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蘭陽史地回顧 噶瑪蘭就是現今的宜蘭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一節 蘭陽史地回顧 噶瑪蘭就是現今的宜蘭縣"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滄海桑田話蘭陽----斯土斯民斯情

本章主要在處理文學的外圍問題。由宜蘭的開發史、地理位置的封閉性、

特殊性,再加上「蘭雨」的滋潤、天災的淬煉,看到宜蘭人堅韌、樂天知命、「外 冷內熱」的個性。探究「颱風」「水災」「地震」如何造就「禁風耐雨宜蘭人」。

在此自然環境和外在環境刺激下,形成清代宜蘭的文治社會。噶瑪蘭的設廳屬臺 灣甚晚開發的地區,官治的態度也影響早期的宜蘭開發,本章的第三節則將討論 統治者與在地人之間的互動,給予清代的宜蘭社會有一明確的輪廓。宜蘭地區的 文教事業,萌芽於西班牙、荷蘭的傳教工作,至清代噶瑪蘭廳治時期,在官方的 大力倡導,及地方碩儒、鄉紳的積極鼓吹下,由仰山書院帶動了讀書風氣,隨後,

各寺廟、家祠相繼投入教化民眾的行列,蘭陽文風從此蒸蒸日上,文化水準日益 提高,因此博得「海濱鄒魯」美名。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後,縣儒學因運而生,

從此宜蘭進學者更多,累計至清末割臺,宜蘭人金榜題名者多達一百六十多位;

更難得的是出了一位進士,十四位文舉人,無怪乎欽差大臣沈葆楨讚譽:「淡蘭 文風冠全臺」,但也將對此做一探討和商榷。

第一節 蘭陽史地回顧

噶瑪蘭就是現今的宜蘭縣。從光緒元年(1875)上溯到明朝末年,皆因該地 定居著一群自稱噶瑪蘭(Kavalan)的平埔族人,致使相繼入侵的西班牙人、荷 蘭人及拓墾的漢人,以其族名為地名,稱之為噶瑪蘭。因係音譯,所以在文獻上 亦有稱作蛤仔難、甲子蘭、蛤仔欄、蛤仔蘭1。文人、仕宦者則雅稱為蘭陽、蘭 2。光緒元年(1875)噶瑪蘭改制,首任知縣馬桂芳將噶瑪蘭改宜蘭,宜字係 語助詞,宜蘭即蘭地之意。

1 噶瑪蘭,Kavalan 或 Kavannan 之音譯,郁永河作「葛雅蘭」與「葛雅藍」;黃淑璥《番俗六考》,

陳夢林《諸羅縣志》,藍鼎元《東征集》,高拱乾《台灣府志》等均稱作「蛤仔難」;鄭兼才《六 亭文選》稱作「蛤仔欄」;翟灝《臺陽筆記》作「蛤仔爛」;蔣毓英《臺灣府誌》作「蛤仔灘」;

福州將軍賽充阿奏摺中稱作「蛤仔蘭」,蕭竹〈甲子蘭記〉稱作甲子蘭。嘉慶十五年(1810)

閩浙總督方維甸奏摺中始稱「噶瑪蘭」。

2 烏竹芳〈蘭陽八景詩〉、仝卜年〈蘭陽即事〉、董正官〈蘭陽雜詠八首〉等;柯培元《噶瑪蘭志 略》行文時多以「蘭地」或「蘭」稱之。

(2)

壹、蘭陽開發史

噶瑪蘭地區的原始住民有二:一是山番(生番);一是平埔番(熟番)「最 早在蘭陽平原居住的噶瑪蘭族,在過去幾千年都過著平靜的生活,一直到約四百 年前有外族移進來之後,他們安定的生活才有了明顯的變化。移入蘭陽地區的種 族先後有:哆囉美遠人(約四百年前)、猴猴人(約三百年前)、泰雅人(約二百 四十年前)、漢人(二百年前)、西部平埔族(一百九十二年前)等」3李壬癸利 用語言學和施添福的田野調查資料加以推論出宜蘭境內的住民先後順序;阮昌銳 則言:「噶瑪蘭族自何時遷入,已不可考,但其晚於泰雅族(Atayal),則可信。」

4兩者皆有其論證,噶瑪蘭族和泰雅族遷入宜蘭孰先孰後,則待更多例證來加以 推斷,但移入時間早於漢人是可確定的。。

漢人入墾噶瑪蘭的最早傳說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海盜林道乾5曾盤踞 蘇澳達數月之久,後因水土不服,夥伴病損過多,始行徙去。

直到明天啟年間,荷蘭人與西班牙先後佔領臺灣南北,噶瑪蘭亦隨之陷入西 班牙人手中,崇禎十五年(1642)荷蘭人排除西班牙人的勢力,取而代之。

明永曆二十二年(1668)延平郡王鄭成功在全臺底定之後,班師北上,荷蘭 人交戰不支,悉數遁去,結束在噶瑪蘭的二十五年統治。

明鄭因享年過短,勢力不及噶瑪蘭。

清代治理臺灣,政策消極。噶瑪蘭的開發是以「官未闢而民已開」的方式進 行。乾隆三十三年(1768)林漢生入墾烏石港,遭番人殺害,墾務遂止。嘉慶元 年(1796)吳沙率漳、泉、粵三籍移民墾拓頭圍,自是噶瑪蘭墾務大興。清室則 遲至嘉慶十五年(1810)才將噶瑪蘭收入版圖,嘉慶十七年(1812)正式設治。

本小節敘述蘭陽的開發至設治前的歷史,設治的籌畫和官員的治理則併至本章第 四節「清代宜蘭官治」討論之。

一、平原原住民----噶瑪蘭人

日人馬淵東一曾紀錄新社陳藩氏阿未那交有關噶瑪蘭族祖先的傳說:

昔時在 Sunasai 有 Kuzuzayan 與 Kunasayan 之夫婦,是「加禮宛」的 祖先,亦是包括「加禮宛」之噶瑪蘭族之祖先。此夫婦生三子,長男 為 Tyabango-zaya、次男為 Takid-zayz、三男為 Tivonokadi,此三人因 以 Sunasai 很狹窄,不夠耕作乃商量他徙,即各造一舟乘之,同時出

3 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第三章〈宜蘭縣境內的各種族群及其遷移歷史〉宜蘭市:宜 蘭縣政府,1996。頁 52。

4 阮昌銳〈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台灣文獻》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03,頁 23。

5 高拱乾《台灣府志》卷二,封域志,沿革:「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擾亂沿海,都督俞大 猷征之,追及澎湖,道乾遁入台。」頁 35。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二(上)海防,附考:

「蘇澳離城南五十里,……相傳自明嘉靖四十二年間,林道乾寇海,曾踞數月;以夥伴病損過 多,始行徙去。」,頁 44。此時林鳳勢盛,林道乾尚未壯,故中村孝志、曹永和疑係林鳳之誤。

(見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早期臺灣的開發與經營〉台北市:聯經,1979,頁 139-140)

(3)

Sunasai。其舟以藤縛板,隙塞以芭蕉葉,破竹壓之,以防侵水,不 久舟到 Takiris,此處亦因耕作地很少,長男和三男即向北方之宜蘭 平原遷徙,其子孫遂為噶瑪蘭族。次男留於「達奇里」Takiris,其 子孫亦蕃殖於鄰近,即是「太魯閣」,又稱「太老閣」6

這個傳說指出噶瑪蘭族是從 Suna Sai 來的;Suna Sai 即 Sanayasai,即台東附近 的火燒島(綠島)。另外,日人伊能嘉矩亦曾記錄抵美社總頭目振金聲所述的噶 瑪蘭族祖先傳說:

我祖先叫 Avan,他自 Mariryan 地方乘船出海,於台灣的北部(淡 水)登陸,沿海東進,于迴三貂角,抵達這個地方,名之曰:「蛤 仔難」Kavanan,當時這個地方還沒有漢人的蹤跡,原先就有山番 住在這一帶,所以 Avan 一族祇好住在海岸的荒地,自然而然地要 和這些先住民發生爭執糾紛,以至鬥爭,幸得他們終獲勝利,把先 住番族追入山中,佔領了宜蘭平原。我族為「平原的人類」

Kurarawan,而先住番,因為是「山上的人類」,稱之 Pusoram。這 是數百年前的事。7

從這個傳說,我們可知噶瑪蘭族是由海外移民而來,而蘭陽地區的原住民是「先 住番」,後兩族爭鬥,「先住番」戰敗只好退往山中居住,成為「高山族」,噶瑪 蘭族則佔有平原地帶。

噶瑪蘭族的生活狀況可由黃叔璥〈番俗六考〉中所記漳州把總朱文炳的蘭地 歷險得知:

康熙壬寅(61 年)五月十六至十八,三日大風,漳州把總朱文炳 帶卒更戍,船在鹿耳門外為風飄至南路山後,歷三晝夜至蛤仔難,

船破登岸,番疑為寇,將殺之。社有何姓者,素與番交易,力為諭 止。晚宿番社,番食以彘。朱以片臠餉番,輒遜匿不食。借用木罂 瓦釜,番惡其污也,洗滌數四。所食者生蟹、烏魚,略加以鹽,活 嚼生吞,相對驩甚。文炳臨行,犒以錢銀,不受;予以藍布舊衣,

欣喜過望,兼具蟒甲以送。蟒甲,獨木挖空,兩邊翼以木板,用藤 縛之,無油灰可艌,水易流入,番以杓不時挹之。行一日至三朝,

次日至大雞籠,又一日至金包裏。8

6 馬淵東一:〈スナサとカパテン族〉《南方土俗》第一卷第一號,日昭和元年(1926)二月出版,

頁 79--80。轉引自阮昌銳:〈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台灣文獻》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03,頁 23。

7 伊能嘉矩:〈宜蘭方面に於ける平埔番の實查〉,東人•從亞一剛譯,頁 457。轉引自阮昌銳:〈蘭 陽平原的噶瑪蘭族〉《台灣文獻》第十七卷第一期,1966.03,頁 23。

8 黃叔璥〈番俗六考〉《台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

(4)

由上可知噶瑪蘭族「所食者生蟹、烏魚,略加以鹽,活嚼生吞」,飲食簡單、生 食;衣著方面,「予以藍布舊衣,欣喜過望」顯示紡織技術仍相當落後,尚未使 用錢幣,所以「文炳臨行,犒以錢銀,不受」;水上的交通工具為「蟒甲」,但製 船技術簡易;非常注意清潔,對於外族使用過的器具「惡其污也,洗滌數四」 也因為這項特點,根據記載,後來漢人在噶瑪蘭族的土地上,隨意放置汙物,以 致噶瑪蘭族放棄土地,遂了漢人強佔土地之意。此時,噶瑪蘭仍是化外之地,漢 人罕至9,只有零星的民間交易活動在進行。

嘉慶五年(1800)蕭竹旅遊噶瑪蘭時,曾作〈蘭中番俗〉,對當時的番族有 所描繪:

徧履蘭中地,番社卅六多。依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眾怪疑魑近

,心頑奈石何?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酒醉欣搖舞,情歡樂笙 歌。尊卑還可愛,男女實難訛。八節無時序,三冬亦暖和。未能傳 五教,咸曉四維摩。10

詩中對噶瑪蘭族的生活描繪更生活化,記錄了當時噶瑪蘭族共有三十六社,「依 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噶瑪蘭人喜依山傍水而居的特性,這符合現今對噶瑪 蘭族地理分布的調查結果。當然因為他們生活習性樂天知命喜歌舞,出入佩劍帶 戈,裝扮和漢人大不同,以致被認為是「魑」。噶瑪蘭的習俗和傳統可見於道光 九年(1829)姚瑩的《東槎紀略》:

未入版圖之先,茹毛飲血,蓬髮露體,男女莫別,婚婣無時,野合 擇配,聽人自便,不識五倫,不諳歲序,以花開紀四時,打牲為恆 業。間有漢人教之耕種稻穀,以為寶貴。以短刀代犁鋤,並無牛隻

。間織樹皮,僅蔽下體。其富者惟知蓄積蝦米花布。又俗重金鯉魚

,以銅線編成,形如新月,佩之出入,群以為豔羨矣。不重銀錢。

與人無犯。各社自立頭人,不相統屬。11

從文中顯示出當時噶瑪蘭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簡單刻苦,衣物雖簡,但重視裝 飾物的華麗,不諳農作,以致此地成為漢人盜匪垂涎之地。董正官〈蘭陽雜詠八

140。

9 《台灣府志》「蛤仔難港,在廳治(指淡水)東北五百五十里,有二港,合諸山灘流與海潮匯。

蛤仔難三十六社番,散處於港之左右,土人謂之平埔番。」「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番所居,

人跡罕到」《諸羅縣志》「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一、二日便至其地,多生番,漢人不敢入。」

黃叔璥〈番俗六考〉《台海使槎錄》:「由民仔里武三日可至蛤仔難,但峻嶺深林,生番錯處,

漢人鮮至」。

10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八雜識(下)紀文(下)。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一六 0 種,

1993,頁 414。下文凡引用此書,只標名書名、頁數,不再詳列版本。

11 姚瑩著,〈西勢社番〉,《東槎紀略》,臺中縣;臺灣文獻叢刊第七種,1996,頁 77。

(5)

首----番社(化番成社)〉亦有相同描繪:

獻地當年此熟番,社分卅六駐平原。譯名武歹龜劉別,問俗獉狉鴃 舌存。金鯉魚懸雙額喜,莿桐花開一年論。斗醪尺布售摹紙,忍 極田租漢仔吞。

詩中明言噶瑪蘭共三十六社,也談到噶瑪蘭記年之法----以莿桐花開為一年,最 後仍不免提到噶瑪蘭人受漢人的欺壓。柯培元〈熟番歌〉中對漢、番相處有中肯 之描繪: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 不古!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 不如從前生。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

,言不分明畫以手。訴未終,官若聾,竊視堂上有怒容。堂上怒,

呼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 耕讓畔胡弗遵?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 父母者慮其後。12

在當時,無論生番、熟番,在漢人入墾下,都成了弱勢族群,甚至對簿公堂,為 官者仍袒護漢人,對於漢人的強取豪奪,番人的土地就一點一滴減少,以致連居 住地都無而需遠走他鄉!

以上種種,雖係依據十八、九世紀文籍史料得知,但在此之前,因為外人尚 未大規模進入本區,噶瑪蘭族處於四周隔絕的封閉環境中,生活方式和型態,似 乎很難在短期內作大幅度的改變。到了漢人大量墾拓本區,噶瑪蘭平埔族人口銳 減,聚落地點一退再退,甚至南遷花蓮、台東。

二、山地原住民----泰雅人

泰雅人(Atayal)是優游山林的民族,素以勇敢強悍著稱,在台灣原住民族 中分佈地域最廣,人口僅次於阿美人(Amei)。泰雅人也是樂山的民族,認為大 自然是人類應該共有、共享的世界,族人深具天人合一的觀念,個性勤奮進取,

善於狩獵耕織。農耕與狩獵是泰雅人的兩大經濟活動,「山田焚耕」也就是刀耕 火種,是族人為適應自然生態環境,所採行的一種原始農業游耕方式,認為擇地 燒墾山林,易處而耕,是象徵勤勞的美德。泰雅人也有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他 們的生命禮俗,但因為泰雅族居住在山地,性兇悍,早期有獵頭祈豐之俗,其所 獵人頭多取之於平埔族,所以噶瑪蘭族及後來遷入之漢人對其都甚為畏懼:

12 柯培元〈熟番歌〉收於氏著《噶瑪蘭志略》卷十三藝文志,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九 二種,1993,頁 191。下文凡引用此書,只標名書名、頁數,不再詳列版本。

(6)

全臺雖各有生番之害,惟蘭地實逼處此,其害尤甚。叭哩沙喃額刺

「王」字者,尤逼近,尤兇惡;不論熟番、土番,亦時受其荼毒。13 在清代其它志書也多番害之記載:

生番殺人,臺中常事。此輩雖有人形,全無人理。穿林飛菁,如鳥 獸猿猴,撫之不能,勦之不忍,則亦未如之何矣。14

雖說生番殺人,令人生畏,漢番紛爭的評論亦見於黃叔璥〈番俗雜記〉 內山生番,野性難馴,焚廬殺人,視為故常。其實啟釁多由漢人。

如業主管事輩利在開墾,不論生番熟番,越界侵佔,不奪不饜。復 勾引夥黨,入山搭寮。見番弋取鹿麂,往往竊為己有,以故多遭殺 戮。又或小民深入其地,抽籐鋸板,為其所害者亦有之。15

此說站在較公允之立場,見到漢人之貪婪、番人之無辜。泰雅人在蘭地的命運一 如其他地方的原住民族,難逃被圍勦、同化之命運。至於泰雅人和噶瑪蘭族,彼 此有交易關係,噶瑪蘭以鹽及陶器與泰雅人交換其山產,有時亦能和平相處,但 有時亦發生爭鬥。柯培元有一詩〈生番歌〉對於生番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其 祖先傳說、其漢化後之影響都有生動描繪:

風籐纏掛傀儡山,山前山後陰且寒。怪石叢箐巨龜臥,橫根老幹修 蛇盤。呦鹿成群覓仙草,捷猿結伴尋甘泉。蕉葉為廬竹為壁,松皮 作瓦棕為椽。中有毛人聚赤族,喧作鳥語攀雲端。黔面文身喜跳舞

,唐人頭顱漢人奸。或言嬴秦遣徐福,或言零丁洋販船,或言雲南 梁王後,或言日本荷蘭傳。不識不知竟太古,以似以續為葛天。薙 髮輸餉歸王化,女則學織男耕田。人生大欲先飲食,此輩喜見漢衣 冠。我朝輿圖軼千古,梯山杭海暨極邊。天之所生地所載,幾希禽 獸誠可嘆。吁嗟乎!此亦窮黎無告者,聖人仁政懷與安。16

柯培元此詩仍離不開以漢人為中心之思想,所以言「薙髮輸餉歸王化,女則學織 男耕田」「此輩喜見漢衣冠。我朝輿圖軼千古,梯山杭海暨極邊。」

三、翻山越嶺來拓墾----漢人

13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五(下)生番,頁 234。

1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五(下)番俗附考,頁 230。

15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卷八番俗雜記〈番界〉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中縣;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頁 167。

16 柯培元〈生番歌〉收於氏著《噶瑪蘭志略》卷十三藝文志,頁 191。

(7)

世人多以吳沙為開蘭始祖,意謂吳沙為漢人入蘭第一人。然就志書所錄文獻 考之,清康熙年間已有漢人入蘭活動矣!

「臺灣山後蛤仔難、崇爻、卑南覔等社,亦有漢人敢至其地,與之貿易。生 聚日繁,漸廓漸遠,雖厲禁不能使止也」17乾隆三十三年林漢生欲入墾噶瑪蘭卻 遭番人殺害一事,如《新修宜蘭縣志》所云:「已開漢人有計畫移殖之端,而為 吳沙開拓蘭地之先河矣!」18乾隆三十八年(1773);繼之,乾隆四十一年(1776)

林元旻率弟林元文、林元辨、林元道率眾入淇武蘭(今礁溪鄉二龍村)港邊高地,

與番社為鄰。墾地由淇武蘭進展東隅洲仔尾、五股、茅埔(玉田村),南邊進到 港仔尾、瑪僯(玉光村)、梘頭、二十九結(三民村)、公埔、辛仔罕,西邊至林 尾、紫圍,北邊墾到塭底、奇丹、二城等地。19

康熙末年,漢番在此地交易也時有所聞:「藍廷珍檄淡水守備謝周云:昨擒 獲孽醜黃來(康熙六十一年勦朱一貴案)供稱:……查大雞籠社伙長許略、關渡 門媽祖宮廟祝林助、山後頭家劉裕、蛤仔難伙長許拔,四人皆能通番語,嘗躬親 跋涉其地贌社和番,熟悉山後路徑情形」20,又前引文「康熙壬寅(61 年)五月 十六至十八,三日大風,漳州把總朱文炳帶卒更戍,船在鹿耳門外為風飄至南路 山後,歷三晝夜至蛤仔難,船破登岸,番疑為寇,將殺之。社有何姓者,素與番 交易,力為諭止。」「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一、二日便至其地,多生番,漢 人不敢入。各社夏秋划蟒甲,載鹿脯、通草、水藤諸物,順流出近社與漢人互市;

漢人亦用蟒甲,載貨以入。」21據上三則,康熙末年已有漢人入蘭與社番交易,

且有「贌社和番」之舉。

至於對漢人入墾噶瑪蘭地區有詳細描述的,始自吳沙。正當台灣北部漢人紛 紛前往蘭陽地區探索之際,有一位居於三貂的福建漳浦人吳沙,也參與了和蘭地 番人交易的活動,發現蘭陽地區平原豐腴,卻因番人不諳耕作而顯得一片荒蕪,

因此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計畫入墾。

他召集了漳、泉、粵三籍流民從原居地三貂附近朝蘭陽地方開墾,當時番人 未表反對或禁止。吳沙也約束墾民不可入番社滋事,在漢番雙方平和協調下,原 先的荊棘叢林漸成阡陌,甚至贏得同知徐夢麟使之招撫蘭番的信心。

到了嘉慶元年(1796)9 月 16 日,吳沙與番割許天送、朱合、洪謀等人聯 合策劃,招募三籍流民千餘人、鄉勇以及善番語者二百餘人,進至烏石港(今頭 城鎮港口里)南方,預備展開正式墾拓事業。吳沙等人築成圍堡之後,與番人的 鬥爭時有所聞,吳沙以「墾田供給番眾糧食」之語撫綏不事耕種的番眾,同時又 暫退至三貂,期望取得番民的信任,再一起合作開墾。嘉慶二年(1797),番社

17 藍鼎元《平台紀略》,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十四種,頁 30。

18 《宜蘭縣志》,卷首下,史略,頁 8。林漢生的入墾,林萬榮謂:「乾隆 33 年登陸於五結鄉利 澤簡港,乃在附近高地墾耕,越二年即被番所殺。」(見《礁溪鄉志》頁 132。)廖風德則謂:

「林漢生入墾烏石港」(見《清代之噶瑪蘭》頁 44)

19 礁溪鄉志編纂委員會《礁溪鄉志》,宜蘭縣:礁溪鄉公所,1994,頁 133--134。

20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卷一建置志附考,引藍鼎元《東征集》,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 九二種,1993,頁 11--12。

21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一封域,建置附考引「諸羅志」,頁 4。

(8)

感染天花,一時死者甚眾,吳沙一方面出方施藥,拯救不少番民性命,番人乃獻 土稱謝;另一方面,吳沙又依「埋石」番俗,誓將防堵海賊,為番外援,並保證 不再侵削番人土地,漢番的鬥爭因此逐漸平息,吳沙再次率眾返回頭圍,設隘寮,

防私墾,逐步建立漢人社會,頭圍,這個漢人在蘭陽地區的第一個據點,終於確 立。

嘉慶二年(1797),頭圍據點確立以後,台灣北部及大陸各地流民聞風踵至,

吳沙惟恐私墾獲罪,乃赴淡水廳治,向淡防同知何茹連呈請諭札丈單並獲允之,

以每五甲為一張犁,取番銀二十助鄉勇費22,吳沙乃招佃繳租,立鄉約、闢道路、

設隘寮、募丁防守,前來者眾。這一群披荊斬棘的先民,為蘭陽地區的開發奠定 了穩固的基礎。

嘉慶三年(1798),吳沙因病去世,其子光裔柔弱無能,姪吳化代領其事,

又有吳養、劉胎先、蔡添福等人來附,於是墾民漸向南開墾。嘉慶四至五年(1799、

1800),泉粵兩籍墾民的械鬥,泉人損傷慘重,幾乎要棄地他走,後為吳化等留 下,再行分地,並相互戒約,事件乃平,繼續開墾。

嘉慶六年(1801),吳光裔再度報請開墾宜蘭,而淡水廳以「蘭地人跡罕至,

生番散處,易滋衅端」為由,不予准行23。至嘉慶七年(1802)宜蘭溪北的開發 總算告一段落,三籍人民各領其地。

嘉慶十一年(1806)臺灣西岸的新竹、彰化一帶有漳泉人的分類械鬥,部份 泉人移入宜蘭地方,噶瑪蘭的泉人接納之,並聯合了由彰化遷來的流番,三方合 攻漳人,唯不久即以勢弱戰敗,泉人原先的據地,除溪州(今宜蘭市城南地方)

外,盡為漳人所有,由彰化遷來的阿里史社等流番,亦只得渡溪開墾溪南--羅東

24

嘉慶十一年(1806)還有一件史事對於宜蘭溪南的開發產生極大的影響,那 就是海寇蔡牽佔據蘇澳、寇犯烏石港。蔡牽自從嘉慶五年(1800)率眾入鹿耳門 以來,就時時垂涎台灣,隨後在嘉慶十年,自稱鎮海威武王,自定正朔,先戰滬 尾,繼而在嘉慶十一年攻入噶瑪蘭東港(今蘇澳附近),志在取得噶瑪蘭膏腴之 地,三月,由烏石港登陸,欲使人通謀共墾,眾人甚懼,吳化等乃結合番社,抗 拒賊船,提督李長庚又兼程來援,破之於海上,牽乃敗去。此事對於溪南的開發 並未有直接影響,但是因為這次外患侵入,賽將軍沖阿上議墾開蘭地之奏,四月,

嘉慶君下「著詢明此處係何地名。派令官兵前往籌備,相機辦理」25之諭旨給當 時駐廈門的楊廷理。九月,楊廷理補授台灣府遺缺,立即上奏當開蘭地26,雖然 未能立即籌辦,但已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對蘭陽地區表示關切,也奠定了四年後(嘉 慶十五年,西元 1810 年)入版設廳以及蘭地全面開發的基礎。

22 姚瑩著,〈噶瑪蘭入籍〉,《東槎紀略》卷三,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96,頁 72。

23 楊廷理〈議開臺灣後山噶瑪蘭即蛤仔難節略〉,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七雜識(上)紀文

(上),頁 366。

24 姚瑩著,〈噶瑪蘭原始〉,《東槎紀略》卷三,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96,頁 71。

25 大清仁宗睿(嘉慶)皇帝實錄,卷一四二,嘉慶十一年四月條,台灣華文書局改訂本,頁 10。

26 楊廷理〈議開臺灣後山噶瑪蘭即蛤仔難節略〉,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七雜識(上)紀文

(上),頁 367。

(9)

嘉慶十二年(1807)七月,又有海賊朱濆載農具停泊蘇澳,謀奪溪南之地,

當時有居淡水金包裏社的漳州人陳奠邦,遣人告急,得到楊廷理和廈門提督王得 祿的水陸兩路援助,陳奠邦、貢生柯有成則募鄉勇及番社頭目聯合吳化等人,引 導官兵夾攻,朱濆敗去,危機解除27

蘭陽地區以地質豐腴、雨量充沛,以及東面的向海的地理環境,長久以來一 直為海寇所覬覦的目標,早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就有海寇林道乾據蘇澳港 的傳說,清嘉慶二年(1797)春,蔡牽曾泊蘇澳沙崙,上岸打掠,嘉慶十一、十 二年(1806、1807)又相繼有蔡牽和朱濆大舉入侵,綜觀其動機,無非以本區土 地肥沃、糧食無虞缺乏、地形險要、攻守俱佳;且番漢雜處,有隙可乘,因此欲 取而據之28。楊廷理在朱濆敗走之後,親至蛤仔難一地勘查,得悉險要情形,稟 請賽將軍設官經營,丈陞田園,未獲准許29,但因為此事使楊廷理日後成為蘭地 設置奔走最有力的人士,再加上其他人的屢屢奏請,終於使蘭陽地方納入行政系 統之中,蘭地的開發自此進入官治階段。

貳、蘭陽地理

臺灣本島因有山脈阻隔,所以清代移民概略地將臺灣的地形區分為前山、後 山。噶瑪蘭即位於後山的北境,東臨太平洋,其餘三面崇山峻嶺,懷抱平原,形 勢隔絕,在地理上自成一自然體系。關於噶瑪蘭在清代台灣地理上的位置,道光 二十一年(1841)臺灣道姚瑩有說明:

台灣在大海中,本一大山橫峙,其山前寬廣之地近二百里,南北延 長一千二百餘里。山後略短,南北不及千里。……山後面東,平埔 之地頗狹,新開噶瑪蘭廳在山後北境,北自三貂雞籠,南至蘇澳,

約二百里,與淡水之南境及彰化之北境,隔山相值,地勢最寬處不 過五、六十里。逾蘇澳更南,則皆生番未入版圖之地。30

噶瑪蘭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在整個臺灣開發過程中,正處於「承先啟後」的關 鍵地位,連橫稱「以為北臺屏翰,而前後山之襟帶也」31,開發晚於台灣西部地 區,卻為台灣東部開發之先。

清代官方對於噶瑪蘭的統治僅及於平原地帶,山地則為生番盤踞,人煙罕 至。〈噶瑪蘭原始〉中記云:

27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七雜識(上)紀人,陳奠邦條,頁 330。

28 鄭兼才〈山海賊總論〉《鄭六亭集》愈瘖集卷一,台銀文叢第一四三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1962,頁 53。

29 楊廷理〈議開臺灣後山噶瑪蘭即蛤仔難節略〉,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七雜識(上)紀文

(上),頁 367。

30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十種,1959,頁 163---164。

31 連橫《臺灣通史》卷五疆域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1962,頁 117。

(10)

噶瑪蘭,本名蛤仔難,在淡水東北三貂、雞籠大山之後社番地也。

三面負山,東臨大海,三貂、金面掖其左,擺芝、蘇澳、草嶺掖其 右,員山、玉山枕其後。自山至海,寬廣不及四十里。自三貂溪南 至烏石港三十餘里,皆山石無地。自烏石港至蘇澳山下,綿亙不及 百里,然一望平疇,溪港分注,實天生沃壤也。」32

這是道光元年(1821)姚瑩的觀察敘述,扼要但噶瑪蘭的概略地形躍然紙上矣。

此外,在噶瑪蘭東北隅尚有海中浮嶼----龜山島33「按此地乃臺灣山後極東之區。

其西南諸峰,環繞朝護;北起雞籠尖峰,從遙暗拱;東面海岸復有沙堤百里為關 攔。且海水汪洋中特起龜山,蔚然青秀。」34蕭竹「檃栝青囊家語」作〈蘭城融 結詩〉「蘭山正幹逶而迤,特結羅紋最罕奇。後聳華峰三疊翠,前纏溪澗九澴漓。

青龍挺秀生文筆,白虎排衙列戰旗。十里沙堤滄桑案,雙邊護峽養龍池。坐乾納 甲龜峰起,放水從丁轉艮移。堪羨佳城文武貴,財丁富盛萬年基!」35其〈甲子 蘭記〉云:「其地沃野三百餘里,可闢良田萬頃,容十萬戶。……仰觀蘭中形勝,

在長隄一湖,涵猴山於永秀,連滄海而縈洄,龜嶼插中海之波,玉山接淩雲之 勢,……故國名山,未能勝此。……余暮間細閱勝概,千山競秀,萬水朝宗,內 納一大陽基,通眾再造四圍,聊題詩記圖說,以誌不泯。」36在蕭竹眼中,噶瑪 蘭地區是個地靈人傑之地矣!

噶瑪蘭平原因濁水溪橫切,自然形成溪北和溪南二個地區,亦昔時所謂的西 勢(溪北)、東勢(溪南)。謝金鑾在「蛤仔難紀略」中曾詳細描述東、西勢的地 形:

蛤仔難西負山、東負海,而山勢南北對抱,三面皆山如環,而缺其 一也。中有濁水大溪,以界南北,其南有清水溪,末流與濁水合;

北亦有溪三,溪源皆出內山,東流注於海,諸羅志所謂三港合流是 也。海口北山東盡為烏石港,南山東盡為蘇澳,自烏石港至頭圍、

二圍,路皆緣山西行,漸折而南,至於三圍。頭圍居海口,北倚山

,其南為烏石港,西渡荒埔過金面山之南而至二圍;二圍之北有山 曰擴仔山,西南過白石圍、湯圍而至於三圍,其北有坑,曰礁坑、

曰旱坑,西南踰溪達於四圍,又東南踰溪達於五圍;五圍去山稍遠

,北附溪,其東北為渡船頭,自頭圍至五圍,皆屬西勢,所在小圍 無數,皆與番社參錯。東面大海中有龜嶼,其內沙汕橫亙,自北而

32 姚瑩著,〈噶瑪蘭原始〉,《東槎紀略》卷三,臺中縣;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96,頁 69。

33 姚瑩〈臺北道理記〉「烏石港,水自叭哩沙喃出,至此入海。與龜山海中相對,山形如龜,

首北而尾南。港口沙線一道如蛇,土俗以為天生元武之象,建真武廟祀之」《東槎紀略》卷三,

頁 92。

3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二城池(上),附考,頁 22。

35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二城池(上),附考,頁 22--23。

36 蕭竹〈甲子蘭記〉,《宜蘭縣志》卷七藝文志文學篇,頁 3。

(11)

南,三港之水皆會於沙汕內,此西勢之地形也。東勢居濁水溪之南

,曠野荒埔,一望無際,其地大於西勢。37

其時,溪南尚未開發,故「曠野荒埔,一望無際」,此之所以言「東勢、西勢」,

則是以原住民舊稱稱之。

蘭陽平原的地形屬山地遼闊平原狹小,可耕地並不多,地力並不肥沃,但因 有河川氾濫帶來泥沙淤積,又有沖積扇所蓄存之地下水,水資源不虞匱乏,所以 才能有農作生產。蘭陽平原的海岸也是地形上的一大特色,形成原因主要是河流 輸砂堆積在海灘,經東北季風吹拂後往內陸堆積而成,此砂丘帶透水性佳,雨水 易於入滲而形成地下水嶺,可減少海水入侵和風送鹽分,俗諺:「龜蛇把口」38 言即是此地形。砂丘帶西側有小溪貫流,流向與砂丘方向平行,此為砂丘內陸側 的後背濕地,是砂丘地下水的流出區,也阻擋三角洲上的排水,但有利於地下水 的天然補注。所以宜蘭是與水共生,但也多水患了。龜山島是宜蘭縣的重要地標,

因為外貌酷似海龜而得名,面積 209 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8.5 公里。全島可分為 頭部、背部和尾部三部分;尾部在西,頭部在東;由尾部至頭部長度為 3.5 公里。

龜山島的頭部高 239 公尺;背部高 398 公尺,是全島最高峰,尾部為沙嘴。龜山 島除尾部外,其餘海岸幾乎均為海崖。龜山島為火山作用形成的海島,其中有部 分硫氣孔和噴氣孔還在活動,因而溫泉相當多。

《噶瑪蘭廳志》中詳細記載了龜山島的地理位置、陡峭的地形特徵、堪輿風 水的傳說、龜山朝日、氣象變幻的地景及漁人活動等等:

龜山(一名龜嶼):在廳治東六十里海島,以形得名。岸臨無際,

孤嶼聳起,與玉山遙遙作對。其縈波蹩躃,近復與沙汕蜿蜒,天然 作廳治門戶。形勢家所謂龜蛇把口是也。其龍從蘇澳穿海而來,一 路石礁,高者如拳,小者如卵,隱隱躍躍,如起似伏。山週二十餘 里,高二百餘丈,朝旭初升,變幻萬狀。蘭陽八景所謂『龜山朝日

』者,此其第一。將雨,則噓霧咽雷,聲如震鼓。中匯一潭,清澄 徹水,春夏間時有漁人結網焉」39

龜山島因此成為宜蘭縣的地標,也成為騷人墨客歌頌的主題,如黃學海、李祺生

〈龜山賦〉、屠文照〈龜山嶼歌〉、柯培元〈龜山歌〉〈龜峰啣日〉、烏竹芳、陳淑 均、李祺生〈龜山朝日〉、蕭竹〈龜嶼秋高〉等詩文,其俗諺流傳也特別多。

37 謝金鑾,〈蛤仔難紀略〉形勢,收於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卷十三藝文志,文,頁 165--166。

38「這句俗諺所言是宜蘭風水之說。『把』音 pe2,意為『把守』。一般認為『龜』就是宜蘭東北 方海上的龜山島,而『蛇』有三說:一指蘇澳到大里之間的沙汕;一指東澳烏石鼻;另說為北 方澳的七星嶺,其地勢綿延入海,形如長蛇出洞。另一報導人吳清池表示,宜蘭因為有『龜蛇 把海口』,龜蛇均好水之物,所以宜蘭的水又清涼又甜,而且極少缺水。」上段話見於邱坤良、

施如芳、張秀玲、藍素婧、郝譽翔著《宜蘭口傳文學》,宜蘭市:宜蘭縣政府,2001,頁 345-346。

根據現今的地理學解釋,「蛇」之說當以第一說為當。

39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一封域,山川條,頁 12-13。

(12)

參、水陸交通 一、對外交通

噶瑪蘭因為地形封閉,所以對外交通一直非常不便。無論南來或北往,甚至 向西行,都需穿越山嶺,翻山越嶺,極盡辛苦,早期有些山路可進出噶瑪蘭,有 些見諸文字,有些有舊跡可循。噶瑪蘭聯外的道路有40

(一)西部交通路線

1.埔里----噶瑪蘭線 2.水沙連----蛤仔難線 3.中部內山----噶瑪蘭線 4.九芎林----叭哩沙喃線 5.大坪林----溪洲線 6.艋舺----礁溪「備道」線 7.艋舺----頭圍線 8.頭圍----黃總大坪線 9.淡蘭道路:(1)沿海三貂線

(2)「白蘭」東行道 (3)楊廷理新路 (4)淡蘭古道

(二)宜蘭花蓮交通路線

噶瑪蘭南向花蓮的管道為「蘇花道路」。蘇花道路的開闢始於清同治十三年

(1874)九月十八日。先是六月,沈葆楨督防台灣,計畫開闢由南關至岐萊後山 之道路,乃遣調福建省提督羅大春率綏遠軍,會同土勇,自蘇澳開道,二年後完 工。其里程在「羅提督里程碑」記載得很清楚。碑記云:

自蘇澳至東澳二十里,自東澳至大南澳三十里,自大南澳至大濁水 溪三十里,自大濁水溪至大清水二十五里,自大清水至新城四十五 里,自新城至花蓮港北岸五十里,以上自蘇澳至花蓮港北岸計程二 百里。41

此古道自闢建後,於 1877 年廢置,1890 年一度由蘇澳通至大南澳,旋復廢阻,

直到日治 1910 年代,日本人才再整修,闢建蘇花道路。

(三)台北通宜蘭道路

淡蘭便道,建於光緒十一年 9 月至 11 月。

40 以下這些道路的詳細記錄可參看戴寶村著《宜蘭縣交通史》第二章〈清代的交通〉,宜蘭市:

宜蘭縣政府,2001,頁 13--39。

41 宜蘭文獻,宜蘭文獻委員會重刊合訂本,頁 5--6。對於蘇花公路宜蘭段的詳細情形可參看吳 永華著《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4。

(13)

卓克華〈淡蘭古道與金字碑之研究〉42一文對於清代入蘭道路考證詳實、旁 徵博引,他將入蘭道路以表列出如下:

編號 古道年代 路名 開路與修路或紀述者 起 程 與 沿 途 所 經 路 線 出 處 1 乾隆年間 文山西線 姚瑩 由艋舺大坪林進山,從內山(今烏來地區)行走,

經大湖隘抵東勢溪洲。

噶瑪蘭志略、噶瑪 蘭廳輿圖

2 乾隆末葉 文山東線

艋舺武營南門,經古亭村,水汴頭、觀音嶺腳、

深坑仔街、楓仔林、石碇仔街、烏塗窟嶺腳、大 隔門、柯仔崙坑、粗崛坑、仁里坂、灣潭渡、鶯 仔瀨、石槽坑、三分仔坑、頂雙溪、四堵寮、金 面山分水崙(淡蘭交界)、嶺腳、礁溪街北,噶 瑪蘭三結街。

噶瑪蘭廳志、淡水 廳志

3 嘉慶中葉 入蘭備道

由頭圍後山土地坑北行,經樟崙、炭窯坑、統櫃、

虎尾寮過溪、上大粗坑、過崙仔洋,至萬順寮、

樟腳、六張犁,直達艋舺武營頭出口。

噶瑪蘭廳輿圖

4 道光年間 入蘭孔道

頭圍北關砲臺斜過石硿仔山,至鹿寮(一名待牛 寮)、大溪(按內大溪)、大坪、雙溪頭、出淡屬 之水返腳,抵艋舺,為安溪茶販之入蘭孔道。

臺灣府輿圖纂要、

噶瑪蘭廳志

5 道光年間 口碑之路 唐羽

自頂雙溪柑腳,翻坑谷入大坪,烏山,三分二,

坪溪,至石硿嶺,出外澳。中途由三分二,可通 內大溪。(由頭圍北關之外澳仔,登山至外石硿 嶺、轉北內石硿嶺、越嶺至烏山溪尾寮、黃總大 坪)

唐羽採訪口碑、臺 灣府輿圖纂要

6 光緒 11 年 12 月 劉朝祐 自烏來通至宜蘭,開山闢石碇路百餘里。 劉壯肅公奏議 7 光緒 13 年 劉銘傳 自淡水至宜蘭,經平林尾、樟谷坑、摩壁潭、倒

吊子、四堵等地。 劉壯肅公奏議

編號 古道年代 路名 開路與修路或紀述者 起 程 與 沿 途 所 經 路 線 出 處 1 乾隆中葉以前 蛤 仔 蘭 孔

自淡水東北行,經八堵、雞籠、過深澳、至三貂,

取道嶐嶐嶺。 噶瑪蘭志略

2 乾隆中葉 (舊道) 土著白蘭

由暖暖、三瓜仔過三貂嶺,經頂雙溪。又一說由 暖暖街直接入山,經十分寮、楓仔瀨,經頂雙溪。

(1)臺北縣志(2)

杉山靖憲「臺灣名 勝舊蹟誌」

3 乾隆末葉迄嘉慶 中葉

入 蘭 初 闢 孔道

由三貂社經內林、七星堆、嶐嶐嶺,石磴如梯,

為入蘭初闢孔道。

「臺灣府輿圖」之

「噶瑪蘭廳輿圖」

4 嘉慶十二年間 楊廷理新

楊廷理

自艋舺,至錫口,至水返腳,至七堵,至蛇仔形 住宿。蛇仔形二十里至武丹,至丹裡,至三貂社,

可住宿,三貂五里至瓏瓏,至卯裏嶺腳,至大溪,

至烏石港。

噶瑪蘭志略之謝金 鑾「蛤仔難紀略」

5 嘉慶中、末葉 入蘭正道 由淡水、三貂過嶐嶐,抵頭圍,係入山正道。 噶瑪蘭志略之「雙 銜會奏」

6 道光三年 三貂嶺道

林平侯

自苧仔潭至大里簡,七八十里,嶺道溪梁,年需 修葺,伊子國華,繼志不懈。

噶瑪蘭廳志之「仝 卜年修三貂嶺路 記」

7 道光四至五年 呂志恆 刻下三貂正道,大半已修整寬平,行旅往來不絕。 噶瑪蘭廳志之「噶 瑪蘭廳定制」籌議

8

道光九年 臺北道里

姚瑩

由艋舺北行,過錫口、南港、水返腳、一堵山、

五堵、七堵、八堵、暖暖、碇內過溪、楓仔瀨、

復過溪、鯽魚坑、過渡、伽石、三貂(爪)仔、

苧仔潭過水、三貂嶺、嶺頂;嶺路出開,窄徑懸 磴甚險,肩輿不能進。牡丹坑、粗坑口過渡,頂 雙溪,有渡,魚行仔有溪,下雙溪過渡,遠望坑 民壯寮,轉東半嶺、草嶺、下嶺,至大里簡民壯 寮,番薯寮、大溪、梗枋、北關,至烏石港。

姚瑩東槎紀略之

「臺北道里記」

9 同治年間 總兵巡閱 路線

臺灣總兵劉明燈

由艋舺營北行,經錫口、水返腳、五堵、六堵、

七堵、暖暖嶺、三爪仔、三貂嶺、大里簡、北關、

頭圍、三圍、噶瑪蘭城。回程由原途至七堵轉雞 籠,再循原路回艋舺。

臺灣兵備手抄。

42 卓克華〈淡蘭古道與金字碑之研究〉收於《臺北文獻》直字 109 期,民國 83 年 9 月,頁 69--128。

(14)

從以上的舊古道可知,早期噶瑪蘭地區和中部地區有山路可相通,所以在嘉慶十 一年(1806)有台灣西岸的新竹、彰化一帶的部份泉人移入宜蘭地方。關於這些 舊道所經地方,楊廷理有詩記之:〈丁卯九日錫口道中〉〈上三貂嶺〉〈孟夏六 日重上三貂嶺口占〉43;孫爾準則以詩描繪關隘之處--〈噶瑪蘭北關〉44;道光己 酉(二十九)年,通判董正官赴蘭履任,以詩記路途:〈由雞籠口上三貂嶺,過 雙溪到遠望坑界,入噶瑪蘭境〉;同治六年(1867)冬,臺灣總兵劉明燈,北巡 經過三貂嶺,有感詠詩,並刻於山邊摩崖,即民間所云:「金字碑」

早期自外地進入宜蘭,雖然可利用淡蘭、草嶺古道等陸路交通,但是山路崎 嶇,狹隘難行,對於民生物資和人員的運輸,仍以海路為方便。噶瑪蘭對外海路 交通最早載於康熙卅四年,有大雞籠通事賴科、潘冬等,為通山東土番,以七人 為侶,越度叢山,抵達東面,並將該地之崇爻八社招撫歸附。此次探勘路線係採 陸路,其後一年一次之往返貿易,率多採行海路,由安平鎮大港出口,沿海邊而 行,順著西北風,歷鳳山、打狗,過郎嬌,至沙馬磯頭(今鵝鑾鼻一帶)。然後 向東轉行山背,改用南風北駛,到達山後,此路為由南台灣至宜蘭;另從北台灣 到宜蘭則是從「東北山外,悉皆大海,又當從水道沿山,歷哆囉、猴猴,始到蛤 仔難,水道二十一更;南路船無有過者,惟淡水社船由大雞籠,三朝而至云」45 另有一條為「雞籠城以外無路可行,亦無垵澳可泊,舟隻惟候夏月風靜,用小船 沿海墘而行,一日至三朝社,三朝至蛤仔難」46海路交通對於噶瑪蘭而言,也是 重要交通方式。

雖說入蘭陸路多條,但都是深菁鳥道,輾轉迂迴,盤山越嶺,有些仍有生番 出沒,以致危機四伏。海路也非一帆風順,因為「烏石港沙汕之外,即係大洋深 水。查蘭屬洋面,與通臺南北異風,潮汐反信。緣北來有雞籠、泖鼻之險,落漈 不遠,每遇船隻入蘭,必依島嶼而行;否則東風一扇,便如弱水傾舟矣。又如內 地商船須候南風順渡,及至雞籠,又須候北風方可入蘭抵港。」47其險如此,有 何便利可言?

二、對內交通

噶瑪蘭對外有海路交通,對內,河川則具有其不可磨滅的航運功能。除天然 環境形塑而成的蘇澳港外,因河海交會而形成的港口比較有名的有俗稱西港的烏 石港和稱為東港的加禮遠港,這兩個港口在嘉慶元年(1796)漢人大量入墾以後,

在陸路交通困難,物資搬運不便之下,即以河港的姿態扮演其轉換物產的重要角 色。雖然做為港口的條件不是很理想,如屬於沙岸地形,河道容易淤積,加上季 節風的吹襲,船隻只能利用春、夏間航行,此外,由於蘭地多雨多颱,河川下游

43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八雜識(下),頁 389--391。

4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八雜識(下),頁 406--407。

45 以上對於噶瑪蘭海路交通之敘述,詳見卓克華〈淡蘭古道與金字碑之研究〉,收於《臺北文獻》

直字 109 期,民國 83 年 9 月,頁 70。

46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一封域,頁 5。

47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二規制(上)海防附考,頁 43。

(15)

地帶地勢低窪,洪水一來很容易造成河道的變遷乃至淤塞,無不影響其航運的價 值。但在早期,因為宜蘭境內多河流,少道路,以致各村社之聯繫仍需仰賴河運,

無論是對外交通或是對內農產品的運輸出口等都是。

「蘭陽平原地勢低平,早期陸路交通的道路修建,交通工具並非便捷,各地 大小不的河川往往成為自然的交通港道,尤其是溪北的宜蘭河與溪南的冬山河

(加禮遠港)更發揮極重要的河運功能」48如上所述,宜蘭境內的河流並不是良 好的渡河,但在當時卻因河川搭建橋樑的不易,所以設置舟筏渡河,以利兩岸的 交通往來。清代宜蘭有名的渡口有:依 1837 年成書的《噶瑪蘭志略》所載,當 時較著名而列入志書的渡口有下列數個:

1. 奇立板渡:廳治東十里,為東勢海口,上通抵美福,下達濁水溪。

2. 三鬮仔渡:廳治西里許,為入山樵採大路,上通新城仔,下達船仔頭。

3. 七結渡:廳治西五里,為入山樵採大路,上通金包里,下達新城仔。

4. 下渡頭:廳治北三里,為蘇澳、大堀透頭圍大路,上通船仔頭,下達大堀。

5. 豬母乳寮渡:廳治北三十里,為頭圍大路,上通大堀,下達烏石港。

以上渡口均為官渡,由以上記錄已能看出這些渡口均一地連結一地,形成一連環 之水道。除了以上渡口,1853 年陳淑均的《噶瑪蘭廳志》則載有十五個渡口,

列舉如下:

1. 奇立板渡:在廳東十里,為東勢海口大路。其水上通抵美福社,下達濁水溪 流。

2. 三鬮仔渡:在廳西里許,為入山採樵大路。其水上通新城仔,下達船仔頭。

3. 新城仔渡:在廳西二里,為入山採樵大路。其水上通七結,下達三鬮仔。

4. 七結渡:在廳西五里,為入山採樵大路。其水上通金包里股,下達新城仔。

5. 金包里股渡:在廳西七里,為入山採樵大路。其水上通叭哩沙喃,下達七結。

6. 溪洲渡:在廳南七里,即濁水溪,為入叭哩沙喃大路。過渡數里有把總汛。

其水上通叭哩沙喃,下達清水溝。

7. 清水溝渡:在廳南八里,為東勢清水溝、鹿埔一帶大路。其水上通溪洲,下 達二結。

8. 二結渡:在廳南八里,為羅東大路。其水上通清水溝,下達三結。

9. 三結渡:在廳南十里,為奇力簡、蘇澳大路。其水上通二結,下達茅仔寮。

10.茅仔寮渡:在廳東南十一里,為東港大路。其水上通三結,下達加禮遠港。

11.奇力簡渡:在廳南二十六里,為加禮遠、蘇澳諸大路。其水上通冬瓜山,下 達加禮遠港口。

12.船仔頭渡:在廳北一里,為頭圍水、陸大路。其水上通三鬮仔,下達下渡頭。

13.下渡頭渡:在廳北三里,為淺澳、大崛透頭圍大路。其水上通船仔頭,下達 大崛。

14.大堀渡:在廳北十二里,為豬母乳寮透頭圍之路。其水上通下渡頭,下達豬 母乳寮。

48 戴寶村著《宜蘭縣交通史》,宜蘭市:宜蘭縣政府,2001,頁 48。

(16)

15. 豬母乳寮渡:在廳北三十里,為頭圍大路。其水上通大堀,下達烏石港。

從這些支流來看,加禮遠港的流域包括現今的冬山鄉,羅東鎮以及五結鄉等幾個 鄉鎮,其蜿蜒流長的河道,在利澤簡以下又有流流社、新店、社尾、婆羅辛仔宛 社,以及清水等地方。加禮遠港的內陸河道在清代富有舟楫之利,清代乃至二十 世紀初葉,海船如「垵邊」者,在入港後,除在出海口附近的清水停靠外,沿著 河道可以行進到中游地帶的利澤簡街,並在此裝卸貨物,然後再以駁船或更小的 鴨母船直達羅東的南門港,以及冬山街上和五十二甲地帶。利澤簡即以這種加禮 遠港內陸的貨物轉運站,發展成為早期溪南熱鬧的街市,此外,位於加禮遠港下 游海口沿岸的清水雖然地處海岸沙丘背後,土地貧瘠,因為「正當加禮遠港船入 口,貨運集結,昔日土礱間、雜貨店林立,相當繁榮」49可惜,因為火車的開通,

河道的改變,船隻不再進港停靠,以致利澤簡此地逐漸沒落。可見在清代,船運 的便利與否也關係一個城鎮的興衰。

宜蘭早期大大小小的河川均有舟楫之利,在陸路交通尚未發達前,確實是宜 蘭重要的交通動脈,至於行走船隻的大小則隨著河道的變化而更改,淺而窄的地 方行走類似鴨母船的小船,水比較深且夠寬的河道則撐著稍大一點的駁船,往來 於河道各地。對外的交通運輸則以海船為工具,如以「垵邊船」輸出宜蘭盛產的 稻米、花生等到基隆、淡水,乃至中國沿海各地,然後在當地輸入日常民生用品:

鹽、糖、雜貨等,而宜蘭這個屬於較晚開發的漢人移民社會便在這種船運交通的 支撐、維繫下,得以持續地發展和建立。當然,在宜蘭,舟楫的運用決非漢人之 專利,在漢人未入墾前,喜歡沿著河道居住的噶瑪蘭人早已有他們的航運工具(蟒 甲),甚至其後西方的學者和傳教士,如馬偕牧師曾駕著小船行走冬山河上,這 也是很自然的事。尤其從陳淑均的《噶瑪蘭廳志》中的〈噶瑪蘭廳地輿全圖〉〈噶 瑪蘭廳水利堤堰全圖〉,其視角全是由海上眺望蘭陽平原,更可見水運交通對清 代宜蘭的重要,也符合臨海的生活方式。

第二節 雨水˙天災˙宜蘭人

宜蘭,號稱為「水故鄉」50,俗諺也云:「竹風蘭雨」,宜蘭的確是一個多水

49 施添福《台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2,頁 284。

50 宜蘭縣政府於 2003 年七月於總統府辦理地方文化展,出版一本《宜蘭水故鄉》來簡介宜蘭縣。

(17)

之鄉。清代的先住民,除了開墾讓雨水澆淋過的土地,也要防範過多的雨水所造 成的災害,天災人禍在這塊土地不斷上演,給予先住民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淬瀝,

宜蘭先住民憑藉當初開墾的豪情壯志,承接所有的考驗,順應地形、氣候,發展 出宜蘭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今日許多令人大啖不已的宜蘭名產,宜蘭人「內 熱外冷」之個性也在此環境下被塑造了。

壹、雨水

宜蘭因地形封閉,導致潮溼多雨,舊時衛生條件差以致瘴氣四起,使得許多 官員至此染病而亡。《噶瑪蘭廳志》對於宜蘭的氣候、水文有詳細的記載:

蘭僻在東北島,地勢漸高,東臨大海,與內地遠隔重洋,距郡亦越 千里。臺郡視內地氣候懸殊,而蘭與通臺氣候亦自有別。……蘭則 冬多淋雨,積潦成渠。蘭尤時常陰翳連天,密雨如線。即逢晴霽,

亦潮溼異常。蓋自淡水之水返腳,至蘭之蘇澳一帶,海瘴山風,交 釀濃露,日哺而注,日出未消;值夜則霏霏如霰,邨舍園林,咫尺 莫辨;茅檐日高,尚留餘滴;故常交霪為雨,與通臺氣候竟有不同

。……春夏頻旱,秋冬頻潦,東南雲蒸則滂沱,西北密雲鮮潤澤,

所以雲行雨施,必在南風盛發之餘。51

「蘭尤時常陰翳連天,密雨如線。即逢晴霽,亦潮溼異常。」,對此楊廷理有詩 為證:「倚囊誰共話深更?兀坐青燈撫短檠。點滴茆簷流不了,滂沱荒砌漫將平。

蚓簫蛙鼓凄涼調,別緒羈思去住情。治賦無才民待澤,終朝翹首課陰晴。(時每 甲擬徵租若干石之議,尚無定示。開丈半月,晴少雨多,不勝焦灼)52多雨成 潦,甚且造成河川改道,沿岸氾濫成災,文人悶雨夜坐不勝焦灼,人民生活苦不 堪言。雨水並未為噶瑪蘭帶來大利多,反而讓噶瑪蘭地區成為一陰濕瘴癘之鄉:

南北淡水,均屬瘴鄉。……北淡水之瘴,瘠黝而黃、脾洩為痞,為 鼓脹。蓋陰氣過盛,山嵐海霧鬱蒸,中之也深。又或睡起醉眠,感 風而發,故治多不起。……惟蘭初闢時,誠有如北淡所云者。……

……從前東勢一帶,水色儼如刀削,行人涉起,鯽魚趁腳而飛,食 之則腹痛洩瀉而死。涉者不用鹽刷洗,則腳痒蛆爛。蘇澳一莊,山 水惡劣,因水從深林密菁中流出,不無毒蛇惡鳥雜入污穢,故居民 多染患病症。53

51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五(上)風俗(上)氣候,頁 200。

52 楊廷理〈悶雨夜坐〉,收於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八雜識(下),頁 392。

53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五(上)風俗(上)氣候,頁 201--2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宜蘭縣有一本由宜蘭縣政府在 1998 出版的「十個舊地名的故 事」,雖是專書但是其有點類似鄉土志,且其探討的地名數量也過

(三)個人全能:各單位最多錄取一名,最高者名次列前。國中組、國小高年級 組(繩、球、棒、帶)四項取最高三項分數相加之總分;國小中年級組(徒

「深化且全面之自由貿易區(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 DCFTA) 」已於同年 9 月生效,預計將為烏克蘭入 歐進程及國家政經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2019

目前服務範圍有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七縣市。設有基隆、羅 東、花蓮、玉里、金門、連江等 6

答: 芝玲往返沙鹿中心和竹東中心一趟的平均時速為每小時 公里。...

新界 新界 鄉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更新日期 :2011/05/26 19:28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 宜蘭縣 26 日電).

我很坦白地講,我是一個蘇格蘭迷,這實在不能怪我,比方說,Auld Lang Syne、Loch Lomond 和 Danny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