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面臨少子女化社會應有的教育政策與教師作為 / 3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面臨少子女化社會應有的教育政策與教師作為 / 31"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第 1 卷 第 5 期,頁 31-33 少子女化的教育政策因應 主題評論

台灣面臨少子女化社會應有的教育政策與教師作為

劉世雄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一、 前言

綜觀世界各國,少子女化現象已 逐 漸 普 遍 於 開 發 國 家 , 即 使 成 因 眾 多,但經濟因素似乎是重要關鍵。由 於 世 界 經 濟 型 態 趨 向 競 爭 化 與 高 風 險,許多工作缺乏持續性,連帶著人 們生活缺乏穩定性。又加上育兒成本 昂貴,為了維繫生活的品質,大部分 適婚年輕人延後婚姻與生育年齡,甚 至選擇不婚或不生育,因而產生社會 少子女化,與隨之而來的高齡化人口 現象。 然而,全球經濟的發展早已不是 單一國家可以控制,況且世界經濟趨 勢的不確定性仍令人擔憂,此現象不 禁令人思考兩個問題,即使研擬與推 動催生政策,是否能有效地擺脫經濟 因素的影響而促使人口增加?或是應 接受世界經濟不確定的事實,發展適 應經濟與符合經濟趨勢進而能提升生 活品質的少子女化教育政策?前者之 作為只能短暫地減緩少子化現象,而 後者則可期望未來的年輕人能夠克服 不穩定的經濟收入。相較之下,似乎 後 者 可 以 令 人 期 待 並 可 建 立 些 許 作 為,一旦生活穩定,推動催生政策便 可快速見效。再者,克服不穩定的生 活品質需要新經濟社會所需之關鍵能 力,而關鍵能力的養成更需要良善的 教育政策與專業品質的師資引導。然 而,當前台灣的教育問題正如嚴長壽 (2011)之《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 的觀點指出存在著共錯結構,我們需 要勇於面對問題,共同承擔責任。本 文即以此思維做為創發觀點的基礎, 指出台灣面臨少子女化現象時,學生 應該需要具備哪些關鍵能力,以適應 未來的經濟社會,再以儲備未來關鍵 能力的觀點,提出當前政府應有的教 育政策與教師作為。

二、 未來世界需要的關鍵能力

未來世界瞬息萬變,充滿困難與 挑戰,社會生活將比當前複雜許多, 任何人或政府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這 種 已 塑 造 且 過 度 複 雜 的 生 活 形 態 。

Trilling 與 Fadel(2009)在《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一

書中指出,若想在21 世紀知識時代的 經濟中成功,下一代學生需要具備創 新、數位與生活適應能力,而教育即 具 有 幫 助 他 們 做 好 準 備 面 對 複 雜 挑 戰、實現公民責任,以及圓滿他們人 生的責任。因此,培育下一代適應此 生活情境的能力是當前教育工作者必 要的事務。 台灣近幾年來,受薪階層的實質 所得事實上是逐漸倒退,且在全球化 推 波 助 瀾 下 , 財 富 不 均 現 象 愈 見 顯 著,而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將 影 響 人 們 的 生 活 甚 鉅 。 如 何 突 破 困 境,需有創意思維。創意可以產生新 知識與應變能力,進而解決經濟與生 活問題。因此,如同 Trilling 與 Fadel (2009)所言,培養學生創造力與解 決問題的能力將是重要的關鍵能力。 其次,雖然能源危機促使部分能 源產生國在石油和天然氣之外發展高 科技產品,以確保經濟主權,但全球 產業結構不斷更動,人們消費習慣和 需求也經常改變,可以想像未來的經 濟型態是多元分殊。開放自己、多型 態的參與以及具有多元化的思維可以 促使人們發現社會趨勢,進而發展經 31

(2)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第 1 卷 第 5 期,頁 31-33 少子女化的教育政策因應 主題評論 濟社會的主導權。因此,多元化的思 維也是一種關鍵能力。 第三,長久以來,任何國家要與 世界其他各國競爭,必先參與國際性 經濟事務與交流活動,在參與中可以 累積市場資訊,發展合宜的政策。然 而,台灣的國際地位似乎受限,參與 國 際 社 會 往 往 在 夾 縫 中 求 生 存 。 因 此,我們必須培育具有全球觀點與國 際行銷人才,以突破現有困境與儲備 全球化競爭力。 第四,上述提及創造力與多元化 的經濟思維,唯這些思維的重要進程 即是科技化產製與服務,科技化非僅 可 以 提 升 製 造 業 轉 為 知 識 密 集 性 產 業 , 亦 可 促 進 資 訊 應 用 領 域 發 展 迅 速,使得整體經濟具有相當競爭力。 此 外 , 藉 由 科 技 化 知 識 與 能 力 的 培 養,可跨越國際進行合作,解決全球 共通的問題與滿足經濟社會的各種需 求。因此,儲備學生具備科技化應用 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視。 未來的社會型態一定存在著創造 力、多元化、國際性(全球化)與科 技化等重要特質,因此,關鍵性能力 不能僅在於知識的複製堆積,而應擴 展於知識轉化與創新、多文化的溝通 合作與善用科技的能力。然而,省思 當前國內學校教育,教材仍處於一綱 多本或一綱一本的爭議中、教學仍強 調課本上的解答與爭取成績、學生仍 坐在教室等著老師上課與被動學習、 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學習任務很少 被設計,重要的創新與創造力也鮮少 花時間投入,甚至一天到晚爭論學生 是否可攜帶手機等 3C 產品進入校 園,卻不去論述第三次螢幕革命所帶 給行動學習的便利性,這樣的教育模 式 顯 然 無 法 儲 備 學 生 未 來 生 活 的 能 力。而當學生未具備如此關鍵能力, 亦即在未來無法創新經濟價值與解決 生活問題,年輕人生活仍不穩定,不 婚或不育的少子女化現象仍會存在, 而在面臨高齡人口社會,他們將無法 承受壓力,整體國家競爭力也將失去。

三、 面對少子女化的教育政策與

教師作為

在少子女化的趨勢中,家長對教 育品質的期望與對教育作為的要求也 日益殷切,而為了讓未來的年輕人能 在教育中學習到前述之關鍵能力,政 府應研擬相關教育政策。然而,近年 來,因應社會變化,政府不斷地祭出 教育改革的措施,即使部分教育決策 令人激賞,卻未見實際效果,原因在 於部分教育政策未能與教師作為相互 連貫、相輔相成。如此,教師專業品 質的建立似乎也需要多加關注。 以當前的教師體制與少子女化趨 勢而言,現在已是教師,十年後,十 之七八仍是教師,而現在非教師,十 年後,十之七八可能難以成為教師。 這樣的態勢促使我們在不斷爭論流浪 教師、教師員額管控以及檢討師資培 育政策的同時,必須省思這些爭論是 否能確保師資能夠應付少子女化社會 之教育素質?我們是否更應該研擬提 升在職教師得以教導孩子未來關鍵能 力的相關作為?面臨少子女化社會的 教育作為,不僅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也需要教師們共同努力。 (一) 政府調整小班教學、教師關心學 生個別發展 少子女化現象給了當前教育體制 一個小班制的機會,政府宜克服困難 積極促成。在國中小教師因應稅制而 減少教學時數的同時,也應思考減少 班級學生人數的作法,畢竟,當班級 學生數減少,每個學生被照顧的機會 32

(3)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第 1 卷 第 5 期,頁 31-33 少子女化的教育政策因應 主題評論 便增加許多。然而,減少教學時數或 減少班級人數並不等同於教學品質的 提 升 , 這 得 要 教 師 的 投 入 與 努 力 才 行。教師應把握小班教學的機會,關 心孩子,重視孩子的個別發展。每個 孩子都是父母和國家的寶,每個人都 具有不同的特質,教師要瞭解孩子、 喜愛孩子,一個在課堂上激怒老師的 學生,背後一定有許多問題,而最大 的問題在於「不被喜愛」。老師不喜歡 學生,如何教導學生喜愛老師與信任 老師。當孩子喜歡老師,便願意聆聽 老師的指導,進而參與學習,孩子的 未來關鍵能力便有逐步塑造的環境。 (二) 政府規劃活動課程、教師引導學 生實踐知識 當前大部分的教育作為難以培養 孩子生活於未來社會的關鍵能力,政 府宜調整課程結構,以活動課程取代 部分書本知識。亦即建立一定的學習 時 數 要 求 學 校 指 導 學 生 進 行 探 索 自 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合作學習 的 能 力 , 並 列 入 學 生 升 學 進 階 的 參 考,唯有改變升學的機制,才得以改 變當前知識為主的教育型態。而學校 與教師可跨校或結合社區,提供學習 資源,增加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發揮創 意、多元學習的機會以及具體合作實 踐知識的經驗。然而,台灣早期課程 改革的經驗,部分教師未能瞭解課程 改革的真實意義,使得課程改革未受 青睞,因此,教師對此活動課程的教 學專業需要多深入瞭解與積極成長。 (三) 政府投入科技資源、教師培養運 用科技能力 未來經濟社會與產業發展需要各 種科技化知識與能力,原因在於可藉 由科技提供的服務去掌握市場資訊與 行銷自我,以及相互合作滿足生活所 需。但目前所見的是,學生所持有的 科技設備遠先進於學校,學生對科技 的操作能力往往已超越學校所教。學 生接觸科技若無學校教育引導,學生 便可能誤用、濫用科技。因此,除了 政府投入科技設備與資源是不容折扣 外,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科技的專業能 力也需要急於成長。教師無須與學生 比較科技操作技術,但教師需要瞭解 科 技 的 應 用 價 值 並 設 計 於 課 程 學 習 中,提供學生應用科技去獲得資訊與 產出資訊的機會,以培養運用科技、 行銷自己與儲備全球化競爭的能力。

四、 結語

少子女化現象已被當前政府與教 育當局視為亟需面對的社會問題,但 如果僅關注教育機構學生人數減少而 招生不足、減班或關閉,或只是在乎 教師的調動與進用,少子女化現象仍 然不會有所改變,未來的孩子仍然面 臨那個時代的「又少子女化現象」。 因此,少子女化現象若是因為經濟因 素造成,解決之道也應從經濟層面因 素 著 手 。 當 前 政 府 可 以 做 得 事 情 很 多,以教育而言,政府與教師應該努 力的是,如何培養現代的孩子具備未 來經濟社會的競爭力。當具備足夠的 能力,便能發展更高階的經濟體制, 一旦滿足生活所需、甚至有餘,也就 可能願意生育與養育,這才是少子女 化現象的解決之道。當前政府應有合 宜的教育因應措施,而教師也應戮力 投入培養孩子的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 台北:天下文化。

 Trilling, B. & Fadel, C. (2009). 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並且,今年五月,集結有志之士,於台北府開設大日本台灣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4.6

This December, at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Hong Kong Conference, we presented a paper called ‘Can makerspace and design thinking help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local Hong

The Seed project, REEL to REAL (R2R): Learning English and Developing 21st Century Skills through Film-making in Key Stage 2,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use film-making as a means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在 2019/20 學年起,在教師職位學位化政策全面推行的情況下,資助學校核准編制內的所有教席均為學位教師職位。在 2019/20

初中聆聽範 疇的學與教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