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聽…他們說故事

第三節 孤單的男人 ~ 文叔

一、格格不入的童年:

民國38 年時,父母從廣東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灣;39 年時,文叔在高雄出生。

當時文叔的父母親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也沒什麼專長。後來文叔的父親便 隨著部隊而生活,將打過的子彈中的鉛挖出來賣,並賣自己做的豆腐給部隊。文 叔3、4 歲的生活就這樣隨著部隊而過,後來部隊解散之後,全家人便在高雄旗 山的客家村附近定居。但由於他們的多重身分,使得他們一直無法融入當地,

「那時候我們沒有入境隨俗,我們這家族很怪,我們是外省人,又 是客家人,又信仰天主教,地緣不一樣,信仰又不一樣,你要怎麼去跟 人家融合?這很重要,給我深深的體會。因為我們客家人卻又不是生在 客家村,是跟著部隊跑,部隊跟民間就有一種隔閡,就不是很融洽,都 當我們是外省籍的。那旗山的村莊都是本地人,都講台灣話,客家村要 到隔壁,人家拜拜我們信天主教,又是外來教,人家初一十五拜拜,演 布袋戲什麼的,我們都沒有在參與,因為我們不拜呀!廟會活動也是一 種社交活動,我們沒在參加。他都把我們當成外來客一樣,就像是外來 政權,不把我們列為當地民族,互動很差。」(文叔,03.06)

無法跟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也因為家裡的貧困,在當時難免遭到一些人的 排斥,文叔說,

「我爸爸那時候那時也是沒錢就志氣短,也不喜歡拜託人家,就是 有點自卑的現象。」(文叔,03.06)

二、父親那時代的悲劇性格:

文叔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斷隨部隊而遷徙的生活,文叔的爸爸也沒有什麼本 錢或是計畫去做什麼生意,只能賣豆腐、豆漿,日子往往是入不敷出。文叔的媽 媽在30 幾歲的時候因子宮出血而導致雙腳不太能行走,甚至無法工作,而事發 當時,還是文叔當時只有小學六年級的哥哥自己找人處理的,

「我爸爸在這種環境也是牢騷一大堆的,他沒有能力去維持一個家 庭,連自己老婆都沒辦法顧好,也沒有本錢去幹什麼的,沒有資金呀!

沒辦法從事他想要做的生意,他就是沒有本錢,也沒有擔當,也不像現

代人資訊發達什麼的,其實那時候的人如果積極肯去做,也不會過的那 麼不好,做個工呀什麼的。我爸爸就是老怪他的命不好,怪東怪西的,

從大陸來到這邊都歹命。」(文叔,03.06)

文叔覺得爸爸之所以如此,是環境和個人因素造成的,他沒有錢、也沒辦法 自己去突破困境去做改善。他深知爸爸對這個家的無能為力,他雖然嘴巴上強 硬,卻毫無能力去圖變,或許那是爸爸那個時代的無奈、那個時代的悲劇。在文 叔印象中,父親就只是一位單純的父親而已,他的爸爸未曾在他面前炫燿過任何 得意的事,也沒有在他身旁指導過自己什麼,只知道爸爸連這個家庭都自顧不暇 了,哪有多餘的心力呢?

三、從小便當就比別人差:

文叔念國中的學費是隔壁徐伯伯借給他唸書的,他說文叔很會讀書,不讀書 太可惜了,家中也只有他一個人讀到最高。國中的時候,一些旗山鎮上生活條件 比較好的人,他們身上穿的衣服、皮鞋跟文叔比較起來就有明顯的差別,

「同學間就有比較,像我就會比較。那時候他們的衣服是太子龍 的,很輕的,而我們是卡其褲,粗粗糙糙的。我們穿布鞋,他們穿皮鞋。

我們都是自己去買,拿去鏽學號。有的布軟軟的,還要燙,我們就是皺 皺的沒有燙,書包也是很差的。別人上學騎腳踏車,我們就從口隘走路 的,坐公車。我爸爸也沒錢買車子,後來不知道從哪裡買了一個很大很 破的鐵馬(腳踏車)。」(文叔,03.06)

從小,文叔就深深地體會到有錢的人跟沒錢的人之間的差別。上國中的時 候,他都是早上自己拿著錢就到旗山菜市場廟口旁邊,夾固定幾樣飯菜帶到學校 去。中午的時候,一些有錢人家的爸爸媽媽卻都是親自送飯到校門口,

「人家都熱呼呼的送去,便當的袋子都很漂亮喔!我們是用布包著 啊!他們都用鐵便當盒,打開就熱呼呼的,看了都很羨幕,我們的就是 冷冷的,差很多呀!就感到有錢跟沒錢的差異性。」(文叔,03.06)

同學間雖然不會感覺怎麼樣,但文叔那時候覺得有錢人家和沒錢人家就是不 一樣。有錢人家的同學都在補習,或是請家教,然而文叔上課回來聽不懂也不知

道問誰,沒有地方問,經常聽一聽不懂就算了。國一的時候還聽的懂,國二時候 成績便一直下滑,也因此喪失了興趣,當時老師也不會特別鼓勵或是照顧,因此 帶給他很深刻的體會,

「結果,國中心態,那時候…,最重要轉折點,我童年時代的環境 就是在這種環境,在國中的時候產生的,會自卑,那時候就是自卑的心 態…,那時就是對我一生影響當中最深刻的,那時候我講話還會口吃,

自卑…一講就緊張了。在幼年時代很痛苦、很不理想的狀況,產生我後 來的心態。」(文叔,03.06)

求學時的自卑心裡,卻也是引發文叔以後奮發圖強的主要動機。

四、他們知道讀書的好處:

自小窮困的環境,讓文叔只有接受到國中的教育程度。但他卻從小就看見一 些旗山當地人是如何在讓兒女在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們旗山有一些當地人,就很重視兒女教育,再怎麼窮苦,都會 叫小孩要讀書。尤其美濃的,他們都是種田的,生活很不好的,他們知 道唯有讀書可以改變自己的環境,那時讀到大學很少,只要大學畢業出 來,找工作很好找,他們父母都很注重小孩子的教育。所以本地人很注 重教育,他們知道書的好處,外來的除非他是當官的,像我們這些就放 牛吃草,也沒有想到以後要幹什麼的。」(文叔,03.06)

文叔的父母沒有多餘的錢,他們只能求眼前的三餐溫飽,以及照顧孩子平平 安安長大,其他的甚至不敢多求,他們如何去顧慮到孩子多餘的支出呢?

「我爸爸那時代,他也不會去做壞,我們生長在這樣家庭,也不會 去變壞而已,他也不會教其他東西,他本身也沒有什麼榜樣可言,就是 做一個善良老百姓,下一代就跟著他。我知道的,他也不會像我講話講 一大堆的,他都沒有講也不懂教,也沒有什麼理論可言,沒有辦法去比 較什麼東西,就讓你不會學壞就好,大家都沒有讀書,就努力工作就好,

也沒人鼓勵。」(文叔,03.06)

五、學歷是個問題:

文叔國中時期,便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畢業之後就開始往廣告招牌方面求

職。然而,接觸的人面廣了,文叔才開始慢慢發覺自己無論是經驗或是學歷都無 法跟別人相較,

「第一次接外務,路都不熟,就亂闖,一直往加工區跑就對了,有 時跑錯了也搞不清楚。進辦公室,看見很多辦公人員,最起碼能進去辦 公都是高職以上的,看起來人家都很有知識水平,正式員工,才能夠去 那邊上班。辦公室像日本公司都是一大片的,那會嚇死人呀!那時候我 們自己程度什麼的都自嘆不如人家,會怕,找誰都不知道,就硬著頭皮 問櫃檯,支支吾吾的,怕死了,是這種狀況做生意,不可能接到生意的 啊!接不到生意就不敢回去,就在公園納涼發呆。自己也覺得像這樣要 混到什麼時候?好可憐的感覺,舉目無親、孤立無援…」(文叔,03.06)

他始終覺得自己在家庭背景、學歷和專業程度上都沒有一個立足點。深知自 己學歷和程度都不行,於是文叔便自己和幾個朋友合夥開一間室內設計的公司,

自己當起老闆,也漸漸自我培養美學方面的基礎,

「我為什麼想做老闆,因為我沒有學歷,想上別人家的班很難去 上,所以有一句話說:『學問多的人都替人家拿手提袋。』,表示你有能 力才能繼續幹夥計,沒有能力就兩三下被cancel 掉了。我那時候能力很 差,也不能勝任高一點位置,作雜工也沒有錢。」(文叔,03.06)

文叔後來還做過房屋銷售,但由於收入並不穩定,便轉做印刷平面設計。

然而,在社會工作這麼多年來,文叔心裡頭其實一直存在著危機感,感覺似乎 只有自己一個人,個體很脆弱,究竟自己何時才能成功呢?

「其實心裡也會不平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飛黃騰達,也是很不 舒服,但沒辦法,為了穩定。」(文叔,03.20)

對於自己只有國中程度的學歷,文叔其實隱藏著深深的自卑感,他始終覺 得學歷一直是他事業上的絆腳石,

「像我覺得為什麼我的名號沒辦法打到正統檯面,最大原因就是學 歷,像提到學歷問題,我就萎縮了。我感覺學歷是我的絆腳石,以前年 輕的時候,人家都問我,哪一個畢業?我都說專科,普通專科,不敢說 專門的什麼,那時有這種現象,為了提昇感覺,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讀什 麼學校。很多人都以為我讀很多,好像有專門學問的,這形象感覺出來 的,但是真正學術研討檯面就拿不出來。」(文叔,03.20)

他一直注重自己給他人的形象,所以他總是將自己打扮得光鮮,他說一個人 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將自己的外表整理好,人家也比較會尊重你,然而在文叔光 亮的外表下,相對的卻是他極力想掩飾的內心空虛,

「我會把自己整理好,因為我從小心虛還是怎麼樣,要把自己裝扮 一下,自尊心才有,不要內心空虛,又苦哈哈的,裝扮又沒有,沒有精 神。至少可以穿扮有精神,把它偽裝起來,人家不知道你是草包,如果 內容有,更能發揮」(文叔,03.20)

他說自己的膽識可能不夠,學歷若是可以支撐,他講話可能又更敢,也更大

他說自己的膽識可能不夠,學歷若是可以支撐,他講話可能又更敢,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