客体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态度,藉助一种模棱 两可的代名词、相互矛盾的词儿的组合(这称为矛盾修饰法:如聪明的傻瓜,

亮得发暗等)和佯谬的语汇,通过行文上的安排,来表达出一种含混不清的 印象;致力于在瞬间的印象里去寻找最有利的那一刹那,去发现表面现象和 本质存在的重合。

象征主义同样也来自法国,波德莱尔(1821—1867)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转引自库・罗特曼:《简明德国文学史》,第 218 页。

(2)

在德国文学中,象征主义表现为对物质性的摒弃,它把创作视为一种表现灵 魂、精神经历的手段。象征主义者放弃对现实进行任何方式的描述和摹仿,

使文学和艺术摆脱开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是一个截然与自然主义相 反的对立物。它主张运用物象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通过暗示、

对比等手段赋予物质的东西以一种另外的、本身原不具有的意义。

在语言上,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它的音乐性,但更注重的是 语言的一种暗示力量。象征主义作家不理会语言的逻辑性,而追求一种神秘 性。这样就使语言有了一种唯灵主义的功用,能揭示出理性和反理性之间的 那种奇妙的联系。

在创作实践上,艺术领域更适于印象主义,因为它便于捕捉瞬间的印象 并把它表现出来。在文学的范畴里,诗歌和短小的抒情散文,还有独幕剧都 便于运用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至于在大型戏剧和长篇小说的体裁中却较难 用印象主义的手段处理,因为它并不以表现瞬间中那最有利的一刹那为主,

而是要展现一个事件的过程,需要时间的连续性。有一些作家,如李里克隆,

格奥尔格,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等人的诗歌,施尼茨勒的独幕剧都体现了 印象主义的特点。

象征主义在创作上主要适于诗歌和戏剧,作家藉助象征,来传达他们作 为艺术家的特殊的非一般的经历、感受,所表现的并不易为每个人理解,他 们扮演着某种先知、预言者的角色。保持与读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在他们 看来,这正是达到最高艺术的一个前提。象格奥尔格的一些诗歌、豪普特曼 的一些戏剧(如《沉钟》、《碧芭在跳舞》)就是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创作的 作品。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头二十年,在德国文学中相继涌现出了种种流 派。这是前所没有过的,对它们的发展、兴衰做一个历史的有机的描述是很 困难的,尤为困难的把部分从整体的联系中清楚地划分开来。这个整体称做 是“现代派”,在一些文学史中称之为“颓废派”。无论是那个主义,它都 是对僵化的传统的文学、美学,对各种规则、戒律的突破和反叛。这个整体 像一条激流,时而流到这里,时而冲到那里。印象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 主义,青年风格,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就是这个激流中的一个个流段。上 面我们只是对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稍加叙述,以便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有 一个粗略的印象。

工人文学

作为威廉帝国末期文坛上的另一支力量是工人文学,它的发展是与这一 时期政坛上的一个重要政党社会民主党的发展和强大是密切相连的。1890 年 俾斯麦为镇压德国社会民主党所制定的“社会民主党人法”被迫取消了。这 个代表工人利益的政党迅速地得到发展和壮大,到 1914 年它拥有四百多万选 民,在国会中占有 110 个席位,有百万党员。这样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必然 有与之相适应的自己的文化阵地,有它自己的文学主张和自己的作家,以用 来宣传和鼓吹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1896 年社会民主党在自己的代表 大会上曾就自然主义进行过辩论。它的机关报《前进报》出版周刊《在闲暇 时刻》,刊载社会题材和政治题材的小说。在党的领导机构的倡议下,出版 诗集《自由之路》(1893)、《从底层起来》(1911 )。它在各地建立工人 剧院,成立工人合唱队。党的领导人,如卡・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

(3)

等都就文艺和无产阶级问题撰写过文章、评论,特别是弗朗茨・梅林(1846

—1919)是社会民主党的著名文艺评论家,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写了许多 论战性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工人运动中出现一批工人出身和与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关系密切 的进步作家,其中著名的有诗人K・亨克尔(1 864—1929)、H・肯普斯(1847

—1912)等。亨克尔一度是个自然主义者,由于政治上激进转向社会民主党,

除了诗歌创作,他编辑出版了工人诗歌集《自由之路》(1893)。肯普斯在 矿井工作多年,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诗歌富有政治鼓动性和感召 力,出版有诗集《新诗集》  (1904)、《鲁尔向我歌唱》(1909)。小说 家有R・施瓦歇尔(1821—1907)、明娜・考茨基(1837—1912),以及剧 作家E・普莱斯昌(1870—1949)、E・罗森诺夫(1871—1902)等。值得 重视的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工人传记,如《一个现代工厂工人的生活史》

(1905),《一个德捷工人的生活道路》(1909),《一个农业工人的生活》

(1911)以及由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亲自作序的奥地利女工阿・波普写的 自传《一个女工自己讲述的生活史》(1909)、续篇《我童年和少女时代的 回忆》(1915)等。这些作品的出现在工人运动文学上具有很大的意义,这 表明工人不仅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而且也开始在文学领域里扮演一 个重要的角色了。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1900 年几个作家出版了 一份名为《乡土》的杂志,它要把一些既反对自然主义也反对印象主义和象 征主义的诗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把自然主义称之为产生于大城市和都市文明 的“沥清文学”,把印象主义等现代派称之为使人民大众神经变得衰弱的“堕 落文学”。他们要求用健康的外省来对抗大都市,要求用健壮的农夫来对抗 知识分子,要求用一种源出于德意志传统的文学来对抗产生于欧洲的进步文 学。反对大城市化,反对知识化,反对欧洲化和国际化,这是乡土文学的几 个原则。乡土艺术的作家  A・巴特尔斯  1905 年在一篇文章中清清楚楚地 道出了乡土文学的目的:“乡土艺术应该在一种强有力的乡土情感上建立民 族情感”,德意志人民应该用这种方式来创立一种文学,“这种文学使它的 存在的根蕃殖、强壮,使它的生命美好、富庶和强大,提高它的民族抵抗力 和扩张力。”。从此可以明显看出它的保守的政治倾向。乡土作家一方面揭 露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恶德,一方面对宗法的封建的农村加以 美化、做为遁逃都市文明及其种种社会矛盾的避难所。这一类的作品,固然 有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一面,但其主要倾向却是落后的保守的,体现为一 种民族主义的要求,它的恶性发展,到第三帝国时期成为一种反动的、民族 沙文主义的文学,成为一种反理性的对“血和土地”进行崇拜的文学。属于 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作家,主要的有G・弗伦森(他的代表作是《于伦・乌 利》)(1901)、H・斯泰尔(他的代表作是《圣院》)(1918)等。

第二节  魏玛共和国时代的文学 概述

参阅 H·A.格拉塞编:《德国文学,一部社会史》第 8 卷,第 157 页。

(4)

1914 年帝国主义列强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四年的时间,在 1918 年 9 月以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次战争导致这个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德 意志帝国的彻底崩溃。在这一年的 11 月,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1919 年 1 月,在德国文化名城魏玛举行了第一次国民议会,成立了以社会民主党为主 体的联合政府,宣告了德意志共和国的成立,这就是史称为的魏玛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从 1919 年成立到 1933 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共存在了十四个 年头。在这个短暂的时期中,它从来就没有平静过,几乎没有一年没有危机,

政治的、社会的或经济的,就是在它相对稳定的 1924—1929 年也不是一个安 定的时代,然而这一时期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却是一个繁荣时期,一种动 摇中的繁荣。帝国的崩溃,共和国的建立,革命力量的发展,相对说来,有 了更多的民主,更多的自由,各种社会矛盾的暴露和冲突,各种政治力量的 较量,促进思想的活跃,这也为德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各种 思潮相继兴起,各种流派竞相登台。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魏玛共和国时 代的特点就在于,许多矛盾的力量并存和相互较量,无论是在政治上、社会 生活还是在文化上都是如此。从文学上看,这是一个百花筒的时代。

魏玛共和国分为三个阶段,危机时期和从 1924 年至 1929 年的相对稳定 时期,1929 年秋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个共和国随之也陷入严重的经济 危急和政治危急之中,最终导致法西斯 1933 年攫取政权,魏玛共和国完结。

文学的发展不可能与历史的发展完全同步。就魏玛共和国文学而言,大体上 可以这样划分:在这个共和国初期,表现主义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随着稳 定时期的到来,成为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时期,而 1930 至 1933 年,在这个共和国最后几年的充满政治风暴的岁月,德国的无产阶级文 学成了决定德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一样,也是发端于造型艺术(法国的塞 尚、荷兰的梵高,在德国是集聚在“兰色骑士”和“桥”周围的艺术家),

不久就被移植进文学领域。还在战前,一批年青人以反对派的姿态登上文坛,

他们不像印象主义那样疏远现实,满足于美学上的愉悦,也不去追求象征主 义的神秘,而是怀着一种“新的激情”,去呼唤“新人”和一种“狂热的生 活”,呼唤行动和共感。他们瞩目现实,介入社会。动荡的社会使表现主义 带有一种浓烈的政治色彩。那个时代的著名评论家赫・巴尔在一篇文章中指 出:“从没有一个时代被这样的惊吓,被这样的死亡恐怖所震动。从没有一 个世界如此坟墓般的寂静。人从没有变得这样渺小。他从没有这样的畏惧。

和平从没有如此遥远,自由从没有如此的死亡。现在危急在呼喊:人在向自 己的灵魂呼喊,整个时代成了唯一的呼救。艺术也在同声喊叫,直喊进阴沉 的黑暗,它在呼喊救命,它在朝灵魂呼喊。这就是表现主义。”巴尔在这段 话里阐释了表现主义和时代的关系。“表现主义主要是世界大战和革命高潮 时期的文艺——启示录的幻景和兴奋的预言,噩梦和希望,‘毁灭和胜利’

的文艺”。

表现主义要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一种新的风格,是对理性主 义的和实证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决定论的一种反拨,是朝向精神艺术方向发展

特引自马尔梯尼:《德国文学史》,第 538 页。

《德国近代文学史》,苏联科学院编,第 156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5)

的决定性转折。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的创作,而不是一种经历或情绪 的创作,不言而喻,它既是印象主义的对立物,也是自然主义的对立物。

表现主义者多是一些幻想家,在这一点上他们与浪漫主义者一样,要用 诗人的幻想去重新塑造世界,去对人进行更新。不同的是,他们不像浪漫主 义者那样遁进中世纪,而是积极的入世的,要把自己的幻想变为现实去行动。

这样介入政治介入社会,且多是表现为激进的,甚至怀有一种宗教狂热的。

当然这仅是从表现主义的整体上而言,它也有拒绝革命,逃避现实,否定进 步的另一翼。

这里顺便要介绍一下,随着表现主义的衰落而出现的另一种文学思潮:

“新实际主义”。这种思潮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也表现在日常生活、兴 趣爱好上。针对表现主义作家的混乱的感觉和狂热的精神,新实际主义主张 摒弃多愁善感的务实精神,坚持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提倡在应用价值中去 发现时代的美。当时的一位新实际主义的理论家肯特就写道:“事实粉碎了 一种虚假的感情作品,它的作用比诗人的全部想像都更为直接更为惊人”。

新实际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埃凯斯特纳(1899—1974),他的作品有诗歌 和长篇小说《法比安》(1931)等,赫・克斯腾(1900—),主要作品有长 篇小说《约瑟夫寻找自由》(1928),《一个放纵的人》(1929 等)。

戈・贝恩

在表现主义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有才华的诗人,著名的有被称之为现代 德国文学中的第一位女诗人拉斯克——许勒尔(1876—1945),愤世嫉俗不 幸早逝的格・海姆(1887—1912)以及恩・斯塔特勒(1883—1914),雅・凡・霍 蒂斯、阿・里希腾斯坦等均是名噪一时,而戈特弗里德・贝恩则是表现主义 中最著名也最有影响的诗人、作家。

戈・贝恩(1886—1956)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早年在马尔堡大学和柏 林大学攻读神学和语言学,后进医学院,毕业后在柏林行医。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任军医。战前就与表现主义作家来往,参加表现主义团体的活动,并发 表诗作。在他早期用表现主义手法写出的作品,如《陈尸所》(1912)、《儿 子们》(1913)、《肉》(1917)、《瓦砾》(1919)等,描写了知识分子 的孤独和恐惧心理,表达了对世界的憎恶和一种绝望的悲观的情绪。出于对 现实社会的厌嫌,他把梦境和麻醉药当做遁逃所,他曾写了一些吸麻醉药的 抒情,如《可卡因》,组诗《麻醉》(1925)。在表述这种人格的分裂和自 我麻醉的心态时,他写道:“不管是节奏,不管是麻醉药丸,不管是现代的 自生的训练,这都是人类的最古老的需求,以此去克服处于外界和内心,上 帝和非上帝,我和现实之间变得无法忍受的紧张。”贝恩在诗歌创作上刻意 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他把对新的形式的感情看做是最高的信仰,对语言怀有 一种虔诚的爱,运用形式的完美,语言的力量,来表现急剧变化中的现代化 社会中个人的感受。

1932 年贝恩被选入普鲁士艺术科学院,纳粹上台时,他表示支持,1933、

1934 年发表了几次广播讲话《新国家和知识分子》和《艺术和政权》,对法 西斯政权大唱赞歌,认为第三帝国是一次真正的革新。但不久就发现了自己 的错误,采取了消极的避世态度。由于对纳粹统治的倒行逆施流露出不满和 憎恶,1938 年被开除出帝国写作组织。二次大战期间他以行医谋生。二次大

转引自库・罗特曼:《简明德国文学史》,第 233—234 页。

(6)

战后,他由于一度追随法西斯而为世人诟病,直到四十年代末才重新开始创 作。除了诗歌他还写了自传体的作品《双重生活》,阐述了自己的生活观和 艺术观,探讨了思想与行动,艺术与权力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使 人的生活都成为一种双重生活。在这部作品里,他也为自己政治上的失足进 行了辩解。

贝恩的影响在五十年代超过了表现主义时期,他的诗集《蒸馏》(1953)、

《尾声》(1955)等拥有大量读者。他在诗歌中运用的蒙太奇技巧,奇特的 语言和比喻,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战后的一代青年作家和读者有很大的吸引 力。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在戏剧上比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更大,出现了一批蜚声当时德 国剧坛的剧作家。谈起表现主义的戏剧,首先我们想到作为这一流派的先行 者弗・魏德金德(1864—1918)。他虽然是在自然主义运动中步上文坛的,

但他的戏剧却为表现主义开了先河。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春醒》(1891)

和《卢卢》(上部为《地祗》 1895,下部为《潘多拉的盒子》1902)。《春 醒》处理的是几个中学生在青春期过程中的悲剧,批抨了一个僵化和虚伪社 会的双重道德,这部作品由于展现了青少年的性冲动和性心理,首演成功后 遭到禁演,二十年后才解禁。《卢卢》是一部以妓女为主题的作品,上部写 美丽的卢卢玩弄男人,下部写男人们玩弄卢卢的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场。作 者以一个不道德的题材,一方面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 一个符合人的本性的道德要求。

恩・巴尔拉赫(1870—1938)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既是剧作家,也是 版画家和雕刻家。从 1912 年起,他几乎每两年都有一部剧作。《死日》(1912)

是他的第一个剧本,故事是:儿子力图摆脱开家庭,母亲竭力不让儿子离开。

一匹神马作为儿子的愿望得到实现的象征出现,但母亲在夜里杀死了它。当 新的一天到来时,这是一个死亡的日子。作者藉助表现主义的通常主题:两 代人之间的冲突,在儿子这个形象上表现了人的本性的分裂,精神和肉体,

依附大地的愿望和向往天际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儿子(人)在大地(母亲)

和神(父亲)之间摇摆,母亲的利己心理要把儿子桎梏在小天地,依附于自 己,而他身上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却不断使他醒悟,去追求一种真实的生活。

《穷表兄》(1918)处理的是类似的主题,表现了现实生活的俗不可耐和摆 脱这种生活的不可克制的要求。《弃儿》(1922)被看做是最富有表现主义 特征的作品,它写了一个丑陋、残疾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英俊、容光焕发的人 的故事。在神秘剧《洪水》(1924)中他探索恶的起因问题。此外他还写有

《兰色的博尔》(1926)、《美好的时代》(1930)等。

巴尔拉赫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受到迫害,他的雕塑作品被扔出美术陈列 馆,他的戏剧作品被扣上“文化布尔什维克”的帽子被禁止。生活极为贫困,

但他仍一直偷偷写他的长篇小说《被窃的月亮》(没有完成,1948 年出版)。

卡尔・斯台恩海姆(1878—1942)出身银行家家庭,熟悉上层社会的经 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这十分有益于他的创作。他主要的成就是戏剧,写有一 组系列喜剧《资产阶级英雄生活中的场景》(1908—1923),对威廉帝国末 期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视自己是所处时代的一个医生,立意要成为时代的 莫里哀,展示时代的种种痼疾,裸呈各种阶层人物的病态。他的系列剧中的 每一部都是一幅讽刺画,其中著名的有《裤子》、《钱箱》、《市民施佩尔》、

(7)

《势利小人》,在这些作品里作者对资产者的贪婪,对官僚的昏愦,对小市 民的虚荣无不加以嘲讽和鞭挞。除了戏剧,斯台恩海姆写有短篇小说,利用 短小精悍的形式和犀利的语言,对资产阶级社会极尽喜笑怒骂之事,他还写 有中篇《二十世纪开始时期纪事》 (1918—1928)和长篇《欧罗巴》(1919),

但均不及短篇。

格奥尔格・凯泽(1878—1945)是表现主义戏剧家最杰出的一个,他的 创作被看做是二十世纪德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本人成了欧洲激进一 代青年人思想上的导师,他的剧作在欧洲各国首都的舞台上风靡一时。

凯泽生于马格德堡一个商人之家,没有进过大学,自学成才。他自 1905 年发表讽刺喜剧《克莱斯特校长》直到晚年流亡瑞士写的《士兵田中》(1940)

共创作六十多部戏剧。他早期创作的多系性爱剧,或如有的批评家称为的情 欲剧,如《犹太寡妇》(1911)、《戴绿头巾的国王》(1913)等,这些作 品明显地表明了尼采的否定任何道德标准的思想和魏德金德视情欲为一种主 宰力量的双重影响。1914 年凯泽用叙事诗形式创作了《加莱的市民》,这是 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服务于表现主义的人的更新的原则。故事取材英 法百年战争。英王爱德华三世长期围困加莱城,下了最后通牒:或是加莱城 和它的全部居民毁灭,或是由六名最有声望的市民手捧城市的钥匙,身穿粗 布衣服,头带绳索来接受战胜者的惩罚。为了拯救城市,老人埃斯塔什・德・皮 埃尔建议接受通牒,并第一个报名。随后又有六个人报名。多了一个,决定 抽签,可结果七个都抽中,原来皮埃尔做了七个同样的签。他又建议,明晨 在钟声响时同来广场,只有最后到广场的人方可活命。翌日,六人都到广场,

唯独不见皮埃尔,人们议论纷纷,这时人们抬着皮埃尔的尸体来了,原来他 夜里服毒自杀。他以自己的死,使六个准备献身的人更高尚地、更心地纯洁 地去履行自己的道德准则,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正当这六个人准备前去就 义时,英王由于喜得一子而赦免了加莱城。皮埃尔的失明的父亲在儿子的灵 柩前庄重地说道:“我看见一位新人,他已在今天夜里诞生了。”

《从清晨到午夜》发表于 1916 年,但第一稿写于 1912 年。这部作品并 没有从正面写新人的诞生,而是以惊人的艺术力量和巧妙的构思,描写了私 有制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它摧毁了人的精神,腐蚀了人的本性,使人堕落。

这也正从反面表现了新人的诞生的必要和必需。在随后的几年,凯泽相继完 成了三部曲《珊瑚》(1917)、《瓦斯Ⅰ》(1918)、《瓦斯Ⅱ》(1920),

以及宗教神秘剧三部曲:《地狱——道路——尘世》(1919)。在这些作品 里,它们从不同角度探索新人的主题,表达了作者的绝望情绪。资本主义社 会只能使人堕落,不容新人存在。《瓦斯Ⅱ》中的结局:作为新人的形象的 主人公打破盛有红色毒气的瓦斯Ⅱ的烧瓶,消灭了一切生命,一堆堆钢铁、

玻璃和人的尸体堆满了舞台。这是凯泽的,也是表现主义左翼作家的,是整 个魏玛共和国激进知识分子的新人理想破灭的象征。

自《瓦斯Ⅱ》之后,凯泽转向消闲作品的创作,发表了《低级趣味小报》

(1 924)、《出奔威尼斯》(1923)等。这种转向在当时一些激进表现主义 作家当中是较为普遍的,这表明他们理想的幻灭和对魏玛民主制度的失望。

希特勒上台后,他受到迫害,秘密逃往瑞士,过清苦的生活,动辄都有 被驱逐的危险。然而,正是这种生活上的不幸却成了他创作上之大幸。他坚 持写作,在此期间的戏剧和诗歌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立场。代

(8)

表性作品有《士兵田中》(1940)以及诗集《劳动・诗集》等。

恩斯特・托勒(1893—1939)出身一个富裕家庭,曾在法国的一所大学 学习,大战爆发后,他回国进入军队当了志愿兵。仅仅十三个月的前线生活,

使他从一个“爱国者”变成一个战争的激烈反对者。从前线回到学校,成立 了一个激进的学生组织《德国青年文化政治同盟》,要消灭贫穷,解决各国 间的纷争。他成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党员,1918 年参加慕尼黑工人罢工,

被捕入狱。就是在狱中,他完成了剧作《转变・一个人的搏斗》(1919)。

这个作品带有自传的性质,它描述了一个“爱国者”在战争中的转变,目睹 战争的罪恶,主人公成为新人,在结尾中号召受蒙骗的人起来革命。

1919 年托勒成为巴伐利亚共和国的领导人之一,统率一支刚建立的红 军。失败后被判徒刑,在狱中度过了五个年头。在狱中他先后创作了他的代 表性剧作;《群众和人》(1921)、《机器破坏者》(1922)、《跛子》(1924)

和诗集《燕之书》(1924)。在这几部作品中,托勒对自己在革命活动中的 困扰的问题,诸如革命和暴力,个人和群众,自由和专制以及对革命失败的 原因进行了探索。它们是思想剧,具有一种政论性,和表现主义戏剧的抽象 性。托勒的表现主义戏剧的力量在于直接地表现感情、思想和观点,然而这 也正是他的弱点,缺少生活气息和艺术上的苍白。

出狱之后,托勒又相继创作了《瞧,我们活着!》(1927)、讽刺剧《解 放了的沃坦》(1929)、《熄灭炉火》(1930)、《双目失明的女神》(1932)

等。《瞧,我们活着》是从伦理的角度探索革命和暴力的问题,有着浓重的 悲剧主义色彩,《解放了的沃坦》是对法西斯主义的揭露。

希特勒上台后,托勒流亡美国,在完成了《不要和平》(1937)和《哈 尔牧师》(1939)之后,出于悲观和绝望而自杀。

除了上述作家之外,还有弗・冯・翁鲁(1885—1970)、瓦・哈森克莱 维尔(1890—1940)、R・格林等人也都写了一些表现主义的剧作。

阿・德布林

比起诗歌和戏剧,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更难于体现表现主义的风格,虽说 如此,一些作家做了有益的探索,用表现主义的方法去创作了一些作品,如 卡・埃德斯米特(1890—1966)在短篇小说上取得的成就,克拉邦特(1890

—1928)、莱・弗朗克(1882—1961)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收获,此外还有 一些作家,然而贡献最大的首推阿尔弗雷德・德布林(1878—1957)。

德布林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出身犹太家庭,大 学时攻读医学,毕业后一直在柏林工人居住区行医。在这期间他开始写作,

并参与表现主义杂志《风暴》的编辑工作。1918 到 1920 年他参加了独立社 会民主党,后又加入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撰写了不少政论,批判 社会民主党的右翼和法西斯主义。希特勒上台后,他先是逃亡法国,后逃亡 美国。战后返回德国从事文化工作,编辑杂志,参与创办美因兹科学院。1951 年移居法国,晚年疾病缠身,死于弗赖堡。

不能用表现主义来概括德布林的全部创作,但他的早期几部作品却是代 表了表现主义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最高成就。1915 年他发表了以中国清朝为背 景的长篇《王龙的三跳》。王龙是一渔夫的儿子,以偷窃为生,他为穷人报 仇杀死贪官,被迫上山为盗;在山上他原本主张道家的“无为”,可由于同 白莲教为伍,又被拥为首领,在官军的进剿下,被迫反抗,失败后他又返回

“无为”的道家立场。这就是他的三次跳跃。德布林用老子《道德经》中的

(9)

一段话做为这部作品的主旨:“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我见其不得已。天下神 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他藉助王龙这个人物,形象地表达 这个思想。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是给作者带来世界声誉的一部长篇。

它讲述了主人公弗朗茨・比贝尔科普夫的故事:运输工人弗朗茨失手将情人 打死,在狱中关了四年,出狱后想安份守己重做新人,但他一再被搅进各种 事件中去。世界的丑恶,生活的龉龃,人性的卑劣,使他一再改旧图新而不 可得,竟成了盗窃团伙中的骨干,最后由于杀人嫌疑罪被捕入狱。经过多次 打击,弗朗茨精神崩溃神志不清,被关进精神病院。然而,他终于又站立起 来,做了工厂的看门员,成为千千万万人中间的一个。

在这部作品中,德布林大量采用了蒙太奇技巧,意识流的手法,来表达 人物的心态。在语言的运用上刻意求工,把方言、俚语、黑话、报章术语、

广告用语、官方布告等交织起来,制造出一种时代氛围和地方特色。这部长 篇为揭示大都市下层社会人物的精神状态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对德国小 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流亡时期,德布林创作了长篇小说《不予宽恕》(1935),揭露殖民 地罪恶的《亚马逊》三部曲(1935—1 948)和反映德国 1918 年革命的三部 曲《1918 年 11 月,一场德国革命》:《被出卖的人民》、《前线部队归来》

和《卡尔和罗莎。一个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故事》。它描写了战后德国政局的 动荡,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十一月革命的爆发,魏玛共和国建立和卡尔・李 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的遇害等历史事件。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哈姆雷特 或漫漫长夜有尽头》(1956)是对法西斯主义思想的一次清算,探讨个人对 历史应负的责任。

德布林始终是位思想激进的资产阶级作家,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法 西斯主义及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持批判的态度;试图把东方的佛教、道 教和西方的基督教救世说结合起来,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并以此去改变世 界。

批判现实主义

德国现实主义中社会批判倾向在上一个世纪末的一些作家身上已有所 发展,特别表现在冯塔纳晚年的作品中。这一条现实主义的路线在二十年代 里明显地加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随之的革命时期,战后的悲惨境 况,相对稳定,通货膨胀年代,工人失业,党派斗争,这些时代的和社会的 课题为现实主义增加了批判的内容。包括自然主义在内的各种流派:印象主 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新实际主义等,它们承受不了这么多这么沉重的 任务,从本质上去反映去把握这个时代,尽管它们分别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而只有批判现实主义才能承担这一历史的责任,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现代派 作家转向批判现实主义,也证明这点。

魏玛共和国这一特定的环境规定了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性质和特点。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面对的是一个政治不断动荡,经济危机频仍,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的社会,他们必须确定自己对时代所应采取的立场并对此做出解释。这 样理性小说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作品的政论性和哲理性成了重心,而 情节的发展和事件的叙述成为次要的了。从许多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他 们总是一再藉助人物形象进行抽象的论断和概括。“这样一来,往往会使情 节具有哲学讽喻性质,而人物形象也作为一定政治及文化历史的思想和观念

(10)

的体现,具有了第二艺术生命。情节的哲学内容往往通过与一定的历史事件,

与神话和过去文学中的传统情节的相互比较,获得充分的表现……寓意性、

讽喻性、双重性、象征性成为现实主义方法中风格构成上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说,德国小说中的哲理性强的原因也在于此。

在二十年代有一大批作家活跃在文坛上,他们有的虽然与自然主义、表 现主义、新实际主义等流派有着渊源,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那 些流派的色彩,但从其发展的倾向,从整体上看,应归入批判现实主义之列 的。他们大都生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这里列出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家的 名字:亨利希・曼、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贝・凯勒曼、库・图霍尔 斯基、汉・法拉达、卡・楚克迈耶尔、埃・马・雷马克、阿・茨威格、列・福 伊希特万格、莱・弗朗克、阿・诺曼、瓦・冯・莫洛以及一些奥地利作家。

对这些作家,不可能全都加以介绍,有些作家我们放在以后的章节,这里只 选择少数几个稍加叙述。

贝・凯勒曼(1879—1951)的创作生涯从他 1904 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 小说《耶斯特尔和李》到他的最后一部长篇《死之舞》经历了二十世纪的上 半叶。他的早期作品有着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色彩,如《茵格波尔》

(1905)、《傻子》(1909)、《海》(1910)。进入二十年代,他把他的 注意力转向现实问题,作品有了社会批判内容。1913 年发表的幻想小说《隧 道》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在欧洲和美洲开凿一条水下隧道的故事,表现 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残酷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不可 调和的矛盾。这部小说是作家本人创作生活的转折点,也是二十世纪最早把 哲学问题引进文学中的长篇之一。1920 年发表的长篇《十一月九日》是他的 另一部重要作品,作家用这部小说表明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十一月革 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态度,鞭挞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以极大的热情去表 现群众和革命行动。

法西斯上台,凯勒曼受到迫害,他的书被焚烧。他虽然没有离开德国,

但他以自己的创作表明,他精神上的独立性和对这个野蛮政权的异议。在这 段“内心流亡”期间,他完成了三部长篇:《友谊之歌》(1935)、《兰绶 带》(1938)、《格奥尔格・文德兰特的转变》(1941)。

战后他发表的《死之舞》是对纳粹主义罪恶的揭露,是对法西斯思想的 清算,它描述了一个纳粹分子的发迹和毁灭。

莱・弗朗克(1882—1961)早期是个表现主义者,年到 1913 年他发表 的几个短篇都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盗帮》(1914)是他的成名作 品,他以故乡维尔茨堡为背景,描写一群年青人的遭际:他们对现实不满,

有着叛逆的性格,向往自由,有上进心。然而社会和环境却逼使他们一个个 遭到了毁灭。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作用进行了批 判。这一主题在他 1915 年发表的中篇《原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一次大 战时,弗朗克持反战观点,创作了一些短篇,它们是“在战争期间写的反战 作品,而不是在战后写的反战作品”。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创作的作品有 长篇《市民》(1924)、《奥克森富特男声四重唱》(1927)、《卡尔和安 娜》(1928)、《三百万中的三个》(1932)等。他自称《奥克森富特男声

参见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上,第 17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此系约翰内斯・贝歇尔的话,转引自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第 285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1)

四重唱》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批评界公认他这时期的佳作是短篇《在最后一 节车厢里》和中篇《卡尔和安娜》。前者描写一节冲向深渊的车厢里的各种 不同乘客的心态,后者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由于爱情魔力使看来不 可能的事成为可能,而且真的发生了的奇异故事。”

希特勒上台后,弗朗克被迫流亡,这期间完成了长篇《梦的伴侣》(1935)

和创作长篇《玛特希尔德》(1948 年完成)。战后他主要作品有《德国故事》、

《米歇尔归来》和自传体长篇《心在左边》等。

汉斯・法拉达(1893—1947)是二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他的头两部长 篇《少年格德沙尔》(1920)、《安东与海尔达》(1923)是用表现主义的 手法写成的。1932 年发表的《小人物,怎么办?》是他的重要作品。在此后 的一些作品,他都把“小人物”做为题材,对他说来,小人物是一定的社会 环境的代表者,赋予小人物的悲剧以一种社会性质。法西斯上台之后,法拉 达没有离开德国,他深居简出,想超脱现实。然而,这无法不影响他的思想、

他的创作。他发表一些摒弃现实问题、追求肤浅趣味性的东西。到了三十年 代后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无法规避一个作家的责任。对法西斯的憎恶,

使他鼓起了勇气,完成了他的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狼群中的狼》(1937)、

《铁汉子古斯塔夫》(1938)。在这两部作品里,法拉达以德国二十年代为 背景,揭露了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和纳粹势力的崛起和罪恶。在希特勒统治 最后年代,他被当做“文化布尔什维克”,受到监视,被投入精神病院。战 后他参加了政治活动,担任了菲尔德贝格市长。写了多篇文章、评论,并完 成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各人单独死去》(1947),这是作者创作上的最高 成就,也是战后最早描写国内抵抗运动的作品之一。

楚克迈耶尔(1896—1977)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戏剧家,他在表现 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成为新实际主义的代表,从三十年代初转向批判现 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作有喜剧《快乐的葡萄园》(1925),这部作品缺乏社 会深度,表达了生活的快乐。1927 发表的《欣顿汉纳斯》是一部以反拿破仑 战争为背景的悲剧,歌颂了一个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的爱国主义事迹。《科 伯尼克上尉》(1931)是楚克迈耶尔的代表作,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一个 出狱的囚犯穿上一套上尉制服到处招摇撞骗,所到之处,通行无阻。而他之 所以这样做,是为得到一张身份证,去老老实实地做人。当事情闹大了,他 去自首,并希望在他再次出狱时给他一张身份证。作者藉助这样一个啼笑皆 非的喜剧,对威廉帝国的军国主义精神和小人物的心态做了入木三分的讽 刺。托马斯・曼称这是自果戈理《钦差大臣》以来世界文学中最优秀的喜剧。

纳粹上台后,他先是逃亡奥地利,随后流亡瑞士、美国,加入美国国籍,

为好莱坞编写剧本。战后返回德国,1966 年加入瑞士国籍,先后创作了一批 剧本,其中《魔鬼的将军》(1946)为战后德国剧坛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代 表作之一。此外尚有《巴尔巴拉・布洛姆贝格》(1949)、《冷光》(1955)、

《捕鼠人》(1975)等。除了戏剧之外,楚克迈耶尔还创作有小说、诗歌,

重要的有长篇《掌握生杀大权的人》,诗集《树》等。

埃・马・雷马克(1898—197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去西线作战,

五次负伤。战场上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有可能在 1929 年写出了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小说《西线无战事》。这部作品带有自传的色 彩,它以白描的手法,冷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班八个士兵在前线战壕的经历 和悲惨的结局。作者淋漓尽致地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另一方面又深沉

(12)

的描写了士兵之间的友谊、人性之爱,这更激起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这群年 青士兵的同情。继《西线无战事》,雷马克又写了续篇《归来》(1931),

描写了肉体上活过了战争,但精神却已被战争戕害的士兵回到后方的种种感 受。

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书被焚。他一直流亡国外,1939 年前往美国,

后加入美国籍。此后他的创作的主题就由战争转为对法西斯罪恶统治的揭 露。四十年代他发表了长篇《流亡曲》(1941)和《凯旋门》(1946),描 写了流亡者在法西斯追捕下的险遇;五十年代出版了揭露纳粹集中营罪行的

《生命的火花》(1952)、描写法西斯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灾难的《生死存 亡的年代》(1954)。《里斯本之夜》(1962)和 《天堂里的阴影》(1971 年发表)是他晚年的两部长篇,它们仍以逃亡为主题,题材与《流亡曲》、

《凯旋门》雷同,虽然作品的视角不尽相同,但在艺术上都没有超过《凯旋 门》所达到的水平。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在魏玛共和国一度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二十 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期,它在德国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产阶级作家形 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并且日益壮大。在这支队伍中不仅有像汉斯・马尔希 维察、维利・布莱德尔、路・图雷克、卡・格林贝格、埃・京克尔、汉・洛 贝尔这样一些出身工人的作家、诗人,而且还有一些从资产阶级转到无产阶 级的知名作家,他们把自己的创作同工人阶级的命运和斗争联系在一起,如 约・罗・贝歇尔、埃里希・魏纳特、安娜・西格斯、路・雷恩、布莱希特、

弗・沃尔夫、贝・拉斯克、卡・魏斯科普夫等。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的建立和日益壮大,这对各国的无产阶级革 命文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1924 年,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号召全 世界的所有无产阶级作家和革命作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创建工人阶级文 学的斗争中联合起来。1927 年十一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无产阶级和 革命作家代表会议。代表德国参加会议的是贝・拉斯克、约・罗・贝歇尔、

卡・魏斯科普夫等。   1928 年春,在柏林举办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 盟首次公开讲演会,在这一年的十月,联盟正式成立,约・罗・贝歇尔是联 盟的领导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一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出现,它不仅把自 己与资产阶级文学区分开来,也与左派自由主义作家划清了界线。

1929 年秋,联盟的机关刊物《左翼路线》开始发行。德国无产阶级革命 作家有了自己的组织,也有了自己的阵地,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明确的路 线,这就是团结工人出身的作家和从资产阶级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的作 家。联盟把他们与德国共产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它竭力使文学事业成为无 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

随着联盟的成立,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第一批大型作品,这些作 品为当时的德国文学带来了新的主题,新的形象和新的内容。它们描述了德 国工人为争取本阶级的解放而进行的从自发到自觉的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 优秀作家与本阶级的决裂和世界观转变的艰难历程。《燃烧的鲁尔》(1 928)

是工人作家卡尔・格林贝格的一部大型作品,它反映战后革命危机时期鲁尔

参见《行动・宣言・展望——关于在魏玛共和国争取文学创作自由的斗争报告和文献》,1966 年,柏林 和魏玛。

(13)

区工人的斗争;汉斯・马尔希维察的《埃森风暴)(1930)反映的是同样的 题材。路・雷恩的《战后》(1930)、路・图雷克的《一个无产者的自述》

(1930)、卡・魏科列普夫的长篇小说《斯拉夫之歌》、汉・洛贝尔的长篇

《一个受殴打的人》(1930)等均是这一时期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这里我 们要对埃里希・魏纳特和汉・马尔希维察这两位作家稍加叙述,至于另外一 些重要的作家,如贝歇尔、安娜・西格斯等人留到下面几章予以介绍。

埃・魏纳特(1890—1953)出身于一个工程师家庭,父亲是一个社会民 主党员。青年时期他曾在工厂做学徒,后在艺术学校学习绘画,担任绘画教 师,并开始文学创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应征入伍,战场上的经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他有 强烈的影响,开始创作一些政治讽刺诗,并在酒吧间朗诵,与左派和共产党 接触。他在左派杂志上发表诗歌;在工人集会上朗诵自己的作品,有二千多 次,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工人诗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成立的发 起人之一,1929 年加入共产党。

魏纳特是一个政治诗人,他一生从未发表过一首抒发个人情绪或者耽于 哲理的诗歌,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战斗性和现实性,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理 解,他的文集被称做是一部独特的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史。在魏玛共和国 时期,他的诗歌揭露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和工会的官僚政治,抨击资产阶 级的贪婪和种种恶行,讽刺苟且偷安、因循守归的小平民。在法西斯势力蠢 蠢欲动时,他把笔锋直指希特勒及其帮凶,提醒人民不要受骗。

这位政治诗人一直受到魏玛反动政府的迫害,他曾因所谓的侮辱德国海 军荣誉而受到审讯;发出了不许他登台朗诵诗歌的命令;而法西斯上台,他 被迫流亡,西班牙内战时,他参加了国际纵队,他不仅是国际纵队的一位指 挥官,而且还创作了不少诗歌和通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苏联,参加对德广播工作,1943 年被选为“自 由德国民族委员会”主席。战后返回祖国,担任民主德国国民教育总局副局 长,主管文学艺术和新闻出版工作。

魏纳粹的诗歌继承了海涅、维尔特的政治讽刺诗传统,强烈的政治激 情,火一样的讽刺,题材的尖锐性和现实性,语言的形象性,以及可朗诵性,

使他的诗作成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有力武器,他成为德国无产阶级 文学中的著名诗人。

魏纳特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诗作主要收集在《埃里希・魏纳特发言》

(1930),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作品收入《同志们》一书, 1933—1945 年流 亡期间的诗歌收入《向黑夜呼唤》(1947),此外,尚有文学日记《斯大林 格勒回忆录》(1951)等。

汉斯・马尔希维察(1890—1965)是一个工人出身的作家,生于一个矿 工家庭,十四岁时即下井拖煤。1910 年因参加罢工被开除,一次大战时被征 入伍,1919 年参加独立社会民主党,1920 年参加德国共产党。他从 1924 年 起从事文学创作,1929 年加入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纳粹上台后他被迫流 亡,1936 年参加西班牙国际纵队,后逃亡美国。战后返回德国,后任民主德 国驻捷克大使等职。

马尔希维察的成名作报告文学《埃森风暴》(1930)记述了 1920 年鲁 尔地区工人起义的斗争;长篇小说《煤矿上的战役》(1931)、《轧钢厂》

(1932)也均是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三部曲:《库

(14)

米阿克一家》(1934)、《库米阿克一家的归来》(1952)、《库米阿克一 家及其孩子们》(1959),这是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史诗性作品,形象地表 现了一个从农民成长为一个走上革命道路的工人的过程,它写的是一个工人 家庭的历史,而这一家庭代表的是整个德国工人阶级。此外,马尔希察还写 有诗集、短篇小说等。

第三节  1933—1945 年的德国文学 概述

1933 年 1 月 30 日,纳粹党的头子希特勒(1889—1945)被总统兴登堡

(1847—1934)任命为德国内阁总理,魏玛共和国消亡,开始了德国历史上 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年代。1934 年 8 月 2 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便兼任总统,

自封为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主义是用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称出现 的,而实际上,这名称不过是用来欺骗群众的幌子。法西斯德国的真正统治 者仍然是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大地主和军国主义分子,再加上法西斯头子。

更有甚者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他们的权力之大达到了资本主义德国从未有过的 程度。此外,法西斯政权也受到那些怀有强烈的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的人的 支持。

希特勒执政后,立即实行空前规模的法西斯统治。2 月 27 日,戈林策划 了国会大厦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包括德共领 袖台尔曼(1886—1944)——被捕。4 月,希特勒建立秘密警察组织,专门 用来对付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接着又取消了除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5 月 10 日,在柏林歌剧院广场及一些大学城里,根据德国报纸公布的“黑名单”

(第一批有 44 名作家),焚烧进步作家和所谓“非德意志人”著作,其中有 亨利希・曼、布莱希特、德布林、雷马克、卡夫卡等的作品;到 1934 年底,

遭禁图书达 4000 种以上。与此同时,纳粹党煽动了空前规模的反犹太主义,

迫害犹太人。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被迫流亡国外。

由于政治和种族原因,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 作家流亡。因此,流亡文学成了这个时期德语文学的主流。流亡文学在文学 史上也称为反法西斯文学。法西斯夺取政权、国会纵火案、焚烧图书、追捕 犹太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第二次大战爆发,每个时期都造 成作家流亡的浪潮。据统计,先后流亡的德语作家约有一千名,其中著名的 德国作家有贝歇尔(1891—1958)、本亚明(1892—1940)、布莱希特(1898

—1956)、布莱德尔、德布林、福伊希特万格、拉斯克一许勒、凯泽、亨利 希・曼(1871-1950)、克劳斯・曼(1906—1949)、托马斯・曼(1975—

1955)、马尔希维察、雷马克、雷恩(1889—1979)、内莉・萨克斯(1891

—1970)、西格斯(1900—1983)、托勒、图霍尔斯基(1890—1935)、魏 纳特、韦尔弗(1890—1945)、弗・沃尔夫(1888—1953)、楚克迈耶尔、

阿・茨威格(1887—1968)等。黑塞(1877—1962)则早在 1923 年就加入瑞 士国籍。这一大批作家中,后来有一部分人由于对前途失去信心,看不到出 路而自杀,如图霍尔斯基、本亚明等。有一部分人在贫病交迫或精力耗尽后 离开人世,如凯泽、拉斯克—许勒等。有一部分人加入了居留国的国籍,如 德布林、楚克迈耶尔、雷马克、克劳斯・曼等。只有一部分人在 1945 年战争 结束后回到德国。不过,无论如何,德国流亡文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

(15)

震撼了当时世界文坛。

此外,在德国国内还有一批被称做“内心流亡”的作家,他们作为消极 反对派而留在国内。他们的大部分著作,描绘的不是政治冲突,也不是社会 冲突,而是心理、道德的冲突。这些作家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人敌 视或反对法西斯主义,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基督教的人道主义思想,如贝根 格律恩(1892—1964)、施奈德(1903—1958)、维歇特(1887—1950)、

施罗德(1878—1962)等。另一部分人敌视或反对法西斯主义,主要是由于 他们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民主准则的信仰,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对民族主义 和种族主义的否定,以及他们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如豪普特曼、胡赫(1864

—1947)、凯勒曼、法拉达、凯斯特纳、巴尔拉赫、魏森博恩(1902—1969)

等。

流亡文学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3 年至 1938 年,此时,国外 局势比较平静,流亡去向主要是法国、瑞士、捷克、荷兰、英国、苏联。第 二阶段 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期战云密布,

局势动荡,流亡的去向主要是苏联、美国和拉丁美洲。流亡文学没有造成文 学史上的分裂,流亡在各个地区的反法西斯作家在作品中都反映了同样的发 展路线。但是,德国流亡文学是由各种政治信仰和美学观点的作家组成的,

他们中既有资产阶级民主派作家,也有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既有现代派作家,

也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由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等原因,往往有各种不 同的性格和流派,有时还对某一方面的作品进行贬低。德国流亡文学的共同 特点是强有力的政治性,流亡作家都对法西斯怀有强烈的仇恨,对祖国怀着 深沉的思念和热爱。他们都反对希特勒、反对战争。他们都从个人的立场出 发,提出警告和谴责,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辩解。他们的生活环境 有了彻底的变化,原来的精神基础突然丧失,而受到居留国的影响却愈来愈 多。他们的艺术意图不仅要考虑德语读者,而且还要考虑居留国的读者。

德国流亡文学中的反法西斯文化统一战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35 年组 成了以亨利希・曼和贝歇尔为首的德国流亡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

“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会后,不同派别、不同观点的德国反法西斯作 家共同出版了《流亡中的德国作家》一书,这是德国流亡作家团结合作的一 个表现。1936 年夏,德、意法西斯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有二十多位知名的 德国作家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国际纵队,如魏纳特、雷恩、马尔希维察、布莱 德尔等,和西班牙人民一起同佛朗哥分子作战,并有一些作家献出了生命。

1939 年 9 月希特勒德国侵占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反法西斯 文学从这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久,德军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大 批流亡作家离开法国、瑞士等国去苏联、美国和拉丁美洲。1941 年 6 月德国 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德苏战争。诗人贝歇尔、魏纳特等积极 参加对德宣传工作,号召德国人民不要支持希特勒,德国士兵和军官不为法 西斯充当炮灰。1942 年 8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以苏联红军 的彻底胜利而结束,成为二次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国法西斯军队节节败 退。1945 年 4 月 30 日希特勒在柏林自杀,5 月 8 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法西斯德国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个时期的德语文学中 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

流亡文学中的各派作家先后创办了一些德语文学刊物,著名的有在阿姆

(16)

斯特丹出版的《文丛》(1933—1935),在布拉格出版的《新德意志之页》

(1933—1935),在莫斯科出版的《国际文学德文版》(1931—1945)和《言 论》(1936—1939),在苏黎世出版的《标准和价值》(1937—1940),在 墨西哥出版的《自由德国》(1941—1946)等,并在国外建立了一些出版社,

如克维里多出版社,阿勒特・德・兰格出版社,贝尔曼——菲舍尔出版社。

这些刊物和出版社对推动反法西斯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德国流亡文学表现了题材、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体裁上也是丰 富多采,既有结构宏伟的长篇小说,也有短小的政治抒情诗,既有内容深刻 的戏剧作品,也有尖锐的反法西斯报告文学。在反法西斯流亡文学中,涌现 了大批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品,其中突出的是:亨利希・曼的《国王 亨利四世的青年时期》(1935)和《国王亨利四世的完成时期》(1938),

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1933—1943)和《浮士德博士》

(1947),黑塞的《玻璃珠游戏》(1943),福伊希特万格的《假尼禄》(1936)

和《流亡》(1940),阿・茨威格的《凡尔登的教训》(1935),安娜・西 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1942),雷马克的《凯旋门》(1946),克劳斯・曼 的《梅菲斯特》(1936),布莱德尔的《考验》(1935)和《父亲们》(1941)。

剧作家弗・沃尔夫的《马门教授》(1934)和《博马舍》(1941),托勒的

《哈尔牧师》(1939),楚克迈耶尔的《魔鬼的将军》(1945),布莱希特 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 《四川好人》(1939/1941)和《伽 利略传》(1938/1945—1947)。诗人拉斯克—许勒、内莉・萨克斯、贝歇尔、

布莱希特、魏纳特等的诗歌作品。在文学理论上有建树的是本亚明。

“内心流亡”的作家情况比较复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希特勒统治 下的德国基本上停止了文学创作(不是说完全没有创作),如胡赫、卡罗萨、

凯勒曼、凯斯特纳等。也有一些作家虽继续进行创作,但只写一些不涉及当 时社会政治问题、纯属过去历史或个人生活的作品,如法拉达写了《狼群中 的狼》(1937)、《铁汉子古斯塔夫》(1938)等长篇小说。另一小说家贝 根格律恩写了长篇小说《大暴君和审判》(1935)和《天上人间》(1940)

但出版后因引起反法西斯的政治共鸣,仍遭查禁。小说家维歇特因对纳粹统 治表示不满,于 1938 年被关入集中营两个月,释放后被禁止写作,后来他以 自己在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写成《死人之林》(1945),控诉了纳粹暴行,

歌颂了集中营里的反法西斯斗争。“内心流亡者”的反对派文学,尤其是当 时流传的诗传单和以隐蔽手段公开出版的作品,在希特勒统治的年代确实进 入了德国读者的精神生活中间,产生了谴责纳粹暴行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作 用。

有极少数作家在法西斯恐怖的形势下,进行文学创作,写下了具有独特 内容的作品。如彼得森(1906—1969)于 1933 年希特勒上台时留在国内,1935 年他化装逃出德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他作为 德国地下文学的代表,给大会带来了多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纪实小 说《我们的街道》(1936),记叙了柏林一条街道的工人和共产党员的反法 西斯斗争。他在发言中说:“无论怎样,在德国存在着地下文学”。有些作 家正是因为从事地下写作或表示对纳粹统治的不满而惨死在法西斯分子的手 中,如米萨姆(1878—1934)、赫尔曼(1871—1943)、库克霍夫(1887—

1943)、奥西埃茨基(1889—1938)等。

第三帝国统治下,对文化生活的控制特别严密。戈培尔领导的宣传部下

(17)

专门设有“帝国文化总局”,下设新闻、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分支机 构。凡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学院”成员,第一必须是纯血统的亚利安人,

第二必须完全符合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人,早在 魏玛共和国时期就创作了颂扬反动的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作品,现在更 是变本加厉写下了歌颂希特勒、歌颂法西斯主义、歌颂侵略战争的作品。如 博伊梅尔堡(1899—1963)、德温格尔(1898—?)、布隆克(1888—1961)、

约斯特(1890—1978)、科尔本海伊尔(1878—1962)等。第三帝国的法西 斯文学,在艺术上没有多少价值,只是表现了他们政治上的堕落。诗人贝恩

(1886—1956)在纳粹党刚上台时曾发表广播讲话表示支持,但不久即发现 自己的错误,从 1935 年起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

1933—1945 年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是德国历史上黑暗野蛮的时代。这 个时期的德国文学,由于政治、战争等因素情况特别复杂,但是不容置疑,

流亡文学是这个时期德国文学的主流,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德语文学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坛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1875—1955),二十世纪德国杰出的小说家。1875 年 6 月 6 日出生于吕贝克一个大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尼德兰王家参议,有较高的 社会地位,1891 年去世之后,商号倒闭,家道中落。母亲于 1892 年带着三 个妹妹迁居慕尼黑,他留在吕贝克读完中学。服一年自愿兵役,但未到期即 被革除。1894 年托马斯・曼也来到慕尼黑,在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次年 参加讽刺性杂志《西木卜里其西木斯》的编辑工作。1894 年在自然主义杂志

《社会》上发表中篇小说《堕落》,获得好评,决定专攻文学,并在大学旁 听历史、经济和文学艺术课程。1895 年至 1897 年间,和哥哥利希・曼两度 旅居意大利,开始职业创作生涯。1898 的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 弗里德曼》。1901 年发表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给他带来很大声誉,

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托马斯・曼早期创作受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的影响。这个时期发表的 中篇小说《特里斯坦》(1902)、 《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在威 尼斯之死》(1912),短篇小说《神童》(1903)、 《沉重的时刻》(1905)

等,描写了艺术家孤独、傍徨、苦闷的情绪和某种病态心理,在一程度上反 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艺术家的时代特征。1905 年托马斯・曼 与有犹太血统的教授女儿卡蒂亚・普林斯海姆结婚,生有三子三女,其中大 儿子克劳斯・曼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二儿子戈罗・曼是一位历史学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马斯・曼认不清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曾针对 亨利希・曼批评德国战争政策的政论《左拉论》,发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 看法》,与哥哥论争。战后,他继续写作因战争而中断的长篇小说《魔山》,

该书于 1924 年发表,又一次受到文坛的重视。1929 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接着发表的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预示了法西斯主义 垮台的必然性。

1933 年希特勒篡夺政权后,托马斯・曼的政治认识有了提高。他被迫流 亡国外,在瑞士参加反法西斯阵线,1938 年到美国,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客 座教授。他在流亡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和演说,收在《注 意,欧洲!》(1938)、《民主即将胜利》(1938)、《德国听众们!》(1945)

等文集里。1933—1943 年间,托马斯・曼陆续出版了卷帙浩繁长篇小说《约

(18)

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第一部《雅各的故事》(1933),第二部《年青 的约瑟》(1934),第三部《约瑟在埃及》(1936),第四部《赡养者约瑟》

(1943)。这一组著作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关于约瑟的传说,描写了犹 太人善良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借以驳斥希特勒种族主义者妄图灭绝犹太人 的种种谬论,全书充满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在法西斯分子迫害犹太人的高潮 中,写出这样一组作品,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939 年,托马斯・曼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绿蒂在魏玛》,写老年歌德 于 1816 年和他青年时代曾热恋过的情人绿蒂在魏玛会面的故事。在这部作品 里,作者用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歌德的伟大形象,同时也写出了他渺小的一 面。但是,在描写歌德的心理状态时,又采用了现代派意识流手法,通过歌 德大段的内心独白,再现了歌德生活的时代、矛盾的性格和卓越的思想。这 部作品以及作者在此之前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歌德和托尔斯泰》《1923》、

《歌德——资产阶级时代的代表》(1932)、《叔本华》(1938)等,可以 说是托马斯・曼对他青年时代把叔本华、尼采、瓦格纳奉为引路的“三颗明 星”的清算,同时也是转向歌德和转向德国古典文化的标志。后来,托马斯・曼 发表的政论《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是我们时代的大蠢事》(1946),是一篇表 明世界观进一步转变的代表作。

托马斯・曼后期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1947 ),它 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和灾难,是一部“痛苦之书”。其他 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被挑选者》(1951)、《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自白》

(1954),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1953)等。

托马斯・曼一生维护人道主义传统,在艺术创作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他的小说结构严谨,独具匠心。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虽于 1944 年获得了美 国国籍,但对五十年代初美国推行麦卡锡主义、迫害进步人士极为不满,愤 而离开美国。他希望德国民族得到统一,在没有统一前,他于 1952 年选择瑞 士作为定居地。1949 年,纪念歌德诞生二百周年时,他在西德的法兰克福和 东德的魏玛各发表一次演说;1955 年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时,他又在 西德的斯图加特和东德的魏玛各发表一次演说。这两项活动引起了巨大反 响。托马斯・曼曾获多项文学奖,并被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包括美国哈佛 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5 年 8 月 12 日,

托马斯・曼在世界各地庆贺他八十寿辰后不久在苏黎世逝世。他在国际文坛 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发表于 1901 年,这是德国 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 1929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证书上特别提到“这部作 品日益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有个副标题:《一个家庭的 没落》。托马斯・曼在这部小说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 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一个旧式资产阶级家庭在精神道德 和经济上的没落,刻划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 示了弱肉强食的资产阶级法则。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 术技巧。

故事发生在商业城市吕贝克,着重反映的是 1835 至 1876 年间的历史,

这正是德国历史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小说开始,靠拿破仑战争起家的大粮 食商约翰・布登勃洛克刚买进一座大宅,亲友们都来庆贺。这个家庭有经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彭龙,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

REITs 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目前全球 REITs 市场规模近 2 万亿美元,其中美

三是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电力成本持续下降,更利于提升新能源相对 于化石能源的市场竞争力。截至 2020 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到约 5.3

2010 年由于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以及市场对美国经济下探的担忧,使得具有 避险功能的日元更受青睐,带来日元升值压力。为此,日本央行在 2010

22 韩立余: 《当代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碰撞及其发展前景》 , 《国际经济法学刊》2018 年第 4 期,第 3 9-40

二個 ZigBee 的頻段是 1、第三個 ZigBee 的頻段也是 1 ,那麼 第一個 ZigBee 就和第二三個 ZigBee 無發互相傳送資料但是第 二個和第三個

二年間政府推行了「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等各項重大公共政 策,於是帶動了日後各項產業的蓬勃發展,營造業更是在八十年代後 期及九十年代的迅速增加行業,甲等由 1045 家增至

1871—1946)和稍晚的塞梵利(F.Severi,1879—1961),他们主要的结果是代数曲面的分类.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