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成人依附類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 成人依附類型 "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回顧與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並以既有之理論為基礎,發展出 本研究的架構與假設。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介紹依附理論的發展與研究;第 二節介紹華人的情緒調控機制;第三節介紹互動行為;第四節說明目前關係品質 的調節作用;第五節則為情侶研究之方法與資料分析。

第一節 依附理論的發展與研究 一、 從親子依附到成人依附

(一)發展之連續性

Bowlby (1969,1973,1980)提出之依附理論意指人們傾向於與一個特定的對象 形成強烈的連結。依附理論中一項基本的原則是依附關係在人們一生中,從在強 褓中的嬰孩到即將進墳墓的老者(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都持續且重要地影 響著個體,在時間進程中,小孩會將自己與成人的互動經驗內化,這樣的早期依 附關係會是個體日後離開家庭,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原型(prototype)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Holmes, 1993; Feeney & Noller, 1996; Rothbard &

Shaver, 1994)。

上述之原型假說(prototype hypothesis)指出,早期經驗也許會是未來親密關係 的原型,因此早期的經驗對個體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Bowlby(1969,1980)進一步 提出個體之運作模式(working model)或關係表徵(representation of relationships)來 說明早期依附的重要性。運作模式是真實經驗的反映,不只是內在心理分析與建 構的產物,而是過去事件互相交互而成的歷程(引自 Roisman et al., 2001)。個體 之運作模式會受到早期互動經驗影響,進而形成個體對關係的表徵,並引導個體 在未來親密關係中之預期、可觀察的行為(Roisman et al., 2001; Crowell et al., 1999)。個體早期經驗所形成的內在運作模式,將伴隨著個體的歷史前進(Roisman

(2)

14

et al., 2001)。

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也可以看到相同的概念。個體從童年期與家人 依附關係累積經驗,進而建構自身的認知情緒表徵。表徵是很穩定的結構,關係 中的行為與表徵從嬰兒期到成年期具有一定的穩定關係,它能引導我們的思想、

語言和行為 (Crowell et al., 1999)。此外,個體的運作模式在發展上除了具有一定 穩定性以外,亦扮演著中介的角色。Roisman 等人 (2001)指出個體不同關係之間 的連結是被個體的內在關係基模所中介。Roisman 等人也提到行為在發展上的組 織與轉變確實能在時間更迭之中保持一致,然而個體的許多人際關係卻被個體對 經驗的內在表徵所中介。

針對為什麼依附關係可能會持續整個生命歷程,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解釋與 看法。以社會訊息處理論來看,人們似乎會依對方的行為而產生一些反應,而這 些反應的解釋正是一個人對自己及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的表現,也就是說人們依 著早期關係經驗而選擇與創造自己未來的社會環境。在選擇夥伴時,個體會藉由 尋找親近或逃避不喜歡的對方,來選擇一個可能較符合自己內在運作模式的朋友,

以維持自己的成人依附類型(Bartholomew & Horowitz , 1991)。此外一個類似的概 念也提到,Caspi & Elder (1988)稱之為互動持續性( interactional continuity),當個 體產生社會行為時,會吸引類似行為的伴侶以持續如此之行為互動(引自

Bartholomew & Horowitz , 1991)。最後一個講法是來自社會訊息偏誤,也就是我 們會特別去注意以及組織能符合我們過去經驗的訊息,過濾掉其他不符合我們過 去經驗的訊息,因此模糊的刺激將傾向於被既有的模式所同化(Bartholomew &

Horowitz , 1991)。

(二) 發展之轉變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研究指出,隨年齡增加,成人依附與親子依附的關連 度會減少,此外 Hazan 與 Shaver 又進一步提出成人依附與親子依附不同之處,

主要是親密關係通常是尋求與給予安全的雙向歷程,以及親密關係幾乎跟性的吸 引有關。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個體的依附關係在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完全不變的,

在發展的持續性之中,轉變的歷程亦悄然作用著。

(3)

15

以社會發展的觀點來說明這樣的轉變,依附理論包含了運作模式的繼續建構、

修改以及整合的歷程。這樣的觀點與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基模(schema)概念相同。

當個體遇到新的知識與經驗時,會修正既有的基模以適應新的環境( Hazan &

Shaver, 1987)。

既然發展並非完全來自於早期經驗的形塑,以積極的層面而言,我們該如何 修正或改變一些負向的表徵呢?Epstein(1980)指出一個重要的方向:當強烈的情 感經驗與自己既有的運作模式產生不一致時,個體就會發生改變(引自

Bartholomew & Horowitz , 1991)。

已有研究(Brown & Harris, 1978; Crockenberg,1987; Quinton, Rutter, & Liddle, 1984)指出具有支持性的伴侶關係具有潛在的治療價值,這樣的伴侶關係能調節 早期依附關係的影響。此外亦有研究(Caspi &Elder, 1988; Ricks,1985)指出大部份 生命進程的轉換包含了一個新的社會角色適應,例如離開大學、結婚、生育或退 休,這樣的新角色也許是一個讓個體重新組織以及評價依附表徵的機會。另外亦 有學者(Ricks, 1985)認為學習去了解與原諒父母的養育缺失,或是個體得到一個 與父母之間較自主性的地位時,個體也較能去克服早期模式的影響(引自

Bartholomew & Horowitz , 1991)。

二、 成人依附類型與傾向

承上所述,透過發展的連續與轉變,親子依附將或多或少影響著成人依附的 內容,至今成人依附的理論也是根據 Bowlby(1969,1973,1980)與 Ainsworth 等人 (1978)的親子依附三種類型來延伸。茲介紹如下:

(一) 成人依附類型

Ainsworth、Blehar、 Water 和 Wall (1978) 做了一個陌生情境(the Strange Situation)的實驗,這個實驗主要在觀察親子依附行為,也就是當照顧者離開孩 子時,孩子所表現出之三種主要的行為模式:安全型、逃避型與焦慮矛盾型。

(4)

16

Hazan 和 Shaver(1987)是最早以上述親子依附的概念來研究成人間的親密 關係的學者,他們認為早期經驗不但影響日後的親密關係,而且成人親密關係本 身就是一種依附歷程(love as attachment),他們更是使用自陳量表來測量成人依附 的先驅者。Hazan 和 Shaver 將 Ainsworth et al.(1978)的三種依附類型描述的 題目刊登於報紙,再請讀者自評一個符合自己的描述,並以此回函的結果統計之,

結果發現三種親子依附類型的人數比例與三種成人依附類型的人數比例相似此 外,在這個研究中也發現不同成人依附類型的受試者,會有不同的親密關係與相 處方式,也會有不同的依附歷史與及親子關係。

Shaver 和 Hazan (1988)又接著針對成人浪漫之愛的理論分析提出四大主要觀 點:(1)愛的本質是情緒;(2)愛與依附的關係;( 3 ) 愛的概念是行為系統的 整合;以及(4)依附觀點與過去愛的概念化的比較。

Bartholomew(1990)、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1991)則延用以上之依附理論,

以「正負向自我概念」與「正負向他人概念」發展出一套四類型的依附模式,以 此兩個不同的連續向度來區分四個不同的依附型態,並將原本三類型分法中的逃 避型區再分成恐懼-逃避型與排除-逃避型,包括安全型(secure)、焦慮型

(preoccupied)、恐懼-逃避型(fearful-avoidance)與排除-逃避型 (dismissing-avoidance)。

安全型依附表示個體對自己與他人都有較正向的概念,此類型與 Hazan 和 Shaver(1987)的安全型依附類似;焦慮型依附是指個體對自己有負向的自我概念,

但卻有正向的他人概念,這類型的人會傾向於尋求他人接納以肯定自己,較類似 於 Hazan 和 Shaver 的焦慮(矛盾)型;恐懼-逃避型依附是指個體對自己與他人都 有較負向的概念,一方面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另一方面又覺得他人是不可信 賴的,這類型的人會逃避與他人親近以保護自己受到拒絕,較類似於 Hazan 和 Shaver 的逃避型依附;排除-逃避型依附是指個體對自己有正向的概念,但對他 人有負向的概念,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卻覺得他人不可信賴,因此也會逃 避與他人親近以保護自己免於失望。此外,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1991)並依

(5)

17

此理論而發展評量一套多元方法量尺(multidimensional scaling),以訪談法、受試 者自陳量表法與同學評定等方式將受試者分類到最符合自己的依附類型。

(二) 成人依附傾向

當心理學者開始著手研究成人依附這個領域之後,便開始有依附類型與傾向 的爭論 (Collins & Read, 1990; Fraley & Waller, 1998)。除了上述的依附類 型取向的學者,有些學者則傾向於將成人依附置於連續向度上來測量與討論 (Simpson, Rholes, & Phillips, 1996; Fraley & Waller, 1998; 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這些學者認為以向度的概念來測量成人依附有其心理計量以 及概念上的優勢,他們指出向度比類別更準確,若已經有向度量表,則將受試者 分類即是不必要 (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 Fraley and Waller, 1998)。

此外, Fraley 和 Waller (1998) 亦指出,使用向度的模式比使用類別模式更 能反映成人依附的豐富內涵與個體間的變異性。

自此之後,許多主張使用依附傾向的研究者則提出不同的模式來測量成人依 附傾向,同時對依附亦有不同的詮釋與觀點。Brennan、Clark 和 Shaver (1998) 針對過去所有成人依附的自陳量表做整理比較,進而發展一份雙直交向度的依附 量表,稱為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ECR )。Mikulincer (2006)指出這是一份信度與效度都良好的依附量表。這份量 表中,第一個向度是焦慮,是在測量個體擔心被伴侶拋棄或拒絕以及過度陷入於 關係的程度;另一個向度是逃避, 也就是反映個體在行為上與情緒上與伴侶保 持距離以及將關係置身事外的程度。

此外, Fraley 和 Shaver (2000)則提出另一套詮釋的角度來看成人依附的 兩個向度。Fraley 和 Shaver 將焦慮向度視為是一套評估監督系統,這套系統 會偵測親密伴侶的接近與否,以及是否具有回應性;另一方面,他們將逃避向度 視為是負責調節個體依附的情緒與行為的系統,高逃避的人會藉由逃避與依附相 關的議題來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

(6)

18

綜上所述,基於本研究目的與設計,研究者認為依附傾向較能反映出個體間 依附的變異性,因此本研究將以連續分數測量成人依附傾向。此外,考慮到本研 究並非隨機抽樣,乃是透過招募請有意願參與本研究的情侶前來,因此這些情侶 在「依附逃避」傾向的分數可能都不會太高,亦即,所收到的依附逃避資料之變 異性可能不會太大,再者,研究者的興趣在於瞭解依附系統在偵測伴侶及目前互 動關係的線索與個體表現於外的互動行為的關係,依附焦慮傾向將更能回答本研 究的問題。有鑑於此,本研究只探討依附焦慮傾向。

三、 依附焦慮傾向

研究者研讀過去文獻發現,高度依附焦慮的人有負向知覺偏誤以及對親密關 係較患得患失而容易有情緒上的矛盾與起伏,茲整理如下:

(一) 患得患失

研究指出,相較於低依附焦慮的人,高依附焦慮的人害怕被伴侶拋棄、極度 渴望情感上的親近與支持(Hazan & Shaver, 1987; Collins & Read, 1990),因此這 些擔憂與渴望會驅使高依附焦慮者高度地偵測這段關係中拒絕與接受的線索,以 及密切地監督伴侶在肢體與情感給予上的親近或缺乏(Simpson, Ickes, & Grich, 1999; Cassidy & Berlin, 1994)。甚至,即便關係中沒有出現危機或威脅,這些與 依附有關的擔憂與渴望還是一直存在高依附焦慮者的心中,亦即高依附焦慮者就 算處於一段良好的關係中,還是經常擔憂失去與渴望親近(Mikulincer, Birnbaum, woodis, & Nachmias, 2000)。

(二) 知覺偏誤(perceptual bias)

由上述文獻可知,高依附焦慮者會密切地監督、偵測伴侶以及親密關係。然 而,他們的內在運作模式甚至對伴侶與親密關係的知覺都存在負向偏誤

(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在依附類型 或依附傾向的相關研究中得到證實。Simpson、Collins、Tran 和 Haydon(2007) 於 研究中則提到不同依附傾向的人對於伴侶的行為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許多研究

(7)

19

依附類型的學者發現,對於安全型依附的人來說,當遇到伴侶的負向行為時,安 全型依附者會比不安全依附者的表現與回應較有建設性;這樣的結果在主張以連 續向度來表示依附傾向的研究上(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也有類似的發 現,Rholes、Simpson 和 Orina (1999)指出當處於一個誘發恐慌的情境或當得到 伴侶較少的支持時,高依附逃避的女性會表現出較多的失功能生氣;此外,高依 附焦慮者當伴侶對他們不好時,通常會報告出較多的負向情感、經驗到更多不信 任的知覺,他們會對這段關係與伴侶有較多的擔心與不安(Mikulincer, 1998)。

Collins(1996) 的研究也指出,高依附焦慮者對於伴侶的行為有較負向的歸因,較 容易認為伴侶是自私的,以及故意沒有回應到他們的需求,以及會對於伴侶的沒 有回應較生氣。高依附焦慮者對親密關係的知覺也常存在負向知覺偏誤,因為他 們可能會過度強化他們所知覺到的線索,意指他們在偵測到關係中的危機線索後,

他們因為上述所說的患得患失以及過度在意這個關係,會特別放大與強調這個線 索,因此相較於低依附焦慮者,他們更容易覺察到關係中的問題與危機,也更容 易擔憂害怕關係失去。

(三) 小結

綜上可知,高依附焦慮者對關係情境之正負向線索相當敏銳,因此他們在關 係情境安全或不安全的轉換之間,有較大的情緒起伏,意即他們在較差的關係品 質中,報告較多的負向情緒與行為(Mikulincer, 1998; Collins,1996; 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 )。然而,若將這樣的研究結果套用至華人文 化中,其合理與普遍適用性程度高嗎?以下研究者將介紹華人忍耐的情緒調控機 制,進而提出本研究假對此現象之假設。

第二節 華人的情緒調控機制

一、 中西方對情緒調控之差異

西方對於情緒調節與控制的看法,認為當個體面對負向情緒時,應該要自我

(8)

20

覺察與體認其負向情緒,並且必須直接處理情緒方能進一步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 ( McFarland & Buehler, 1997)。這樣的觀點可以從坊間耳熟能詳的情緒智商(EQ)

(Golman,1995)書籍或是許多西方引進之諮商輔導技巧而得到相同的佐證,也 就是說,對西方而言,良好的情緒調控策略,則是能覺察體悟自身與他人的情緒,

接納並與該情緒共處,如此而能重新省視觀照並再次出發成長。

反觀華人文化於人際關係中之情緒調控策略,則相當推崇忍耐的功夫,有道 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儒家思維中,孔子提到:「小不忍,則 亂大謀」;主張清靜無為的道家亦有忍的哲學於其中,老子主張「守柔」,崔瑗之 座右銘中也說:「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也就是說,華人文化中,於外在環 境中遇到不平之事,首要之務還是反求諸己,內聖而後外王。若將範圍縮小至情 侶或夫妻的相處,由於關係更加親密,所以缺點一覽無遺,更容易有衝突與負面 情緒產生,因此常聽到所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維繫夫妻關係的道理,以 及老一輩的人也會流傳一些夫妻相忍為家的大智慧。在華人文化中,兩個人會相 識相遇,都是前世修行而來的「緣分」,因此在相處上彼此磨合與自我調整的色 彩較濃。

有鑑於此,研究者以下將介紹忍耐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二、 忍耐的理論

(一)忍的定義

雖然忍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極為普遍且受到推崇的概念,忍的現象也常見於 華人社會中,但是以忍為主體的研究卻十分有限,李敏龍與楊國樞(1998)首先 針對忍做有系統之整理與界定「一種策略性的自抑機制或歷程,在此一機制或歷 程之中,當事人為了避免對自己、他人或公眾顯然不利之後果的發生,或為了預 期對自己、他人或公眾顯然有利之後果的出現,不得不做己所不欲的事情或承受

(9)

21

己所不欲的身心痛苦」。

根據上述之定義,忍包括目的性、自抑性、策略性、不快性等四項特點。此 四個特點分別就忍的動機面、意志面、認知面與情緒層面說明如下:目的性是屬 於忍的動機面,意指一種目標導引的心理歷程;自抑性屬於忍的意志面,意指在 忍的當下意志並非自由,而是屬於一種不得不的狀態;策略性屬於忍的認知面,

意指忍是一種意識層次運作的心理歷程,因此個體需要選擇合適的策略達成忍的 目的;不快性則屬於忍的情緒面,意指個體在經歷忍的同時也經驗到慾望與後果 間的衝突,這樣的衝突反映在情緒上則是引發強烈不舒服的感受(李敏龍與楊國 樞,1998)。

呈上所述,忍是一種「自抑機制或歷程」,與西方文獻中抑制(inhibition) 或壓抑(suppression)概念有其重疊之處,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抑制或壓抑都 不是一個健康的情緒調控方式。Pennebaker 等人(1987)指出若個體有意的抑 制自己向他人吐露創傷事件的慾望,則會使個體健康遭受威脅的機率升高。

Emmons 與 king(1988)也有相同的發現,他們發現個體在不同的目標間產生衝 突或矛盾,而這些目標間的矛盾或衝突與負向情感、憂鬱傾向成現正相關,因此,

從上述西方文獻似乎可以推論忍的概念不利於適應。

本土文獻針對忍的負向適應也做了不少研究。余德慧(1991)指出,由於中 國人在面對人際失衡時,時常會以隱忍或退讓的方式因應,因此中國人容易產生 悲、怨等負向情緒。Hwang(1977)也指出,中國人常以忍耐因應衝突,因此多罹 患身心症狀。綜上所述,不論是西方或是華人本土的文獻皆指出忍不利於適應,

甚至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研究者認為,既然「忍」為華人社會備受推崇的文化與特質,因此若一味地 將忍視為是一種不利適應的情緒調控方式,將不能真正深入瞭解其心理機制,再

(10)

22

者,華人傳統文化在提出忍耐這個概念時,也應該是以適應生活為前提,因此,

在隱忍之後如何從中化解,也就是說在華人文化中找尋一個忍耐後可能的情緒轉 化途徑,應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以下,研究者將介紹忍耐的情緒調控策略。

(二)忍的情緒調控策略

過去華人本土針對忍為主題以及討論其情緒轉化機制的文獻主要有兩篇。茲 分別討論如下:

李敏龍與楊國樞(1998)針對忍的概念作理論與實徵分析,其研究結果指出,

一般人忍的目的都是為了維持人際和諧,也就是說,忍的事件發生在人際關係中 居大多數,對此,研究者認為親密關係是人際關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因為在 親密關係中的互動可能比其他人際關係更為頻繁,因此在親密關係中,忍耐的事 件應該非常多,所以探究其在親密關係中的忍的情緒轉化亦有其必要。

然而,究竟在忍之後的累積情緒應該如何調控?李敏龍與楊國樞(1998)則 分析一般人所採取的策略並歸納為五類,包括注意力、認知思考、情緒、行為以 及自我修養。雖然這五類已經涵蓋了忍的大部分策略,然而這五類之間可能具有 歷程上的區別,但該研究卻未加以區辨,導致於類別間出現模糊的現象。

黃囇莉(1998)於「忍的心理機制及其轉化」指出華人忍的意涵遠超過壓抑 而來得更豐富,並且將忍的情緒轉化做了更細的區分。他將忍的情緒處理機制分 為「自我壓抑」、「認知轉化」與「順勢迂迴」三個層次。自我壓抑多半是一種不 得不的狀況下所採取的方式,有迫於無奈之苦,這種壓抑式的忍,談不上情緒的 抒解與轉化,長期下來將不利於心理健康;第二層次為認知轉化,也就是透過認 知上的重新詮釋,進而提昇自己的一種心理健康機制;第三層次為順勢迂迴,也 就是個體瞭解自己的忍耐的目的性是有益的,為了長遠的益處,忍耐將只是一個 暫時的過程。然而順勢迂迴與其他的忍不同,因為這種忍是有一個清楚的目的性,

(11)

23

因此其情緒上的壓抑也較低。

由上述探討可知,華人在面臨人際衝突時,在情緒調控方面或許有別於西方 之直接表達,取而代之地會以忍耐的「自我壓抑」、「認知轉化」或「順勢迂迴」

之不同層次以面對衝突困境,是故,當探討華人依附焦慮傾向在衝突關係中的表 現時,提出一套全新於西方的思維,以華人文化之忍耐觀點來切入將有其必要。

(三) 小結:華人觀點下之依附焦慮

結合上述第一節與第二節之文獻論述,研究者認為,依附理論與其經典研究 都是在西方文化的情境下被提出與討論(Ainsworth,Blehar,Water,& Wall, 1978;

Hazan & Shaver, 1987; Collins & Read, 1990; Simpson,Rholes,& Nelligan, 1992),因此,依附這個概念從思維到研究情境及適用性都可說是一個典型西方 的理論,而這樣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高依附焦慮者在關係情境安全或不安全的轉 換之間,有較大的情緒起伏。他們在較差的關係品質中,報告較多的負向情緒與 行為(Mikulincer, 1998; Collins,1996; 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 )。

然而,從第二節的文獻可知,西方表現情緒的方式常是外顯的、直接的,而 華人文化強調人際和諧與推崇忍耐的美德,因此常是以內隱的或間接的情緒調控 機制來作用,因此,依附焦慮在西方的研究結果與論述在強調和諧與忍耐的華人 文化中是否仍然普遍適用?應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議題。再者,以觀察法之研 究情境下,或許研究者僅能從外顯行為加以判斷與分析,如此一來,上述之高依 附焦慮者於不同情境間之情緒起伏的結果或許並不存在於華人文化中,取而代之 的,在其關係品質差時,或許其內在的負向情緒與衝突程度與西方並無不同,但 於觀察之下,華人顧及人際和諧、面子與透過忍耐之調控機制之後,研究者可能 看到的是有別於西方的結果,而呈現以外表和諧、以和為貴、小不忍則亂大謀的 一面。

因此,若將西方之依附理論與結果直接推論及華人文化中,研究者認為難免 有窒礙難行之憾,若能以一個華人文化的觀點重新詮釋並瞭解依附這個概念,或

(12)

24

許能為依附理論注入一種新的思維與內涵。

第三節互動行為 一、 互動行為的性別差異

個體依附與個體在親密關係中的行為特質間的關係,在依附領域中一直是相 當重要的研究議題,亦即,安全型的人對自己的關係有較多的滿意、親密、信任 與承諾;焦慮型的人對自己的親密關係有較少的滿意度以及較多的衝突及矛盾。

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都會影響或調 節這之間的關係(Kirkpatrick&Davis, 1994),Collins 和 Read (1990)在研究中即 認為性別可以調節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對男生而言,安全依附類型與正向行為的 預測效果比焦慮依附更好;但對女生而言,越高焦慮的女生,對關係越不滿意以 及較少信任。若想瞭解依附類型影響親密關係的行為,傳統性別的角色必須被考 慮進來(Kirkpatrick & Davis, 1994)。

由上可知,性別因素應該是依附研究中必須考慮的部分。傳統的性別角色所 賦予在行為表現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說,男生在傳統的性別角色上被賦予要獨立 與自主,女生在傳統性別角色上被賦予要能溫柔與照顧。所以研究者認為,在互 動行為上男女生的表現應該有所不同,而本研究中的研究樣本又是異性戀情侶,

所以受試者的組成為男女各半,若不將性別的因素先加以控制,將無法看到研究 者真正想知道的依附、行為與情侶關係之間的關係。因此,研究者把性別視為一 個可能會對本研究結果有所影響的變項,但性別在本研究中並非是研究者所關心 且有興趣的議題,所以在本研究中控制為一個共變數的角色。

二、 依附焦慮與互動行為的關係

依附是一種互動(Berman & Sperling,1994),研究者整理過去依附與互動行 為的文獻發現,依附焦慮與許多互動行為都有明顯的關係,研究者整理幾個最常 被探討的議題並摘取 IDCS 中四個項目(負面情緒、衝突行為、問題解決技巧與 支持肯定)為本研究之研究變項。茲整理如下:

(13)

25

(一) 負向情感

Bowlby (1979)提到,情緒是依附理論的核心(引自 Hazan, Campa, &

Gur-Yaish, 2006)。Shaver & Hazan(1988)的研究中也認為成人浪漫之愛就是整個 複雜情緒的總和。Feeney 和 Noller(1996)則進一步認為依附理論可以被解釋為 情感調節理論,也就是說,依附理論可以被視為是個體如何處理負向情感的理論。

在親子依附的研究中,嬰兒的依附類型的認定即是從嬰兒與照顧者分離後的情感 調節而定;在成人依附的相關研究中,依附也與個體如何回應與調節情感有關。

焦慮型的個體可能會一直不斷地意識到負向的感覺,他們會以一種高度警戒的方 式著重於這些負向情感,也會時常表現出生氣與害怕。

由上可知,依附、情感及負向情感調節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高依附焦慮者雖 然會有較多的負向情感,但是研究者認為,高依附焦慮者應該會擔憂以及高度戒 備這段關心與伴侶的失去,既然如此,他們表現出負向情感的動機與背後的機制 為何?難道他們不擔心過多的負向情感會使這段關係破裂嗎?因此,研究者認為 依附焦慮與負向情感的關係應該不若過去研究結果那般單純。本研究將延伸過去 研究並繼續探究之。

(二) 衝突

Feeney 和 Noller(1996)指出焦慮型的個體可能會一直不斷地意識到關係中 負向的感覺,並且也較容易對伴侶表現出的敵意與不安的行為。在此,研究者認 為有必要將衝突與負向情感這兩者都納入本研究之互動行為項目中,因為兩者在 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不同的地方在於負向情感是一種情緒,而衝突本身 是一個顯現於外的對抗行為,當然衝突本身也包含了負向情感的概念。研究者認 為在探討依附焦慮之負向情緒的同時,其顯現於外的衝突行為也應該要加入分 析。

然而,就像上面所討論過的,高依附焦慮者會擔憂以及高度戒備這段關心與 伴侶的失去,既然如此,他們在表現出衝突行為的動機與背後的機制為何?難道 他們不會擔憂過多的衝突行為會使這段關係破裂嗎?因此,研究者認為依附焦慮 與衝突行為的關係應該值得本研究繼續探究之。

(14)

26

(三) 問題解決技巧

Simpson、Rholes 與 Phillips(1996)指出過去只有少數針對不同依附傾向的 人如何協調以及嘗試解決衝突的研究。舉例來說,許多研究發現安全依附的人傾 向於使用較多整合性策略以及較多妥協的策略 (Pistole, 1989),以及他們在與伴 侶互動時,展現出較多的自我揭露以及在討論主題上較有互惠性(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在解決衝突之後也會傾向於使用較積極的方法去調節情緒 (Kobak & Hazan, 1991),也表現出較少的失功能生氣(dysfunctional anger)以及 逃避議題的狀況(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Fleming, & Gamble, 1993)。

由以上少數的研究發現,安全依附(類似本研究中的低依附焦慮)的人有較 好的問題解決技巧,因此,高依附焦慮的人的問題解決技巧可能較差,然而,研 究者欲探究這樣的關係在華人本土的文化中,是否仍然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因此,

本研究將釐清這些疑點。

(四) 支持肯定

Berman 與 Sperling(1994)指出成人依附是依附與照顧(caregiving)的結 合,意指成人依附的內涵中,照顧伴侶、提供支持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Shaver & Hazan (1988)也認為照顧系統(caregiving system)對於成人浪漫之愛來 說是非常重要的。Mikulincer(2006)根據 Bowlby(1969)的理論,對照顧提出一個 定義:照顧是一種對伴侶依附行為或需求的一種補償,提供支持或保護,目的為 減少對方的痛苦或促使對方成長或發展。亦即,情侶中某方的照顧系統會被另一 方的依附行為或需求所誘發,以改變伴侶的狀況直到伴侶安全感、幸福感增加。

Mikulincer 進一步將照顧分為過度激發型(hyperactivation)與去激發型

(deactivation)。前者意指侵入地、刻意地照顧,個體會藉由照顧對方來說服 自己或伴侶:自己是一個很好的照顧者。他們會誇大伴侶的需求、對伴侶的不安 情緒有高度的警戒與覺察、非常重視對方的需求而忽略自身的需求,依附焦慮系 統會使過度激發型的照顧系統增加;後者意指個體會抑制同理(empathy)、較少 表現憐憫(compassion),對伴侶的需求有較少的敏感度與回應,低估或不在意伴 侶的負向情緒,依附逃避系統會使去激發型的照顧系統增加。

(15)

27

從上述文獻可以知道依附與照顧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研究者將使用 IDCS 中類似的概念「支持肯定」為本研究之互動行為的項目。

三、 小結:

由上可知,高依附焦慮的人可能會有較多的負向情感與衝突,以及較差的問 題解決技巧與提供較少支持肯定,然而,研究者認為如果單從依附焦慮與互動行 為之間的關係去分析,可能過於籠統不夠特定,而且本研究的資料是屬於對偶資 料,情侶雙方乃是鑲嵌於這對情侶的整個關係情境之中,所以在探討依附焦慮與 互動行為的關係時,或許應該加入這對情侶的關係去分析,方能發現一些關係情 境下有趣的現象,研究者將在下一節專門探討情侶的目前關係品質。

第四節 目前關係品質

早在 Hazan 和 Shaver (1987) 這篇經典的研究中就明確指出,過去學者已經 過度強調依附與依附相關的特質及感覺,而忽視了個人與情境交互作用後的產物,

過去學者常用幾種不同的依附類型(例如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

來來描述關係或是這個人。當然,我們知道人都是有連續性與一致性,但是我們 並不能否認在依附這個人格變項之外,親密關係更是個非常複雜與有力量地影響 這之中因果關係的因素。Kirkpatrick 和 Davis(1994)亦指出,安全依附與許多 正向或社會期許的變項有正相關,不安全型依附與許多負向或社會不期許的變項 有正向關。事實上,依附與親密關係行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如此簡單,否則 Bowlby(1980)的理論也不會至今仍被許多學者重新詮釋與驗證。關係的歷程 必須要被考慮進來,而不僅是把他當成一個共變項,若能將關係的滿意度、衝突 與穩定度一起加入考慮,對於依附理論的瞭解必定更加深遠。以下,研究者將介 紹目前關係品質的相關文獻與研究。

(16)

28

一、 目前關係品質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過去的依附研究皆指出,安全型依附的人在與伴侶互動時有較多正向行為而 少有負向行為,而非安全型依附的人在與伴侶互動時,有較多的負向行為以及較 少的正向行為(Pistole, 1989; 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 Kobak & Hazan, 1991;

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Fleming, & Gamble, 1993; Simpson, Rholes, &

Phillips,1996;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然而,研究者認為這樣的說法與 分析不夠鉅觀與縝密,因為不論我們在討論什麼事件,我們常常都會先假定在某 個前提之下,或是預設在某種情境條件之下,而不是認為這件事可以放諸四海皆 準,因此,研究者認為安全型依附的人有較多的正向行為而不安全依附的人有較 多負向行為,應該也要架構在一個較大的情境條件之下來思考,亦即,這樣的結 果應該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成立的,所以必須把情境加入探討,分析起來才夠縝 密與特定。再者,在探討一段「互動」的時候,如果分析的角度只侷限在「個人」

而沒有彼此的「關係」、整體情境等等,這樣的互動分析也過於枝節片段,而不 夠鉅觀,所以研究者認為在本研究中將這對情侶的關係加入討論是有其必要性 的。

Simpson、Rholes 和 Nelligan(1992)在其焦慮誘發情境實驗中,即討論到 關係情境的重要性。他們提到若沒有將整個互動情境加進來考量,個體無法全然 地表現出自己依附特質的典型行為,舉例來說,我們不能說高度依附逃避的人永 遠都是冷酷以及與人保持距離,因為逃避傾向的人之所以表現冷酷或與人保持距 離,應該都是架構在某種情境的前提之下,若整體的關係情境有所轉換,逃避傾 向的人所表現出的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在探討依附傾向與個體所表現之行為的時候,若將整 個關係情境省略不加考慮,所有的討論都將顯得流於理論推導而不夠落實於「實 際」,因為個體所有的行為表現以及情侶間所有的互動都是架構在彼此這段關係 之下,因此這個共同存在於兩人間的關係情境勢必得加入考量,方能使整個分析 更加完整,這也是本研究將整個分析架構從過去只有著重於個人推廣及整體關係

(17)

29

情境的一個新嘗試。對此,研究者認為,情侶目前所屬的關係品質,在整個個體 行為表現與情侶互動中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本研究中應能調節「依 附焦慮」與「個體與伴侶之互動行為」之關係,亦即,在不同的關係品質之下,

依附焦慮傾向與所表現出之互動行為的關係應為不同。以下,研究者將探討目前 關係品質的調節作用。

二、 目前關係品質的調節作用

承上所述,目前關係品質在分析一對互動緊密的情侶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為我們無法將每個個體單純視為獨立的個體而忽視了這兩個個體間的關係,一 般而言,高依附焦慮者,有較多的負向行為與較少的正向行為,但是若將整體關 係加進來看,高依附焦慮者可能只會在某種關係情境下才會有較多的負向行為,

但在某種關係之下則不會如此。既然個體間的行為免不了會受到所處的關係所調 節,也就是說,在不同的關係品質下,依附特質與行為的關係可能有所不同。以 下,研究者嘗試著就過去的理論與研究,討論在不同的目前關係品質下,個體或 伴侶的依附焦慮與個體正負向行為的關係。

(一)個體的依附焦慮與目前關係品質之交互作用

Feeney(2002) 、Kobak & Hazan(1991)以及 Rholes、Simpson、Campbell 和 Grich(2001)的研究發現,在一段有回應性、支持性以及互動良好的關係情境 中,對於個體在情緒與行為上都有所助益。因此,研究者認為,整體而言,不論 個體依附焦慮程度高低,個體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好的狀況下,應該都會比在目前 關係品質較差的狀況下,有較少的負向行為以及較多的正向行為。然而,雖然在 目前關係品質好的情況下,個體的負向行為較少正向行為較多,但是研究者認為,

若再仔細探究在目前關係品質好的時候,個體依附焦慮與個體正負向行為的關係,

以及在目前關係品質差的時候,個體依附焦慮與正負向行為的關係。將更能瞭解 整個互動的全貌以及方向。

1. 在目前關係品質好的時候

承上所述,相較於低依附焦慮者,高依附焦慮者傾向於表現出較多的負向行

(18)

30

為與較少的正向行為,這樣的關係在過去許多研究中都已經得到支持(Pistole, 1989; 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 Kobak & Hazan, 1991; 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Fleming, & Gamble, 1993; Simpson, Rholes, & Phillips,1996;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雖然過去的研究都沒有考慮到關係品質,也沒 有把關係品質當作一個調節變項來分析,所以得到的結果是針對一般狀況,研究 者認為,若將關係品質視為一個調節變項,這樣的現象在目前關係品質不會很差 的情況下應該都會存在,因為在關係品質不差的情況下,高依附焦慮者並不會過 度陷入彼此關係的問題中,也不會需要刻意壓抑自己的負向情緒或行為來滿足或 討好對方,所以高依附焦慮者就會很自然地將自己的負向情緒或行為表現出來。

再者,由於高依附焦慮者對關係或伴侶的失去相當擔憂,因此也很容易患得患失

(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所以高依附焦慮者即便是處 於一段不錯的關係中,也不容易真的放心,可能會繼續敏銳地覺察到關係情境地 線索而有負向情感或衝突行為。因此,研究者認為,在關係品質較好的情況下,

高依附焦慮者會比低依附焦慮者有較多的負向行為。

2. 在目前關係品質差的時候

在探討這個部分的交互作用時,研究者認為必須先思考到之前提到的高依附 焦慮者的特質,例如患得患失以及對情境線索敏銳等等,以及要考慮到上一節提 到的華人忍耐文化。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差的時候,比起低依附焦慮的人,雖然西 方文獻皆指出,高焦慮者較容易覺察與敏銳知覺到情境中拒絕或接受的線索,在 面臨這樣的情境時,他們也比低依附焦慮者更容易擔心與害怕失去這段關係,對 伴侶以及這段關係也較沒有安全感(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Mikulincer(2006)以行為系統的觀點來探討依附,亦指出高依附焦慮者在 面對一段較差的關係時,會過度陷入關係問題裡而有負向情緒。

然而,上述的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之下所證實,在華人文化情境下,高依附 焦慮者即便敏銳地知覺到關係品質較差,他們所關注的議題與所使用的情緒調控 策略也與西方有明顯不同,高依附焦慮的華人或許會為了要顧全大局或是以和為 貴,所以所採取的情緒調控策略較為內隱,也就是說,或許他們也會有西方研究 所指出的負向情感與衝突,但是他們較不會將這些情緒形於色,他們可能會透過

(19)

31

隱忍的方式(包括自我壓抑、認知轉化或順勢迂迴等策略),在有外人觀察之下,

高依附焦慮之華人會選擇表現出華人最重視的人際和諧,由此可知,在觀察之下,

高依附焦慮的華人在一段較差的關係情境中,他們會壓抑自己的負向行為表現,

想盡辦法去表現正向行為以維護這段關係,不管最後有沒有效果。因此研究者認 為,目前關係品質較差的狀況下,相較於低依附焦慮者,高依附焦慮者應該會表 現出較少的負向行為,以及較多的正向行為。

(二)伴侶的依附焦慮與目前關係品質的交互作用

Feeney(2002) 、Kobak & Hazan(1991)以及 Rholes、Simpson、Campbell 和 Grich(2001)的研究發現,在一段有回應性、支持性以及互動良好的關係情境 中,對於個體在情緒與行為上都有所助益。因此,研究者認為,整體而言,不論 伴侶依附焦慮程度高低,個體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好的狀況下,應該都會比在目前 關係品質較差的狀況下,有較少的負向行為以及較多的正向行為。但是若再仔細 探究,研究者認為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好的時候,伴侶依附焦慮程度高低與個體正 負向行為的關係,以及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差的時候,伴侶依附焦慮程度高低與個 體正負向行為的關係應該會有所不同。

從個人與伴侶相互影響模式(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

中可以知道,伴侶的依附焦慮程度亦能預測自己的正負向行為,Simpson(1990) 與 Collins 和 Read (1990)亦指出伴侶的依附類型對於自己在關係中的評價與行 為也有預測效果。普遍來說,伴侶依附焦慮越高,自己表現出負向行為的程度應 該也越高,以及自己表現出正向行為的程度也會越低,亦即,若將自己的依附焦 慮以及來自於自己的因素(例如性別)控制住,來自於伴侶的依附焦慮程度,對 自己的正負向行為表現應該有預測效果。但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情侶互動的時 候,個體的行為不免地會受到這份共同所處的關係的影響,若不將這個關係考慮 進來,所有的分析將流於個人、片段而不夠全貌。因此本研究將目前關係品質加 入為一個調節變項。以下,研究者將嘗試探討在不同的目前關係品質狀況下,伴 侶依附焦慮程度對個體正負向行為的關係為何。

1. 在目前關係品質好的時候

(20)

32

研究指出,若能與一個特定的關係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與慰藉,對於個體在這 段關係中的人際認知與行為將是一個有力量的調節作用(Kobak & Hazan, 1991;

Feeney, 2002; Rholes, Simpson, Campbell, & Grich, 2001)。因此,在一段良好的目 前關係品質中,高依附焦慮伴侶對自己的正負向行為的關係會被目前關係品質所 調節,亦即,在目前關係品質好的時候,即便伴侶的依附焦慮程度很高,自己反 而會因為這段良好的關係品質,而對伴侶的焦慮能有所包容與體諒,也容易以更 多的善意付出(減少負向行為、增加正向行為)來安撫高依附焦慮的伴侶。也就 是說,研究者認為,若兩人有一段良好的互動關係,伴侶的依附焦慮程度越高,

反而會讓個體為了安撫伴侶或者是為了繼續維持這段關係而努力,因此個體可能 會做出較多的正向行為以及較少的負向行為。

2. 在目前關係品質差的時候

承上所言,當加入目前關係品質為本研究分析的調節變項時,若是兩人的目 前關係品質較差,而伴侶的依附焦慮又很高,這時可想而知的是,自己的負向行 為也會隨之越高,而正向行為也會隨之越少。

三、 小結

在研究一對一對彼此有高度互動的情侶時,已經不能再把他們當作各自獨立 的個體來分析,這對情侶的目前關係品質也必須加入考量才能讓整個分析更完整,

因為情侶的目前關係品質將會調節個體或伴侶的依附焦慮與個體正負向行為的 關係,亦即,研究者認為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好的時候,(1)自己的依附焦慮越高 則自己的負向行為越多、正向行為越少以及(2)伴侶的依附焦慮越高則自己的 負向行為越少、正向行為越多;而在目前關係品質較差的時候,(1)自己的依附 焦慮越高則自己的負向行為越少、正向行為越多以及(2)伴侶的依附焦慮越高 則自己的負向行為越多、正向行為越少。

(21)

33

第五節 成人依附之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一、 互動觀察法

由於自陳法在使用上較為便利與快速,一直被許多研究所青睞,然而這樣的 方法具有一些無可避免的缺點,例如其結果會受到個體最近的經驗而影響作答反 應,以及容易受到社會期許而產生某些反應心向,因此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不甚穩 定(Crowell, Treboux, & Waters, 1999)。因此,在實驗室中觀察情侶互動將是一個 能延伸自陳法以及彌補其中不足的一個方法(Hazan & Shaver, 1987)。

Capaldi 、Kim 和 Shortt(2004)也曾提到,在做情侶研究的時候,訪談法與自 陳問卷可能會探出社會期許性的回答,因此使用觀察研究就特別重要,因為觀察 法是透過實驗者創造一個適當的壓力狀況以觀察情侶自然的行為反應,並非請情 侶有意識的自我報告,因此也較能反映出真實的平實互動狀況。此外,若以自陳 量表或訪談法來研究情侶的親密關係,通常只能了解情侶中的某一方,無法得到 這對情侶較全面性的關係資料,這顯然與本研究想瞭解情侶實際相處互動的目的 不符合。從這樣的考量來看,觀察法便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法,因為在觀察的過 程中,研究者同時可以得到情侶雙方的資料,除了可以看單一個體的反應,也可 以從互動過程中,以「一對情侶」為分析單位,以觀察他們的交往互動狀況。

除了上述的特點,觀察法還能得到較多元甚至全面性的資料,這可能是自陳 量表法或訪談法無法具備的特點。一般研究者能從自陳量表法中得到的資料,就 是受試者的填答內容,而可以從訪談法中得到受試者的談話內容、表情、音調等 資料。在觀察法之中,不但可以得到對話的內容,情侶各自的肢體語言、面部表 情、動作與音調都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段互動。

雖然觀察法可以同時收集到情侶雙方的全面性資料,但是相對地研究者後續 的資料分析編碼即需面臨耐心與敏銳度的考驗,此外,如何克服情侶來實驗室時 的防衛心,讓參與者能在信賴研究者的情況下,自然且無壓力的與伴侶互動,即 是本研究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為此,研究者需要特別向參與者說明本研究目的 是希望能讓情侶更瞭解彼此的互動方式,因此在互動時能越自然、越真實的反應

(22)

34

出平時互動的樣貌,對於後續所提供給參與者的分析回饋才是有幫助且有效的,

同時也必須再次向參與者保證資料的保密性,以期能建立一個互信的合作關係。

以下,研究者將介紹本研究在觀察法中邀請情侶互動的任務及後續的編碼系 統之相關文獻。

(一) 誘發依附系統之情境

Bowlby (1969,1973)指出當個體感受到威脅、脆弱與憂傷痛苦時,依附系統 將會被激發,個體會藉由尋求接近 (proximity-seeking)以獲得安全感。因此,

依附系統並不總是一個被激發的狀態,依附行為的顯現也不總是都在同一個水準,

因此是在壓力情境或事件中,個體的依附系統將能被激發與顯現。因此若要觀察 一個人的依附特質,必須在特定的環境與情境之下。

過去心理學家究竟使用哪些情境來引發依附特質呢?Kobak 和 Duemmler

(1994) 指出,強烈的衝突能增加個體心理上向伴侶尋求支持的需要,因此也能 使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更加明顯。一般來說有兩種激發依附系統的經典情境。第 一種為害怕誘發情境(fear-provoke situation)或焦慮誘發情境(anxiety--provoke situation)(Simpson, Rholes, & Nelligan, 1992; Rholes, Simpson, & Stevens, 1998),

在這樣的情境中,情侶中的雙方先被分開,女方被帶到一個將會誘發焦慮的實驗 室,並透過指導語喚起他們高度焦慮,最後再讓男方與女方聚在一起,並觀察他 們的互動。這樣的實驗設計目的為瞭解不同依附傾向的受試者,向伴侶尋求以及 給予安慰、支持的行為與程度。然而在這樣的實驗設計中,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在 於,這個實驗原本所預設的互動就不是雙向的,而是已經先設立一個方向性,也 就是男性給予安慰、女性尋求安慰,因此所得到的結果也無法交換推論。

另一種為衝突互動(conflictual interactions),在這樣的情境中強調與觀察不 同依附傾向的個體維持一段合作與良好互動的行為。到目前為止,許多研究都著 重在個體在害怕激發情境中如何對伴侶回應,較少的研究針對衝突互動進行探究

(Simpson, Rholes, &Phillips, 1996)。Simpson、Rholes 和 Phillips(1996)進一步 說明使用衝突情境來觀察依附行為的特點:(1)與伴侶討論主要的衝突議題可以 激起關係中的終極問題,特別是那些害怕被拋棄或是對於對方的忠誠度不甚確定

(23)

35

的人;(2)能檢視彼此在維持一段和諧良好關係的技巧,為了達到一個雙方滿意 以及長期的目標,彼此是不是能採用對方的觀點或表現出某些程度的彈性與適應 性;與(3)能讓個體重新評估目前這個伴侶與這段關係。

有鑑於此,研究者認為使用衝突互動的方式較能觀察情侶雙方在衝突情境中 的互動行為,也較符合本研究之興趣,以下,研究者將介紹衝突議題討論任務:

(二)衝突議題討論任務

1. 相關研究

在 Roisman 等人(2001)的一個縱貫研究中,研究者從受試者小時候的親子互 動觀察,到 19 歲使用成人依附訪談,以檢視個體如何詮釋與回憶孩童經驗,當 作研究中之中介變項,最後再觀察個體 21 歲時與伴侶的互動。在他們觀察情侶 互動的實驗中,主要是請情侶在實驗室中共同討論與選出一個彼此相處間的問題,

並合作找出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法,給予情侶適當的時間壓力,並從中觀察其溝通 的品質。這個研究是採用 10 個互動行為評估系統,包括生氣(anger)、衝突解決 (conflict resolution)、互動負面情感(dyadic negative affect)、敵意(hostility)、整體 品質(overall quality)、安全感(secure base)、分享正面情感(shared positive affect) 以及另外 3 個與小時候親子互動觀察平衡的項目。

此外,Gurung、Sarason 和 Sarason (1997)的研究也有類似的觀察設計,在衝 突討論(the conflict discussion)任務中,實驗者發給情侶一張名單,上面羅列許多 雙方可能會產生不一致的議題,例如對這段關係的承諾程度(commitment to the relationship)、朋友的選擇(choice of friends)、信任(trust)以及陪伴對方的時間(time spent with each other)。再要求情侶共同討論,評定各議題在兩人相處上不一致的 等級,並共同選出一個最不一致的議題,之後情侶將會有 10 分鐘的時間進行此 最不一致議題的討論,整段過程中,情侶都將被告知會全程錄影。最後再設計一 個實驗被暫停的狀態,實驗者匆忙進入實驗室並當著情侶的面關掉錄影機(事實 上另一個錄影機持續工作),並告知情侶因某方在最初量表的填寫狀況不好,而 造成本實驗無法分析,也不用再繼續進行之後的實驗,最後實驗者藉口以跟指導

(24)

36

教授討論補救措施而離開現場。錄影機則錄下兩人在挫折狀態後,其互動與對話 的過程。

2. 本研究之方向

本研究延續上述之衝突議題討論任務,以及 Campbell、Simpson、Boldry 和 Kashy (2005)與 Simpson、Winterheld、Rholes 和 Oriña (2007)的實驗設計,

以及 IDCS 編碼系統的適用情境。主要邀請情侶討論一個關係中的衝突議題,並 以 IDCS 進行後續的編碼。詳細的實驗程序將在第三章介紹。

(三)互動項目編碼系統(Interactional Dimension Coding System, IDCS)

1. 發展背景與內容

IDCS (Julien, Markman, &Lindahl, 1989; Kline et al.,2001; Kline et al.,2004 )是 一套用來評估與瞭解當個體與親密伴侶在討論關係中的議題時,是如何與親密伴 侶進行互動,以及其正負向情緒與行為為何。意即,本系統提供一個有效率的方 法來替情侶互動中的正向與負向向度進行編碼評分。本研究使用此編碼系統之目 的為瞭解不同依附配對的情侶之互動情形,期待能除了自陳量表資料以外,更豐 富成人依附內容。

本編碼系統是一個整體性(global coding system)的編碼系統,強調於捕捉一 段較長時間中的互動過程的整體概念,反之,另一種編碼系統為微觀編碼系統 (microanalytic coding system),這種編碼系統則強調在一段小的時間段落中,某 個特定行為的分析。簡而言之,這兩種編碼傾向的差別在於其編碼的單位大小。

IDCS 在編碼成分上包括了兩個編碼成份:內容與情感。內容成份是指實際 上所使用的文字、能力與技巧;情感成分是指在傳遞內容訊息時背後的情感,也 就是說在互動過程中,這個訊息是如何被傳遞的部分。亦即除了受試者所使用的 語言以及行為本身,受試者的背後的情緒也是編碼是必須注意的重點。

IDCS 中編碼項目的發展主要是根據與當代的家庭壓力理論有關的項目,以及 能夠區分功能良好與失功能家庭的溝通行為及型態(Kline et al.,2004 )。本系統

(25)

37

的編碼項目包括個人以及對偶。個人向度是指每位受試者各自被評分,本系統有 九個個人向度項目,當中設計了五個負向的編碼項目,包括衝突、退縮、支配、

否認、負向情感,以及四個正向的編碼項目,包括溝通技巧、問題解決技巧、支 持肯定、正向情感。對偶向度是指以一對情侶為單位評分。研究者依據研究者之 興趣,加入了「焦慮」與「目前關係品質」兩項編碼項目。茲將本編碼系統之編 碼向度說明如下(Kline et al., 2004)。

2. 編碼項目

(1)個人向度(individual dimension)

A. 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正向情感是指正向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姿 勢和語調情緒或聲音品質。有正向情感不等於沒有負向情感。

B. 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負向情感是指負面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姿 勢和語調情緒或聲音品質。有負向情感不等於沒有正向情感。

C. 問題解決技巧(problem-solving skill):問題解決技巧是指個體認清問題 並使用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式來處理問題的能力。評分時根據個體去嘗試解 決問題的能力,不管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否已被解決。

D. 支配(dominance):支配是指一種在互動中,運用伴侶以控制或影響個體的 實際達成。支配可以透過強迫、壟斷或脅迫行為來鑑定。

E. 支持肯定(support/validation):支持是強調以正向的聆聽與說話技巧,展 現對伴侶的支持與瞭解的能力。與這個項目非常相似的同義字就是鼓勵、感 恩與接納。

F. 衝突(conflict):衝突是兩個個體之間對於不一致的目標或意見所表現出的 掙扎。可以從個體所表現出之緊張、敵意、意見不一、對抗性或負面情感的 程度鑑別出衝突。

G. 退縮(withdrawal):退縮是互動過程的逃避,或是逃避討論問題,個體可能 會迴避議題,躲進自己的世界中,向後退,或是不參與互動。

(26)

38

H. 否認(denial):否認是一種主動拒絕問題存在或主動拒絕自己在這個所討論 的問題中所應負的責任。

I. 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溝通技巧是指個體以清晰且具建設性的 方法傳達自身想法與感覺的能力。

J. 焦慮(anxiety): 焦慮是指個體在整段互動過程中的壓力程度。

(2) 對偶向度(dyadic dimension)

A. 負向循環(negative escalation):是指某一方的負向行為是因為對方的負 向行為而來,就像滾雪球效應一樣,連續性的負向行為是這個部分要被觀察 的重點。

B. 正向循環(positive escalation):是指某一方的正向行為是因為對方的正 向行為而來,就像滾雪球效應一樣,連續性的正向行為是這個部分要被觀察 的重點。

C. 承諾(commitment):是指情侶將彼此關係視為重要的優先順位,並且積極改 善這段關係的程度。

D. 未來滿意度(future satisfaction):是指評分者預測這對情侶未來五年相 處的快樂程度。

E. 未來穩定度(future stability):是指評分者預測這對情侶未來五年還可能 繼續交往的程度。

F. 目前關係品質(current relationship quality ):是指評分者覺得這對情 侶目前的關係品質,相處起來愉快的程度,正向互動的程度。

3. 本研究方向與興趣

研究者雖然在實驗過程中將以上十六個項目都加以編碼,然而考量到前述之 本研究目的與興趣以及分析上之聚焦性,在本研究中在個人向度中以兩個正向編 碼項目:「問題解決技巧」與「支持肯定」,以及兩個負向編碼項目:「負向情感」

與「衝突」代表。在對偶向度中以「目前關係品質」為本研究之情侶階層的變項。

(27)

39

更詳細的編碼程序與步驟請參考本研究第三章以及附錄七由研究者翻譯之中 文編碼手冊。

二、 對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一)對偶資料的收集

我們時常聽到:「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台語亦有相同概念:「錢 無兩銀擲不響」,甚至英語亦有雷同的話:「It takes two to tango.」。從以上 這些生活諺語便可推知一般情侶的互動行為,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行為,應該都 不會是單方面所能造成,甚至,將範圍擴大到所有人際之間的互動亦然。也就是 說,形成最後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參與互動的所有人共同導致的。甚至早在 Hazan 和 Shaver(1987)這篇經典的研究中也指出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同時收集男女兩 方的資料是一個實際上必要之路。因此,研究者認為在做情侶研究時,若無法收 集情侶雙方的資料,對於瞭解該對情侶的多元與完整內容性將受到限制,所分析 之結果也難免流於片面之詞。以下,研究者將介紹收集完對偶資料後應該如何作 分析。

(二)對偶資料的分析

許多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所研究的領域都是關心一個群體或是一組人的 現象,因為這些人之間彼此是有關連性的、非獨立性的(nonindependence),在 分析這些資料時,就必須要考慮到這些資料的非獨立性。然而過去許多研究在分 析資料時,都忽略這個前提,而將這些彼此是非獨立性的資料用以傳統的分析法。

最常見的統計分析方法(例如:ANOVA 或多元回歸)都是具有觀察變項彼此獨立 的假定,因此當這樣的假定被違反了之後,其自由度就會不正確,而其統計結果 也會有所偏誤。因此當我們所研究的一組人彼此之間不是互相獨立的時候,就必 須要以對偶資料來分析,而非以傳統的個體資料來分析(Kashy & Kenny,2000;

Cook & Kenny, 2005; Kenny,Kashy, & Cook,2006)。

(28)

40

在本研究中,所收集到的資料型態是一對一對的情侶,每對情侶中兩人的資 料是有關聯性的,也就是說本研究的資料間不再是獨立的,因此將使用以下兩種 模式一同分析本研究之對偶資料。茲分述入下:

1. 個人與伴侶相互影響模式(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

(Kenny,1996; Kashy & Kenny,2000; Campbell & Kashy, 2002; Cook & Kenny, 2005; Campbell,Simpson,Boldry,& Kashy,2005; Kenny,Kashy, & Cook,2006)

APIM 是一個對偶關係(dyadic relationships)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整合 了在兩人關係中相互性(interdependence)觀點,並使用適當地統計方法去計 算與分析(Cook & Kenny, 2005)。

APIM 指出當個體之間是在一段相互依賴的關係當中,他們的結果變項不只 是會根據他們自己的特質與輸入,也會根據伴侶的特質與輸入。因此,這個模式 同時估計個人效果(actor effect)與伴侶效果(partner effect),在這裡個人 效果是指個體自己的預測變項對自己結果變項的效果,而伴侶效果是指伴侶的預 測變項對個體自己的結果變項的效果(Kenny, Kashy, & Cook , 2006)。

由於本研究將同時收集情侶雙方的資料,故使用 APIM 的概念,並以下述的 多層次模式進行分析。

2. 多層次模式分析(Multilevel Modeling, MLM)

多層次模式分析(Multilevel Modeling, MLM)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階層線性 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是一個相當新的統計分析技術。對於 對偶資料的分析可說是相當的實用。隨著 MLM 的發展,以 MLM 來分析對偶資 料這種觀察資料間不再獨立的特殊狀況,將是極為必要且合適的分析方法,在未 來,對偶資料的多層次模式分析將會越來越廣泛與盛行(Kenny, Kashy, & Cook , 2006)。

許多社會科學的研究上,限於人力物力之因,其實很難做到完全隨機抽樣,

許多研究者都是先發放到單位、學校、或是班級來進行施測。因此,這樣一來,

(29)

41

資料間的獨立性可能會受到他們來自相同學校或相同班級而無法維持。此外,在 鑲嵌設計(nested design)中,資料間彼此是具有層次與脈絡的關係,也就是說,

學生是鑲嵌於學校底下,當我們在考慮學生的資料時,也必須考量到來自學校的 脈絡情境對學生的影響。簡言之,當資料間不在是獨立,反而具有一些階層、鑲 嵌的關係時,這個時候就必須使用階層線性模式(溫福星,2006)。

在本研究中,每一對情侶之間都有其交往的文化,彼此資料的相關性也都很 高,因此資料間已經不是全然獨立,資料的型態是情侶兩人為一個集群

(clustered),情侶中的每個人的資料也都鑲嵌(nested)於整個情侶關係中,因 此這樣的對偶資料型態就必須使用 MLM 分析(Gelman &Hill, 2007)。

以下,研究者簡單介紹對偶資料的多層次模式分析的議題。

1. 對偶資料之多層次分析模式的限制

在一般 MLM 中,第一層的係數(截距與斜率)是被允許在各團體間是有差異 的,但是使用 MLM 來分析對偶資料時,斜率(也就是每對群組中 x 對 y 的效果)

必須被迫於在所有對偶中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模式中,當我們談到 x 對 y 的效果,只能存在固定效果(fixed effect),而隨機效果(random effect)

必須在模式中被省略。這樣的理由是,對偶資料中每組只有兩人,這樣的人數不 夠允許斜率於每對與每對之間有變異(Campbell & Kashy ,2002; Kenny, Kashy,

& Cook , 2006)。因此,本研究的第二階層,只有在截距項設定誤差項,其餘斜 率都視為是固定效果。

2. 多層次模式分析的樣本數

當以 HLM 的「個人鑲嵌於團體」(person-within-group)的概念來處理對偶資 料時,這時可以把一個團體視為兩個人(Kenny, Kashy, & Cook , 2006)。究竟一 個團體中指有兩個樣本是否足夠呢?一些學者提出肯定的看法:

溫福星(2006)指出,總樣本數固定,在平衡設計(balanced-design)的情 況下,組間樣本數 J 越大,各組樣本數 n 越小,可以降低標準誤。在探討跨層級

(30)

42

交互作用(cross-level interaction)效果時,組間樣本數 J 越大,各組樣本 數 n 越小,可以增進這個效果的檢定力。 此外,當組內相關係數 ρ 越高時,組 內 n 越小越好, 當 ρ 接近 1 時,最好的樣本設計是 n=2。另外, Gelman 和 Hill

(2007)也提到一個群組中兩個觀察資料即足夠 fit 一個 MLM 。

由上述可知,本研究以 MLM 分析對偶資料,樣本數是足夠且適合的。

3. 變項的平移(centering)

在進行多層次模式分析的時候,許多學者都會建議將預測變項平移,將變項 平移的好處有:(1)減少預測變項間的多重共線性 (2)讓截距有意義被解釋(溫福 星,2006)。 一般來說學者都建議平移至總平均數(Grand mean)較好,而組平 均數(group mean)則不建議採用(溫福星,2006; Kenny, Kashy, & Cook , 2006)。

此外,對於類別變項來說(例如性別),可以被有效率的編碼成為(1,-1),這樣 一來其平均數為零,我們就可以把它視為是對所有男生女生「整體平均」而言

(Campbell & Kashy ,2002; Kenny, Kashy, & Cook , 2006)。

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預測變項平移至總平均數,並將性別變項做有 效率的編碼,將女生編碼為 1,男生編碼為-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詞是當下宗教社會學研究中使用

John Smith & Sylvia Rea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odel),當中包涵六個步驟(1992) 13 。 Isaken & Treffi nger(1985)並將此套思考策略於資優教育的課程設計中應 用。到2000年,Treffi nger, Isaken,

[r]

後記:(1) 把這個故事講給陳美伶聽,她說這招對她不管用,我用 Google 試了一次,果 然人山人海都叫「陳美伶」 。(2)

Map Reading & Map Interpretation Skills (e.g. read maps of different scales, interpret aerial photos & satellite images, measure distance & areas on maps)?. IT

Salmon, Automatic Creation of Object Hierarchies for Ray Tracing IEEE CG&A 1987 Object Hierarchies for Ray Tracing, IEEE CG&A, 1987. • Brian Smits, Efficiency Issues

在這段記載中說到羅什為其小乘師說大乘方等空義,由於無法乍然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