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男女學生社會認知與歸因方式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青少年男女學生社會認知與歸因方式之關係"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71 , 15期, 149-166頁

青少年男女學生社會認知與歸國

方式之關係

吳鐵雄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歸因傾向與道德判斷之關係,並同時了解此兩變數與個體其他特 質變數的關係,受試者為324位園中一年級和 357 位高中一年級學生,共681人。其中男生 335人,女生346人,分別取自臺灣地區學校。 本研究對於歸因之記分係以「人」為基礎,分別考慮個體在成功及失敗事件之歸因傾 向。結果發現約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妥試者傾向於內制歸因。在成功時,高中學生比閣中 學生更傾向內制,男女性別則沒有差別。在失敗時,圈中女生比高中女生傾向內制,而在高 中學生中,男生亦比女生具有此種傾向。在內制組學生中,女生比男生傾向將成功歸因於努 力的結果,但在失敗事件中,則產生性別與年級的交互作用。高中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亦比 園中學生為高。就園中與高中一年級學生而言,道德判斷與歸因傾向部沒有顯著關係。 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意無意的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態度、感覺從事某種 解釋。但,由於個體與環境及社會頻頻的接觸,此種對事物或行為的銓釋受個人特賀,生活背索與經 驗及學校教育之影響,而愈趨復雜分化,形成個人獨特的、種定的歸因方式。 Joe (1971) 就認為個體 的歸因概念是一種類化的期待 (generalized

expectency)

,它是由特定而到普遍,形成個人解 釋環境訊息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而對生活中種種經驗的各種態度,於是這種歸因

方式就與自尊 (self

esteem)

,成就動機、學業成就,道德判斷 (moral

decision making)

等有相當的關係。*研究的目的就在探討年齡、性別及道德判斷對個體在各種事件上內外制約的影 響,以期能有助於在輔導上妥善引導青少年學生的歸因方式,以便發揮他們的潛能,建立良好的行為 模式。 Rotter(1954) 特別強調增強作用在社會學習歷程中的性質及教果,他認為增強的經驗影響個體 對往後行為結果的期望。幾年後, Rotter (1 966) 更提出制握重心概念來說明這種期待,他說明制鐘 重心是個人對生活中各種事件的結果責任歸屬的信念。如果一個人相信其成敗是由於其本身的因素, 如能力或努力所造成的,是為內制傾向;相反的,如果將成敢歸諸於運氣或命運的外在因素,則屬外 制傾向。

Heider

(1958) 在討論人際關係時也提出相似觀點,他認為個人對自己葳他人行為結果的分析可 分兩大類型,其一是將行為結果歸因於行為者本身,也就是能力 (can) 及努力 (trying) 兩種方 式:其二是將行為結果歸因於環境因素,也就是工作困難度 (task difficulty) 及運氣或機會

Ouck or

chance) 兩種方式,這種二分法的觀念影響往後心理學者們的歸因研究頗鉅。 Kelley

(1967)更進一步指出,歸因是個人對環境中事件的原因和性質一種推斷的過程,此種推斷可分成二類

(2)

• 150 •

教育瓜、理學報

歸國研究甚受心理學者們廣泛的注意,諸如 Crandall (1969) ,

Feather

(1

969)

,

Fitch

(1

970)

,

Ickes

和 Layden (1978) ,

Weiner

(1972) 等人則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將人類歸因方式分為四類:能力、 努力、困難度及運氣,並分屬於1tIJ鐘重心和種定度二個向度。此理論製構奠定了很多歸因量表的模 式。 內外制扭扭為一種類化的期待, Rotter (1966) 認為它應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唯,研究者對此 變數在人類歸因方式上的作用仍不斷加以探討,得到的結果並不一致。 Penk(1969) 以 7 至 11 歲之一 般智力小張為研究對象,他發現男女受試者在制握態度上並無顯著的差別。 Ryckman 和 Sherman (1抑的以大學學生為對象,亦得到類似的結果。但是某些研究部指出:一般而言,男性傾向於將成功

的結果作內在歸因,而將失敗結果歸因於外在因素 CCrandall,

1969; Montanelli and H

ilI,

1969; Deaux

,

White and Farris

,

1975)

在利用大學生研究性別與自尊對歸困的影響, Ickes 和 Layden (1978) 將歸因方式分為正負 事件的內外制握四種類型,由受試者對每一個項目加以歸類,他們發現在男性與高自尊者,女性與低 自尊者的歸因方式相當一致。就性別差異來說,在成功事件中,男性的內在歸因大於女性;而女性的 外在歸因則大於男性,但在失敗事件中,女性無論內在或外在歸因都大於男性。 Ickes 和 Layden (1978) 的另一個研究亦發現性別與歸因方式有關係,在大學生中,以女生內制組所受失敗事件的不良 影響最大,男性內制組其次,男性外制組受影響最小。

Feather

(1968) 以大學生為對象,發現女生比男生得到顯著的高外制分數。此種現象則與國內 的研究結果相反,吳武典(民64年)在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之歸因方式時發現女生比男生傾向於內 制,尤其對失敗事件為然。洪碧霞(民70年)則發現男女學生的內制傾向沒有什麼差別,兩者在成功 與失敗事件上的歸因大多傾向內制。但是,在成功時,內制組學生中,女生的努力歸因傾向大於男 生;失敗時,則男女生的努力歸因傾向沒什麼差異,而在外制組學生中,男女生的運氣歸因傾向亦沒 有差異。 在道德判斷發展方面,對男女性別差異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Kohlberg 認為女性常因忠順於

子女,而致不易發展其道德認知到更成熟、更抽象的道德原則期。 Haan , Smith 和 Block(1968) 發現停留在「道德成規期」的男性只有6896 '女生則有8096 '而發展到「道德原則期」的男性有2896

,女性則只有1896 '因此推理男性的道德判斷被女性成熟。 Kuhn 等人(1 977) 則發現性別差異的 現象只發現在45"'-'50歲組,在這個階段的女性使用較低的道德判斷來應付問題。蘇建丈(民 64年)發 現中等社極地位的男性受試者在道德判斷的內外在取向中,持內在取向者較低社經地位男性為多,中 等社經地位女性則持外在取向者較低社經地位女性為多。但 Medinnus (1966) 均發現女性的道德判 斷比男性為侵。在另方面, Boehm 和 Nass (1969) ,

Selman (1971)

,及國內部分研究(陳英豪, 民 67年;陳聰丈,民69年)並未能發現男女在道德判斷上有顯著的差異。 年齡是另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因為隨著歲月的增長,個體所累積的經驗,將直接間接的影響他 對一切事物的瞭解與認知。 Penk (1969) 在其研究中發現年長的見童比年幼的見童更傾向內制。不 過,在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時, Parson 和 Schneider (1974) 卸發現年齡與內外制撞並無顯著的 相關存在。 至於在道德判斷方面,有關年齡的研究甚聾,

Kohlberg

(1963) 發現年齡與道德成熟分數的相 關達.凹,另外他在泛文化的比較中發現無論是美國、臺灣、墨西哥、土耳其、猶加敦 (Yucaton) 的青少年,十歲組兒童層道德發展第→階段者為最多,第二階段其次,十三歲組則屬第三及第四階段 者的百分比較屬第一階段者為多,十六喜愛組屬第→、二階段者之百分比遠較前二年齡組者為少,而囑 第四、五、六階段所佔百分比則較前二組為高,可見年齡越大,道德、判斷的層次愈高。 Kohlberg 和 Turiel (1971) 在其縱貫的研究中,發現一般人的道德判斷有兩個重要時期,即青年前期和青年 後期,在青年前期(約自十歲到十三歲)是個體自「道德成規前期」進入「道德成規期」的關鍵,而

(3)

背年後期(約自十五歲到十九歲)則為個體自「道德成規期」發展為「道德原則期」的轉摸點,一個 人到了十三歲如尚未能擺脫盲從權威或自私自利的第一、二階段,則很可能將固著於較低階層的道德 判斷。 陳英豪(民 67年)以圍內 8 歲至 16歲青少年為對象,發現約有 88.47% 的 8 歲見童停留在「道德、 成規前期 J '到 12歲時已有一半以上青少年進入第三階段,到了 16歲時則已有 94.92% 的青年已脫離 了「道德成規前期 J '而達「道德成規期 J '國肉其他研究(單丈經,民 69年;陳聰文,民69年)

,

亦發現一般青少年的道德判斷隨年齡的成長而漸趨成熟。但 Selman (1971) 均發現雖然年齡較大的 兒童傾向使用較高的判斷'rJft此項相關未達顯著水準。 在有關歸國理論的研究中,一般研究結果顯示出,內制的人較能獨立為自己行為負責,而外制者 則較依賴而無法獨立判斷。Di enstbier

(1978)

以實驗處理探討大學生歸因與道德行為的關係,他 以情境分組,將受試者分別置於內制情境和外制情境中,結果發現內制組只有15% 的受試者有欺騙行 為,但外制組與控制組則有30好和31% 的人有類倒行為。唯此研究全忽略了受試者過去的行為,這是 值得注意的。棋碧霞(民 70) 的研究發現一般圈中學生大部分傾向於內制歸因,為了解歸因方式與道 德判斷之關係,他將受試者依內制總分分為高內制,中內制和外制三組,並以智力為控制變數,他發 現高內制組的學生比外制組的學生道德判斷更加成熟。唯其研究屬嘗試性質,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尚 付厥如,因此本研究擬進一步探討歸因與道德判斷的關係。 有關歸因方式的測量,由於各研究性質及目的不同,目前在國外已有十三種量表 (Throop

和 MacDonald, 1971) 。其中以Rotter (1966) 所編制的 The

Internal-ExternaI Control

Scale

(簡稱I-E量表) ,和CrandaIl, Katkovsky,及 Crandall(1965) 所蝙之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Responsib

iIi

ty Questionnaire

(簡稱 IAR) 最為普遍,此兩者分別由洪有 義(民 63 年)和吳武典(民 64年)加以修訂。唯此兩量表只分內外制握兩類,較近之研究發現如此

劃分稍嫌粗略,大部分研究者傾向於將歸因方式分為制握重心(locus

of

control)和穩定度

(stability) 兩個向度來說明 (Heider, 19時

Kelley,

1967; Weiner

,

Heckhausen

,

Meyer,和 Cook,

1972)

0

Fane

IIi

(1977) 更進一步將歸因模式歸納如下:

制握重心 穩定度 穩 定

內一能努

制一力力

外 且兩 “叫“苟 事件困難度 不穩定 運 氣 Ickes 和 Layden (1978) 曾依此理論架構編製一個量表。國內洪光遠和楊國樞(民68年)亦 依按此理論,並參考國內外甚多有關量衰,編製成歸因量衰,本量表在內容及計分方式都與 Ickes 和 Layden 的量表非常接近。兩量表均將歸因方式分為能力、努力、命運或困難度及運氣四項,每 項歸國都有四種或五種程度,此種反應又可將成功事件和失敗事件分別計算,故每位受試者均可有八 個歸因得分。由於可得資料相當豐富,研究者可以進行多方面的探討。 至於道德判斷之測驗, Kohlberg 及其同僚依其多年在這方面的研究,曾瀰制一個測驗,陳英 豪(民 69年)參照 Kohlberg 所編之道德判斷評分手般的故事,並套酌我國國情加以改編成道德、判

斷測驗,國內使用頗多(陳聰文,民 69 年;淇碧霞,民70年) ,唯此測驗之實施及評分均甚困難。

Rest 依據 Kohlberg 道德判斷階段劃分的理論,發展出 Defining

Issues Test ,唯Rest將第

一階段捨棄,並將第五階設劃分為5A 和 5B 兩階臣,再增加 A 和M兩種特性 '5A 係為社會契約道德

(4)

of intuitive humanism)

,此測驗由國內一輩研究者加以修訂,並經使用(單丈經,民 69年)。 本研究部探用此測驗及洪光遠、楊國樞(民68年)之歸國量表探討下列問題: 1.青少年學生之歸因方式是否安年齡及性別之影響? 2. 男女性別及年齡的不同是否在道德判斷能力上有不同的發展? 3.青少年的歸因方式是否與其道德判斷能力有關? 學 理

育 教 • 152 •

-、對象 本研究之樣本包括閩中一年級和高中→年級共 681 位學生,其中國中一年級男生 161 人,女生 163 人;高中一年級男生174人,女生183人,計函中 324人,高中 357人,全部男生335人,女生346人。在 取樣時除考慮受試者的性別因素外,尚注意到取樣學校的地區分配和學校學生的一般程度,就國中來 說,取樣的學位有男女合投亦有男女分校,至於高中部分,除了二個學校為男女合故,其餘均為男女 分校。 二、 z 具 (→歸因量表 本研究有關歸因方式的測量係採洪光遠和楊國樞(民68年)所編之量衰,依據編者們的報告,此 量表主要是探取 Weiner 、 Heckhausen 、 Meyer 和 Cook (1972) 的觀點,同時考慮歸因方式中 之制握重心和穩定度兩因素,並參考楊瑞珠、楊國樞(民65年)所編之「兒童內外控量表J '楊國

樞、吳英璋(未發表)之 I-E 問卷,以及 Katkovsky(1967) 、 Mischel (1974) 和 Gruen

(1974)

等所編之各種量表所改編而成。全量表共有三十題,其中屬成功事件和失敗事件者各有十五題,每一 題都可以有努力、能力、運氣及命運四種歸因方式,而每一題的每一種歸因方式都為四種層次的量 尺,故每位受試者總共有 120 個分數。此量表的折半信度為 .81 ,諧度係數為 .85' 根據其他研究者( 林邦傑,民 68年)的報告,此量表相當理想。 有關量表的記分,前已述及,不探 Ickes 及 Layden (1978) 兩人以制揖重心和種定度兩個向度 為標準,而探用棋碧霞(民70年)之方法,以「人」為主來記分,其記分步驟相當接雜。本量表每一 題目之後均包含四種不同的歸因方式,在答案紙上,每種歸因方式均有從不可能,有點可能,可能, 到非常可能四點量尺。計分時按序分別給予 O 分、 1 分、 2 分和 3 分,故每個學生每題均有四個分數 ,總計有 120 個分數,如果成敗事件分開計算,則成功事件和失敗事件 15題各有 4 個總分,合計 8 個 分數,鼓學發種不同型態之實際資料說明如下:

歸國最要記翁責倒 成功事件 失敗事件 成功成功失敗失敗全部全部

代號

成功失敗全部內制外制內制外制內制外制

能力努力命運運氣能力努力命運運氣內制內制內制努力運氣努力運氣努力運氣

要--2

1

41

-1

-3

26

-17

-1

2

15

10 29 39

-8

4-4

-9 -12 -21

15

-9

6

A 官 aup3 月 4 'lnL 句 i nynudFOAU 啥 i 嚕inrHqL n3qb 旬, n2 月J1414 可 i nJnyndnwu 啥inLnL 可 iA 哇戶 Ooo nLqrHnL 可 i

32

25

24

17

AMdRUA 哇 nJ qd 丹 LqLqL A 且znb 呵,旬, nLτi4i9 臼

21001

21002

21004

21009

-4

6

自表一資料中,成功與失敗事件項下的能力、努力、運氣、及命運歸因分數都是由量表直接計算 出來的,內制傾向的分數是由(能力+努力)一(命運+運氣)計算的結果,也就是內在歸因之總分 減去外在歸困的總分。它又有分為成功事件、失敗事件以及兩者之和的全部事件,再以內制歸國之總

(5)

分 rOJ 分為界限,大於 O 分者為內制,小於 0 分者表示外制,然後再分別在各組中以不穩定因素減 去穩定因素,亦即內甘苦j組中以努力歸因得分減能力皇帝困得分,而得努力歸因傾向;而在外制組,則以 運氣歸因得分誠命運歸因得分,得一運氣歸因傾向,這兩個分數又分成功、失敗及全部事件計算。 試以代號 21001 之資料為例,在成功事件中,其能力歸因為24分,努力歸因為39分,命運歸因 32 分,運氣歸因 21 分,將前兩項分數減後兩項分數則得 10分,此間 3萬語學生成功事件之內制傾向得分。 同樣的,失敗事件之內制傾向得分也可算出為29分。將成功及失敗事件之內制傾向分數相加為39分, 便是全部事件的內制傾向得分。此間為制握重心之觀念,得分愈高表示其內制傾向愈強烈;得分愈是 負數,則表示其外制傾向愈強。因編號 21001 學生之成功內制分數大於 o ,所以層內制組,其成功事 件之努力歸因傾向得分便為 15分 (29-24) ,在失敗事件中,其內對j 分數亦大於 o ,仍屬內制組,故 其失敗事件之努力歸因傾向得26分 (39-13) 。就全部事件而言,亦為內制組,故其總努力歸因傾向 使得41 分 ((39-24) +(39-13)) 。就 21002 學生而言,其成功事件之內制傾向分數為-8分,局外制 組,故將其運氣歸因減命運歸因,得成功外制運氣歸因分數為-1 分 (24-25) 。但其失敗事件則為內 制組,計算其失敗事件內制努力歸因傾向為 -17 分。最後,其全部事件屬外制組,故得全部事件外制 運氣歸因傾向為-2 分。至於 21004 號學生,他在成功事件,失敗事件、及全部事件中均為外制,所以 都得外制運氣歸因傾向分數,而 21009 號學生,除失敗事件為外制因而得外制運氣歸因分數外,其餘 均為內制努力歸因傾向得分,只是其在成功事件中,脅定因素(能力)大於不韓定(努力)因素,但 在全部事件中則不種定因素大於穩定因素。 本量表之所有計分工作均特別設計程式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其人為之錯誤應可減少至最低程 度。 口道德對斷量表測驗 本研究所用道德、判斷是由國內程小危、林邦傑、學文經等人(單丈經,民69年)參照 Rest 所編 之「界定是爭論測驗 J

(Defining Issues

Test) 修訂而成之「社會問題意見調查問卷」。原測驗 有六則故事,包括「偷藥的故事 J

'

r逃犯的故事 J

'

r醫生的難題 J

'

r趙老板的故事 J

,

r報紙 的故事J 及「父子的故事J '其中後三者不太能適合團情,故本研究只探用前三則故事組成測驗。每 則故事之下均有十三個題目,每個題目敏述一個故事主角可能考慮的事項,每個人可按其重要性加以 評定,再依評定結果排列第一重要到第四重要。本測驗圈中二年級隔三週的再測信度為 .81 ,大學 一、三年級隔 18天的再測信度在 .47到 .65之間。 *測驗作答方式分為兩部分:一為重要性評定 (rating) ,二為重要性排列 (ranking) 。首 先,要求妥試者就每則故事下的每個題目,依其個人的考慮,依「最重要」、「重要」、「尚重要」、 「不重要」、「毫不重要」五個程度評量。然後,在重要性排列時,由受試者說重要性評定的結果, 排定「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第三重要」、及「第四重要」。在排列時,必須先就重要性評 定中「最重要」題目先行排列,然後再就「重要」題目排列,由大而小完成重要性排列,不可顛倒順 序。 本測驗之計分係以受試者在重要性排列的結果,經過加權而計分,其步驟如下:

1.

剔除廢卷:為暸解受試者的作答是否可信,必須根接受試者所作「重要性評定」和「重要性 排列J 兩部分結果進行一致性檢查 (consistemy

check)

,如果在「重要性接列」中列為「第一 重要J 者,在「重要性評定」時並非為最高等級,則為不一致結果, Rest 建議凡是第一、第二兩個 重要性排列部分的題目,有兩則故事或以上者,或六則故事合計有入個或以上題目有倒錯現象時,則 該問卷郎為廢卷。本研究因只探三則故事,故此項標準均減半。

2.

家P分數(“Principled"

morality score)

P 分數為受試者在原則期中 5A , 5B 及 6 三個階段中所得之分數,其計算步驟如下: (1)依據表二所列之計分鑰,就受試者「重要性排列」的結果,找出每一題目所代表的階段。

(6)

. 154 .

教育心理學報 要三 「社會問團憲見甜蜜開卷」計勿論 題 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故 事

4

3

2

M

3

4

此f

6

A

5A

3

5A

故 事 一

-

3

4

A

4

6

M

3

4

3

4

5A

5A

故 事 干

3

4

A

2

5A

M

3

6

4

5B

4

5A

(2)如果某一題目之階段屬於5A , 5B 或 6 ,則記錄其加權分數, 1:列車日某生第一則故事之「重要性 排列」結果為:第一重要為第 8 題,第二重要第 4 題,第三重要第 10題,第四重要第 1 題,對照表

2

,則第 8 題屬第 6 階段,因其為最重要,故其加權分數為 4 分,第 4 題厲M階段,不計算,第 10題 扇第 5A 階段,其加權分數為 2 分。第 1 題厲第四階段,不計算,如此,這個受試者第一則故事之得 分為 4+2=6 分,以此可求得第二則故事和第三則故事之分數。 (3)將三則故事所得之加權分數相加,將所得的和除以 30 (此為三則故事加權後之淪分,

(4 + 3

十 2

+ 1)

x

3 =30)

,再乘以 100 ,師得 P 分數。 三、名詞銓釋 1.能力歸因:係指個體內在且較穩定的特質,包括理解力,組織力,記憶力,語文能力,數理能 力,個性,為人、品性、興趣及習慣等。本研究之能力歸閻部在測驗中將成功與失敗作能力因素歸因 之得分總和。 2. 努力歸因:係指個體內在且較不穩定的特質,包括注意力、用心程度、心情及一時之行為表現 等。本研究之努力歸因師在測驗中將成功與失敗作努力因素歸因之得分總和。 3.命運歸因:係指外在且較穩定的因素,包括命運、緣份,具影響力人物的能力、個性、習慣、 偏見、興趣、及工作之性質與難易度。本研究之命運歸因師在測驗中將成功與失敗作命運因素歸因之 得分總和。 4.運氣歸因:係指外在且核不種定之因素,包括個人的機會、運氣、及具影響力人物的一時表現 和情緒。本研究之運氣歸因郎在測驗中將成功與失敗作運氣因素歸因之得分總和。 5. 內在因素歸因:即測驗結果能力歸因總分利努力歸因總分之和。 6. 外在因素歸因:即測驗結果命運歸因總分和運氣歸因總分之和。 7. 穩定因素歸因:帥測驗結果能力歸因總分和命運歸因總分之和。 8.不穩定因素歸因:閉測驗結果努力歸因總分和運氣歸因總分之和。 9. 內制傾向:部內在歸因總分滅外在歸因總分所得之分數,得分愈高者表示愈傾向內制。 10.努力歸因傾向:內制組中,努力歸因總分誠能力歸國總分所得之分數,得分愈高者表示愈傾向 努力歸因。 11 運氣歸因傾向:外制組中,運氣歸因總分誠命運歸因總分,所得之分數,得分愈高者表示愈傾 向運氣歸因。 四、實施程序

(•

測驗實施: 本研究全部資料之搜集在一個月內完成,歸因量表與社會問題意見調查問卷兩種同時進行,測驗 之實施由師大教研所博士班同學及部分由各授指導活動執行車已書協助,為使實施程序一致,事先均經 詳細說明討論。

(7)

臼資料處理:

全部資料係探用 PERKIN-ELMER 3220電子計算機處理,所有統計分析係用 SPSS(StatÎs­

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程式輯。資料分析分採雙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 及單變數姐歸分析。所有分析均以 .05為顯著水準。

結果

一、歸因量變 本研究將成功事件,失敗事件及全部事件分別處理,每位受試者,以其內i\lIj 因素總分減去其外制 因素總分,得一內制傾向分數,此分數以 0 為界,正數表示內制傾向,負數則表示外制傾向,分數愈 高表示愈偏向內制。園中及高中男女學生所得內制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如衰三所示。從表中平均數 可以看出,無論是圈中或高中,男女學生在所有事件中均呈現內制之傾向,換言之,一般學生均以為 事情之成敗,其責任均在於自己。圈中、高中不同性別學生之內制分數之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同所 示,由考驗結果可看出,在成功事件上男女學生之內制平均分數雖然不同,但未達顯著水準,但是, 圈中與高中學生之差異均達到顯著水準,亦即,高中學生比圈中學生更將成功之原因歸諸於自己的能 力或努力。在失敗事件上,年級與性別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換旬話說,園中與高中學生對於失 敗之歸囡囡性別之不同而有差別。經單純主要教果之考驗結果,在年級差異方面,園中與高中男生在 內制分數上並沒有差別,可是圈中女生則比高中女生更傾向於將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之不足或努力之 要三國申寓中男女學生《制個肉的平均數之此較 國 中 高 Ä

N

X

SD

N

SD

N

X

SD

成功事件 男

161

16.90

15.70

174

13.74

14.21

335

15.26

15.01

163

17.26

14.28

183

11.23

12.19

346

14.07

13.54

i口L

324

17.08

14.98

357

12.45

13.26

681

14.66

14.28

失敗事件 男

161

17.62

13.99

174

17.58

14.37

335

17.60

14.17

163

19.14

11.82

183

13.95

11.40

346

16.39

11.87

j口,..

324

18.38

12.95

357

15.72

13.04

681

16.99

13.05

全部事件

161

34.52

25.58

174

3

1.

32

2

1.

80

335

32.86

23.71

163

36.40

21.41

183

25.18

19.50

346

30.46

21.15

i口斗

324

35.47

23.56

357

28.17

20.85

681

3

1.

64

22

.4

6

要回 蜀中寓申男女學生肉有自l價向變異數分析結果 成功事件 失敗事件 全部事件

df

F

P

F

P

F

P

1

18.239**

.000

7.134

.008

18.396

.0∞ 性

旁。

1

1.121

.290

1.

420

.234

1.

886

.170

年級×性別

1

1.766

.184

6.709'神 .010

5.59

3*

.018

* P<.05

料 P<.01

(8)

• 156 •

教育心理學報 不移 (F

=13.843

,

P<.Ol)。就性別差異而言,在圈中階段男女學生對於失敗之歸因沒有差別, 但高中男生則比女生更將失敗歸諸於內在因素之結果 (F

=7.020

,

P<.Ol)。將成敗事件合起來看, 則其結果與失敗事件相似,也就是,一般而言,園中與高中男生的內制傾向相似,可是函中女生比高 中女生在一般情形下作內制歸國 (F

=2

1.

508

,

P<.Ol)而高中男生則比高中女生更作一般的內制 歸因 (F

=6.669

,

P<.01)

由上面資料顯示,大部分學生均傾向於內制,如以零為臨界點分成內制、外制兩組,將造成人數 之懸殊差異。更由於本研究希望進一步探討在內制中能力與努力因素,及外制傾向中命運與運氣歸因 之不同,亦不宜探用過去研究者以平均數上下若干個標準差的方式來分組,以求人數之相等。表五為 內制傾向學生努力歸因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而其顯著性之考驗在表六。表五資料顯示,成功與失敗事 件分開計算時,有86% 到94%的學生傾向內制,而合併計算時,則內制人數更遠總人數之91% 到96 彤。男女生的內制人數則大略相蝕。由於所有平均數均為正數,可以瞭解不論成功讀失敗事件,內itfj 學生偏向於作努力歸因。再從表六的結果看,在成功時,圈中與高中學生的努力歸因大致相同,但是 高中學生比圈中學生更傾向將失敗歸因於自己努力之不足。就性別差異來看,女生比男生更傾向於將 成功歸因於自己努力的結果,相反地,男生比較喜歡將成功認為是自己能力優越所致。 要五 內制學生努力歸自個向平均數之此較 國 中 高 ~日.. 計

N

SD

N

X

SD

N

X

SD

成功事件 男

140(87)* 4.88

5.20

149(86) 5.19

5.41

289(86) 5.04

5.30

144(88) 6.36

5.87

159(87) 6.70

5.60

303(助)

6.54

5.72

iιL s 計

284(88) 5.63

5.59

308(86) 5.97

5.55

592(87) 5.81

5.57

失敗事件 男

144(89) 6.76

7

.4

0

158(91) 8.26

7.00

302(90) 7.54

7.22

154(94) 6

.4

3

6.30

166(9

1)

10.95

6.98

320(92) 8.78

7.03

'口。.

298(92) 6.59

6.85

324(91) 9.64

7.11

622(9

1)

8.18

7.14

全部事件

148(92) 11.64

10.26

161(93) 13.75

9.32

309(92) 12.74

9.84

156(96) 13.06

9.62

166(9

1)

17.81

8.91

322(93) 15.51

9.57

i日斗

304(94) 12.37

9.95

327(92) 15.81

9.33

63

1(

93) 14.15

9.7

*括號內數量為百分比。 要六 pq制學生努力歸因個向變異數分析結果 成功事件 失敗事件 全部事件

df

F

P

F

P

F

P

1

.526

.4

68

30.2時

.000

20.816*

.∞o 性 別

1

10.840

.001

5.026

.025

13.579*

.0∞ 年級×性別

1

.001

.976

7.378*

.007

3.011

.083

車 p<.05 料 P<.01 就失敗事件來說,不同年級的學生會因性別的不同而作差異歸因。在年級差別方面,高中學生均 比圈中學生更傾向於作努力歸因,不論其為男生 (F

=3.547

,

P<.05) 或是女生 (F

=34.087

,

(9)

P<.01)

,也就是說,高中生比圈中生易認為失敗是由於自己努力不移而非能力不足。在性別差異 方面,圈中男女生並沒差別,但高中女生則比高中男生更傾向於將失敗認為是自己努力不足所致。 將成敗事件合起來計算,則高中生比國中生及女生比男生更易將結果歸因於自己的努力不足所 致。在內制傾向得分低於零分的外制組中,本研究亦將運氣歸因總分誠命運歸因總分計算其運氣歸因 傾向。從表七資料可以看出,外制組比內制組人數少很多,在成功時只89人;失敗時59人,成敗合計 50人為外制傾向,分別約佔全體的 13% , 97當和 7% 。從平均數看,除了圈中女生的全部事件為正數 外,其餘皆為負數,可見外制組學生比較偏向穩定因素的命運歸因,也就是說,對於成功,學生認為 是因為「天成我也 J '或事情本身容易,如果失敗,則是因為「天亡我也」請事情太難所致。表八雙 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出下面事實,一般在學青少年不會因為其年級或性別之不同而影響其外制之 歸因方式。 中 要七外制學生運氣歸因傾向平均數之此較 中 國

N

SD

成功事件 男

21(13) -1.29

6.33

女 19(12)

-2.26

5.25

合計的(12)

-1.23

5.86

失敗事件 男

N

SD

-N

SD

25(14) -1.24

6.46

24(13) - .33

5.65

49(14) - .80

6.03

FDnunL qdphuny

...

nozdRU Aυhyhud hmu'inuu

...

• EA

---、‘',、冒且,、‘ a' , an 官 nLqJ 咀EA--&EEa ',‘、', E、',‘、 ponJnud a4a4ne

17(11) -3.64

6.90

16 (9) -4.63

4.67

33(10) -4.12

5.86

9 (6) -2.89

7.11

17 (9) -2.12

5.51

26 (8) -2.39

5.98

合計 26

(8) -3.38

6.84

33 (9) -3.33

5.20

59 (9) -3.36

5.92

全部事件 男

13 (8) -2.00

11.23

女 7

(4)

.71

9.62

合計 20

(6) -1.05

10.52

13 (7) -1.31

8.08

17 (9) -1.59

7.49

30 (8) -1.47

7.61

26 (8) -1.65

9.59

24 (7) - .92

8.02

50 (7) -1.30

8.79

要八 外制學生運氣歸因傾向變異數分析結果 成功事件 失敗事件 全部事件

df

F

P

F

P

F

P

1

.117

.734

.024

.876

.051

.822

性 男IJ

1

.094

.760

1.241

.270

.109

.743

年級×性別

1

1.

281

.261

.292

.591

.309

.581

三、道德判斷 本研究道德判斷係揉周圍內研究者所修訂Rest 的「社會問題意見調查間各 J '此測驗依接受試 者反應求得 P 分數,並可依 P 分數而求出該受試者道德判斷發展的階段。唯其結果只能在全部受試者 中去出各階陸人數百分比,與本研究之目的不合。且根接報告,約有20%左右之受試者無法確定其發 展階段(單丈經,民的;

Rest

,

1974b)

,故本研究只採用 P 分數。

(10)

• 158 •

教育心理學報 受試者道德判斷平均數之比較壘現在表九,其變異數分析結果在表十。由變異數分析結果,可以 看出圈中與高中學生在道德判斷得分有顯著差異存在,亦部高中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一般比圈中學生 為高,但就性別來看,則男女生沒有差別。 國

N

161

163

l日L 計

324

級 性 自IJ 年級×佳男IJ 誤 差 全 部 料 p<.Ol 量要九 道德,自l斷平均數之比較 中 高 合計

X

SD

N

X

SD

N

X

SD

31.16

14.45

174

40.71

13.87

335

36.12 14.92

34.36

14.70

183

4

1.

20

13.26

346

37.98 14.35

32.77

14.64

357

40.96

13.54

681

37.06 14.65

要+ 道德判斷費異數分析摘要安

df

MS

1

11355.203

1

539.173

1

310.109

677

197.499

680

F

57.495紳

2.730

1.

570

P

.000

.099

.211

三、歸因與道德判斷定;闢係 前面已分別探討了年級與歸因和道德判斷之關係'為進一步了解在同〕年級學生中年齡的高低 是否會影響歸因與道德判斷,畫畫計算實足年齡的月數,分別求國中與高中學生年齡與歸因與道德判斷 之積益相關係數。從表十一和表十二可以看出,只有在失敗事件和成敗事件一起計算時,年齡與歸因 要+一 圖中學生年齡輿歸因塾.及道德學l斷定相關

r

r

2

df

F

P

內制成功事件 一 .0874

.0076

1

,

320

2.4620

.1176

失敗事件 一 .1128

.0127

1

,

320

4.1205*

.0432

全部事件

- .1164

.0136

1

,

320

4.3974*

.甸的 內制努力歸因之 成功事件

- .0318

.0010

1

,

281

.2840

.5946

失敗事件

- .0340

.0012

1

,

294

.3402

.切的 全部事件

- .0092

.∞01

1, 3∞

.0251

.8741

外制運氣歸因之 成功事件

.0921

.0085

1

,

37

.3164

.5772

失敗事件

.2471

.0610

1

,

24

1.

5604

.2236

全部事件

.2043

.0418

1

,

18

.7843

.3875

道德判斷

- .0358

.0013

1,

320

.4107

.5220

* p< .05

(11)

安+三 寓中學生年齡輿歸因變數及道德制斷章相關

r

r

2

df

F

P

內制成功事件

-.0375

.ω14

1,

354

.4992

.4803

失敗事件

-.0673

.0045

1

,

354

1.

6110

.2052

全部事件

-.0659

.∞43

1

,

354

1.

5463

.2146

內制努力歸因之 成功事件

-.0524

.0027

1

,

305

.8359

.3603

失故事件

-.0403

.0016

1

,

321

.5219

.4706

全部事件

-.0724

.0052

1

,

324

1.7080

.1922

外制運氣歸因之 成功事件

-.0817

.0067

1,

47

.3157

.5769

失敗事件

-.1481

.0219

1,

31

.6956

.4106

全部事件 一 .0984 .∞97

1,

28

.2736

.6051

道德判斷 一 .0534

.0028

1

,

354

1.0117

.3153

的相關才達顯著水準,也就是在圈中一年級學生中,年齡愈大,則在失敗時愈傾向內制,唯兩者之間 只能互相解釋對方變異數百分之一。除此之外,年齡與其他變數之相關均無甚意義。 為探討歸因與道德判斷之關係'首先求內制成功事件,失敗事件與全部事件總分與道德判斷之相 關係數,其結果如表十三,所有的相關係數均在-.01 到 -.02之間,經變異數分析考驗均未達顯著水準 '可見道德判斷能力與個人對成敗之歸因傾向沒有影響。 要+三道德判斷與歸固定闢係

r

r

2

df

F

P

成功事件

-.0101

.0001

1

,

679

.0691

.7928

失敗事件 一 .0187 .0∞3

1

,

679

.2370

.6264

全部事件

-.0173

.0003

1,

679

.2026

.6528

要+四 肉外制學生道德判斷平均數之此較 國 中 高 中

N

X

SD

N

X

SD

N

X

SD

成功事件內制組

284

32.82 14.64

308

40.92 13.13

592

37.03 14.44

外制組

40

32.42 14.83

49

4

1.

22 16.05

89

37.27 16.05

失敗事件內制組

298

33.00 14.60

324

4

1.

14 13.58

622

37.24 14.64

外別組

26

30.13 15.16

33

39.19 13.26

59

35.20 14.72

全部事件內制組

304

33.04 14.63

327

40.83 13.42

631

37.08 14.54

外有許l 組

20

28.67 14.57

30

42.33 15.04

50

36.87 16.18

(12)

• 160 •

教育心理學報 其次,再以內 iliU 總分零分為晦界點將受試分為內制組與外制組,表14 部兩組學生道德判斷分數之 平均與標準差。由此項資料可以看出,無論是圈中或高中學生,內制組與外制組之平均道德判斷分數 都很接近,表 15之變異數分析結果亦顯示出一般學生之道德判斷能力不受其歸因傾向之影響。 要十五 內外制學生道德翱斷變異數分析之結果 圈 中 高

df

F

P

df

F

P

df

F

P

成功事件

1

,

322

.026

.871

1,

355

.021

.885

1,

679

.018

.892

失故事件

1,

322

.919

.338

1

,

355

.620

.432

1,

679

1.

046

.307

全部事件

1

,

322

1.

674

.197

1

,

355

.336

.562

1

,

679

.009

.925

討論 依據學習的增強理論,心理學者們師認為人類之歸因傾向是類化的期待 (generalized

ex-pectancy) 的結果 (Rotter ,

1966; Joe

,

1971)

,個體對事件結果之解釋傾向內在因素或外在因

素乃不可避兔的受其在社會上所掛演角色之影響。本研究發現男女學生在所有成敗事件上大部分傾向 於內在歸因,此項結果與洪碧霞(民70年)之研究結果一樣,均與國內一般看法有所出入。在我們 社會里,人們對自然特別的尊敬與崇尚,長一輩者亦時時鼓勵張子們凡事「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J

'

我國民攘的這種特性,似乎隱含著中國人的命定論,而易於傾向外在的命運的歸因。 Heider

(1

958)

均認為人類為了保護或提昇自我的尊嚴,在成敗事件的歸因中,往往趨向於個人特質的歸因。本研究 結果蝕與此理論相符,均未能支持傳統命定論的觀點,這是否反映這一代的青少年對自我的注重,或 是反映他們接受西洋文化所得到的後天學習結果 (Dweck ,

1975; Klein

,

Morse 和 Seligman ,

1976)

?由於本研究所探行的計分公式,圈內甚少使用,尚有待更多資料,以及泛文化的研究加以印 去商n u且 U 在性別差異方面,本研究發現男女學生在歸因傾向有某些不同。在失敗時,高中男生比女生更將 結果歸諸於內在因素,而且高中女生比男生更傾向於將失敗認為是由不穩定的努力因素所造成。在成 功時,一般女生也比男生傾向於作努力的歸因,這些結果與國內外若干研究相吻合(吳武典,民64 年;

NichoIIs

,

1975;

Dweck 和 Goetz, 1978) 。心理學者們對於造成男女性別歸國上的差具有很 多討論。 Dweck 和 Goetz (1 978) 認為男生對成人所給予失敗的同饋有非常不同的反應,儘管他 們成就較差,又常受責難,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也不高,但是他們總比女生傾向於將失敗作可控制或可 改變因素的歸因,

Nicholls (1975) 也發現在成功時男生比女生更以自己的能力為榮。男女的這種差

異被認為是由於他們不同的社會化歷程所致 (Crandall ,

1963;

Vero日,

1969)

,因為男生較有接受 獨立訓練的機會,能形成適切的標單來評斷自己的表現,因此當男生接到消極的同饋時,他們能根按 自己的獨立判斷來接受它或拒絕它。女學生則比較不獨立,因此傾向於外在的評量,自然就容易在意 別人對她們各種表現及能力的評量。唯, Dweck 和 Goetz (1 978) 在解釋國小學生男女歸因差異時 ,認為通常教師將男生學科的失敗歸諸動機的不足,而認為女生比男生用功,因此女生聽乎無可避兔 的只能將失敗歸諸能力不足了。本研究高中學生的結果恰與此相反,似乎較反映了女弦子自怨自貴的 心理。 洪碧霞(民70年)採用與本研究相同的員表及相同的計分方法,均未發現國 11:1另女生的歸因是

(13)

異,本研究的圈中資料亦未顯示男女性別的不間,兩者結果相一致。洪碧霞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我國 嚴重的升學壓力有關,因為本研究所探用之量表有許多與學習經驗有關之題目,在此領域中,圈中男 女學生多數具有共同的目標,這種一致化的目標使得男女學生的歸因差異縮小。這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道德判斷方面,本研究並未發現性別差異存在,與國內陳英豪(民69年) ,陳聰丈(民 69年) 之研究結果類位。 Rest 的「社會問題意見調查問卷」在國內修訂時,修訂者已考慮到性別差異的可 能,而將可能導致性別差異的因素予以排列,儘可能探用中性的問題(單丈經,民 69年) ,而且,一 般道德判斷測驗通常以「正義 J (j ustice) 為中心思想,在社會對服從此道德兢範之一致性與普遍性 下,男女性別的差異便非必然。至於高中學生在道德判斷的能力的發展上高於閩中學生,則為必然的 現象,學者們 (Kohlberg ,

1969; Rest

,

1974

a; 陳英豪,民69年)均同意道德、判斷的階段是隨著 年齡而提昇的。 道德發展廳包括認知、情緒與行為三部分,道德認知 ~p個體道德情境的認識,推論或判斷,以為 道德行為的依據,道德情緒則指對個體的意識或行為產生羞恥感讀罪惡感,而道德認知與道德情緒均 足以影響道德行為的具體表現 (Dienstbier ,

1978)

0

Kohlberg

(1 969) 認為個體的道德發展有其 階段性,它是由無律,他律而邁向自律,郎自外在的規範到對律法的尊重,再到以良心來作普遍原則 的依據。可見,愈是道德認知成熟的人應愈是獨立,愈白色作自己的判斷,而愈是道德認知不成熟的人 愈是服從外界的壓力,愈是依賴外力的規範。而各項有關歸困的理論的研究提出,內制的人較能獨立 為自己行為負責,而外制者則較依賴而無法獨立判斷。 Dienstbier (1978) 以實驗研究方法探討大 學生在內制情境與外制情境下的表現,他發現對情境不同的解釋確貨會影響個體欺騙行為的頻率,在 內制歸困的情境中欺騙行為顯著的少於外在歸困的情境。由此可見,對不同情境的各種歸因可能會影 響個體的道德價值及結構,這種對情揖意義解釋的歸因,無疑的也將影響個體的道德情緒,進而改變 其道德行為。 淇碧霞(民70年)的研究發現圍內圈中學生絕大部分都傾向於內制歸因,本研究因而想探討此種 現象是否與國人社會的道德認知有關,結果雖仍得到相同現象,帥一般圈中及高中學生有百分之八十 以上層內制傾向,但均未能證實歸因傾向與道德判斷之關係。本研究所探用之「社會問題意見調查問 卷 J '經圍內研究者修訂之後,尚少使用,其計分方式雖綾 Kohlberg 之測驗客觀容易,唯詳查其 測驗之特性,仍有值得商榷之處。另方面,國內一般青少年絕大多數屬內制,實為歸因變項之同質團 體,其與道德判斷之關係,有待進一步利用泛文化研究及異質翠體加以探討。

語 本研究以圈中一年級及高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歸因傾向與道德判斷之關係'同時了解此兩 變項與年級、性別及年齡等性質變數之關係,在計算歸因傾向時,特別以「人」為主,分開考慮成功 與失敗事件,以及穩定與不穩定的因素,所得結果可歸納如下: 1.一般園中及高中學生,約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傾向於內制歸因,亦即將事件的成敗結果歸諸於 自身的因索。 2. 在成功時,高中→年級學生比圈中→年級學生更傾向於內制,亦即將事件的結果認為是自己能 力與努力所造成。 3. 在失敗時,圈中女生比高中女生更傾向於將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之不足或努力之不侈,而在高 中生中,男生亦比女生具有此種傾向。 4.在內制組學生中,一般女生比男生更傾向於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努力的結果,亦即男生比較喜歡 將成功認為是自己能力優越的結果。但在失敗時,則發生性別與年級的交互作用。進一步探討的結 果,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高中學生均比圈中學生更傾向努力歸因,而在高中學生中,女生則比男生更 認為失敗是由自己努力不足所致。

(14)

• 162 •

教育心理學報 5.在道德判斷方面,高中學生一般比圈中學生得分為高。 6.道德判斷與歸因傾向沒有顯著的關係。

參考文獻

林邦傑:閩中學生的歸因特質與生活適應。中事心理學刊,民68年, 21 期,第61-74頁。 洪光遠、楊國樞:歸因特質的測量與研究。民族研究所集刑,民68年, 48期,第89-154頁。 洪碧霞:園中學生歸因方3t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學說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0年。 陳英豪:我國背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高雄師院學報,民67年, 6期,第93-160頁。 陳英豪:修訂道德判斷測驗之編製及其相關研究,教育學刊,民69年, 2期,第356-371頁。 陳聰丈:我國兒.角色取替能力,同儕互動與道德判斷闢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脫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69年。 學文經: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影響因葉之闢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9年。 楊瑞珠、楊國樞:兒童內外控信念的先決及後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民65年, 18期, 105-120 。 蘇建文:父母教養方式與少年道德行為。中華心理學刊,民64 , 17期,第109-124頁。

Boehn

,

L

,

&

N

a帥,

M.

L.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conscience development. In

D

,

Rogers (Ed.) Reading in child

ρsychology.

Belmont

,

Cal: Brook/Cole

1969.

Crandall

,

V. C. Sex differences in expectancy of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rein-forcement. In C. P. Smíth (Ed.) Achievement.related motives in children.

New York: Rusell Sage Foundation

,

1969.

Crandall

,

V. C.

,

Katkovsky

,

W.

,

&

Crandall

,

V.]. Children's believes in their own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s in intellectual-academic situ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

1965, 訝,

91-109.

Deaux.

K',

White

,

L'

,

&

Farris

,

E.

Skill vs luck: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of male and female preferences. Jour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75

,

32

,

629-636.

Dienstbier

,

R.

A. Attribution

,

socialization

,

and moral decision making. In ]. H.

Harvey

,

W. Iches

&

R. F. Kidd (Eds.) New directions in atlribution

research

(Vo

l.

2)

,

Hillsdale

,

N.].: Lawrence Erlbunm Associates

,

1978

,

182-21

1.

Dweck

,

C. S.

&

Goetz

,

T. E. Attributions and learned helpless. In ]. H. Harvey

,

W. Ickes

,

&

R.

F. Kidd(Eds.) New directions in atlributiom research (Vo

l.

2)

Hillsdale

,

N.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1978

,

158-18

1.

Feather

,

N. T.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valence of sueess and failure

in relation to initial confidence and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ρ sychology,

1969

,

13

,

129-144.

Fitch

,

G. Effects of self-esteem

,

perceived performance and choice on causal

attributions. Journal

01

ρ ersonality α nd

social

ρ rychology ,

1970

,

16

,

311-315.

Gruen

,

G. E. Korte

, ].

R. &

Baum

, ].

E.

Group measure of Iocus of contro

l.

Develoρ mental

Psychology

,

1971 , 帥,

683-686.

Haan

,

N

.,

Smith

,

M. 且,&

Block

,].

The moraI reasoning of young adult

(15)

Jour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68

,

10

,

183-20

1.

Heider

,

F. The

ρsychology

01

inter.ρersonal

relaitions

New York: Wiley

,

19晶.

Ick帥,

W.

&

Layden. M. A. Attributional styles. In J. H. Harvey

,

W. Ickes

&

R. F. Kidd(Eds.)

,

New directions in atlribution research

(Vo

l.

2). Hillsdale

,

N. J.: Lawrence Erdbaum Associates

,

1978.

Joe

,

V. C. Review of the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construct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 Psychological

Re.ρ0 斤,

1971

,

28

,

619-640.

Kathovshy

,

W.

,

Crandall

,

V. C.

, &

Good

,

S.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childrn's

belief in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in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situations. Child

Develoρment,

1967

,

28

,

76

5--

776.

Ke

l1

ey

,

H. H. Attribution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D. Levine (Ed.)

,

Nebraska

Symρosium

on Motivation.

Lincoln

,

Neb.: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

1967.

Kohlberg

,

L. Moral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n H. W

Stevenson (Ed.)

Child

ρsychology,

the sixty-second yearbook

01

the National Society lor the

Study

01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

963

,

277-332.

Kohlberg

,

L.

Stages and sequence: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 In D. Guslin (Ed.) Handbook

01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

1969.

Kohlberg

,

L

,

&

Turiel

,

E.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In G. S. Lesser

(Ed.) Psycholog 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11

1.:

Glenview

,

197

1.

Kuhn

,

D.

,

Langer

,

J.

,

kohlberg

,

L

,

&

Haan

,

N. S.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operations in logical and moral judgment. Genetic

ρ sycholog

y MonograPhs

,

1977

,

95

,

97-188.

Medinnus

,

G.

R.

Behavior and cognitive measure of consicence development.

Journal

01

Genetic Psychology

,

1966

,

109

,

147-150.

Mischel

,

W.

,

Zeiss

, R.,

&

Zeiss

,

A.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nd persistence:

valid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the Stanford Preschool Internal-External

Scale. Journal

01

Personalil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4

,

29

,

265-278.

Montanell

,

D. S. & Hill

,

K. T. Children's achievement expectations and

per-formance as a function of two consecutive reinforcement experiences

,

sex of subject

,

ad sex of experimenter. Jou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69, 間,

115-128.

Nicholls

,

J. H.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other achievement-related cognitions:

Effects of task outcomes

,

attainment value

,

and sex. Jour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

,

1975

,

31

,

379-389.

(16)

• 164 • 教育心理學報

Per此,

W.

E.

Age change and correlates of internaI-externaI Iocus of controI

sca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

1969, 筍, 856.

Rest

,

J.

Judging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moraI dilemmas: An objec

ti-

ve measure

of development.

Develoρ menfal Psychology

,

1974a

,

10(4)

,

491-50

1.

Rest

,

J.

Manual for the

D阱ning

Issues Test.

1974b.

Rotter

,

J.

B.

Social lear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N ew York: Prentice-H

ilI,

1954.

Rotter

,

J.

B.

Genera

Ii

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I versus externaI controI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ρ hs ,

1966

,

80

,

1一28.

Rychman

, R.

M.

&

Sherman

,

M.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for men and women.

Psychological Reporst

1973, 妞,

1106.

Selman

,

R. L. The relation of role-tak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I

judgment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ρ ment, 1971 , 妞,

79-9

1.

Throop

,

W. F.

&

MacDonald

,

A. P. Internal-external Iocus of control: A

bib

Ii

ography

,

Psychological

Reρ orts,

1971

,

28

,

175-190.

Veroff

,

J.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C.

P. Smith (Ed.)

Achievement-related motives in children.

New York:

Russe

Il

Sage

,

1969.

Weiner

, B.,

Heckhausen,且, Mey肘,

W. U.

, &

Cook

,

R.

E. CausaI ascriptions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 attributionaI analysis of locus of

contro

l.

Journal

0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72, 缸,

239-248.

Wu

,

W. T. Children's sex

,

Iocus of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Bulletiu

(17)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82

,

15

,

149-166.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pei

,

Taiwan

,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JUDGMENT AND

ATTRIBUTION FOR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CES

TIEH-HS叩NG

W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ion and moral judgment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and the subjects' grade and sex. The subjects were 324 first year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357 first year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There were 335 males and 346 females

,

total of 681 stud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1

)about 8096 to 90% of the subjects to be

internally controlled; (2) in success events

,

the senior high students are

more internally controlled than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are; (3) in failure

events

,

the junior high females and senior high males have higher intenal

scores than senior high females do; (4) among the internal group

,

females

tend to attribute success to effort more than males do

,

bu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sex and grade in failure events; (5) senior high students'

moral judgment sco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6)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ion and moral judgmen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歐盟於 8 日表示,每當歐洲男性賺進一歐元時,女性從事同樣的工作僅能賺進 0.86 歐元,為了消除女性與男性的薪資落差,歐洲國家訂定 11 月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何況男女之情的美妙難言,心領神會,與禪之滋味也不乏相似相通

 從時代的觀點,評論神女婚姻是否自主。 神女與凡人之戀,影射了當 世貴族女性與男子交往,乃 至私通的社會現象。參考程

3、刑法第 227 條:對於未滿 14 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未滿 14 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 14 歲以上未滿

這是一尊日本造像的佛陀,臉孔像是日本人,表現出一種男子氣 慨、帶有嚴肅威武的相貌,創作者或許認為這樣的相貌才能代表佛的 莊嚴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