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乘莊嚴經論》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乘莊嚴經論》CBETA 電子版"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乘莊嚴經論》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31, No. 1604

No. 1604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

太子右庶子安平男臣李百藥奉 勅序

  臣聞。天帝受無上之法。景福會昌。輪王致正真之道。神祇合德。是則聖人執契

。玄化潛通。至誠所感。冥功斯應。皇情西顧。法海東流。如開洪範之圖。似得圓光 之夢。持綫妙典。發金口而祕綸言。書葉舊章。自龍宮而升麟閣。昔迦維馭世。大啟 法門。懸明鏡於無象。運虛舟於彼岸。空有兼謝。生滅俱忘。絕智希夷之表。遺形動 寂之外。然隨緣利見。應跡生知。震大地而萃人天。放神光而掩日月。百億須彌。俱 霑聲教。三千世界。盡入隄封。愍三毒之韁鎖。矜五蔭之纏蓋。惜飛電於浮生。歎懸 藤於逝水。八關云闢。開慧識於幽塗。三乘方軌。運慈心於朽宅。龍興霧集。神動天 隨大道為心。望法雲而遐舉。聞聲悟道。漸初地而依仁。遷奈苑之喬枝。入祇園之隩 室。酌智水之餘潤。承慧日之末光。既而稅駕連河。歸真雙樹。聖靈逾遠。像教浸微

。大義或乖。斯文將墜。穿鑿異端。分析多緒。是末非古。殊塗別派。天親初學之輩

。尚致西河之疑。龍樹究竟之儔。彌深東魯之歎。仰惟法寶。盡諦無為。故經文云。

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佛依法住。豈止研幾盡性。妙物窮神。出入無間。苞含元氣 而已。若夫惟天為大。寒暑運其功。謂地蓋厚。山澤通其氣。是以姬文以大聖之姿。

幽贊易道。丘明懷同恥之德。祖述微言。諸經著論。俯同斯旨。大乘莊嚴論者。無著 菩薩纂焉。菩薩以如來滅度之後。含章秀發。三十二相。具體而微。八千億結。承風 俱解。弘通正法。莊飾經王。明真如功德之宗。顯大士位行之地。破小乘執著。成大 乘綱紀。其菩提一品。最為微妙。轉八識以成四智。束四智以具三身。詳諸經論所未 曾有。可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聖上受飛行之寶命。總步驟於前王。屈天師之尊。智周萬物。應人皇之運。道照 三明。慈惠外宣。神機內湛。端扆而役百靈。垂拱而朝萬國。彌綸造化之初。含吐陰 陽之際。功成作樂。既章韶舞。治定制禮。言動翠華。金輪所王。封疆之固惟遠。芥 城雖滿。龜鼎之祚無窮。光闡大猷。開導群品。凡諸內典。盡令翻譯。摩伽陀國三藏 法師波羅頗蜜多羅。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剎利王之種姓也以大唐貞觀元年十二月入京

。法師戒行精勤。才識明敏。至德隣于初果。多能亞夫將聖。繼澄什之清塵。來儀上 國。摽生遠之逸氣。高步玄門。帝心簡在。皇儲禮敬。其博聞強記。探幽洞微。京城

(2)

  勅尚書左僕射 國公房玄齡。散騎常侍行太子左庶子杜正倫銓定。義學法師慧乘 慧朗法常智解曇藏智首道岳惠明僧辯僧珍法琳靈佳慧賾慧淨玄謨僧伽等。於勝光寺共 成勝業。又勅太府卿蘭陵男蕭璟監掌修緝。三藏法師云。外國凡大小乘學。悉以此論 為本。若於此不通。未可弘法。是以覃思專精。特加研究。慧淨法師。聰敏博識。受 旨綴文。玄謨法師。善達方言。又兼義解。至心譯語。一無紕謬以七年獻春此始。撰 定斯畢。勒成十有三卷二十四品。勅太子右庶子安平男李百藥序之云爾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緣起品第一

  偈曰

 義智作諸義  言句皆無垢   救濟苦眾生  慈悲為性故   巧說方便法  所謂最上乘   為發大心者  略以五義現 

  釋曰。莊嚴大乘經論。誰能莊嚴。答義智能莊嚴。問義智云何莊嚴。答開作諸義

。問以何開作。答以言及句。問以何等言。以何等句。答以無垢言以無垢句。無垢言 者。謂能至涅槃城。無垢句者。謂字句相應。若離無垢言句。則於諸義不能開曉。問 以何義故莊嚴。答為救濟苦眾生故。問眾生自苦。何因救濟。答為菩薩者大悲為體生 憐愍故。問若救他苦莊嚴何法。答莊嚴如來巧說方便法。問何等方便法。答所謂最上 乘。問為誰故莊嚴。答為發大乘心者。問以幾義莊嚴。答略以五義示現。問何者五義

。偈曰

 譬如金成器  譬如花正敷   譬如食美膳  譬如解文字   譬如開寶篋  是各得歡喜   五義法莊嚴  歡喜亦如是 

  釋曰。此中五譬即譬彼五義莊嚴。如其次第。能令發大心者信向故。受教故。思 惟故。修習故。證得故。問其義云何。答金成譬。為令信向轉彼心故。華敷譬。為令 受教開示彼故。食膳譬。為令思惟得法味故。解文譬。為令修習更不思故。開篋譬。

為令證得真實菩提分寶自覺證故。由此五義分別大乘。能令彼人得生愛樂。問若彼法 自性功德具足。何義更須莊嚴為。答此問。偈曰

 譬如莊美質  臨鏡生勝喜   妙法莊嚴已  得喜更第一 

(3)

  釋曰。譬如美質加莊像。現在於鏡則生勝喜。何以故。為有悅故。菩薩亦爾。莊 嚴妙法義入自心則生勝喜。何以故。為有問故。問彼法有何功德須此莊嚴。強欲令他 恭敬信受耶。偈曰

 譬如飲藥苦  病差則為樂   住文及解義  苦樂亦如是   譬如難事王  因事得威力   如是難解義  因解得法財   譬如見生寶  不別則不愛   如是聞妙法  不覺亦不喜 

  釋曰。此三偈次第顯示妙法有三功德。一顯斷障因功德。二顯自在因功德。三顯 妙喜因功德。問此義云何。答如飲苦藥。初時則苦。以難服故。後時則樂。以病差故

。此法亦爾。住文時苦。味難得故。解義時樂。障病破故。如事嚴王。初時則苦。難 得意故。後時則樂。與威力故。此法亦爾。思惟時苦。深難解故。思度時樂。長聖財 故。如見生寶。未別時則不愛。謂無用故。識別時則深重。知有用故。此法亦爾。修 行時則不喜。謂空無用故。修度時則深悅。知有大用故。緣起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第二

  釋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說。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彼疑網。成立大乘真 是佛說。偈曰

 不記亦同行  不行亦成就   體非體能治  文異八因成 

  釋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體

。六者非體。七者能治。八者文異。第一不記者。先法已盡後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 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此不記故知是佛說。第二同行者

。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後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第三不行者。大乘深 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 佛說。第四成就者。若汝言餘得菩提者說有大乘。非是今佛說有大乘。若作此執則反 成我義。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第五體者。若汝言餘佛有大乘體此佛無大乘體

。若作此執亦成我義。大乘無異體是一故。第六非體者。若汝言此佛無大乘體。則聲 聞乘亦無體。若汝言聲聞乘是佛說故有體大乘非佛說故無體。若作此執有大過失。若 無佛乘而有佛出說聲聞乘者理不應故。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無分別智。由無 分別智能破諸煩惱。由此因故不得言無大乘。第八文異者。大乘甚深非如文義。不應 一向隨文取義言非佛語。復次若汝言初不記者。由佛無功用心捨故。若作此執是義不 然。偈曰

(4)

 諸佛三因緣  現見亦護法   如來智無礙  捨者不應爾 

  釋曰。若此大乘非佛說者。是為大障。諸佛有三因緣。何故不記。一無功用智恒 起是眼恒見。二恒作正勤守護正法。三如來智力無有障礙。由此三因。汝言捨而不記 者。不應道理。復次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 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

 非全非不違  非行非教授   是故聲聞乘  非即是大乘 

  釋曰。有四因緣非即以聲聞乘為大乘體。非全故。非不違故。非行故。非教授故

。非全者。聲聞乘無有利他教授。但為自厭離欲解脫而教授故。非不違者。若言聲聞 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義不然。何以故。雖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 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聲聞乘行則得大菩提 果。是義不然。非方便故。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 如搆角求乳。不可得故。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聲聞乘無。是故聲聞乘不得即是大乘

。復次今更示汝相違義。偈曰  發心與教授  方便及住持   時節下上乘  五事一切異 

  釋曰。聲聞乘與大乘有五種相違。一發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持異。

五時節異。聲聞乘若發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

。時節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大乘不爾。發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住持亦 多。福智聚大故。時節亦多。經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違。是故不應以小乘行 而得大乘果。復次若汝言佛語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羅。二者顯示毘尼。三者不違法空

。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違此三相故非佛語。若作此執是義不然。偈曰  入自大乘經  現自煩惱滅 

 廣大甚深義  不違自法空 

  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自煩惱毘尼故。由菩薩以分 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此乘與三相不相違

。復次前說不行者。我今更示此義令汝信受。偈曰  有依及不定  緣俗亦不普 

 退屈忖度人  寧解大乘義 

  釋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故。不 普故。退屈故。彼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證智故。不定者。有時更有。異智生故。緣 俗者。忖度世諦。不及第一義諦故。不普者。雖緣世諦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退屈

(5)

。若爾何者是耶。偈曰

 廣大及甚深  成熟無分別   說此二方便  即是無上乘 

  釋曰。廣大者。謂諸神通。由極勤方便令他信解故。甚深者。謂無分別智。由難 行故如其次第。一為成熟眾生。二為成熟佛法。即說此二為無上菩提方便。此二方便 即是無上乘體。問若爾有人於中怖畏。過失云何。偈曰

 不應怖而怖  由怖被燒然   怖引非福故  長時過患起 

  釋曰。若人非怖畏處妄生怖畏。是人即墮極熱惡道而被燒然。何以故。由此怖畏 引大非福聚生。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經無量劫受大熱惱。問彼人復有何因生此怖畏。偈 曰

 非性非法朋  少慧少因力   怖此深妙法  退失大菩提 

  釋曰。若人生怖由四因緣。一非種性。離菩薩性故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三少慧 力。未解大乘法空故。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緣於甚深妙 法橫生怖想。由此想故於大菩提福智二聚應得不得。是名為退。汝今應知。此退過患 最極深重。已說怖過及怖因。次說不應怖畏因。偈曰

 無異即互無  有異即險處   無譬種種說  續說多門說   非有如文義  諸佛甚深體   聰慧正觀人  應知不應怖 

  釋曰。無異即互無者。若汝言聲聞乘即是大乘無異大乘體。若如是者。即聲聞辟 支佛乘復無有體。何以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有異即險處者

。若汝許有異大乘體。此體即是一切智道。最為第一險處。由難度故此應仰信。何因 怖耶。無譬者。於一時中無二大乘並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怖二耶。種種說者。今 此大乘非獨說空。亦說大福智聚。應解此意。何因獨怖空耶。續說者一切時中決定相 續說空汝非乍聞。何因怖耶。多門說者彼彼經中多門異說顯大要用。破諸分別得無分 別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如來但應言空不說如法性實際等。既說有多門何因獨怖空 耶。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諸佛甚深體者。佛 性甚深卒難覺識應求了別何因怖耶。由如是等因緣故。聰慧正觀人於此大乘不應怖畏

。已說不應怖畏因。次說能行此法智。偈曰  隨次聞思修  得法及得慧 

 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毀 

(6)

  釋曰。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次於正義能起正憶。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次從彼彼得證法果。次從彼後起解脫智。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能行此法。汝若自無此 智。不應決定言非佛語。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怖畏此法句。偈曰

 不解解不深  深非思度解   解深得解脫  諸怖不應爾 

  釋曰。不解者。若汝言如是深法非我所解。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解不深者。若 汝言佛解亦不深。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深非思度解者。若汝言 何故此深。非思量境界。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解深得解脫者。若汝言何故獨解深義 能得解脫。非思量人能得解脫。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如是已遮怖畏此法句。次以不 信成立大乘。偈曰

 由小信界伴  不解深大法   由汝不解故  成我無上乘 

  釋曰。小信者。狹劣信解故。小界者。阿梨耶識中熏習小種子故。小伴者。相似 信界為眷屬故。此三若小則不信別有大乘。由此不信則成我所立是無上法。已說成立 大乘次遮謗毀大乘。偈曰

 隨聞而得覺  未聞慎勿毀   無量餘未聞  謗者成癡業 

  釋曰。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隨聞復生謗毀。汝於未聞無信可爾。何以故。不 積善故未聞者多慎勿謗毀。汝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壞前聞故。已遮謗毀。次遮 邪思。偈曰

 如文取義時  師心退真慧   謗說及輕法  緣此大過生 

  釋曰。師心者。謂自見取。非智者。邊求義故。退真慧者。如實真解未得退故。

謗說者。毀善說故。輕法者。嫉所聞故。緣此非福次身受大苦報。是名大過起。已遮 邪思。次遮惡意。偈曰

 惡意自性惡  不善不應起   況移於善處  應捨大過故 

  釋曰。惡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惡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於過失法中起。何 況於非過法中起。是故急應須捨大過患故。成宗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歸依品第三

  釋曰。如此已成立大乘。次依大乘攝勝歸依。偈曰  若人歸三寶  大乘歸第一 

 一切遍勇猛  得果不及故 

(7)

  釋曰。一切歸依三寶中。應知大乘歸依最為第一。何以故。由四種大義自性勝故

。何者四義。一者一切遍義。二者勇猛義。三者得果義。四者不及義。此義後當說。

由此四義多有留難。諸歸依者或能不能。能者為勝。已說歸依勝。次勸勝歸依。偈曰  難起亦難成  應須大志意 

 為成自他利  當作勝歸依 

  釋曰。難起者。所謂勝願。由弘誓故。難成者。所謂勝行。由經無量劫故。由如 此難應須發大志意。何以故。為欲成就他利與自利故。他利者。所謂願行。由願行是 名聞因故。自利者。所謂大義。由大義是自體果故。前說四義。今當先說一切遍義。

偈曰

 眾生遍乘遍  智遍寂滅遍   是名智慧者  四種一切遍 

  釋曰。大乘歸依者有四種一切遍。一者眾生一切遍。欲度一切眾生故。二者乘一 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達二無我故。四者寂滅一切遍。生死涅槃體是 一味。過惡功德不分別故。已說一切遍義。次說勇猛義。偈曰

 悕望佛菩提  不退難行行   諸佛平等覺  勇猛勝有三 

  釋曰。大乘歸依有三種勝勇猛。一願勝勇猛。歸依佛時求大菩提多生歡喜知勝功 德故。二者行勝勇猛。起修行時不退不屈難行行故。三者果勝勇猛。至成佛時與一切 諸佛平等覺故。復次由此勇猛。彼諸佛子恒得善生。偈曰

 發心與智度  聚滿亦大慈   種子及生母  胎藏乳母勝 

  釋曰。菩薩善生有四義。一者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者生母勝。以般若 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者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者乳母勝。以大悲長養 為乳母故。復次善生者。由勇猛故恒得勝身。偈曰

 妙相成生力  大樂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  是名為勝身 

  釋曰。菩薩身勝有四種。一者色勝。得妙相嚴身勝轉輪王等相故。二者力勝。得 成熟眾生自在力故。三者樂勝。得寂滅上品佛地無邊樂故。四者智勝。得救一切眾生 大巧方便故此四成就是名佛子善生。所謂色成就力成就樂成就智成就。復次由此勇猛 得與王子相似。偈曰

 光授法自在  巧說善治攝   由此四因故  佛種則不斷 

  釋曰。由四因緣王種不斷。一者入位受職。二者增上無違。三者善能決判。四者

(8)

謂於學戒者過惡能治功德能攝故。復次由此勇猛得與大臣相似。偈曰  入度見覺分  持密利眾生 

 由此四因故  得似於大臣 

  釋曰。有四種因是大臣功德。一者入王禁宮。二者見王妙寶。三者祕王密語。四 者自在賞賜。勇猛菩薩亦爾。一者常得善入諸波羅蜜。二者常見處處經中大菩提分寶

。由不忘法故。三者常持如來身口意密。四者常能利益無邊眾生。已說勇猛義。次說 得果義。偈曰

 福德及尊重  有樂亦苦滅   證樂證法陰  習盡有滅捨 

  釋曰。大乘歸依者得此八果。一者信解時得大福德聚。二者發心時得三有尊重。

三者故意受生時得三有中樂。四者解自他平等時得大苦聚滅。亦得滅一切眾生苦力。

五者入無生忍時覺證最上樂。六者得菩提時證大法陰。法陰者所謂法身。如此法身名 為大。名為勝。名為常。名為善聚。是無邊修多羅等法藏故名大。一切法中最上故名 勝。永無有盡故名常。為力無畏等善法積聚故名善聚。七者得熏習聚盡永滅無餘。八 者得有滅捨。有捨者不住生死。滅捨者不住涅槃。已說得果義。次說不及義。偈曰  大體及大義  無邊及無盡 

 由善世出世  成熟神通故 

  釋曰。大乘歸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體。

二者大義。三者無邊。四者無盡問此云何。答大體者。謂世間善根。已得超過二乘故

。大義者。謂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無邊者。謂成熟善根。能成熟無邊眾生 故。無盡者。謂神通善根。至無餘涅槃亦無盡故。已說歸依勝義。次說歸依差別。偈 曰

 希望及大悲  種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  差別有六種 

  釋曰。歸依差別有六種。一自性。二因。三果。四業。五相應。六品類。悕望為 自性。至心求佛體故。大悲為因。為一切眾生故。種智為果。得無上菩提故。不退為 業。行利他難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為相應。具足三乘出離行故。二得為品類。世俗 得法性得麁細差別故。已說功德差別。次說行差別。偈曰

 歸依有大義  功德聚增長   意悲遍世間  廣流大聖法 

  釋曰。大義謂自他利行。自利行者。謂功德增長復有多種。若思度。若數數。若 時節。皆無有量。由不可思度故。不可數知故。畢竟恒行。時無分齊故。他利行者。

作意及悲遍一切眾生故。廣勤方便流大聖法故。大聖法者大乘法故。歸依品究竟

(9)

大乘莊嚴經論種性品第四

  釋曰。已說歸依義。次說種性差別。偈曰  有勝性相類  過惡及功德 

 金譬與寶譬  九種各四種 

  釋曰。種性有九種差別。一有體。二最勝。三自性。四相貌。五品類。六過惡。

七功德。八金譬。九寶譬。如是九義一一各有四種差別。此偈總舉。餘偈別釋。此中 先分別有體。偈曰

 由界及由信  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別  應知有性體 

  釋曰。種性有體由四種差別。一由界差別。二由信差別。三由行差別。四由果差 別。由界差別者眾生有種種界無量差別。如多界修多羅說。由界差別故。應知三乘種 性有差別。由信差別者。眾生有種種信可得。或有因力起。或有緣力起。能於三乘隨 信一乘非信一切。若無性差別則亦無信差別。由行差別者。眾生行行或有能進或有不 能進。若無性差別則亦無行差別。由果差別者。眾生菩提有下中上。子果相似故。若 無性差別則亦無果差別。由此四差別。是故應知。種性有體。已說種性有體。次說種 性最勝。偈曰

 明淨及普攝  大義亦無盡   由善有四勝  種性得第一 

  釋曰。菩薩種性由四種因緣。得為最勝。一由善根明淨。二由善根普攝。三由善 根大義。四由善根無盡。何以故。非諸聲聞等善根如是明淨故。非一切人善根攝力無 畏等故。餘人善根無他利故。餘人善根涅槃時盡故。菩薩善根不爾。由此為因。種性 最勝。已說種性最勝。次說種性自性。偈曰

 性種及習種  所依及能依   應知有非有  功德度義故 

  釋曰。菩薩種性有四種自性。一性種自性。二習種自性。三所依自性。四能依自 性。彼如其次第。復次彼有者。因體有故。非有者。果體非有故。問若爾云何名性。

答功德度義故。度者出生功德義。由此道理。是故名性。已說種性自性。次說種性相 貌。偈曰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薩性 

  釋曰。菩薩種性有四種相貌。一大悲為相。哀愍一切苦眾生故。二大信為相。愛 樂一切大乘法故。三大忍為相。能耐一切難行行故。四大行為相。遍行諸波羅蜜自性 善根故。已說種性相貌。次說種性品類。偈曰

(10)

 決定及不定  不退或退墮   遇緣如次第  品類有四種 

  釋曰。菩薩種性品類。略說有四種。一者決定。二者不定。三者不退。四者退墮

。如其次第。決定者遇緣不退。不定者遇緣退墮。已說種性品類。次說種性過失。偈 曰

 應知菩薩性  略說有四失   習惑與惡友  貧窮屬他故 

  釋曰。菩薩種性過失。略說有四種。一者習惑。功德不行煩惱多行故。二者惡友

。離善知識狎弊人故。三者貧窮。所須眾具皆乏少故。四者屬他。繫屬於人不自在故

。已說種性過失。次說種性功德。偈曰  功德亦四種  雖墮於惡道 

 遲入復速出  苦薄及悲深 

  釋曰。菩薩種性。雖有如前過失。若墮惡道應知於中復有四種功德。一者遲入。

不數墮故。二者速出不久住故。三者苦薄。逼惱輕故。四者悲深。哀愍眾生亦成就故

。已說種性功德。次說種性金譬。偈曰  譬如勝金性  出生有四種 

 諸善及諸智  諸淨諸通故 

  釋曰。勝金性者所出有四義。一者極多。二者光明。三者無垢。四者調柔。菩薩 種性亦爾。一者為無量善根依止。二者為無量智慧依止。三者為一切煩惱障智障得清 淨依止。四者為一切神通變化依止。已說種性金性譬。次說種性寶性譬。偈曰

 譬如妙寶性  四種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  大定大義故 

  釋曰。妙寶性者四種成就依止。一者真成就依止。二者色成就依止。三者形成就 依止。四者量成就依止。菩薩種性亦爾。一者為大菩提因。二者為大智因。三者為大 定因。定者由心住故。四者為大義因。成就無邊眾生故。已廣分別性位。次分別無性 位。偈曰

 一向行惡行  普斷諸白法   無有解脫分  善少亦無因 

  釋曰。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 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 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 樂涅槃人。已說無性。次說令入。偈曰

 廣演深大法  令信令極忍 

(11)

  釋曰。廣演深大法者。為利他故。謂無智者。令得大信。已大信者令成就極忍能 行不退。已極忍者令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二知者。謂諸凡夫及諸聲聞。若得如是彼諸 二人。則知自性性德圓滿性最為殊勝。問云何勝。偈曰

 增長菩提樹  生樂及滅苦   自他利為果  此勝如吉根 

  釋曰。如是種性能增長極廣功德大菩提樹。能得大樂。能滅大苦。能得自他利樂 以為大果。是故此性最為第一。譬如吉祥樹根。菩薩種性亦爾。種性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

(12)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發心品第五

  釋曰。如說已分別菩薩種性。次分別菩薩發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  二義故心起 

  釋曰。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 大。謂被弘誓鉀已恒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

謂為求無上菩提故。復次此四種大顯示三種功德。第一第二大顯示作丈夫所作功德。

第三大顯示作大義功德。第四大顯示受果功德。此三功德以二義為緣。所謂無上菩提 及一切眾生。由此思故發菩提心。已說發心相。次說發心差別。偈曰

 信行與淨依  報得及無障   發心依諸地  差別有四種 

  釋曰。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信行發心。謂信行他。二淨依發心。謂前 七地。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已說差別。次當廣釋。問如 此發心。以何為根。何所依止。何所信。何所緣。何所乘。何所住。何等障難。何等 功德。何等自性。何所出離。何處究竟。偈曰

 大悲與利物  大法將種智   勝欲亦大護  受障及增善   福智與修度  及以地地滿   初根至後竟  隨次解應知 

  釋曰。菩薩發心以大悲為根。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

為求彼故。以勝欲為所乘。欲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障為難。

起異乘心故。以增善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諸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由地 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如此已廣分別。次說受世俗發心。偈曰

 友力及因力  根力亦聞力   四力總二發  不堅及以堅 

  釋曰。若從他說得覺而發心。是名受世俗發心。此發心由四力。一者友力發心。

或得善知識隨順故。二者因力發心。或過去曾發心為性故。三者根力發心。或過去曾 行諸善根所圓滿故。四者聞力發心。或處處說法時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又習善根者

。或現在如法常聞受持等故。復次彼四力發心總為二種。一者不堅發。謂友力發心故

。二者堅發。謂因等三力發心故。已說世俗發心。次說第一義發心。偈曰

(13)

 親近正遍知  善集福智聚   於法無分別  最上真智生 

  釋曰。第一義發心顯有三種勝。一教授勝。親近正遍知故。二隨順勝。善集福智 聚故。三得果勝。生無分別智故。此發心名歡喜地。由歡喜勝故。問此勝以何為因。

偈曰

 諸法及眾生  所作及佛體   於此四平等  故得歡喜勝 

  釋曰。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達法無我故。二眾生平等。由至得自他平等故。

三所作平等。由令他盡苦如自盡苦故。四佛體平等。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

已說勝因。次說勝差別。偈曰  生位及願位  亦猛亦淨依   餘巧及餘出  六勝復如是 

  釋曰。第一義發心復有六勝。一生位勝。二願位勝三勇猛勝。四淨依勝。五餘巧 勝。六餘出勝。問此六云何勝。偈曰

 生勝由四義  願大有十種   勇猛恒不退  淨依二利生   巧便進餘地  出離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勝 

  釋曰。生勝由四義者。一種子勝。信大乘法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蜜為 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為乳母故。願大有十種 者。十大願如十地經說。發此願勝故。勇猛恒不退者。能行難行永不退故。淨依二利 生者。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巧便進餘地者。得趣上地方便故。出離善思惟 者。思惟住諸地中所建立法故問云何思惟。答如所建立分齊分別知故。以是分別亦知 無分別故。已說發心。次說譬喻顯此發心。偈曰

 如地如淨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寶篋  如海如金剛   如山如藥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樂  如王如庫倉   如道如車乘  如泉如喜聲   如流亦如雲  發心譬如是 

  釋曰。如此發心與諸譬喻。何義相似。答譬如大地。最初發心亦如是。一切佛法 能生持故。譬如淨金。依相應發心亦如是。利益安樂不退壞故。譬如新月。勤相應發 心亦如是。一切善法漸漸增故。譬如增火。極依相應發心亦如是。益薪火熾積行依極

(14)

違逆心不動故。譬如金剛。毘梨耶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勇猛堅牢不可壞故。譬如 山王。禪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物無能動以不亂故。譬如藥王。般若波羅蜜相應發 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譬如善友。無量相應發心亦如是。一切時中不捨眾生 故。譬如如意珠。神通相應發心亦如是。隨所欲現能成就故。譬如盛日。攝相應發心 亦如是。如日熟穀成熟眾生故。譬如美樂。辯相應發心亦如是。說法教化攝眾生故。

譬如國王。量相應發心亦如是。能為正道不壞因故。譬如倉庫。聚相應發心亦如是。

福智法財之所聚故。譬如王路。覺分相應發心亦如是。大聖先行餘隨行故。譬如車乘

。止觀相應發心亦如是。二輪具足安樂去故。譬如涌泉。總持相應發心亦如是。聞者 雖多法無盡故。譬如喜聲。法印相應發心亦如是。求解脫者所樂聞故。譬如河流。自 性相應發心亦如是。無生忍道自然而流不作意故。譬如大雲能成世界。方便相應發心 亦如是。示現八相成道化眾生故。如此等及二十二譬。譬彼發心。如聖者無盡慧經廣 說應知。已說發心譬喻。次說不發心過失。偈曰

 思利及得方  解義亦證實   如是四時樂  趣寂則便捨 

  釋曰。菩薩有四種樂。一思利樂。謂思惟利益他時。二得方樂。謂至得巧方便時

。三解義樂。謂解了大乘意時。四證實樂。謂證人法無我時。若人棄捨眾生趣向寂滅

。應知是人不得菩薩如是四樂。已呵不發心。發心者應讚歎。偈曰  最初發大心  善護無邊惡 

 善增悲增故  樂喜苦亦喜 

  釋曰。若菩薩初發大菩提心。爾時依無邊眾生。即得善護不作諸惡。為此故是人 遠離退墮惡道畏。復次由有善及增故於樂常喜。由有悲及增故於苦常喜。為此故是人 遠離退失善道畏。已讚發心。次說因此發心得不作護。偈曰

 愛他過自愛  忘己利眾生   不為自憎他  豈作不善業 

  釋曰。若略示彼義。菩薩愛他過於自愛。由此故忘自身命而利於他。不為自利而 損於彼。由此故能於眾生絕諸惡業。已說得不作護。次說得不退心。偈曰

 觀法如知幻  觀生如入苑   若成若不成  惑苦皆無怖 

  釋曰。菩薩觀一切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時於煩惱不生怖。菩薩觀自生處如入園 苑。若不成就時於苦惱亦不生怖。若如是者。更有何意而退菩提心耶。復次偈曰  自嚴及自食  園地與戲喜 

 如是有四事  悲者非餘乘 

  釋曰。菩薩以自功德而為自嚴。以利他歡喜而為自食。以作意生處而為園地。以

(15)

 極勤利眾生  大悲為性故   無間如樂處  豈怖諸有苦 

  釋曰。菩薩以大悲為體。是故極勤利他。雖入阿鼻地獄如遊樂處。菩薩如是於餘 苦中豈生怖畏。因此怖畏而退心耶。偈曰

 大悲恒在意  他苦為自苦   自然作所作  待勸深慚羞 

  釋曰。諸菩薩大悲闍梨常在心中。若見眾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應 作。若待善友勸發深生極重慚羞。偈曰

 荷負眾生擔  懈怠醜非勝   為解自他縛  精進應百倍 

  釋曰。菩薩發心荷負眾生重擔。若去賒緩此是醜事。非為第一端正眾生。菩薩應 思。若自若他有種種急縛。謂惑業生。為解此縛應須百倍精進。過彼聲聞作所應作。

發心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二利品第六

  釋曰。已說發心。次說依此發心隨順修行自他利行。偈曰  大依及大行  大果次第說 

 大取及大忍  大義三事成 

  釋曰。大依者。依止大菩提而發心故。大行者。為利自他而發行故。大果者。令 得無上菩提故。如其次第。大取者。發心時攝一切眾生故。大忍者。發行時忍一切大 苦故。大義者。得果時廣利一切眾生業成就故。已說次第。次說自他無差別。偈曰  他自心平等  愛則於彼勝 

 如是有勝相  二利何差別 

  釋曰。菩薩得他自心平等。或由信得。謂世俗發心時。或由智得。謂第一義發心 時。菩薩雖有此心。然愛他身則勝自身。於他既有如此勝想。則不復分別何者為自利 何者為他利。俱無別故。已說無差別。次說他利勝。偈曰

 於世無怨業  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  是故利他勝 

  釋曰。菩薩於諸世間久絕怨業。是故恒為成就他利。自身受諸勤苦。由大悲為體 自然起故。由此道理則利他為勝。問如是利他云何隨順。偈曰

 善說令歸向  令入亦令調   令成亦令住  令覺令解脫   集德及生家  得記并受職   至成如來智  以是利群生 

(16)

  釋曰。三種眾生。謂住下中上性。菩薩如其所住而攝取之。以十三種隨順利益。

一者善說。由隨教及記心故。二者令歸向。由神通力故。三者令入。由向已能令信受 正教故。四者令調。由入已斷其疑故。五者令成。由成熟善根故。六者令住。由教授 令心住故。七者令覺。由得智慧故。八者令解脫。由得神通等諸勝功德故。九者集德

。由遍集福智故。十者生家。由生佛家故。十一者得記。由八地受記故。十二者受職

。由十地受職故。十三者得如來智。由入佛地故。問如此隨順云何成立。偈曰  不倒及不高  無著亦通達 

 能忍及調順  遠去亦無盡   應知此八義  成就彼十三 

  釋曰。不倒者。若人已住於性。菩薩隨機而為說法不妄授故。不高者。彼歸向時 不恃神通而自高故。無著者。彼入正法時不染眾生故。通達者。斷彼疑網故。能忍者

。善成熟彼故。調順者。隨順教授非不調教授故。遠去者。隨順生家等非不遠去令他 能作故。無盡者。菩薩利益眾生一切時願無盡故。是名成就應知。問此隨順云何勝差 別。偈曰

 習欲大可畏  有愛動而倒   樂滅斷煩惱  大悲求佛法 

  釋曰。習欲者。謂欲界人。大可畏者。身心苦多及向惡趣故。有愛者。謂色無色 界人。動而倒者。彼樂無常故動。行苦故倒。樂滅者。謂自利人。斷煩惱者。由煩惱 所持則苦不斷為離苦故。自斷煩惱而求寂滅。大悲者。謂利他人。求佛法者。此人常 求一切佛法。擬利一切眾生故。偈曰

 世間求自樂  不樂恒極苦   菩薩勤樂他  二利成上樂 

  釋曰。世間愚癡常求自樂。而不得樂反得極苦。菩薩不爾。常勤樂他而二利成就

。更得第一大涅槃樂。此是菩薩勝隨順差別。已說利他隨順。次以此行迴向眾生。偈 曰

 異根於異處  異作有異行   凡是諸所作  迴以利眾生 

  釋曰。菩薩迴向隨眼等諸根行種種處作種種威儀業行利益眾生。凡是諸行。若事 相應及以相似。彼皆迴向一切眾生。如行清淨經中廣說。已說迴向心。次遮不忍心。

偈曰

 眾生不自在  常作諸惡業   忍彼增悲故  無惱亦無違 

  釋曰。眾生為煩惱所惱心不自在。是故作諸惡業。菩薩智慧於彼常起大忍增長大

(17)

 勝出與寂靜  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義  說大有四種 

  釋曰。諸菩薩有四種隨順大。一者勝出大。於三有五趣中而勝出故。如般若波羅 蜜經說。須菩提。若色有法非無法者是摩訶衍。不能勝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故。二 者寂靜大。隨向無住處涅槃故。三者功德大。福智二聚增長故。四者利物大。常依大 悲不捨眾生故。二利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真實品第七

  釋曰。已說隨順修行。次說第一義相。偈曰  非有亦非無  非如亦非異 

 非生亦非滅  非增亦非減   非淨非不淨  此五無二相   是名第一義  行者應當知 

  釋曰。無二義是第一義。五種示現。非有者。分別依他二相無故非無者。真實相 有故。非如者。分別依他二相無一實體故。非異者。彼二種如無異體故。非生非滅者

。無為故。非增非減者。淨染二分起時滅時法界正如是住故。非淨者。自性無染不須 淨故。非不淨者。客塵去故。如是五種無二相。是第一義相應知。已說第一義。次遮 於彼起顛倒。偈曰

 我見非見我  無相非無緣   異二無我故  解脫唯迷盡 

  釋曰。我見非見我者。無我相故。何以故。由我相但是分別故。非無緣者。煩惱 習氣所起緣五受陰故。異二無我故者。二謂我見及五受陰。亦非異此二種而有我相。

如是我見但是迷謬。實無我相可得故。解脫唯迷盡者。若緣自身起解脫亦唯迷盡。無 別有我名解脫者故。已遮妄見。次訶顛倒。偈曰

 云何依我見  不見苦自性   迷苦及苦者  法性與無性 

  釋曰。云何依我見不見苦自性者。咄哉世間云何依止。我見起種種迷不能了達諸 行。是苦自性而常隨逐邪。迷苦及苦者法性與無性者。苦謂受彼苦觸。苦者謂苦不斷 非我與苦相應。名為苦者。迷苦謂不解苦自性。迷苦者謂不解無我。法性者唯法。由 人無我故。無性者非法。由法無我故。偈曰

 云何緣起體  現見生異見   闇故不見有  亦復不有見 

  釋曰。云何緣起體現見生異見者。咄哉世間云何現見。諸行各從緣起。而依此體 橫生異見。謂眼等諸根體非緣起。邪闇故不見有。亦復不有見者。由無明故緣起之法

(18)

 生死與涅槃  無二無少異   善住無我故  生盡得涅槃 

  釋曰。生死涅槃無有二。乃至無有少異。何以故。無我平等故。若人善住無我而 修善業。則生死便盡而得涅槃。如是已遮顛倒。次應說彼對治。偈曰

 福智無邊際  生長悉圓滿   思法決定已  通達義類性 

  釋曰。此偈顯第一集大聚位。福智無邊際者。由差別無數及時節無邊故。生長悉 圓滿者。菩薩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決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達義類性者

。解所思諸法義類。悉以意言為自性故。偈曰  已知義類性  善住唯心光 

 現見法界故  解脫於二相 

  釋曰。此偈顯第二通達分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 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偈曰  心外無有物  物無心亦無 

 以解二無故  善住真法界 

  釋曰。此偈顯第三見道位。如彼現見法界故。解心外無有所取物。所取物無故。

亦無能取心。由離所取能取二相故。應知善住法界自性。偈曰  無分別智力  恒平等遍行 

 為壞過聚體  如藥能除毒 

  釋曰。此偈顯第四修道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等行及遍處 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問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藥

。能除一切眾毒。彼力如此。偈曰  緣佛善成法  心根安法界   解念唯分別  速窮功德海 

  釋曰。此偈顯第五究竟位。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 緣故。問云何總聚緣。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義智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 心名根。問此後復云何。答解念唯分別。謂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 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問如此知已得進何位。答速窮功德海。謂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

能速窮彼岸故。真實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神通品第八

  釋曰。說真實義已。次顯菩薩神通相。偈曰  起滅及言音  心行亦先住 

 向彼令出離  六智自在通 

(19)

  釋曰。起滅者。謂生死智境。知諸眾生生死故。言音者。謂天耳智境。隨彼所起 言語悉聞知故。心行者。謂他心智境。能知他人心行差別故。先住者。謂宿命智境。

知彼先住善惡所集故。向彼者。謂如意智境。隨彼處處往教化故。出離者。謂漏盡智 境。知彼眾生出離應不應故。如此六智。於諸世界六義差別。遍知無礙勇猛自在。是 名菩薩神通自性。已說自性。次說修習。偈曰

 第四極淨禪  無分別智攝   如所立方便  依此淨諸通 

  釋曰。如所依禪。如所攝智。如所立方便。菩薩作意修習則得最上神通。已說修 通。次說得果。偈曰

 三住住無比  所住善供養   令彼得清淨  是說神通果 

  釋曰。神通有三種果。一勝住果。此住有三種。一聖住。二梵住。三天住。所得 無比無上故。二善供養果。隨所住處世間眾生大供養故。三令他清淨果。能令供養者 得清淨故。問神通有六種業。一自業。二他業。三光業。四戲業。五化業。六淨業此 云何。偈曰

 世生成壞事  見彼猶如幻   種種他所欲  自在隨意成 

  釋曰。此偈上半顯示自業。見諸世界及諸眾生若成若壞。猶如幻故。下半顯示他 業。謂動地放光等事。隨他所欲自在現故。十種自在如十地經說。偈曰

 神光照惡趣  令信生善道   威力震天宮  動殿令魔怖 

  釋曰。此偈顯示光業。光業二種。一救苦。二怖魔。上半偈明救苦。謂下照惡道 眾生。令發信心得生善道故。下半偈明怖魔。謂上照天宮動魔宮殿令魔驚怖故。偈曰  遊戲諸三昧  僧中最第一 

 恒現三種化  以是利眾生 

  釋曰。此偈上半顯示戲業。於佛眾中遊戲諸定最得自在。下半顯示化業。化有三 種。一業化。工巧業處自在化故。二隨化。隨他所欲自在化故。三上化。住兜率天等 勝上化故。以是三化恒為利益。偈曰

 智力普自在  剎土隨欲現   無佛令聞佛  懸擲有佛境 

  釋曰。此偈顯示淨業。淨業二種。一淨剎土。二淨眾生。上半偈明淨剎土。由智 自在隨彼所欲能現水精琉璃等清淨世界故。下半偈明淨眾生。於無佛世界能令聞佛起 淨信心生有佛處故。已說業用。次說相應。偈曰

(20)

 成熟眾生力  諸佛所稱譽   發語無不信  如是說相應 

  釋曰。神通相應有三種。一成生相應。譬如鳥翅初得成就。二稱譽相應。常得諸 佛之所讚歎。三信受相應。凡所言說人皆信受。已說相應。次說住神通具。偈曰  六智及三明  八解八勝處 

 十遍諸三昧  勇猛資神通 

  釋曰。菩薩住神通具有六種差別。一六智。二三明。三八解脫。四八勝處。五十 遍入。六諸三昧。如是六義。是分別神通具差別。已說住神通具。次說神通大。偈曰  能安不自在  常勤於利物 

 行有無怖畏  勇猛如師子 

  釋曰。菩薩神通有三種大。一自在大。眾生由煩惱故不得自在。菩薩智力能自在 安置故。二歡樂大。由常勤利益眾生一向樂故。三無畏大。行三有中得極勇猛如師子 故。神通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成熟品第九

  釋曰。已說諸菩薩神通。諸菩薩云何自成熟。偈曰  欲信捨悲忍  念力堅支具 

 應知自成熟  此九皆上品 

  釋曰。菩薩有九種自成熟。一者欲成熟。由悕求大法故。二者信成熟。由淨心說 者故。三者捨成熟。由滅離煩惱故。四者悲成熟。由憐愍眾生故。五者忍成熟。由能 行難行故。六者念成熟。由一切受持故。七者力成熟。由皆能通達故。八者堅成熟。

由惡魔外道不能奪故。九者支成熟。由善分圓滿故。如此九種窮最上位。是名成熟相

。此九成熟。一一有因有體有業。今當說。偈曰  近友聞亦思  勝勇勝究竟 

 攝法及受法  說欲成熟相 

  釋曰。親近善友。聽聞正法。如法思惟。此三能起大欲。是名欲因。上大精進一 切不思議處究竟無疑。是名欲體。於大乘法有災橫處則能守護。菩薩所說信心領受。

是名欲業。偈曰

 如來福智聚  淨心不可壞   速受定智果  說信成熟相 

  釋曰。婆伽婆如是廣說。是名信因。得不壞淨。是名信體。得定智果。是名信業

。偈曰

 善護於六根  離惡起對治   樂修諸善法  說捨成熟相 

(21)

  釋曰。以念倚等善護六根。是名捨因。離不善覺起無間道。是名捨體。一切善法 恒樂修習。是名捨業。偈曰

 見諸眾生苦  哀憐離小心   受身世間勝  說悲成熟相 

  釋曰。菩薩見眾生苦。是名悲因。起極憐愍遠離小乘心。是名悲體。得一切世間 勝諸地不退。是名悲業。偈曰

 持性數修習  極苦能安忍   善根恒樂進  說忍成熟相 

  釋曰。持耐忍謂名門數習成性。是名忍因。能受極風寒等苦。是名忍體。隨勝生 處恒修善法。是名忍業。偈曰

 報淨善隨順  極入善惡說   能起大般若  說念成熟相 

  釋曰。得清淨器。是名念因。隨所聞說善惡二義。聞思修已深了不忘。是名念體

。能生出世般若。是名念業。偈曰  二聚界圓滿  果起依最上   世間得第一  說力成熟相 

  釋曰。福智二聚種子充滿。是名力因。能得最上依止。是名力體。世間第一隨意 成熟。是名力業。偈曰

 深觀妙法理  諸魔不可奪   能與異部過  說堅成熟相 

  釋曰。妙法道理作心觀察。是名堅固。惡魔波旬不能障礙。是名堅體。能與他部 而作過失。是名堅業。偈曰

 所有善根聚  依勤能發起   離惡及修善  說支成熟相 

  釋曰。彼成熟善根聚。是名支因。依此因能發起上精進。是名支體。離諸不善樂 修勝善。是名支業。偈曰

 如此九種物  自熟亦熟他   增善增法身  如世極親者 

  釋曰。欲等九物能自成熟亦成熟他。常增長一切善根及增長法身。由此二種增故

。如似世間第一親者。已說菩薩自得成熟。次說菩薩成熟眾生。偈曰  癰熟則堪治  食熟則堪噉 

 眾生熟亦爾  二分捨用故 

  釋曰。二分者。一障分。二治分。障熟須捨。如癰熟須潰。治熟須用。如食熟須

(22)

 捨普勝隨善  得常漸為八   如此諸成熟  是說差別種 

  釋曰。成熟他相有八種。一者捨成熟。令滅煩惱故。二者普成熟。化以三乘故。

三者勝成熟。過外道法故。四者隨成熟。應機說故。五者善成熟心恭敬故。六者得成 熟。令不倒解故。七者常成熟。令永不退故。八者漸成熟。令次第增長故。已說成熟 差別。次說成熟心勝。偈曰

 利子及利親  利己三利勝   菩薩利一切  過彼勝無比 

  釋曰。譬如世人安樂自子安樂自親安樂自身。此心最勝。菩薩普欲成熟一切眾生

。過彼三心不可為比。是故菩薩成熟眾生。其心最勝。問此勝云何成立。偈曰  世間不自愛  何況能愛他 

 菩薩自愛捨  但為愛他故 

  釋曰。世人雖欲自愛尚不能自安利處。況能愛他安他利處。菩薩不爾。捨於自愛 但為愛他。是故成熟眾生勝過於彼。問用此心勝云何成熟。偈曰

 身財一切捨  平等及無厭   所乏令充足  安立於善根 

  釋曰。此偈顯示檀波羅蜜成熟眾生。檀有三種。一資生檀。內外身財一切捨故。

二平等檀。於諸施田離高下故。三無厭檀。勇猛恒施不疲倦故。以是三檀二世隨攝。

於現在世皆令充足。於未來世安立善根。偈曰  常與性及滿  自樂不放逸 

 引入於戒足  二果常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尸波羅蜜成熟眾生。菩薩有五種尸羅。一者常尸羅。生生常有故

。二者自性尸羅。無功用心住真實體故。三者圓滿尸羅。十善業道皆具足故。如十地 經說。四者自樂尸羅。恒自愛樂故。五者不放逸尸羅。念念無犯故。以是五種尸羅二 世隨攝。於現在世安立戒品。於未來世令依報二果功德無絕。偈曰

 不益得益想  極忍解方便   令彼起隨順  及種諸善根 

  釋曰。此偈顯示羼提波羅蜜成熟眾生。若他以不饒益事來向菩薩。菩薩於彼得饒 益解起極忍辱。何以故。由彼隨順令我忍波羅蜜得增長故。亦以是忍二世隨攝。於現 在世令起歸向。於未來世令種善根。偈曰

 久劫行上勤  利物心無退   令生一念善  況欲善無量 

  釋曰。此偈顯示毘梨耶波羅蜜成熟眾生。菩薩於億百千劫行最上精進。為成熟無

(23)

 得上自在禪  離染及見慢   現在令歸向  未來善法增 

  釋曰。此偈顯示禪波羅蜜成熟眾生。菩薩所得禪定遠離愛見慢等故自在最上。以 是禪定二世隨攝。於現在世令歸向第一妙法。於未來世令增長一切善根。偈曰

 知真及知意  能斷一切疑   於法令恭敬  自他功德滿 

  釋曰。此偈顯示般若波羅蜜成熟眾生。知真者。解法不顛倒故。知意者。了達眾 生心行斷彼疑故。以是般若二世隨攝。於現在世令向大法深生恭敬。於未來世令彼自 身功德及他身功德皆得圓滿。偈曰

 善趣及三乘  大悲有三品   盡於未來際  如是熟眾生 

  釋曰。此偈顯示大成熟相有三種。一者位大。謂窮四位安立善道及以三乘。二者 品大。悲極三品。下者信行地。中者初地至七地。上者八九十地。三者時大。時節無 邊盡未來際。菩薩如是利益眾生。是名大成熟相。成熟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

(24)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三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菩提品第十

  釋曰。已說菩薩成熟眾生。次說菩薩得一切種智。偈曰  一切難已行  一切善已集 

 一切時已度  一切障已斷 

  釋曰。此偈顯一切種智因圓滿。一切難已行者。由具足行無量百千種難行行未曾 疲倦故。一切善已集者。由具足聚集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一切時已度者。由具足經 長時大劫阿僧祇故。一切障已斷者。由具足斷一切大乘障謂諸地所有微細障故。偈曰  成就一切種  此即為佛身 

 譬如大篋開  眾寶無不現 

  釋曰。此偈顯一切種智果圓滿有三義分別。一至得。二自性。三譬喻。成就一切 種者。謂至得分別。從此已後成就一切種智故。此即為佛身者。謂自性分別。即說一 切種智為佛身體故。譬如大篋開眾寶無不現者。謂譬喻分別。不可思議菩提分寶皆現 前故。已說一切種智為佛身。次說此身無二相。偈曰

 白法為佛身  非無亦非有   佛為法寶因  法則善根因 

  釋曰。白法為佛身者。轉六波羅蜜等一切善法為佛體故。非無亦非有者。此體非 無。何以故。真如無別故。亦復非有。何以故。自性不成就故。是名無二相。佛為法 寶因者。佛說一切法故。及以神通力故。法則善根因者。眾生為田善根為穀。如是法 寶於所化眾生田生長善根穀故。偈曰

 具法亦離法  如藏亦如雲   生法雨法雨  故成如是譬 

  釋曰。此偈重顯前義。具法亦離法者。諸佛具足一切善法故。遠離一切不善法故

。如藏亦如雲者。佛寶如藏法寶如雲。問此以何義。答生法雨法雨故成如是譬。佛寶 能出生法寶。與大藏相似。法寶能生長一切眾生善根。與大雲相似。已說佛身無二相

。次說是無上歸依。偈曰

 諸佛常救護  眾生三染污   諸惑諸惡行  及以生老死 

  釋曰。此偈略顯救護義。諸佛常救護者。由畢竟救護故。問救護何法。答眾生三 染污。謂煩惱染污。業染污。生染污。諸惑者。即煩惱染污。諸惡行者。即業染污。

及以生老死者。即生染污。問云何救護。答於此三種眾生一切時救護不捨。即是畢竟

(25)

 諸災及惡趣  身見亦小乘   如是諸眾生  一切皆救護 

  釋曰。此偈廣顯救護義。諸災者。謂盲聾瘖瘂狂亂形殘等眾生。由佛力故。盲者 得視。聾者得聽。瘂者能言。狂者得正。亂者得定。形殘者得具足。如是救護。惡趣 者。謂地獄等眾生放火照觸。令得離苦不復更入。如是救護。身見者。謂著我眾生令 得人無我解入二乘涅槃。如是救護。小乘者。謂二乘性。不定眾生方便引入大乘。如 是救護。偈曰

 佛為勝歸處  無比故無上   如前種種畏  無不令脫者 

  釋曰。此偈顯歸依勝。由佛無譬喻故為無上。是故如前所說三種染污眾生及餘災 等眾生。一切皆能救護。偈曰

 諸佛善滿身  一切世間勝   妙法化眾生  以度悲海故 

  釋曰。此偈顯歸依勝因。諸佛善滿身一切世間勝者。此由自利究竟。由力無畏等 諸善功德自性滿故。妙法化眾生以度悲海故者。善解教化眾生方便。及度大悲海岸究 竟故。偈曰

 盡於未來際  普及一切生   恒時利益彼  是說歸依大 

  釋曰。此偈顯歸依大。大有三義。一者時大。窮一切眾生生死際故。二者境大。

以一切眾生為境故。三者事大。恒時作利益救脫其苦令出離故。已說無上歸依。次說 如來轉依相。偈曰

 二障種恒隨  彼滅極廣斷   白法圓滿故  依轉二道成 

  釋曰。此偈顯示轉依有離有得。二障種恒隨彼滅極廣斷者。此明所治遠離。謂煩 惱障智障二種種子。無始已來恒時隨逐。今得永滅極者。一切地廣者。一切種此皆斷 故。白法圓滿故。依轉二道成者。此明能治成就。謂佛體與最上圓滿白法相應。爾時 依轉得二道成就。一得極清淨出世智。道二得無邊所識境界智道。是名轉依。偈曰  彼處如來住  不動如山王 

 尚悲樂滅人  況著諸有者 

  釋曰。此偈顯示如來轉依諸轉中勝。何以故。如來轉依住無漏界處。如山王鎮地 安住不動。如此轉已見於聲聞緣覺樂寂滅人尚生憐愍。何況遠邊下賤著有苦惱眾生。

偈曰

 他利及無上  不轉及不生 

(26)

 顯示十功德  差別義應知 

  釋曰。此二偈顯示如來轉依有十種功德差別。何等為十。一者他義轉。謂轉依已 為利他故。二者無上轉。謂轉依已一切法中而得自在過二乘轉故。三者不轉轉。謂轉 依已染污諸因不能轉此依彼依轉故。四者不生轉。謂轉依已一切染污法畢竟不起故。

五者廣大轉。謂轉依已示現得大菩提及般涅槃故。六者無二轉。謂轉依已生死涅槃無 有二故。七者不住轉。謂轉依已有為無為俱不住故。八者平等轉。謂轉依已與聲聞緣 覺。同解脫煩惱障故。九者殊勝轉。謂轉依已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無與等故。十者遍授 轉。謂轉依已恒以一切乘而教授故。偈曰

 如空遍一切  佛亦一切遍   虛空遍諸色  諸佛遍眾生 

  釋曰。此偈顯示佛體一切遍與虛空相似。初二句直說。後二句釋說。譬如虛空遍 一切色聚。佛體亦爾遍一切眾生聚。若以眾生現非佛故。言佛體不遍者。是義不然。

未成就故。偈曰

 譬如水器壞  月像不現前   如是眾生過  佛像亦不現 

  釋曰。此偈顯示佛體雖遍而眾生不見。譬如水器破壞不見月像。如是眾生過失不 見佛像。此義得成。偈曰

 譬如火聚性  或然或滅盡   如是諸佛化  或出或涅槃 

  釋曰。此偈顯示諸佛教化有出有沒。譬如火性有時熾然有時滅盡。諸佛教化亦復 如是。有時示現出世。有時示現涅槃。如是已說如來轉依。次說如來事業恒無功用。

偈曰

 意珠及天鼓  自然成自事   佛化及佛說  無思亦如是 

  釋曰。此偈顯示佛事無功用。譬如如意寶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如來亦 爾。雖復無功用心自然能起種種變化。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能出種種音聲。如來亦 爾。雖復無功用心自然能說種種妙法。偈曰

 依空業無間  而業有增減   依界事不斷  而事有生滅 

  釋曰。此偈顯示佛事無間。譬如世間依空所作無時斷絕。諸佛亦爾。依無漏界而 作佛事亦無斷絕。譬如世間依空所作有增有減。諸佛亦爾。依無漏界而作佛事亦有生 滅。已說無功用心不捨佛事。次說無漏法界甚深。偈曰

 如前後亦爾  及離一切障 

(27)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清淨相。如前後亦爾者。所謂非淨。由自性不染故。及離一 切障者。所謂非不淨。由後時客塵離故。非淨非不淨佛說名為如者。是故佛說是如非 淨非不淨。是名法界清淨相。偈曰

 清淨空無我  佛說第一我   諸佛我淨故  故佛名大我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大我相。清淨空無我者。此無漏界由第一無我為自性故。佛 說第一我者。第一無我謂清淨如。彼清淨如即是諸佛我自性。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 我者。由佛此我最得清淨。是故號佛以為大我。由此義意。諸佛於無漏界建立第一我

。是名法界大我相。偈曰

 非體非非體  如是說佛體   是故作是論  定是無記法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無記相。作體者。人法二相不可說故。非非體者。如相實有 故。如是說佛體者。由此因緣故說佛體非體非非體。是故作是論定是無記法者。無記 謂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如來亦無如來。死後非有如來非無如來。如是四 句不可記故。是故法界是無記相。偈曰

 譬如鐵熱息  譬如眼瞖除   心智息亦爾  不說有無體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解脫相。譬如鐵熱息譬如眼瞖除者。如是二物熱息瞖除可說 非體非非體。何以故。非體者。由熱瞖無相故。非非體者。由息相有體故。心智息亦 爾不說有無體者。諸佛心智以貪為熱以無明為瞖。彼二若息亦說非體非非體。何以故

。非體者。由貪及無明息故。非非體者。由心慧解脫有故。是名法界解脫相。已說相 甚深。次說處甚深。偈曰

 諸佛無漏界  非一亦非多   前身隨順故  非身如空故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處甚深。諸佛無漏。法界非一亦非多。何以故。非一者。由 前身隨順故。非多者。由非身故。問云何非身。答如虛空故。是名法界處甚深。已說 處甚深。次說業甚深。偈曰

 譬如大寶藏  眾寶之所依   淨界亦如是  佛法之依止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依止業。由清淨法界為力無畏等諸菩提分寶所依止故。偈曰  譬如密雲布  灑雨成百穀 

 淨界亦如是  流善熟眾生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成熟眾生業。由從清淨法界流諸善根成熟眾生故。偈曰

(28)

 譬如日月盈  皎淨輪圓滿   淨界亦如是  善根聚圓滿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到究竟業聚。謂福智由清淨法界。如此二聚得圓滿故。偈曰  譬如日輪出  流光照一切 

 淨界亦如是  流說化群生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說正法業。偈曰  譬如日光合  同事照世間 

 淨界亦如是  佛合同業化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化所作業。譬如多日多光一時和合同作一事。謂乾熟等。如 是多佛多智一時和合同作一業。謂變化等。偈曰

 譬如日光照  無限亦一時   淨界佛光照  二事亦如是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無分別業。譬如日光普照無有分限亦復一時。如是佛光普照 無限一時亦復如是。偈曰

 譬如諸日光  說有雲等翳   淨界諸佛智  說有眾生障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不作業。譬如日光雲等為翳是故不照。如是佛光眾生過失為 障。五濁多故。是故不有所作。偈曰

 譬如滋灰力  染衣種種色   淨界行願力  解脫種種智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解脫智業。譬如別衣由滋灰力。有處得種種色。有處不得種 種色。三乘淨界亦爾。由行願力諸佛解脫得種種智。二乘解脫不得種種智。偈曰  無漏界甚深  相處業三種 

 諸佛如是說  譬如染畫空 

  釋曰。此偈重顯前甚深義。無漏界甚深相處業三種者。此無漏界世尊略說三種甚 深。一者相甚深。二者處甚深。三者業甚深。相甚深有四種。一清淨相。二大我相。

三無記相。四解脫相。如其次第。由前四偈所顯處甚深一種。謂一多不住故。由第五 偈所顯業甚深有八種。一寶依止業。二成熟眾生業。三到究竟業。四說正法業。五化 所作業。六無分別業。七智不作業。八解脫智業。如其次第。由後八偈所顯。諸佛如 是說。譬如染畫空者。此無漏界無有戲論。譬如虛空是故甚深。如是甚深差別說者。

譬如染於虛空畫於虛空。是義應知。偈曰  一切無別故  得如清淨故 

 故說諸眾生  名為如來藏 

(29)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是如來藏。一切無別故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等無差別。故 名為如。得如清淨故者。得清淨如以為自性。故名如來。以是義故可說一切眾生名為 如來藏。已說無漏界甚深。次說諸佛變化。偈曰

 聲聞及緣覺  菩薩與如來   初化退世間  至佛退菩薩 

  釋曰。此偈顯示增上變化。一切世間變化聲聞變化能退。一切聲聞變化緣覺變化 能退。一切緣覺變化菩薩變化能退。一切菩薩變化諸佛變化能退。無有一人變化能退 諸佛變化。是故如來變化最得增上。偈曰

 如是佛變化  無量不思議   隨人隨世界  隨時種種現 

  釋曰。此偈顯示甚深變化。此甚深有二種。一者無量。二者不思議。問此事云何

。答隨何根人隨何世界隨何時節。如其差別。若多若少。種種變化。如是無量亦不思 議。是故如來變化最為甚深。自下次說別轉變化。偈曰

 如是五根轉  變化得增上   諸義遍所作  功德千二百 

  釋曰。此偈顯示轉五根變化。此變化得二種增上。一者得諸義遍所作。謂一一根 皆能互用一切境界故。二者得功德千二百。謂一一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故。偈曰

 如是意根轉  變化得增上   極淨無分別  恒隨變化行 

  釋曰。此偈顯示轉意根變化。意根謂染污識。由此轉故得極淨無分別智。恒與一 切變化隨行共所作故。偈曰

 如是義受轉  變化得增上   淨土如所欲  受用皆現前 

  釋曰。此偈顯示轉義受變化。義謂五塵受謂五識。由此二轉剎土清淨。所欲現前 隨意受用。偈曰

 如是分別轉  變化得增上   諸智所作業  恒時無礙行 

  釋曰。此偈顯示轉分別變化。分別謂意識。由此轉故諸智所作。一切時變化無有 障礙。偈曰

 如是安立轉  變化得增上   住佛不動句  不住於涅槃 

  釋曰。此偈顯示轉安立變化。安立謂器世界。由此轉故。住佛不動無漏法界。得 不般涅槃。恒起增上變化。偈曰

(30)

 如是欲染轉  變化得增上   住佛無上樂  示現妻無染 

  釋曰。此偈顯示轉欲染變化。由此轉故得二種變化。一者得無上樂住。二者得於 妻無染。偈曰

 如是空想轉  變化得增上   隨欲一切得  所去皆無擁 

  釋曰。此偈顯示轉空想變化。由此轉故得二種變化。一者所欲皆得。得虛空藏故

。二者所去無擁。得虛空解故。偈曰  如是無量轉  如是無量化   不思議所作  諸佛依無垢 

  釋曰。此偈總結前義。由無量轉故得無量變化。如是諸佛不思議業。一切皆依無 漏法界。是義應知。已說諸佛變化。次說諸佛成熟眾生。偈曰

 令集亦令長  令熟亦令脫   熟熟不無餘  世間無盡故 

  釋曰。此偈顯示次第成熟因。未集善根者令聚集。已集善根者令增長。已長善根 者令成熟。已熟善根者令解脫。使得最極清淨。如是十方諸佛各各善說。熟已復熟不 般涅槃。何以故。由諸世間無有盡故。偈曰

 難得已具得  處處為物歸   希有非希有  由得善方便 

  釋曰。此偈顯示已熟菩薩行非希有相。難得已具得處處為物歸者。無上菩提最上 功德。此未曾有。今已具足相應。由此相應故能恒於十方世界為物歸處。希有非希有 者。如是處處成熟眾生。是為希有。如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故。由得善方便故。善 方便者。謂隨機道即是清淨行。偈曰

 轉法及法沒  得道亦涅槃   處處方便起  不動真法界 

  釋曰。此偈顯示普遍成熟因。轉法及法沒得道亦涅槃者。謂於一剎那中有處示現 轉無量法輪。有處示現正法滅盡。有處示現得大菩提。有處示現入於涅槃。此由眾生 行不同故。處處方便起不動真法界者。若眾生應可成熟。如來隨彼住處處處教化。然 於無漏法界亦復不動偈曰

 不起分別意  成熟去來今   處處化眾生  三門常示現 

  釋曰。此偈顯示自然成熟因。不起分別意成熟去來今者。一切諸佛不作是念。我 曾成熟眾生。我當成熟眾生。我今成熟眾生。何以故。由無分別故。處處化眾生三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受念處」。「心念處」是觀察各種心,「法念處」是觀察五蓋 (欲貪、瞋恚、惛 眠、掉悔、疑) 、五取蘊

「廣大的心」是指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安般

  復曰。佛法至論。非辨口利詞之所為。非神通修證之所得。直饒盡乾坤大地。都

A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 『我當往世間趣』 ;或念: 『我 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

雖然舊譯是以四念處為修觀相,但是「四念處」的詳細內容可參見《中部》第 10 經〈念住經〉和《長部》第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讚歎四薜陀書。祭祀讀誦。施受六種悉得成就。後於異時。復誕一女。其女眼目。如

 汝夢何所見  在娑羅林所   謂涅槃先相  彼相為我說    爾時阿難即以偈頌白世尊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