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男性學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相關男性學研究方法

畢恆達在 ﹤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 ﹥(2003)一文中,採用深入訪談研究法,

訪談了19 位參與性別課程與活動的男性,以那些不再將性別視為理所當然,而 願意深刻面對性別議題的男性進行研究,深入的探討「性別」如何從男性的生命 中變得具有意義,提出了相當多層面有關男性意識形成的因素、性別意識受到啟 蒙與形成的階段,並發現台灣男性性別意識形成的根源主要有三個面向:1.傳統 男性角色的束縛與壓迫,2.女性受歧視與壓迫的經驗,3.重視平等價值的成長經 驗。

朱慧蘭在 ﹤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2002)中,採取生命 史的研究方法深入訪談三位男性,探討男性在生命歷程中,影響其性別角色刻板 印象形成之因素為何?又有哪些事件造成了男性性別角色的鬆動?並欲了解男 性在鬆動其刻板印象後的想法又是如何?發現造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來源,也 可能同時成為其性別刻板印象鬆動之助力,而性別刻板印象乃是一個持續不斷鬆 動的歷程,因其生命中不同的生活經驗展現而有不同的過程,雖然現今性別刻板 印象已有逐步的改善,但仍是存在著男女有別的知覺印象。

陳佑任 ﹤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 ﹥(2001)是 由生命史的角度,訪談三位男性國小教育人員,主要的動機有二:一是從關懷男 性教育人員處境的角度出發,試圖解開小學職場中教師性別結構陰盛陽衰之謎,

二是以男性踏上行政之路作為一種逃離,然而除了逃離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 影響著男性教師?而他們在擔任行政工作之後,其遭遇與處境又是如何?

吳寶嘉 ﹤萬紅叢中幾許綠:男性諮商員專業發展之性別經驗分析 ﹥(2004)

採敘說分析的方式訪談五位男性諮商師,思考和探討男性在社會價值和性別角色 期待下,身處在「女性職業範疇」中的五位男性參與者之學習歷程和適應情形。

詹朝旭的 ﹤爐火炙身與重生 : 一個成年男性的自我述說 ﹥(2002)則以 自己為研究對象,企圖透過自我述說來探討在傳統大家族的環境之中,沉重的歷

史負擔讓男性在受到挫折經驗之後,進而重新反觀自己身上的家族包袱,在拋不 掉與棄不去的窘境中如何重新學習。

林仁廷 ﹤尋與逃:一個失聲男性對情與力的辨證﹥(2001)以生命史自我 敘說的方式說明自己是如何透過生命故事與自我敘說的過程,找尋已經失落的男 性情感,並認為男性必須同理自己生命的生成,才有機會看到生命本質的韌性,

才有可能跳脫男性文化結構的緊箍咒。

鄧明宇 ﹤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2000)藉由對自我 生命的探究與理解的過程,找尋在成長過程中所遺失的自我,並彰顯出環境在其 生命歷程中所產生的形塑與自我的覺知。

張天韻 ﹤男性的月經文化:建構與行動 ﹥(2002)透過深入訪談 17 位成 年男性呈現「男性月經文化的建構過程」、「男性文化中的月經圖像」、與「男性 的月經行動策略」,試圖說明男性是如何認知、建構月經論述,個人日常生活的 行動是否及如何造成對女性的壓迫,月經與男性的關聯為何?發現到男性月經文 化並非全然地受到父權價值所宰制,女性經驗同時也是男性對月經認識的重要途 徑,而隨著長時間與親近女性朋友相處,男性對於月經認識及行動也會產生比較 同理及正面的支持。

邱珍琬 ﹤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 ﹥(2004)透 過焦點團體訪談方式探討大學生對於父親形象的描述與期待,發現學生心中的父 親會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而有不同的互動方式與改變,而父親本身或是孩子自身 的採取主動改變的動作,會讓傳統的父子關係有了漸為親密的發展。

相較於畢恆達(2003)與朱慧蘭(2002)探討具有性別意識男性之性別意識 形成與啟蒙的歷程;陳佑任(2001)與吳寶嘉(2004)探討在非男性傳統領域工 作中男性所面臨的角色壓力;詹朝旭(2002)、林仁廷(2001)與鄧明宇(2000)

以自我生命敘說的方式探討在父權文化中所面臨的角色與情感衝突;張天韻

(2002)以深入訪談成年男性的方式說明男性對於女性月經認知與行動的過程;

邱珍琬對於大學生演中父親形象的探討…等國內之男性研究,Sheehy(1999)則

是以八年的時間集體訪談一百位年齡介於40-60 歲的男性,其中包括藍領工人、

中產階級的經理和企業人士、專業人士和藝術家…等。透過男性談論自己的內心 經驗,揭示出中年男性在面臨傳統觀念男性須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理想,與自己體 力不如以往的雙重壓力下其中所產生的心路歷程,從中發現男性在生命過程中面 臨的無力感與壓力。她發現男性在談論內心經驗時,常常會暴露出深藏的痛苦與 怒氣,也發現很多男性很少將自己內心的徬徨迷惘向他人訴說,而大部分的男性 在面臨到生命階段的改變常常是覺得無所適從:他們擔心年老體衰、恐懼失去工 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的生命意義、忌妒初掌職權的職業婦女、希 望與兒女更親近;他們也憂懼年屆退休、對自己的生活能力感到不安。Sheehy 指出:只顧自己的職責,不談論內心的整個的自我崩潰,是很多中年男性很容易 採取的「男子漢」態度。

檢視現今針對男性生命史的研究議題發現,目前的研究大都是針對傳統男性 角色之建構與歷程、男性在非傳統男性領域工作中所面臨的角色壓力,抑或是對 於父親角色形象之探討…等,然而探討父子之間或是父女之間互動關係及情感連 結的研究卻是闕如,而父女之間的關係其實是相當微妙且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的。誠如 Sheehy 的研究,她以一位「女性」的角度來分析與看待男性角色在面 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時,所產生的身心窘迫的困境以及存在他們與兒女間所 不習慣訴說的內在情感,而此也正是本研究所欲意探討與關注的。在此,研究者 嘗試以身為一位「女性」與「女兒」的角色,透過對三位中年男性的生命史訪談 來了解他們的生命背後。研究者擬從「社會賦予在男性角色上的意義」之觀點,

來了解男性(父親角色)在面臨生命中重大事件的衝擊與轉換過程中所產生的內 在情感,在生命歷程的轉換間又是如何來看待自己以及與兒女間的情感,而研究 對象並不刻意鎖定社會上的「成功男人」,也不刻意以事業失志或是深受家庭重 擔所苦的男性為訪談對象。

蔡篤堅(2003)認為,國內自王雅各於 1996 年開始推動男性研究開始,已 有將近十年的成果展現,然而「各篇論文在理論與觀點的對話上彼此甚少交集,

男性研究的範圍和內涵仍界定不明,應處於何種學術分工位置進行反思仍然不明 的情況下,一個讓男性研究成為所謂當紅研究領域所需的批判論述空間仍待開 啟」,而「當在地的史料與文獻不足時,深入的生命史訪談會讓地區的經驗與既 存的理論視野有著更為平等的對話機會」,男性研究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而 言,學科輪廓雖已有初步的共識,但須避免落入既有的理論框架中,則需要以更 開放與反思的態度來看待他人不同的生命經驗展現與意義。

誠如畢恆達所言(2003):「性別意識的發展也沒有一定的階段或是一個終 點,它是一個不停的折衝與協商的過程。」,而「男人是變成的」,男人是男孩 的延伸,成年之後許多情感與行為方面的困擾大多源自於少年時期的未獲得滿 足;著有《該隱的封印 ─ 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一書的作者,Kindln 和 Thompson (吳書榆譯,2000)認為,人們經常忽略男孩們的情感,也誤認為男 孩們內在的情感知覺是不存在或不重要的,甚且,為了完成刻板印象中男人所 應具備的條件,如堅強、勇敢、成功,男孩們的情感發展是可以被犧牲的,因 而給予許多錯誤教育或不必要的肢體傷害,最後造成男孩們殘缺不齊與備受壓 抑的情緒世界,甚至引發日後種種的暴力犯罪行為。

性別角色意識的形成、固著與鬆動都是一個連續不間斷的過程,而在成長的 歷程之中也各有不同的性別相關切身經驗與感受,研究者希冀透過生命史的深入 訪談方式,以「父親」作為一種獨特、敏感的探索對象,使研究參與者的男性(父 親)在身處主流的男性經驗之中,從無言轉而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與 自己生命做對話的過程中,也進一步增加對自己過往生命經驗的覺察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