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盔甲內的男人: 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盔甲內的男人: 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熊同鑫 博士

盔甲內的男人:

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

研究生:陳佩錦 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

(2)
(3)
(4)
(5)

謝 誌

「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只是 個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曾經,在我面對生命中的徬徨而手足無措時,有個人這樣告訴我。牧 羊人因為有勇氣去追尋生命中的夢想,而發現未曾想像過的另一個生命開 端。於是,我這樣告訴自己,如果不堅持下去、如果不去試試看,如今我 又怎麼會踏上台東這塊土地,開啟我的研究所生涯…。

兩年半了,時間好快…。猶記得當初侷促不安地與熊同鑫老師討論著 論文情景彷彿昨日。期間,老師對我的鼓勵與包容、適時的給予方向…,

這些都讓我在論文上有更寬廣的發揮與想像。在老師身上,我看見了作學 問該有的認真與執著,也發現了對於生活該有的樂觀與熱情。我想,我會 深刻記得生命中曾經有這樣的一位老師!

此外,很難忘記的是丁興祥老師對於生命史研究的投入,老師清晰明 確的建議與精采的論點使得論文有了更多發展的方向;而杜明城老師溫和 與諄諄引導更爲自己在論文書寫上增添了許多信心。

然而,我的生命是何其幸福,總是遇到了許許多多珍惜我的人扶持我 一路走來。楊教官、淑玲姐,你們對我的關懷與包容,我一直看在眼底,

也放在心底,只是太多的感謝總是來不及說出口。淑芬、乃文、慧君,與 妳們共同在一起的日子,有太多的歡笑、也有太多的不捨,以及彼此的相 知相惜,因為妳們,我懂得離別時候要微笑,只因為我擁有了如此豐盛的 情誼。還有,那群總是帶給我歡笑的學弟妹們,師範學院辦公室裡的回憶 一直少不了你們。而阿貴,亦妹亦友的妳,這個位子始終是要留給妳的,

一路上為我最放不下心的是妳、最支持我的亦是妳,我相信也因為有妳,

這本論文才得以完成!

最後,我要感謝愛我的家人。爸爸、媽媽以及老姐,有你們始終默默 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這一段摸索與成長的期間能夠無後顧之憂。爸爸,

這本論文是要獻給你的,我們有太多的情感總是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太 多的不諒解總是綑綁著彼此,但我相信,我們都在努力著!

佩錦 謹誌 九十五年一月

(6)

盔甲內的男人: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 摘 要

本研究透過研究者以身為一位「女性」與「女兒」的角色出發,藉由對三 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訪談,探討現今在社會文化脈絡下的中年男性(父親)

角色形塑,與其所需承載的角色壓力與期許,包括:外在的家庭責任、事業成 就,以及內在的情緒張力表現,其中主要關注於中年男性在面臨生命中重大事 件的衝擊與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內在情感,在歷經生命中難以承受之痛、難以 承受之重時,他們所展現的男性樣貌與他們的生命中產生的重量。

從三位訪談者的過往生命當中,本研究發現中年男性的性別角色因早期原 生家庭的經驗與社會文化的期待,即使在社會變遷之下,仍無法全然拋開傳統 父權文化對男性角色的箝制。男性除了是社會制度下的犧牲品外,同時也隱晦 傳達出男性盔甲底下陰性的柔弱。

在研究建議上,研究者認為透過生命史的研究,可以對他人生命經驗有所 了解、接受,並看見與欣賞他人的生命。

關鍵字:生命故事、男性研究

(7)

Men in the Armor: Life Story of Three Middle-Aged Men

Abstract

Being a female and a daughter, the study interviewed three middle-aged men, and reillustrates how they deal with the pressure and expec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that includ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amily, the achievement of career, and the outlet of emotion. Especially, the study focus on the changing and effecting in their inside emotion when they face the affecting in their lif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anging of society, but the restraint for middle-aged men still works, the experience of original family an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 stereotype keep affecting men. Moreover, excepting for the victims under the social system, they also release the tenderness from their iron armors.

Based on researcher’s experience, the approach of life story is strongly suggested be used to understand, accept, and appreciate others’ life and

“contributions”.

Keywords: life story, Men's Study

(8)

目 次

第一章 研究動機和目的………1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傾聽另一種聲音:男性研究……….4

第二節 男性學相關研究………6

第三節 相關男性學研究方法………..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25

第一節 研究流程………..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6

第三節 資料蒐集………..30

第四節 資料分析………..34

第五節 研究者的研究立場………..38

第四章 聽…他們說故事………...40

第一節 失勢的男人 ~ 彥輝………40

第二節 看不見未來的男人 ~ 保爸………51

第三節 孤單的男人 ~ 文叔………63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77

第一節 原生家庭中男性角色的形塑與影響………..77

第二節 社會文化期待下的“ 男兒本色 "………..87

第三節 英雄背後的「悲劇」- 生命事件的衝擊………10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8

第七章 省思...………...129

(9)

參考文獻………...135

一、中文部分………135

二、英文部分……….140

附錄...142

附錄一 訪談大綱...142

附錄二 重要關係人之文本資料...143

表次

訪談者基本資料表………..29

圖次

研究流程圖...25

(10)

第一章 研究動機和目的

「在我父親結婚的當天,

沒有人引領他進禮堂,

只有高貴的孤獨引導他向前,

由於他未曾乞求憐憫,

朋友以為他是個完全的人,

他承受得了一個人孤獨地走。」

(楊淑智譯,1995)

記得小時候,父親習慣會在晚上營業結束之後將我背在背後,沿著自家附 近的商街慢慢地走著,他會一邊嘴裡哼著不清楚的曲調,一邊還慢慢地晃動著身 體,有時遇見熟識的人便停下來聊天,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我就這樣靠在父親的背 上睡著,懵懵中只記得父親寬厚肩膀上的溫度和斷斷續續傳來的低沉說話聲。那 時候,父親是我心中的「馬蓋先」,因為家裡不管發生什麼事,他總能用他的厚 實雙手順利將事情解決,我深信這雙牽著我的手是無所不能的…。只是,漸漸長 大之後,這樣熟悉的牽手竟會讓我感到少許的陌生與不自在。

大部份時候的父親是嚴肅的,他對我們幾個小孩子的要求,隨著我們年紀的 增長而越來越嚴格,我們總是盡可能不要和父親有太多的接觸與交談;對於父 親,我們只感到畏懼以及尊敬。我不知道父親的心裏是怎樣的世界,也未曾嘗試 著要走進他的世界裏,他是打不倒的巨人也是不茍言笑的父親。漸漸地…我只知 道父親和我之間都產生了生疏與距離,而我一直以為父親心裏的那一塊會是完整 的。

大四那一年,父親竟在我面前流淚,我愣住了,不能反應,只是詫異的看著 他因為哭泣而抽搐的臉孔,不只是臉孔,他全身都在顫抖…他的肩膀以及雙手…

他用雙手不斷擦拭著臉上不斷流出的眼淚,他斷斷續續地訴說…訴說著我一直以 為他所能夠承受的所有事情…,所以我總是表現得漠不關心,甚至不曾發現父親

(11)

隱藏在僵硬笑容裡的落寞…,在那一剎那,我才知道原來父親的肩上所承受的家 庭重擔有多重、內心的恐懼與無奈有多深…,我徒然地呆站在一邊,只覺得手足 無措,雙手卻找不到一個最適合的擁抱方式與安慰,那時…他不是「馬蓋先」、

不是打不倒的巨人,也不是我心中無所不能的父親,他只是一個滿頭白髮、無助 又害怕的父親,一個不知道該怎麼向他人表露情緒的男人,也是我所不認識的父 親。原來,父親也會覺得害怕,也會感到無力感,也會想找人談論他的恐懼、分 擔他的壓力…,只是,他未曾學習過該如何抒發內心真實的情感,於是他跟大部 份的男人一樣,學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關閉起來。

由於父親的關係,使我開始思考在這個父權體制的社會中,是不是也在無形 中賦予男性一道無形的禁錮?

在許多傳統男性的成長背景裡,一直背負著男性應該成為一家之主的觀念,

而且要有事業成就的包袱。長久以來,許多男性在自己身上刻劃出一個男性角色 的責任,他們戴上社會要求男性戴上的堅強面具,來自社會上的規範,使得許多 男性不懂得該如何抒發自己的情緒,為了維護所謂的「強者」形象,許多內心隱 藏的苦與痛,他們從未學習該怎麼訴說與表達,在普遍被認為是父權制度下的獲 利者的同時,他們的人性也因為「男性」角色的緣故,而被強烈扭曲了。究竟,

怎樣才算是個男人?男性究竟需要的是什麼?男性長久以來享受了所謂的父權 文化所帶來好處,在有意無意間壓迫、支配、宰制了女性,但是男性在做為「既 得利益者」的同時,是否也相對的付出了什麼代價?或者,誠如劉惠琴(2003)

所言:「性別體制中賦予男性合理追求的位置,但同時也要求男性們為此權位而 拼命啊!」,在女性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同時,其實我們也須正視,男性跟女性一 樣都是社會性別體制下受害者的事實,都是同樣受社會角色期待所牽制,此乃為 研究者研究動機之一。

西蒙‧波娃曾說:「女人不是生為女人,而是變成女人的」,王雅各(2003)

認為若套用這句話,則可以說:「男人是變成的」、「女性主義是變成的」、「加害 者是變成的」…。如果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形塑而成的,同樣地,男人也不是天

(12)

生的,而是社會文化的長久觀念所形塑出來的;一個男人並非生而為男人,而是 經由習得且表現出來的男性特質才成為男人。然而,相對地,男人在了解自己的 痛苦的時候,也必須了解男人自己同時如何在造成身旁他人的痛苦,男性在不斷 壓抑自己的背後又是如何的在壓抑、牽制著他人,因此,在我們肯定男性過往經 驗的同時,並不是單純地回到傳統的男性氣概,也不是回到傳統男性權威的位 置,而是去尋找男性內心潛藏多年、受到壓抑的人生(畢恆達,2004),體悟在 每一位男性生命背後所隱晦共存的權力展現與情感衝突,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試圖從男性研究的觀點,採生命史研究方式探討 以下的議題:

1. 了解時代背景(歷史)脈絡的變遷對男性角色的形塑所產生的影響。

2. 理解男性在角色壓力與個人自我價值實踐的歷程與脈絡下,所產生的複雜情 感。

3. 藉由男性研究,省思既定的文化對男性角色(父親形象)的形塑,從而開拓 男性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4. 理解男性傳統角色的情況下,增進兩性及社會對男性更深一層的認識,作為 未來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參考。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男性…受到由不得他自由抒發情感的文化壓力的壓迫,也受 到女性神話的壓迫…又受到迫切地要求他『表現得像個男子漢』的 壓力壓迫…還受到一個普遍化的自我仇恨的壓迫,這種情緒使得他 只有在枷鎖牽絆中運作良好的時候才覺得自在舒服,而不是在他為 了快樂以及個人成長的時候。」

(Goldberg; 引自劉建台,2003)

第一節 傾聽另一種聲音:男性研究

社會學家常說十九世紀是階級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種族的世紀,法國女性主 義者依希迦黑則認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只有性別問題。」(王雅各,2003)。 人的世界是由兩性所組成的,任何一個牽涉對性別改變的訴求必定會對另一個性 別產生一定的影響。男性研究可說是性別研究的衍生物,這門學科的發展深深受 著女性主義運動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女性主義於1890 年代在公領域嶄露頭角,

為女性爭取發言空間的時候,男性研究也開始悄悄的萌芽(Roseberg,1982;引 自蔡篤堅,2000)。但也由於是個開發較晚的學科,借鏡於過去心理及社會科學 的發展模式,女性研究的學科奠立經驗和媒體影響力,男性研究於1980 年代起 在歐美國家蔚為風潮,也隱含著被雕塑為新興學科的態勢(Connell, 1995;引自 蔡篤堅,2000)。

究竟,何謂「男性研究」?王雅各(1996)以婦女解放運動為分野,將男性 研究區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定義:廣義的男性研究是指,1960 年代婦女解放運 動出現之前,人類所有的知識建構都是男性研究,即主流論述與社會體制皆是以 男性為主體,此種男性研究可說是父權知識論下的產物;而狹義的男性研究則是 指,男性對風起雲湧的婦女運動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是男性受到婦女運動挑戰傳 統性別角色行為的影響與激勵,也開始和傳統男性特質的意義展開一場反動與重 新省思。此外,簡成熙(2000)也提出男性研究的三種立場:第一,女性主義者

(14)

認為過去知識的生產是以男性為主,形成一股男性文化的霸權,應該從女性的立 場去質疑與挑戰男性研究,強調性別與權力間的警惕。第二、當女權逐漸擴張後,

不少人認為女性主義學者常會誇大各種數據來醜化男性,因而自然成為擁護男性 研究的理由。第三、認為應該從差異的立場,重新去省思男性性格、身心乃至各 種文明,並積極去關注與發展長時間所忽略的男性議題。簡成熙認為第三種立場 的男性學研究才是現今所值得期待的方向,藉由男性研究的發展,可以更細緻去 省思既有的傳統文化對男性的宰制或限制,從而開拓男性角色更多元發展的空 間。

美國男性研究學會 ( American Men’s Studies Association,簡稱AMSA ) 成立於1991 年,此組織是由致力於男性研究領域之教學、研究、臨床實務的男 性與女性所組成。AMSA 認為男性研究是一個包含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它致力 於研究男性氣概,以及建構男性氣概的社會、文化與歷史,並且反對任何形式的 歧視(畢恆達,2000)。

綜觀以上學者的看法,本研究最後引自陳佑任對男性研究所作的定義,將男 性研究定義為:「在女性主義思潮洗禮下,以男性為研究對象,針對男性性別角 色、男性特質與男性經驗所進行的研究」(引自陳佑任,2002)。

(15)

第二節 男性學相關研究

「男性研究的風潮,使得男人們開始意識到一些重要的問題,

像是男人到底是誰,及男人到底是什麼?男人經驗的價值何在?為 什麼男人作為集體在社會上擁有較大的權力,但是個別男人卻又有 很強的無力感、看不見自己的權力在哪裡、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受害 者?」

(畢恆達,2004)

一、社會建構下的男孩秘密:

一般認為,「性」(sex)與「性別」(gender)之間的差異即在於:性是一種 生理事實,區分人類為雄性與雌性;性別則是一種社會現實,區分男性與女性的 角色,或是男人與女人的人格特質(劉泗翰譯,2004)。然而,人類性別的特質 究竟是因先天「性」(sex),亦或是後天「性別」(gender)所造成?而所謂的男 性角色特質又是如何產生?

Freud 認為男孩有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 (Oedipus complex),愛戀自己的 母親,又擔心父親的權威以及被閹割的懲罰,害怕自己和女孩一樣缺少陽具,因 此,男孩經由認同父親的權威以解決自我的焦慮,並藉此認同自己的男性性別,

學習一個男孩該展現的陽剛特質。但不少反對Freud 學說的人提出,Freud 把兩 性心理特徵形成的基礎歸於男性與女性先天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卻忽略了社會與 文化背景的作用(吳嘉寶,2004;陳佩君,2004;黃馨慧,2003)。

Bandura 提出社會學習論,認為人類行為的產生是在特殊環境下社會化的結 果,即行為是經由學習而來的;社會學習論者認為性別角色的習得是在社會化過 程中,經由直接被教導、酬賞與處罰,以及間接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到應有的 角色行為。其中,環境中的「楷模」作用以及外部的獎懲,對兒童早期的行為塑 造都有固定的影響存在。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中,兒童會傾向去模仿與他們同性 別的父母或較為突出的同性他人,進一步習得符合自己的角色特質(朱蘭慧,

(16)

2001;黃囇莉,1999;黃馨慧,2003)。

人類學家 Mead,針對新幾內亞的三個部落進行研究,發現三個部落雖距離 不遠,但男女在角色的表現卻有極大的差異。Mondugomor 部落的男女都較為男 性化、衝動且富勇武;Arapesh 部落的男女則皆傾向女性化與溫和;另一個部落 Tchambuli,則是顛覆現今社會主要的男女角色期待,女性為經濟生產者與提供 者,且為家中主要決策者,而男性則是依附在女性之下(宋踐譯,1993)。

每個理論都有其侷限性,然而社會學習論與 Mead 的研究顯示了性別的差 異絕非單單由先天的生理差異可以決定與解釋,相對的,文化與社會建構卻在兩 性的角色行為上佔有一定的影響因素。

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確有其差異性存在,性別角色的認同以及性別角色的分 配並非是個人出生時就已決定的,而是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逐漸知覺與建構 性別的差異,此差異是在人際互動間不斷地被加強與再建構;在社會建構的過程 當中,不同性別的人便逐漸學習並內化自己該表現的角色行為。許智香(2002)

認為由於社會中的道德、經濟、社會及政治權力的配置與運作之影響,兩性角色 被視為對社會具有不同的貢獻與功能,使得兩性相對在能力、社會地位與特質上 有了不同的認定與對待,更加劇了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所帶來的不平等對待;而社 會更透過家庭、學校、同儕、媒體與各種社會制度來複製與循環此種不對等的性 別認知與規範。在針對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的一項研究中就發現,父母 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居住地區與城鄉差距、老師與學校課程、同儕間的互動、媒 體等因素,都會在男孩社會化發展過程中產生持續性的影響(朱蘭慧,2002)。

《該隱的封印》(吳書榆譯,2000)一書中,即呈現了男孩的陽剛特質是如 何在成長過程之中,經由家庭、學校與同儕間逐漸養成與強化:

「大約是在十歲,一個男孩剛要進入青春期,認知的發展差不 多已經完成,並且可以跟其他男孩進行多方的競爭。」

「同儕團體要求男孩服從,一旦他做不到,同儕的力量將會使 他落入可笑的境界。」

(17)

「幾乎所有的男孩會將受傷藏起,因為承認受傷是一種怯懦的 行為。」

「在進入充滿不確定的年紀時,男孩非常渴望找到角色模範。

一般而言,充滿陽剛氣息的形象會主導這男孩。」

然而在男性特質養成的歷程當中,卻不難發現在男孩世界中隱隱浮現卻不敢 承認的寂寞與孤寂;林仁廷(2001)在其研究中,透過對自我生命的探究與理解,

清楚地闡明了男性生命成長中失落的情感與關係的孤單:

「我們都生活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小時後便從家人、同學以及 接觸的訊息中撿拾成長的碎片,意圖拼湊成受人歡迎的男性圖像與 角色,我們故做成熟的面具下,隱藏著唯恐透露自己不配做一個男 人的敏感與痛苦,在『成為』的過程裡,永遠記得清楚那分寂寞、

那分確定、那分從男孩秘密衍生出來,交集著驕傲與尷尬的感覺。」

同樣地,鄧明宇(2000)在其敘說過往生命歷程中,亦提及男孩時期內心未 被填補而來的孤單:

「…缺席的父親,是那個為了工作而無法陪伴他小孩的沉默男 人;…獨處於自己是世界的我,是一個被要求能夠獨立自主的小男 孩。」

「我深刻地體會到身旁母親的焦急,以及那缺席父親的身影,

我努力地想做個懂事的小孩,做個能夠讓父母安心與榮耀的乖小 孩,但這並沒有帶走我心中那深沉的孤單。」

Watts 和 Borders(2005)在一項針對 11 位高中男生進行關於性別角色衝突 的訪談研究中發現,大部分的高中男生表示他們在性別衝突上面臨到以下的問 題:

1. 他們無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情感,因為他們擔心會招致他人的批評與嘲笑,

「我清楚知道若是向我的朋友分享我的情感,他們只是會當著我的

(18)

面嘲笑我罷了!」

2. 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是一種缺乏男性氣概的表現,而唯一能被接受與 承認的情緒展現只有生氣與憤怒,

「我只有在感到生氣時,才會表現出我的情緒,那是我唯一有的情 緒。」

3. 社會訂下了個別角色規範,而男性與女性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形象,

「從我出生以前到現在,社會中早就已經設定男性該要怎樣,女性 又該要怎麼樣了。」

該研究更指出,社會上的種種性別角色期待讓男孩們只能以某種性別形象存 在著,而父親形象、媒體,以及社會則是促使這種不當的性別意識型態存在的重 要媒介。

Connell曾言:「性別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結構,以生殖場域為中心;是受這個 結構所支配的實踐行為,把身體的生殖差異納入社會過程。」(劉泗翰譯,2004);

易言之,「性別」是社會大眾決定如何對待人類個體的方式與行為。因此,因生 理性別所衍生的角色規範不僅壓迫女性的自主空間,亦同時限制了男性的性別表 現。即便男性身為父權體制的支配者與既得利益者,為維繫優勢地位,不得不將 男性氣質框限於符合支配者所應具備之條件:競爭、主動、自制理性以及剛強。

在此框架之外的男性,則被視為異類,或淪為與女性相等的附屬者。於是,在社 會建構中的男孩,大都只能在偽裝獨立的背後,小心仔細地收拾自己的秘密,而 這樣的童年則是在社會大眾的認同中默默地持續著。

二、男人的野性,長不大的男人:

美國男性運動的帶動者之一,Bly,在他所寫的《鐵約翰》1(Iron John)一

1 「鐵約翰」是一則古老的格林童話,敘述一個離開國王、母后的小男孩如何在野人的指導下勇

(19)

書中,認為所謂的男性神話是有缺陷的,它忽略了男人心靈深處的情感,教男人 服從錯誤的權力,以至於男性在某方面仍停留在幼稚階段;Bly主張男性要摒除 女性權威的影響,應該努力發掘「內在的野性」的男性本質,而其中他更強調男 性必須正視自我傷口並藉以成長之重要(譚志華譯,1996; Lessing,2001)。

他認為二十世紀後半段欺騙了男性,一部分由於他們的父親在軀體與精神上的缺 席(absent father),另一部份則是因為男孩是由他們母親引進男性氣概的世界

(Frykman;王瑞香譯,2002)。Bly認為,大眾文化為成年男子所塑造的形象顯 然已經陳腐不堪,男人無法再依憑這些形象而立足,一個男人在他三十五歲時就 會明白,他在高中時代所接受的強悍、陽剛與不輕易洩漏情感的男人形象,在現 實生活裡根本施展不開來。Rowan(2004)則認為社會上傳統的男性氣概

(masculinity)觀念試圖忽視男性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野性與欲望,並為男性形塑 出一個「父親、保護者與提供者」的剛強社會角色。

許多男人一輩子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安放本身的野性,所以 只能一生都是在壓抑自身內在的野性。王行(1998)認為,男人其實是父權意識 形態下的犧牲品,他們內心的最深處其實是有很大的恐慌,害怕會失去其足以向 他人誇耀的名譽地位、能力成就,怕自己不像個「男人」,為了維持所謂權力的 象徵,而終日活在深怕失權的焦慮不安當中。二十世紀初時,Freud 就把這樣的 焦慮感稱為「閹割焦慮」。

家庭心理專家Steve Biddulph 在《男人本色》一書中指出,今天大多數的男 人只是長成大男孩的小男孩,在成熟男性的身軀下,包裝著一個還不成熟的男孩 心靈,而且終其一生都在偽裝(周慧菁,1999)。他們不知道如何抒發自己的情 緒,也不知道如何親近他人,只有越來越壓抑,越來越覺得寂寞。研究指出(Wade, 1994),男人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男性的介入,缺少一個

敢茁壯的故事。美國當代詩人Robert Bly藉由這個童話故事,闡釋他心中理想的男性典範,以及 男孩啟蒙的八個階段。

(20)

帶領他進入幾近內心深處的典範,就像在動物園長大的老虎,渾身充滿精力卻不 知該如何發洩,他感到疑惑,也逐漸麻痺,於是男人的失落感也越來越重,於是 男性在不同的角色裡偽裝自己,失去了自我,不斷地追逐著各種角色。

三、父權社會下,男性是「獲利者」還是「受害者」?

60 年代末期美國學者 Farrell,他自稱自己是父權體制下的男性受害者,因 而寫了《男性解放》與《男性本色》兩本書成為暢銷書的作者,並組織了男性意 識成長團體,主張僵化的性別角色不僅傷害女性,男性也身受追求「男子氣概」

之苦,如:過度要求成功、喪失表達情緒的能力、害怕親密…等(黃囇莉,2000;

Lee, 2003;Levant, 1992)。Reddin 和 Sonn(2003)提及,男性若遇到情緒上的 困難並不會像女性一般向他人或相關諮詢團體尋求協助。他們訪談了十二位曾經 參加過相關男性成長團體的中年男性發現,男性之所以會願意參加這類男性團體 主要的原因包括,對生活的不滿足、自我成長的需求,或是在生活上面臨到自己 難以克服的危機,而此點也是致使男性參加此類團體的主要動機,這些危機包 含:與他人關係的破裂、離婚、對自我生命意義的迷惘…等等。游美惠(2002)

指出,在父權傳統陽剛特質之建構下,男性畏於表露自身的情感或習於有話不輕 談,結果男性變成不擅長並壓抑著表達自己內心情感。

Gough(2004)透過對男性的個案治療中發現,多數男性覺得女性化的特質 會使他們覺得所謂的「男性氣概」受到擊潰與打擊,而男性也透過自身對男性氣 慨的強烈認同以隱藏自己內心所隱藏與渴望的女性化氣質(例如,他們需要被支 持與安慰)。林瑞庭(1995)提及男性無法擺脫性別角色之束縛,最大的主因來 自於懼怕自己拋除對權位與力量的渴求,害怕自己若是展現對情緒的渴望會被認 定為是女性化的表現;更擔心自己若是改變後,反而會失去男性社群的尊敬與接 納。許多男性一生中都在循找著社會所加諸在他們身上的男性氣概認同感,自我 必須得到別人的肯定與欣賞,才能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在中國歷史中屢見不鮮

(21)

的現象是男人為了追求功名事業,於是拋家棄子向外求取發展,在文化上,這似 乎是男人生命中應有的任務與使命,然而仔細推敲,卻會質疑其中必然有些男性 是囿於害怕不被父權社會所認同,怕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的神經性反應(王行,

1998)。

Frykman 認為,人們根據男性和妻子、家庭、子女之間的關係來界定並評斷 一個男人,相對也限制了他涉入無數關於日常生活中瑣事的可能。父親軀體上在 家庭中的缺席,其中之一的因素代表他必須承擔許多象徵性功能,例如,他必須 成為家庭生計的提供者(breadwinner)與保護者;或者,如美國歷史學家 John Gillis 所指出的,必須等到他完全卸除日常生活的責任與負擔,一位父親才有辦法以溫 和的聖誕老人出現,微笑地問說:「家裡有沒有乖小孩啊?」,因為在所謂的父權 體制裡,確保兒女成龍成鳳、有所成就,乃是他的責任所在(Frykman;王瑞香 譯,2002)。

一般而言,普遍的文化均認為男性的性別優於女性,且擁有力量與特權,藉 著社會所提供的性別優勢,男性可以得到並維持較滿意的生活形態(Lindsey, 1994)。然而,男性雖然因社會賦予的男色角色而在特定方面比女性獲得較多好 處,他們卻也因此而付出必要的代價。傳統上,社會期待男人就是必須理性、不 情緒化、富積極進取性,並避免依賴他人。於是,為了服應社會設定的男性形象,

他們相對地必須放棄許多興趣。成功,他們獲致許多熱烈掌聲;失敗,卻招致比 女性更多的批評(黃囇莉,1999)。畢恆達(2003)認為,無可否認的,社會上 整體環境對男性是較為有利,但若放入個別情境中來看,社會普遍對於男人過多 的角色期待,並不見得會符合男性自己本身的自由意志。葉明昇(1998)與吳加 寶(2004)的研究中指出,男性對於自己未來專業發展轉換、適應及未來專業計 劃,仍受「男主外、女主內」及「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脈絡所影響,為了顧及身 為養家者的角色責任與功能,也連帶影響了男性對自我職業選擇的考量。

現今許多的家庭及學校仍然持有濃厚的重男輕女觀念,對於女性的未來比較 不抱有期待,然而對於男性的過度期待卻可能造成極大壓力(陳建志,2000,

(22)

2002)。男人有養家活口、傳宗接代與光耀門楣的重責大任,這種來自於父母、

家族甚至社會的期待,也讓男人無法選擇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以及實現自我 的價值的可能。

四、華人傳統文化下的父權意識:

從華人所重視的家族傳統,最有名的古訓即為「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夫死從子」,無非是標示出女性在父權體制下的弱勢與卑微,只能附屬於男性之 下。父權社會將母親角色,視為女人性別認同的主要角色,女人自己也以她和家 人的關係,來界定自己的價值,而非建立在自我意識上。在台灣以往的農業社會 中普遍呈現出男性是女性的依靠,因為女性對家族而言是不具生產力。然而女性 對於社會並非無生產貢獻,只是她透過家族的生產方式而間接奉獻。在生存上,

她必須依賴家族,故形成一種依賴性的女性生命情態(劉默君,2004)。

在傳統華人社會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會組織。對於大多數的華人而言,包 括男人和女人,其一生皆完全不能與家族脫離,家族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個人。劉 惠琴(2000)提出,華人文化重視集體主義的傳統不同於西方之個人主義文化,

關係主義是華人文化長久以來所強調的,家族成員中彼此依賴性高,所以,個人 的自主必須放置於家族關係的脈絡中來看。在華人社會環境脈落下,其文化信仰 觀念、制度規範、家庭型態、教化價值目標以及角色階級等來源因素,都或多或 少為其社會的人際關係形塑出所謂的關係主義理念。這一關係主義理念作用到家 人的互動關係上與男女的彼此對待時,將影響著彼此在分位、情感的展現上,同 時也直接影響著個人諸如親職角色分工、婚姻衝突因應、孝道信念、自主發展取 向等心理行為的表現與發展(葉光輝,2004)。

此外,楊懋春(引自利翠珊、陳富美,2002)指出華人家族主義的建立是在 儒家文化的薰陶下,對人類生命延續的另一種看法。儒家學說認為人在生時必須 結婚成家,且必須留下子孫後代,以使自己及祖先的生命延續不斷、源遠流長。

(23)

從文化以及意識型態的觀點而言,華人的家族主義與儒家思想有密切關連,儒家 思想著重五倫的人際關係,五倫中的父子、夫婦、兄弟三倫皆是以家庭為基礎,

而君臣與朋友二倫則是本著家族關係而推衍出來的。葉明華(1990)提出傳統文 化對於家族主義的主要的基本內涵,其中包括:「重視家族的延續」、「對於家族 強烈的榮辱感」、「對於家族的責任感」、「為家族奮鬥」,對於華人文化而言家族 的許多責任與權力乃是依照「父系」原則來運作,而家系的繼承是依父傳子的傳 承延續於該家族中的男性後代。對於男性而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獨立的個體,

而是其家族「命脈」的一個環節。而這樣長久以來家族所賦予的責任也讓男性無 可推辭的必須為此責任而終生拼命著。

客觀論之,在華人傳統父權文化價值與結構的約束下,兩性其實在此種家族 式的強大壓力之下都遭受到宰制。對於男性而言,多數男性從小被家庭、社會的 教育培養成強者,且被期待擔負起經濟提供者與延續家族傳承的責任,甚至不被 允許有表達軟弱與展現情緒的機會,同樣地是社會文化刻板性別意識下的犧牲 者。

五、『缺席的父親』- 父親形象的探討:

「有時,我覺得我還在尋找一個父親,一個可以安慰我、

引導我的人,但有時,我又覺得我已經在心裡把自己父親殺死了。… 東方傳統父親的威權令人憎恨,他們總是把自己和孩子隔離出來,

他們的責任限制他們,而他們又反過來限制孩子。」

(陳玉慧,2004)

在父權至上的社會中,「父親」這個符號象徵,不只是稱謂,更是被父權系 統賦予了威權、權力執行的優越位置,對於「父親」角色也具備相對等的期許:

例如:性格上要堅毅、果斷、強壯,以及須負擔家庭生計…等等。Erikson(1997)

即認為父親的許多表現受到許多社會上對其男性角色期待的侷限,包括可以表現 屬於男性的憤怒表現、規避情感的話題、藉由處理事務或做事情來傳達愛意、被

(24)

認定是生產者、以一起工作來獲得親密感、目標與解決問題導向的思考等(陳信 昭、崔秀倩譯,2002)。

Coleman 與 Coleman(1988)將父親原形分為創世父神(功能為創造生命)、

地父(功能為撫養下一代)、天父(支配地位)、皇父(承擔前述天地二父工作)、

與二分父神(是父親也是母親的角色)五種,而以生命週期發展階段的父子關係 來看,早期父親在孩子心目中是很理想化的完美威嚴,然而隨著孩子成長、接觸 外面世界的機會多了,父子關係卻逐漸呈現出疏離與矛盾(劉文成、王軍譯,

1998)。Erikson(1997)的發展階段中,男性成年階段面臨的發展任務包括「傳 承」這個項目,也就是除了傳宗接代的意義之外,還包括將價值觀與人生觀等傳 承給下一代的意味,意謂著父親角色或父職角色在生命歷程中的重要性、使命與 不可或缺(陳信昭、崔秀倩譯,2002)。

Levant (1980)研究發現:傳統心理學對於父親角色的描述在孩子嬰幼兒期未 曾進行探討,父親的角色似乎是在孩子五歲之後的發展階段才慢慢出現,而父親 的功能是在協助兒子的角色學習,因此他的角色就會呈現較多懲處的意味,主要 代表閹割的威脅,因而男性所表現出來的父親形象就是疏遠、有賞罰權力的;而 溫暖的父子關係在孩子的發展上有正向加分的作用,相反的像敵意、拒絕、或是 適應欠佳的父親則會有不良影響;父親若能積極地參與孩子的教養工作,對於兒 子的男性化與女兒的女性化影響很大;而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會隨著孩子年 齡漸長有很大的變化、變得比較親密(引自邱珍琬,2004)。Bly 主張,每個父 親體內都有兩條溪流,一條是神聖的清水,另一條則是惡毒的濁流,在成長的歲 月裡,父親的光明和黑暗都同時影響到我們,有的造成我們的心理創傷,有些卻 是生命中一輩子的啟發(譚志華譯,1996)。

王舒芸、余漢儀(1997)的研究發現,雖然現今父職角色的扮演已逐漸突破 以往單純養家活口者的角色侷限,但是大部分皆仍停留在選擇性、偶一為之的暫 時性、與陪伴孩子玩耍的娛樂性上,依然是屬於養家活口的工具性角色上;影響 這個結果的原因除了文化結構上的刻板角色,還包括社會化過程中以女性為主要

(25)

照顧者與負責人、勞動市場上的分配機制依然不利於女性生涯發展,以及社會政 策的擬定與實施依然沒有脫離父權主義的觀念。

英國經濟學家,Burggraf 指出,在英國,相較於男性的 1600 萬職業人口,

現今有將近 1300 萬的女性投入職場(引自 Reeves,2004),與過去相較,已有 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工作;然而,邱珍琬(2004)卻也發現,女性即使是出 外工作,也只是補貼家用的性質,在經濟層面上依然是附屬、依賴的地位,男性 的養家角色仍然佔主要,而父親角色也相對的被定位在工具性、養家與保護者的 功能上。儘管現代對於新好男人的要求可能影響到父親角色在功能上的界定,但 是基本上父親還是受制於傳統社會對於男性角色的期許。Coleman 與 Coleman

(1988)對於父親的角色研究認為:早期父親的角色一向是「天父」居先,也就 是供養家庭生計與保護者的角色,也強調在外面事業的成就,因此即使男性花了 一些時間在「地父」的角色上(參與撫養下一代),也可能讓父親認為自己並不 是個成功的男性(劉文成、王軍譯,1998)。2004 年,聯合國國際家庭的公共 論壇報告中即特別提出父親角色的侷限性。該報告指出,男性在家中的角色,現 今仍被侷限於「家庭經濟來源的供應者」,一旦男性無法達到就會被視為失敗者,

相對之下,男性照育孩子的責任便被視為次要的了(李雪莉,2005)。

美國「全國父道組織」( The National Fatherhood Initiative)是提倡父親角色 具有影響力的非營利機構,也是推動父職運動的代表團體之一。他們的研究顯 示,父親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非常關鍵,不幸未與爸爸同住的小孩,擁有教育、健 康、吸毒、心理或犯罪等問題的機率,是一般孩子的 200%-300%;此外,72%

的年輕殺人犯和60%的強暴者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父親的影子;70%的長刑期 犯人是從小就父親缺席;沒有父親的青少女,未成年懷孕的機率也比一般同齡少 女高五倍。研究也顯示,若孩子能在一個健全家庭中長大、且擁有一位投入的爸 爸,通常會有自信心、好成績與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比較能避免偏差行為(竺瑞 娟,2004;Amato, 1994),這其中所突顯的即是父親角色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而,父親角色長期的缺席,無論是對於孩子或是父親本身而言都是會帶來

(26)

無可抹滅的傷害。李良哲(1997)在他的研究與觀察中發現,男性到了中年以後,

在外面已經闖蕩了很久,覺得各方面的關係並不是他所想像的能夠讓他覺得有親 密感。於是,中年男人開始想要回歸家庭,但女人,因為年輕時心力大多花在家 庭,中年之後,小孩子長大了,女性大部分開始懂得向外追尋自我;男人,身為 一位父親的角色,想要擁有最簡單的親情,卻發現並沒想像中容易,尤其是與孩 子間漸漸疏離的情感。邱珍琬(2004)認為,父親角色的疏遠與邊緣化主要有兩 個原因:一是因為男性長期在外面工作,也比較少主動與子女作溝通,因而讓子 女感到生疏;另外,也因為父子(女)間長期的疏離與缺少相對的互動關係,不 僅孩子會刻意「逃離」接觸的機會,做父親的可能也會為了避免尷尬而採取了「不 為所動」、「中立」、或是「嚴峻」的立場。然而,王舒芸、余漢儀(1997)指出,

由於父親角色所代表的養家、保護者的工具性與功能性,及與親子互動時間的侷 限性,使得父子關係相對於母女關係而言,常是較為冷淡、疏遠,或者說,打從 孩子一出生,父子(女)關係的社會意義就大於私人意義,父子(女)之間必須 要靠後天的培養與互動,才能建立起親密關係。Coleman 與 Coleman 提及父子

(女)之間的關係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發展得較為親密,倘若其中一方願意主動 的做出改變,自然也會拉動雙方之間長期的僵持情感,進而產生近一步的良性互 動。

六、男性該走向何方?

九 0 年代的女性因著女權運動的蓬勃發展,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處境,知道自 己是誰、自己要什麼,以及自己不想要什麼,她們想要擺脫性別的束縛並能夠選 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男人的無助感與迷惑卻隨著女性的意識覺醒而越來越 重,不快樂的男人對自己與周遭的人都造成很大的傷害(Reeves,2004)。

熊瑞梅和周顏玲(2000)曾說:「有些女性覺得自己維持傳統沒有什麼不好,

但研究也顯示,這些女性倘若嚐試到平權的感覺,也不見得會不喜歡,只是她沒

(27)

真正去接觸過,反觀男性又何嘗不是如此嗎?」,男性長期習慣於傳統的束縛與 被人侍奉而不自覺,但當他掙脫傳統的枷鎖時同時也懂得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家 平等地付出時,未必是不快樂的。藍懷恩(2004)指出,在東方社會裡,過去女 性大多處於父權宰制的第二性角色位置上,一部部婦女運動血淚史,讓很多女性 沒有情緒回頭看看可能也是父權社會受害者的男性同樣已經傷痕纍纍。若單純的 想期盼女性能放下不平的情緒,試著理解男人的處境,確實不太容易,但男性角 色的覺知和省思關鍵,最終還是得靠女性激活。

Gough(2004)研究中發現,許多男性認為他們身旁的女性隨著自我意識逐 漸抬頭,開始要求與男性比較對等的地位與分工,然而在她們口口聲聲訴說著社 會對女性的不公時,卻相對忽略了女性自己原本在社會中所享有的利益與權利,

也看不見男性所承受的壓力,他們認為社會在無形中所加諸在他們身上的強大壓 力殺死了男人!Faludi 認為男人其實跟女人一樣,都是社會文化下的犧牲者,他 認為女性大部分都只看見男人是擔任守護者角色,卻忽略了整個文化在男性擔任 守護者的背後對男性所形塑的無形壓力(Reeves,2004)。女性新平權與舊特權 的省思問題是,女人在爭取女性應有的權力時,也須同時反省自己是否還緊抓著 舊特權不放呢?因為這或許都是男性的壓力源啊!

美國從1970 年代展開的男性運動,固然是針對高漲的女性主義、女權運動 提出反思與反制,但也都僅僅存在於如學術界或宗教界等的範疇內論述而已,極 少真正付諸行動成為社會主流(藍懷恩,2004)。男性社會中很少有激活男性自 覺甚至男性成長的機制,就算走過30 年男性運動史的美國,也多停留在史觀和 社會學範圍內。而瑞典男人爭取長達兩年的育兒權和越來越多的奶爸,都再再顯 示著男人也正邁向解放傳統男人的角色,男性同時也必須開始自我省思。

1994 年,瑞典政府首先透過國會決議讓父親自動享有三十天的育嬰假,並 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強調父親育兒的福利制度,他們認為多數個別家庭中,先生從 事酬勞工作,而太太負責無常家務勞動,看似個人的理性選擇,也符合家庭整體 經濟的利益,但其實是社會集體性別意識形態的作用。透過育嬰假的制度,鼓勵

(28)

男性應共同承擔家務與育兒的責任,進而更加促進男女之間的平等。今日的瑞典 已然成為世界各國的模範,瑞典人對現狀卻絲毫不滿意,2001 年男性所請領的 育嬰假只占13.8%,多數育嬰工作仍是落在女性身上,瑞典政府正規劃進一步的

「三分之一」政策,即強制三分之一由爸爸請領,三分之一由媽媽請領,剩餘三 分之一由夫妻雙方共同討論決定誰要請領,以說服並鼓勵父親共同承擔家務與育 兒的責任,希望藉此真正落實父親育兒政策,不斷朝男女平權邁進(洪文龍,

2004;蘇千苓譯,2002)。Farrell 認為只有當男女雙方都體認到共為父權體制的 階下囚時,兩性之間非但沒有戰爭,還可以歃血為盟(引自黃囇莉,2000)。

羅融(2005)認為,許多男性研究從學校教育著手,試圖討論父權體制或異 性戀霸權「置放」到男孩身上的過程,包括男性陽剛氣質的養成,以及異性戀認 同的形塑等,但這些研究多半將男性視為是體制(老師、同儕、課程安排等機制)

所養成的客體,其研究重點在於體制的代言人-老師、同儕等,對男孩的馴化過 程。然而,這樣的討論有將所有男性同質化的傾向,作為行動者,男性在自己的 主體與父權制度的客體之間,是否有過協商或抵抗?其過程如何?不同個體的男 性在其生命歷程中有何差異性?

綜觀國內研究,明白揭示了現今研究,已開始注重到男性的性別意識覺醒及 男性內心的情感世界,畢恆達(2003)發現,反抗父權加諸生理男性的結構、重 要她人曾經歷父權壓迫、及接觸和認同女性主義理想,三種自覺到性別意識的男 性,畢恆達的研究所著重的是男性的性別意識是如何被啟發。陳佑任(2002)以 生命史方式檢視三個國小男性教育工作者在父權體制下所經歷到的性別偏見,闡 明無法自所謂女性職業中離開的男性往往以重心轉移、重新賦予工作不同的意 義、認命作為適應環境的策略。另外,詹朝旭(2003)則以自我探究的方式,敘 說男性在大家族環境中如何擔負起家族的責任,在一路備受期待卻又一路崎嶇難 行中如何重新觀照自己身上的家族歷史包袱以及內心的男性價值。而康靜文則以 2000 和 1999 年兩部具爭議的影片-【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與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為題,以電影論述的分析方式闡釋在社會上傳統的

(29)

集體意識形態,是如何的對男性角色進行召喚和限制,並被社會意識形態緊緊箝 制的痛苦與掙扎,男性必須為了符合社會對男性的召喚-社會所賦予的權力象 徵,而終其一生在此過程中不斷掙扎。

簡成熙(2003)認為,男性研究究竟應該是「男性壓迫的自醒」?還是「壓 迫男性的解構」?由於女性主義已經對「男性壓迫的自醒」提出了很多的論述,

現今的男性研究在階段的策略上應先致力於「壓迫男性的解構」的強化,先讓一 般男性在情感上更能接受帶著性別意識的警覺,才能進一步更嚴肅的正式女性主 義的訴求。

男性研究並非只是著重於女性解放或顛覆男性霸權的議題而已,更須重視的 是從男性的經驗中去了解男性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讓男人與 女人都可以同時受益、都可以站在更平等的位置去相互尊重與對待,並使男人去 發展有異於傳統的男性氣概,追求較為完整的人格表現與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

此乃為本研究所真正關切的。

(30)

第三節 相關男性學研究方法

畢恆達在 ﹤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 ﹥(2003)一文中,採用深入訪談研究法,

訪談了19 位參與性別課程與活動的男性,以那些不再將性別視為理所當然,而 願意深刻面對性別議題的男性進行研究,深入的探討「性別」如何從男性的生命 中變得具有意義,提出了相當多層面有關男性意識形成的因素、性別意識受到啟 蒙與形成的階段,並發現台灣男性性別意識形成的根源主要有三個面向:1.傳統 男性角色的束縛與壓迫,2.女性受歧視與壓迫的經驗,3.重視平等價值的成長經 驗。

朱慧蘭在 ﹤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2002)中,採取生命 史的研究方法深入訪談三位男性,探討男性在生命歷程中,影響其性別角色刻板 印象形成之因素為何?又有哪些事件造成了男性性別角色的鬆動?並欲了解男 性在鬆動其刻板印象後的想法又是如何?發現造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來源,也 可能同時成為其性別刻板印象鬆動之助力,而性別刻板印象乃是一個持續不斷鬆 動的歷程,因其生命中不同的生活經驗展現而有不同的過程,雖然現今性別刻板 印象已有逐步的改善,但仍是存在著男女有別的知覺印象。

陳佑任 ﹤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 ﹥(2001)是 由生命史的角度,訪談三位男性國小教育人員,主要的動機有二:一是從關懷男 性教育人員處境的角度出發,試圖解開小學職場中教師性別結構陰盛陽衰之謎,

二是以男性踏上行政之路作為一種逃離,然而除了逃離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 影響著男性教師?而他們在擔任行政工作之後,其遭遇與處境又是如何?

吳寶嘉 ﹤萬紅叢中幾許綠:男性諮商員專業發展之性別經驗分析 ﹥(2004)

採敘說分析的方式訪談五位男性諮商師,思考和探討男性在社會價值和性別角色 期待下,身處在「女性職業範疇」中的五位男性參與者之學習歷程和適應情形。

詹朝旭的 ﹤爐火炙身與重生 : 一個成年男性的自我述說 ﹥(2002)則以 自己為研究對象,企圖透過自我述說來探討在傳統大家族的環境之中,沉重的歷

(31)

史負擔讓男性在受到挫折經驗之後,進而重新反觀自己身上的家族包袱,在拋不 掉與棄不去的窘境中如何重新學習。

林仁廷 ﹤尋與逃:一個失聲男性對情與力的辨證﹥(2001)以生命史自我 敘說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如何透過生命故事與自我敘說的過程,找尋已經失落的男 性情感,並認為男性必須同理自己生命的生成,才有機會看到生命本質的韌性,

才有可能跳脫男性文化結構的緊箍咒。

鄧明宇 ﹤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2000)藉由對自我 生命的探究與理解的過程,找尋在成長過程中所遺失的自我,並彰顯出環境在其 生命歷程中所產生的形塑與自我的覺知。

張天韻 ﹤男性的月經文化:建構與行動 ﹥(2002)透過深入訪談 17 位成 年男性呈現「男性月經文化的建構過程」、「男性文化中的月經圖像」、與「男性 的月經行動策略」,試圖說明男性是如何認知、建構月經論述,個人日常生活的 行動是否及如何造成對女性的壓迫,月經與男性的關聯為何?發現到男性月經文 化並非全然地受到父權價值所宰制,女性經驗同時也是男性對月經認識的重要途 徑,而隨著長時間與親近女性朋友相處,男性對於月經認識及行動也會產生比較 同理及正面的支持。

邱珍琬 ﹤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 ﹥(2004)透 過焦點團體訪談方式探討大學生對於父親形象的描述與期待,發現學生心中的父 親會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而有不同的互動方式與改變,而父親本身或是孩子自身 的採取主動改變的動作,會讓傳統的父子關係有了漸為親密的發展。

相較於畢恆達(2003)與朱慧蘭(2002)探討具有性別意識男性之性別意識 形成與啟蒙的歷程;陳佑任(2001)與吳寶嘉(2004)探討在非男性傳統領域工 作中男性所面臨的角色壓力;詹朝旭(2002)、林仁廷(2001)與鄧明宇(2000)

以自我生命敘說的方式探討在父權文化中所面臨的角色與情感衝突;張天韻

(2002)以深入訪談成年男性的方式說明男性對於女性月經認知與行動的過程;

邱珍琬對於大學生演中父親形象的探討…等國內之男性研究,Sheehy(1999)則

(32)

是以八年的時間集體訪談一百位年齡介於40-60 歲的男性,其中包括藍領工人、

中產階級的經理和企業人士、專業人士和藝術家…等。透過男性談論自己的內心 經驗,揭示出中年男性在面臨傳統觀念男性須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理想,與自己體 力不如以往的雙重壓力下其中所產生的心路歷程,從中發現男性在生命過程中面 臨的無力感與壓力。她發現男性在談論內心經驗時,常常會暴露出深藏的痛苦與 怒氣,也發現很多男性很少將自己內心的徬徨迷惘向他人訴說,而大部分的男性 在面臨到生命階段的改變常常是覺得無所適從:他們擔心年老體衰、恐懼失去工 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的生命意義、忌妒初掌職權的職業婦女、希 望與兒女更親近;他們也憂懼年屆退休、對自己的生活能力感到不安。Sheehy 指出:只顧自己的職責,不談論內心的整個的自我崩潰,是很多中年男性很容易 採取的「男子漢」態度。

檢視現今針對男性生命史的研究議題發現,目前的研究大都是針對傳統男性 角色之建構與歷程、男性在非傳統男性領域工作中所面臨的角色壓力,抑或是對 於父親角色形象之探討…等,然而探討父子之間或是父女之間互動關係及情感連 結的研究卻是闕如,而父女之間的關係其實是相當微妙且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的。誠如 Sheehy 的研究,她以一位「女性」的角度來分析與看待男性角色在面 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時,所產生的身心窘迫的困境以及存在他們與兒女間所 不習慣訴說的內在情感,而此也正是本研究所欲意探討與關注的。在此,研究者 嘗試以身為一位「女性」與「女兒」的角色,透過對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史訪談 來了解他們的生命背後。研究者擬從「社會賦予在男性角色上的意義」之觀點,

來了解男性(父親角色)在面臨生命中重大事件的衝擊與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內 在情感,在生命歷程的轉換間又是如何來看待自己以及與兒女間的情感,而研究 對象並不刻意鎖定社會上的「成功男人」,也不刻意以事業失志或是深受家庭重 擔所苦的男性為訪談對象。

蔡篤堅(2003)認為,國內自王雅各於 1996 年開始推動男性研究開始,已 有將近十年的成果展現,然而「各篇論文在理論與觀點的對話上彼此甚少交集,

(33)

男性研究的範圍和內涵仍界定不明,應處於何種學術分工位置進行反思仍然不明 的情況下,一個讓男性研究成為所謂當紅研究領域所需的批判論述空間仍待開 啟」,而「當在地的史料與文獻不足時,深入的生命史訪談會讓地區的經驗與既 存的理論視野有著更為平等的對話機會」,男性研究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而 言,學科輪廓雖已有初步的共識,但須避免落入既有的理論框架中,則需要以更 開放與反思的態度來看待他人不同的生命經驗展現與意義。

誠如畢恆達所言(2003):「性別意識的發展也沒有一定的階段或是一個終 點,它是一個不停的折衝與協商的過程。」,而「男人是變成的」,男人是男孩 的延伸,成年之後許多情感與行為方面的困擾大多源自於少年時期的未獲得滿 足;著有《該隱的封印 ─ 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一書的作者,Kindln 和 Thompson (吳書榆譯,2000)認為,人們經常忽略男孩們的情感,也誤認為男 孩們內在的情感知覺是不存在或不重要的,甚且,為了完成刻板印象中男人所 應具備的條件,如堅強、勇敢、成功,男孩們的情感發展是可以被犧牲的,因 而給予許多錯誤教育或不必要的肢體傷害,最後造成男孩們殘缺不齊與備受壓 抑的情緒世界,甚至引發日後種種的暴力犯罪行為。

性別角色意識的形成、固著與鬆動都是一個連續不間斷的過程,而在成長的 歷程之中也各有不同的性別相關切身經驗與感受,研究者希冀透過生命史的深入 訪談方式,以「父親」作為一種獨特、敏感的探索對象,使研究參與者的男性(父 親)在身處主流的男性經驗之中,從無言轉而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與 自己生命做對話的過程中,也進一步增加對自己過往生命經驗的覺察與反思。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

本研究採用生命史研究取向,重現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故事,並由敘事中分 析中年男性角色在社會文化脈絡下,所存有的壓力與複雜情感。本章說明研究流 程、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式,與研究參與者的尋訪過程,並簡單陳述研究參與者 的基本資料,以及研究者的研究立場。

第一節 研究流程

研 究 流 程 圖 尋找研究參與者並建立和善關係

資料整理

進 行 訪 談 與 文 件 蒐 集

資料分析與檢核

撰寫研究報告 決定研究方向與主題

歸納整理結果

(3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乃是論文的主體,唯有研究參與者真誠的分享與參與才能使本篇 論文順利發展。選擇生命史的報導人方面,報導人必須有時間接受長期的系列訪 談,並且願意和有能力述說自己的經驗和情感,要尋找一個好的生命史報導人並 沒有一定的步驟,有時候是研究者剛巧碰到一個人,而他正好有一個精采重要的 故事可以說而且願意說(黃瑞琴,1999)。在本節中,研究者將呈現尋訪研究參 與者的歷程與研究參與者的一些基本資料。

以下即簡介研究者尋訪三位研究參與者的過程,以及三位研究參與者的基本 資料,為保護研究參與者的隱私,部分的人名、地名將會做匿名的處理,避免涉 及相關研究倫理問題。

一、研究參與者的尋訪:

在選取研究參與者的過程當中,因研究者考慮到生命史的敘說是對自己生命 深層的挖掘與探究,許多較為私密或是在受訪者生命中的內在痛苦可能都會透過 訪談的過程中而被揭露出來,受訪者的述說意願乃是研究者在選取研究參與者中 考慮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者在研究參與者的選取上主要是以方便取樣為原則。

由於本研究的主要動機,起於研究者與父親之間長期的情感疏離與對於父親種種 的無法諒解與理解,在驚見父親的內心壓抑世界後之震撼,產生對於父親如此矛 盾與複雜的情感,而這也是研究者期盼透過此篇論文來正視與父親之間的關係。

然而,研究者考量到若是以研究者父親為單一研究對象,可能會因為研究者與父 親之間太過親近的關係而導致研究有所偏誤,因此,研究者選擇將訪談對象增至 二人以上。而在選取研究參與者的人數上,一方面研究者基於時間與經濟能力等 的考量與限制,因而在此研究中決定只選取三位「資訊豐富」的研究參與者進行 深入的生命史訪談;另一方面,研究者希望透過選取三位受訪者,來達到受訪者 間生命故事的相互對照,並補充彼此間資料之不足。

在剛開始尋訪訪談對象時,研究者即遭遇到難以尋找到合適對象的困境。一

(36)

開始,研究者決定先從自己身旁的人際網絡中來尋找訪談對象,然而往往是受限 於與預期的背景差異太多,譬如:曾有遇到接受一次訪談過後,才發現訪談對象 與自己原先所期望的差異太多,而予以放棄。抑或是背景相符卻不願意接受訪 談,因為對許多男性而言,讓他們在一位相當於自己女兒年紀的女性面前講述自 我的故事,甚至是內在情緒,畢竟太難。而這也讓研究者更明確的勾繪出研究所 需要的訪談者特質與背景之方向。在獲得保爸與彥輝同意之後,尋找預期中第三 位訪談者卻不甚順利而讓研究者一度想放棄。幸好,後來研究所同學得知研究者 的研究議題,表明她的父親應該符合本研究所需要的特質,而且他也願意接受訪 談,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無不令研究者如獲甘霖般。經接洽之後,研究者便決定 他為研究受訪者 - 文叔。

研究參與者之一的保爸,即是研究者的父親,另外兩位研究參與者,彥輝與 文叔,他們都有著類似研究者的父親(保爸)之相同背景 - 他們都是中年男性、

都是經歷過白手起家的歷程,在經濟程度上都是小康,同樣都育有兒女,也同樣 都承受著社會傳統男性(父親)之角色壓力與相對的角色期許。而在他們的故事 當中,皆承受著無常生命中所無法避免之事件衝擊,在每一段故事背後展現地亦 是三段不同的男性真實。

二、研究參與者的資料簡介:

(一)保爸:

保爸今年57 歲,育有四個子女,扶養著年近九十的老母親;大半歲月都耗 在經營一家電器行,年輕時店裡生意非常好,近年來由於景氣低迷,生意和體力 都已經大不如從前,如今都是由老婆執掌店裡的生意,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 家倉庫修整舊家電,作些倉管的工作。

保爸從小在南部牛頭灣生長,六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僅有一個兄長,父 親原本是在修理腳踏車,後來由祖母的資助開了一間電器行。小時候,因為保爸

(37)

的哥哥就不愛唸書,常惹事生非,家裡天天因為他哥哥的事而氣氛不好,甚至為 解決哥哥惹的禍把家裡的田地賣掉。4、5 年之後家裡比較穩定,保爸的父親也 了解自己的大兒子並不愛唸書,因而希望保爸高中唸電子科,將來好能幫家裡的 忙繼承家業,保爸在24 歲退伍後就回家繼承父親的事業。保爸於是從小就因哥 哥的事就激勵著自己一定要努力,要成功,才能光耀門楣,實踐自己應盡的責任 與義務 ─ 養家活口、奉養父母。

(二)彥輝:

彥輝目前49 歲,自己經營一間報社,是個事業心很重的人。現今育有兩男 一女,結婚已經有將近25 年的時間,在民國 92 年時與妻子離婚。

彥輝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務農家庭,父母親都是道道地地的農家人,自 求學以來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便靠自己打工來換取學費與生活費,通常是 上學之前去送報再到學校上課,晚上則是到工廠打工,高中畢業之後便接下之前 送報的業務,自己開始經營報社的工作。彥輝的妻子喜歡往外面發展、交際,經 常沒和彥輝商量便擅自拿家裡的錢去做生意,對於小孩的事也很少在打理照顧,

甚至提出離婚要求,夫妻倆這樣吵吵鬧鬧好幾次,彥輝原本認為縱使妻子並不符 合心中的理想妻子樣貌 - 以家庭為重,彥輝卻堅持不離婚,他認為至少還可以 給孩子一個家,另一方面自己也受不了社會上的異樣眼光,但彥輝終究受不了妻 子的不斷取鬧,婚姻關係在結婚二十年之後才宣告終止,直到那時候彥輝才覺得 自己似乎重新找回了屬於自己的男性自尊。

(三)文叔:

文叔,今年55 歲,生於台灣台南。父母親是於三十八年時隨國民政府軍隊 從大陸來台。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位哥哥、三位妹妹,均各組家庭。父親已過世,

母親現今中風安置於安養院,現今育有三位女兒。

文叔因興趣而創立廣告設計公司。文叔從小因在成長於困苦的環境,僅就讀

(38)

至國中即停止進修,為了讓下一代不再感受生活上的痛苦、壓力,他立志要有一 番作為,他認為人只要肯努力便可以爭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文叔心底一直有一 個深深的遺憾,他認為自己的低學歷是他事業成就上的絆腳石。文叔從不向孩子 抱怨自己從前吃過的苦,他想要給孩子們一個無憂無慮且完整美好的成長環境。

一直以來,他盡心致力於事業上的發展,另一方面他也將家族的事務視為己任,

關心兄弟姊妹、管家族事…等,他一直希望整個家族能有所提昇和發展,這已是 他的責任,他無法漠視整個家族不求進展,文叔也認為唯有透過教育可以讓下一 代水平提升,於是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接受好的教育。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年齡 教育程度 職業 子女數 保爸 57 高中 電器行 三女一男

彥輝 49 高職 報社 二男一女

文叔 55 國中 廣告設計公司 三女

(39)

第三節 資料蒐集

在決定研究方向與旨趣,並確定研究參與者之後,研究者即開始進一步對資 料進行更詳細的蒐集。在本研究中,資料蒐集的方式主要是以深入訪談輔以受訪 者的私人文件做深入的分析為主,茲說明如下:

一、訪談:

本研究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受訪男性所敘說的生命史料。透過深度訪談 的過程,研究者可以更理解與貼近受訪者的經驗世界,了解其所思、所想和深層 的情感波動,另一方面,對於受訪者而言,接受訪談談論其生命中的歷程及感動,

不但讓受訪者對自己的生命重新作一番檢視與省思,也在敘說的過程中更加的了 解自己與自己所處的社會處境。誠如 Misher (1986)所言,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

是受訪者與訪談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者並不是將已經存在腦中的記憶如 實的呈現,而是用一種他認為研究者可以理解的、敘說故事的方式,去重構他的 經驗和歷史。所以訪談是一個研究者與受訪者互動的過程,它不是將在訪談之前 就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在互動過程中由受訪者與研究者共同創造 新的意義(引自胡幼慧,2001)。Josselson(1995)認為,透過「理解」(同理心)

對方的過程,我們才能站在他(她)的角度來詮釋他(她)所形塑的生命世界。

因而本研究期盼受訪男性能透過在與研究者對話的過程中,逐漸能對自己週遭的 生活事件產生質疑、反思與澄清,另一方面研究者也能在與受訪男性互動的過程 中,漸漸打破自己隱而未覺的偏見或主觀意識。

質性研究的最大特色在於,研究者本身即為蒐集資料的主要工具,在訪談過 程中,為了避免自己受到現場環境或者是訪談對象情緒影響而使訪談失去方向,

因此在進行訪談前,研究者即根據此論文的研究目的設計了一份簡單的訪談大 綱,問題取向大致聚焦於受訪男性成長過程的生命歷程與特殊經驗,以及對於男 性角色(父親角色)的相關態度與看法等等。設計訪談大綱的目的,主要是在提 醒自己在進行訪談時,能從訪談大綱中,選取較切合訪談情境的問題引導訪談方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