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廚食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廚食帖"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二名. 許嘉瑋.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六年級. ----------------------------------------------------------------------------------------廚食帖 也曾想過,若是不曾選擇就讀中文研究所,我會去考丙級廚師證照,順利的 話,開一家小小的餐館。倒也不是被流浪博士賣雞排一類的聳動新聞影響,就只 是喜歡吃,又對烹飪感興趣而已。興趣能當飯吃嗎?假使可以,那麼讀研究所和 當廚師其實相去不遠。文獻資料如食材,章節調度是料理手法,文字風格彷彿調 味,我的書房也是我的廚房。 有人說飲食文學的基調是懷舊,從風格到題材皆如此。話有幾分道理,畢竟 飲食習慣往往從小養成,豈能不話說從頭?何況無論是林文月、蔡珠兒與韓良 露,乃至於唐魯孫、逯耀東與焦桐,從烹煮到品嘗,一場簡單聚會便足以醞釀出 一篇好散文。不是為了炫學誇談,而是為了提醒自己那些真切生活,或爽利如快 炒,或綿密如燉煮,記憶再次鮮活起來。 我是個愛吃的人,也是個耽溺往事的人。吃飯皇帝大,透過三餐紀錄日常, 恐怕不是囫圇吞下便當的現代人可以想像的。小時候,外婆總說一口飯要嚼三十 六下,才能吃出甜味,滿腦子只想著玩的小孩豈肯規矩照做?儘管如此,我從小 仍是個有口福的人,就連許多人退避三舍的苦瓜、茄子、青椒,我都早早就能接 受。現在一談起這些蔬果,我仍能馬上想出不少美味的菜色,甚至可能比論文佈 局更俐落。如此看來,治論文恐怕遠遠比不上烹小鮮。 會這麼「吃心」絕對,可能是四個月開始沒牛奶喝而靠啜米湯的補償心理。 舉凡看到不新鮮不夠熱不像本來該有樣子的菜色,鐵定皺眉。譬如國小在安親 班,最深刻的記憶是師丈母親做的客家菜包,從蒸籠拿出來,一邊在雙掌拋著一 邊呼呼吹著,怎麼可能不好吃呢?國中補習多了,回家多半已是九點多,母親知 道我看見冷掉的高麗菜和菜脯蛋便覺得渾身不對勁,甚至賭氣不吃,早就熱好飯 菜等著。 畢竟熱菜變冷盤太過突兀,光想著蒸蛋冷掉也不可能變成布丁,無法維持食 材本初的模樣,保持適當溫度總無可厚非吧。這是最後底限,無法再退一步。每 個饕客和廚師,都有各自的原則,進退之間,無數「眉角」在桌底流動。至於檯 面上,不吃蔥不吃芫荽之類的習慣,眼不見為淨,挑掉便是。 譬如祖母不放油的乾癟雞塊以及爛糊糊的煮大麵,實在令人望之卻步,然而 雞塊未焦黑如碳,大麵也沒軟爛如泥,咬牙閉眼也沒就過了。可是若跟外婆炮製.

(2) 的諸多家常菜相比,就知道飲食的流程有其自然的順序,該順紋或逆紋切,要先 裹粉還是先調味,有些步驟很難損益,否則毫厘千里。這是對細節的自我要求, 也是對品嚐者的溫柔體貼。記得有句俗話說:「三代富貴,方知飲食。」但外婆 是農家出身,從小在南港摘茶養豬種菜,詎知富貴為何物,說穿了,她做菜摭取 的都是當季盛產,想的也不過是兒孫的營養與胃口。 可能外婆帶過太多小孩,自己生了八個,加上孫子們的數量,兩隻手恐怕都 數不過來。最長的大舅與最幼的母親相差二十歲,小女孩和大男生的味覺喜好自 然也不同,外婆想必花了不少心思在料理上吧。 奇怪的是,自有記憶以來,外婆並不和大舅一起住。她晚年的活動地點,若 非在後山埤的二舅媽家,就是到家裡來作客。我最喜歡外婆來住,一方面是母親 會減少罵人的次數,一方面是有好料可吃。若是天氣溽熱,桌上必有涼拌黃瓜雞 絲、醉雞等涼菜,冬日則有蘿蔔排骨湯或白菜滷。大概是從小耳濡目染,回臺北 娘家時,外婆總是會帶著我去市場,在家跟著母親進廚房「監工」的永遠是我而 不是姊姊或妹妹。因此,從國中開始,我便能獨自料理一桌簡單的家常,鄙夷妹 妹的荷包蛋與姊姊的泡麵。 或許,味蕾可以後天訓練,但烹飪往往需要一些興趣與血脈傳承。姊姊與妹 妹必定漏失掉什麼,只要進廚房,就彷彿下油鍋的是她們的血肉。 記得國二時,童軍老師要我們在校內野炊,作為之後露營野炊的前置準備。 我回家想了好久,終於決定端出韭黃牛柳應戰。調味裹粉過油,將牛柳先泡至五 分熟,再加上切段的韭黃,怕同學們覺得口味太淡,又添了些黑胡椒醬。小小的 卡式爐難以營造足夠的鑊氣,對十四歲的男孩來說卻已躊躇滿志。連忙端道辦公 室去向導師獻寶,隔壁班的導師出於好奇也夾了兩筷,竟發出高八度的音頻激 問:「這是你煮的!」這件事成為我回家炫耀必得模仿的重要橋段。 外婆離開已十三年,至今她仍不知道那個愛陪她看楊麗花歌仔戲和阿信的孫 子,在廚房受到多深刻的啟蒙。 外婆生性節儉,除非壽宴或晚輩孝敬,她鮮少到外頭餐廳吃飯。說也奇怪, 舉凡她覺得好吃的菜餚,最多琢磨兩次便能上手,甚至變化出無數排列組合。一 般人家哪有大的油鍋和蒸籠呢?可是辦桌的大菜外婆也駕輕就熟。當時可沒有電 視上的名廚教學,什麼是滾刀,什麼是開背,外婆日用而不知的術語彷彿本來就 記憶在身體。母親深覺遺憾的是自己只知麵食點心的作法,連相對簡單芋泥和中 卷魚卵都沒學會,每次想起這些味道,就只能上館子解決。.

(3) 曾問起為何在諸多菜色中只記得包子、饅頭一類介於正餐與點心間的麵食。 母親說外公是公務員,薪水未必多,但配給的麵粉卻不少,為了消耗麵粉,只好 努力變換花樣。韭菜盒子、鍋貼、花捲、蔥油餅,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母親 的幼年記憶。直到上國中時,外公壯年辭世,外婆也無心拿起桿麵棍,只留下時 間在髮梢發酵,略顯蓬鬆的髮型,顏色真像長壽麵線。 母親心心念念的「媽媽味」我隱約有些印象,卻苦無對照物可供還原參考, 加上母親不常下廚,即便我從料理節目學到再多技巧,也找不到機會實踐。記得 半要求半強迫地將母親拉去市場買了塊五花肉,本打算做東坡肉,母親卻說要吃 滷肉去市場買蹄膀就好。無視我再三強調差異,於是最後那塊五花肉只好做成滿 滿一大盤回鍋肉。我不清楚母親是否曾經吃過外婆煮的回鍋肉,但當時偏嗜重口 味的妹妹因此多添了一碗飯。 知道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廚藝訓練,純粹只是興趣,包餃子、獅子頭之類的 菜色大抵還有幾分把握,宴客大菜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既然如此,不如多拓 展自己的飲食地圖。外婆住在二舅媽家時,偶爾也會到後山埤的為福樓吃飯,那 是大舅宴客時最常選擇的地方。為福樓主打北方菜,烤鴨不過不失,自然比不上 龍都酒樓,價錢卻也親民許多。仔細回想菜單上的品項,發現外婆、母親和我最 喜歡的反而牛肉捲餅和烙餅。難道食物的偏好也能透過遺傳保留嗎? 外婆不和大舅住,據說是和媳婦處不來。外婆辭世那年,我才大三,依照習 俗作滿七七。其中某個七日便曾在為福樓與娘家親戚們吃飯。當時大舅媽特別來 關心學業狀況,噓寒問暖的神情和那些耳語似乎有些不同。或許是人死恩怨散 吧!幾次回去祭拜,都沒看見大舅媽坐著折蓮花,但靈堂上外婆的照片是笑的, 就像到家裡來作客時一起吃飯的模樣。 考上博士班那年暑假,大舅從大阿姨那裡聽到風聲,獨自搭火車南下來送紅 包,卻又小心翼翼叮嚀別讓舅媽知道。其實我並不在意長輩們的恩怨,畢竟外婆 在世時從沒聽過一句抱怨,只是每次回娘家難免有些尷尬。阿姨們和母親的話題 都迴避了大舅媽的名字,一個不可說的秘密。我莫名想起國中第一次從補習回家 後看到桌上剩菜瞬間,不得不勉強吞下那些不新鮮不熱菜色的表情。 許多事情終究無法勉強,就像是對食物的好惡。人與人的互動也往往如此。 飲食真是一個龐大的隱喻體系啊!誰是誰的菜,誰是雞肋食之無味,誰又可以夾 去配。有些人的相處如濃油赤醬,彷彿舌面開滿小花,細品後才發現那些虛張聲 勢的單薄;有些事的記憶彷彿水中鹽味,極其幽微卻能感而不能見,難以區分水 和鹽的分野。雞肉和雞蛋可以煮成親子丼,雞翅、雞內臟和雞蛋就是很難搭,這 是食材屬性所致,非力強而能移。.

(4) 吃是為己,下肚的熱量既肥不了別人,滋味也唯有自己能夠體會。外婆顯然 是更有口福的人,日韓歐美都去過,諸多異國美食也來者不拒。或許因為沒有忌 諱,她擁有更寬闊的味覺地圖。這些走過的痕跡有多少成為外婆思考菜單時的依 據呢?為何我從沒印象吃過苦辣酸澀難以入口的菜色呢?是時間把味道沖淡,還 是外婆的手藝將流年偷換? 早就清楚,我想念的終究不是白菜滷上的蛋酥,更不是白斬雞皮肉之間的膠 質,記憶雜陳於舌面,一點一滴想拼湊出我還沒忘掉的外婆的樣子。轉眼十三年 過去,到臺北讀書之後,對蓋起捷運的後山埤街道已無比陌生,而外婆也不曾入 夢來帶我再走一趟市場,莫非是怕過於煽情催淚,疼愛的外孫會受不了嗎?我是 寧可流淚的啊,在平淡重複的生活裡,些許苦辣酸澀便能讓一切改變。 我腦中幾次浮現靈堂上的外婆遺照,朦朧隱約,彷彿又感受到廚房瀰漫的蒸 氣與香味。那是枸杞地瓜葉、九層塔煎蛋和刺瓜貢丸湯,外婆炒完最後一道苦瓜 鹹蛋,輕輕喊我去拿碗筷。 我們隔著方桌坐下,沒有為彼此夾菜,只是一起看著電視,吃一頓飯。.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年輕」的 感覺,餐廳裝 潢是地中海型 色系,特色為

• 當我們在歸類一個問題為 問題時,等於不在乎他的複雜度是 還是 之類的,只要是多項式時間就好。.

從右邊的食品清單 中,為你自己設計三 份早餐和三份小食。..

以 2011 年經濟部統計處針對各製造業所做的調查,糕餅業所屬 的其他烘焙麵食品之生產值占食品製造業中 3.68%,在 33 項品向中排

食品製造工廠中,一位工作人員包裝好一份食品禮盒大約 3.5 分鐘。若工廠內共有

如圖,空間中所有平行的直線,投影在 image 上面,必會相交於一點(圖中的 v 點),此點即為 Vanishing Point。由同一個平面上的兩組平行線會得到兩個

中國烹飪技術發達,許多西方人 看來不可食的物品,經過中國廚 師手藝,變得使人一見而食欲頓 開;..

最強大腦 (互信 互信 互信 協作 互信 協作 協作 創新 協作 創新 創新 支援 創新 支援 支援 支援 監察 監察 監察 監察 評估 評估 評估 評估 跟進 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