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幹部經驗多寡不同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二、幹部經驗多寡不同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當今台灣的政治社會環境變遷快速,在人民高舉自由旗幟、個

人主義盛行之際,卻缺乏民主法治之理念與素養,違法亂紀現象叢 生;而公民對公共事務之參與亦顯冷漠與疏離;對社群的認同和歸 屬感的培養更是欠缺。一個現代的民主社會,除依賴其政治體制基 本結構之公正性及社會經濟環境之客觀條件外,更需要公民具備良 好的知識和態度。公民教育之目的,在塑造民主社會所需的見識豐 富又能負責任的公民,期能使每個公民都能具有成為社會基本成員 的能力,相信透過公民教育的歷程,使得每一個未來公民有能力參 與公共生活並實踐社群的公共善。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 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及其重要性,並探討目前 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識之認知程度及其公民態度之傾向,以期發 現問題並研擬改進之建議,作為未來公民教育改進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國三學生為 研究對象,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抽取 654 位國三 學生為有效施測樣本,並以次數分配、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說明,以下就本研 究之發現與結論簡要列舉如下:

壹、 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識的理解程度

本研究之「公民知識」測驗問卷共有 28 題,滿分為 28 分。

(2)

全部有效樣本 654 位之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知識測驗總平均分 數為 19.63 分,標準差為 5.63 分,最高分為 28 分,最低分為 2 分,平均答對率為 70.12﹪。就整體狀況而言,學生在公民知識 測驗得分之平均數與答對率中可看出,高雄市國三學生對於公民 知識並不十分熟稔瞭解,屬於中等程度。

由表 5-1-1 中可得知個人、家庭、社會背景因素不同的高雄 市國三學生,在公民知識測驗得分的差異情形,茲分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國三男女學生的公民知識程度達顯著差異,且 女生的公民知識程度高於男生。

二、幹部經驗多寡不同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中,經常擔任幹部之國三學 生的公民知識程度優於偶爾擔任幹部之學生,偶爾擔任幹 部之國三學生又優於從未擔任幹部之國三學生。

三、學業智育成績高低不同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有顯著差 異。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中,學業智育成績表現 優秀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亦優於智育成績表現普通之 學生;學業成績表現普通之學生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 之得分又優於成績表現不理想之國三學生。

四、父母社經地位高低不同的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有顯著差 異。本研究發現:高父母社經地位背景的學生,其公民知

(3)

識程度高於父母是中社經地位的學生,而父母是中社經地 位的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又高於父母是低社經地位背景 的學生。

五、不同父母管教方式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有顯著差 異。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之父母採民主式管教方 式之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高於父母採權威式管教者的公 民知識程度。

六、不同的家庭政治化程度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達統 計上顯著差異水準。本研究發現:家庭政治化程度較深之 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高於家庭政治化程度較淺之學生。

七、不同程度的同儕互動關係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達 統計上顯著差異水準。本研究發現:同儕互動關係程度不 同的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程度以同儕互動關係較密切之 學生高於同儕互動關係較疏離者。

八、不同的教師教學方式之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認知程度達 統計上顯著差異水準。本研究發現:教師教學方式採「權 威式」和採「民主式」者,學生公民知識程度有所不同,

亦即高雄市國三學生之教師採民主式教學方式者的公民知 識程度,高於教師採權威式教學方式者的公民知識程度。

九、收看(聽)新聞頻率不同的學生,其公民知識認知程度有

(4)

顯著差異,但是在經薛費(scheffe)事後比較法發現,只 有「很少收看(聽)新聞」和「經常收看(聽)新聞」二 類別有顯著差異,亦即代表經常收看(聽)新聞的高雄市 國三學生,其公民知識認知程度高於很少收看(聽)新聞 的國三學生,至於「偶爾收看(聽)新聞」之類別組,並 未顯示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 5-1-1:本研究各自變項在公民知識之差異摘要

自變項 公民知識程度 性別 女生>男生 幹部經驗 經常擔任幹部>偶爾擔任幹部>從未擔任幹部 學業智育成績 A 組(優秀)>B 組(普通)>C 組(不理想)

父母社經地位 高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低社經地位 父母管教方式 民主式管教方式>權威式管教方式 家庭政治化程度 家庭政治化程度較深>家庭政治化程度較淺

同儕互動關係 同儕互動密切>同儕互動疏離 教師教學方式 民主式教學方式>權威式教學方式 收看(聽)新聞頻率 經常收看(聽)新聞>很少收看(聽)新聞

貳、 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態度之傾向

本研究之「公民態度」量表總共 30 題,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

滿分為 150 分。全部有效樣本 654 位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態度平 均得分為 122.97,平均每題得分為 4.10。此結果顯示高雄市國三 學生的公民態度傾向是趨於正向、積極。而四個層面的得分由高至 低依序為 「平等與民主」(平均每題得分為 4.33)「正義與關懷」

(平均每題得分為 4.30)、「參與公共事務」(平均每題得分為 3.83)和「社群意識」(平均每題得分為 3.71),此結果顯示高雄 市國三學生在「參與公共事務」的態度和「社群意識」層面不夠積 極理想。

(5)

由表 5-1-2 中可得知個人、家庭、社會背景因素不同的高雄 市國三學生,在公民態度總量表及各分量表的的差異情形,茲分 述如下:

一、男生與女生的公民態度有所不同,且女生之公民態度較男生 的公民態度積極。在「正義與關懷」和「平等與民主」兩個 分量表中,均達統計上顯著水準,亦即女生「正義與關懷」

和「平等與民主」的態度之傾向均高於男生,但是在「參與 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兩個分量表中,卻未達統計上顯 著水準,即「參與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層面並不受性 別的影響而有差異。

二、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態度因其幹部經驗多寡的不同而有所 差異:經常擔任幹部者,其公民態度比「從未擔任者」和「偶 爾擔任者」之公民態度積極正向。

在分量表方面,「正義與關懷」和「平等與民主」層面上,經 常擔任班級幹部之國三學生較從未擔任幹部之國三學生積 極,而「參與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層面上,經常擔任 班級幹部之國三學生較從未擔任和偶爾擔任幹部之國三學生 積極。

三、學業智育成績優秀者和智育成績普通者,其公民態度較智 育成績不理想者之公民態度積極正向。在「正義與關懷」和

「平等與民主」結果亦是如此;在「參與公共事務」方面,

則智育成績優秀者之傾向高於智育成績普通者和智育成績 不理想者,但在「社群意識」方面,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水

(6)

準,亦即高雄市國三學生的「社群意識」,不因其學業智育 成績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父母社經地位不同的國三學生,在公民態度總量表和各分 量表上,均未達顯著差異,即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態度不 因其父母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父母管教方式採民主式之學生,其公民態度高於父母採權 威式管教方式者。本研究發現:「正義與關懷」、「參與公眾 事務」、「平等與民主」和「社群意識」等方面的態度,父母 管教方式採民主式之學生,其態度傾向皆高於父母採權威式 管教方式者。

六、家庭政治化程度較深之國三學生,其公民態度高於家庭政 治化程度較淺者。本研究發現:「正義與關懷」、「參與公共 事務」、「平等與民主」和「社群意識」等方面的態度,家庭 政治化程度較深之國三學生,其態度傾向皆高於家庭政治化 程度較淺者。

七、同儕互動關係密切者之國三學生,其公民態度高於同儕互 動關係較疏離者。在各項分量表「正義與關懷」、「參與公共 事務」、「平等與民主」和「社群意識」等分量表,均達統計 上顯著水準,因此,本研究發現:「正義與關懷」、「參與公 共事務」、「平等與民主」和「社群意識」等方面的態度會因 同儕互動關係不同而有差異。

(7)

八、教師教學方式採民主式者之國三學生,其公民態度高於採 權威式者之公民態度。本研究並發現:「正義與關懷」、「平 等與民主」「參與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等層面的態度,

教師採民主式教學方式之國三學生,其各層面皆高於教師採 權威式教學方式者之公民態度。

九、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態度因其收看(聽)新聞的頻率不同 而有所差異:經常收看(聽)新聞者和偶爾看(聽)新聞者,其 公民態度比很少收看(聽)新聞者之公民態度積極正向。在「正 義與關懷」、「平等與民主」和「參與公共事務」各層面均達 顯著差異,但在「社群意識」方面,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水 準,亦即高雄市國三學生的「社群意識」,不因其收看(聽) 新聞的頻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表 5-1-2:本研究各自變項在公民態度之差異情形

自變項 公民態度 總量表

正義 關懷

參與 公共 事務

平等 民主

性別 女>男 女>男 n.s. 女>男 n.s.

幹部經驗 經常>其他 經常>

從未 經常>其他 經常>

從未

經常>

其他 學業智育成績 A.B>C A.B>C A.B>C A.B>C n.s.

父母社經地位 n.s. n.s. n.s. n.s. n.s.

父母管教方式 民主式>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家庭政治化

程 度 程度深>程度淺 程度深>

程度淺

程度深>

程度淺

程度深>

程度淺

程度深>

程度淺 同儕互動 密切>疏離 密切>

疏離

密切>

疏離

密切>

疏離

密切>

疏離

(8)

教師教學方式 民主式>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民主式>

權威式 收看(聽)新聞

頻 率 經常.偶爾>很少 經常.偶爾

>很少

經常.偶爾

>很少

經常.偶爾

>很少 n.s.

n.s.: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α=.05

參、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的相關

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總量表和各分量表之間的相關,皆呈正 相關,表示公民知識得分愈高者,其公民態度愈正向、積極,反 之亦然。在各分量表方面,公民知識除了「社群意識」外,對「正 義與關懷」、「參與公共事務」和「平等與民主」皆達顯著水準,

且達正相關,表示公民知識得分愈高者,其「正義與關懷」、「參 與公共事務」和「平等與民主」方面的態度愈正向、積極,反之 亦然。但是公民知識與社群意識並未達顯著差異,亦即公民知識 和社群意識並無相關。

肆、有效影響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之因素 一、有效影響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識之因素

以「公民知識」為效標變項時,僅「學業智育成績」、「家 庭政治化程度」「父母社經地位」「幹部經驗」和「公民態度」

為有效的預測變項,可共同解釋及預測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 識變異量的 33.5﹪。

二、有效影響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態度之因素

以「公民態度」為效標變項時,僅「同儕互動關係」、「教 師教學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和「父母管教方式」為有效 的預測變項,可共同解釋及預測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態度變異 量的 29.2﹪。

(9)

第二節 建議

公民教育的實施,有賴於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配合,才 能發揮良好的功效。根據本研究選取的樣本,蒐集的資料,以及綜合 前述第一節之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的建議事項,提供家庭、學校和 社會參考,以期對公民教育成效之加強有所助益,並對後續研究提出 數點建議,以作為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壹、 加強公民教育成效的建議

本研究證實了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知識與公民態度受到家 庭、學校和社會等背景因素影響,因此強化公民教育成效之實施,宜 從下列幾項措施著手,俾能達成公民教育的目標:

一、加強公民知識的認知

(一)家庭方面

本研究發現:父母的管教方式愈民主,則學生的公民知識程度 愈佳,因為父母是個人在學習與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之人物。因此 父母要注重親職教育,以民主的管教方式改善增進親子關係,鼓勵 並幫助孩子多涉獵生活方面的知識,並且在家庭生活中多討論公眾 事務或以身作則地參與政治活動,提供良好的政治氛圍,注意孩子 對電視節目的選擇,養成孩子收看時事新聞的習慣,將能廣泛地充 實學生的公民認知。

(二)學校方面 1. 教師教學方面

(10)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指出:高雄市國三學生對於課本中的公民知 識之瞭解並非十分清楚,只屬中等程度,這顯示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並不十分理想。本研究之公民知識測驗題目是以難度和鑑別度為基 準,並以國中公民課本內容為題目範圍,故難易適中且取材適當,

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於教材內容的熟悉度,是教師責無旁貸 的工作。

首先,應先加強教師之專業性,在過去聯考時代,由於高雄市 公民與道德科並非聯考科目,因此公民課程多流於配課之科目,師 資之專業素養有待商榷,所以提昇教師之專業培訓及進修管道是當 務之急。

其次注重課程的過程目標,本研究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 採用民主式教學方式,則學生公民知識之認知程度較佳,根據皮亞 傑(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國中生應屬於形式運思期的階段,因 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鼓勵學生發問且預留較多的思考餘地或 反思活動,如此有助於提升公民認知的學習效果。

2.學校行政方面

本研究發現:公民知識與幹部經驗多寡和同儕互動關係有關。

因此建議學校應多提供學生參與活動和擔任幹部經驗之機會,「參 與」是能力建造和學習的最佳工具,藉由「參與」可以提升學生的 學習與成就,例如分組活動、合作學習、幹部訓練、社團聯課活動 等,讓學生有更多參與之機會,並加深與同儕互動之關係,亦有助 於學生公民認知能力之提升。

(三)社會方面

本研究發現:接觸大眾傳播媒介的頻率,會影響學生公民知識與

(11)

態度。換言之,大眾傳播媒介除了對個人態度的形成有影響外,對於 閱聽人的認知亦會產生影響。Lippmann 認為真實世界對一般人而言太 過龐大而複雜,人們無法直接去認清理解,因此必須建構出「腦中圖 像」,以較簡單的模式來認知與處理各種人事物。個人的「腦中圖像」

如何建構?Lippmann 認為人們可以直接經驗到的事物相當有限,對於 公共性事務通常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大多數與個人切身相關事務 也遠超出個人的直接經驗範圍之外,因此個人必須透過媒體的報導以 及自己的想像,去了解外在世界。長久下來,媒介便塑造了個人的「腦 中圖像」,替個人建構了腦海中的社會現實(及媒體現實)。個人對許 多事物的解釋,便只能透過媒體所塑造的符號世界去理解(引自韓智 先,民 89:1)。

大眾傳播媒介之重要性與影響力無遠弗屆。因此,大眾傳播媒介 應該善盡其社會責任與教育功能,多提供正確的公民相關資訊,多補 充社會上發生的公共議題並做適當的引導與討論,讓公民知識落實並 應證於實際生活,在「知行合一」中,將使學生對相關的公民知識有 更深刻的瞭解。

二、培養積極的公民態度

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整體的公民態度傾向是積極正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參與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層面卻較不理想,

因此,家庭、學校與社會皆有責任加強培養這兩個層面的態度。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個人最早接觸的環境,對個體的價值觀、行為與態度 均有不可忽視之影響。本研究發現:父母管教愈民主或家庭政治化 程度較深之學生,其子女的公民態度愈積極。因此,首先父母應多

(12)

採民主式的管教方式,多溝通與輔導,給予孩子民主開放的學習空 間,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其次,讓孩子有發表意見和參與決 定的機會,共同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體驗民主生活之真諦;再者,

培養孩子的社群意識,多與子女討論公共議題,常注意社會發生之 時事,並鼓勵參與社區活動;在生活中培養子女對周遭人事物的關 心與對所屬社區社群之關懷。言教不如身教,在潛移默化之間,父 母以身作則才能培育民主社會所需之具有參與特質和關懷社會的 公民。

(二)學校方面

本研究發現:幹部經驗的多寡、同儕互動關係和教師教學方 式皆會影響學生的公民態度。因此,為培養學生積極的公民態度,

教師應以民主的方式進行教學與班級經營,並將時事融入教學過 程,加強學生對時事的關心與對社會的關懷,養成看報紙聽新聞 的習慣;而學校亦應多舉辦公民活動、社團聯課活動等,促進同 學間合作活動的能力,並多提供學生擔任幹部之機會,讓學生藉 由實務經驗的累積,學習接觸、關心並決策公共事務,將有助於 培養學生積極的公民態度。

本研究也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的公民態度傾向積極正向,

然而在「參與公共事務」和「社群意識」層面則稍顯不足,因此 學校有必要讓學生瞭解主動積極參與公領域的事務是公民資格的 必要條件,並透過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才會自然而然地對社群 產生認同和歸屬感,進而形塑社群的公共善,並願意主動的維護 和促進公共善的實踐。學校可以將「社區服務」的觀念和主張,

落實於學校課程中,藉由公共的服務讓學生發縣自我的實現和公

(13)

共善是緊密相連的,也提供機會讓學生透過實際的生活環境學習 服務他人,去了解和擴展社群生活的經驗,體會自我和社群生活 的關係,進而產生認同與歸屬感。

(三)社會方面

公民教育的核心意旨是要培養學生願意參與社群的公共生 活,並確實地實踐作為一個公民的身分,在今日社會經濟快速變 遷流動的時代中,人們將私利置於社群的功利之上,對所屬社群 的認同感漸漸淡薄,對公共事務也漸形冷漠,針對此現象,研究 者建議:首先大眾傳播媒介應發揮正面教育功能,應多報導公共 事務與族群認同的內容;再者社區也應結合學校,加強學生對社 區的認同,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國三學生參與公共事務與社群意識 較薄弱,可見學生對參與和認同並未擴及到社區(社會)層面,

因此為了將參與與認同意識內化為學生的一種心靈習慣可以採取

「社區鄰里學校」的方式(引自彭如婉,民 86),亦即在每個社區 或鄰里設立其所屬的學校,一方面透過學校公民教育的實施,使 不同背景的社群成員彼此間有共同生活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具 有地方性特色的學校公民教育,也可以成為社區共同生活或凝聚 社群成員共識的一個聚點,故可以建立社群成員對所屬社群的認 同感和歸屬感,並提高社群意識,進而願意共同面對和解決社群 問題,提升社群文化、歷史發展。

貳、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之主旨在探討高雄市國三學生公民知識與態度,是屬於初 步試探性的調查,分析個人、家庭與社會因素對其影響。在研究過程

(14)

中,雖然研究者盡量力求完善,但因研究者能力與經驗不足,且部分 客觀因素影響,故有若干研究類目未能實現。檢討整個研究過程,研 究者提出下述建議,供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一、提升研究工具的品質

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工具,乃研究者自編之「國中生公民知識 與態度量表」,本問卷雖經由專家評估問卷初稿並提供修改意見,也 採用項目與因素分析提高問卷之信度與效度,但發展問卷之初,應 更詳實地考慮我國政治、社會與教育現況,廣泛地邀集國內公民教 育理論與實踐專家,涵蓋各面向並聚焦置重點,將更有助於提升研 究工具的品質。

二、擴展研究對象

本研究因經費與時間有限,研究對象僅侷限於高雄市國三學 生,未來的研究可垂直或橫向拓展至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例如推 及國小、高中或大學學生,亦可平行擴展研究的對象,例如以全國 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等,藉以瞭解比較各不同層級者的公民認知狀況 與公民態度傾向之差異。

三、增加研究變項

公民教育的目標常因時空因素和政治環境而有不同,世界各國之 間,也因對理想公民的期望、國家政治體制和社會發展不同,其公民 教育的內涵與置重點亦有所差異。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與研究者之興 趣,將影響國中生公民知識與態度的因素定為個人因素(性別、學業 智育成績、幹部經驗)、家庭因素(父母社經地位、家庭政治化程度、

(15)

父母管教方式)和社會因素(大眾傳播媒介接觸頻率、教師教學方式、

同儕互動關係)等自變項,然而影響公民教育的因素複雜且廣泛,難 有 舉 世 公 認 的 公 民 教 育 內 涵 模 式 。 惟 國 際 教 育 成 就 評 量 協 會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IEA)在一九九九年跨國研究二十八個國家公民教育之 際,提出了一個公民教育研究八角模型圖(參見附錄十),在此八角 模型圖中,清楚完善地描摹出影響公民教育成效之可能因素,可作為 後續研究變項之參考。

四、兼採用其他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研究,因此 過程中難免受到限制,例如:問卷的題型、題數的多寡、涵蓋的層面、

施測情境的掌控、受試學生的填答意願等,均可能影響問卷的結果;

又量化研究所運用之統計處理僅能得到集體傾向的說明,並無法探測 行為和事實之深層意義。故今後之研究,若能兼採質性研究,如焦點 座談、教材分析、個案研究等,將可補救上述缺失,提高研究的品質。

五、注意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動向

現階段國中生的公民教育內涵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教育改革和社 會變遷,其內涵亦有所改變。本研究是以教育部八十三年公佈之課程 標準為主要內涵,然自九十四學年度開始,國中(小)將全面實施九 年一貫之教育改革,舉凡教材多元化、能力指標化等重大變革將全面 實施,後續研究者應更加注意配合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遷之腳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本部同意臺中榮民總醫院詴驗主持人變 更為李建儀醫師。二、本詴驗主持人應任用

機器常數machine epsilon,以ϵmach表示,其值為1和比 1大的最小浮點數之間的距離。以下表格為IEEE 754浮點 數標準中各部份所佔的位元數: 精準度類型 符號部分 指數部分

(二) 依【管道一】複選鑑定,國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2 個標準差或 PR97 以上,外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1.5 個標準差或 PR93

本分署轄區按職業別分,109 年新登記求才最高平均薪資方面,整體求才 最高平均薪資為

本分署轄區按職業別分,107 年第 4 季新登記求才最高平均薪資方面,整 體求才最高平均薪資為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

母體分配 樣本平均數 的抽樣分配 抽樣誤差與 非抽樣誤差 樣本平均數 的平均數與. 變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