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鄉村的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未來鄉村的論述"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未來鄉村的論述

蕭崑杉

壹、鄉村認定的討論

敘述鄉村的過去與未來,無法避免要先敘述鄉村認定(rural identity)的先前觀 點。Panelli(2006)說明不同哲學理念下,有不同認識鄉村的途徑,從實證主義、詮 釋取向、馬克思主義及後現代和後結構主義等論述指出,鄉村的存在判定,是從實存 的具體事物和經驗,再延伸到象徵性符號和想像。所以,Halfacree(2006)也從實體 (materials)和表徵(representation)兩類參考主軸來定義鄉村空間,本文也應用此 觀點來討論鄉村認定。 一、實體的認定 從實體這一軸線來認定鄉村,可從早期農業操作的實務經驗為觀察內容而肯定由 農業(家庭農場為操作單位)所衍生的地理特定空間。因為實體的鄉村空間直接提供 糧食產品及操作農業所附生的生活和社會處境(context),此空間是可算計和控制, 其發展是可再製和預期,即使是農業人口所聚集的家庭和社區生活結構,也是顯明、 同質和既定的。所以農業結叢(agricultural complex)可自明的顯示其空間存有及獨 立封閉的社會疆界,而鄉村即可輕易依農業空間的結構和功能來描述。多年來,鄉村 的認定是一種素樸的表達,它一直是鄉民所敘述的歷史環境。 以農業為實體來指涉鄉村的存在具有長期的認識證據,可看到農業土地、人民和 生活關係綁成一體而形塑鄉村的知識基礎。但在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所衍生的產 業和消費生活開始改變農業的操作,農業被納入國家政策和世界市場體系,農業被要 求企業化經營並成為跨地區的國際產業。甚至於,農業可依工廠操作方式而生產,也 可集中在農業生技園區內進行產品研發和製造。所以,農業與空間不具特定的相連關 係,它可依技術創新而置放在任何空間來進行操作。在農業的質變影響下,鄉村逐漸 失去以農業為實體的認定基礎,而城鄉連續譜(rural-urban continuum)所陳述的鄉村 工業化、現代化鄉村建設及都市化的鄉村等鄉村再結構化經驗,迫使鄉村在交通和傳 播網絡的貫穿下,與都市和工業區進行連結,同時都市生活型式和工商產業成為認識 鄉村的實體,農業是工商業的供給系統,鄉村則是都市的再製腹地。所以,此時所謂 鄉村空間的解釋已失去其概念邊界,鄉村需要在都市的概念範圍內來認定,而實際的 ∗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

(2)

解釋是“鄉村是都市以外的地區"(Christenson,1979),甚至於鄉村可被放棄其認定 需要(Friedland,1982)。全球化系統的成熟更使失去農業實體的鄉村被指涉為邊際地 方(marginalized place),其意義涵蓋落後、貧窮、未開發及可被忽視等敘述。 所以,以農業實體來認定鄉村的途徑,是無法在全球化的治理下而獲得有效的認 識。由政治經濟系統的觀點說明鄉村是連結到國家和全球的一個地區(local),它依據 全球經濟分工的分派而成為執行某項功能的地區系統。所以,地區成為認識鄉村的替 代性概念。基本上,鄉村成為全球化下的地區,其實體是以全球經濟產業為內涵,馬 克思主義者批判,鄉村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已失去其獨特主體性,鄉村的再結構化未能 消除鄉村模糊面貌(Urry,1981;Newby,1986),因此,鄉村已不存在,僅有地區可言。 不過,全球化對地區所造成的新階級權力關係,明顯引起空間不平等和失衡發展的新 壓迫結構。地區的自力發展成為對抗全球化壓迫的另類思潮,而將文化資產視為認識 地區的實體則是發現地區性(locality)的主要依據。因此,在一片文化轉向(culture turn)的新思潮中,各地區所內含的文化經驗和具體型式成為認定地區的主要要素。 而也因為地區文化具有非常另類的差別性,地區的認識則開始衍生多類取向的解釋, 地區則逐漸產生自我認定的知識權力,此項文化實體所產生的地區主體認定基礎則成 為解放鄉村的新力量。 基本上,解放的鄉村以文化襲產和綠色資源重新顯現其實體的功能價值,而轉化 為休閒產業來呈現鄉村經濟的新活力,期能將鄉村空間轉化為消費地區,也能促成創 新的地區產業經濟。不過,鄉村休閒經濟的發展仍受限於全球資本主義的控制,其對 鄉村的重新被認定,僅限於單一解釋的意義,而仍未能與後結構和後現代主義的多元 和多重空間論述產生對話。所以,鄉村仍僅被解釋為具有特色休閒產業的地區。 二、表徵的認定 從表徵這一軸線來認定鄉村,是以符號和文本的敘述來認識特定的鄉村文化地理 空間。當以農業為實體來認定鄉村時,透過農業操作的土地、人力和生產行為可直接 來解釋鄉村的存在,但是農業人口所創造的生活經驗仍具有獨特的人文區位現象,其 社會文化形式所內含的意義和價值是另類認識鄉村的依據。所以,由詮釋的觀點上可 以深入觀察和記錄鄉村的日常生活符號和社會實踐來認識鄉村。不過,由農業所附生 的生活和文化符號來認定鄉村,仍是受到農業實體存在經驗的影響,鄉村生活的獨特 性也常被化約為檢驗鄉村性的客觀指標,而讓鄉村社會文化生活現象成為統一可測量 的表徵(Cloke,1977;1986;Halfacree,1993)。 基本上,隨著農業實體的質變,此類附生的社會文化生活也轉而呈現工商文化的 表徵,鄉村生活也面臨文本結構解組的迷失。所以,早期由統一生活符號表徵來認識

(3)

鄉村的途徑,也無法在主流工商社會文化潮流中,成為鄉村認定的有力依據。 所以,當農業為實體的鄉村逐漸失落其主體認定時,鄉村外居民的想像卻逐漸成 為鄉村認定的來源,此類敘述最早發生在農業為實體的鄉村時期,由城市上流社會所 敘述的鄉村主義(ruralism)思維,其內含濃厚的回歸自然(back-to-nature)價值, 認定鄉村是內含景觀、田園詩意、休閒、自然安靜和有開闊野地的地區空間。而後來 在工商都市社會裡,居民在反都市化的態度下,對都市以外的開闊自然空間產生羅曼 蒂克主義(romanticism),重新想像田園鄉村的存在(William,1975;Cloke,1997)。後 結構和後現代思潮即直接說明透過符號和敘述文本可認識鄉村。所以,在工商都市社 會中不被認識的鄉村,在多元文化意識的影響下,具有多類可被閱讀的鄉村知識,每 一類鄉村知識所承載的符號和文本,可用來認定各類鄉村的面貌。所以,鄉村是主觀 上能被認定,是依指涉者的文化想像來描繪形成,簡言之,鄉村是在想像中被認定。 都市居民回歸鄉村的移動,使認識鄉村的想像融合鄉村內外符號的對話,鄉村類 型的分化成為後工業社會的鄉村實踐經驗,Murdoch(1993;1994;2003)論述後結構主義 思潮所引動的鄉村再建構和分化,是認識後鄉村的合適解讀。當然,後鄉村是虛擬的 或還可稱作鄉村嗎?也仍還是一項繼續對話的主題(Cloke,1997;蕭崑杉,2006)。後 生產主義(post-productionism)的論述即對零散(discursive)和分化(differentiating) 的鄉村提出更具實際型式的鄉村類型:如將鄉村分為超生產主義、消費田園、退隱鄉 村性及激進觀等空間想像形式(Halfacree,2006)。基本上,以文化為本質所進行的符 號和文本的鄉村表徵論述,無法避免論述者仍需依據某類對象來敘述其意義和認識, 以 文 化 轉 向 來 認 定 鄉 村 , 也 遇 到 反 社 會 化 、 反 物 質 化 及 脫 離 社 會 實 體 的 批 判 (Cloke,2006)。不過,後鄉村性的論述說明,鄉村消費者是以符號來認識鄉村性, 而鄉村、社區和景觀是超現實的商品,現在的文化繪圖能引導認識鄉村空間,並提供 虛擬想像的鄉村性和建構行動。 三、整合或激進的鄉村認定 由歷史改變來分析,從實體和表徵兩條軸線所描述或論述的鄉村,則似乎顯出鄉 村轉化的不同現象,它像是斷裂的,又與改變中的整體社會有互相對應的時空位格關 係。因此,認識鄉村好像無法忽視實體和表徵兩類存在的解釋力。事實上,目前的所 謂鄉村研究仍充斥多元方法論取向,從實體的實證到文化符號再建構皆仍是論者認識 鄉村的途徑。處境取向(context approach)的思考,嘗試將實體和象徵放入鄉村實踐的 聚合層次,而由(1)地區性:內含生產和消費的實踐;(2)正式表徵:資本社會的生活 興趣和政治需要;(3)每日生活的形式:鄉村生活者的行動圖像等三層次來結合解釋 鄉村空間的本質(Halfacree,2006)。從激進的觀點上,則此三層次的凝結仍會呈現三種

(4)

現象:(1)相對鬆散的凝結形式,此凝結可能具有動態調整的流動性;(2)矛盾和斷裂 的緊張性,存在於鄉村內外和層次要素之間的價值對話;(3)混沌不連結的分化與再 建構(Halfacree,2007)。 因此,鄉村空間的認定應從實體和表徵的分合論辯中解放出來,努力從資本主義 的制約中產生另類的綠色生活行動,也即是不論任何消費者對鄉村的觀點和認識論的 差別,綠色資源是特定空間的實體,它的存在反映出衍生激進鄉村性的實踐機會,因 此,(1)在地方性上,它是鑲嵌環境、去中心和相對自足和自賴的生活形式,如低影 響發展(low impact development)(Fairlie,1996)、回歸土地的移動及自然工作網絡的建構 等實踐途徑(2)在表徵上,將鄉村想像為不同家居經驗的追求行動,因此,在地情感、 草根活動、自力政策、綠色中產思維、樂活簡約主義及永續生活價值等,是可能加上 文化符號而成為論述和意義的選擇;(3)在每日生活形式上,其經驗充分顯示生活行 動者的內含價值和願景,它不是完全的顛覆,而仍是在行動者建構的關係網路中實踐 每日生活的需要和滿足,所以,歧視、不安全、失落氛圍與虛無幻象並不是鄉村每日 生活的認識和感覺。(Halfacree,2007),而網絡關係是認識每日生活的重要媒介,也是 未來描繪各類鄉村的基本元素(Murdoch,2006)。

貳、未來鄉村的描繪-綠色生活圈的建構

從前述鄉村認定的論述,提供論者對未來鄉村的敘述基礎,本文應用激進鄉村的 論述,提出作者所認定的鄉村圖像,其包含地方性、表徵和每日生活形式的組合關係 行動及其所形成的綠色生活圈。綠色生活圈是作者認為從資本主義解放後的鄉村建構 形式,它重新解讀綠色資源作為實體的文化經濟價值,及作為未來消費生活符號論述 的指涉存有,因此,不論是生產或消費行動者,皆可透過綠色資源的稟賦而抽取其部 分特徵來建構各類鄉村每日生活的行動策略。所以,綠色生活圈依據一些理念而論述: 一、地區性上 綠色資源是地區的實體,其內含生產和消費價值,其反應具有彈性、小規模、柔 和謹慎、在地材料、多樣性、可再生的生產與消費、方便、永續取向、及環境保育、 自我管理及低投入等特質。 二、在表徵上 呈現簡樸、安全、舒適、清淨、個性取向,適度、體驗、美感、超經驗的文化消 費方式和行為風格。 三、在每日生活上

(5)

展現合適選擇的生活歷程(life course),其包含依生活事件進行有效的實踐行動、 自願性公共參與及合作服務、可令人欣賞的生活故事敘述、建構及接觸賦權性的關係 網絡及發展開展性的生活信仰。 綠色生活圈的具體建構策略如下: 一、綠色農場的建構 生活圈內的農場的生產規模小且可能零散,但可生產各類適地適作的健康安全農 產品,此農場呈現出清潔、安全、在地取材之設施、綠色藝術氛圍及田園舒恬感受的 綠色生產場所。每個農場能(1)應用低成本、低投入及多元的生物技術,生產過程具 有可信的檢驗和關鍵性記錄(2)農場供應新鮮、原生而優良品質之農產品(3)農場能就 地取材,呈現與自然景觀協調和諧的綠色設施和風味(4)農場之產品可鑲嵌任何綠色 象徵如健康品嚐、農場欣賞、生產體驗、自然休閒及綠色文化學習,而使生活圈內發 展出不同類型的個性農場。 二、綠色環境的建構 林木聚集的空間可提供自然景觀、生態體系、水文安全、生物多樣聚居及身心修 養等資源內容,所以,生活圈內的坡地及森林可發展出具有原生自然色彩、方便、清 新、可親近及體驗的綠色區位環境,其具體策略(1)以低涉入方式建構欣賞性鄉村景 觀(2)維持具自然調節的生態區,保持原生林相和生物活動區,發展具教育性的生態 體驗空間(3)配合各年齡層及各類生活者需求,建構方便、安全及具運動功能之森林 活動場域,讓鄉村具有綠色森林的想像。 三、綠色消費的建構 整體社會者可進入綠色生活圈成為消費者,其消費場所能呈現健康、適性、個人 品味及永續使用的觀念,其策略(1)發展各類綠色餐廳,使用在地農產品,提供新鮮 食品,應用環保用具和設施,不污染環境之服務水準(2)提供綠色健康飲食和休閒活 動,銷售節省能源之綠色生活用品(3)推行綠色生活體驗及教育活動,傳播綠色生活 價值。 四、綠色社區的建構 生活圈內的聚落可建構成綠色資源分享及互助社區,其作法(1)具有乾淨、安全 和綠色氛圍之居家生活設施和環境,以綠建築、綠創意設計來提供居民和遊客的綠文 化居住品質(2)應用在地各類綠素材來發展社區生活藝術和美化生活,社區內可展現 在地文化敘述和圖像。(3)發展綠文化學習圈及生活關係網絡,賦權社區具有建構綠 文化的行動力量。

(6)

參考資料

1. 蕭崑杉(2006)。農業產業文化推廣策略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1,1-32 2. 蕭崑杉(2006)。後鄉村休閒產業論述。論文發表於:「持續與變遷-跨學科的農

村社會研究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3. Cloke P. (1977). An index of rurality In England and Wales. Regional Studies 11: 31-46.

4. Cloke P. (1985).Counter-urbanization: a rural perspective. Geography 12: 13-23. 5. Cloke P. (1997).Country backwater to virtual village? Rural Studies and the ‘The

cultural tur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3(4), 367-375.

6. Cloke P. (2006). Conceptualizing Ruraliy. 18-28 in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Edited by P. Cloke. London: Sage

7. Fairlie S. (1996). Low Impact Development. Oxford Press.

8. Halfacree K. H. (1993). Locality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 space,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1), 23-37. 9. Halfacree K. H. (2006). Rural Space: 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Pp. 44-62

in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Edited by P. Cloke. London: Sage

10. Halfacree K. H. (2007). Trial by space for a ‘radical rural’: Introducing alternative localities, representation and liv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3(1), 125-141. 11. Murdoch J. and Andy C. Pratt (1993). Rural Studies: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st-rural.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9(4), 411-427.

12. Murdoch J. and T. Marsden (1994). Reconstituiting Rurality.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13. Murdoch J. et al. (2003). The Differentiate Countryside. London: Routlege.

14. Murdoch J. (2006). 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a guide to relational space. London: Sage

15. Newby H. (1986). Locality and Rurality: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 . Regional Studies 20:209-215

16. Panelli R. (2006). “Rural society.” Pp. 63-90 in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Edited by P. Cloke. London: Sage

17. Urry J. (1981). Localities, Regions and Social Cla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5, 455-47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般而言,物質的黏度與流體間的凝聚 力和分子間的動量轉移率有關。液體分子與

當系統的特徵根均有負實部時,系統是穩定的,在滿足穩定

z 除了大小,電流還要考慮方 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電流I 流動的方向,此一方向稱為基 準方向。此一基準方向可以任

動態時間扭曲:又稱為 DTW(Dynamic Time Wraping, DTW) ,主要是用來比

舉例: 中一以隨筆一作前測診斷,發現 學生的描寫多欠具體清晰.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