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督宗教概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基督宗教概論"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基督宗教概論

說明:基督宗教,廣義地指包含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教(新教)在內的 以耶穌基督為信仰核心的宗教信仰。本課程以概論形式介紹其來源、歷史、經典、

教義等等,尤其是為基督徒奉為「救主」的耶穌基督的生平言行。

課程大綱 宗教是什麼?

基督宗教的前身﹕猶太教(起源-特色)

法律-唯一神-默西亞 基督宗教的「教主」:耶穌基督 天國的宣講

初期教會:經典的完成

教會的發展: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 教義概說:叁壹神觀,基督論,末世論

上課方式:以授課為主 電影、錄影帶為輔

評分標準:

本課程以整體表現評算成績:

出席,課堂表現:30 期中報告:30

期末考試:40

參考書目:

(2)

1992 年秋季基督宗教概論 姓名:

你喜歡的綽號:

學號:

入學方式﹕申請/甄試/分發入學

聯絡方式:手機: 家裡電話:

e-mail:

宗教狀況:

所屬宗教(常去的教堂/道場):

如果你是基督徒,請填寫:

你認識、加入基督宗教的經過,你曾經(或仍然)參加的教會團體,你日常的宗 教活動,或你所認識的基督宗教,你和它的關係…等

如果你不是基督徒,請填寫﹕

你對基督宗教有什麼認識,試寫下你對它的印象,你最想認識它那一方面…等

(3)

基督宗教概論

一、猶太宗教﹕基督宗教的前身 1. 猶太宗教與基督宗教的關係:

連續性:經典、思想系統、唯一神信仰、象徵語言等 不連續:法津、神觀(一神→三位一體)

最大差別:耶穌基督 2. 認識猶太宗教的歷史和神話 A. 以色列人的祖宗

亞巴郎(亞伯拉罕, Abraham, 1850B.C.)

依撒格(以撒, Issac)

厄撒烏(以掃, Esau)與雅各伯(雅各, Jacob),後被改名以色列 B. 埃及勞役時期

C. 西乃山(西奈山, Sinai)與神立約(1250B.C.)

梅瑟(摩西, Moses),神授法律,以色列成為一個宗教 由若蘇厄(約書亞, Joshua)帶領進入許地(1200)

D. 統一王國時期 (1030-931B.C.)

撒烏耳(掃羅, Saul)- 達味(大衛, David)- 撒落滿(所羅門, Solomon)

E. 從分裂到亡國:北國:以色列,931-721,僅二百年而亡 南國:猶大,931-587

F. 亡國以後:充軍流放 – 回國 – 重建 – 外族統治 3. 以色列宗教的特點:一神-法律-默西亞

A. 一神:

主動的神,神是這個宗教的行動者 意志的神,神的意志是人的全部

公義的神,神是一切公理的來源,衪要求人和他一樣 仁愛的神,緩於發怒,富於慈愛,寬恕一切過犯 創造的神,唯一而大能的創造神

B. 法律(律法)

法律與盟約:法律是神與人立約的結果,它是 神授的,代表神意

救贖的,守法者在盟約之下,蒙神祝福 宗教的法律先於倫理的法律

法律是生活的全盤規律,生命中每一部分都屬宗教 C. 默西亞-彌賽亞(Messiah)

原意﹕受傅者(受膏者, the anointed one),先知,司祭,國王

納堂(拿單, Nathan)先知的神諭:天主要在達味子孫中興起一個國王 對默西亞(末日)的期待成為猶太宗教的核心

(4)

二、耶穌基督:基督宗教的「教主」

1. 耶穌是誰?

Jesus - Iesous(希臘文)- Jeshua 或 Joshua(希伯來語)意即上主救援 生於公元前4 年左右,猶太王大黑落德(大希律王, Herod)為王時

當時猶太正受羅馬統治,羅馬王奧古斯都(Augustus)是整個歐亞大陸的首領 耶穌生長在偏遠的北方,才剛猶太化不久的加里肋亞(加利利, Galilee)地區 2. 耶穌傳教三年:關鍵性的三年

A. 消極地說:

a. 耶穌應該沒有政治的意圖,雖然他的死是與叛亂有關 b. 耶穌與猶太傳統宗教有不少衝突

*聖經記載耶穌漠視猶太法律

安息日:安息日與門徒掐麥穗吃,安息日治病 禁食:耶穌不禁食,還告訴門徒不用當眾禁食 潔禮:耶穌不守潔禮,還控告守禮的人遠離天主

耶穌反對猶太人-只守文字上的法津,外表守法,內心犯罪 法律看得比人還重要

*耶穌違反猶太人的聖俗分野

與宗教所禁止的「俗」來往:死人,病人,罪人,女人,外邦人 深信上帝的「聖」在於他的憐憫

*耶穌冒犯猶太神的絕對崇高 以「阿爸」(Abba)稱呼天主

以「父親」(農夫、園主)比喻天主 教門徒叫天主「父親」

B. 積極地說:

耶穌宣講天國(神國):神的絕對慈愛

天國(Kingdom of God),不要錯懂為人死後的天上之國(天堂)

「天主」的「國」:是天主王權之所至(king-kingdom),如紅海 如今因耶穌的宣講(天國比喻)而實現(realized)

此時此刻,給所有人(罪人、窮人、病人…)

耶穌用比喻說明天國:神正施恩寬恕,凡接受的請進入天主的國中 耶穌用奇跡顯明:天國真已來到人間

分組討論,並交報告(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蕩子回頭,迷失的羊,稅吏祈

葡萄園工,不寬恕的結果,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3. 以「假默西亞」之名被釘十架

時間:逾越節前夕

地點:耶路撒冷城外哥耳哥達(各各他)

4. 第三天門徒看到「復活的」基督

(5)

復活的耶穌改變了門徒對他的觀感,此時,門徒才開始以「默西亞」稱呼他 蕩子回頭(路加福音十五章)

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2. 那小的向父親說: 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 父親遂把產業給 他們分開了。

3. 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 裏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

4. 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 來。

5. 他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去放豬。

6. 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

7. 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裏反要餓死!

8. 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裏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 我得罪了天,也得罪 了你。

9. 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

10. 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裏去了。他離得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

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

11. 兒子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 子了!

12. 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 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

13. 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

1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

15. 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裏,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 歌舞的歡聲,

16. 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

17. 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 那隻肥牛犢。

18. 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

19. 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 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歡宴;

20. 但你這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 牛犢。

21. 父親給他說:孩子! 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

22. 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

迷失的羊(路加福音十五章)

23.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

(6)

24. 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 25. 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

26. 「你們中間有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 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

27. 待找著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28. 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 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29. 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 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

稅吏祈禱(路加福音十八章)

1. 耶穌也向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設了這個比喻:

2. 「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

3. 那個法利塞人立著,心裏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 的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4. 我每週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

5. 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祇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

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罷!

6. 我告訴你們: 這人下去,到他家裏,成了正義的,而那個人卻不然。因為 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

葡萄園工(瑪竇福音十八章)

1.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2. 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3. 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

4.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5. 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6. 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 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

7. 他們對他說: 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 去吧!

8. 到了晚上, 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資,

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9.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10. 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11.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

(7)

12. 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 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13.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 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 個「德納」嗎?

14. 拿你的走吧! 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15. 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 或是因為我好,你就 眼紅嗎?

16. 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 不寬恕的結果(瑪竇福音十八章)

1. 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

2. 他開始算賬的時候, 給他送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

3. 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 一切,都變賣來還債。

4. 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 容忍我吧! 一切我都要還給你。

5.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

6. 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 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

7. 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 我必還給你。

8. 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裏,直到他還清了欠債。

9. 他的同伴看見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

10. 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 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 你那一切的債;

11. 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

12. 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

13. 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 們。」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1.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了耶里哥,遭遇了強盜;他們剝去他的衣 服,並加以擊傷,將他半死半活地丟下走了。

2. 正巧有一個司祭在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去。

3. 又有一個肋未人,也是一樣;他到了那裡,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去。

4. 但有一個撒馬黎雅人,路過他那裏,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

5. 遂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

把他到帶客店裏,小心照料他。

6. 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 不論餘外花費多 少,等我回來時,必要補還你。

(8)

7. 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那強盜的者近人呢﹖」

與天國有關的聖經金句(擇錄)

天國 - 耶穌宣講的總綱 :若翰被監禁後,耶穌來到加里肋亞,宣講天主的福音, 說:

「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 (馬爾谷一章 14-15 節)

瑪竇真福八端 - 進天國的八個條件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 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 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裏潔淨 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 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竇五章 3-10)

天國與小孩:就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裏究竟誰是最大的?」 耶穌 就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 小孩子一樣,決不能進天國。 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 最大的。」 (瑪十八 1-4)那時,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衪給他們覆手祈禱,門 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吧! 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 是屬於這樣的人。」 (瑪十九 13-14)

天國與富人: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富人難進天國。 我再告訴你們:駱駝 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天國還容易。 」 (瑪十九 23)

天國與罪人: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以先進入天國, 因為若翰來到你 們這裏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 悔悟去相信他。 (瑪廿一31-32)

(在聖經裡,小孩,罪人,窮人,常是指向同一批人,就是無能為力、無可依賴的「貧 窮人」)

天國的極端要求:他們正走的時侯,在路上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不論往那裏去,我 要跟隨你。」 耶穌給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 方。」 又對另一人說:「你跟隨我吧!」那人卻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 耶 穌給他說:「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吧! 至於你,你要去宣揚天主的國。」 又有一個 人說:「主,我要跟隨你,但是請許我先告別我的家人。」 耶穌對他說:「手扶著犁而 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 (路加九 57-62)

天國的極端要求: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 你殘廢進入生命,比有兩隻手而往 地獄裏,到那不滅的火裏去更好。 倘若你的腳使你跌倒,砍掉它! 你瘸腿進入生命,

比有雙腳被投入地獄裏更好。 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你一隻眼進入天主的 國,比有兩隻眼被投入地獄裏更好(谷九43-47)

(9)

天國的已在性:法利塞人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耶穌回答說:「天主國的來臨,並 非是顯然可見的; 人也不能說: 看呀,在這裏;或:在那裏。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 間。」 (路十七 20-21)

三、基督徒的經典:新約聖經

1.「經典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Book):包括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都符合下列這些要項:經典是該宗教的最高權威

相信經典的啟示性

後來教義的發展必須以聖經為本 2. 基督徒聖經是一本組合的書,分為

舊約(Old Testament),即希伯來聖經,從元前 10 世紀至 2 世紀(46/39)

新約(New Testament),基督徒聖經,寫於公元二世紀以前,50 至 100 年之

分四大部分

3. 福音類(gospel)故事形態述說耶穌的故事

瑪竇-馬太:耶穌誕生故事(三王來朝)+洗禮+傳教生活+受難復活 馬爾谷-馬可:從洗禮開始+洗禮+傳教生活+受難復活

路加-路加:耶穌誕生童年故事(誕生馬槽)+洗禮+傳教生活+受難復活 若望-約翰:與上述對觀福音差異很大

一般認為:

沒有一本中立的福音,福音都是基督徒信仰經驗的紀錄,而非純歷史 馬爾谷是最早的福音(人性化的耶穌,有血有肉,充滿感情)

若望福音是最發展成熟的福音,但亦保留很真實的記錄 4. 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Acts of the Apostles)

記載早期教會之事,從耶穌升天到保祿(保羅)在羅馬坐牢 故事形態,與福音相仿

5. 書信類(letter-epistle),共21封書信 早期基督徒的信件(據說14封是保祿的)

A. 保祿書信的分類:

四封大書信(great letter)

(10)

四封獄函(captivity letter)

三封牧函(pastoral letter)

前期書信(early letter)

還有兩封沒特殊稱號的

B. 公函(catholic letter):保祿書信以外,都稱公函 6. 默示錄-啟示錄

繼承舊約默示文學體裁,以各種古怪形象,講末日發生之事 暗喻基督徒的勝利

四、福音的寫成(四個階段)

1. 耶穌三年的傳教生活 耶穌沒有寫下任何文字

但他在世三年,曾有為數不定的門徒(從圈外到圈內)

並曾選擇了12位核心弟子(後世稱做宗徒)

給他們傳授了無數言語 並且在他們中生活 留下豐富的記憶 2. 早期基督徒團體的復活經驗

基督復活,給予門徒全新的經驗 之後,他們煥然一新,開始了新生活 最早期基督徒只有兩種活動

A. 宣講耶穌復活,稱為初傳(kerygma),初傳的訊息,就是福音的核心 B. 聚會擘餅,流傳耶穌受難的故事

從晚餐廳到十字架之死 形成最早的基督徒故事 3. 口傳的形成

A. 由於宣講及聚會需要,慢慢流傳其他的耶穌故事 以公開生活為主

包括耶穌話語、小段故事 從親身經歷到耳聞口傳

基督徒並通過自己的經驗、述說並且詮釋耶穌的事蹟 B. 原來單篇的流傳慢慢歸類,形成小集子(如「語錄」)

C. 由口傳成為筆錄 4. 福音的出現

(11)

約65年,馬爾谷把單篇或小集子接合寫成耶穌的故事,稱福音 第一本福音書:馬爾谷,簡單的輪廓,故事從約但河開始

對觀福音:其他兩本福音,以馬爾谷為脉絡,

外加其他馬爾谷以外的資料(多為耶穌的話語)

若望福音:人稱靈修福音,新約中最成熟的基督徒作品

天國:耶穌宣講的中心訊息

1. 又稱神國,天主的國(kingdom of God)

兩個錯誤的懂法:時間的錯誤:人死後的歸宿 空間的錯誤:位在天上、某個雲深不知處 「國」:在猶太非指地域,而是權力之所及

這個「國」是「天主」的:人處身在天主權力所及之範圍,讓天主「為王 統治」即是「天主的國」

天主的國是愛、寬恕、仁慈、恩典的國。

天主的國,其實就是天主自己。

2. 耶穌宣佈「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 15 天主的仁愛「已經」恩典地來到,人只須「信從」,即處身天國中

所謂「信從」是改主動為被動,讓天國的國出現,接受它的恩慈 3. 天國的比喻:天國是非常多樣化的,耶穌用比喻說出它各個不同的面向 a. 天國已來到人間:它正在進入人類歷史

撒種比喻(谷四 1)耶穌正是撒種的人,開始時會有許多挫折,但豐收可期 種子自長的比喻(谷四 26-29)天國成長的活力來自天主,人不須操煩 芥子的比喻(谷四 30-32)很小的開始,很大的威力

酵母的比喻(瑪十三 31)天國的滲透力是驚人的

寶貝的比喻(瑪十三 44)寶貝已在地上了,要緊的是找到它

b. 罪人的天國,天國是恩典,白白的賞賜,純粹的恩惠,是神的作為 亡羊的比喻(路十五 4-7)一隻迷失的羊,主人為了找尋它,甘冒一切危險 蕩子的比喻(路十五)長子辛苦耕耘,不懂感恩,小兒子感恩了…

罪人的祈禱(路十八10)正直的人不蒙悅納,罪人悔改,將成義人 僱工的比喻(瑪二十)得在葡萄園工作本身即是恩典,愛就是正義 宴席的比喻(路十四15-24)主人設宴,邀請沒有身分的人入座

(12)

c. 天國要求人的回應,接受天國恩典的罪人,理應以愛還愛神白白的恩賜 不寬恕的僕人(瑪十八23)人得神的寬恕在先,若不寬恕,必將失其恩典 公審判(瑪廿五)末日時,人將為他所做與不做的向天主交賬

d. 天國的末日完成:「現在」與「將來」的緊張

塔冷通的比喻(瑪廿五14)人領受各種長才,應盡其所能,結出果實 十個童女的比喻(瑪廿五1)人要醒悟,備妥燈油,等待新郎再來

摘錄耶穌天國的金句: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3)

「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 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六31-33)

「如果我賴天主的手指驅魔,那麼,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路十一20)

「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谷十15)

天國的奇蹟

天國-比喻-奇蹟的三角關係

耶穌的比喻是「天國的比喻」:耶穌用比喻說明天國 耶穌藉比喻實現天國

比喻作為informative language(給予資訊)

performative language(生成效果):比喻能讓它所呈現的「實況」出現 讓比喻的事實成為真的

對聽眾提出要求,接受或拒絕之

比喻與奇蹟的關係:比喻是言語的奇跡,奇跡是行動的比喻,換言之

耶穌的奇蹟也是「天國的奇蹟」:藉由奇蹟,天國以其「預示」的方式出現 這意即:奇蹟並非天國,只是天國的「預示」或「標誌」

它是個機緣,人可能藉此與天主相逢,但也可能和天國擦身而過 讀經:馬爾谷福音第五章

(現在福音中的奇蹟故事已經穿插了很多傳講人以及福音作者個人的評論)

基督宗教「三位一體」神觀

「三位一體」神觀是在教會歷史(大公會議)中定義的神觀,早期基督徒慢慢從 他 們 的 經 驗 中 認 出 他 們 的 神 有 三 種 樣 貌 , 三 種 存 在 樣 式 , 三 個 「 面 具 」

(person),三種與人來往的方式。

他們也認出這三種樣式,縱使不同,卻是同一個神聖本質。

大公會議乃選擇了2個詞 來表達: substance(性體:站在下面)表達同一性 person(位格:面具)表達差異性

大公會議所表達的不是三神,希臘位格傳達的不是個別性,而是穿透性,三位 互相穿透,甚至有謂「聖三共舞」,意即,三位只能區別,不能區分

(13)

聖父:創始的上帝(一切之所由出),上帝的「使在」letting be 聖子:表達的上帝(所謂word 道,聖言,是表達)

聖靈:統一的上帝,愛,把我們聯結在一起

中世紀士林哲學以「存有」的詞 來理解神,天主就是「存有」( Being)

神是「存有」,而且神的存有就是其本質,他就是「存有」本身 他在,也「使在」,他也在所有的「在」之中,而致成萬物之在

重要的是,他是存有(Being),不是存有物(being),而是存有物的基礎

談論上帝,只能用象徵,我們平常說的全能、全知、全在、永恆都只能是象徵 全能不是說幹什麼都可以,而是表明他存有的力量

全知不是什麼都知道,而是身為logos,讓萬物也成為 logos,而不致變成混沌

(14)

三、基督宗教:2000 年的教會歷史

1. 初期教會(30~700):可細分為三段時期

A. 耶穌時期:耶穌三年傳教,宣講天國福音,會聚門徒。這些門徒在耶穌復活 後,便成為第一批基督信徒

B. 教難時期:耶穌復活,教會正式建立 ~ 教難結束(313 年)

耶穌復活後,因驚嚇而四散的門徒回歸,聖神降臨,基督徒傳教活動開始 保祿(保羅, Paul),最偉大的傳道員,讓基督宗教成功地從猶太轉型為普世宗

與猶太教正式分裂(70),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聖城淪陷,聖殿被毁 期間基督宗教經歷多次教難(從64 年尼祿王帝起至戴奧克仙 Diocletian)

新約經典結集,27 本書,從書寫、個別流傳到會結成集,再到綱目的確定

(382)

君士坦丁<米蘭通諭>(Edict of Milan 313),教難結束,基督宗教成為合法宗教 C. 羅馬國教時期:四世紀末,帝王陸逐領洗進教,基督宗教成為羅馬國教 一波波異端,君王召開大公會議來解決,開帝王干預教會事務風氣

大部分異端都與基督有關(耶穌是神或人?他有沒有人的靈魂?有幾個位 格?)

訂立信經(信仰標準),以希臘思想解釋基督信仰(耶穌二性一位)

隱修制度的開始,從獨居式到群居式,實施嚴格的修道方式,大修道院林立 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日漸高漲,欽定聖母為天主之母(431),卒世童貞

(649)

3. 中世紀的教會(700-1500)漸趨安定,常給人腐敗感覺,卻並非完全乏善可

A. 教會與政治的角力

歐洲基督宗教化:西羅馬亡(476),日耳曼民族入侵,最後領洗入教 羅馬教宗成為歐洲最高權力者,連神聖羅馬王帝都由教宗加冕

世俗權力進入教會,隨意任命神職,主教低俗不堪,教會開始腐化

幾個有魄力的教宗不堪教會淪於王權之下,形成帝王與教宗之間的權力爭奪戰 B. 教會分裂:1050~,東(希臘)西(羅馬)教會分裂

1378-1417,西方教會短暫分裂

C. 十字軍東征:來源及其結果(東西文化交流)

D. 教會的建設

偉大的教會音樂、藝術與建築

(15)

士林神學的發展,建立龐大的神學體系,理性追尋信仰,解釋信仰,服務信仰 俗浪中的清流,道明會與方濟會(十六世紀貧窮修會),教會新的動力

4. 宗教改革和反改革(1500-1700)

A. 宗教改革產生的歷史因素:

a. 中世紀天主教會,腐敗黑暗

政教不分,政府和神職結合,惡性循環,馬丁路德挺身而起,教改開始 b. 政治勢力助長對立局面

反對派與天主教各有政治後盾,宗教事件亦是政治事件 B.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經過

相傳路德於1517 年 10 月 31 日在德國 Wittenberg 大殿上張帖 95 論題,批評教 會做法,指教宗濫用權力,1520 年羅馬正式譴責路德,當時德國境內支持和反 對者參半,二者皆有政治後盾,神聖羅馬王帝(本身反對分裂)為對抗土耳其,

無力控制宗教分裂局面,1552 年,<奧斯堡和約>正式承認路德 C. 路德以後的改革者:路德的改革,間接地鼓舞了其他改革者 蘇黎世慈運理(Ulrich Zwingli),1531 年後,門徒漸傾向加爾文 日內瓦加爾文(John Calvin),寫<基督教原理>,影響很大 比路德更激烈,1648 年也獲法律認可

英國教會的建立

D. 羅馬對宗教改革的回應:

特利騰大公會議(1545 年 12 月 13 日~1563 年 12 月 4 日)

天主教重新思考並分辨自己與新教不同的信仰,並且做出改革 E. 基督教與天主教之差別

表面觀之(制度上的差異)

a. 教會行政,基督教不接受教宗權柄

b. 教會習俗、規定、長久以來成文或不成文的做法:如教會禮儀年,聖人瞻禮…

c. 教會象徵:如聖像(聖母像),聖人遺物…

d. 聖事(聖禮):天主教 7 件聖事,或被取消(如神職),或再註釋(如主 餐)

深層觀之(信仰內涵上的差別)

a. 路德提出三個 sola(唯獨):唯靠聖經,唯靠信仰,唯靠恩典 b. 路德「因信稱義」的教理,至今仍是基督教的要義

Justification by faith 出自保祿羅馬書

路德的理解:justify, 稱義,算為義,to count as just

因着信,罪人被(神)稱為義人,強調罪人之無功 天主教的理解:justify, 成義,改造為義,to make just

因信(經洗禮)罪人被改造為義人,並從此該履行正義 c. 人神合作是否可能? 人的「善」是否需要?

d. 最深層的差異:神與人之間,是根本斷層,還是深度相同?

(16)

5. 當代教會(1800~)

基督教會面對俗化的世界

海外傳教,與非基督宗教間的對話 理性主義對基督宗教的挑戰

教會內的改革

四、三個以「基督」為信仰的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

1. 天主教:Catholic Church 或 Catholicism,Catholic(公),原名羅馬公教 2.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 1054 年與天主教分裂

A. 分裂因由:羅馬帝國幅員廣大,語言不統一,帝國分裂後(395),東西方 難以維持一統,教宗在西方,東方教會不願接受其首席地位,東羅馬王帝又時 加干預,雙方歧見日深,分裂早成定局。

B. 東西方教會差異不在教義上,只在習慣與規律上

3. 基督教:Protestant Church (Protestantism),原意抗議教會,或反對教會 A. 歷史因素:

a. 中世紀天主教會,腐敗黑暗

政教不分,政府和神職結合,惡性循環,馬丁路德挺身而起,教改開始 b. 政治勢力助長對立局面

反對派與天主教各有政治後盾,宗教事件亦是政治事件 天主教錯估形勢,痛失最寶貴三年(1517-1520)

神聖羅馬王帝為政事忙碌,無暇兼顧宗教事務,最後只好與反對者和談 最後,1555<奧斯堡和約>,路德思想終獲承認

c. 多元的歐洲宗教改革,路德之後,間接受其鼓舞的改革者相繼而起 蘇黎世慈運理(Ulrich Zwingli),1531 年後,門徒漸傾向加爾文 日內瓦加爾文(John Calvin),寫<基督教原理>,影響很大 比路德更激烈,1648 年也獲法律認可

極端的重洗派(Anabaptists),堅決反對政教合一,反對外來權威 B. 基督教與天主教之差別,表面觀之

a. 教會行政,基督教不接受教宗權柄

b. 教會習俗、規定、長久以來成文或不成文的做法:如教會禮儀年,聖人瞻禮…

c. 教會象徵:如聖像(聖母像),聖人遺物…

d. 聖事(聖禮):天主教 7 件聖事,或被取消(如神職),或再註釋(如主 餐)

(17)

C. 在最深層內涵上的差別

a. 路德提出三個 sola(唯獨):唯靠聖經,唯靠信仰,唯靠恩典 b. 路德「因信稱義」的教理,至今仍是基督教的要義

Justification by faith 出自保祿羅馬書

路德的理解:justify, 稱義,算為義,to count as just

因着信,罪人被(神)稱為義人,強調罪人之無功 天主教的理解:justify, 成義,改造為義,to make just

因信(經洗禮)罪人被改造為義人,並從此該履行正義 c. 人神合作是否可能? 人的「善」是否需要?

d. 最深層的差異:神與人之間,是根本斷層,還是深度相同?

三位一體的教義

1. 嚴格來說,基督教會在 325 年(尼西亞大公會議)定義基督「與聖父同性同 體」

2. 並在 381 年(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大公會議)定義聖靈:「他是主,和賦予生命 者,由聖父聖子所共發,與聖父聖子同受光榮,同受欽崇,他曾藉先知們發言」

正式開始三位一體的信理傳統。

3. 大公會議用兩個字:「位」和「體」來表明三者之異與同:聖父‧聖子‧聖靈是 不同的(位)- 卻又是相同的(體)- 三者既不一(位)亦不二(體)

4. 教父們並且認為「三位一體」雖是教會語言,其基礎卻是聖經的啟示:

舊約創世記:起初,天主創造天地,他的靈在水面上運行,他「道」:有光…

天主創造人,說道: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

耶穌在約但河洗禮時,看到聖神以鴿子形象降來,又有聲音說:你是我愛子…

三位一體是基督宗教的奧義,歷代神學的解釋主要有下面兩種模式:

1. 希臘模式:流出說,以奧力振(Origen, 185-251)為例 上帝是純靈體,稱「太一」(the One),就是純粹理智本身

唯有上帝是純靈,因是純靈,故是一,一者,不能分,沒有延展性,沒有時間性之謂 從太一流出靈智,nous, logos, 其與太一的關係,猶如光線與光,或父的「像」

logos 就是基督的靈魂,他先存於天,再與肉身結合

從靈智流出精神,spirit, 即聖靈,聖靈在聖徒身上工作 再從精神流出世界

希臘模式強調聖父是唯一神聖源頭,聖子–聖靈皆源自父,分受其神聖 基本上是一種一神論的變體,

困難是:要麼神聖層層低降,要麼有泛神的傾向

2. 拉丁模式:心理模式,以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為例

(18)

因人是「天主肖像」,所以理解天主的方法最好從人開始 人的心靈有三種作用:記憶–理解–愛

心靈總是記得自己,總是理解自己,總是愛自己,一刻不停,且總是一起,一樣也不少 三者絕不分開,三者總是一起發生,三者其實是同一樣東西

而且從心靈一開始就有了 故心靈=記憶=理解=愛

從心靈類比上帝,父=子=靈,都是上帝

拉丁模式從抽象的「神聖」開始,不像希臘模式從具體的聖父開始 強調父‧子‧靈的平等

3. 當代神學:以麥奎利(John Macquarrie)為例

基督宗教概論 考試重點 1. 猶太宗教

A. 猶太宗教因何成為基督宗教的前身? 這兩個宗教的相同點與相異點何 在?

B. 盟約與法律的關係?

何謂盟約?何謂法律?

法律何以成為猶太宗教的中心?

C. 猶太國勢與默西亞期待的由來

何謂默西亞?與猶太政治局勢的關係?

默西亞在猶太宗教中的意義 D. 猶太宗教的神觀。

2. 耶穌基督

A. 耶穌與政治的關聯?

B. 耶穌與傳统猶太教

耶穌挑戰傳統猶太教的基本觀念(法律 - 聖俗分野 - 神的崇高)

(先說出傳統的困難處,再回答耶穌的做法)

C. 天國的宣講

天國的意涵 - 天國之為神的恩,對罪人無條件的寬恕 人的回應與天國的關係(可以舉聖經比喻為例說明)

3. 基督宗教歷史

A. 初期教會(1~7 世紀) 發展與特色

B. 中世紀教會(7~15 世紀) 教會與政治之糾纏不清,及其由來 教宗的改革及其結果

(19)

C. 宗教改革(16 世紀) 背景-近因-結果

4. 基督教與天主教 A. 教名澄清 B. 分裂的因由 C. 差異之處

從表面的差別到深層的相異處 D. 會通之處

馬爾谷福音一~二章

1.谷一15: 耶穌宣講天國的主要訊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谷一 16:耶穌召喚門徒,向他們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谷二17:耶穌收稅吏瑪竇為徒,旁人竊竊私議,耶穌回答他們說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耶穌違反安息日,群眾問他,他說:「安息日是為人而立的」,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馬爾谷福音三~四章

1.有一次耶穌的母親帶著兄弟一起來找他,人很多,有人為他通傳,耶穌的

應怎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耶穌說了一個很含糊的比喻:「人拿燈來,豈是為放在斗底下嗎?

不是放在燈臺下嗎?因為沒有什麼隱藏的事,不是為顯露出來的,也沒有什麼 隱密的事,不是為彰明出來的」。你認為這個比喻有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督宗教概論 2005.1.21

兩題全答,寫明題號,不用抄題

一、簡答(概念式回答,簡要地說明下列概念)50分

1. 亞爸 2. 天主的國 3. 盟約 4. 默西亞

5. 福音的「口傳」階段

二、申論題(細閱題目,再按指示申述)50分

1. 猶太宗教是法律的宗教,基督宗教雖繼承了十誡的律令,卻不以守法做為救 贖的門徑,耶穌並且違反安息日,挑戰法律的神聖性。請你說明

a. 在猶太宗教中,法律的意義何在?(如法律的由來,守法的意義,法律與盟 約的關係…等)

b. 聖經記載耶穌不守法律,是什麼原因?

(21)

2. 天國是耶穌宣講的主要內容,而宣講意即「實現」,讓天國落實人間。在通常 的情形下,耶穌宣講天國的方法,一是比喻,一是奇蹟。試說明

a. 比喻和奇蹟如何實現天國?

b. 福音記載耶穌的天國比喻,大致上可以分為四類,各針對天國的一個面向。先 說明天國的這四個面向,再就各面向舉一個比喻詳細說明之。

基督宗教概論 禮儀體驗 25%

同學至少參加一次天主教彌撒,或一次基督教主日崇拜,並交1000 字心得報告 以下共排出八場次,由同學自由參加,但每場次以10 人為上限

每場次有一位研究所學長(姐)領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提供諮詢

10/16 輔大淨心堂彌撒 7:45a.m.淨心堂前集合點名(李露佳學姐領隊)

10/16 信義會真理堂晚堂崇拜 6:50p.m.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 號耕莘文教院前集 合點名(林祈旭學長領隊)

10/30 新莊保祿天主堂彌撒 8:30a.m. (李露佳學姐領隊)

10/30 信義會真理堂晚堂崇拜 6:50p.m.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 號耕莘文教院前集 合點名(林祈旭學長領隊)

11/06 信義會救恩堂第一堂崇拜 8:50a.m..臺北市仁愛路(林森南路口)臺北靑少 年育樂中心三樓(此即聚會處)集合點名(林祈旭學長領隊)

11/06 信義會真理堂晚堂崇拜 6:50p.m.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 號耕莘文教院前集 合點名(林祈旭學長領隊)

(22)

11/13 輔大臺福教會崇拜(李露佳學姐領隊)

11/13 信義會真理堂晚堂崇拜 6:50p.m.臺北市辛亥路一段 22 號耕莘文教院前集 合點名(林祈旭學長領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一五五八年其妹伊利莎白繼位,改革人士以為終於有了盼望,他們希望身為新教徒的伊利莎白

(三) 聖經(箴言

一般人聽見「資優生」這個稱謂,便以為他們有著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是一群與別不同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宋代文化的繁榮與當時人們從文化角度吸收佛教的養分,應用

有的人是天生的領袖人物,有的人則是後天培育而成。美國的華倫‧班尼斯(War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