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名稱:印度大乘佛教思想論(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課程名稱:印度大乘佛教思想論(二)"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課程名稱:印度大乘佛教思想論(二)

Ⅰ、課程目標

大乘佛教為發生於西元一世紀前後的新興宗教,和印度文化思想乃至社會的 脈動關係特深。本課程一方面擬從印度大乘佛教的起源、發展、衰 ,探討其思頽 想的特質,他方面,則特別就印度一般的文化思想說明二者之間的共通點,以 期真正理解大乘佛教的原動力,並作為現代佛教發展的借鑑。

上學期以般若中觀思想為主, 下學期以唯心思想 (虛妄唯識和真常唯心) 和密 教思想為主。

Ⅱ、授課大綱

1.大乘佛教的起源及特色 2.初期的大乘佛典

3.般若經典的思想

4.龍樹(Nagarjuna) 和中觀(Madhyamika)思想 5.龍樹(Nagarjuna) 的思想

6.中期的大乘經典

7.大乘瑜伽與「虛妄唯識論」-「解深密經」

8. 唯識的教理-『唯識三十頌』

9. 如來藏思想與「真常唯心論」-「如來藏經」

10. 佛教的神秘主義--密教 (Buddhist Esoterism)

Ⅲ、參考文獻

于凌波,《唯識三十頌講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

井上玄真著,白湖旡言譯《唯識論講話》(南投:蓮因寺,民 78)。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民80,十三版)。

高崎直道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收於藍吉富編《世界佛教名著譯叢》第67 冊(民74,初版)。

演培法師,《八識規矩頌講記》,收於《諦觀全集》第15 冊,論釋二(靈豐般若 講堂,民78,初版)。

演培法師,《成唯識論講記》(《諦觀全集》第 7-11 冊,釋論四(臺北:天華,民 80,一版二刷)。

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臺北:天華,民 78,一版)。

韓廷傑,《成唯識論》,收於釋星雲總監修《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70 冊,(臺北:佛光,1997)。

横山紘一,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 (臺北:東大出版,民 91) 竹村牧男,《唯識の構造》(東京都 : 春秋社, 2001)

竹村牧男,蔡伯朗譯,《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台北:東大2003)

惟勵法師,《密教概論》 (台北:淨音出版社)

Ⅳ、評量方式

(2)

(1) 平常成績: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期中考試 (2) 期末考試

☆ 缺席依等比級數方式扣總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第 36 號(1959 年),頁 53-56;高崎直道, 〈如來藏思想の歷史と文獻〉 ,收入平川彰等編, 《講 座大乘佛教 6:如來藏思想》(東京:春秋社,1982 年),頁

24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頁

印順 2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