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香港高中學生的中文綜合能力問題探究/ 10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香港高中學生的中文綜合能力問題探究/ 109"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香港高中學生的中文綜合能力問題探究

吳善揮 香港五育中學中文科教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班研究生

一、前言

二零零一年,香港頒布了《學會 學習─課程發展路向》的文件,指出香 港 課 程發 展方 向應 以 培養 學生 中 、 英、數的基本能力為本,以進一步提 升他們的學習技能,而當中又以培育 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創造力及溝通能 力 最 為 優 先 ( 香 港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 2001);在此改革背景之下,中國語文 科(下稱中文科)也進行新課程改革,以 培養高中學生綜合的讀寫聽說能力為 目標,發展他們多元的語文能力,以 應付未來的升學及工作需要(香港課程 發展議會,2014)。二零零七年,香港 中學會考(下稱 HKCEE)中文科的公開 考試,正式引入綜合能力考核,除了 藉此評估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當中 的整合拓展、見解論證部分,更考核 了學生邏輯批判、創意思維的能力, 符 合 當前 香港 教育 政 策的 發展 大 方 向;在新學制實施下的中學文憑考試 (下稱 HKDSE)中文科課程依然繼續保 留綜合能力考核。 綜合能力考核又被稱為綜合語文 任務,要求學生同時運用讀寫聽說中 兩種或以上的語文能力,以解決所面 對的語言實際問題;當中的任務以閱 讀(文句、圖表等)及聆聽(錄音或錄像) 為輸入語言,以說話或寫作為輸出語 言(祝新華、鄔嬿妮,2013)。而香港綜 合語文能力之學與教發展仍屬於初步 階段,因此只涵蓋了讀寫聽三種語文 能力,而沒有把說話能力納入其中。 雖然香港綜合語文能力的學與教發展 已踏入第九年,可是學生的學習表現 仍存有不少問題,實在值得香港教師 的深思,以進一步改善學生的綜合語 文能力,以使他們的語文運用能力得 以日益提升。由是觀之,本文旨在說 明香港中文科綜合能力之設置及考核 標準,並以 2007 至 2014 年的中文科 考試報告為例,分析香港高中學生的 中文綜合能力問題,以及提出相關的 改善策略,以供廣大的教育同仁作為 參考。

二、綜合能力考核的設置及評分

標準

綜合能力考核佔香港中學文憑考 試中文科全科總分百分之十六,考試 時間為一小時十五分鐘,主要查考學 生理解、審辨、組織、文字表達等能 力;考試要求考生在聆聽一段錄音資 料,以及閱讀所附的文字、圖表等材 料後,按照指定的寫作任務撰寫一篇 現代應用文;以二零一四年的題目為 例︰試以夏兆棠或夏小柔的身分撰寫 一篇演講辭,介紹「潮流飲食」或「傳 統飲食」的特色,再在上述兩個飲食 主題中,選擇其一,作為新落成「食 街」的主題,並闡述原因(全文不得少 於 50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並須 用書面語撰寫)(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4)。

(2)

綜合能力考核分為四大部分,如 下表︰ 表 1 綜合能力考核項目 項目 考核內容 語境意識 考生需要根據考試提供 的 閱 讀 材 料 與 聆 聽 資 料,因應試題的要求, 完成指定的任務;考生 需要因應預設的時空, 設想虛擬的角色,照顧 溝通的對象,選用適合 的文體,運用恰當的語 言以表情達意,以達到 形式配合內容、用語緊 扣情景、出語得體的目 標。 整合拓展 「整合」查考學生能否 細心分析聆聽資料及閱 讀材料,並因應試題的 要 求 而 擷 取 相 關 的 要 點;「拓展」考核考生能 否把要點加以拓展與闡 述,把最基本的概念加 以擴展與發揮。 見解論證 本部分測試考生能否因 應語境和試題要求,發 表個人見解,例如︰評 論、建議、歸納分析等, 只要答案持之有故,言 之有理,皆可接受。 表達組織 本部分主要就文章的段 落結構、遣詞造句、字 體 、 標 點 等 項 目 而 評 分。 資料來源: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2012 香港中學文憑 考試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香港:作 者。 至於文體的考核方面,公開考試 並沒有限定考核何種實用文類寫作, 只要是現代應用文的其中一種,皆可 以作為考核的範圍。以下為公開考試 出題趨勢簡表︰ 表 2 公開考試出題趨勢簡表 年份 考試 文體 2007 HKCEE 自薦信 2008 HKCEE 演講辭 2009 HKCEE 專題文章 2010 HKCEE 覆函 2011 HKCEE 演講辭 2012 HKDSE 覆函 2013 HKDSE 專題文章 2014 HKDSE 演講辭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三、研究方法

探討香港高中學生中文綜合能力 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從中文科的公 開考試報告著手,這是因為考試報告 是在參考了該屆考生之答題表現及閱 卷員的回饋後,由具資深考評經驗的 試卷主席(大學學者或資深教師)編寫 而成,對於研究香港學生的中文綜合 能力水平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由是 觀 之 , 本 研 究 採 用 了 內 容 分 析 法 (content analysis),藉著分析香港中文 科公開考試報告中有關綜合能力考核 的部分,包括:2007-2011 年香港中學 會考、以及 2012-2014 年香港中學文憑 考試,探討香港高中學生之中文綜合 能力表現,以了解他們相關的學習問 題及困難,以為語文教育同仁帶來一 些啟發。

四、香港高中學生的中文綜合能

力問題

本部分將聚焦分析高中學生在綜 合能力方面的問題及困難,並以四個 面向作出探究,包括:語境意識、整 合拓展、見解論證及表達組織。

(3)

(一) 語境意識 1. 未能掌握發文者應有的語氣 在行文之時,學生未能夠運用恰 當的措辭,造成語氣不當的問題。例 如:「自謙之意,僅有極少數考生能拿 捏得宜……不少考生在首段表明『本 人 自 小 已 擁 有 推 廣 中 國 文 化 的 理 想』,結尾卻說『如果申請成功,將有 助本人未來的事業發展』,由志向宏遠 忽變而為心繫私利,語氣較為突兀」 (HKCEE,2007:頁 116);「只有少數 考生在末段再申敬意,盼望未來有機 會再向局長請益,語氣合乎學生身分」 (HKCEE,2008:頁 122);「頗有考生 在陳述己見後,戛然而止,不加任何 結語,語氣倉促,有欠禮儀」(HKCEE, 2011:頁 109)(HKDSE,2012:頁 152); 「不少考生未能因應身分與背景,妄 自匪薄,過分謙虛,或請斟酌愚見, 省覽之餘,不吝賜教」(HKDSE,2013: 頁 153)。由此可知,學生未有留意到 考題預設的身分,乃至未有照顧到自 身與受文者的關係,例如長輩、平輩、 後輩等,致使所用的措辭有欠妥當, 影響到行文語氣之表達。 2. 未能掌握正確的文體格式 學生語文知識薄弱,未能夠掌握 實用文類應有的格式,致使文章寫來 欠規範。例如:「多數考生稱收信人為 『評審委員會主席』,僅具職銜而不書 收信人的姓氏及敬稱,稍欠禮貌…… 不少考生用後稱式的公文格式,以『敬 啟者』作開端,而信末雖寫『此致』, 卻漏加收信人稱謂,此類瑕疵數不在 少 …… 更 有 考 生 漏 寫 日 期 …… 」 (HKCEE,2007:頁 117);「只有極少 數考生在全篇收結處加上祝頌語、下 款、日期等蛇足……極少數考卷以語 錄體方式虛擬黎局長與發言同學的對 話,有 如劇本,不 符 合試題 要求 」 (HKCEE,2008:頁 123);「準確而精 彩之標題,有如鳳毛麟角」(HKCEE, 2009:頁 131);「(書信格式)考生表現 未盡如意……不少考生竟然逕以來函 下款為覆函上款,而未予收信人恰當 的敬稱」(HKCEE,2010:頁 136);「就 (演講辭)稱呼而言……不少考生竟然 逕以『杏壇中學蔡仲仁校長』作開端, 連名帶姓,終非講究禮儀之敬稱…… 有部分 考生 在文中添 加不必要的上 款」(HKCEE,2011:頁 108);「冠以 來函者之校名(級別)、姓名及適切之 身分者……可真鳳毛麟角」(HKDSE, 2012:頁 151);「考生在開首提稱謂時 小疵頗多,包括排列次序不當、欠尊 卑觀念、沒有頂格、稱謂後沒用冒號 或誤用逗號替代、稱謂後不另起新行 而直接寫下文、先說『大家好』才提 稱謂」(HKDSE,2014:頁 139)。由此 可見,筆者相信學生較少在日常生活 中撰寫現代應用文,欠缺相關的撰文 經驗, 致使他們未 能 夠做到 熟能生 巧,混淆了不同文體的格式規範。 3. 未能呼應發文背景 不少考生未能在文章之中說明撰 文的背景,不符合撰寫實用文類的佈 局要求。例如:「考生直率過甚,未點 明學生報會議及老師來函垂詢二事, 即行申述己見,過於急促,未合覆函 常規」(HKCEE,2010:頁 136);「能

(4)

於文末推己及人─以在麒麟之旅的見 聞,對本地學校作出期許,鼓勵加以 借鑑(者)……則寥寥可數」(HKCEE, 2011:頁 109);「所言之寫作背景,未 夠精確」(HKDSE,2013:頁 152);「(考 生)能宕開一筆,祝願旅遊年事事順 境,祝福新建之食街客似雲來等則較 少」(HKDSE,2014:頁 140)。由是觀 之,學生未明白到引言及總結對於文 章佈局之重要性—畫龍點睛,即透過 點出發文的背景,讓受文者可藉此對 文章的內容有著初步之理解,結果使 到學生在引言及總結部分,只寫下寥 寥數句,便草草了事。 (二) 整合拓展 1. 未能篩選合適的資料 考 生 欠 缺 篩 選 資 料 的 能 力 。 例 如:「偶有考生未能辨別錄音廣播中的 干擾……虛耗筆墨」(HKCEE,2008: 頁 123);「只有少數考生能整合全部 (見聞要點)」(HKCEE,2011:頁 110); 「只有極少數考生能整合全部被友校 同 學 責 問 之 三 個 項 目 」 (HKDSE , 2012:頁 152);「能切中現象之重點並 詳釋活動之助力者,可真鳳毛麟角」 (HKDSE,2013:頁 154);「(部分資料) 實無一一羅列之必要,竟有考生照錄 如儀,實有浪費筆墨之弊……(部分考 生)有主次不分,剪裁(資料)失當之 弊」(HKDSE,2013:頁 155)。由此可 見,考生未能夠分辨考題所提供的資 料與題目的相關度,結果答案混雜了 不少與寫作任務毫無關係的資料,這 不但浪費了作答的時間,而且更使文 章的內容變得主次不分、欠缺重點, 嚴重影響到閱卷老師對內容之理解。 2. 未能整合聆聽及閱讀資料 不少考生未能綜合歸納聆聽與閱 讀的資料。例如:「考生整合不能兼顧 閱讀材料與聆聽資料,或視而不見, 或聽而不聞,反映其綜合能力尚有不 足」(HKCEE,2010:頁 137);「大部 分考生未能根據聆聽資料及閱讀材料 作有機之整合」(HKCEE,2011:頁 110);「考生未能借助題目提供的兩類 飲食特色,只憑己意說項,以致耗費 篇幅而徒勞無功」(HKDSE,2014:頁 141)。簡言之,學生未能找出聆聽資料 與閱讀資料的共通或相異之處,致使 他們顧此失彼,未能夠從中找出正確 的整合方向,以致擷取資料失誤,致 使表述有欠完備,可見學生的語文綜 合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3. 欠缺解釋資料的能力 不少考生在擷取資料後,未能解 釋資料與論點的關係。例如:「引證不 足,闡釋疏略……未能充分闡明所具 之條件 如何適合於 擔 任文化 大使之 職」(HKCEE,2007:頁 117);「(偶有 考 生 ) 曲 解 聆 聽 資 料 之 原 意 」 (HKCEE,2009:頁 132);「只有整合, 而未能詳加說明或描述」(HKCEE, 2010:頁 137);「當中拓展飽滿而取得 上 品 上 等 者 尤 為 罕 見 」 (HKCEE , 2011:頁 110);「(絕大多數考生)對相 關精神的解釋與違反之害處的說明, 表現未如人意」(HKDSE,2012:頁 152);「不少考生雖能整合要點,但拓 展太粗疏,有如蜻蜓點水,失於浮淺」

(5)

(HKDSE,2012:頁 154);「不少考生 雖能整合要點,但拓展卻失方向─非 按 題 目 要 求 剖 析 原 因 」 (HKDSE , 2012:頁 154);「(近半考生)拓展相關 活動的助力與效益,往往點到即止, 表現未如人意」(HKDSE,2013:頁 154)。括言之,學生未能就所選取的資 料作出合理的解釋,即未能夠透過合 理的邏輯推理過程,說明所選取的資 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浪費了資料作 為論據,以支持一己看法的重要價值。 (三) 見解論證 1. 欠缺創新的能力 學生未能就題目所模擬的情境或 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辦法。例如:「大 略而言,考生的表現令人失望……一 般考生只抄錄閱讀資料曾提及的『攤 位遊戲、展板、綜合晚會』(作為建議)」 (HKCEE,2007:頁 117、118);「不少 考生只抄錄他區固有做法,而不能緊 扣本區的不足之處加以論證……未能 針 對 問 題 的 根 源 …… 欠 缺 嚴 密 的 論 證,說服力甚弱」(HKCEE,2009:頁 133)。由是之故,學生欠缺解難的能 力,未能夠就題目之要求,提出妥善、 周全及可行的建議,可見他們平常未 有留意社會時事,以使自身未能夠從 中得到啟示,以開拓視野;同時,這 亦反映出他們的創意思維訓練不足。 2. 欠缺推論的能力 學生未能夠就題目的要求對指定 的人或事作出恰當的推論。例如:「考 生在『見解論證』項目之表現,令人 失望……(大部分考生)只以一小段文 字略作評論,見解浮泛,論證亦極為 不足」(HKCEE,2008:頁 124);「大 多考生有見解但欠論據作支持……論 證 亦 欠 周 密 …… 濫 用因 果 關 係 之 連 詞 , 論 證 極 粗 疏 , 立 論 欠 穩 妥 」 (HKDSE,2012:頁 155);「部分考生 只引用俗語和古語,惜引用失當,以 致論點更為模糊」(HKDSE,2013:頁 156);「大多考生只有見解但欠充分論 據支持;又或縱有論據,論證過程卻 欠周密」(HKDSE,2014:頁 141)。由 此觀之,學生對社會時事只具片面的 知識,即只能掌握當中的關鍵字詞, 而未能夠了解當中的來龍去脈,再加 上缺乏寫作練習的機會,導致他們未 能夠藉此訓練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3. 思考角度單一 學生思維狹隘,未能夠從多角度 分析問題。例如:「多數考生從單一角 度 論 述 」 (HKCEE , 2010 : 頁 139)(HKCEE,2011:頁 112);「雖分 三個角度作論述,然其中心論點實際 只得一個」(HKDSE,2013:頁 156)。 由此可見,學生平常只懂對知識生吞 活剝,而未有思考當中的所以然,在 思維僵化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未能夠 靈活變通。 4. 欠缺個人識見 學生欠缺個人創見,只以考題提 供的材料作為論據。例如:「考生提出 理據時,重在複述或引用閱讀材料或/ 及聆聽 資料所提供 之 例子, 雖無不 可,卻暴露見識之狹隘」(HKCEE,

(6)

2011:頁 113)(HKDSE,2012:頁 155); 「考生提出理據或舉例佐證時,重在 複述或引用閱讀材料或/及聆聽資料 所提供之例子,雖無不可,卻暴露見 識 之 狹 隘 」 (HKDSE , 2013 : 頁 156)(HKDSE,2014:頁 141)。這也反 映 出 考生 對身 邊的 社 會時 事漠 不 關 心,乃至識見淺陋。 (四) 表達組織 1. 欠缺文章佈局的能力 學生所寫的應用文之組織未算理 想。例如:「組織能力較差者,或以一 大段包羅各點,或整合資料與提出建 議 兩 部 分 膠 結 糾 纏 , 脈 絡 不 清 」 (HKCEE,2007:頁 118);「(下品者) 脈絡不清,內容混亂」(HKCEE,2008: 頁 124);「(下品者)前詳後略,結構失 衡」(HKCEE,2009:頁 134) (HKCEE, 2010 : 頁 140)(HKDSE , 2012 : 頁 157)(HKDSE,2013:頁 158)(HKDSE, 2014:頁 142)。括言之,學生或因作 時間所限,或因寫作經驗不足,或因 平常欠缺文章組織訓練,使到他們的 文章佈局欠妥當。 2. 詞句欠變化準確 學 生 的 文 字 運 用 僅 能 達 意 。 例 如 :「 一 般 考 生 則 多 為 詞 句 平 實 」 (HKCEE,2007:頁 118);「一般考生 多為詞句平實,尚能達意」(HKCEE, 2008:頁 124);「一般考生文字質樸, 遣詞未見靈活,修辭法的運用也甚為 罕見」(HKCEE,2009:頁 135);「偶 有 試 卷文 從字 順, 再 運用 兩三 個 成 語,竟已令人有驚豔之感」(HKCEE, 2010:頁 141);「善用修辭之考生極 少 , 文 采 翩 翩 之 試 卷 更 為 罕 見 」 (HKCEE , 2010 : 頁 140)(HKDSE , 2012:頁 157)「不少考卷表達欠佳, 冗字贅詞頗多」(HKDSE,2014:頁 143)。簡言之,課程只以語文能力考核 為導向,取消指定範文的考核,使到 學生欠缺主動背誦美文佳句的動機, 在語文知識輸入不足的情況下,學生 的遣詞造句能力自然大受影響。

五、香港高中學生中文綜合能力

的改善策略

(一) 提供不同的寫作機會 學生未能夠掌握現代應用文的規 範及正確格式,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 他們欠缺寫作現代應用文的機會,致 使現代應用文脫離他們的日常生活; 然而,綜合能力考核偏重功能寫作, 與現代應用文密不可分(岑紹基、張燕 華,2010),若學生未能掌握現代應用 文的寫作方法,那麼他們的綜合能力 表現定 必受到很大 的 影響。 由是之 故,中文科教師應在課堂引入創意寫 作,模擬不同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 情境,例如寫給心儀異性的示愛信、 或聯絡身在遠方的朋友之書信,或寫 給校長的自薦信,或寫給師長的道歉 信,又或代表所屬學會向全體同學發 言的演講辭,而寫作內容不設任何限 制,旨在吸引學生寫作,並藉此讓他 們牢牢掌握各類文體的正確格式及規 範,以及加強他們相關方面的語感。

(7)

(二) 加強邏輯思維訓練 王晉光(1991)認為中文科教師應 該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加強他們 的析意能力。事實上,綜合能力考核 中的「整合拓展」尤重「拓展」,而「見 解論證」則側重於「論證」,兩者都關 乎到學生是否具有邏輯思維,以及由 之發展出來的推論能力;而從本文的 分析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邏輯 思 維 能力 薄弱 ,未 能 作出 周密 的 論 證,以及恰當的推論;由此觀之,教 師必須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訓,而 訓練邏輯思維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具 爭議性的社會時事為材料,要求學生 就此進行辯論,一方面以讓他們可以 思考正反雙方所持的論點,進而擴闊 思考的角度,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 藉此提升他們對社會時事的認識;教 師亦可要求學生就特定的社會議題撰 寫 短 篇評論,以訓練 他們的論證能 力;又或要求學生觀看時事節目,以 提 供 分析 某議 題的 思 考角 度及 切 入 點。 (三) 設計創意性思維評量 祝新華(1986)指出考試的設置須 要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要以客 觀題(選擇題、是非題)為主,同時,評 分標準也不宜訂得太死,並應包含獨 創分數於評分標準之中;另外,他又 指出欠缺創意能力試題的閱讀測試, 較難有效引導師生重視創造能力之培 養(祝新華,2012)。事實上,香港學生 的創意思維能力不足,蓋因他們欠缺 創意思維的訓練,若中文科教師能夠 發揮考評的倒流作用,以具創意性的 試題考核學生,那麼他們的創新能力 便能夠從中得到培養;例如:在教授 李密〈陳情表〉時,教師可以要求學 生以皇帝的身分,覆函李密,並說明 接納或不接納李密上書之理據,這既 可讓教 師了解學生 對 文本的 掌握程 度,又可以讓學生發揮創意,可謂一 舉兩得。 (四) 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祝新華、廖先(2013)認為要有效地 推動學生閱讀,首要之條件在於以學 生的興趣作為導向。事實上,學生的 文句不通或用語平實,實在與他們的 閱讀量不足有關,而他們之所以閱讀 不足,又源於他們對閱讀不感興趣; 因此,筆者認為只有以學生的閱讀興 趣為本,才能夠推動他們主動閱讀,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夠從閱 讀文章的過程中儲積寫作的詞彙或佳 句,並應於寫作之中。

六、總結

最 後 , 語 文 是 一 種 綜 合 性 的 活 動,而國際語文考試設置的評價也以 考核語文之綜合能力為主(祝新華, 2014),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中 文綜合能力培養,以銜接國際語文教 學的大趨勢。雖然香港的中文綜合能 力考核已發展多年,惟當中的學與教 方式、評量方法仍然處於探索之中, 而筆者希望廣大的中文教育同仁能夠 透過不斷優化的過程,提升學生的中 文綜合能力,以利他們日後的升學或 就業的發展。

(8)

參考文獻  王晉光(1991)。中六學生作文卷裏 的 邏 輯語 病。中 國語文通 訊, 12, 19-25。 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1)。學會學 習─課程發展路向。香港︰作者。 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14)。中國語 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 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2007 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 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8)。2008 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 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9)。2009 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 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0)。2010 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 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1)。2011 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考試報告及試 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2012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2013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4)。2014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考試報告 及試題專輯。香港:作者。  祝新華(1986)。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創造性思維檢測及其培養初探。杭州 大學學報,4,133-143。  祝新華(2012)。從有效地評核高層 次閱讀能力的角度討論:中國語文閱 讀測試文本的選取。教育曙光,60(2), 76-82。  祝新華(2014)。教育質量標準體系 中學生 語文能力等 級 描述的 研制策 略。課程・教材・教法,34(3),49-55。  岑紹基、張燕華(2010)。香港會考 綜合卷:以綜合能力考核為導向。課 程・教材・教法,30(11),96-99。  祝新華、鄔嬿妮(2013)。香港中學 生完成綜合語文任務的困難與學習期 望。教育學報,41(1-2),27-45。  祝新華、廖先(2013)。通過主題閱 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理念、策略 與實驗探索。教育研究,401,101-1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可讓學生在閱 讀本文前,先試著 回答教材封面上的 提問,再請學生閱

培養美感和欣賞、創作能力 開放學習材料,重視經典閱讀 加強品德情意教育

第二語言學習架構 修訂説明 二階 LR2.1.

側重培養學 生綜合運用 讀寫聽說能 力及發展多 元化語文能

Grant, ed.,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p.119.

• 提升 提升 提升學生獨立自主的 提升 學生獨立自主的 學生獨立自主的 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 閱讀 閱讀 閱讀 能力.. 能力

討論結束,整理腦圖。首先嘗試將資料歸類,然 後可以開始收窄範圍,定出文章中心,再按照重

中三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 小三級 中文科閱讀卷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廣州話) (NCS版本).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