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因此,「生命教育」蔚為教育界的重要呼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因此,「生命教育」蔚為教育界的重要呼聲"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印 順 法 師 的 生 命 觀 及 其 生 命 教 育 義 蘊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研究者感於台灣社會對「生命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國教育體制對生命意義 與價值的輕忽,並鑑於生命教育之宗教、文化與哲學的基礎值得探究,以及佛教 教義對「生命教育」頗有啟示,故擇定本研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並以當代 我國佛學思想家印順法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佛學的核心思想與生命觀,及其對 我國「生命教育」之義蘊。謹將各項動機詳敘如次:

一、我國社會對「生命教育」的迫切需求

數十年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尤其在政治解嚴之後,社會更加多元、開放、

富裕而競爭;然而,近年來我國社會民生狀況,卻日益呈現焦慮、鬱結、緊張的 氛圍,生存條件惡化、生活中充斥著各種非理性的行為,小如:憂鬱、家暴、凶 殺、自戕、攜子自殺…等,大如:社會安全體制的不足與不公(如健保與退休制 度)、海峽兩岸政治對峙甚至軍事衝突的隱憂、社會中政治立場嚴重的對立與內 耗…等,在在反映我國人民生活品質的低落、生命內涵的貧乏、安身立命的困難。

因此,「生命教育」蔚為教育界的重要呼聲。

面對前述國人與社會的困境,國內教育革新的面向與深度均遠遠不能滿足其 需要,尤者,課程與教材的改革更顯現與社會嚴重脫節的現象;(註1)顯然,21 世紀的台灣社會需要整個教育體制的精神與內涵上有更新,(註2)透過長期的努 力,強化有關生命議題的理論研究及其教育實踐,方能對症給藥,協助個體習得 生命智慧,用以統整知情意行、安身立命,進而共創和諧的社會。

1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刊載於《教育研究資料》,第 7 卷 第 1 期。

2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第 35 期,頁 6。

(2)

二、我國教育體制對生命教育的輕忽

我國教育體制,包括課程、教學、教育理論、教育目標等面向,都未能扎根 在自有的文化理想上,而是大量移植自歐美,因而長期以來欠缺主體性,面對當 代日益複雜多變的生存環境,自然也缺乏內涵豐厚、深植於文化精髓的生命教育。

思量我國生命教育的發展,感於我國教育體制中對教育本質與生命教育的忽視,

謹予扼要反省如下:

就教育目的而言,教育普受肯認的「教人成人」之理想長期遭到漠視,學校 教育實際所傳達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也多所偏差或扭曲。分析其原因,自中央政 府 1949 年遷台以來,前期因國共兩岸對峙,故以反攻復國為國策,對內以掌握政 權為首要,強調經濟建設,而政治上則施行戒嚴;遞變迄今,海峽兩岸政治態勢 依舊緊張,然而台灣社會內外情勢更加險峻:外有全球化的國際競爭與外交上中 共嚴重打壓,內有國家與文化認同衝突、升學與就業競爭…等,綜合而言,即:

我國教育雖已普及,但社會政經結構的不利因素,嚴重影響我國教育目的的實踐。

其次就教育實務而言,我國各級學校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常流於枯智、威權、

獨斷、灌輸、我族中心、科學主義,忽視教師與學生主體性的建立、理性思辨的 啟蒙,在加上升學主義,校園成為威權與意識型態宰制的場域,(註3)學生深受教 育體制的煎熬壓迫,身心都未能得到適性發展;社會、校園裡外充斥著對生命的 種種輕忽、不尊重與不信任,加上社會價值迷失錯亂、媒體不當的渲染與傳播,

更是不斷斲傷校園中師生的心靈。(註4

整體來說,我國教育體系長期對宗教、哲學等所傳達的生命智慧抱持避諱的 態度,甚至無理的擯斥,長久來更採取西方「科學主義」的觀點加以排拒。因此,

常見到我國知識份子忽視生命哲學、否定宗教,甚至對二者充滿敵意與誤解,然 而在實際的生活中,卻又畏天敬神、崇祭祖先,甚至迷信風水、求籤問卜,這些 矛盾在我國社會中卻又顯得那麼自然!

值得重視的是,今天全球人類舉目都是生命的衝突,包括:戰爭、殺戮、恐 怖攻擊、核武、天災、餓殍、環境污染與破壞、全球暖化…,如何坦誠、客觀地 面對生命的種種--成長、疾病、死亡、情緒、慾望、災厄、挫折…?人如何認 識自己、安身立命?如何與他人、與世界建立和諧關係?這些都是各級學校生命 教育中,不論課程、教學或理論層面,極為重要卻不足的內涵。(註5

三、佛教教義深具生命教育內涵,且為國人主要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古往今來人類共有而普遍存在的現象。人類不但編織各種風俗習

3 參見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教育研究的另一面向〉,收錄於氏編著《意識型態 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頁 1-8。

4 可進一步參見有關各階段學生快樂指數、自殺率、困擾問題之相關研究。

5 有關教育應關懷的議題與課程內涵,可進一步參見黃銘惇、張慧芝譯,大衛‧布萊特(David Pratt) 著(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

(3)

慣來調整、規範其社會生活,並且編織更大的架構──宗教,來處理宇宙、支配 宇宙的力量,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問題。人類學家基辛(R. Keesing,1976)

綜合當代文化人類學對宗教的研究指出:宗教編就一套世界觀,而維繫一種生命 態度,並強化了人類應付人生問題的能力,同時給予安全感和生命意義。(註6

十九世紀以來台灣社會教育漸次普及、民智已開,但宗教信仰並未因此趨緩,

1945 年戰後寺廟與教堂數量發展反而十分迅速。雖然過去我國學校體制中長期擯 斥宗教並排除宗教教育,且以儒家思想為各級學校倫理道德教育的內涵,但實際 上台灣有近五成民眾自認為是佛教徒、另有三成民眾則信仰融合儒、釋、道的「民 間信仰」(註7)也就是說,台灣七、八成以上的民眾「安全感和生命意義」係全 部或一定程度地由佛教教義所提供。

佛教思想既然是我國傳統生命哲學的重要成分,又是當前多數國人自我認定 的宗教信仰,因此,其教義內涵對於生命教育而言殊值探究。

佛教具有豐富的人生智慧,是牟宗三先生所稱中國「生命的學問」的重要部 分。牟氏將中國的哲學稱為「生命的學問」,推崇它以生命為對象、為中心,用以 調節、運轉、安頓吾人的生命,他認為中國哲學是以「生命」的,先哲們由此展 開教訓、智慧、學問與修行。(註8)牟氏並主張中國思想的三大主流──儒、釋、

道三教,都有高度的人生智慧,給人類終極的人生方向;這些觀念的說明、理智 的活動所展開的哲學系統,「成聖成佛的實踐與成聖成佛的學問是合一的」,這就 是中國式或東方式的哲學,也就是「生命的學問」(註9

傅偉勳先生生前長期深入探討生死哲學,開啟了台灣生死學研究的風氣,(註

10)他即曾表示係受牟先生的啟示而深刻影響他自己「生命的學問」的探索方向(註

11,但傅氏未對牟先生或儒家的生命論述多所著墨,反而多根據佛學的基礎與概 念;此外,我國有關生死學、生命教育研究雖已頗為興盛,迄今與生命教育相關

6 本段文字摘取自基辛(R. Keesing)著,陳其南校訂,于嘉雲、張恭啟合譯(1986)《當代文化人 類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三印,頁 559-562。

7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指出:台灣民眾自認為是佛教徒的人數最多,占 47%,

遠超過道教的 9%、民間信仰的 29%。(雖然如此,一般客觀的認定與推估是:自認為是佛教 徒者,應有三分之二以上事實上是「民間信仰」)以上參見:1.瞿海源(1997),《台灣宗教變 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頁 4、42。2.張珣(1985),〈台灣不同宗教的 信徒與組織之比較研究〉,台大社會學刊,第 17 期,頁 15-42。3.徐嘉檣(1991),《台灣宗教 信仰的認同與身分--一個初探》,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於論文中「有關文獻 的回顧」、「研究架構的設定」、「宗教信仰的認同態度」等章節亦進行本議題的相關論述,見 頁 19、34-35、41-53 等。

8 牟宗三(199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店,1983 初版,第 5 次印刷,頁 15、

作者(1994),《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店,1963 初版,再版 8 刷,頁 7-8。

9 牟宗三(1994)《中國哲學的特質》,頁 6-7。牟先生為當代新儒家在台灣最重要的代表,融貫 中西,創「道德的的形上學」之說,可詳見孫效智(1987)《牟宗三疏解儒家人性論探討》(國 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之解說與詮釋

10 黃俊雄(2004)《傅偉勳生死哲學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1 傅偉勳(1993)《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台北市:正中書局,頁 14-15。傅偉勳先生建 構「生命十大層面與價值取向」,指出下面七層係以最上三層為依歸,最上三層為「生命的學 問」的本源!此十層由下而上分別為:1.身體活動、2.心理活動、3.政治社會、4.歷史文化、

5.知性探索、6.審美經驗、7.人倫道德、8.實存主體、9.終極關懷、10.終極真實。參見該書頁 50-52、260-270。

(4)

的理論基礎研究卻頗為欠缺。就純粹以佛教經典、思想作為主題者已有 4 篇,都 是探討原始佛教《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對於生命、生死的教誨(註12,均可見佛 教教義確實深具生命哲理,當可進一步探索,豐富「生命教育」的理論基礎。

四、生命教育之宗教、文化、哲學的基礎值得探究

台灣教育學術界普遍熟稔西洋的思想與理論,然而對固有文化、宗教的了解 相對不足,亦即當代台灣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未曾探觸中國傳統以生命為核心的

「內明之學」──也就是儒、釋、道三家有關認識自我、認識生命、開發生命、

實踐生命的學問,因而普遍欠缺這方面的思考與體驗。因此,我國教育領域研究 者,並未能繼承傳統哲學、文化與宗教的智慧精髓,遑論開創推新。也因此,有 關生命教育的理論研究,其所依據的固有文化、宗教根基,一般而言極為薄弱。

有關生命議題的理論研究,內涵應廣泛包括哲學的、文化的、宗教的、心理 學的、精神醫學的…等領域的基礎研究,以及這些領域的科際整合研究;而有關 生命議題的教育實踐,則包括生命教育在政策、課程、教學、輔導與諮商等層面 的種種實踐。因為教育實踐的原則與理論,基本上是由教育哲學所引導而建立,(註

13)而我國教育學者或一般教師,向來最忽略的思想領域,就是宗教信仰與教育或 德育的相關研究,(註14)因此,為提升「生命教育」實施的成效,強化學生對於 生命思考、反省與實踐的能力,「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理論,除西方者外,也應該 重視固有哲學與宗教文化的基礎研究。

五、印順法師為我國當代佛教思想家之代表

我國社會倫理價值以儒家為主,主要宗教信仰為佛教;在學術上,對於人類 普同關注的生命議題,傳統儒、釋、道思想已累積有數千年的智慧,其中又以儒、

佛二家有完整的論述。研究者經過漫長的摸索與探勘,遲遲無法在儒、佛二家中 確立研究主題與範圍,最終覺察應回歸到梁漱溟先生所說「此時、此地、此人」

(註15)乃進一步聚焦在 1949 年後與台灣有深厚關係的儒、佛教思想家。

佛教既具有豐富深邃的人生智慧,其教義所蘊含的道德、精神與生命內涵卻 在我國學校教育中付之闕如,相對於儒家,可謂是一種「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因此,考量研究者有限的學力與研究時間,本研究特限縮以佛教思想

12 此 4 篇論文包括:1.歐俊明(1997),《原始佛教「緣起」生命觀在現代教育的蘊義》,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2.李宗興(2000)《原始佛教之生命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3.黃齡瑩(2002),《雜阿含經的生死觀》,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4.黃瑞凱(2004),《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南 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詳見本研究文獻分析乙節。

13 楊深坑(1990)〈教育的哲學基礎〉,收錄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14 歐陽教(1986)《德育原理》,台北市:文景,二版,頁 68。

15 梁漱溟曾經自述棄佛歸儒的原因是考慮佛法無法顧及「此時、此地、此人」,此六個字曾強烈 衝撞當時尚年輕的印順。可參見潘煊(2002)《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台北市:天 下遠見,頁 78-81。本研究經指導教授陳博士點醒,約三年前確定以當代思想家為範圍。

(5)

家為對象,期能深入探析一位佛教思想家有關生命的觀念、理論與實踐。(註16 近代中國佛教人物輩出,對於經典的詮釋、古籍的整理、義理的翻新、修行 的實踐與詮釋等,都有接合時代、以人為本的企圖與發展;論到代表性人物,在 家居士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歐陽竟無(漸)諸位先生,出家法師(註17 則有「民國四大師」太虛、虛雲、印光、弘一(李叔同)等諸法師。(註18

如前所述,本研究對象決定回歸「此時、此地、此人」,因此首先排除清末康、

梁、譚等先德,而民國初年佛教界主要人物,亦均與台灣無直接關係,唯有太虛 的弟子印順、印光的弟子李炳南二人久居台灣弘法。因此,本研究之對象,老一 輩由大陸來台的法師中,本研究僅考慮印順及李炳南二位,另外加上現今台灣四 大道場的創始人:星雲(佛光山)、聖嚴(法鼓山)、惟覺(中台山)、證嚴(慈濟 功德會)等,(註19)合計 6 位。

選擇研究對象時,考慮質、量兩方面因素:(一)量的方面,包括考慮上述佛 教長老有關: 1.被「期刊論文」專題研究之數量、2.國家圖書館「館藏之相關著 作」數量、3.被我國「碩博士論文」列作研究對象之篇數等;(註20(二)質的方 面,則包括:當代台灣佛教思想界的代表性、海內外學者的評論、思想家本身著 作的重要性、開創性、思想體系的完整性,以及對台灣社會與教育影響的深淺等。

其中印順法師(1906-2005)(註21)於 1952 年來台,到 1994 年《平凡的一生》

查詢

16 本研究審酌傳統文化智慧,很自然地便設定以儒學與佛學為研究對象,雖然前後陸續投入 1 年半時間研讀撰寫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的生命觀思想,預定進行當代儒、佛思想家──牟 宗三與印順二人生命觀的比較研究,終因考慮研究者的學力不足,欠缺有關中國哲學研究的 長期訓練,乃於 2005 年 12 月捨棄在本研究中對儒家生命觀進行比較研究的企圖,確認限縮 於一位佛教思想家。

17 考量學術慣例,本文中對輜素大德,如法師、教授、學者專家等經常直稱名諱,謹致歉意。

18 歐陽竟無創辦「支那內學院」,梁漱溟、熊十力均跟隨學習唯識學,熊十力所以能到北京大學 任教,也是歐陽竟無及梁漱溟合力向校長蔡元培推薦所致,而後來長期在港台弘揚新儒家大 師的牟宗三,即是當時北大的學生。至於太虛大師則創辦「閩南佛學院」,印順是該學院的學 生兼老師。以上參見楊惠南(1991)《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序頁 1-2。

19 以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濟功德會為台灣四大道場的說法為一般公認,例如:真理大 學宗教學系林志欽「台灣佛教史」教學計畫即如此設計。另可參見 Google、Yahoo 等網站搜 尋結果。

20 有關對當代華人佛教思想家之研究與傳播情形簡要統計(2005.10.25) 對象 期刊篇數 圖書筆數 碩博士論文系統論文數

印 順 37 27 碩論 2 篇、博論 3 篇*

李炳南 6 27 碩論 3 篇 星 雲 23 23 0

聖 嚴 7 58 0

證 嚴 4 71 碩論 2 篇

惟 覺 1 3 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統計。本表前三欄所查詢的期刊(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 統)、圖書(館藏目錄查詢系統)、博碩士論文系統,均為國家圖書館所建置。又,雖然台灣地 區沒有以星雲、聖嚴、證嚴等為主題的博碩士論文,但以其道場為題者頗為可觀,計:「佛光 山」12 篇、「法鼓山」2 篇、「慈濟」57 篇(含 1 篇博士論文);整體可知「慈濟現象/慈濟學」

已是當代學術界相當關注的重點,因印順是證嚴的師父。*其中 2 篇係美國相關大學博士論文。

21 印順法師在民國 41 年(1952)接受台北首善第一剎「善導寺」導師之座(當時尚有章嘉大師 也是導師),日後佛教界便多尊稱其為「導師」;事實上民國 30 年印順即曾受聘四川法王學院 為導師,繼改任院長。有關印順的生平學思,擬於未來評述其思想地位時再予併提,讀者除

(6)

(增訂本)出版之後,大致停筆不再寫作,在台灣的寫作與弘法時間四十餘年,

著作等身,並為我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丘,是前述研究對象考慮人選中,

與年輕一輩的聖嚴(1930~)雙雙獲有現代博士學位者(註22,其學思論述均值得 深入探究,尤其,其生命觀內涵應可充實生命教育之理論基礎。

再者,印順法師以「緣起性空」為思想基石、宣揚《淨土新論》理念、力主 創造「人間佛教」,廣受推崇為「人間佛教的播種者」「人間佛教的領航者」(註23 現今台灣四大道場中的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功德會等三處,都受到印順的啟發

(註24。印順對於探求佛法的信念、研究佛法的方法也都有契合現代性的創發(註

25,確實是當今極其重要的佛教思想改革家,兼佛教思想家與佛學思想史家,對 當代佛教之改革、研究、信仰及本土社會關懷等,都有不可抹滅的影響。(註26

綜合上述各項有關質與量的因素,以印順法師為本研究的最佳對象,故擇定 以其生命觀作為本研究探討的對象。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面所述,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 探討當代佛教思想家印順佛學的核心思想。

二、 解析印順法師的生命觀。

三、 檢視我國生命教育的推展及其內涵。

四、 探究印順佛學思想與生命觀在我國生命教育的義蘊。

第二節 名詞界定

一、生命觀

可參看其自傳〈平凡的一生〉(1971)、《遊心法海六十年》(1984)外,晚近有潘煊(2002),

《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一書出版(台北市:天下遠見)。

22 印順係在未入學、未接受論文口試的情況下,純粹以其符合現代學術形式的大作《中國禪宗 史》,被動地受到日本及我國學人推薦,於 1973 年獲得日本大正大學博士學位。可參見潘煊

(2002),《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頁 221-231。

23 分見釋昭慧(1995)《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台北市:東大出版社、釋宏印(1998)〈印順導 師對台灣佛教的影響〉,收錄於呂勝強主編《妙雲華雨的禪思》,台北市:佛教青年基金會。

24 釋聖嚴(1997)《人間淨土》,台北市:法鼓文化,頁 3。

25 朱文光(1997)《佛教歷史詮釋的現代蹤跡:以印順判教思想為對比考察之線索》,國立中興 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台北市:法界出版社,

頁 73。釋昭慧(2003)《活水源頭--印順導師思想論集》,台北市:法界出版社,頁 8-16。

26 邱敏捷(1998)《印順佛教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7)

「生命觀」,通常是指對「生命」及其問題的思考與看法。「生命」及其問題,

不僅被作為單一的命題進行討論,人類一生實際過程中更是不斷追尋「生命意義」

與「生命價值」「生命觀」是構築一個人精神本體的基質,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

價值觀念以及人生境界的理想,因而有所謂「生命類型」(如「藝術家」和「理論 家」,表現出不同的「生命情調」(如佯狂懼慎、放達縱姿等)(註27

本研究所界定的「生命觀」係以兩個層次為主,包含:

(一)第一是「生命觀」狹義的層次,指對生命本身的論述,也包括生命現 象、生命的分類,以及所依據的原則或法則等。

(二)第二是「生命觀」廣義的層次,主要是指有關上述第一層次「生命觀」

的哲學基礎與實踐概念,包括生命的本質、目的、境界、修養、價值…

等看法。

二、生命教育

我國生命教育的理念、內涵與實踐,因為文化與社會情境的不同,而與西方國 家有相當大的差異,(註28)重視全人的、自己與「天、人、物、我」的整全概念。

本研究經過翔實的文獻探討後,進一步界定生命教育是:「探索生命中最重要議題 並引領學生在生命實踐上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並以此為生命教育的總目標,其 下包含三個環環相扣且彼此交互為用的議題領域──「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 考與反省」及「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註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方法

27 「生命觀」,一般不容易作確切的定義,經研究者參閱多項碩士論文(我國未有以「生命觀」

為題的博士論文),本文所做名詞界定,主要係綜合參考三篇碩士論文而成,包括:楊斯硯

(2004)《論尼采早期的悲劇藝術思想-一個生命觀點考察之嘗試》,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鄭惠玲(2002)《名教自然與士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李宗興(2000),《原始佛教之生命觀》,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西方國家首先明確標舉「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者,大概是 1979 年澳洲的「生命教育中 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由其設立宗旨來看,他們所謂的「生命教育」即是致力於「藥 物濫用、暴力與愛滋病」的防制,見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網站資料,

http://www.lec.org/mission.htm,2007.03.07。另可參見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

《哲學雜誌》,第 35 期,頁頁 8-9。

29 教育部(2006)《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頁 694、孫效智(2005),

《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重點與特色》,2005.12.18 版本,載於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學 校網站,http://www.edu-methodist.org/life/taiwantrip2005/handbook-dec18/112.pdf。

(8)

本研究主要運用理論分析,以達成前述研究目的,包含對印順親自撰寫或講 述而成的龐大著作(包含有關生命觀的種種論述)、有關研究印順思想的論文與專 書、我國生命教育發展與內涵等文獻,本研究都將以理論分析,進行文獻的閱讀、

理解與分析。

印順以研究佛教史著稱,研究寫作逾 65 年(自 1931,持續至 1996 年以後)

(註30,然而《妙雲集》24 冊 1971 年編輯時並未註明實際寫作時間,1992 年所 編《華雨集》5 冊也是如此。因此,一般讀者如非刻意研究、或經師友指點,取得

「印順法師著作年表」,通常不容易注意到印順著作的寫作年代及其思想遞變的軌 跡。因此,本研究在思考、探討、寫作時,將注意印順法師前後期思想的異同,

並特別在註釋方式作了修正與調整,即:引用印順著作時,均標註其實際寫作的 年代,在書末「參考文獻」處才詳細說明其版次與出版時間,同時,以附錄方式 呈現「印順法師著作年表」(詳見附錄二),以期凸顯確實著作時間,從而探究其 思想的變與不變,掌握印順思想中「歷史探究」的特質。

此外,探討我國生命教育發展時,也將特別留意各該文獻、事件或活動的歷 史研究,除了描述、了解及解釋,並以批判的精神,分析比對,探究其所在時空 與社會背景下的意義,(註31)期以對於我國生命教育的發展有較為整全的觀察。

在研究工具方面,特需一提的是:印順的絕大部分的著作(共計 41 冊),連 同大正新脩大藏經前 55 冊,已由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集結成「印順法師佛學 著作集」作典子發行,(註32,豐富完整的資料、強大便捷的檢索功能,對於本研 究的進行,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此外,拜當代網路科技發達之賜,有關研究印 順的相關論文、我國生命教育的相關文獻(特別是由孫效智主持創設的「生命教 育全球資訊網」,都提供了檢索查詢與資料取得的功能,對研究的進行頗有助益。

綜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討印順的生命觀思想,研究方法基本上係以理論分 析為主,理解、分析、綜合、批判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同時從社會、歷史、哲 學等多元角度,探討發掘印順對於我國有關生命教育理念與內涵的義蘊。

貳、研究步驟

步驟一:先全盤了解印順佛學的核心思想

前文界定廣、狹二義的生命觀,因為印順法師並未專文系統詮釋,因此本研 究首先了解印順整體佛學思想的核心,包含其學思歷程、研究的信念、方法、判 攝、核心思想的內容及這些內容的內部關聯等,適切地理解並加詮釋。

步驟二:深入探究印順的生命觀

探究印順生命觀的廣、狹二義,對於前者將直接爬梳印順本人對於有情生命 定義、生命現象、分類及其理論等;而對後者,即有關生命的本質、目的、境界、

30 例如,印順曾於 1996 年寫作〈永懷學友〉,後收錄於《永光集》,2004 年初版,頁 271-274。

31 參見:李奉如(1999)〈教育學歷史研究之現況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 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頁 285-286。

32 研究者所使用之「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係該基金會於 2002 年 4 月所發行的 Ver. 3.1 光碟。

(9)

修養、價值…等哲學基礎與實踐概念。

步驟三:探討分析我國「生命教育」

我國「生命教育」自民國 86 年(1997)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推動開始,經過近 十年來教育學術界與實務界的推動、討論與激盪,過程中甚多困難與爭議,迄今 在有關定義、範圍、內涵等方面已獲初步共識。本研究在討論印順佛學思想與生 命觀在我國生命教育的義蘊前,先行探討我國教育體制中生命教育的推展,其後 深入分析生命教育的內涵。

步驟四:析論印順生命觀對於我國「生命教育」的義蘊

經過前述研究步驟過程的分析探討,進一步探求印順法師佛學的核心思想與 生命觀對於我國「生命教育」的義蘊,包括分別就生命教育的理念、內涵兩層面,

進行具體的討論。

步驟五:結論

歸納綜合本研究之成果,作成結論。

以上有關本研究之進行,茲再以研究架構圖簡明表示:(詳如圖 1-1)

(10)

印順佛學的核心思想

分析印順佛學整體的核心思想,包含其學思歷程、信 念、方法、判攝、核心思想的內容及其內部關聯等,以 為其狹義、廣義「生命觀」立論之依據。

我國生命教育的推展與內涵

我國生命教育的背景、推展歷程、內涵 形塑、意義的釐清與分判等。

印順生命觀 ─ 廣義

印順「生命觀」的哲學基礎與實踐概念,包括 生命的本質、境界、目的、環境、修養…等。

印順生命觀 ─ 狹義

印順對生命之現象、分類、分析 ,及其所依據的原則或法則等。

印順生命觀在生命教育之義蘊

結 論

表示:直接作為基礎 表示:間接推論

圖 1-1 研究架構圖

(11)

叁、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的主要範圍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印順法師的佛學核心思想與生命 觀;印順的著作包括《妙雲集》24 冊、《華雨集》5 冊及其他大小部頭專書共 41 冊(詳見參考書目),合計七百餘萬字,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大乘三系」的教判、

以「緣起性空」為思想基石(註33、力主創造「人間佛教」等。第二部分是我國 的「生命教育」,其中包括:生命教育在我國學校教育體制中推展的歷程、生命教 育的意義、內涵及其檢討等兩大區塊的文獻資料,文獻量亦相當龐大。

印順雖然未曾撰著有關「生命」或「生死」的專書,但在他繁瀚的著作中,

許多篇章都有具體的解說,並曾說「佛法是宗教,也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註

34,也認為「了生死」(涅槃)確實是佛教的主要目標,且最好從生死說起。(註35 另一方面,印順思想的研究已龐大到形成所謂「印順學」,甚至已有「後印順學」

的討論、爭論與辯難,(註36)然而尚未見到以其生命觀為主題的研究專著,極為 稀零的論文也無法闡明其生命觀,當然更無法進一步接合、啟示當代「生命教育」

的理論與實務。因為探討印順法師的生命觀,必然涉及其佛學的核心思想,以及 廣義的生命觀所涉及生命價值、境界、目的、環境、修養等議題,因此這些相關 的篇章與文字,都是本研究第一部分範圍的主要文獻。

面對本研究範圍中的浩繁文獻,欲達成研究目的,實受到諸多限制,主要是 因為研究者所受西方哲學的訓練淺短,方法論訓練亦不足,又復轉治佛教哲學,

根底淺陋,如果單純以「佛教思想/佛教哲學」的成績要登上學術殿堂,確實可以 質疑;遠的不說,本研究的對象──受推崇為佛學巨擘、獲有日本大正大學博士 學位的印順,江燦騰便還不免對他「保留了一些批評之詞」,江氏說:「就學術談 學術,他(印順)的使用資料方式,頗有商榷的餘地。他的一些研究成果,由於 未適當處理前人研究業績的問題,在學術創見的角度看,便價值降低甚多」,並批 評印順的早年高徒如演培等,「充其量終身也只成了一位相當不錯的『講經師』罷 了,而非現代嚴格意義下的優秀佛教學者」(註37)遑論是才學與努力均不足的研 究者。

雖然如此,研究者仍戮力從事本項研究,期待能夠對於人間一分宗教的正信 與光明多一絲體認,對於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長一分經驗與智慧,因此不揣淺

33 陳水淵(1997)〈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以緣起貫通〉,刊載於《法光學壇》,第一期。

34 印順(1944)《性空學探源》,頁 28。昭慧法師在佛教生命哲學/倫理學的發揮,基本上是「接 著講」,並未探討整理其生命哲學。

35 印順(1970)《學佛三要》,頁 213-214。實際運用版本為 2003 新版 2 刷,新竹縣:正聞出版 社。

36 有關「後印順學」的研究包括:1.江燦騰(2001)〈關於「後印順學時代」的批評問題——從 陳玉蛟先生兩篇書評談起〉,載於《弘誓》月刊,第 53 期,2001 年 10 月;2.藍吉富(2002),

〈台灣佛教思想史上的後印順學時代〉,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 踐學術研討會論文。3.宣方(2003),〈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載 於《普門學報》第 17 期,2003 年 9 月等。

37 江燦騰(2001)《當代臺灣人間佛教思想家──以印順導師為中心的薪火相傳研究論文集 刊》,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陋,在教育學術界作此一拋磚引玉的工作。

本研究側重於對印順佛學思想核心的掌握與詮釋,進而了解其對於生死的完 整理念,從而由教育學的角度,汲取印順生命觀對於「生命教育」所蘊含的智慧。

惟礙於上述學力不足之外,尚有以下限制:

一、印順著作龐大,無法逐字完讀,僅能精讀與本研究相關之重要著作,次 要相關的著作重點詳讀,其他著作僅作資料查考與瀏覽。

二、研究者素仰印順法師,但在法師生前並無機緣親炙,未曾當面請益大師 有關佛法問題與生命疑難。

三、考量本研究之主要目的與架構,並受研究時程之限制,本研究不擬訪談 深受印順法師影響的輜素大德,而僅透由文獻進行分析探討。

四、研究者未諳巴利文、梵文、藏文與日文,以當代佛學研究而論,確屬重 大限制;惟因本研究旨在探討印順佛學核心思想與生命觀,稍稍降低此一缺憾。

五、對於我國學校教育體制外相關生命教育的推展,以及我國教育體制中有 關課程、教學及其成效等實踐情形,礙於時程未能納入研究範圍。

研究者於研究過程中,除了閱讀印順第一手著作外,也透過學者第二手資料 的評析,了解印順思想,特別是在論文書寫的過程中,將印順著作、學者見解與 個人體會,運用相關研究方法,反覆交相檢視、印證,逐步建構研究者自己對於 印順思想的理解架構及實質內涵,並不斷反省研究章節與內容,進行調整、修正 與充實,期將上述研究限制的影響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89 印順法師, 《中觀論頌講記》頁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印順 2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Hence, Buddhism has become even more adapted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for its realistic and universal values, as well as mak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temporary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印度佛法的經藏、律藏、論藏,合稱《三藏》。三藏的結集共經 歷了數百年,其結集過程,是藉由現存的《摩訶僧祇律》 、 《說有律雜 事》 、 《十誦律》 、 《五分律》 、 《四分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