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概念的理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概念的理解 "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概念的理解

教學的現場中研究者常看到學生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及很大的努力作計算 數學題目,卻僅僅事倍功半,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績、甚至只要遇到沒見過數 學問題時,便不知所措了。常聽有人說:數學需要理解!那麼,什麼是數學理 解呢?以及需要什麼樣的理解呢?

Skemp 曾經就數學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人們對於數學的概 念的理解可區分為機械式理解(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及關係式理解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Skemp, Richard R.,1976) 。前者所指乃為慣 性學習(就是學習者不斷機械性練習)所產生的理解,後者則指智性學習中學 習者所產生的理解。當然,Skemp 是較側重關係式理解的。在小學數學教育-智 性學習一書中他說: 「所謂「機械式理解」 ,直至目前,我仍然不將它視為理解,…

不容否認,上述比喻存在偏見而且側重關聯式數學。這正好反映出我的觀 點:…」 (許國輝譯,1995) 。

可是,我們常常聽到數學老師們鼓勵學生多做題目就會熟能生巧,於是 提供了許多練習題讓學生當學習作業。那麼這些老師們完全錯了嗎?是不是數 學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呢?

Anna Sfard(1991) 對於數學概念理解則提出了過程(process)--結 構(structure)對偶性的看法,她認為抽象的概念例如數或函數,可以被以 兩種基本但不同的方式來想出獲得:一是結構性地(structurally)成為物件

(objects) ,而另一是操作地(0perationally)成為過程(processes) 。這

兩種方式表面上看來不相容,但事實上卻互補(complementary) 。她同時認為

(2)

的數學概念的獲得都是從操作性概念開始。而且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是由計算 性操作遷移到抽象物件的,這個過程本身就很困難。它經歷了三個階段:內化

(interiorization) 、壓縮(condensation)以及物化(reification) 。 對於函數概念的學習而言,Anna Sfard 所謂內化(interiorization)階 段指的是

學習者知悉將導致新的概念的過程(像數數導致自然數,減法產生負數,或代數 處理運算轉成了函數)。這些方法是操作較低層數學物件(mathematical objects)

的操作運算(operations),漸漸地,學習者熟練於執行這些過程。如果某演算過 程方法可由心智表徵來操作實現(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mental representations),

則可謂此演算過程方法已被內化,且為了被考慮、分析、和比較,它不須再被實 際操作。

而壓縮(condensation)所指為

擠壓(squeezing)漫長的操作運算系列使之成為較易管理的單元(more manageable units)的時期。於此階段學習者愈來愈能把某運算過程想成一整體,而不必迫切 需要考慮細節,這如同把電腦程式中某一可以循環(運用)的部份變成一個自動 的程序(autonomous procedure),此後學習者提及這演算過程以輸入和輸出稱之,

而不以單指任何一個運算操作。…。當我們考慮到函數的時候,一個人愈能把映 射視為一個整體而不用去看它特定的值,那麼他在壓縮的過程中進展的就越大。

結果學習者能夠研究函數,畫他們的圖形,合成幾個函數甚至發現一個給定函數 的反函數。

而物化(reification)所指為

壓縮階段持續到新的實體緊緊連結到特定的過程。只有當一個人變得能夠想出概 念當作一個成熟的物件,我們將說這個概念已經被物化。因此物化是被定義成本 體論上的轉移--一個突然的能力使他能夠在完整新的觀點上看見熟悉的事物。…物 化指的是及時的量子式的跳躍:一個過程物化成了物體成了一個靜態的結構。…

這個新的實體馬上從產生它的過程分開,而且開始從它所在的類別刻畫他的意

(3)

義。以某種觀點來說,這個類別是用來論定新物件存在的最終基礎。學習者能夠 研究這樣一個類別和介於其表徵之間的各種關係的一般性質。他們所發現在類別 中所有情形的難題。新誕生的物件當作輸入的過程可以被執行。…。物化的階段 也是更高階概念內化的地方。…。以函數來說,物化指的就是熟練於解以函數為 未知元的方程式(微分方程式,函數方程式以及參數方程式)。藉由討論作用在函數 上不同過程的一般性質的能力(像是合成和反函數),以及藉由最終的確認可計算性 並不是被視為函數的有序數對所成集合的必要特徵,物化便得以被證明。

特別是物化,Anna Sfard 認為它需要非常大的努力,大部分則是需要很 長一段時間。我們必須同時注重精熟操作概念以及理解結構概念。這兩種能力 必須得同時被重視。我們一定得相當熟悉執行計算以得到關於這些計算操作的 物件的理解;我們必須獲得這些物件以得到技術的精熟,因為沒有這些物件,

過程將變得無意義而且難以執行及記憶。簡言之,操作性概念和結構性概念在 數學認知是兩者不可或缺的,而且整個數學概念的發展過程是由操作性概念遷 移到結構性概念的。

Anna Sfard 的這三階段的基模可被理解為一個層序。這當中隱含了前面 所有的步驟在沒有被完成之前,後面的階段是不可能被達成的(見【圖 2-1)】 ) 。

本研究素材因為涉及三角函數,亦為函數的一種,於是研究者曾參考國

內有關函數學習方面的研究,有數學教育研究者例如吳玫瑤(民 89)、楊清海(民

91)、丁斌悅(民 91)等就曾對於國內國中生或高中生進行過有關函數概念學

習方面的研究,他們套用了 Anna Sfard 對於概念成長的模式,將之應用於試

題工具的編製,對應「內化」 、 「壓縮」 、 「物化」三種層序的分佈,像是丁斌悅

對 Anna Sfard 的「概念形成模式」的三階段論提出了質疑,其研究結果顯示

學生在『圖形』表徵中,不論前測或是後測,三個層次的通過率都不是依次遞

減的情形,而是符合『壓縮』>『內化』>『物化』 ,他發現這並不完全符合

Sfard 的概念發展理論。

(4)

然而研究者觀察其對於試題安置層次的做法:對於線型函數的表列表徵 他認為「物化」是「能從線型函數表列上,正確掌握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式;

並有能力加以完成及擴充此表列」 ;對於線型函數代數式表徵以及圖形表徵他 將「物化」以「看學生對線型函數一般性質是否了解(平移、對稱、旋轉、斜 率、截距) ,以及三個主要表徵之間的轉換能力是否成熟」 。這和 Anna Sfard 所謂「物化」 : 「以函數來說,物化指的就是熟練於解以函數為未知元的方程式 (微分方程式,函數方程式以及參數方程式) 」是有所不同的。而且 Anna Sfard 提到特別是物化,它需要非常大的努力,至少是被期待性地,有時是靈光一閃 地,大部分則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在國中生或高中生來說要達到「物化」

的階段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研究者認為,嚴格來說,以現行高級中學數學科課 程綱要來檢視學生所學的數學內容,只能僅定位限於內化到壓縮的階段,研究 者對於丁斌悅研究結果「學生在『圖形』表徵中,不論前測或是後測,三個層 次的通過率都不是依次遞減的情形,而是符合『壓縮』>『內化』>『物化』 」 提出了質疑。

具體 物件

作用於具體物件 上的過程

內化 壓縮 物化 物件 A 概念 A

作用於 A 上的過程 內化 壓縮

物化

物件 B 概念 B

作用於 B 上的過程 內化 壓縮 物化 物件 C 概念 C

【圖 2-1】概念形式的基本模式

(5)

本研究的三角函數圖形操弄的概念在 Anna Sfard 所提出數學概念的學習 必須經過內化、壓縮、物化的過程這個理論來看,應該僅限於內化的階段而已。

因此對於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概念的概念理解,研究者並不將所要研究的素材以

內化、壓縮、物化的方式來作層次的分類進行理解進階的研究。倒是「由操作

性概念遷移到結構性概念」為我們設計教材以及教學時應注意的。

(6)

第二節 概念心像與概念定義

Vinner 對於人們的認知結構提出了兩個單元來描述對於概念理解的狀 態。一個單元代表概念定義,另一個單元是代表概念心像。

以下研究者將對於 Vinner 所提出人們認知上有關概念定義和概念心像 的關係整理說明。他提到教師比較期待概念的形成是一個單向的過程(如【圖 2-2】)。希望概念心像可以被藉由概念定義來形成而且可以完全由概念定義來控 制它。

因此對於解題的表現的過程。當一個認知工作被加諸於學生身上的時 候,教師們比較期待任務表現的智力過程應該以以下三種基模化圖形來表示:

概 念 定 義 概 念 心 像

【圖 2-2】 :形式化概念的認知性成長

【圖 2-3】概念心像和概念定義的交互作用 概 念 定 義 概 念 心 像

輸出 一個智性的 表現(答案)

輸入 一個認知工作

(確認或建構)

【圖 2-4】 :純粹形式化演繹 概 念 定 義 概 念 心 像

輸出

輸入

(7)

無論學生的連結系統在被拋了一個專業情境的問題時是如何的反應,教 師總是期待在向概念定義查詢之前去形式化他的答案。

但是事實上實行起來並不相同。對學生再解題的時候,有一個更常發生 的模型如下:

在現實教學現場中,往往有著許許多多學生直觀的回答反應。學生總會

以自己本身的概念心像去解題。研究者曾經參考國內有關三角函數方面的研究,

其中對於本研究主題三角函數圖形操弄方面的研究並不多,只有在錯誤類型的相 關研究中有所提及,例如陳忠雄(民 91)就曾經對嘉義地區某國立高中 78 學生進 行調查有關三角函數概念錯誤的類型,對於與三角函數圖形操弄相關的概念僅提 到「學生在第 10 題中第一層次正確率達 60.3%,但在第二層次理由部份正確率 卻只有 21.8%,其主因為不了解三角函數的週期與振幅的概念而做了猜測,…」。

但是其研究並無將學生作答類型詳加歸納,我想本研究應更進一步對於學生的錯

【圖 2-5】順著直觀思考的演繹 概 念 定 義 概 念 心

輸出

輸入

【圖 2-6】直觀的反應

概 念 定 義 概 念 心 像 輸出

輸入

(8)

生錯誤觀念。

【圖 2-7】

陳忠雄(民 91)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試題工具

在過去關於研究學生函數概念心像的研究文獻就有例如 Schwarz 和 Hershkowitz(1999)的研究,他提到了有關學生對於函數的概念心像,根據學生 函數的概念心像表現,將概念心像的特徵分為:(1)典型性(Prototypicality):

學生通常以憶取的典型心像來解決問題,例如以線性函數的圖形來解決非線性的 問題。(2)部份-全體推理(Part-Whole Reasoning):函數圖形如拋物線,實際 上應該是無限延伸的,但通常畫出的圖形只為部份的圖形,因此部份-全體的推 理能力用於決定不同的子圖形是否為同一函數的圖形。(3)屬性瞭解(Attribute Understanding):概念心像可用於瞭解函數的某些屬性,例如瞭解函數

y=(x-1)(x-3)的對稱軸為 x=2。在現實教學現場中,有著許許多多學生直觀的回 答反應。學生總會以自己本身的概念心像去解題。本研究因為研究的素材是針對 三角函數,於是參考了 Schwarz 和 Hershkowitz(1999)對於概念心像特徵的分 類,做了試題工具的設計,共分為基本型態之三角函數、對三角函數進行操弄的 典範例題、對三角函數進行一般操弄的試題、綜合應用共四大類試題,企圖以此 了解學生對於三角函數操弄概念理解的概念心像。

其實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所發生的錯誤類型,曾經有國外學者 Stavy &

Tirosh 等人(1996 , 1998, 1999)對於小學生解決數學或科學問題時提出一個

直覺規律理論(the theory of intuitive rules) :More A – more B、Same A

(9)

- same B、有限細分法則、無限細分法則。並以此理論解釋與預測學生對於解決 數學或科學的問題之反應。這當中 More A – more B 類型在本研究學生的答題 中就都有出現在對於振幅、週期、鉛直以及水平平移的控制上。不過對於振幅和 水平平移的控制 More A – more B 的直觀是符合正確概念模式;而對於週期和 水平平移的操弄來說,More A – more B 的直觀則是與正確的操弄概念模式相 反。

直觀對於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確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Poincare 的觀點,

認為如果在數學和科學上沒有了直觀,就沒有真正創造力的活動(Fischbein, E.

1987)。但 Hahn(1956)則指出,直觀是迷思概念的主要來源,應該從正式的科學 知識裡剔除(引自 Fischbein,1999a)。國內學者張英傑(民 92)綜合認為「直觀 是某些知識的基本來源,認為直觀理論有兩大優點: (1)提出在科學和數學教育 上可觀察到另類概念之例證說明, (2)有很大的預測學生解題反應之功力。但也 有些學者認為直觀並無法提供一個清楚和完整的證明,直觀被視為是整體的猜 測,它代表一個基礎的、共識的、初始形式的知識,與科學概念及詮釋是對立的。」

對於這樣的情形,我想有必要去了解學生的直觀概念心像,才能在教學上 發展相關的工具來製造認知衝突進行突破,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直觀。

本研究的主題在於學生對三角函數圖形上振幅、週期、平移的理解,所以

將針對學生對於的三角函數圖形上振幅、週期、平移的概念心像及迷思概念進行

蒐集整理,並針對迷思概念發展補救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

(10)

第三節 關於補救教學、電腦輔助教學

一般來說教師們對於教學進行一個單元之後,總會進行測驗,看一看教學成 效如何,除了了解學生總平均成績之外,也希望從中獲得學生的迷思概念來進行 補救教學。

補救教學的實施過程

基本上補救教學是一種診療教學模式(clinical teaching,也稱臨床 教學模式),在事先選擇好接受補救教學的對象後,再進行教學。其重點在 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後,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與慎選教學模式,方能契合學生 的個別需求。補救教學所採用的是「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重 視個案資料的蒐集、診斷評量,以及在教學後的測驗,以瞭解學生的實際學 習狀況,並給予所需要的協助。

補救教學的型態

張新仁(民 90)在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一文中將國內外常用 的補救教學型態歸納有:資源教室、學習站、套裝學習,以及電腦輔助教學,

研究者介紹如下:

(一)資源教室

資源教室方案(resource program)是一種輔助性的措施,提供教室 與課程,使某些需要他人協助的學生,在大部份時間與一般學生在 普通教室上課,而少部份時間則安排在資源教室,接受資源教師的 指導。資源教室一方面可對資優學生提供加深與加廣的教育,另一 方面則針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材與教法,實施個 別或小組教學,以彌補正規教學之不足。

(二)學習站

以學習站(learning stations)的型態實施補救教學,它利用各教

室的自然環境畫出學習區域。其次,可以在同一學習區,設置多種

(11)

學習站,每一個學習站的佈置非常簡單,只需二、三個書桌,加上 一些補充教材與教具即可。

每次進行補救教學活動時,係依個別學生的需要與進度,取出適當 的教材,實施個別化教學。教師可以扮演主導的教師,以逐步示範 和要求學生模仿的方式,給予密集性的指導;也可在旁扮演輔導的 角色,僅提供必要的協助。此外,教師也可以請程度較優的同儕一 同協助。

(三)學習實驗室

學習實驗室就像一般的自然科學實驗室,裡面包含許多的學習台以 及學生資料櫃。每個實驗室都配有專人,負責實驗室的管理和使 用。除了學習台、資料櫃與資料夾之外,實驗室裡還備有各科的教 材與教具,以供各學科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使用。學生每天可以連續 在二、三個實驗台學習,採用個別指導策略,依據個人學習進度表,

採循序漸進的方式,接受補救教學。若作業未完成,下次仍可以繼 續操作。

(四)套裝學習材料

套裝學習材料模式(learning package)是一種能力本位與自我導向 的學習方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學生習得一種觀念或技巧。

每一套學習材料皆為特定的能力或技巧而設計,提供多樣的活動以 達學習目標,而學生亦可依自己的進度學習。

套裝學習材料模式的教學執行者,可以是任課教師或其他專任教

師。在學生領取套裝學習箱後,立刻到指定的地點,以獨立作業的

方式進行各項學習活動。教師扮演輔助的角色,必要時提供指示與

回饋,但不主動而積極的督導其學習活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同

時做系統性的觀察與記錄學習活動,發覺學習的障礙,隨時補充教

(12)

的達成。

(五)電腦輔助教學

電腦輔助教學的特色如下:1.立即回饋:不論學生的程度、能力、

學習動機或學習態度,只要投入學習,電腦即做出適度的反應,提 供立即的回饋;2.提高信心:若學生做出正確的反應,電腦即立刻 提供積極增強,大大獎勵一番。若反應錯誤,則提示正確答案;3.

容易操作:學習者只要學習按鍵即可,操作方式簡便,易記易學;

4.用途廣泛:教師製作的電腦軟體,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個別需要而 設計課程,符合個別教學的原則,另一方面也可針對特殊的觀念與 問題,做大量的練習;5.學習者可以自訂進度:低成就學生的學習 進度較慢,往往趕不上全班的進度,但電腦教學可依學生個人的能 力與程度,循序漸進呈現新的教材。

對於低成就的學生,電腦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習動機、提昇自 我信心、增進基本的運算技巧、解決問題、習得簡單的觀念,以及 學習閱讀與寫作等能力。

在電腦輔助教學方面,他更指出: 「運用不同教學科技的學習 活動,適合少數個別化教學以及較差的學生;科技器材的運用能製 造積極的學習態度,增進低成就學生的成功經驗。」

本研究參考了資源教室的型態並以電腦輔助的方式來進行補 救教學,希望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教法下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數學教學與 GSP 電腦科技

動態幾何軟體 GSP(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一套能將變換(伸 縮、平移、鏡射…)以視覺上連續的形式動態展示於學習者的一套電腦軟體。

它具有迅速繪製函數圖形的功能,它具有簡單尺規構圖的工具可以提供自行

建構新的直角座標系(例如線段、射線、直線、圓等),它還具有在數線或

圓週上設定變數,而且提供操弄平移、伸縮等等動態變換(例如動畫

(13)

(animation)、按鈕展示(presentation)、移動(movement))的展示功能,

還可以對於所要顯示或強調的線段或區域進行顏色變換顯示,是一套有別於 傳統書面靜態而能生動介紹圖形變換的教學媒介。

目前國內有關應用電腦 GSP 動態幾何軟體輔助數學科補救教學的研究 日趨成熟,以下研究者羅列數位和本研究較為相關的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 效:

1. 姚晉雯(民 91)在高三學生平移旋轉解題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中就發現他的 GSP 電腦輔助補救教學實驗「1.進行完補救教學實驗 後,從學生的解題表現與學習態度來看大多抱持著正面的態度。2.

根據學生訪談的過程得知 GSP 的動態畫面一目了然,對於建立概念 心像有很大的幫助。」

2. 陳天宏(民 91)在國中生線對稱概念學習研究的結果顯示「在 GSP 動態多重表徵環境教學環境中,學生對於概念心像的操作較為活 躍,且典範現象之排他性也比傳統環境為低。」

3. 何政謀(民 93)在以 GSP 設計之活動進行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補 救教學之研究,提到他以 GSP 軟體設計動態情境課程,對三位數學 學習低成就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所獲得的研究成果有「…。2.

經由補救教學,學生更容易瞭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變化及方程 式係數間的關係。3. 從晤談及上課情形,看出學生與老師會有較 良好的互動。」

4. 蕭登仲(民 90)在其國小五年級學生在動態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學 習等值分數成效之研究中也顯示出「在保留程度上,實驗組顯著優 於控制組,且在解題策略上,實驗組亦比控制組更具多樣性。」

如上所列,在教學上有許多位教育研究者獲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這

對於研究者進行對三角函數的伸縮和平移變換教學是一項很大的鼓勵,非常

(14)

數伸縮平移變換的理解。

但是也並非只要使用電腦進行輔助就一定是好的,畢竟「電腦只是一 種工具,可以用來增加教學的效果,但畢竟教學的問題解決仍是教學者的責 任」(洪榮昭、劉明洲,民 88)。以下也有一些文獻提到值得注意的地方。

例如:

1. 葉福進(民 94)在國三學生利用三種不同構圖工具進行構圖活動的表 現之探討的結論中就提到「GSP 軟體提供有尺規作圖的功能、圖形 可變異或動態連續轉換、保持結構不變、記錄作圖過程等特質,學 生可藉由軟體的操作去察覺圖形的性質,並且避免學生只熟悉典型 圖形。…。另一方面,研究者認為,若能在學生構圖後與學生討論 構圖情形,簡單介紹電腦中各功能所使用的原理,並將此原理、方 法應用於一般的學習當中,將提升學生對於幾何的學習與學習幾何 的興趣。」

2. 林星秀(民 89)在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 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的結 論中也提及「實驗組高、中分群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上明顯優於 控制組高、中群學生;但是實驗組的低分群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 上卻低於控制組學生。因此在教學上應該是以傳統教學為主,電腦 輔助教學為輔,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這與 Dalton & Hannafin 所提的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混合使用,則學習效果特別顯著相 同。」

我想在進行補救教學時,讓學生熟悉 GSP 軟體介面具有哪些功能可供 操弄,是相當必要的,而且對於原本就低程度的學生,可能得多注意她們 的先備知識,而非只需用電腦教學即可。

本研究考慮到在教學過程中描繪三角函數圖形之費時,對於學生察覺

函數性質和操弄函數伸縮平移容易引發缺乏耐心,於是補救教學採取電腦輔

助的模式,期待透過電腦利用視覺化精準快速地呈現,讓學習者能馬上察覺

(15)

並能正確地操弄三角函數的週期伸縮、振幅伸縮和鉛直、水平平移現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前一章我們學過了一次函數,本章將繼續延伸到二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函數圖形為拋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整數數量乘以分數, 理解為將整數(例如: 9個) 數量按分母(例如: 3)均分, 並按分子(例如: 1) 取多少份,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新加坡於 2001 年頒布新綱要,數學教材從統一版本開放至六種版本,本研究據 以考察的國小數學教科書是 2003 年 Times Media 出版國小一至五年級 My Pals are here!Maths

• 數學上有一個很類似的定義叫做凸函數 (convex function). • 上下顛倒後就叫凹函數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