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台北都會區發展沿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台北都會區發展沿革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台北近郊住宅的發展脈絡

本章擬就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的角度,探討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沿革及人 口變遷,並分析台北近郊住宅的發展歷程,進而探討安坑住宅型社區發展的 原因及類型。

第一節 台北都會區的發展脈絡

一.台北都會區發展沿革

台灣自光復後,歷經政府 1949 年遷台後大陸人士來台,及自 1953 年,

政府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以來,由於工業的發展,帶動都市化的進 行,促使台北市快速發展,周圍市鎮亦快速成長,從此台北地區邁向另一個 新的發展-台北都會區的形成。

台北都會區發展源自 於萬華、大龍峒、松 山錫口等地,而後隨 著時間而 有所變遷;根據 1965 年,前省公共工程局研究完成的「台北基隆都會區域 計畫」中認為,台北市與基隆市發展已具有都會區之雛形,其發展型態係屬 同心圓模式,呈中心地帶、附廓地帶、外圍地帶等三個環狀地帶發展。在此 都會區範圍內,建成地僅佔總面積的 百分 之十三,其餘則 作為 農業、山 林、

防洪保留地使用,由此可知,農業活動在當時都會區範圍仍佔相當重要的地 位。

此一發展模式至 1980 年間,台北市與基隆市之相互依存關係已相對降

低,代之以淡水河左岸之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及新店六縣轄市關

係增強。其都市發展模式呈以台北市核心之輻射狀發展模式,東西向以台一

號公路為主,東至汐止、南港延伸至新莊、桃園;南北則北自淡水,南迄新

店、烏來;另西南向至板橋、樹林等地。此一時期,都市用地急速增加,郊

區 農 地 移 作 建 築 使 用 比 例 大 增 , 農 業 活 動 及 使 用 之 重 要 性 相 對 降 低 (李 鈴

玉,1995),其發展歷程如表 2-1-1 所示。

(2)

表 2-1-1 台北都會區發展沿革示意表

人 口 成 長 都 市 發 展 大 事 記

1 2 3 4 5 6 (百萬)

(西元年)

1700

.在萬華、大龍峒、松山錫口等地區 呈部落型態發展。

.泉州陳賴章開墾大咖吶,

是台北開發之端。

.乾隆年間淡水開港。

1800

.陸續開發大稻埕、古亭、上埤頭、

下埤頭等地區。

.劉銘傳駐節台北,設公司、蓋商舖,

大稻埕、城內、萬華逐漸成為今台 北市雛形。

.台北設府(1875) 。

.台北城興建完成(1880) 。

.台北設為省會(1895) 。

☉100 萬

1900

.台北市訂定十五萬計畫人口的都市 計畫(1905) 。

.台北市訂定六十萬計畫人口的計畫 (1932) 。

.板橋訂定都市計畫(1938) 。

.台北市公佈土地使用分區計畫 (1941)。

.台北市設為省轄市,計畫人口減為 五十萬人。(1945)

.北淡線鐵路通車。(1901)

.陽明山至北投道路完成。

(1923)

.通基隆、淡水、新竹之三 線公車開駛(1933) 。

.縱貫鐵路通車。

.台灣光復(1945) 。

☉200 萬

☉300 萬

1950

.中和、三重訂定都市計畫。 (1955)

.新店、桃園、大溪、平鎮訂定都市 計畫(1956)。

.樹林、鶯歌、淡水、汐止、林口、

烏 來 、 石 門 等 地 訂定 都市 計 畫 (1960-1970)。

.台北完成 250 萬計畫人口綱要計畫 (1968)。

.台北市設為臨時首都 (1950) 。

.公佈林口特定區(1970) 。

.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 (1967) 。

.南港、內湖、木柵、景美、

士林、北投六鄉鎮併入台 北市(1968) 。

☉400 萬

☉500 萬

☉600 萬

☉700 萬

1970

.三峽、新莊、永和、土城、蘆洲、

五股、泰山、深坑、石碇、坪林、

三芝、石門、八里、龜山、等地訂 定都市計畫 (1971-1980) 。

.台北市訂定 350 萬計畫人口的主要 計畫。

.政府完成十項建設。

.政府推動十四項建設。

.台北都會區大捷運系統初 期計畫開始實施。

.致力開發信義副都心及評 估關渡平原之開發。

1990

.政府推動六年國建。

【資料來源:台北都會區實質規劃-初步整體發展構想,1990】

二.台北都會區之人口變遷 (一)人口成長趨勢

依據台閩地區人口普查資料,統計 1971~2001 年人口成長趨勢可以發現(表

(3)

2-1-2 及圖 2-1-1),台閩地區、北部區域及台北都會區的人口數都是呈現逐年上升的 趨勢,1970 年代台北都會區及北部區域人口成長皆超過台閩地區,主要是因台灣 的經濟當時以出口導向為主要策略,由於工業化帶動都市化現象明顯,使得大量 人口移往台北地區;在 1980 年代這個現象還是持續,但已較前期趨緩;到了 1990 年代台北都會區人口成長已低於台閩地區,且台北市人口甚至出現負成長現象,

但台北縣人口成長卻高於台北都會區,由此可知,台北市的人口逐漸外移至都市 外圍,而台北縣卻是逐年在吸納人口,也說明了台北都會區產生郊區化現象明顯。

表 2-1-2 台閩地區歷年人口統計資料

人口總數 台北市 台北縣 台北都會區 北部區域

1

台閩地區

1971 1839641 1301513 3141154 5232770 14994823 1976 2089288 1757238 3846526 6140567 16508190 1981 2270983 2354858 4625841 7156907 18135508 1986 2575180 2727510 5302690 8006040 19463610 1991 2717992 3107278 5825270 8728448 20556842 1996 2605374 3355299 5960673 9131334 21525433 2001 2633802 3610252 6244054 9683378 22405568

人口成長率(%) 台北市 台北縣 台北都會區 北部區域 台閩地區

1971~1976 13.57 35.02 22.46 17.35 10.09

1976~1981 8.70 34.01 20.26 16.55 9.86

1981~1986 13.39 15.82 14.63 11.86 7.32

1986~1991 5.55 13.92 9.85 9.02 5.62

1996~1991 -4.14 7.98 2.32 4.62 4.71

2001~1996 1.09 7.60 4.75 6.05 4.09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 60~91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及 本研究整理】

0 5000000 10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年

台北市

台北縣

台北都會區

北部區域

台閩地區

圖 2-1-1 台閩地區歷年人口數比較圖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 60~91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及 本研究繪製】

1

北部地區之範圍係按「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包括基隆市、新竹市、台北縣、宜蘭縣、桃園

縣、新竹縣及台北市等七個縣市。

(4)

台北都會區以台北市為中心地帶,在交通、通訊及資金集中的優越條件下快 速成長,大量人口湧入台北都會區,由表 2-1-3 中可知,在 1976 年以前台北市人 口高於台北縣,但在 1981 年後台北縣人口高於台北市,這顯示流向市郊人口多於 市中心移動的人次;到了 1990 年代後,台北市社會增加人口已呈現負成長的現象;

再由台北縣人口觀之,其總人口和社會增加人口大幅成長多集中在 1990 年代以 前,顯示郊區化的現象明顯,在 1990 年代以後人口增加和社會增加皆趨於緩和,.

顯示台北都會區對人口的吸力逐漸地在縮減。

表 2-1-3 台北市、台北縣歷年人口統計資料表

台北市 台北縣 年 人口數 社會增加

率(‰) 年代 人口成

長率(%) 年 人口數 社會增加

率(‰) 年代 人口成 長率(%) 1971 1839641 18.5 1971 1301513 22.9 1976 2089288 2.5 1971~1976 13.57 1976 1757238 51.3 1971~1976 35.02 1981 2270983 6.7 1976~1981 8.70 1981 2354858 19.2 1976~1981 34.01 1986 2575180 16.2 1981~1986 13.39 1986 2727510 11.1 1981~1986 15.82 1991 2717992 -10.2 1991~1986 5.55 1991 3107278 12.4 1991~1986 13.92 1996 2605374 -18.87 1991~1996 -4.14 1996 3355299 4.63 1991~1996 7.98 2001 2633802 -9.97 1996~2001 1.09 2001 3610252 5.07 1996~2001 7.60

【資料來源:台北市、台北縣 1971~2001 年統計要覽及本研究計算而得】

(二)台北都會區人口空間分佈 1.人口規模

從台北市及台北縣人口數的變化趨勢可知,台北市的人口成長呈現外溢的情 形,但台北縣的人口卻是明顯地持續成長(馮正民,2003)。本文進一步審視台北 市及台北縣行政區的人口變化情形。

將台北市分為都會核心區及都會核心外圍區 2 ,由表 2-1-4 中可知,都會核心 區人口在 1991 年達高峰,1996 後人口呈現負成長;都會核心外圍區在 1971~1981 年間成長快速,1996 年以後趨於緩和。此一現象顯示,台北都會區核心的台北市 人口亦產生空間結構的變化,台北市人口由都會核心區向都會核心外圍擴散明顯。

2

參考馮正民(2003),台北都會區整體發展定位與建設發展構想之研究將台北市分為都會核心區及 都會核心外圍區, 1990 年以後都會核心區包括中正、大同、萬華、松山、信義、大安、中山區,

會核心外圍包括文山、南港、士林、北投、內湖區。1990 年以前都會核心區包括古亭、雙園、龍 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松山、大安、中山,都會核心外圍包括南港、木柵、景美、士林、

北投區。

(5)

表 2-1-4 台北市分區人口統計

人口數 人口成長率(%) 年 都會核心區 都會核心

外圍區 合計 年 都會核心區 都會核心 外圍區 1971 1418420 421221 1839641

1976 1495033 594255 2089288 1971~1976 5.40 41.08 1981 1493402 777581 2270983 1976~1981 -0.11 30.85

1986 1594373 980807 2575180 1986~1981 6.76 26.14 1991 1615156 1102836 2717992 1991~1986 1.30 12.44 1996 1495491 1109883 2605374 1996~1991 -7.41 0.64 2001 1471424 1162378 2633802 1996~2001 -1.61 4.73

【資料來源:參考台北市統計要覽 1971~2001 年及本研究計算而得】

進一步將台北縣的鄉鎮市區分為衛星市鎮與都會區郊區加以比較 3 ,參考表 2-1-5 中可發現,台北縣的六大縣轄市在 1970~1980 年代人口增加快速,是台北縣 人口成長的關鍵地區,而在 1990 年代後,衛星市鎮的人口已逐漸呈現飽和的情形,

人口持續向外擴散,都會郊區人口成長大幅提昇。

表 2-1-5 台北縣衛星市鎮及都會郊區人口統計

人口數 人口成長率(%) 年 衛星市鎮 都會郊區 年 衛星市鎮 都會郊區

1971 712607 589446

1976 1117261 639577 1971~1976 56.79 8.50 1981 1612825 742033 1976~1981 44.36 16.02 1986 1765704 861806 1981~1986 9.48 16.14 1991 2090350 1016928 1986~1991 18.39 18.00 1996 2116480 1238819 1991~1996 1.25 21.82 2001 2196831 1413376 1996~2001 3.80 14.09

【資料來源:根據台北縣統計要覽 1971~2001 年人口統計資料計算而得】

再由台北市各行政區人口觀之(表 2-1-6),1970 年代,台北市人口多集中在松 山、大安、中山等區,尤其是松山區在 1980 年代成長更為快速,1989 年以後劃分 為兩個行政區-松山及信義區,1990 年代後人口成長趨於緩和。在台北市人口增 長逐漸式微的情形下,內湖區為成為人口集中的新興地區;另北投及士林區則是 早期美軍駐紮台北市的大本營,被認為是台北都會區的高級住宅區的集中區,故 人口亦增加快速。

3

參考馮正民(2003),衛星市鎮係為早期發展的六大縣轄市,包括板橋、三重、中和、永和、新莊及

新店市,其餘台北縣的鄉鎮市則歸為都會郊區。

(6)

若從地理的發展上來看,以中正區做為台北都會區的中心點 4 ,可以看出台北 都會區的人口是從中心向四周圍鄰近都市擴散,擴散的方向早期以西半部為主,

包括西側的三重、板橋、新莊及南區的中和、永和及新店;由台北縣行政區的人 口資料可知(表 2-1-7),1971~1981 年間,人口成長率較高的地區,大部分集中在台 北縣西部中央地區,亦即板橋、三重、永和、中和、新莊及新店等幾個縣轄市地 區。1960 年代以前,台北縣的人口以三重最多 5 ;但在 1965 年後板橋反而成為人 口大量集中的地區,主要是因為台北縣政府的遷入;中和、新莊則因二級產業的 發展,吸引大量勞動人口;永和則因早期為防空避難的分散區,及通往台北市的 最近之區,也吸納了相當多的人口移入。

到了 1980 年代,台北縣的衛星市鎮人口成長趨於緩和,人口又往這些城鎮的 周圍擴散,伴隨交通建設及工業的發展,人口向西南區的土城、樹林、鶯歌擴展,

西北則往蘆洲、五股、泰山、林口擴散,東北則往汐止發展,北區則往淡水擴散。

這種發展的趨勢,正是符合了郊區化階段的發展模式,即都會人口的擴張是由近 郊到遠郊(嚴敏蕙,1996:80)。中心商業地區已由舊市區(城中、延平、建成與龍山) 移轉到新市區(大安與松山)。

表 2-1-6 台北市各行政區人口統計資料表 年

行政區

1971 1976 1981 1986 年

行政區

1991 1996 2001

松山 229559 332182 381370 433007 松山 217353 209932 205031 大安 247382 265256 280559 316334 信義 245447 240212 237530 古亭 181596 178694 179311 182678 大安 352107 317201 315818 雙園 138789 144678 137853 136371 萬華 230801 211091 204024 龍山 68623 58181 50290 49156

城中 75700 67319 56638 55162 中正 183668 166892 161635 建成 57350 43624 35215 32179

延平 59126 47780 38454 34722

大同 119534 110674 95555 88324 大同 149817 134183 131343 中山 240761 246645 238157 266440 中山 235963 215980 216043 內湖 48048 52957 86342 160442 內湖 214750 231972 254521 南港 49253 74256 91553 110595 南港 117764 111733 113937 木柵 44504 57300 74255 90489 文山 225755 229992 253920 景美 48879 75435 99442 119981

士林 138103 186145 232655 277338 士林 300512 294405 292096 北投 92434 148162 193334 221962 北投 244055 241781 247904 合計 1839641 2089288 2270983 2575180 合計 2717992 2605374 2633802

【資料來源:參考台北縣統計要覽 1971~2001 年及本研究計算而得】

4

根據嚴敏蕙(1996):80,在 1989 年以前,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城中區正好位於台北都會區的正 中央;若從政治地位上觀之,總統府所在的城中區,也正是國民攻府據以向外建設的中心地標,在 1989 年後,因台北市行政區重新劃分,台北都會區的中心位置則成為中正區。

5

根據嚴敏蕙(1996):79,三重因鄰近台北市的舊市區(城中、延平、建成及龍山),地理位置優

越,使其成為台北縣最早發跡之處。

(7)

表 2-1-7 台北縣歷年人口數及人口成長率表

人 口 數 人 口 成 長 率(%)

鄉鎮市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1971~1976 1976~1981 1981~1986 1986~1991 1991~1996 1996~2001 板橋市 126980 282318 422260 491721 542942 524323 532694 122.33 49.57 16.45 10.42 -3.43 1.60 三重市 250049 284770 334726 358812 378397 377498 384051 13.89 17.54 7.20 5.46 -0.24 1.74 永和市 97877 150143 213787 238677 247473 230734 229383 53.40 42.39 11.64 3.69 -6.76 -0.59 中和市 84371 153100 279664 234663 379968 383715 401619 81.46 82.67 -16.09 61.92 0.99 4.67 新莊市 57921 104971 191073 243706 308293 346132 376584 81.23 82.02 27.55 26.50 12.27 8.80 新店市 95409 141959 171315 198125 233277 254078 272500 48.79 20.68 15.65 17.74 8.92 7.25 土城市 32119 38121 60398 102973 142348 202436 231938 18.69 58.44 70.49 38.24 42.21 14.57 蘆洲市 26936 34247 48568 71042 112560 146144 169316 27.14 41.82 46.27 58.44 29.84 15.86 汐止市 47903 55736 67996 79293 97261 127924 165143 16.35 22.00 16.61 22.66 31.53 29.09 樹林市 45671 58676 77378 95557 115581 140110 156159 28.48 31.87 23.49 20.96 21.22 11.45 鶯歌鎮 30421 35581 48870 60336 67214 72300 81643 16.96 37.35 23.46 11.40 7.57 12.92 三峽鎮 47170 49137 52435 55791 61627 73462 84189 4.17 6.71 6.40 10.46 19.20 14.60 淡水鎮 50262 57060 66589 74249 85980 101199 119533 13.53 16.70 11.50 15.80 17.70 18.12 瑞芳鎮 73515 71867 65763 58662 53174 51356 46515 -2.24 -8.49 -10.80 -9.36 -3.42 -9.43 五股鄉 26685 29354 35644 40428 48796 59218 70649 10.00 21.43 13.42 20.70 21.36 19.30 泰山鄉 18349 27063 40576 45993 53658 59787 62738 47.49 49.93 13.35 16.67 11.42 4.94 林口鄉 22915 22886 23986 28245 34125 45026 52651 -0.13 4.81 17.76 20.82 31.94 16.93 深坑鄉 7279 7856 10620 11455 13409 18581 20264 7.93 35.18 7.86 17.06 38.57 9.06 石碇鄉 12736 10750 8944 7618 7065 7658 7612 -15.59 -16.80 -14.83 -7.26 8.39 -0.60 坪林鄉 7740 6000 6729 8321 5763 6002 6071 -22.48 12.15 23.66 -30.74 4.15 1.15 三芝鄉 16439 16294 16600 16821 17234 20159 23027 -0.88 1.88 1.33 2.46 16.97 14.23 石門鄉 12133 12074 10480 9951 9452 9984 11158 -0.49 -13.20 -5.05 -5.01 5.63 11.76 八里鄉 13040 14079 14860 16350 17648 24119 29624 7.97 5.55 10.03 7.94 36.67 22.82 平溪鄉 16498 13505 10481 8162 6969 6339 6257 -18.14 -22.39 -22.13 -14.62 -9.04 -1.29 雙溪鄉 22492 19895 16239 14325 12145 10721 10483 -11.55 -18.38 -11.79 -15.22 -11.72 -2.22 貢寮鄉 19727 18848 17180 15659 14166 13848 13784 -4.46 -8.85 -8.85 -9.53 -2.24 -0.46 金山鄉 18158 19052 19564 19156 18751 20128 21611 4.92 2.69 -2.09 -6.81 7.34 7.37 萬里鄉 18124 18353 18982 18340 18755 18816 18480 1.26 3.43 -3.38 2.26 0.33 -1.79 烏來鄉 3134 3143 3151 3079 3247 3502 4531 0.29 0.25 -2.28 5.46 7.85 29.38

【資料來源:根據台北縣人口統計要覽資料及本研究計算而得】

2.人口密度

都會區內部人口的空間分布並不均勻,都市的人口密度更具有區域的差異 性。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因地理環境相差懸殊,各市鄉鎮差異甚大,以 2002 年人口 密度而言(表 2-1-8),永和市人口密度高達 40,369 人/㎞²,為全區之冠,而烏來鄉人 口密度僅 14 人/㎞²,差距頗大;人口密度較高集中在淡水河兩岸的台北舊市區如 大同、萬華、中正區和台北縣的永和、三重、板橋、蘆洲市,以及台北新社區的 大安、信義、松山區,人口密度皆達二萬人以上;而東南靠近山區的鄉鎮人口密 度則為少於五百人的人口稀疏區。

由於人口的遷徙與集中,會隨一地發展程度與都市化現象的產生而產生改 變,由歷年的人口密度變遷表(表 2-1-9)看來

6

,在 1961 年時人口密度達 10000 人/km² 以上者只有台北,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人口密度隨著與市中心距離增加而向 東北方及西南方遞減;若以台一線及鐵路線通過的鄉鎮觀察其人口密度 (圖 2-1-2

∼2-1-4),亦可以發現沿線各鄉鎮的人口密度隨著與市中心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以

6

此台北都會區的人口密度表除了台北市及台北縣以外,尚包含基隆市及桃園縣,以方便比較台一

線及鐵路沿線人口密度。

(8)

市中心的台北人口密度最高,惟在距市中心二十幾公里處,由於為桃園及基隆次 核心,故人口密度略為升高。

若觀察台一線及鐵路線通過鄉鎮人口密度的台北(主核心)與基隆或桃園(次 核心)的鄉鎮,在 1971~2001 年之間,其越靠近台北市,則人口集中的變化越大,

1991~2001 年之間則較無明顯的變化;而比較鐵路線通過鄉鎮人口密度,其東北軸 線台北-基隆間(圖 2-1-3)與西南軸線台北-桃園間(圖 2-1-4),則又以後者的人口密 度較高,表示人口主要往台北市中心西南向集中的情形較明顯。

台北都會區內各鄉鎮市人口密度的歷年變化(表 2-1-9),在 1981 年以後趨於穩 定,北部濱海及東南山地的鄉鎮歷年來人口密度始終未超過 500 人/km²。

表 2-1-8 台北都會區內鄉鎮市區 2002 年人口密度表 鄉鎮市名 人口數 土地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人/km²)

鄉鎮市名 人口數 土地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人/km²) 松山區 205,289 9.29 22,103 樹林市 157,913 33.13 4,767 信義區 237,362 11.21 21,178 鶯歌鎮 82,498 21.12 3,905 大安區 315,714 11.36 27,788 三峽鎮 85,185 191.45 445 中山區 217,569 13.68 15,902 淡水鎮 121,405 70.66 1,718 中正區 161,808 7.61 21,271 瑞芳鎮 46,314 70.73 655 大同區 131,077 5.68 23,071 五股鄉 71,606 34.86 2,054 萬華區 203,451 8.85 22,938 泰山鄉 63,499 19.16 3,314 文山區 256,528 31.51 8,141 林口鄉 53,889 54.15 995 南港區 113,839 21.84 5,212 深坑鄉 20,433 20.58 993 內湖區 258,611 31.58 8,189 石碇鄉 7,668 144.35 53 士林區 291,493 62.37 4,674 坪林鄉 6,207 170.84 36 北投區 249,115 56.82 4,384 三芝鄉 23,024 65.99 349 板橋市 535,476 23.13 23.143 石門鄉 11,381 51.26 222 三重市 384,217 16.32 23,547 八里鄉 30,366 39.49 769 永和市 230,660 5.71 40,369 平溪鄉 6,029 71.34 85 中和市 403,510 20.14 20,031 雙溪鄉 10,237 146.25 70 新莊市 380,334 19.74 19,269 貢寮鄉 14,439 99.97 144 新店市 275,467 120.23 2,291 金山鄉 21,802 49.21 443 土城市 234,125 29.56 7,921 萬里鄉 18,698 63.38 295 蘆洲市 173,209 7.44 23,296 烏來鄉 4,631 321.13 14 汐止市 167,224 71.24 2,347

【資料來源:內政部(2002),中華民國 91 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內政部】

(9)

表 2-1-9 台北都會區內鄉鎮市區人口密度變遷表

人口密度

(人/km²) 1961 年 1966 年 1971 年 1975 年 1981 年 1986 年 1991 年 1996 年 2001 年

>10,000 台北* 台北 三重 永和

台北 三重 永和

永和 台北 三重 板橋 景美

永和 台北 三重 板橋 景美 中和 新莊

永和 台北 三重 板橋 景美 中和 新莊

永和 中和 台北 新莊 板橋 蘆洲 三重

永和 三重 板橋 蘆洲 中和 新莊 台北

永和 三重 板橋 蘆洲 中和 新莊 台北

10,000

│ 2,000

永和 三重 景美 板橋 蘆洲

景美 板橋 蘆洲 中和 桃園 基隆

景美 板橋 蘆洲 中和 桃園 基隆

中和 新莊 蘆洲 桃園 南港 士林 北投 基隆 中壢 木柵

新莊 蘆洲 桃園 南港 士林 北投 木柵 八德 中壢 內湖 基隆 樹林 鶯歌 平鎮 泰山 土城

蘆洲 桃園 內湖 南港 士林 北投 木柵 土城 八德 中壢 樹林 鶯歌 平鎮 基隆 泰山

文山 桃園 內湖 南港 土城 士林 北投 八德 中壢 樹林 鶯歌 平鎮 泰山 基隆

桃園 內湖 土城 南港 士林 北投 文山 八德 樹林 中壢 平鎮 鶯歌 泰山 新店

桃園 內湖 土城 南港 士林 北投 文山 八德 樹林 中壢 平鎮 鶯歌 泰山 新店 五股 汐止

2,000

│ 1,000

桃園 基隆 中和 南港 新莊 鶯歌 中壢

南港 北投 新莊 木柵 士林 樹林 中壢 內湖 鶯歌

中壢 木柵 北投 內湖 鶯歌 樹林 土城 瑞芳 平鎮

樹林 鶯歌 內湖 八德 平鎮 泰山 土城 新店 瑞芳

新店 龜山 五股

新店 龜山 五股 汐止 淡水 楊梅

新店 五股 汐止 龜山 淡水 楊梅 龍潭

汐止 淡水 五 股 龜 山 楊梅 龍潭

淡水 龜山 楊梅 龍潭 蘆竹

1,000

│ 500

士林 北投 木柵 瑞芳 樹林 土城 內湖 平鎮 淡水 楊梅 八德

瑞芳 五股 土城 汐止 平鎮 大園 楊梅 龜山 八德 新屋 淡水 新店 泰山

泰山 八德 楊梅 新店 五股 龜山 淡水 萬里 汐止 大園 龍潭 新屋 觀音 蘆竹 大溪

楊梅 五股 龜山 淡水 汐止 龍潭 蘆竹 大園 大溪

汐止 淡水 瑞芳 楊梅 龍潭 大溪 蘆竹 大園 新屋 觀音 深坑

龍潭 瑞芳 大溪 蘆竹 大園 深坑 新屋 林口 觀音

蘆竹 瑞芳 大溪 大園 深坑 林口 新屋

深坑 林口 瑞芳 八里 大園 大溪 觀音 新屋

深坑 林口 大園 大溪 平溪 瑞芳 觀音 新屋

<500 新店 泰山 八里 萬里 三芝 石門 新屋 觀音 龍潭 三峽 大溪 大園 蘆竹 貢寮 五股 雙溪 龜山 石碇 深坑 坪林 金山 復興 林口 烏來

八里 萬里 三芝 石門 觀音 龍潭 三峽 大溪 蘆竹 貢寮 雙溪 石碇 深坑 坪林 金山 復興 林口 烏來

林口 金山 深坑 八里 三芝 三峽 石門 平溪 貢寮 石碇 雙溪 坪林 復興 烏來

林口 金山 深坑 八里 萬里 三峽 三芝 石門 平溪 貢寮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林口 金山 八里 萬里 三峽 三芝 石門 貢寮 平溪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八里 金山 三峽 萬里 三芝 石門 貢寮 平溪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觀音 八里 金山 三峽 萬里 三芝 石門 貢寮 平溪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三峽 金山 三芝 萬里 石門 貢寮 平溪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三峽 金山 三芝 萬里 石門 貢寮 平溪 雙溪 石碇 坪林 復興 烏來

【此處的‘台北*’是指 1968 年以前的台北市範圍。

資料來源:根據李鈴玉(1995) 及中華民國 45~91 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而得。】

(1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1年

台北 三重 新莊 龜山 桃園 中壢 楊梅

圖 2-1-2 台一線通過鄉鎮人口密度圖

0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8000 21000 24000 27000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1年 台北 南港 汐止 基隆 瑞芳 雙溪 平溪

圖 2-1-3 鐵路線(東北線)通過鄉鎮人口密度圖

(11)

0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8000 21000 24000 27000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1年

台北 板橋 樹林 鶯歌 桃園 中壢 楊梅

圖 2-1-4 鐵路線(西南線)通過鄉鎮人口密度圖

第二節 台北近郊住宅的發展歷程

由於台北都會區的擴張帶動近郊住宅的發展,本節擬就台北近郊住宅發 展的歷程加以討論,並於下節探討安坑地區住宅型社區的發展。

台北近郊的住宅發展與大台北都會區發展歷程及台灣經濟發展息息相 關,台北縣一直扮演著吸收來自台灣各地遷徙人口的角色,隨著經濟發展為 台北縣帶來了大量移入人口,台北近郊的住宅發展依據「台北縣綜合發展計 畫」及「台北都會區發展課題及建設方案之研究」可概分為五個階段:

一.一九六 0 年代以前

台灣光復之初,住宅尚未商品化,當時民間並無專為出售而建造住宅之 建商,一般住宅通常採取自地自建自用方式,而公務人員,則以日式宿舍安 置公務人員。

1949 年大陸人士來台,台灣當時湧入包括國軍及政治難民兩百餘萬 人,

1960 年代末以前的台灣住宅問題,主要是因政治因素造成的大規模人口遷 移,包括公職人員、軍眷等,台北縣的板橋、三重有部隊進駐以及兵工興建 之大型軍眷居住區,中永和被劃定為防空疏散區域以容納湧入 的外省居 民,

新店徵收大批農地興建中央新村與公教眷舍;當時國家 全力進 行政經重 建,

無力解決一般民眾居住問題,導致城鄉移民在都市以違建安身。

二.一九六 0 年代

(12)

1960 年代前期台灣因美援納入戰後新國際分工體系(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Labor) ,朝向出口導向的工業化策略,導致大量的城鄉移民由農村進入 都市,台北市人口倍增,違建問題日益嚴重,根據 1963 年完成的台北市違 建普查中顯示非法侵佔公私土地違建數 52,887 間,計 72,056 戶,約 292,894 人,台北市當年家庭戶數為 228,631 戶,可見當時台北市有將近三分之一的 家庭是居住在違建中。

台灣在此時間逐漸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運作,透過都市發展和興建基本 公共設施,有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拆除違建以發展都市公共建設成為 主要政策,而興建整建住宅及平價住宅以安置違建拆除戶及整治貧民窟成為 公共住宅政策的重要部份。

一九六0年代配合美援貸款制定「興建國宅貸款條例」興建的住宅,對 象以災難戶整建,配合公共工程興建拆遷之整建住宅、貧民住宅、公教人員 住宅為主,但隨著美援停止供應及條例規定僅地主得以興建住宅,因此「興 建國宅貸款條例」對住宅市場並無實質助益,且隨著經濟起飛,台北市住宅 市場發展迅速,私人住宅市場反而成為住宅供應主力。

此一時期,台北縣的城鄉移民以三重、新莊、中和為主,眷村興建則集 中在中和、新店、板橋、土城、三重、永和一帶。在此期間,由國防部和婦 聯會系統所提供的軍眷住宅,共有八萬七千二百三十八戶,相當是整個五十 年代以前所有公共住宅量的五分之二(台北縣政府 2000:3-4)。

三.一九七0年代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及美國經濟勢力對外擴張,台灣擁有低廉的勞動力 市場吸引了國際資金和技術,政府有限度的解除經濟保護措施,此一時期台 灣已達全面經濟成長。

1970 年代的石油危機及國際物價波動形成房地產飆漲的導火線,在通貨 膨脹的壓力下,民眾紛紛投入較具保值的購屋行動,使一向平穩的房價產生 劇烈變動,1979 年再次的全球能源危機,再度將國內不動產市場推向歷史新 高。因此公部門更無法提供足夠的住宅,因此都市人口的住宅就透過非正式 部門的廉價住宅來解決,如居民佔地違建或向違建戶承租,或向公共住宅配 住者分租住宅,或向自有房屋者分租增建屋,著名的集體違建如板橋長江路 及江子翠及浮洲地區有近四萬戶的違建,大陳新村及原住民在新店溪河床地 的違建(台北縣政府 2000:3-5)。根據 1980 年的住宅普查,台北縣在 1975 年 至 1980 年間民間部門產生了十八萬戶的住宅,大部份集中在三重、板橋、

永和、中和、新店和新莊等六個縣轄市;台北市約有六成的住宅是十年內興 建的。都市因高密度發展所造成的土地混合使用、公共設施不足、公共衛生 不良及普遍的違建,使得都市環境迅速惡化。

政府為解決都市住宅不足問題,由政府提供軍眷土地改建國宅,1975 年公佈實施「國民住宅條例」,並推動「國民住宅六年計劃」(1976-1981),

預計興建十萬戶(台北市 2 萬 3 千戶),預計解決一般中低收入者的住宅問題。

(13)

但國民住宅計畫在少量的國宅基金運作下,並沒有真正提供中低收入戶的住 宅問題,六年國宅計畫中,省市政府共興建了國民住宅十一萬三千九百四十 二戶,其中利用軍眷村土地興建的國民住宅佔所有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七,利 用眷村土地改建國宅,雖短期內解決用地取得的困難,卻引發更多的分配不 公問題(台北縣政府,2000:3-4)。

四.一九八0年代

面對快速的經濟發展帶來大量的城鄉移民人口,1980 年代初期,解決都 市住宅危機成為施政重點;1980 年代中期,要求國家介入住宅市場,興建國 民住宅配售給中低數入者,成為民意普遍的訴求。

此時期可謂台灣經濟的榮景,1987 年七月外匯管制的解除,新台幣大幅升值(表 2-5 及圖 2-4),股市大漲至 12,000 點;房地產的飆漲持續至此時期愈益嚴重,

建商由於土地投機牟利,加上政府全面實施容積率決策過程延宕,反而在此 時期造成建商搶建住宅,房價的持續攀高,1985 年至 1989 年,平均家戶所得 增加 19%,房價上漲 180%;1985 年房價為家庭平均收入 5.9 倍,1988 年為 19.4 倍,造成許多民眾無力購屋;於是都市住宅運動興起,由中產階級所組成之無 住屋者團結組織,並於 1989 年發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要求政府對土地與 住宅問題提出具體對策以解決土地投機問題。

房價高漲,國宅需求急遽增加,1989 年起開始建立國宅等侯名冊,至 1996 年 止,登記戶已達 4 萬餘人,然 1989-1996 年國宅興建數量僅 7763 戶,在供不應求 狀況下,1996 年停止受理國宅登記等侯;1992 年起制定「六年國家建設計畫」,

欲利用農地變更以開發新社區,預計興建 90 萬戶,政府興建 30 萬戶,民間興建 60 萬戶,但受制於國宅土地取得困難及配合公共工程等因素,提供列冊等侯戶之 國宅數量仍無法提昇。

政府於 1989 年實施「輔助人民自購住宅貸款」協助民眾購置民間市場住宅,

政府藉由購屋利息協助民眾購置民間住宅,且銀行與保險業開放 30 年房屋貸款,

政府希望推動民間住宅優惠貸款方式來解決一般民眾住宅需求。

表 2-2-1 1971-2001 年一美元兌換台幣匯率表

年代 匯率 年代 匯率 年代 匯率 年代 匯率 年代 匯率 年代 匯率

1971 40.5 1977 38 1983 40.27 1989 26.16 1995 27.27 2001 35

1972 40.5 1978 36 1984 39.47 1990 27.11 1996 27.49

1973 38 1979 36.03 1985 39.85 1991 25.75 1997 32.64

1974 38 1980 36.01 1986 35.5 1992 25.4 1998 32.22

1975 38 1981 37.84 1987 28.55 1993 26.63 1999 31.4

1976 38 1982 39.91 1988 28.17 1994 26.24 2000 32.99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第九十三期)

(14)

歷年美元兌換新台幣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新台幣(元) 匯率

圖 2-2-1 1971~2001 年一美元兌換台幣匯率變動圖

五.一九九0年代迄今

由於 1980 年代建商搶建住宅,導致此時期空屋及餘屋數量幾乎已可容 納人口增加之數量,房地產工業在台北都會區已邁入飽和,空屋壓力與景氣 衰退導致房地產不再飆漲,依據政治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民國 88 年第一季 住宅資訊季報資料顯示,台北縣的空屋數在民國 82 年開始顯著增加,至民 國 84 年超過 21 萬戶,而後以較緩的趨增加,民國 87 年為 22 萬戶,空屋率 約為 19.68%,建築業景氣開始低迷;住宅問題已由過去量的不足轉為質的 不佳及分配的不均。由於住宅市場供過於求,造成經濟負擔並引起社會問 題,為剌激房市景氣,政府於 1996 年央行指定 269 億法定存款準備金辦理 7.9%低利房貸,1998 央行提撥 300 億元郵儲金轉存款作為首次購屋專案貸 款。台北市已受理使用「輔助市民貸款自購住宅」措施共 92,293 戶,核發 貸款證明 51,899 戶,完成貸款 34,406 戶,政府累計補貼利息達 42 億 6 百萬 餘元,同時 1995~1997 年三年國宅興建數量僅 2425 戶,政府藉由擴大貸款 自購之供給量,逐步建立「補貼為主,興建為輔」的住宅政策(台北市政府國 宅處,1998)。

1998 年底政府提出 1500 億低利貸款額度,放寬申請資格,九0年代末期 推動「振興建築投資措施」,自 1999 年至 2004 年暫緩新建國宅,以緩和民 間住宅滯銷之問題,但此措施對民間住宅市場之活絡助益有限; 2000 年提 出的 1500 億與 3200 億的購屋優惠貸款金額,剌激住宅市場回溫,。

台北縣由於 1997 年間正值捷運、北二高等交通利多因素,使得當年度

房屋價格創下近幾年的相對高點,而後利多冷卻,景氣下滑再加上餘屋壓

(15)

力,比起 1997 年,2001 年之北縣房價竟出現全面下挫的趨勢,房價平均跌 幅則為 9.9%,空屋率達 20.3% 7 (表 2-2-2)。

表 2-2-2 台北縣空屋概況與五年間成屋價格變動表

空屋率統計 房市價格變動

年度

區域 總屋宅數 無人居住屋 空屋率 (%) 1997 年(萬/坪) 2001 年(萬/坪) 漲跌幅(%) 板橋 177,983 33,266 18.7 19.6 17.6 -10.2 中和 145,724 27,908 19.2 19.2 18.2 -5.2 永和 81,353 12,658 15.6 22.7 22.7 0 新店 103,138 18,153 17.6 21.8 19 -12.8 三重 129,880 25,637 19.7 18.6 17.9 -3.8 新莊 124,747 24,247 19.4 16.9 14.8 -12.4 土城 78,040 13,343 17.1 14.4 13.7 -4.9 汐止 82,405 23,401 28.4 16.2 13.5 -16.7 樹林 45,815 7,038 15.4 13.8 11.9 -13.8 蘆洲 52,422 8,402 16.0 16.2 15.5 -4.3 三峽 24,294 6,630 24.3 12.3 10.9 -14.4 淡水 59,931 19,592 32.6 17.6 15.8 -10.2 泰山 20,492 3,803 18.6 14.6 13.5 -7.6 林口 16,641 3,417 20.5 15.7 15 -4.5 鶯歌 24,267 4,859 20.0 9.4 9.2 -2.1 五股 22,735 4,076 17.9 14.1 12.8 -9.2 八里 12,036 4,024 33.4 14.5 12.3 -15.2 三芝 12,899 6,863 53.2 13.2 8.1 -38.7 台

小計 1,217,802 247,317 20.3 16.2 14.6 -9.9

【資料來源:租售報導 249 期】

第三節 安坑地區住宅的發展沿革

由前二節分析中可知,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模式,是隨著時間而變遷,早期由 於法令管制不嚴,以致淡水河左岸之三重、新莊、五股、蘆洲等洪水平原地區 發展迅速;其後因區域計劃法(1975 年公佈)、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1976 年 公佈、1984 年修正) 、淡水河洪水平原管制辦法(1968 年公佈)等相關法令對洪水 平原限制其建築,並配合防洪計劃之實施,使洪水平原地帶居住密度的成長漸趨 緩和(陸惠如 1988:17)。

7

空屋率:在住宅存量總數中,部分住宅因無人居住、空閒而成為空屋,將空屋除以總住宅存量,

即稱之為空屋率。

(16)

根據嚴敏蕙(1996)將台北市郊區化歷程區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 1950 年代,此時期的人口擴張是屬於分散化性質,也就是人口的疏散是因為都市的空 間不足而移到都市的外圍地區;第二個階段發生在 1980 年代左右,郊區化的現 象出現在台北市的地域之外,也就是舊市區的人口分散到市郊的區域;第三階段 則在 1980 年代中期以後,人口迅速增加於台北縣之位於台北市西側邊緣的地區 之內;第四個階段則是 1980 年代末到現在,台北縣境的東側急速發展(嚴敏蕙,

1996) 。根據上述分類安坑地區的發展應屬於第四階段。

隨著台北都會區的擴張,都市內因人口增加與居住密度過高,造成環境品質 逐漸降低,並隨國民所得的提高,人民對居住環境與品質方面的要求逐漸提升,

都市近郊土地即成為此類訴求住宅開發的目標,開發都市近郊的閒置土地成為建 築住宅漸成熱潮,尤其距離台北市中心只有 5~10 公里的新店地區,隨著台北近 郊的發展,住宅區的迅速擴展,新店市區大部份土地都已成為建成地,可以發展 的土地有限,而在周圍山坡地便出現了許多新式大型山坡地住宅社區,其中安坑 地區的住宅社區便是在一背景下產生的。

由表 2-3-1 可看出,台灣地區的住宅市場變動可分為五期,光復後因台灣經 濟景氣尚處低迷,故購屋需求較低;第三期由於台灣經濟起飛,房屋市場開始呈 現大幅成長;第四期由於經濟更快步起飛,民眾搶購住宅造成房屋市場的巔峰 期;第五期由於住宅市場的飽和造成房地產市場的轉型,使得房地產由量的提升 轉為質的提升。

表 2-3-1 台灣住宅市場的分期發展

住宅市場發展分期 年代期間 經濟型態 特 徵 1.未形成市場期 1945~1959 農業生產 購屋需求極低 2.市場啟蒙期 1960~1969 農產品加工 零星建設

3.市場成長期 1970~1979 發展紡織業 購屋需求出現,建設公司紛紛成立 4.市場巔峰期 1980~1990 發展電子工業 置產保值,大量興建以應搶購 5.市場轉型期 1990~迄今 工商業升級 因應滯銷而開始注重品質

【資料來源:張珩(1987) 】

若按以上的分類,安坑地區的住宅發展應屬第三期之後,安坑地區的住宅開 發大部份屬於集合式住宅社區,此類型的集合住宅社區開發多以整體社區型住宅 方式規劃,其住宅的重點著重於室內與外部空間整體規劃,以及強調公共設施與 環境品質的規劃方式。

玫瑰中國城為安坑住宅社區成功的重要關鍵;除此之外,台北小城、碧瑤別

墅、錦繡山莊、黎明清境、達觀鎮、綠野香坡等山坡地住宅的開發成功,造成山

谷中住宅櫛比鱗次的擁擠現象。此區的住宅社區發展是台北都會區擴展的一部

(17)

分,本節另擬討論安坑地區住宅社區的發原展因及住宅社區的類型。

一.聚落發展的原因 (一)歷史因素

本區早期的產業以農業為主,開墾之初以水稻為主,在十九世紀中葉後,受 台灣北部開港之影響,茶葉及樟腦成為台灣出口大宗,因茶葉及樟樹適合種植在 淺山丘陵地,於是大批移民向台北盆地周圍之丘陵地墾殖,新店的丘陵地由是而 開發,在新店地區的茶園中,安坑所佔比例極高(97.4%) 8 ;據台北縣志載: 「光緒 十三年(1887)新店鎮擴大為大坪林莊、新興莊、安坑莊、直潭莊、青潭莊五莊。」

(二)政府政策

政府及公家機關 1951-1961 年代開始在新店興建大型機關宿舍及軍眷村空軍 的大鵬一村、情報局的忠孝新村、明德新村及立法院、警務處宿舍,提供軍事機 關及公家員工眷屬居住(莊朝權 1993:77);至 1960 年代後期,台灣工業起飛,

新店的大坪林、七張一帶被指定的工業用地,使得新店市工業蓬勃發展,帶動新 店市住宅的發展,在新店市區住宅已飽和的情況下,進而擴展至安坑地區。

在 1993 年「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中,新店市定位為南區的核心,兼具居住、

觀光休閒、工業的多功能綜合都市;復在「修訂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地區發展 計畫中,新店市又被劃為大文山地區的核心區 9 ,塑造新店為高品質居住、休閒、

產業綜合性都市,其中安坑地區便是提供居住的主要機能。

(三)受台北都會區發展的影響

新店受台北都會區發展的影響,人口成長快速,由表 2-3-2 中可知,在 1971-1981 年中,新店全市的人口增加率高於安坑地區,隨著都市化的快速發展;

1981-1991 年中,安坑的人口增加率高達 97.43%,超過新店全市許多;在 1991-2001 年中,安坑的人口增加率為 65.55%,人口增加已較前期趨緩;由 1971-2001 年的 人口增加率更可看出,安坑為 403.62%,而新店市只有 144.50%,顯見安坑地區 的人口的增加率超過新店市。

8

根據張瓊文(2001:50-51)之調查,1896 年時文山堡的茶欉數為 17,685,630 欉,其中新店地區為 65,685,940 欉,各聚落茶欉數大坪林庄為安坑庄 6,513,840 欉(97.4%)、青潭庄 61.180 欉(9.2%)、直 潭庄 93,580 欉(1.4%)、17,340 欉(0.3%);其中茶樹一萬欉約佔地一甲三分。

9

根據「修訂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地區發展計畫,將台北縣規劃為海山地區、重新地區、土樹地 區、大文山地區、東北海岸地區及東北角地區等六大地區,其中大文山地區包括新店市、汐止市、

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新店市為大文山區的主要核心。

(18)

表 2-3-2 1971~2001 年新店市及安坑地區人口數及人口增加率概況表

人口數 (人) 人口增加率 (%)

年代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1年 1971~1981年 1981~1991年 1991~2001年 1971~2001年

新 店 市 95,409 171,315 233,277 272,500 79.56 36.17 16.81 144.50 安 坑 19,285 29,715 58,667 97,124 54.08 97.43 65.55 403.62

【資料來源:依據新店市戶政事務所人口資料計算而得】

(四)房價市場因素

依據 2000 年房屋租售報導分析(租售報導 249 期),在新店溪以北的捷運沿 線附近新成屋一坪約為廿萬元,而新店溪岸安坑地區內的大型社區物件僅約在十 二萬元左右,中古屋的行情則在 10 萬元左右;對於欲購屋者此區較低的房價是 一很大的誘因。

(五)居住環境因素

新店市近二十年來和台北縣其它鄉鎮同樣皆面臨了台北市過度發展壓力,人 口快速成長,新店市的人口早期集中在新店市區,使得市區住宅密集已呈飽和;

安坑地區環境清幽,近年來台北縣政府更在安坑的二叭子規劃二叭子植物園,顯 見此區山林資源豐富,遠離都市塵囂,是安坑吸引外來人口前往定居的主因。

(六)交通因素

新店由於和台北市距離相近,交通方便,在台北都會區的發展過程中,很快 地成為人口擴散區,新店早期人口的增加以新店市區為主,安坑由於交通較不方 便,人口增加遠低於新店市區;但隨著安坑各項聯外道路系統陸續完成後,帶動 安坑的發展,像是水源快速道路至碧潭橋的環河路完工,使得由台北至安坑的車 輛不必再繞經新店市區,節省許多車程;北二高經由五峰山區進入新店市,在新 店市設新店及安坑兩處交流道,北二高也成安坑開車族的主要對外交通要道;台 北都會區大眾運系統的新店線在新店計有大坪林站、七張站、新店市公所站、新 店站等四站,捷運雖無直達安坑地區,捷運的接駁公車或大型住宅社區皆有社區 巴士,對於安坑居民來說,搭乘捷運亦是通勤族的最佳選擇。

(七)土地及住宅社區化的住宅開發觀念

國民所得的提升,傳統居住觀念的改變,再加上經濟發展邁向國際化、自由 化,使得國內住宅生態也開始出現結構性的轉變,國內住宅需求不再是居住上的 滿足而已,再加上國人對休閒活動的日益重視,促成了居民對居住環境品質要求 的多元發展,建商面臨「質」與「量」平衡點的挑戰。但由於都市地價的提升,

為了降低住宅開發成本,又要提高居住環境品質,建商選擇都市近郊保育區或山

坡地來進行變更,並且為了降低每戶總價,需要有較高密度的戶數來持分公共設

(19)

施面積,在此一背景下,促成了近郊山坡地的造鎮型集合住宅社區的出現,這類 型集合式住宅在安坑地區比比皆是,空間規劃上從大坪數的別墅型住宅到小坪數 的小套房都有,以符合不同族群的需求;而在社區的公共設施方面,小型鄰里商 業中心、公園綠地、公共休閒設施等是其吸引購屋者的主要關鍵;於是安坑地區 的住宅開始朝向社區化的住宅開發觀念,在高密度的規劃方式下發展。

二.住宅社區的類型

(一)沿主要道路分布的舊住宅區

安坑的開發主要是沿著今天的安坑溪和五重溪河谷的安坑通谷一帶開墾,故 安坑的住宅發展亦是沿著安康路及安和路路旁,舊社區主要集中在安康路兩側至 雙城地區,大多為 1980 年代以前的建築,以三至五層店舖住宅為主,次為平房 及二層連棟住宅,間錯有少數商店及工廠,舊建築物雜陳。三城、四城及五城地 區,則多舊建築物,以土塊厝、磚造為主,亦有零星公寓住宅,居住環境混亂。

(二)主要道路分布的新住宅社區

由於安坑的開發是以主要道路安康路及安和路開始,故在主要道路沿線上也 開闢出新的住宅,大部分為七層及十層以上之集合式大樓,這類型住宅以坪數不 大,專供單身貴族、上班族及新婚小家庭居住的住宅社區,在 1990 年代成為當 時的房地產賣點。

(三)山坡地上的新住宅社區

分佈於安康路三段之山坡地上,計有喜洋洋家園、甜蜜蜜家園、頂好花園城、

錦繡新城、碧瑤社區、玫瑰中國城、台北小城、黎明清境、達觀鎮、大學詩鄉、

綠野香坡等。其住宅類型以電梯大樓、七樓電梯公寓及別墅型住宅為主,此類型 住宅有較完善的公共設施(如達觀社區強調有凱悅飯店級休閒設施,惟使用採會 員制) ,這類型的住宅帶動安坑人口的快速增加,吸引都市地區人口向郊區移動,

造成安坑地區的迅速發展。

整體而言,安坑地區因台北都會區的擴張都市土地過度發展的情形下,大量

土地被建商收購,並將之申請為丙種建地,興建大批住宅型社區並引入大量之居

住人口,導致安坑新舊住宅雜陳,但此市場導向的土地開發,產生許多問題諸如

公共設施不足,交通擁塞等問題,也使本區發展陷入的瓶頸。

(20)

小結

台北近郊的住宅發展是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而向外擴張,由人口成長 與變遷情形,可知都會區內形成人口擴張化。由於早期台北市為全台發展重 心,提供了廣大的就業機會,使得台北進入都市化階段,但隨著台北市發展 漸趨成熟,為滿足人口與住宅用地日漸龐大的需求,居住需求遂往鄰近台北 縣移動,人口移往台北縣,導致台北 都會 區內人口 擴張現 象。由規模來 看,

人口超過 20 萬的都市,在 1970 年以前只有台北與基隆,到了 1980 年以後則迅速 增加,至 2000 年時,台北縣的六大縣轄市的板橋市、中和市、永和市、新莊市、

新店市人口皆超過 20 萬。

台北近郊住宅發展於 1970 年代的政府以興建國宅方式介入住宅市場,

到了 1980 年代末則因土地飆漲使得公部門無力取得土地興建國宅,乃有新 市鎮及新社區開發做為主要住宅的大型開發案產生。台北近郊住宅需求量激 增及山坡地開發技術的改善,而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開發工程,位於台北南緣 新店溪流域中的安坑通谷的住宅社區便應運而生,幾處先驅性住宅社區開發 的成功更帶動鄰近山坡地的建設,而後此區進入房地產榮景時期,但在 1990 年代末期,受到經濟不景氣及人口成長趨緩的影響,房地產狂飆時期建商大 量搶建的住宅至 2000 年代已形成供過於求的現象。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台北縣一直是吸引台灣各地人口移入的重要地 區,但六大縣轄市面臨的是發展腹地有限、環境品質不佳的課題,且隨國民 所得的提高,人民對居住環境與品質方面的要求逐漸提升,再加上國人對休 閒活動的日益重視,這些行政區域山坡地即成為住宅開發的目標,台北縣新 店市的安坑地區之新住宅區便是在此背景下興起。並且為了降低每戶總價,

需要有較高密度的戶數來持分公共設施面積,設立大型的社區型住宅即應運而 生,安坑地區的社區型住宅即是朝向此開發觀念,在高密度的規劃下發展。

至於形成安坑地區聚落發展的因素可歸納為歷史因素、政府政策、台北都會

區發展的影響、房價市場、居住環境、交通因素、土地及住宅社區化的住宅開發

觀念等因素;而住宅區的類型可分為沿主要道路分布的舊住宅區、主要道路分布

的新住宅社區、山坡地上的新住宅社區等三大類型。

數據

表 2-1-1  台北都會區發展沿革示意表  人 口 成 長 都 市 發 展 大 事 記   1  2  3  4  5   6 (百萬)  (西元年)  1700  .在萬華、大龍峒、松山錫口等地區 呈部落型態發展。  .泉州陳賴章開墾大咖吶, 是台北開發之端。  .乾隆年間淡水開港。  1800  .陸續開發大稻埕、古亭、上埤頭、 下埤頭等地區。  .劉銘傳駐節台北,設公司、蓋商舖, 大稻埕、城內、萬華逐漸成為今台 北市雛形。  .台北設府(1875) 。  .台北城興建完成(1880) 。.台北設為省
表 2-1-4  台北市分區人口統計  人口數 人口成長率(%)  年  都會核心區 都會核心  外圍區  合計 年  都會核心區  都會核心 外圍區  1971  1418420 421221 1839641   1976  1495033 594255 2089288 1971~1976 5.40 41.08  1981  1493402 777581 2270983 1976~1981 -0.11 30.85 1986  1594373 980807 2575180 1986~1981 6.76 26
表 2-1-7  台北縣歷年人口數及人口成長率表  人 口 數  人  口  成  長  率(%) 年  鄉鎮市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1971~1976 1976~1981 1981~1986 1986~1991 1991~1996 1996~2001 板橋市 126980  282318  422260 491721 542942 524323 532694 122.33 49.57 16.45 10.42  -3.43 1.60 三重市 2500
表 2-1-9  台北都會區內鄉鎮市區人口密度變遷表  人口密度  (人/km²)  1961 年 1966 年 1971 年 1975 年 1981 年 1986 年 1991 年 1996 年 2001 年 &gt;10,000  台北*  台北  三重  永和  台北  三重永和  永和  台北三重  板橋 景美  永和  台北三重  板橋景美  中和 新莊  永和  台北三重  板橋景美  中和新莊    永和  中和台北  新莊板橋  蘆洲三重  永和  三重 板橋  蘆洲 中和  新莊 台北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二、實施容積管制前已 取得建造執照之建 築工程,原建照核 發時建築基地都市 計畫未有應送都市 設計審議規定,惟 現擬依建築技術規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位於土耳其與伊朗北部的高加索山區,兩個國家在 1990 年代 就曾為了納哥諾卡拉巴克地區(Nagorny Karabakh)的主權問題開戰,

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與楊國忠私通,在宣義里 建築相連的豪華住宅,土木都披掛上了絲綢,住 宅的奢華,東西兩都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他們晝 夜集會,沒有一點禮法。 (《舊唐書 楊國忠 •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在混凝土科技發展方面,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野口貴文教授與中國北京建築大 學宋少民教授等國際知名混凝土工程學者,對於「Challenge to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106 年第一季(1-3

我們大部份人都是第一次去日本,去到新的地方,甚麼都覺得很新鮮。雖然

水利工程建設與農耕技術發展,使秦漢農業的產量有更進一步的突破,經濟 繁榮造成了貧富懸殊、土地兼併等社會問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