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杜詩韓文昭百代:杜甫〈登樓〉與韓愈〈師說〉賞析 黃坤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杜詩韓文昭百代:杜甫〈登樓〉與韓愈〈師說〉賞析 黃坤堯"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杜詩韓文昭百代:杜甫〈登樓〉與韓愈〈師說〉賞析

黃坤堯

杜甫〈登樓〉與韓愈〈師說〉一詩一文,體製各異。然皆語文平易清暢,學 生容易看得明白,倘能進而深入探討作品的思想感情、生命境界等,相互比較,

可能就有很好的啟發意義。例如〈登樓〉以實詞為主,對仗嚴謹,沒有介詞、連 詞等虛詞,嚴格來說只有「終」、「不」、「莫」、「相」、「聊」五個副詞,舉重若輕,

毫不著意的,也就寫下一首傳世的名作了。而〈師說〉的句法駢散兼行,多用對 仗,甚至大量的口語化句式,虛字「之」、「乎」、「者」、「也」、「矣」、「焉」、「歟」

等的運用尤為靈活。其中結構助詞「之」、「者」、「所」三字,虛實相依,更是得 心應手,令人歎為觀止,了解文章作法,值得大家注意。

杜甫〈登樓〉教學流程

一、作者與背景資料

杜甫及杜詩學:詩史、詩聖、集大成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鞏義巿)。十三世祖杜預 (222-284),字元凱,晉當陽成侯,世稱杜武庫。文韜武略,著《左氏春秋集解》。

曾祖杜依藝,唐監察御史,河南府鞏縣令。祖父杜審言(646-708),武后朝的著名 詩人,「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

而〈登樓〉前四句亦有仿效〈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詩意。「獨有宦遊人,偏驚 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 思欲沾巾。」

杜甫困守長安十年,天寶十四載(755)春有〈醉時歌〉贈廣文館博士鄭虔之 作,詩云:「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日糴太倉五升米,時赴鄭老同 襟期。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清夜沈沈動春酌。

燈前細雨簷花落。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十一月作〈自京赴奉先 縣詠懷五百字〉云:「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享有豁免租稅和兵役的特權。至於一般老百姓呢?參〈兵車行〉「長者雖有問,

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 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 牆走,老婦出門看。」〈新婚別〉「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 赴河陽。」〈垂老別〉「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

(2)

2

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杜甫好像都以旁觀者或新聞記者的角度來見證時代的苦難,而他一家人卻能置身 事外。

杜詩分期

青少年時代(712-746),海內昇平,讀書養志。開元十九年(731),漫遊吳越,

結識豪雋。開元二十三年(735),在洛陽考河南府試,未能考中。其後北遊齊趙,

赴兗州省父。杜閑(684?-740?)調奉天令〔陝西乾縣〕。開元二十七年秋(739)與高 適(700-765)會於汶上。開元二十九年(741)歸洛陽,築陸渾山莊於偃師首陽山下,

有〈祭遠祖當陽君文〉。天寶三載春(744)遇李白(701-762)於洛陽。五月五日祖母 盧氏卒。秋與李白同往王屋山訪華蓋君,因華蓋君已死,乃返梁園,與高適同遊 梁宋。登單父琴臺〔山東單縣〕、大梁吹臺〔河南開封〕,並再同遊齊魯。天寶四 載(745),再遊齊趙,會李邕(678-747)於歷下亭。秋與李白重逢於魯郡。得詩約 二十餘首。

困守長安,間回洛陽(746-755)。天寶五載(746),杜甫至長安,與王維(698-759)、

鄭虔(?-764)、岑參(714-770)、高適、薛據、儲光羲(707?-760?)等遊。天寶六載(747),

正月,應詔赴試,全部落第。隱居陸渾莊。與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結婚。九載(750) 再次赴京,尋找出路,先獻〈雕賦〉、十載獻〈三大禮賦〉、十三載獻〈封西嶽賦〉, 漸得玄宗(685-762)賞識,命待制集賢院。〔「詞感帝王尊」、「往時文采動人主」〕

天寶十載(751),常有肺氣之疾,生活不能自給,賣藥都巿,寄食朋友。在杜位 宅守歲,杜位乃李林甫(?-752)的女婿。天寶十二、十三載,長安久雨成災,米價 暴漲,杜甫把妻子送往奉先縣〔陝西蒲城〕居住,奉先縣令是他妻子的同宗楊姓,

白水縣尉崔頊則是杜甫的舅父,可以接濟生活。天寶十四載(755),秋往奉先省 親。十月返長安,由於宰相韋見素(697-762)的薦引,朝廷委派杜甫任河西尉〔陝 西合陽〕,不就。旋改入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掌武官簿書,從八品下。十一月復 返奉先省親,幼子餓已卒。得詩約一百一十首左右。

戰亂逃難,飽經憂患(756-759)。至德元載(756)二月回長安供職。四月赴奉 先,攜家至白水依舅氏崔頊。六月避亂鄜州羌村〔陝西富縣〕。八月往靈武中途 為叛軍所獲,送至長安。二載(757)四月,逃至鳳翔,五月授左拾遺,從八品上。

因疏救房琯(696-763),被拘送御史臺推問〔三司為韋陟(697-761)、崔光遠(?-761)、

顏真卿(709-785)〕,張鎬(?-764)救之,六月事解。閏八月往鄜州省親。十一月攜 眷返長安,與賈至(718-772)、王維、岑參、孟雲卿等唱和。乾元元年(758)六月,

出為華州司功參軍。翌年七月,關中飢饉,棄官往秦州〔甘肅天水〕,依從侄杜 佐東柯谷,杜甫賣藥為生,以覓一枝之棲。其後又往同谷〔甘肅成縣〕、成都。

得詩二百五十首。

(3)

3

〔琯gun 2;涪fɐu 4;吐蕃fan 43; tǔfān bō;緋 fei 1,鮮紅;痺bei 3

成都草堂(760-765)。上元元年(760)得舅父崔明府、表弟王司馬的照應,建 設草堂,有林園、菜圃、藥欄、荷池、水檻之勝,與故人裴迪(716-?)、高適、嚴 武(726-765)等往還。上元二年冬(761),高適代成都尹,冬末嚴武任成都尹。代 宗寶應元年(762)七月,嚴武入朝,徐知道(?-762)叛變。杜甫赴梓州〔四川三台〕、

射洪、通泉。廣德元年(763)春回梓州,後赴涪城、鹽亭遊覽。春末到漢州〔廣 漢〕,擬送房琯還朝,惟房琯已起程,並於八月卒於閬州〔閬中〕僧舍,杜甫趕 往閬州祭悼,並遊蒼溪。十月,吐蕃攻陷長安,郭子儀(697-781)反擊之,吐蕃遁 走,京師焚掠一空。十二月返梓州。春初攜家赴閬州。廣德二年(764),杜甫擬 出蜀。三月嚴武復鎮蜀,乃攜家返成都。〔作〈登樓〉〕六月,嚴武薦杜甫為節度 參謀。永泰元年(765),加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四月,嚴武卒。五月杜 甫奉召返京赴任,離開成都。總計五年半時間,得詩約四百四十首左右。

晚年寓居夔州及泛舟湘江(765-770)。永泰元年(765)攜家東下,舟行四月,

經嘉州、戎州、瀘州、渝州、忠州至雲安〔四川雲陽〕。翌年因肺病及風痺發作 而遷居夔州〔四川奉節〕,先後住過客堂、西閣、赤甲,西遷瀼西,再移往山上 的東屯,養雞種菜,經營果木。大曆三年春(768),四川戰亂,乃出峽東下,住 在荊州行軍司馬從弟杜位的府第,而妻子則寓居當陽,未幾移家公安。大曆四年 (769),赴潭州〔湖南長沙〕投靠韋之晉,韋六月卒。杜甫在江邊賣藥,不良於 行,識蘇渙(?-775)。「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愧須人扶。致君堯舜付公等,早 據要路思捐軀。」(〈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翌年 避臧介之亂,擬往郴州依舅氏崔偉,阻水耒陽,復返潭州、岳州,投昌江〔今平 江〕縣令求醫,竟小寓中,葬於小田〔湖南平江〕。目前墓地保存完好。杜氏家 族繁衍,已傳六十代,約有一千多人。晚年得詩共六百三十餘首。〔瀼jœŋ 6

杜甫墓現有八座:湖北襄陽、湖南耒陽、陝西鄜州、陝西華州、湖南平江、

河南偃師、四川成都〔漢墓〕及鞏縣真墓。元和八年(813),杜嗣業將杜甫靈柩 運返偃師,歸葬首陽山下的祖塋地。路過江陵,元稹(779-831)為撰〈唐故檢校工 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并序〉。現在岳陽平江縣小田村尚有杜甫後裔一千多人,杜 維從是杜甫第五十九代的孫子。

唐詩「吐蕃」的讀音。案賈島《寄滄州李尚書》詩「青塚驕回鶻,蕭關陷吐 蕃。」以喧、蕃、冤、言相叶,皆元韻字,可見唐人「蕃」讀元韻平聲。

(4)

4

二、文本探究

甲、文獻版本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登樓〉一詩版本穩定,沒有太多異文。《宋本杜工部集》注稱第三句「色 來,一云水流」;《草堂詩箋》「一作春水沁天地」,「沁」顯為錯字。《杜詩趙次公 先後解輯校》云:「一作『錦江春水流天地』,此惑於登新津樓,見成都江之來也,

便不如『錦江春色來天地』之含蓄,而蔡伯世取之,非矣。公又曰:『錦江春色 逐人來』,於義則春色之來,在天地中一氣浩大,不可名狀,時無古無今,皆有 變態如浮雲。」《杜臆》云:「『春色來』一作『春水流』,余定為『春水來』。」

王嗣奭(1566-1648)各取一字,比較取巧。大抵「春水」綿長,流於平順;而「春 色」令人眼前一亮,意象生新,跟傷心、多難之情對比,更為激越。後代注家一 般不予理會,也很少討論。

末句「梁甫吟」,宋刻諸本皆然。清代《杜詩言志》、《杜詩詳注》「甫」作「父」, 音義相通,只是異體寫法不同而已。

乙、寫作背景

代宗廣德元年(763)七月改元。吐蕃入寇,盡取河隴。十月吐蕃入長安,代 宗出奔陝州。吐蕃立廣武王承宏為帝,留十五日乃走,京師焚掠一空。關內副元 帥郭子儀反擊之,吐蕃遁去。高適練兵於蜀,以臨吐蕃南境,謀牽制之,無功而 還。十二月,帝還長安,以魚朝恩(721-770)掌禁兵。吐蕃陷松、維、保三州與雲 山新築二城(即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理縣),往北走即九寨溝,西 川節度高適不能抵禦。

〈登樓〉作於代宗廣德二年春(764),杜甫五十三歲,詩題取自王粲(177-217)

〈登樓賦〉。杜甫春初離開梓州(四川三台),絜眷往閬州(四川閬中),沿嘉陵江至

(5)

5

渝州(重慶巿)出峽。由於得到嚴武復為成都尹兼劍南東西川節度使的消息,聞之 大喜,三月回到成都草堂。此詩乃觸事感時之作,呼喚人才,守土安民。六月杜 甫即獲薦為節度使署中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整頓軍隊,九月破吐蕃七萬 眾,拔當狗城(四川理縣東南),十月收復鹽川城(甘肅漳縣西北),並命漢州刺史 崔旰在西川追擊吐蕃,擴地數百里。〔旰gɔn 3

丙、音義注釋

1. 萬方多難:當時除了吐蕃大軍壓境,攻入長安及西川松、維、保三州外,

西邊還有回紇登里可汗(牟羽可汗,?-780)歸國時所過鈔掠,劫殺人民;而南邊則 有浙東袁晁(?-763)領導的二十萬農民起義,剛被李光弼(708-764)鎮壓下來。

2. 錦江:岷江的支流,從四川郫縣流經成都平原西南一帶的河段,舊以濯 錦得名。

3. 玉壘:山名。四川有兩處玉壘山,一在理縣東南新保關(茂縣、汶川羌族 自治縣),一在灌縣(都江堰巿)西北。前者是蜀中通往吐蕃的要道,後者乃登樓所 見的附近山色,杜詩並無定指。浮雲喻世事古往今來,變化無定。

〔琬jyn 2;諶sɐm 4

4. 北極:北極星。《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 之。」北極五星,北辰最尊,比喻朝廷。言吐蕃雖立新君,終不能改命。代宗還 京,轉危為安,同時也表現了杜甫對國家前景的信心。

5. 西山寇盜:西山為連綿於理縣、汶川一帶的岷山諸峰,當時為成都防禦 強鄰的屏蔽。寇盜指吐蕃,警告敵人不得妄動,侵擾邊境。

6. 可憐:有值得憐憫、可愛、可喜、可羨、可惜、可怪諸義。參王昌齡〈蕭 駙馬宅花燭〉:「可憐今夜千門裏,銀漢星回一道通。」杜甫〈雨過蘇端〉「也復 可憐人,呼兒具梨棗」、〈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可憐為人好心事,於我 見子真顏色」、〈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可憐忠與孝,雙美畫 麒麟」諸例,即有可喜義。[閿 mɐn 4

7. 後主:蜀漢後主劉禪(207-271),字公嗣。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為漢 中王,立為王太子。章武三年(223)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襲位成都,

時年十七,大赦,改元建興,是歲魏黃初四年也。早期由諸葛亮(181-234)輔政,

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早期由諸葛亮(181-234)輔政。建興十二年(234) 以蔣琬(?-246)為尚書令,總統國事。延熙九年(246)自攝國事。景耀元年(258)宦 人黃皓(?-264)始專政。炎興元年(263)降魏,國亡。在位四十一年。陳壽(233-297)

《三國志》評曰:「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后。」「然經載 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後主長期受到諸葛亮、蔣 琬的制約,發展經濟,節儉安民,沒有失德之行,除了晚年寵信黃皓之外,大抵 還是稱職的君主。降魏後封安樂縣公,有「此間樂,不思蜀」之語,深受後世的 非議。後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先主廟東側,武侯祠在西側。北宋慶曆年間,蔣堂

(6)

6

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下令拆毀後主祠,曾引起蜀人普遍的不滿。王嗣奭 (1566-1648)《杜臆》云:「余遊先主廟,配享者止北地王與孔明、關、張而無後 主,豈後人因公詩而撤耶?」北地王即劉諶(?-263),後主之子,在後主送璽綬之 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8. 還祠廟:「還」,一為副詞,還能;一為動詞,回來。「祠廟」一解名詞,

即祠堂宗廟,「還祠廟」猶言還能守其宗廟社稷。暗喻代宗(726-779)車駕還京,

左丞顏真卿(709-785)請先謁陵廟然後還宮。「祠廟」一解動賓詞組,祠,祭也,

後主以亡國之君,仍然得立廟配享及祠祀,表示蜀人認同後主並無惡行。錢謙益 (1582-1664)云:「其以代宗聽任用程元振(?-764)、魚朝恩,致蒙塵之難,而託諷 於後主之用黃皓乎?其興寄微婉如此。」浦起龍(1679-1762)曰:「注家以後主比 天子,無理之甚。」高步瀛(1873-1940)亦云:「此說殊失之鑿,蓋意謂後主猶能 祠廟三十餘年,賴武侯為之輔耳。傷今之無人也,故聊為〈梁父吟〉以寄慨。」

杜詩立言得體,不當諷喻君主,錢說似與詩意不合。「還祠廟」解魂兮歸來,又 是一說。

9. 日暮:黃昏時分,但詩中可能更隱喻國家危機四伏了。

10. 梁甫吟:梁甫,山名,在泰山下。古樂府〈梁甫吟〉或謂挽歌,或為琴 曲。《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畊隴畝,好為〈梁父吟〉。」浦起龍云:

「梁甫吟句兼對嚴公,蓋以諸葛勳名望之也。」杜甫仰慕諸葛亮忠心治國,或有 時無英雄之慨。

諸葛亮〈梁甫吟〉:「步出齊城[東]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纍纍正 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 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諸葛亮以晏嬰自許,善用計謀解決暴虐 的武夫,杜甫殆亦想以諸葛亮為榜樣,消除禍亂,釋出「致太平」的理念。

《水經注》云:「淄水又東北,逕蕩陰里西。水東有塚,一基三墳。東西八 十步,是烈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之墳也。」

語譯參考

花開燦爛貼近高樓令作客者傷懷,

尤其是在周圍動蕩的年代卻在這裏登樓賞花。

錦江春色蕩漾創出一番光景,

玉壘山上浮雲飄蕩反映古今諸般變幻。

北極方位的朝廷正朔始終不會換掉,

西山邊上的盜賊最好打消侵略的念頭。

慶幸蜀漢後主依然親臨祭祀穩守社稷江山,

黃昏時分我也朗誦起諸葛亮〈梁甫吟〉的樂歌。

丁、章法結構

(7)

7

全詩八句,分為四聯。首聯登臨所見所感,天時人事,關心時局。頷聯寫登 樓所見的山光水色,經歷滄桑世變,包籠天地古今,春色自「來」,風雲多「變」, 一切好像沒有甚麼變化的樣子,二句合起來寫出博大的四度空間,氣象萬千。頸 聯議論時局,申明朝廷決心保衞疆土,指斥吐蕃不要挑起邊境的戰爭,「終」、「莫」

二字大是大非,表現出嚴正的口吻。末聯的感情比較隱晦,後主祠廟是眼前景,

正朔猶存,浮想聯翩,黃昏時分不禁唱出〈梁甫吟〉的歌音,期待有賢臣扶持大 業。末聯或亦訓「還」為回來,指後主魂兮歸來,日暮吟詩,則是懊悔莫及了。

但配合全詩意境來說,此說可能並不可取。〔頷hɐm 5

一說「以上六句,一、三、五句就朝廷春色而言,意脈相連;二、四、六句 就寇盜侵擾而言,互相生發;利用七律的嚴格對仗形成同一意思的三層對比,而 這三層的藝術表現分別採用興、比、賦三種手法,詩人登樓是興起傷感之情、登 樓所見是景中寓比、聯繫時勢是直陳其事。這就使縱向的兩排對仗又形成橫向的 層次變化。」

仇兆鰲(1638-1717)云:「上四登樓所見之景,賦而興也。下四登樓所感之懷,

賦而比也。以天地春來,起朝廷不改,以古今雲變,起寇盜相侵,所謂興也。時 郭子儀初復京師,而吐蕃又新陷三州,故有北極西山句,所謂賦也。代宗任用程 元振、魚朝恩,猶後主之信黃皓,故借詞託諷,所謂比也。〈梁父吟〉,思得諸葛 以濟世耳。傷心之故,由於多難。而多難之事,於後半發明之。其辭微婉而其意 深切矣。」(《杜詩詳注》,頁 1131)

邊連寶(1700-1773)云:「花近高樓,而乃傷客心者,以登臨之際,正值萬方 多難耳。二句為全首之冒,以下總申此聯。錦江春色,玉壘浮雲,渾承花近高樓;

北極朝廷,西山寇盜,明承萬方多難。而錦江之春色依然,所以正興不改;玉壘 之浮雲屢變,所以反興莫侵。末因後主祠廟,而興吟〈梁甫〉,蓋有慨于代宗之 懦弱也。五六明夷夏之大防,七八慨綱維之不振。先罪其下,而後責其上,《春 秋》之志也。」(《杜律啟蒙》,頁 414)

楊倫(1747-1803)旁註:「首二句倒裝突兀。」三四句「承高樓句」,五六句「承 多難句」,「結意深,亦是登樓所感。」又引吳東巖云:「可憐字、還字、聊為字,

傷心之故,只在吞吐中流出。」范廷謀云:「氣象雄渾,籠蓋宇宙,乃集中最上 乘之作。」(《杜詩鏡銓》,頁 520)

高步瀛(1873-1940)引范廷謀云:「意在筆先,起勢峻聳。」《峴傭說詩》曰:

「起得沈厚突兀,若倒裝一轉,萬方多難此登臨,花近樓高傷客心,便是平調,

此秘訣也。」(《唐宋詩舉要》,頁 571)

(8)

8

戊、律詩格律

1. 一般只用平韻,不用仄韻。注意第三、五、七句末必用仄字收。叶韻句 用句號,不叶韻句用逗號,以示區別。下表叶韻句用黑體表示。

2. 譜中每句的二四六字分別為平仄平或仄平仄,自行相間。從每句的第二 字來看,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平仄不同,稱為「對」; 第二三句、第四五句、第六七句平仄相同,稱為「黏」。黏對不合也是犯 律的,必須改正。

3. 詩中單句稱為「出句」,雙句即協韻句稱為「對句」。出句平仄比較寬容,

所以單句可用拗,以示變化;對句不可用拗,以示穩重。基於「仄聲可 令單,平聲不可令單」的原則,平聲多以成對出現。詩句對一三五字平 仄比較寬容,七言首字甚至不論平仄。其下有 的表示可平可仄。

4. 律詩分為四聯:首聯/起聯、頷聯、頸聯/腹聯、尾聯/末聯。中間二 聯一般都要對仗。

5. 杜甫〈登樓〉屬仄起式,叶下平十二侵韻,首句用韻。平仄嚴謹。詩中 可平可仄的地方以底線或紅色表示,此詩共九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首聯/起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頷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頸聯/腹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尾聯/末聯]

己、作品分析

劉濬引李因篤(1632-1692)云:「造意大,命格高,真可度越諸家。」吳農祥 云:「一起駭嘆,唐人無能為此言者。接二語壯闊,而時趨世變,亦全包于此。

結語另有寄託,自是奇警。」(《杜詩集評》,頁 917)〔濬 dzœn 3

胡國瑞(1908-1998)云:「本篇從詩題標義發唱,攝取眼前景物,納入歌詠,

注入詩人深重的憂國情緒,不假典實,而氣骨沈雄,故能使讀者心神隨之俯仰低 回。七律一體,在盛唐詩人中,老杜入蜀以後之作獨擅勝場,其作品格律工整,

氣勢雄健,境象壯闊,情思沈鬱,俱可從此篇見到。沈德潛謂此篇:『氣象雄偉,

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讀者是會同意的。」(《杜甫詩歌賞析集》,頁359)

三、賞析與延伸

(1) 葛曉音(1946-)云:「『還』應作『回還』解,劉禪死於洛陽,而且樂不思 蜀,不過他的祠廟卻在蜀中。這句意思是可憐後主人已不歸,只有神主回到了他

(9)

9

的祠廟。這裏是因見後主祠而感嘆劉禪亡國的下場,並由此想到蜀亡就是因為諸 葛亮已死。如果聯繫現實來看,固然有批評代宗信任宦官如劉禪信任宦官黃皓之 意,但恐怕更多的還是哀嘆現在已經沒有諸葛亮這樣人物。」(《杜甫詩選評》,

頁136)

(2) 徐晉如(1976-)云:「從章法上講,這首詩並沒有完整的起承轉合。第一 聯是總寫,直接點明詩的題旨。頷聯寫了登樓縱目,所見之景。而寫景,是為著 烘托詩人的情感,並引出下文的議論。中間兩聯,無論是寫景,還是議論,都是 襯貼、深化詩意。前面六句,分別寫到了個人的情感、眼前的景物、代宗還朝的 時事,到第七句則宕開一筆,即眼前景懷古,第八句則是以諸葛亮自況,意謂自 己空負大才,卻不能被任用,只能以遲暮之年,吟誦〈梁父吟〉以抒鬱結吧了。

所以這兩句是想到哪就寫到哪,並沒有嚴格的起承轉合。」(《大學詩詞寫作教 程》頁64)

以上兩段的評論到位嗎?大家認同或不認同他們的觀點,試申論之。

(3) 杜甫〈登樓〉可受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的影響嗎?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長壽二年(693)出為常州江陰縣丞,晉陵陸承疑即陸餘慶,方外十友之一〕

四、杜甫〈登樓〉參考資料

1. 仇兆鰲(1638-1717)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10),頁 1130-1132。

《杜少陵集詳注》(上海: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1930)。〔康熙四十二年(1703) 初刻,康熙五十二年增補重刻,凡二十五卷,詩 1439 首;卷二十四杜賦詳注,

共10 篇;卷二十五為杜文集注,共 18 篇。〕

2. 楊倫(1747-1803)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2),

頁520-521。《杜詩鏡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10)。〔乾隆五十六年(1791) 刻,二十卷。雜引王西樵、王阮亭、李子德、邵子湘、蔣弱六、何義門、俞犀月、

張惕庵評語。詩1450 首,文 28 篇。〕

3. 高步瀛(1873-1940)選注:《唐宋詩舉要》(香港:文海書局,1970.10),頁 571-572。

4. 胡國瑞(1908-1998)〈登樓〉(賞析),陶道恕主編:《杜甫詩歌賞析集》(成 都:巴蜀書社,1993.10),頁 357-359。

5. 鄧魁英(1929-)、聶石樵(1927-)選注:《杜甫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11),頁 243-244。

6. 梁鑒江(1940-)選注:《杜甫詩選》(香港:三聯書店,1984.12),頁 95-96。

7. 趙慶培執筆〈登樓〉,湯高才責任編輯:《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

(10)

10

書出版社,1989.5),頁 550-552。

8. 葛曉音(1946-)撰:《杜甫詩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頁 134-137。

9. 徐晉如(1976-):《大學詩詞寫作教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8),

頁63-64。《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2012 年 7 月),頁 129-130。《大學詩詞寫作教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3),

頁98-99。

韓愈〈師說〉 教學流程 一、作者與背景資料

韓愈及唐代的古文運動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河南孟州巿)人,生於長安。祖籍昌黎(河北昌 黎縣),自稱韓昌黎。三歲而孤,由嫂鄭氏撫之成立。貞元八年(792)進士,十二 年(796)出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貞元十七年(801)任四門博士教職。〔作〈師 說〉〕貞元十八年(802)冬升監察御史,在任不過兩個月,上書〈御史臺上論天旱 人饑狀〉,貶為連州陽山(廣東陽山縣)令。憲宗元和(806)元年六月任為國子博士,

一度任河南縣令。元和七年(812)降調為國子博士,改任比部郎中、史館修撰,

升為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以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廣東潮州巿)刺史。長慶 元年(821)授國子祭酒,主持國家最高教育機構。轉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 兆尹兼御史大夫。韓愈在京城長安靖安里購了一所住宅,又在城南買了一座別墅 或莊園。晚年蓄買姬妾侍女,一曰絳桃,一日柳枝,皆能歌舞。傳說服用琉璜補 劑,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訟案。著《昌黎先生集》。

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散體,反對駢偶文風。詩、文俱為大家,而文章更 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文學主張,與他的政治思想、學術觀點有密切的關 係。主要淵源於儒家,談仁義,談性三品〔善中惡〕,繼承孟軻、董仲舒的儒學 傳統,反對佛教徒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主張「人其人,火其書」(〈原道〉),

僧徒還俗,焚毀佛經;另一方面又相信天命鬼神,孔子與墨子相互為用,甚至盛 贊管仲、商鞅的事功,指斥後人「羞言管、商氏」為「不責其實」(〈進士策問〉)。

在古文寫作方面,文道合一,以道為主,而道的內涵,就是仁義。「學古道則欲 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非三代兩漢之 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堅持「唯古于詞必己出」(〈南 陽樊紹述墓志銘〉);「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 。此外又提出了「大凡物 不得其平則鳴」,「有不得已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送孟東野序〉);

「和平之音淡薄,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荊潭唱

(11)

11

和詩序〉)諸說,突破了文以載道的局限,發揮怨刺的作用,充實生活內容,抒 發對社會現實的不平情緒,深化作品的思想,追求作品的雄奇風格。

誹韓案 1976 年 10 月,臺灣《潮州文獻》發表了〈韓文公蘇東坡給與潮州 後人的觀感〉一文。作者郭壽華提及:「韓愈為人尚不脫古文人風流才子的怪習 氣,妻妾之外,不免消磨於風花雪月,曾在潮州染風流病,以致體力過度消耗,

及後誤信方士硫磺補劑。離潮州不久,果卒於硫磺中毒。」韓愈第三十九代直系 血親韓思道狀告郭壽華,經臺北地方法院刑庭宣判,推事認定郭壽華誹謗已死之 人,判處罰金三百銀元。郭壽華不服上訴,臺灣高等法院判決駁回,維持原判,

該案遂告定讞。結果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很多人撰文談論此案及所引起各種問題,

《聯合報》彙輯為《誹韓案論叢》(臺北:聯合報社,1977.12)。〔讞 jin 5, jit 8

韓愈勝跡

韓愈陵園(韓愈墓)位於河南省孟州市城西 6 公里韓莊村北半嶺坡上。

韓文公祠(潮州韓愈紀念館),位於廣東潮州巿城東筆架山麓。韓愈被貶爲潮 州刺史,以戴罪之身,在潮七個多月,把中原先進文化帶到嶺南,辦教育,驅鱷 魚,爲民眾做了許多好事,被潮人奉爲神,潮人並將筆架山改稱韓山,山下的鱷 溪改稱韓江。北宋咸平二年(999),在通判陳堯佐(963-1044)的倡導下,建立韓祠,

內供韓愈塑像。堂上有對聯:「闢佛累千言,雪冷藍關,從此儒風開嶺嶠;到官 才八月,潮平鱷諸,於今香火遍瀛洲。」祠內有歷代碑刻 36 塊,其年代最早者 即蘇軾(1037-1101)的〈潮州韓文公廟碑〉。又韓愈祭鱷魚的行動亦有穩定人心的 作用。現在韓江北堤中段尚有祭鱷臺景點,而鱷渡秋風亦為潮州八景之一。

廣東陽山亦有韓愈紀念館及燕喜亭等。

香港屯門青山禪院青山峰頂上刻有仿韓愈字體的「高山第一」石碑,據考證 為宋徽宗時代,居住在新界錦田的鄧符協游覽青山時所寫。

二、文本探究

甲、文獻版本

〈師說〉版本穩定,宋代以後沒有異文。本文修辭手法表現多樣。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排比〕〔頂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暗引〕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頂 真〕

(12)

12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頂真〕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排比句〕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對偶〕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肯定語氣〕〔對偶〕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排比句〕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推 斷語氣〕〔對偶〕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對偶〕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兩組 對稱的排句,錯綜〕

「在前後相連的語句中,本可以出現相同詞語或句式,為了避免重複,增加詞語的錯綜變 化,有意配置不同的詞語或句式,這種修辭手法就是錯綜。有的書稱避複。」分詞語錯綜 和句式錯綜兩類。(《辭格辨異》,頁 138)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映襯〕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對偶〕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驚詫語 氣〕〔映襯〕

聖人無常師。〔暗引〕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正面核心〕〔對偶〕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不拘於時,學於余。〔介詞詞組〕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頂真〕

(13)

13

乙、寫作背景

本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韓愈送給十七歲的李蟠,「嘉其能行古道」。 當時大家的注意力已不在學校,而在科舉。學校不是進身的主要階梯,因此唐代 的師道不彰。韓愈致力於古文運動,主張不寫駢體,而以散體闡明古聖人之道,

但遭到當權者的誹謗和訕笑。次年(803)被貶為廣東連州陽山令。

韓愈〈師說〉系統地提出了「師道」的理論,以及論證「從師」的必要,期 待振興儒學,召集後學,及推廣古文。元和八年癸巳(813),柳宗元(773-819)〈答 韋中立論師道書〉云:「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 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 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 數矣。」又撰〈師友箴.並序〉:「今之世,為人師者眾笑之,舉世不師,故道益 離。」「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吾欲從師,可從者誰?借有可從,舉世笑之。」

柳宗元〈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云:「僕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又不 為人師。人之所見有同異,吾子無以韓責我。若曰僕拒千百人,又非也。僕之所 拒,拒為師弟子名,而不敢當其禮者也。若言道、講古、窮文辭,有來問我者,

吾豈嘗瞋目閉口耶?」柳宗元有些謙虛,不肯為人師,就像孟子所批評的「人之 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以免被人指為狂妄;而韓愈則敢於冒天下 之大不韙,被人視作「狂人」,顯出承擔的勇氣。可見韓、柳對「師道」的取態 各異。

韓愈明確肯定老師的角色。老師擔負「傳道、受業、解惑」的工作,而柳宗 元則提出「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的主張,都是叫人是學古道、學聖人的。

而學生即以「明道」為首要任務,無分年齡貴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跟 著韓愈又申明傳道解惑的不盡是句讀之學,而是士大夫「恥師」的偏見,即不肯 從師學習,「小學而大遺」,也就不能明道了。最後提出「聖人無常師」的觀點,

孔子亦轉益多師,認為三人行中,也必有我們可以師法的對象。術業有專攻,不 恥相師,甚至連弟子也會有超越老師的時候。

丙、音義注釋

1. 傳道:道,謂事物當然之理,修己治人之方。含義廣泛,幾乎無所不包,

一般是教不了的。所謂傳,自以心傳、感悟為上,例如身教就有一種感染了。

2. 受業:受,一訓接受,指求學;一訓作「授」,授業,訓授與,指示路向。

業,大板也,古代的書籍刻寫在竹簡或木板之上。所謂授業或受業,都有以手傳 交收之意,也就是知識的傳承。其他學業、修業、肄業、畢業、事業、行業、術

(14)

14

業、職業等都是跟讀書求學有關的詞語。《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 師,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3. 解惑:解釋疑難所在。所謂解,自以口說為主。

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 以求之者也。」

5. 「是故」四句:《呂氏春秋.孟夏紀第四.勸學》:「是故古之聖王,未有 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 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於道。」高誘訓解:「言道重人輕。」「《論語》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曰不爭輕重尊卑。」(頁 96)

6. 句讀:讀 (粵:dɐu 6,音逗;普:dòu),斷句。句通常是指句子誦讀時停 頓之處;讀即逗,句子中途休止的地方;相當於現代的句號和逗號。

7. 或不焉:不 (粵:fɐu 2,音否;普:fǒu),讀如「否」,即不從師學習。

8. 巫醫:古代巫師與醫師不分,只視作傳習技藝之人。

9. 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10. 百工:各類工匠。

11. 諛:諂也,用好話奉承人家。

12. 不齒:齒有並列、排次之意;不齒即不屑與之同列。

13. 郯子:郯 (粵:tam 4,音談;普:tán) 子,春秋時郯國(山東郯城縣)的 國君。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 525),郯子來朝,昭公問少皡氏以鳥名官之故,孔 子見於剡子而學之。

14. 萇弘 (粵:tsœŋ 4,音腸;普:cháng):春秋周敬王時大夫,孔子向萇弘 問樂。

15. 師襄:魯國的樂官,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

16. 老聃 (粵:dam 1,音耽;普:dān):即老子,楚人,博知古今。傳說孔 子適周,問禮於老聃。

17. 聖人無常師:《論語.子張》引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意思說:孔子怎麼會不向別人學習,可是他有固定的老師嗎?

18.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 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的途徑十分廣泛,亦為「聖人無常師」之證。

19. 專攻:專長。

20. 李氏子蟠 (粵:pun 4,音盤;普:pán):貞元十九年(803)進士。

「所以」釋義

1. 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

《史記.衞康叔世家》:「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 民。」

2. 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

3. 連詞,表示因果關係。(1)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李白〈與韓荊州書〉:

(15)

15

「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2)用 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 高義,為能急人之困。」。(3)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 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4. 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5. 所作,所為。《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漢語大詞典》7,頁 350。

丁、章法結構

本文分七段:首段高空建瓴,提出師道兩個重要的理念。一是「古之學者必 有師」,肯定老師的重要地位,所謂「古之學者」,指的應該就是萬世師表的孔子,

後文說明孔子還是有很多老師的。二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指 出老師的職責所在,主要有心傳、手授和口說三項指標,就是傳授道理,指示路 向,解釋疑惑,由孔子到現代教育,老師的工作都離不開這三項基本特點。不過 道理尤為最重要,值得學者注意。

第二段說明學習的動機在於「聞道」,目標則是「師道」,而有道者都是我們 的老師。所以作者認為老師完全不受身分貴賤及年齡大小的限制,明確指出「道 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觀點。

第三段哀歎「師道之不傳」,大家「恥學於師」,所以聖賢與愚昧各走極端,

明確指出現實風氣的謬誤。

第四段指出很多人誤解老師的工作,以為讀書識字學習句讀而已;而作者重 申「傳其道、解其惑」的才是他所說的老師。

第五段舉證,連巫醫、樂師和各類工匠都「不恥相師」,而士大夫之族卻訕 笑傳道的老師,究竟準則何在,未免令人感到困惑。

第六段論證「聖人無常師」的道理,孔子要學習不同的知識,自然會請教多 方面的老師。同時也帶出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

第七段說明本文的寫作動機,就是為十七歲的李蟠寫的,他有兩項優點,一 是「不拘於時」,二是「能行古道」,深感學習的需要,移風易俗,自然也是年輕 人的榜樣了。

大抵前四段以建設「師道」的理論為主,而後三段則從不同角度闡發的論證

(16)

16

手段,包括古代的孔子、當代的李蟠,以及各行各業的工匠等,都有從師的必要。

戊、作品分析

俞文豹《吹劍三錄》:「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 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荀子曰:『師術有四,而傳習不 與焉。蓋古之所謂師弟子者,皆相與而終身焉。』……然則以『傳道、受業、解 惑』為事,則世俗訓導之師,口耳之傳爾。時而化之,德而成之,材而達之,而 傳習不與焉。如孟、荀所云,則夫子之為師也。知此,而後可與論師道。」(《韓 愈選集》,頁230)

林雲銘(1628-1697)《韓文起》卷一:公以道自任,故以師自處。是篇以「恥」

作關紐,而以古今之不同,與「傳道」、「受業」、「解惑」等字面,前後布置穿插。

(《古文觀止解題匯評》,頁 447)

吳楚材(1655-1711?)、吳調侯:通篇只是『吾師道也』一句,言觸處皆師,

無論年之先後乎吾。因借時人拘於長幼之說不肯從師,歷引童子、巫醫、孔子喻 之。如謂公慨然以師道自任,而作此以倡後學淺矣。(《古文觀止評注》卷八,

頁335)

李扶九〈書後〉云:師道立而善人多,學校廢而流品雜。漢魏以來,神仙術 士之學,浮屠老子之書,遞易縱橫,莫知所尚。蓋數百年于茲矣。唐承其敝,是 以一時士大夫之流,鮮不自鳴得意,競恥相師。文公以一布衣周旋其間,而欲挽 八代之頹風,洗一時之舊染,自非傳道、受業、解惑三大端,不足以正流品而廣 善類。然持之過激,與言不得其人,則其道不傳,而其業難受,其業難受,而其 惑愈不解矣。今者李氏子蟠,耄而好學,初不讓乎衞、武之賢,一旦惠然肯來,

不拘時俗,非所謂出類拔萃而知所向往者乎?文公作說以貽,固以嘉來學而獎後 進,而其抵排異端,攘斥佛、老之功,不亦即此而并著哉!(《古文筆法百篇》,

頁386)

童第德(1893-1968)注云: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一、從老師方面來講,指 如何諄諄善誘,使得學生在學業和品德上得以不斷進步。二、從學生方面來講,

是指不恥學於師和服事老師的禮節以及如何來努力承受老師的教誨等等。此文的 本意,是側重後一方面。(《韓愈文選》,頁 54)

吳小如(1922-2014)〈讀韓愈《師說》〉云:這是一篇有鋒芒稜角、有破有立、

有論有證、篇幅短小而立論全面的說理文。作者既從求學的角度立論,那麼就應 該從向老師學習這一面去去理解,而不宜從怎樣教學生的那一面去闡釋。可是很

(17)

17

多注本卻把「受」、「授」二字合而為一,便做出與下文不相連的解釋。《韓文瑣 札》云:《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下文 云:「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自 世彩堂《韓集》以下諸本「受」、「授」二字皆前後不同。而坊間選本如《古文眉 詮》、《唐宋文醇》,則擅改上「受」字為「授」,其實非也。「師者,所以傳道、

受業、解惑也」二句,蓋承首句「古之學者」言之,言學者求師,所以承先哲之 道,受古人之業,而解己之惑也。」非謂傳道與人,授業與人,解人之惑也。……

韓文此二句正謂求師之舉,為學者所當務。下文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仍自受業之一方言之,故開端「受業」之「受」,必為承受之義而非授與之義無 疑也。下文之「授」,為授與之義甚明,不得因下文之「授」而遽改易上文之「受」。 (《古文精讀舉隅》,頁 205)

吳小如云:有的選本把「位卑」兩句也括入引號之中,成為譏笑那些拜老師、

稱弟子的人的話,這顯然與語氣不合。這兩句話分明是作者為那些拜老師、稱弟 子的人鳴不平的話,認為所拜的老師如果是一位大官,那別人也會說閒話,認為 這個願稱弟子的人動機不純,不是為了求學問,而是想巴結大人物,阿諛權貴。

這明明是兩句帶有批判性的話,若把它括入引號,就講不通了。下面作者緊接著 慨嘆道:「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不復可知」,就是「不堪再問」的意思,

是感慨世風不淳,人心不古。而有的選本卻把「復」講成恢復,成為動詞而不作 副詞用,並把「可知矣」三字從「復」字下面斷開。這就成為韓愈對「師道」之 能否重新樹立失去了信心,而且語氣也嫌生硬,不夠自然。所以我以為還是連成 一氣讀來更為順理成章。(《古文精讀舉隅》,頁 206)〔參看下文討論環節〕

鄧潭洲(1925-1991)云:韓愈強調「師」必須是學者有專長和「聞道」的人。

他在〈潮州請置鄉校牒〉中說趙德「沈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

論說且排異端而尊孔氏,可以為師矣!」這可視為韓愈對「師」的條件的規定。……

師生關係應以「道」為中介而聯結。這是他所說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意 義所在。緣於此,師生之間在年齡、地位等方面的差別,就不必計較了。其次,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關鍵在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這個看法是中肯而具有深刻意義的。(《韓愈研究》,頁 209)

孫昌武(1937-)云:韓愈倡「師道」,「好為人師」,首先是因為確立師道是振 興儒道的先決條件,同時又為召集後學,推廣「古文」確立名分上的依據。所以 其意義遠超于單純的尊師之外。本文關聯對「師道」的推重,頗有些新鮮思想,

如強調人非生而知之,肯定聖人無常師,以至如前人指出的把道與藝並舉、傳道 與授業並重,以至批評當世士大夫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等等,都反映 韓愈的觀念相當開闊而富於矜創。文章寫作上十分清通簡要,結構也很精嚴。開 端先立一柱「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概括地指出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師的

(18)

18

對象、師道的現狀;再用古今對比作轉換,提出「愛子擇師」、「巫醫不恥相師」、

「聖人無常師」三項來展開論證;最後點出作文緣起。語言更精確廉悍,明快順 暢。(《韓愈選集》,頁 231)

三、賞析與延伸

古文的語言運用

(1) 文中有一段引文,解釋群聚而笑的原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有些標點為「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末二句不在回答的範圍,而是韓愈另作解釋。哪一種的標點比較穩妥?

「位卑」「官盛」之語乃解釋不能相師的世俗心態,語氣連貫而下,不是韓 愈為他們另作解釋。所以韓愈聽了,即以「嗚呼」一語回應,可見前二句話還未 說完,不能打斷話柄。

(2) 「復」字有入、去兩讀,音義不同,「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句中的「復」

字該怎麼讀呢?或可作「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省去中間的逗號嗎?〔參 上文吳小如說〕

「復」字兩讀,如字讀入聲(粵:fuk 9,音服;普fù),返也,還也,例如復 活,復興。又音去聲(粵:feu 6,音埠;普fù),訓重也,又也,再也,例如復往。

如果用圖表表示,入聲往復義,方向不同;去聲復往,就是再去了,方向一樣的。

可是普通話並沒有兩讀及音義區別,而臺灣國語訓再、又音fòu,兩讀還是不同。

(入聲) ─────→ 往

←───── 復 (去聲) ─────→ 往

─────→ 復往

在「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一句,「復」訓恢復,當於「不復」斷句;如果 連讀為「不復可知」,就譯為「不再知道」。語義不同。

教學參考:欣賞導引、意象意境、語文習得 (3) 為甚麼唐代的士大夫「恥學於師」呢?

士大夫身居要職,志得意滿,不思長進,難以立身行道。「彼與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而從師很容易就惹人笑柄了。

(4) 為甚麼韓愈會為十七歲的李蟠申明〈師說〉的大道理呢?

十七歲的李蟠具有「好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等種種優點,年輕 有為,具有良好的學習精神。韓愈一方面藉此抨擊當代的學術風氣,士大夫缺乏 虛心學習的勇氣,反以從師為恥,不復聞道了。另一方面則防止年輕人在成長的

(19)

19

過程中沾染惡習,自甘墮落。其實就是鼓勵他學海無涯,必須終身學習,聆聽別 人的意見,以達道為最高的境界。

〈師說〉一文說明老師的重要性,提出師道尊嚴,遏止歪風,就像百工技藝 一樣,才能傳承不絕。從師就是學道,而孔子就是終身學道的例子。本文高空建 瓴,提出很多精闢的見解,文筆平易流暢,結構尤為嚴密;而議論師道虛實正反,

前後照應,波瀾疊起,變化多姿,更是文章中的精品,值得現代從事教育工作者 細讀和思考。

教育是甚麼?老師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可以提升到更高的教學層次,傳承 道理。老師的職責,主要有心傳、指示和口說三項作用,就是傳授道理,指示路 向,解釋疑惑。由孔子到現代教育,老師的工作都離不開這三項基本特點,而傳 授道理尤為重要,值得學者注意。

譯文參考

古代的讀書人一定有老師的。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指示路向,以及解釋疑難 的人了。人不會一生下來就懂事的,誰能夠沒有疑惑呢?有了疑惑而不去請教老 師,他的疑惑,就永遠不能解決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聽聞道理,一定比我早的,我就要跟他學習了。出生在 我後面的,他聽聞道理,也比我早的,我就要跟他學習了。我學習的是道理,又 怎麼知道他的年齡是生在我的前面還是後面呢?因此不管他是尊貴的、卑賤的、

年長的、年輕的,道理所在之處,老師也就在那裏了。

唉!尊師重道的風氣沒有流傳很久了,想叫人沒有疑惑也很難了。古代的聖 人,超出一般常人很多,他們還要跟從老師提出疑問。現在一般人,跟聖人的距 離已經很遠了,可是卻恥於向老師學習。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了。聖人能夠聖明的原因,而愚人還是愚昧的原因,問題都出在這裏嗎?

愛惜自己的兒子,就會選擇老師來教導他們,可是對於他自己,就恥於向老 師學習,這就令人奇怪了。那些童子的老師,指導他們認字書寫,學習書中的斷 句和停頓,這並不就是我所說的給他傳授道理,給他解釋疑難的老師。斷句和停 頓不懂得,疑難沒有弄明白,有時候請教老師,有時候又不請教老師,細小的地 方學習而大道卻遺漏了,我沒有看到他們是真弄明白的。

巫醫、樂師和各類工匠的人,不會羞於相互學習。士大夫的階層,有些稱老 師、稱學生的,就會很多人圍在一塊的來取笑他了。問他們原因,就會說:「他 跟他年齡差不多大,道德修養也很相近啊。拜地位低的人做老師令人感到到羞愧,

拜地位高的就顯得諂媚奉承。」唉!尊重老師的風氣相信很難恢復了。巫醫、樂 師和各類工匠的人,君子不屑於跟他們站在一起,現在君子的智識反而比不上這 些專業人士,這真是太奇怪了。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師從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這些人,

(20)

20

他們的賢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一定會有值得我學習的老 師。」所以說學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師,老師也不見得就比做學生的好。聽聞道理 各有先後,技藝事業各有專長,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李家有一位兒子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他全都讀 明白了。不受時下風氣的影響,要來跟我學習。我讚賞他能夠遵承古道,就作了

〈師說〉來送給他了。

四、韓愈〈師說〉參考資料

1. 李扶九選編,黃仁黼纂定:《古文筆法百篇》(光緒八年(1882)黃氏家刻本;

長沙:岳麓書社,1984.4),頁 384-387。

2. 馬其昶(1855-1930)校注,馬茂元(1918-1989)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頁 42-44。

3. 童第德(1893-1968)選注:《韓愈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6),

頁52-57。

4. 童第德(1894-1969)著:《韓集校詮》(北京:中華書局,1986.1),頁 417-418。

5. 周振甫(1911-2000)〈韓愈《師說》講析〉,原刊《文史知識》1981 年第 2 期。收入毋庚才、劉瑞玲編:《名家析名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0),頁 255-262;又朱建華、陸元昶責任編輯:《古文鑒賞辭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 社,1987.11),頁 726-733。

6. 吳小如(1922-2014)〈讀韓愈《師說》〉,《古文精讀舉隅》(太原:山西人民 出版社,1987.2),頁 204-210。

7. 顧易生(1924-2013)、徐粹育注釋:《韓愈散文選》(香港:三聯書店,1992.5),

頁49-55。

8. 張清華(1936-)評注:《韓愈詩文評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8),

頁105-109。

9. 孫昌武(1937-)選註:《韓愈選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6),頁 225-231。

10. 戴樾執筆〈師說〉,王彬主編《古代散文鑒賞辭典》:(北京:農村讀物出 版社,1987.12),頁 400-402。

11. 黃坤堯:《古文觀止・導讀及譯注》(香港:中華書局「新視野中華經典 文庫」,2014.2;2014.8),頁 250-255。《古文觀止》(北京:中信出版社「新視野 中華經典文庫」,2014.7),頁 186-19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們可以從道安大師自己留下來的文獻中,找到上述推 論的一些蛛絲馬跡。根據方廣錩先生的考證,道安大師關於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此一章書是孔門治心之實學也。為學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李忱,公元 810 年-859 年,公元 846 年-859 年)的三十餘年間,最為活躍的詩 人是杜牧(公元 803 年-852 年) 、溫庭筠(公元 812 年-870 年)和李商隠(公元

如今大師這部書的繁體字版、簡體字版都已經完成出版,在簡體

教育局將於2015/16年度透過校本支援計劃,讓語文教師能 應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