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深次微米互補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之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與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設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深次微米互補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之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與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設計"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 深次微米互補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之混合電壓 ※

※ 輸出入界面電路與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設計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89-2215-E-009-103

執行期間:

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柯明道 助理教授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90 年

8 月

31 日

(2)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 89-2215-E-009-103

執行期限:89 年 08 月 01 日至 90 年 07 月 31 日

主持人:柯明道 助理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計畫參與人員:陳東暘、王文泰、徐國鈞、于文浩、李健銘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一、中文摘要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快速發展,電 晶體元件尺寸被縮小以提昇積體電路的集 積度與運算速度,其操作電壓也隨之降低 以維持元件的可靠性,可是外界傳輸的電 路訊號之電壓準位大都依然維持在 5V 或 3.3V,這 5V/3.3V 的電路訊號不能直接傳 入深次微米的積體電路內部,因此在積體 電路的輸出入端必需要有混合電壓輸出入 界面電路來隔離輸入訊號的高電壓準位, 但又必需把輸入訊號的電路訊號送入該積 體電路內部。因此,先進之深次微米互補 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的積體電路非常需要 此類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本計畫擬 針對 0.25 微米以下之先進 CMOS 製程,提 出可供實用之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 此外,經常困擾產業界積體電路產品 的一項可靠度主題是靜電放電對積體電路 的破壞問題,尤其當電晶體元件尺寸被縮 小時,深次微米互補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 的積體電路更易遭受到靜電放電的破壞。 本計畫擬針對 0.25 微米以下之先進 CMOS 製程,研究電晶體元件在靜電放電過壓下 的行為特性,並藉以設計出可供實用之靜 電放電防護電路。 關鍵詞:靜電放電、靜電放電防護電路、 輸出入電路、混合電壓介面電路 Abstr act

This project is to develop the mixed-voltage I/O interface circuits and on-chip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for using in the sub-quarter-micron CMOS technologies. When the device dimension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had been scaled down to increase the integrity and operating speed in the deep-submicron CMOS processes, the operating

voltage of the scaled-down devices was also reduced to sustain the device reliability. However, the external circuit signals still have the voltage level of 5V or 3.3V. Such high voltage signals can not be directly connected into the deep-submicron CMOS IC’s. In this project, we want to design the interface circuits to proces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ignals, which have different voltage levels. Moreover, one of the main ratability concerns on the deep-submicron CMOS IC’s is the damage due to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If the CMOS IC’s have the scaled-down device dimensions, they are more sensitive to ESD damage. The ESD events can not be removed in the practical environments of IC applications. Therefore, every IC has to be built up with the on-chip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In this project, we want to develop the effective on-chip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and whole-chip ESD protection schemes for using in the 0.25-µm and 0.18-µm CMOS IC’s. Such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are strongly requested by our IC industry.

Keywor 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ESD Protection Circuits, I/O circuit, Mixed-Voltage I/O interface 二、緣由與目的 本計畫進行深次微米互補式(CMOS) 製程技術下之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與 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設計,以應用在 0.25 微米以下之先進 CMOS 積體電路產品上。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快速發展,電晶體 元件尺寸被縮小以提昇積體電路的集積度 與運算速度,但如此小尺寸的電晶體元件 無法承受過高的電壓,因此 0.25 微米的積 體電路內部使用 2.5V 的電壓準位來運作,

(3)

3 而 0.18 微米的積體電路內部則僅使用 1.8V 的電壓準位來運作。可是外界傳輸的電路 訊號之電壓準位大都依然維持在 5V 或 3.3V,在積體電路的輸出入端必需要有混 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來隔離輸入訊號的 高電壓準位,但又必需把輸入訊號的電路 訊號送入該積體電路內部。因此,先進之 深次微米互補式金氧半製程技術下的積體 電路非常需要此類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 路。此方面的研究,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 的先進發展,愈來愈熱門,且有實際應用 上的迫切需求,最近在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 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國際 知 名 研 討 會 以 及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國際最著名電路期刊上 都有數篇論文發表,本計畫擬針對 0.25 微 米以下之先進 CMOS 製程,進行可供實用 之混合電壓輸出入界面電路設計。 積體電路(IC)講求輕薄短小,IC 設計者 無不想盡辦法把 IC 的晶片面積(chip size) 縮得更小,而半導體廠也持續開發出更先 進的積體電路製程,以大幅縮減 IC 晶片面 積,降低積體電路製造成本,提昇 IC 產品 的性能與獲利率。臺灣的 IC 製程已進入 0.18 微米的量產時代,0.13 微米的 IC 製程 也已經在試產中。IC 的電晶體元件在深次 微米的製程下,除了要減少其寄生的雜散 電 容 與 電 阻 之 外 , 尚 有 許 多 可 靠 度 (reliability)的問題要克服。為減低深次微米 元件之熱載子效應(Hot carrier)以提昇元件 之可靠度,LDD (Lightly-Doped Drain) 結構 已被應用於次微米以下的 CMOS 製程;另 外為有效降低 MOS 元件的雜散阻值, Silicide/Polycide,或所謂的 Salicide 製程技 術也已應用於 0.35 微米以下的製程來提昇 MOS 元件的運算速度。但是,這些為提昇 深次微米 MOS 元件集積度、可靠度、與運 算速度的製程技術卻引發了另一嚴重的問 題 , 就 是 積 體 電 路 的 靜 電 放 電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耐 受 能 力 大 幅 下 降。隨著高運算速度與高頻率通訊 IC 產品 的開發,利用先進的 0.25 微米半導體製程 技術所製造的積體電路,面臨積體電路產 品因製程技術先進而導致 ESD 防護能力不 足的嚴重問題。 本計畫擬針對 0.25 微米以下之先進 CMOS 製程,研究電晶體元件在靜電放電 過壓下的行為特性,並藉以設計出可供實 用之靜電放電防護電路。 三、研究成果 本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了三 篇 IEEE Conference 論文[1]~[3]。 在第一篇論文中[1],我們提出了一種 新的電源線間的靜電放電防護電路,使用 一串順偏的堆疊複晶矽二極體作為觸發電 路,可以使靜電放電防護電路更快導通以 保護內部電路。除了在輸出入端需要靜電 放電防護電路外,為了防止不預期的靜電 電流傷害內部電路,通常在電源線間也需 要有靜電放電防護電路,如此才可達到全 晶片的防護。一般常用於電源線間 NMOS 保護電路的觸發電路為:閘極耦合與 RC 延遲反相器。本篇論文所提出的觸發電 路,其操作原理為,在電路正常操作下, 此堆疊複晶矽二極體提供給 NMOS 保護電 路的閘極偏壓要接近零,而在靜電放電情 形下,堆疊複晶矽二極體要有提供 NMOS 保護電路閘極偏壓大於其臨界電壓的能 力。加入此組電源線間的保護電路,可以 大幅提昇積體電路產品對靜電放電的耐受 度,且其效果也比使用傳統閘極耦合驅動 NMOS 的保護電路來得有效。為了要能更 精確的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觸發電路,本篇 論文也推導出堆疊複晶矽二極體的個數和 NMOS 閘 極 偏 壓 大 小 的 關 係 式 , 且 與 SPICE 模擬的結果十分吻合,可提供給後 續設計者作為設計參考的依據。 在第二篇論文中[2],首先在 0.18 微米 製程中,比較閘極耦合與基體觸發兩種機 制的優劣。在實驗中可以發現使用閘極耦 合驅動的 NMOS 保護電路,其對靜電的耐 受程度,在 NMOS 閘極偏壓大於 0.3V 後 便隨著閘極電壓增加而衰減。因此在 0.18 微米製程下,此種保護電路在使用與設計 上的要考量的因素也相對地增加。而使用 基體觸發驅動的 NMOS 保護電路,其對靜 電的耐受程度,會隨著基體處發電流的增 加而持續增加,並不會有衰減的趨勢。此 種穩定的耐受度,對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 設計與使用上是一大優勢。造成此種差異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 使 用 閘 極 耦 合 驅 動 的

(4)

4 NMOS 保護電路,當閘極電壓過高時會使 閘極氧化層下方的通道形成,造成大部分 的靜電放電電流都集中經由此幾百 Å 的通 道流走,而不經由整個矽基體(約 600 mm) 流走,容易造成通道過熱,使通道邊緣的 閘氧化層也受到損傷,此現象會隨這閘極 電壓越高,通道形成越完整而越嚴重。反 之利用基體觸發驅動的 NMOS 保護電路, 則是對基體施加偏壓,讓寄生的雙載子電 晶體導通,促使靜電電流都經由矽基體流 走,而不會產生過熱的現象,當矽基體偏 壓越高時,靜電放電電流經由矽基體流走 的趨勢也就越明顯,所以可以提升對靜電 放電的耐受度。因此在本論文中,我們也 利用基體觸發的概念同時設計了可作為輸 出入端的保護電路以及電源線間的保護電 路,提供全晶片的靜電放電防護。 在第三篇論文中[3],由於靜電放電防 護電路通常具有較大的佈局面積,所以在 輸出入端的寄生電容也會相對地增加,而 這會影響到類比電路的高頻特性,使頻寬 無法增加。另外有一些類比電路要求其電 容值要固定,不受電壓影響產生太大的變 化,因此如何設計出具有一定保護能力的 靜電放電防護電路,而其寄生電容值又不 會影響高頻電路的操作,也不受電壓波動 所影響,是第三篇論文的重點。由於寄生 電容和佈局的參數與技巧有密切的關係, 為了要能有效地降低寄生電容效應,又能 兼顧靜電放電防護電路的效能,我們也推 導出一關係式去模擬寄生電容和佈局參數 及操作電壓間的關係,利用此公示算出的 電容值和佈局參數的關係在操作電壓有 +/-0.5V 的變異下,其電容值的變異仍然小 於 1%。這成功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類比 積體電路輸出入端的靜電放電防護問題。 另外,這第三篇論文[3],係由博士班 研究生陳東暘在 2001 年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 Electronic Design (ISQED) 研討會中報告,這篇論文並獲得 該研討會之最佳學生論文獎,獎牌如圖一 所示。

四.參考文獻

[1] M.-D. Ker and T.-Y. Chen, “Design on the turn-on efficient power-rail ESD clamp circuit with stacked polysilicon diodes,”

Proc. of IEEE Int. Symp.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SCAS), 2001, vol. 4, pp. 758-761. [2] M.-D. Ker, T.-Y. Chen, and C.-Y. Wu,

“ESD protection design in 0.18-µm salicide CMOS technology by using substrate triggered technique,” Proc. of IEEE Int. Symp.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SCAS), 2001, vol. 4, pp. 754-757.

[3] T.-Y. Chen and M.-D Ker, “Design on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very low and constant input capacitance,” Proc. of IEEE Int. Symp. on Quality Electronic Design (ISQED), 2001, pp. 247-248. (T.-Y. Chen

got the Best Ph.D. Student Forum Award).

圖一 本計劃研究成果之一,由博士班研 究生陳東暘(Tung-Yang Chen)發表論文於 2001 年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 Electronic Design (ISQED) 研討會 中,所獲得之最佳學生論文獎獎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螺紋、偏心、輥花等。CNC 車床設計 CNC 加工程 式,模擬加工路徑;或經由電腦輔助設計製造系

微分方程式法

(ii)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controller design of the PV module.. (iii) MPPT controller design of the WTG without sensing the

conductor pn junction diode pn junction

使我們初步掌握了電壓、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的關係。我

 想要設計一個具有兩個輸入G(gate閘控)和 D(data資料)以及一個輸出Q的閘控閂電 路。當G等於1時,在輸入D出現的二進位資料

高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Advanced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進而能自行分析、設計與裝配各 種控制電路,並能應用本班已符 合機電整合術科技能檢定的實習 設備進行實務上的實習。本課程 可習得習得氣壓-機構連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