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工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數位教材設計」為教學內容,探討不同的多媒體教學與電腦先備

知識差異對數位教材製作成效之影響。以下就研究對象、研究設計、研究工具、

實驗程序、及資料分析依序說明。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並選定參加北部某縣市「數位教材設計」教師

研習課程的70 位中小學教師為本研究之研究樣本。本研究是配合民國 93 年 5 月

至8 月共 4 個梯次的研習課程進行實驗教學,其中 4 位教師因未能全程參與而剔

除,因此有效樣本為 66 人。研究樣本中男性教師 17( 25.7% )人、女性教師

49( 74.2% )人,教師年齡介於 20 至 49 歲之間, 54( 81.8% )位教師認為自身具備

中/高程度之電腦技能,而 55( 83.3% )位教師認為自身具備中/高程度之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之能力。本研究之實驗教學配合研習課程期數之安排,前兩期為圖文學

習組,35 位教師;後兩期為多媒體學習組,31 位教師。對於研究樣本的電腦先

備知識高低評定則以專家觀察教師在研習課程中使用電腦之熟練程度來區分為

高電腦先備知識與低電腦先備知識,如教學實驗之組別與各組人數表 3-1 所示,

在圖文學習組中,22 人為高電腦先備知識組、13 人為低電腦先備知識組;在多

媒體學習中,15 人為高電腦先備知識組、16 人為低電腦先備知識組。

(2)

表3-1

教學實驗之組別及各組人數表 多媒體教學

電腦先備知識 圖文學習組 多媒體學習組 合計

高電腦先備知識 22 15 37

低電腦先備知識 13 16 29

合計 35 31 6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因子設計(factorial design)之準實驗研究法,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以教師本身所具備之電腦先備知識差異,並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同型態的多媒體

教學來幫助學習者進行數位教材製作的學習,以瞭解學習者自身先備知識差異與 不同的多媒體教學設計對數位教材製作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的影響。

依變項 教材製作成效

1. 教學設計 2. 工具軟體

運用

依變項 學習態度

1. 滿意度 2. 幫助度 3. 熟練度 自變項

電腦先備知識

高電腦先備知識 Vs.

低電腦先備知識

自變項 多媒體教學

圖文學習 Vs.

多媒體學習

圖3-1 研究架構圖

(3)

本研究之自變項有二,分別是「多媒體教學」及「電腦先備知識」。本研究

之多媒體教學所採用之型態分別為「圖文學習」及「多媒體學習」。「圖文學習組」

的教學活動設計是指運用教師實際操作講解示範搭配圖文整合之多媒體設計原

理所設計之多媒體教學與演練範例,提供學習者進行任務導向的學習活動;「多

媒體學習組」的教學活動設計是指運用教師實際操作講解示範搭配圖文整合之多

媒體設計原理所設計之多媒體教學與演練範例,並在教師示範完畢後提供語音動

畫多媒體教學演練範例來幫助學習者進行任務導向的學習活動。電腦先備知識為

本研究之第二個自變項,本研究的電腦先備知識高低評定是以專家觀察學習者在

研習課程中使用電腦之熟練程度來區分學習者為高先備知識組與低先備知識組。

本研究之依變項分別為「數位教材製作成效」及「學習者之學習態度」。數

位教材製作成效是指學習者數位教材製作之作品成績,其評分要項分為「教學設

計」及「工具軟體運用」兩部份。學習者之學習態度為本研究之第二個依變項,

學習態度則分為「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對教材工具輔助特性的幫助度」、

及「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等三個面向。

(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對於多媒體學習型態與電腦先備知識對在職教師於數位教材製作成

效影響中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1)個人基本資料問卷、(2)圖文學習教材、(3)

多媒體學習教材、(4)數位教材作品評分表、及(5)學習態度問卷等,本研究之各項

研究工具依序詳述如下:

ㄧ、個人基本資料問卷

本研究之個人基本資料問卷是為蒐集學習者的基本資料及電腦使用狀況等

相關背景,以了解學習者在接受教學實驗前之情形。個人基本資料問卷如表 3-2

所示,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與「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情況」兩部份。「個人基本

資料」中包括性別、年齡、職務、校別、任教科目等共 6 題,「使用電腦與網路

的情況」則包含運用在教學上與個人使用的情形,共4 題。個人基本資料問卷之

詳細內容如附錄一。

表 3-2

個人基本資料問卷題目類型與題數分配

問題分類 題數

個人基本資料 6

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情況 4

(5)

二、圖文學習教材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媒體教學設計對學習者數位教材製作之成效,所以本研究

之教學活動是以學習工具軟體運用來製作數位教材,因此本研究之教學內容是依

照製作數位教材的流程,依序進行「數位影音剪輯」、「數位教材製作」、及「數

位教材封裝上傳」等工具軟體運用之教學。「數位影音剪輯」是用以幫助學習者

將影像、音樂等素材進行整合,製作出符合教師所需之教學影片內容。「數位教

材製作」是用以幫助學習者將影片、圖像、音樂、投影片、網頁等教學素材整合

製作成網頁式數位教材的工具,本研究提供兩種不同特性之數位教材製作工具軟

體的介紹,幫助學習者認識多種數位教材製作工具。「數位教材封裝上傳」則是

用來幫助學習者將完成之數位教材放置到網路平台上的工具。

因此本研究所使用之圖文學習教材是研究者配合學習內容所自編之教材,經

學科專家審閱後修正而成。圖文學習教材是以紙本講義的方式配合課堂教學使

用,其設計方式是以步驟式的圖文演練範例為架構,引導學習者運用工具軟體進

行教材設計,並依照演練範例之步驟,幫助學習者有效運用工具軟體來逐步完成

數位教材製作。而圖文學習教材包含四種工具軟體的介紹,由於設計的方式皆為

相同的設計概念,因此在附錄二中只呈現其中一種工具軟體的圖文學習教材。

(6)

圖文學習教材之步驟如圖3-2 所示,分別為:「給予任務說明」、「任務內容教

學」、「演練範例講解」、及「實際演練」等步驟,而各步驟之詳細內容依序說明

如下。

(文字)步驟操作講解 + 相關畫面呈現 給予任務說明:說明整個任務的目的

任務內容教學:條列任務中的所有步驟,並分類說明 步驟之功能特性

實際演練

完成任務 子任務目標說明

演練範例講解:呈現範例並描述操作內容

步驟式引導

圖 3-2 圖文學習組之教材學習流程

(7)

一、給予任務說明

如圖 3-3 所示,在「給予任務說明」中,主要是任務目標的說明,以幫助學

習者認識工具軟體的特性與用途,讓學習者對任務建立初步的認識。

關於 Producer2.0

Producer 2.0 是一套可以整合影像、聲音、圖像、投影片、與網頁 的軟體,可以協助您擷取影像與聲音、同步處理和發佈音訊、視訊、

投影片和影像,日後可以將簡報發布至E-Service 供應商、學校內部網 站、學校網路或一般網站。

圖3-3 圖文學習教材之介紹任務功能與目的

二、任務內容教學

如圖3-4 所示,「任務內容教學」是將任務中所有的步驟功能(且視為子任務)

依序條列出來,並針對步驟的功能屬性進行分類說明,以幫助學習者瞭解任務中

要完成的所有步驟順序、屬性、及功能等內容。

(8)

1. 課程錄製:

A. 設定簡報範本

B. 設定版面背景顏色、字型 C. 輸入課程相關資訊

D. 匯入要講解的教材 (投影片、靜態圖像..等) E. 擷取影像與相關設定

F. 錄製講述過程,完成後進行同步化

2. 後製作:

G. 匯入音效檔與教學影片,

製作背景音樂與相關影片

H. 影像、聲音、投影片播放的細部調整 I. 設定視訊轉換、視訊效果

J. 儲存專案並發佈簡報 K. 完成發佈

子任務之功能屬性

子任務

圖3-4 圖文學習教材之任務內容教學以幫助了解任務中之所有步驟功能與特性

三、演練範例講解

「演練範例講解」是進行子目標的操作步驟細部講解,範例呈現方式如圖3-5

所示,在版面上方呈現子目標功能名稱,先讓學習者知道功能名稱。在版面左方

呈現子任務的目的,並接續呈現子任務的細部操作步驟描述,並在右方版面呈現

任務操作之畫面來幫助學習者進行子任務的學習。因此學習者是透過演練範例之

引導實際操作工具軟體來完成數位教材的製作。

(9)

G. 匯入音效檔與教學影片,製作背景音樂與相關影片 目的:加入背景音樂與相

關影片

動作 1:功能表的檔案中

→匯入→點選音樂

動作 2:在媒體中→音訊

→點一下並拖曳檔案→

音訊2

動作 3:功能表的檔案中

→匯入→點選影片

動作 4:在媒體中→視訊

→點一下並拖曳檔案→

視訊

圖3-5 圖文學習教材之演練範例畫面

三、多媒體學習教材

本研究之多媒體學習組除使用圖文學習教材外,並同時提供線上多媒體互動

教材,透過互動式電腦多媒體依學習者需求所呈現之實際工具軟體操作之演練範

例,以幫助學習者更有效學習數位教材製作之技能。本研究所使用之多媒體學習

教材為研究者配合教學內容自編之教材,經學科專家審閱後修正而成,教材是以

線上網頁的形式來配合學習者的需求來使用,其設計方式是以步驟式的實際工具

軟體操作演練範例為架構,引導學習者運用工具軟體進行教材設計並逐步完成數 位教材製作。

(10)

多媒體學習教材之步驟如圖3-6 所示,分別為:「給予任務說明」、「任務內容

教學」、「演練範例講解」、及「實際演練」等步驟,而各步驟之詳細內容依序說

明如下。

(語音)步驟操作講解+實際畫面呈現 給予任務說明:說明整個任務的目的

任務內容教學:條列任務中的所有步驟,並分類說明 步驟之功能特性

實際演練

完成任務

(語音)子任務目標說明

演練範例講解:呈現範例並描述操作內容

反覆點選 步驟式引導

/ 依需求使用

圖3-6 多媒體學習之學習教材流程

(11)

在「給予任務說明」中,主要包含任務的目標與介紹的說明來幫助學習者認

識工具軟體的特性與用途,讓學習者對任務建立初步的認識。「任務內容教學」

是將任務中所有的步驟功能(且視為子任務) 條列出來,並針對步驟的功能屬性進

行分類說明,以幫助學習者瞭解任務中要完成的所有步驟順序、特性、及功能,

如圖 3-7 所示,而任務內容的超連結選項可依學習者的需求來點選,點選之後會

在右方白色版面中呈現。

任務中所要完成的步驟順序

圖3-7 多媒體學習教材之任務內容教學以幫助了解任務中之所有步驟功能與特性

(12)

「演練範例講解」是進行子目標的操作步驟講解,如圖 3-8 所示,在範例開

始時先進行子任務目標的說明,說明完畢後則進行步驟操作的講解,講解過程中

同時呈現操作工具軟體的步驟動畫,讓學習者了解實際操作的情況,而且學習者

可在演練範例撥放時運用控制鈕來幫助學習者掌握自我的學習,以幫助學習者進

行實際演練來完成數位教材製作。

學習者可依需求點選 學習者可以運用控制鈕來控制 圖3-8 多媒體學習教材之演練範例畫面

(13)

四、數位教材作品評分表

本研究之數位教材作品評分表是用以評量學習者所設計之數位教材作品成

績,評分表分為「教學設計」與「工具軟體運用」兩部份,而本評分表之效度是

採用專家效度,經學科專家審閱後修正完成。

「教學設計」之評分項目如Smith 與 Ragan (1999 )之建議,教學的設計必須

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創意性等考量。因此,本研究之教學設計的評分項

目如表3-3 所示,包含「明確呈現教學目標(goal)」、「清楚表達教學內涵(content)」、

「能適當切割基本架構 (structure)」、及「教學活動設計具有活潑性」等評量項目。

表3-3

教學設計之評分項目與配分

評分類型 評分項目 評分標準 分數

教材目標明確 教學目標

內容架構中有學習目標 2 與教學目標有相關

教學呈現要清楚 教學內涵

適切的教學策略

3

有架構 名詞意義 有切割

教材切割適當性 單元架構

評量或學習單

5

能引起動機 教學設計

活潑性 夠活潑有互動 2

(14)

教學目標的評分標準是以能否呈現「教材目標明確顯示」、「內容架構中有學

習目標」這兩個項目來給分,達到一個條件得一分,分數為2 分。在教學內涵的

評分標準中,依照「與教學目標有相關」、「教學呈現要清楚」、「適切的教學策略」

這三個項目來給分,分數為3 分。在架構能夠適當切割的評分標準中,包含「有

架構」、「名詞意義」、「有切割」、「教材切割適當性」、以及「評量或學習單」等

五個項目來給分,分數為5 分。而活潑性的評分標準則以「能引起動機」、「夠活

潑有互動」兩個項目來給分,分數為 2 分。所以教學設計之總分為 12 分,教學

設計成績的信度依內部一致性考驗,所得之Cronbach α值為.869。

工具軟體運用的評分項目為本研究教學活動所教授之工具軟體,分為別「數

位影音剪輯」、「數位教材製作一」、「數位教材製作二」、及「數位教材封裝與上

傳」等評分項目,評分項目與分配情況如表3-4 所示。

表3-4

工具軟體運用之評分項目與配分

評分類型 評分項目 評分標準 配分

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 數位影音剪輯

工具運用具變化 2

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 工具運用具變化

數位教材製作1

依教材特色需求運用工具

3

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 工具運用具變化

數位教材製作2

依教材特色需求運用工具

3 工具軟體

運用

數位教材封裝與上傳 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 1

(15)

「數位影音剪輯」的評分標準是依照「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工具運

用具變化」等來給分,達到一個條件給一分,分數為2 分。「數位教材製作 1」與

「數位教材製作 2」的評分標準相同,是以「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作」、「工具

運用具變化」、及「依教材特色需求運用工具」的三個項目來給分,分數為3 分。

「數位教材封裝與上傳」的評分標準則以是否能夠達到「使用工具,功能正常運

作」來給分,配分為1 分。總計工具使用部份評分之總分為 9 分,而工具軟體運

用部份成績的信度依內部一致性考驗,所得之Cronbach α值為.758。

因此數位作品評分表之總分為 21 分,評分表經內部一致性細數考驗,整體

評分表信度的Cronbach α 值為.869,且作品由兩位專家進行評分,而專家間的評

分相關係數則為.770,達.05 以上之顯著水準,表示專家間之評分信度是可信賴

的,詳細內容如附錄三。

五、學習態度問卷

為瞭解學習者對數位教材製作之多媒體教學活動的看法,研究者自行編製學

習態度問卷,並於實驗結束時進行調查。本研究之學習態度問卷內容包含三個項

目,分別為「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對教材工具輔助特性幫助度」、及「對

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

(16)

學習態度問卷之題目類型包含「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對教材工具輔

助特性的幫助度」、及「對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等三種,如表 3-5 所示。「對

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項目中包含4 題,是為了瞭解學習者對於自己學習完課

程之後,對自身表現的滿意度。「對教材輔助學習的幫助度」項目中包含 4 題,

是為了瞭解教材的教學引導設計及工具軟體的介面引導功能,對學習者在學習時

的幫助程度。「對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的項目亦包含 4 題,其目的是想要了

解學習者在運用工具軟體製作數位教材時,使用上的熟練程序。本研究之態度問

卷是採用Likert Scale 的五點量尺,1 代表非常不同意、2 代表不同意、3 代表有

些同意、4 代表同意、5 代表非常同意,評分方式為回答 1 者給 1 分、回答 2 者

給2 分,以此類推,表 3-5 為本問卷於教學活動看法之題目類型與配分。

表 3-5

學習態度問卷之題目類型與題數分配

題目類型 題目編號 題數 Cronbach α

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 1、2、3、4 4 .883 對教材工具輔助特性的幫助度 5、6、7、8 4 .812 對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 9、10、11、12 4 .814

合計 12 .923

學習態度問卷於此三部份的信度經內部一致性考驗,全量表的Cronbach α 值 為.923。其中「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的 Cronbach α 值為.883、「對教材工具

輔助特性幫助度」的Cronbach α 值為.812、「對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的Cronbach α 值為.814,內部一致性係數合乎理想。

(17)

本研究之學習態度問卷並另外包含「學習及應用上的困難」及「課程教學活

動的建議」等問題。「學習及應用上的困難」是針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及自身

製作/實施數位教材最大之困難處來進行調查,本研究在此問題上提供「缺乏正確

的知識技能」、「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足夠設備製作與教學」等填選項目讓學

習者勾選,以瞭解教師在研習課程中、及未來應用至教學上的困難點所在。在「課

程教學活動的建議」是希望學習者可針對教材、教法填寫想法表達意見與建議,

以進行質性的研究,本問卷之詳細內容如附錄四。

(18)

第四節 實驗程序

本研究之實驗程序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問卷調查、教學過程、作品發表與評

分、以及學習態度問卷調查,活動進行時間共計410 分鐘,如圖 3-7 所示。

實驗開始

個人基本資料問卷調查(10 分鐘)

作品發表與評分(90 分鐘)

學習態度問卷調查(10 分鐘)

實驗結束

圖文學習組

教學(300 分鐘)

1.數位影音剪輯(60 分鐘) 2.數位教材製作 1 (90 分鐘) 3.數位教材製作 2 (90 分鐘) 4.教材封裝與上傳(60 分鐘)

教材:

1. 圖文整合紙本講義

多媒體學習組

教學(300 分鐘)

1.數位影音剪輯(60 分鐘) 2.數位教材製作 1 (90 分鐘) 3.數位教材製作 2 (90 分鐘) 4.教材封裝與上傳(60 分鐘)

教材:

1. 圖文整合紙本講義 2. 線上影音講解網頁 教 學 過 程

圖3-9 本研究之實驗流程圖

(19)

教學實驗之實施程序詳述如下:

一、基本資料問卷與關切問卷調查

開始進行教學活動之前,實施個人基本資料問卷調查,以瞭解學習者之背景

與使用電腦的情況,問卷調查實施時間為10 分鐘。

二、教學過程

學習者依所參加之研習課程期別分派成「圖文學習組」與「多媒體學習組」。

「圖文學習組」是運用圖文整合之紙本講義配合課堂教學使用,以步驟式演練範

例引導學習者依循演練範例之步驟來運用工具軟體逐步完成數位教材製作。而

「多媒體學習組」除使用圖文學習教材外,並同時提供線上多媒體互動教材,透

過互動式電腦多媒體呈現實際工具軟體操作之演練範例,來幫助學習者學習數位

教材製作之技能。教學活動實施時間共為300 分鐘。

三、作品發表與評分

在學習活動結束後,學習者都須發表自己的作品以瞭解學習的成效。學習者

依照其設計單元的目標、單元架構的切割、運用數位教材的特色、運用軟體的特

性等等來做介紹,來瞭解學習者對數位教材的瞭解以及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程度

並且專家給予作品評分,總共發表時間為90 分鐘。

(20)

四、填寫學習態度問卷

作品發表結束後,實施學習態度問卷調查,其中包括「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

意度」、「對教材工具輔助特性的幫助度」、及「對工具軟體使用的熟練度」等項

目,問卷調查實施時間為10 分鐘。

(21)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所蒐集之實驗數據,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學習成效分析」、「學習

態度分析」。在學習態度分析中並包含選項與填寫意見之資料,選項的部份採用

次數分配百分比例的方式來分析,而學習者所填寫之意見則以擷取原始資料之重

點摘要的方式來分析。分析方法詳述如下:

一、學習成效分析

學習成效是指學習者數位教材製作之作品成績,採用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Factorial ANOVA),以多媒體教學設計與電腦先備知識為自變項,學習者的作品

成績為依變項來進行分析。首先進行組間的同質性考驗,若不違反變異數同質性

的基本假設,則可進行變異數分析,如果變異數分析時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

(α=.05),則分別進行單純主效果分析,若未達顯著水準時則進行主效果分析。

二、學習態度分析

本研究之學習態度分析是以多媒體教學設計與電腦先備知識為自變項,分別

對「對自身學習成效的滿意度」、「對教材工具輔助特性的幫助度」、「對工具軟體

使用的熟練度」之成績進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Factorial ANOVA)。首先進行組間

的同質性考驗,若不違反變異數同質性的基本假設,則可進行變異數分析,如果

變異數分析時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α=.05),則分別進行單純主效果分析,若為

達顯著水準時則進行主效果分析。

(22)

學習態度另包含「學習及應用上的困難」及「對課程教學活動的建議」的問

題,「學習及應用上的困難」包含「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及「未來應用時的困難」

等兩部份,分析的方式是以各題之次數分配及百分比例的方式來進行分析。「課

程教學活動的建議」是以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教材、教法等項目的想法與意見

進行填寫,因此所蒐集的資料將以歸納重點摘錄的方式進行分析,並呈現於本論

文之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中。

數據

表 3-1   教學實驗之組別及各組人數表               多媒體教學  電腦先備知識 圖文學習組  多媒體學習組  合計  高電腦先備知識  22 15  37  低電腦先備知識  13 16  29  合計  35 31  6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因子設計(factorial design)之準實驗研究法,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以教師本身所具備之電腦先備知識差異,並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同型態的多媒體 教學來幫助學習者進行數位教材製作的學習,以瞭解學習者自身先備知識差異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關研究成效,開發能源屋作為節能之教具並商品化推廣,藉以達到產品的有用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 原始面具是在巫師舉行祭祀儀式中使用的一 種重要工具,由於先人認為人的靈魂,常常 以骨骸或頭顱為

七、應檢人於術科測試進行中,對機具設備、工具或材料有疑義者,應當場提出,由 監評人員處理;測試後對於成績如有疑義,應依「技術士技能檢定作業及試場規 則」第 54

七、應檢人於術科測試進行中,對機具設備、工具或材料有疑義者,應當場提出,由 監評人員處理;測試後對於成績如有疑義,應依「技術士技能檢定作業及試場規 則」第 54

未具備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帳號之教師請 e-mail 報名表格請於 109 年 1 月 16 日(星期四)17 時至 bonnie9598@yahoo.com.tw 報名,研習報名確定 錄取者,統一於 109 年 1 月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