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寧信地方,不信中央:政治信任的類型及其政治後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寧信地方,不信中央:政治信任的類型及其政治後果"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寧信地方,不信中央:

政治信任的類型及其政治後果

People would rather Believe the Local Government

tha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Typology and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Political Trust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陳陸輝

Lu-huei Chen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 Director of Election Study

Cente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映男

Ying-Nan Chen

Doctoral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本文使用的資料全部(部分)係採自「2005 年至 2008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 年期研究規劃(I):民國九十四年縣市長選舉大型面訪案」(TEDS2005M)(NSC 94-2420-H004-008- SSS)與「2009 年至 2012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 (I):2009 年縣市長選舉面訪案」(TEDS2009M)(NSC 98-2420-H-004-011)。「台 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多年期計畫總召集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 TEDS2005M 與 TEDS2009M 為針對 2005 年與 2009 年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三合 一選舉執行之年度計畫,兩個計畫主持人皆為黃紀教授;詳細資料請參閱 TEDS 網頁: http://www.tedsnet.org。感謝林聰吉教授對論文初稿提供諸多建議。作者感謝上述機構及 人員提供資料與諸多協助,惟本文之內容概由作者自行負責。本研究部分經費接受國科 會(計畫編號 100-2420-H004-017-MY3)與政治大學頂尖大學計畫補助,僅此致謝。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領域:政治行為、政治社會化、民意調查、研究 方法。聯絡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 64 號政大選舉研究中心。電話: 02-29387134。信箱:chenluhu@nccu.edu.tw。 ***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中國大陸基層治理、兩岸關係。信箱: 95252502@nccu.edu.tw。

(2)

寧信地方,不信中央:

政治信任的類型及其政治後果

陳陸輝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陳映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 2006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台北縣、台中市、雲林 縣與高雄縣及 2010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桃園縣與雲林縣為研究 資料,分析民眾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類型及其信任程度是否 會影響其投票行為。研究發現:相對而言,民眾對於中央政府頗不信任, 對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則顯著較對中央政府為高,但民眾對中央政府與縣 市政府的信任程度仍會隨其所處縣市不同而有差異。在政治信任類型方面, 2005 年與 2009 年各縣市民眾皆以「中央地方均信」、「中央地方均不信」 比例居多,至於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因素則會因縣市而異。此外,本 文也發現部分縣市民眾會以其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決定其 投票方向。 關鍵詞:投票行為、政治支持、政治信任、縣市長選舉

(3)

壹、 研究緣起

Richard Fenno(1975)觀察美國民眾對於國會的態度,發現一個有趣的現 象:美國民眾討厭他們的國會卻喜歡他們選區選出的議員。究其原因,係在民 主國家中,全國性的媒體監督國會議員在國會中的一舉一動,且對於醜聞與弊 案的報導毫不留情,讓民眾對國會的整體印象不佳。不過,當國會議員回到地 方,地方媒體報導的是國會議員為地方爭取的經費與建設,或是國會議員從事 的公共服務,所以,民眾對於國會議員在選區的表現認同度頗高,也讓國會議 員的連任率居高不下。 三十年前的台灣,我們似乎看到不同於美國的現象,即民眾對於中央政府 的官員信任程度頗高,不過,卻認為「基層官員」貪腐嚴重。台灣過去最受歡 迎的連續劇之一是「包青天」,所以在威權政治之下,民眾感受貪腐嚴重,卻 還是期待「包青天」一般的廉能之士,可以不畏強權,甚至搬出狗頭鍘,整飭 政風,斷絕不義。儘管如此,因為威權統治之下,媒體對於中央領導階層貪腐 或是醜聞的報導相當「節制」,反而是對於地方官員的敗行劣跡窮追猛打,也 因為民眾跟第一線地方官員接觸的經驗,大多相當惡劣,讓民眾相信中央官員, 卻對地方官員深惡痛絕。 比較西方民主國家的美國以及過去與現在的台灣,我們其實可以預期,在 民主深化的台灣,應該可以看到隨著民主制度深入民心,民主變成民眾的一種 生活方式之後,伴隨著媒體的自由開放,以及民眾對公共政策制訂過程公開透 明的要求,民眾自然將目光放在中央政府或是民意代表的身上。也促使媒體努 力揭發弊案,以收視率、閱報率及點閱率來爭取績效,滿足民眾的喜好。也因 此,民眾關注的焦點,自然以中央政府為主,媒體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 對於地方官員自然報導有限。所以,民主化的台灣,應該也會如美國一樣,讓 我們看到民眾對於中央政府信任低落,不過,卻對地方政府較具好感。本研究 認為,選民在縣市長選舉中選出的是主持地方縣政的行政首長,左右選民投票 行為的因素自然與在中央層級的選舉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將釐清在地方的 縣市長選舉中,民眾對不同層級政府官員的信任類型以及其對投票行為的影響。 本研究將以公元 2006 年與 2010 年執行的「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以

(4)

下簡稱 TEDS2005M 與 TEDS2009M)研究資料,分析 2005 年台北縣、台中市、 雲林縣與高雄縣,以及 2009 年桃園縣、雲林縣的民眾,其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 府政治信任的類型,是否會影響其投票行為。藉由比較不同縣市民眾對中央政 府與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區別其政治信任類型,並探析其對於選民投票 行為的影響,本研究認為,如同過去政治信任的相關研究,民眾對於地方政府 的信任程度,是其對於地方政府施政表現的重要綜合指標,也自然對於其縣市 長選舉的投票行為有顯著的影響。本研究將以 2005 年與 2009 年縣市長選舉為 例,說明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如何影響其投票行為。

貳、民眾的政治信任及其政治效果

由於一般研究特別針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不同信任程度的成因與相關影 響的研究文獻不多,因此,本研究還是回到傳統研究政治信任的文獻之中討論。 首先,本研究先討論有關政治信任的定義,接著討論相關的測量、中央與地方 層級的政治信任,我們會進一步說明政治信任可能的後果。當然,本研究特出 之處,在於提出政治信任的新類型,我們也將針對此一新類型進行討論。 政治信任是民眾對於政府的信心。簡言之,就是民眾相信:即使在民眾不 刻意監督的情況下,政府也應該自動自發完成民眾的信託,達成民眾對施政的 期 望。因 此,Hetherington(2005: 9-10)將 政 治 信 任 定 義 為 民 眾 認 知(per- ceive)的政府施政結果與民眾期望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其中,民眾的認知(per-ceptions)是重要的關鍵。換言之,政府「客觀的」各項施政表現指標固然重 要,但是,民眾「主觀上」對該施政成果的認知與具體感受程度,是影響民眾 對政府信任與否的決定因素。因此,從 Hetherington 觀點出發,我們應該將民 眾的政治信任視為政府施政表現與民眾主觀認知的結合,且它將是持續或是變 化的動態變遷過程,當民眾主觀上認為政府施政表現符合期待時,其政治信任 自然提高。政治信任感所指涉的既是民眾的主觀認知,則民眾政治信任的高低 自然與其自身的黨派立場以及對政黨的好惡有所關聯,換言之,在民主黨執政 下,美國的民主黨認同者較共和黨認同者自然會給予政府較高的信任。 1

(5)

在經驗研究中,有關政治信任的測量方式,可以就信任的對象以及信任的

內涵兩個方向加以區分。就政治信任的對象而言,其範圍可以從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政治典則(poli內涵兩個方向加以區分。就政治信任的對象而言,其範圍可以從政治社群(poli-tical regime)到執政當局(poli內涵兩個方向加以區分。就政治信任的對象而言,其範圍可以從政治社群(poli-tical authori-ties),也可以就統治的層級分為中央或是地方政府,當然也可以就權力分立的 角度,從行政部門、民意機關到司法機構或是上述機構的成員。至於信任的內 涵,則可包括政策制定的能力、行政效能、值不值得民眾信任、操守以及是不 是謀求一般民眾的福利等面向。 從政治信任的概念與測量方式陸續討論與建構出來之後,在美國的相關研

究中,美國民眾的政治信任卻是一路下滑。學者分析美國國家選舉研究(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y, ANES)的資料指出:自 1958 到 1996 年,民眾的政

治信任快速下降。以美國白人為例,在 1958 年時,相信政府所做的事情大多數 是正確的比例為 74%,並在 1964 年上升到 77%。不過,從 1964 年之後,這個 比例就開始下降,到了 1980 年時下跌到 25%。(Abramson, 1983; Hetherington,

1998; Rosenstone and Hansen, 1993)進一步就不同背景的民眾加以分析,Abram-son(1983)發現,在白人中具有大學以上教育程度者的政治信任,是比其他教

育程度的政治信任來得高。不過,黑人的情況則不同,也就是教育程度愈高, 對於政府愈不信任。Abramson(1983)也發現:就不同的政治世代而言,年輕 的政治世代似乎比年長的政治世代,有較高的政治信任。Jennings and Niemi (1981)分析「家長與學生」兩波固定樣本連續訪談的調查研究資料指出:在

1965 年時可以發現,學生的政治信任比家長來得高,不過,到了 1973 年時,

卻發現男性學生的政治信任比其父親來的低。女性學生的政治信任雖然降低許 多,不過,仍然比家長高。就性別的差異而言,學生家長中,男性的政治信任 較高,但是在學生中,其政治信任卻是男性較低。Jennings and Niemi(1981) 認為:男學生比女學生更容易受當時社會環境的衝擊,而對於現狀不滿以及體 制的不信任。因此,不同背景的民眾,也許因為生長環境不同以及社會化經驗 此外,國外學者也將政治信任視為政治支持的一個重要面向。相關討論不少,建議讀者 可以參考幾本 1990 年以來的著作,如 Norris(1999)與 Dalton(2004)。 2 國外學者的討論請參考 Dalton(2004),國內文獻可以參考國內學者所做的相關文獻整 理與初步研究發現,可以參考陳陸輝(2002, 2003, 2006a, 2007)、盛治仁(2003)、吳 親恩(2007)。

(6)

的差異,而對於政府權威的信任,出現高低程度的落差。其中,有關不同年齡 層的政治信任差異,究竟是因為民眾不同生活世代的集體記憶不同所致,還是 因為生命週期導致愈年長愈傾向安於現狀以及肯定當前的執政者,是需要進一 步討論與分析的。 當西方民主國家看見民眾的政治信任逐步滑落,所引起關注的另一個問題, 就是:造成政治信任低落的原因以及會不會對民主政體的合法性造成挑戰?針 對政治信任下滑的可能成因,Feldman(1983)認為,美國民眾政治信任的低 落,主要是因為民眾對於現任民選官員以及制度的不滿所致。其中,民眾不滿 國會,是導致政治信任低落的主要原因。Hetherington(1998)的研究發現:民 眾對於總統或是國會的評價好壞、對政府效能的評價以及對總體經濟表現的評 價,皆會影響民眾的政治信任。除了政策的實質內容之外,Hibbing and

Theiss-Morse (2001)指出:當民眾愈同意一般人民應該參與政府過程時,他們對於

政府的滿意度也愈高。所以,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民眾可參與程度以及政策制 定的結果好壞,都對於政府施政滿意度有相當的影響。Hetherington(1999)更 進一步指出:政治信任對於民眾投票給執政黨提名的候選人,有顯著的影響。 此外,政治信任較低的選民,較傾向投票給美國兩大政黨以外的獨立候選人。

Kaase and Newton(1995: 92-94)分析八個歐洲國家的研究也發現:民眾認為政

府的政策立場與自己愈相近,則其對於該國民主政治的運作愈滿意。從上述的 文獻可以發現:除了選民個人的政治傾向外,政府施政成果是影響民眾政治信 任程度的重要因素,且民眾對於政治過程的參與情況,也左右其對政府的信任 程度。因此,檢視政治信任的動態變化過程,讓我們瞭解:民眾的政治信任感, 揉合了其對於政府施政的評價,更加入了他對於治理過程能否參與的程度,因 此,是一個測量民眾對執政當局評價的重要指標。 至於政治信任的低落,會不會對於民主政治的實際運作,產生不良的政治 後果,學者之間也有不同的看法。Miller(1974: 951)認為低落的政治信任顯示 民眾對於國家政策制定的方向並不滿意,這個看法後經上述 Kaase and Newton (1995)的研究支持。不過,Miller(1974)進一步指出,低落的政治信任會影 響民主政體的生存。Citrin(1974)則反駁,認為低落的政治信任只是民眾對於 現任民選官員的不信任以及其制定政策的失望。Citrin and Green(1986)也認

(7)

為,民眾低落的政治信任其實給予新的民選官員一個改革的契機,民眾政治信 任的高低起伏,不受民眾對於政府應作應為評價的影響,而是繫於他們對於政 府所作所的評價。因此,Citrin and Green(1986)對於政治信任下滑的可能影 響,似乎是抱著較為正面的看法,而不似 Miller(1974)一般憂心忡忡。

此外,國外學者亦分析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研究結果發現美國、日本 等國家的民眾對不同層級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不同,且往往呈現對地方政府的 信任高於中央政府的情況。學者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是地方政府的任 務較易於表現與評價,且對民眾的需求更具回應性(Pharr, 1997; Jennings, 1998;

Cole and Kincaid, 2000)。進一步探析民眾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會受到個體層次

因素(地方政治效能感、感知的地方情況、意識型態、擁有住房、種族社群生 活品質及個人效能感的認知)、城市層次因素(收入不平等、意識型態極化、 政治制度、種族分化與人口規模)所形塑(Baldassare, 1985; Rahn and Rudolph,

2001)。 國內對於政治信任的研究,可以歸類為幾個主軸。首先為持續追蹤台灣民 眾政治信任的分佈與變化趨勢。陳陸輝(2000、2006b、2007)運用 1992、 1995、1998 年、2001 年以及 2004 年等五次立委選舉後的面訪資料發現:自 1992 年到 1998 年之間,民眾政治信任逐年下滑。雖於 2001 年中央政權政黨輪替之 後,出現短暫的止跌,卻在 2004 年跌到十幾年來的最低點。其次,則為探究影 響台灣民眾政治信任的因素,研究發現:政治世代、教育程度、政黨認同、統 獨立場(陳陸輝,2000、2006b、2007;鄭夙芬等,2005a)、對執政黨表現的 評價以及對總體經濟的評估(陳陸輝,2003、2006b)、省籍、台灣人/中國人 認同、民眾對於政府舉辦的選舉及公民投票過程、對於 2004 年總統選舉正副元 首槍擊事件處理的滿意度(鄭夙芬、陳陸輝和劉嘉薇,2005a)都被檢測出是左 右台灣民眾政治信任的重要因素。第三,著重於討論政治信任的政治後果,1992 年到 2004 年間的五次立委選舉顯示:台灣民眾的政治信任與其對執政黨的選舉 支持之間有重要的關聯,政治信任愈高愈傾向支持執政黨(陳陸輝,2002、 2006b)。此外,民眾的政治信任也與其對民主政治的評價或是展望有重要的關 聯。政治信任愈高的民眾,對台灣民主政治實施的展望或是對民主政治的評價 愈樂觀(陳陸輝,2003、2006b)。最後,則聚焦於政黨輪替對政治信任的影

(8)

響,陳陸輝(2002)發現台灣民眾 2001 年的政治信任較 1998 年來得高,且民 進黨認同者的政治信任顯著提昇,國民黨認同者則並未顯著下降。盛治仁 (2003)則探討政黨輪替前後,國民黨支持者與民進黨支持者在六個有關政治 信任態度的持續與變遷。他的研究發現,國民黨認同者在政權輪替之後,對於 四項有關政治信任的相關問題,都出現信任感降低的趨勢,不過,民進黨認同 者則在六項政治信任的測量上都出現上昇的現象。因此,目前台灣政治學界所 使用的政治信任的測量,仍然以捕捉到民眾對於權威當局的評價為主。 從上述國內外的分析中可發現:民眾的政治信任高低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一方面,當政治信任的標的物不同,民眾據以評價的標準自然不同,也影響其 信任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民眾是依據一定的標準來衡量其對執政當局應否 信任。因此,本研究將分別比較,民眾對於中央政府的信任以及對於自己所在 縣市政府的信任是否出現顯著的不同。對不同層級政府的政治信任,對其在縣 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是否會出現顯著的影響。本研究並進一步以民眾對於中 央以及地方的信任程度,區分為對「中央地方均信」、「信中央不地方」、「不 信中央信地方」、「中央地方均不信」等四個類型,本研究認為:地方選舉不 但與民眾對地方的信任相關,也與中央及地方是否屬於同一政黨執政相關,因 此,在一致政府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表現自然更為重要,不過,當中央與地 方分屬不同政黨時,民眾會不會因為對於中央的不信任,而更傾向支持地方政 府,頗值得探討。

參、研究資料與研究假設

民眾對於不同政府的評價差異,不但有其成因,也會有其政治後果。本研

究將以黃紀教授(2006、2010)主持的「台灣選舉與政治民主化研究」(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在 2005 年及 2009 年縣市長

選舉之後所進行的面訪研究(即 TEDS2005M、TEDS2009M)為主要分析資料 來源。

TEDS2005M 在 2006 年 1 月起分別訪問了台北縣、台中市、雲林縣與高雄

(9)

者。這四個縣市在 TEDS2005M 的研究規劃各有特色。台中市與高雄縣分別由 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現任縣市長胡志強與楊秋興繼續參選,而原台北縣縣長蘇貞 昌以及雲林縣縣長張榮味分別因為進入中央政府服務或是因案羈押而由民進黨 籍的林錫耀與李進勇暫時代理,並在 2005 年的選舉中推出不同候選人參選。因 此,台北縣與高雄縣在 2001 年到 2005 年期間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皆為民進黨執 政的垂直式一致性政府,而台中市則為中央與地方政府分別由民進黨與國民黨 分別執政的垂直式分立政府。 雲林縣的情況則是歷經垂直式分立政府與短期由 民進黨代理縣長李進勇執政的垂直式一致政府。實際而言,高雄縣與台中市的 選民,因為其行政首長在選舉前後皆一致,配合本研究的訪問期間是在選後, 因此,給民眾的訊息較清晰。至於雲林縣與台北縣,選後分別由與原任縣長不 同黨籍的候選人當選,因此,給選民的訊息較混亂。我們也預期在本研究中, 可以看出此一趨勢。 TEDS2009M 原欲以台北縣、台中市、高雄縣的 2009 年縣市長選舉為研究 主題,卻適逢 2009 年 6 月 23 日行政院核定縣市升格、2010 年 1 月 18 日修改 後的地方制度法三讀通過,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台中縣與台中市、台南縣與 台南市分別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高雄縣則併入高雄市,並且將換屆選舉延至 2010 年底舉行。於是,在考量「各縣市現任縣市長之政黨、現任縣市長是否競 選連任、地域以及城鄉差異」三大因素的情況下,TEDS2009M 改以桃園縣及 雲林縣為面訪地區,並且自 2010 年 1 月起分別完成了 1,337、1,346 份成功樣 本。桃園縣、雲林縣在 TEDS2009M 研究規劃的特色為:北部的桃園縣國民黨 籍現任縣長朱立倫已任滿兩屆,無法競選連任,屬於開放選區,並且由國民黨 的吳志揚與民進黨的鄭文燦競爭;南部的雲林縣則由民進黨籍現任縣長蘇治芬 與國民黨籍的許舒博競逐百里候。桃園縣在 2001 年至 2008 年政黨輪替之前皆 為中央與地方政府分別由民進黨與國民黨執政的垂直式分立政府,2009 年縣長 選舉時則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皆為國民黨執政的垂直式一致性政府。而雲林縣則 在短暫經歷垂直式分立政府與垂直式一致政府後,自 2005 年至 2008 年政黨輪 替之前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皆為民進黨執政的垂直式一致性政府,至 2009 年縣市 3 有關「垂直式分立/一致政府」的定義與討論,請參考吳重禮(2000)的說明。

(10)

長選舉時則是中央與地方分別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的垂直式分立政府。因此, 這兩個縣市也頗具指標意義。 民眾對於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信任情況,是否有所差異?且對其投票 行為是否有所影響?學界過去囿於資料有限而較難釐清。由於在 TEDS2005M、 TEDS2009M 的調查中,特別針對民眾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進行調 查,因此,得以深入探究此一問題。本研究認為,縣市長換屆選舉時呈現垂直 式分立政府狀態的縣市(2005 年的台中市、2009 年的雲林縣),選民對中央政 府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不同。具體而言,民眾愈信任地方政府,愈傾向支持 由縣市首長所屬黨派提名的候選人;而民眾對中央政府愈信任,愈傾向支持由 中央政府所屬黨派提名的候選人。而縣市長選舉時處於垂直式一致政府狀態的 縣市(2005 年的台北縣、雲林縣、高雄縣;2009 年的桃園縣),民眾對於中央 與地方政府愈信任,則愈傾向支持執政黨的候選人。此外,本研究亦認為,當 呈現垂直式分立政府狀態時,台灣民眾會與美日等國相似,對地方政府有較高 的政治信任。 有關民眾「政治信任」的測量,本研究將分別分析四個面向的分佈趨勢。 這四個題目詢問民眾對於政府官員制定政策與規劃(制定政策時會不會優先考 量民眾福利)、可信度(發言可不可信、做事是不是大多數是正確的)以及操 守(會不會浪費老百姓的稅金)等幾個面向的評價。由於評價的對象是「政 府」,因此,民眾所認知的對象,將以中央政府為主。本研究也加入了測量民 眾對於地方政府信任程度的測量,分別詢問民眾認為「縣(市)政府」制定政 策與規劃(制定政策時會不會考量民眾福利)、可信度(做事是不是大多數是 正確的)、操守(會不會浪費老百姓的稅金以及貪污情況嚴不嚴重)與行政效 率等幾個面向等五個題目的評價。 由於對於中央與縣市政府不同層級的信任程 度,過去國內政治學界的相關研究較少,且在縣市長選舉,此一討論格外具有 意義,因此,本研究除了一一探討民眾對於政府官員以及地方官員在上述兩類 的幾個題目之態度分佈之外,我們還分別將上述四個題目與五個題目各組成一 4 有關這四個題目的問卷內容,請參考附錄。 5 有關這五個題目的問卷內容,請參考附錄。

(11)

個中央政治信任與地方政治信任的量表,分析影響其中的差異以及對民眾投票 行為的影響。 並且再進一步將民眾的政治信任區分為「中央地方均信」、「信 中央不地方」、「不信中央信地方」、「中央地方均不信」四種類型,一窺台 灣民眾政治信任的真實面貌,並剖析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因素為何,本研 究將控制民眾的性別、政治世代、教育程度,其他的重要解釋變數還包括民眾 對國內兩個主要政黨的好惡程度及對於過去台灣整體經濟表現的評價。 在探討民眾政治信任對其投票行為的影響上,由於本研究的重點放在縣市 長的選舉,民眾的統獨立場以及「台灣人/中國人」自我認定(以下簡稱為台 灣人認同)等議題在地方層級的縣市長選舉較不具吸引力。相對地,民眾的政 黨認同、對於主要候選人的評價以及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許才 是關注的焦點。本研究將以極簡單的模型,分析民眾的政黨認同、對候選人評 價以及對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等三種變數,對於其投票行為之影響。 在政黨認同上,本研究將選民的政黨認同編碼為「傾向泛藍」、「獨立選民」 以及「傾向泛綠」等三類,而以「獨立選民」為對照組。就候選人因素而言, 依照盛治仁(2000)、鄭夙芬等(2005b)以及黃秀端(2005)的研究顯示,民 眾對候選人的情感溫度(feeling thermometer)高低(本研究為 0 到 10 的評 分),在分析選民投票行為上,具有相當解釋力。因此,本研究將以民眾對民 進黨與國民黨提名的縣長候選人好惡的評分為候選人因素的指標。當然,本研 究也將納入民眾對於中央政府與縣市政府信任程度為另外一組重要解釋變數, 解釋民眾的投票傾向。為了貼近競選實況以及簡化模型分析,依變數將觀察民 眾是否投票支持民進黨提名人(編碼為 1),而以支持國民黨提名人為對照組 (編碼為 0)。由於模型中的依變數為二分類,獨立變數又至少有一個連續變 數,因此,本研究使用成長曲線迴歸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選民的政黨認同以及候選人評價的高低,自然影響其投票對象,因此,在 2005 年與 2009 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泛藍的政黨認同者,較傾向支持國民黨的 6 國內學者傅恆德(1996)分別將結構的、心理的與理性的三類變數分別納入模型比較分 析其對 1996 年總統選舉的影響,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劉嘉薇(2006)則採用類似的 方式,分別討論社會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以及理性抉擇途徑的影響。 7 有關質變數(qualitative variables)的計量分析方法,請參考黃紀(2000)。

(12)

候選人,泛綠的政黨認同者,較傾向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相同地,當選民對 該候選人的評價愈高,也愈傾向支持該候選人。就民眾的政治信任而言,分析 起來會比較棘手。首先,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信任與否,自然影響其對於執政黨 提名候選人的投票傾向。不過,民眾對於縣市政府的信任與否,對於其投票行 為將有何影響,則需要進一步思考。2005 年縣市長選舉,就兩位現任者競選連 任的台中市與高雄縣而言,民眾對縣市政府信任的對象是現任者,因此,可以 預期的是,台中市民對市政府信任感愈低者以及高雄縣民對縣政府信任感愈高 者,愈傾向支持民進黨的縣長候選人。台北縣與雲林縣的情況則較為複雜。一 方面是民進黨在台北縣自 1989 年以來已經執政長達 16 年,民眾對於縣政府的 信任當歸屬於對民進黨的信任。不過,從陳陸輝(2003)的相關研究也可以看 出,在 2000 年政黨輪替之後,過去對國民黨執政期間始終支持的國民黨認同 者,在剛剛政黨輪替過後的 2001 年立委選後,仍對中央政府信任,儘管在 2004 年的立委選舉中,此一情況不復見。至於民進黨的認同者,則在中央政府換黨 執政後,其政治信任跟著提高。因此,本研究運用的資料屬於選後資料,在缺 乏選前資料的比較下,分析上尤其應該謹慎。本研究認為,因為國民黨縣長當 選人就職不久,因此,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應該還是以對於民進黨過去在 地方政府執政表現的好壞為標的。相對於台北縣,雲林縣呈現了不同的場景, 原縣長張榮味自 1999 年縣長補選中脫穎而出,不過,後來卻因案遭解職。雲林 縣民對於縣政府官員的信任,是否因為資訊流通的不足,而還停留在對國民黨 執政的印象,也值得觀察。而 2009 年縣市長選舉亦然,就現任者競選連任的雲 林縣而言,民眾對縣政府信任感愈高者,愈傾向支持民進黨的縣長候選人;已 由國民黨執政八年的桃園縣,民眾對縣政府信任感愈高者,則愈傾向支持國民 黨的縣長候選人。

肆、四個縣市政治信任的比較分析

民眾對中央與縣市政府的政治信任,是其對政府施政作為的預期與其實際 認知之間一致性的高低,這不但與民眾主觀認知相關,也與相關新聞在媒體出 現頻率相關。在 2005 年縣市長選舉期間,執政黨由於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

(13)

涉及的多起弊案,使得民眾對於中央政府的執政團隊,出現了若干的質疑。而 2006 年除了爆發廣受矚目的國務機要費案,更接續出現一連串金融、司法、工 程等重大弊案,在媒體持續追事件進展及反程程程相關新聞的情況下,這程 案件屢屢重創中央政府的形象。表 1 為各縣市民眾政治信任的分佈,其中直欄 的「差距」為「信任」減去「不信任」的百分比,相減結果為正值則代表「信 任」比例高於「不信任」比例,如果是負值,則表示「不信任」的比例高於「信 任」的比例。從表 1 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民眾對於中央政府的 信任程度相當低。在 2005 年的四個縣市中,雲林縣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程度是 較高的,而台中市民眾的政治信任程度則較低。而 2009 年則是桃園縣民眾對政 府的信任程度較雲林縣民眾來得高。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在「政府做事大多數是正確」一項,民眾信任政府 的比例遠不及其不信任的比例,2005 年各縣市不信任超過信任的比例,少則出 現在雲林縣的三成五,多則出現在台中市的六成三。而 2009 年的桃園縣與雲林 縣的比例也都高達五成四。 就政府官員是否浪費老百姓稅金一項,2005 年四個縣市「不同意」的比例 分佈在一成二到一成三之間,但是「同意」的比例則高達六成三到將近八成之 間。除雲林縣外,各縣市民眾同意政府浪費稅金的比例高於不同意的比例約在 六成以上,非常值得注意。 2009 年兩個縣「不同意」的比例亦低於一成五, 「同意」的比例則高達約七成至八成。在政府決策是否會把「民眾福利」放在 第一優先考慮這個項目上,2005 年的各縣市民眾認為「不會」的比例都高於 「會」的比例,唯有 2009 年的桃園縣有五成的民眾相信政府會優先考量民眾福 利,是唯一認為「會」的比例多於「不會」的縣市。針對政府首長言論可信度 上,「不相信」的比例都比「相信」來得多,2005 年四個縣市的民眾在「不相 信」與「相信」的差距中,台中市超過三成三、台北縣超過兩成六以上,高雄 縣也超過兩成,只有雲林縣民,在兩者的差距上約在十個百分點以下,是四個 縣市中比例較為接近者。 2009 年的桃園縣民眾「不相信」與「相信」的比例相 8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 2005 年縣市長選舉選後訪問中,受訪者中表示「不同意」「政 府官員時常浪費老百姓稅金」的有 12.1%,而表示「同意」的有 78.6%,兩者差距為 66.5%。

(14)

當,差距不到五個百分點,是歷年中比例最為接近者。 表 1 民眾的政治信任分佈表,2005 年四個縣市長選舉與 2009 年兩個縣市長選舉 年度與選區 2005 年 2009 年 台北縣 台中市 雲林縣 高雄縣 桃園縣 雲林縣 (樣本數) (612) (610) (661) (618) (1,337) (1,346) 政府所做的事大多數是正確的 傾向同意 16.7 11.2 18.4 13.7 19.2 15.3 傾向不同意 73.1 74.4 54.1 70.9 73.3 69.4 差距 -56.4 -63.2 -35.7 -57.2 -54.1 -54.1 政府官員時常浪費老百姓所繳納的稅金 傾向不同意 12.0 12.6 14.3 13.3 14.8 14.0 傾向同意 79.6 76.6 63.4 72.9 77.9 69.8 差距 -67.6 -64.0 -49.1 -59.7 -63.1 -55.8 您認為政府決定重大政策時,會不會把「民眾的福利」放在第一優先考慮? 會 42.0 42.6 35.3 39.1 50.1 35.3 不會 50.0 50.1 40.9 49.1 43.3 48.1 差距 -8.0 -7.5 -5.6 -10.0 6.8 -12.8 請問您相不相信政府首長所說的話? 相信 32.5 28.9 35.5 33.2 45.5 29.7 不相信 59.0 62.5 45.1 54.5 48.8 54.9 差距 -26.5 -33.6 -9.6 -21.3 -3.3 -25.2 資料來源:黃紀,(2006);黃紀,(2010)。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1.表中所列的數字為直欄百分比,分母為該次所有的有效樣本,選項經過合併,其中 並未列出「看情形、很難說」以及「其他無反應」等選項。各題目依照其題目的敘 述,先列出「信任」的比例,再列出「不信任」的比例。 2.本直欄「差距」為「信任」減去「不信任」的百分比,正值代表「信任」比例高於 「不信任」比例。 ■ 9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 2005 年縣市長選舉選後訪問中,受訪者中表示「相信」「政府 首長在電視或報紙上所說的話」的有 14.0%,而表示「不相信」的有 69.5%,兩者差距 為 55.5%。

(15)

不過,當我們檢視民眾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時,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 就比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來得高。表 2 為民眾對地方政府政治信任的分佈, 其中直欄的「差距」為「信任」減去「不信任」的百分比,相減結果為正值則 代表「信任」比例高於「不信任」比例,如果是負值,則表示「不信任」的比 例高於「信任」的比例。就「縣市政府所做的事情大多數是正確的」一項,2005 年四個縣市中,民眾「同意」的比例從雲林縣的兩成三到台中市的三成八,比 例較縣民對中央政府的信任來得高。至於「不同意」比例的分佈在接近四成與 四成六之間。2009 年桃園與雲林兩縣民眾「同意」的比例約為三至四成,「不 同意」的比例則皆約為五成。我們將信任者的比例減去不信任者的比例,從表 2 中可以發現:2005 年高雄縣民眾在這個項目上的「不信任」比例與「信任」 的比例最相近,而雲林縣在 2005 年與 2009 年的差距都是最大的。與表 1 相互 對照,我們可以發現,2005 年與 2009 年各縣市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事情作得對 的「信任」與「不信任」差距,遠較其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差距」為低。 針對「縣市政府是否浪費老百姓所繳納的稅金」一項,民眾在 2005 年與 2009 年表示「不同意」的信任比例分佈都在兩成到兩成七之間,表示「同意」 的不信任程度則約五成(49.5%)到六成七(66.7%),在「信任」與「不信 任」比例的差距上,2005 年差距最高者為台北縣,其政府不信任高出信任的比 例達到四成二,差距最低者為台中市政府只有二成四;2009 年差距最大的則為 桃園縣,其不信任高於信任的比例為四成四。就民眾對地方政府信任的五個項 目上,此項目是民眾信任程度最低的,與表 1 中有關民眾對於中央政府的認知 是一致的,顯示民眾認為中央或地方政府都未能妥善運用納稅人繳納的稅金, 且對此具有相當深刻且負面的評價,這對中央與地方政府而言,是一項重大的 警訊,也值得各層級執政者注意。 就「縣市政府決策時會不會將民眾福利放在第一優先考慮」上,四個縣市 的民眾認為「會」的比例,皆高於「不會」的比例,其中,2005 年,台中市民 覺得「會」的比例最高,達到五成八,雲林縣較低,約有三成七。至於認為「不 會」的比例以台北縣最高,約三成四,而台中市的最低,約兩成九。四個縣市 中民眾信任的比例高於不信任比例的差距,從雲林縣的 4.2%到台中市的 29.0%。 2009 年的桃園縣民眾肯定縣府「會」優先考量民眾福利者達 58.6%,高於雲林

(16)

縣的 47.1%。 在地方縣市政府的五項政治信任題目上,民眾信任程度最高的為對縣市政 府的行政效率的評價上。2005 年,民眾認為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好」的比例從 雲林縣的 42.9%到高雄縣的 69.2%。至於民眾覺得不好的比例,則從高雄縣的 14.5%到雲林縣的 29.8%。各縣市信任與不信任的差距,從雲林縣的 13.1%到高 雄縣的 54.7%,而台中市與台北縣的差距也有三成五以上。2009 年的桃園縣與 雲林縣民眾對縣政府行政效率的好評亦高達五至六成。整體而言,各縣市民眾 對於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普遍給予較為正面的評價。 至於民眾對地方政府貪污情況的評估上,2005 年四個縣市民眾的評價頗有 不同,台中市、台北縣與高雄縣各約三成上下的民眾認為不嚴重,雲林縣則不 到兩成認為不嚴重。至於認為嚴重的比例,以雲林縣以及台北縣的超過三成五 以上較高,高雄縣與台中市各約兩成多。就認為「不嚴重」的信任比例與認為 「嚴重」的不信任比例差距而言,台中市與高雄縣民眾信任的比例超過不信任 比例,而台北縣不信任略多於信任的比例,但是雲林縣不信任超過信任的比例 將近兩成。2009 年桃園與雲林兩縣則各約有三至四成的民眾認為不嚴重,且雲 林縣信任超過不信任,已與 2005 年有所不同。 表 2 民眾對縣市政府政治信任分佈表,2005 年四個縣市長選舉與 2009 年兩 個縣市長選舉 年度與選區 2005 年 2009 年 台北縣 台中市 雲林縣 高雄縣 桃園縣 雲林縣 (樣本數) (612) (610) (661) (618) (1,337) (1,346) 縣(市)政府所做的事大多數是正確的 傾向同意 35.1 38.5 23.8 38.3 37.8 30.9 傾向不同意 46.2 45.5 39.5 39.5 52.5 47.2 差距 -11.2 -7.0 -15.6 -1.2 -14.7 -16.3 縣(市)政府官員時常浪費老百姓所繳納的稅金 傾向不同意 20.6 26.5 20.5 24.8 22.3 23.1 傾向同意 62.9 50.3 49.5 51.7 66.7 53.0 ■

(17)

年度與選區 2005 年 2009 年 台北縣 台中市 雲林縣 高雄縣 桃園縣 雲林縣 差距 -42.2 -23.8 -29.0 -26.9 -44.4 -29.9 您認為縣(市)政府決定重大政策時,會不會把「民眾的福利」放在第一優先考 慮? 會 54.7 58.3 37.3 53.7 58.6 47.1 不會 34.3 29.3 33.1 30.6 33.6 32.5 差距 20.4 29.0 4.2 23.1 25.0 14.6 您認為我們這個縣(市)的行政效率好不好? 好 63.5 63.3 42.9 69.2 66.6 55.0 不好 23.7 28.3 29.8 14.5 21.0 21.8 差距 39.7 35.0 13.1 54.7 45.6 33.2 您認為我們這個縣(市)的公務員貪污情況嚴不嚴重? 不嚴重 31.2 35.5 17.8 29.8 42.2 32.5 嚴重 35.8 21.5 36.5 24.9 24.2 24.7 差距 -4.6 14.0 -18.7 4.8 18.0 7.8 資料來源:黃紀,(2006);黃紀,(2010)。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1.表中所列縣市名稱為 2005 年與 2009 年縣市長選舉後調查資料。細格內數字為直欄 百分比,分母為該次所有的有效樣本,選項經過合併,其中並未列出「看情形、很 難說」以及「其他無反應」等選項。各題目依照其題目的敘述,先列出「信任」的 比例,再列出「不信任」的比例。 2.本直欄「差距」為「信任」減去「不信任」的百分比,正值代表「信任」比例高於 「不信任」比例。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發現,民眾對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有所 差異的。相對而言,民眾較為相信地方政府,這也許是因為地方政府處理的相 關事務與民眾較為切身相關,也因為民眾透過媒體的報導而對中央政府的弊案 傳言等取得較多相關資訊,致使其對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出現 重要的落差。 此外,我們利用四個變數針對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結合成的一個政治信任 感的量表,同時也利用有關民眾對於地方政府政治信任的五道測量題目建構成

(18)

一個有關地方政治信任的指標,用以比較不同縣市民眾在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 以及對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上,是否出現顯著差異。從表 3 中可以得知,該量 表在對中央政府政治信任的內在一致性的信度檢定(Cronbach's 值)結果是 0.65 到 0.70 之間,而民眾對於地方政治的政治信任約為 0.72 到 0.79 之間。 我 們將民眾回答中央政府政治信任的這四道題目的分數加以平均,也另外將民眾 對於地方政府政治信任的分數予以加總與平均,兩個量表的分數分佈都是從 1 分到 5 分,分數愈高者,表示政治信任感愈高。從表 3 可以發現:2005 年與 2009 年各個縣市民眾對於中央政府的信任分數,都顯著低於對於地方政府的信 任分數。將中央政府信任與地方政府信任兩項分數相減,在 2005 年的四個縣市 中,地方由泛藍持續執政的台中市的差距為 0.70 分最高,而雲林縣則為 0.22 最 低。持續由民進黨執政多年的高雄縣也出現顯著差異,顯示儘管中央政府與地 方政府雖由民進黨執政,但是地方政府較突出的施政表現,其實可以贏得民眾 信任的。2009 年的兩個縣市中,垂直式分立政府的雲林縣差距 0.56 分,高於垂 直式一致性政府的桃園縣(0.44 分)。因此,由 2005 年的台中市及 2009 年的 雲林縣可得知,垂直式分立政府的縣市,其民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高於對 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 10 關於量表的製作方式,除了本研究使用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運用因素分析來簡化資料並 建構量表。不過,因素分析比較適宜運用在連續性變數(continuous variable)。由於自 2001 年立委選舉之後,TEDS 為了考慮問卷篇幅而以四題測量民眾的政治信任,因此, 本研究所建構的量表在信度檢定上以及數值的分佈上與陳陸輝(2003)使用六題的結果 略有不同,而與陳陸輝(2006b)相同。對於歷年政治信任分佈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陳 陸輝(2003, 2006b)。

(19)

表 3 2005 年四個縣市與 2009 年兩個縣市民眾對中央與地方政府信任的分數 與差異情況 年度 縣市 層級 平均數 中央與地方 差距 (標準差) 信度檢定 統計檢定 2005 台北縣 中央 2.41 -0.55 (0.77) 0.65 t=-17.67; N=588; p<0.001 地方 2.96 (0.81) 0.76 台中市 中央 2.42 -0.70 (0.78) 0.70 t=-16.67; N=589; p<0.001 地方 3.12 (0.82) 0.79 雲林縣 中央 2.61 -0.22 (0.80) 0.70 t=-6.23; N=589; p<0.001 地方 2.83 (0.81) 0.72 高雄縣 中央 2.47 -0.66 (0.79) 0.69 t=-20.65; N=590; p<0.001 地方 3.13 (0.80) 0.74 2009 桃園縣 中央 2.59 -0.44 (0.79) 0.69 t=-23.71;N=1,293; p<0.001 地方 3.03 (0.76) 0.71 雲林縣 中央 2.45 -0.56 (0.79) 0.67 t=-20.58; N=1,225 p<0.001 地方 3.01 (0.75) 0.65 資料來源:黃紀,(2006);黃紀,(2010)。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表中的中央政府政治信任指標係以四個變數建構,地方政府政治信任係以五個題目 建構,信度檢定所列為內在一致性的檢定(Cronbach's 值)結果,統計檢定為同一縣 市民眾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信任分數的配對樣本 t 檢定。 在初步瞭解各縣市民眾對中央與地方政府政治信任程度的分佈後,我們欲 進一步探析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從表 4 可發現,2005 年與 2009 年各縣市民 眾的政治信任類型皆以「中央地方均信」、「中央地方均不信」比例居多,「均 信」者約二成七至三成六,「均不信」者約二成五至四成一,而「信中央不信 地方」約 9.2%至 23.5%,「不信中央信地方」的分佈則為 16.6%至 23.9%。在 2005 年的資料中,「中央地方均信」比率最高者為呈現垂直式一致性政府狀態 的台北縣與高雄縣,約有三成七。而垂直式分立政府的台中市,則約有二成四 的民眾為「不信中央信地方」,是該類型比率最高的縣市,且其略高於「信中 央不信地方」的二成一。2009 年的資料中,「均信」類型以垂直式一致性政府 ■

(20)

的桃園縣居多,約有三成。雲林縣則不論在 2005 年或 2009 年,都有超過三成 的民眾為「均不信」類型。值得留意的是,各縣市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為「均 不信」者皆不在少數,此意指各層級執政者欲搏取民眾能對其有更高的信任感, 仍尚待努力。 表 4 2005 年四個縣市與 2009 年兩個縣市民眾對中央與地方政府政治信任分 佈表 中央地方均信 信中央 不信地方 不信中央 信地方 均不信 (樣本數) 2005 台北縣 36.6 13.2 17.6 32.6 (588) 台中市 29.2 21.1 23.9 25.8 (589) 雲林縣 31.6 14.6 16.7 37.1 (589) 高雄縣 36.5 15.2 16.6 31.6 (590) 2009 桃園縣 30.4 9.2 19.4 41.0 (1,293) 雲林縣 27.3 23.5 18.1 31.0 (1,225) 資料來源:黃紀,(2006);黃紀,(2010)。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1.表中所列縣市名稱為 2005 年與 2009 年縣市長選舉後調查資料。細格內數字為橫列 百分比。 2.表中的中央政府政治信任指標係以四個變數建構,四個變數加總後平均,所得分數 分佈為 1~5 分,分數愈高代表信任感愈高,再將「分數低於與等於平均數」合併為 「不信任」,「分數高於平均數」合併為「信任」;地方政府政治信任係以五個題 目建構,五個變數加總後平均,所得分數分佈為 1~5 分,分數愈高代表信任感愈 高,再將「分數低於與等於平均數」合併為「不信任」,「分數高於平均數」合併 為「信任」。 接下來我們藉由模型來檢驗影響台灣民眾政治信任的因素為何,表 5-1 的 模型可以發現: 政治世代、教育程度、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 價等變數,對於 2005 年台北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有顯著影響。教育程度為大 專以上、喜歡民進黨的民眾、認為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或是差不多者,其對 中央與地方政府「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比例,顯著較其他類別為高。具 體而言,控制其他變數後,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 ■

(21)

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教育程度為國高中者的 1.66 倍。民眾對民進黨 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 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50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 「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37 倍。台北縣民對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 為差不多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 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2.38 倍。而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 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 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3.17 倍。此外,政治世代為第一代者的政治信任類型為 「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的 0.08 倍。 政黨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對於 2005 年台中市民的政治信任類 型等變數有顯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 2005 年的台中市屬中央與地方垂直式 分立政府的型態,所以政黨認同對於政治信任類型的影響也不同。具體而言, 控制其他變數後,民眾對民進黨的喜好程度或是對國民黨的喜好程度愈高,其 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都顯著增加。而對民進 黨喜好度每增加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 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27 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 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0.85 倍。在民眾對國民黨的喜好程度 上,當其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 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44 倍,但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 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0.84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台中 市民對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為差不多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 「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1.99 倍。而認為 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 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2.66 倍。

(22)

表 5-1 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多項勝算對數模型, 2005 年 ( 台北縣、台中市) 台北縣 台中市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均不信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 /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 /均不信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常數) -2.42 (0.58)*** -2.12 (0.70)** -1.26 (0.59)* -1.94 (0.53)*** -0.86 (0.53) -2.26 (0.57)*** 女性(以男性為對照組) -0.34 (0.23) 0.71 -0.04 (0.30) 0.96 -0.21 (0.26) 0.81 -0.35 (0.24) 0.71 0.07 (0.27) 1.07 0.44 (0.27) 1.56 政治世代(以第三代為對照組) 第一代 -0.42 (0.54) 0.65 -0.43 (0.69) 0.65 -2.57 (1.04)* 0.08 0. 53 (0.53) 1.70 0.07 (0.66) 1.07 1.03 (0.55)$ 2.81 第二代 0.26 (0.28) 1.30 0.06 (0.35) 1.06 -0.08 (0.31) 0.93 0.30 (0.30) 1.35 0.58 (0.32)$ 1.79 0.55 (0.32)$ 1.73 教育程度(以國高中為對照組) 小學 0.19 (0.40) 1.21 -0.32 (0.53) 0.72 0.46 (0.48) 1.58 -0.30 (0.49) 0.75 -0.89 (0.56) 0.41 -0.15 (0.52) 0.86 大專以上 0.51 (0.26)* 1.66 -0.37 (0.34) 0.69 0.39 (0.28) 1.48 0. 08 (0.26) 1.09 0.13 (0.29) 1.14 0.35 (0.28) 1.42 政黨好惡程度 (對兩黨皆為 0-10 的分佈 ) 民進黨 0.41 (0.06)*** 1.50 0.32 (0.07)*** 1.37 0.05 (0.06) 1.05 0. 15 (0.06)* 1.17 0.24 (0.07)*** 1.27 -0.17 (0.06)** 0.85 國民黨 0.04 (0.06) 1.04 -0.00 (0.08) 1.00 0.1 1 (0.07) 1.1 1 0 .23 (0 .07)** 1.25 -0.18 (0.07)* 0.84 0.37 (0.08)*** 1.44 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 (以「變差」為對照組 ) 差不多 0.87 (0.26)** 2.38 0.23 (0.33) 1.26 -0.08 (0.29) 0.93 0.69 (0.27)* 1.99 0.54 (0.31)$ 1.72 0.06 (0.31) 1.06 變好 1.15 (0.38)** 3.17 0.22 (0.50) 1.25 -0.08 (0.49) 0.93 0.98 (0.44)* 2.66 0.89 (0.46)$ 2.44 0.40 (0.55) 1.49 模型相關資訊 樣本數 554 552 (Nagelkerke) R 2 0.26 0.30 LR 2 (G 2 ) 150.06 179.34 自由度 27 27 p值 <0.001 <0.001 資料來源:黃紀, (2006) ;黃紀, (2010) 。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 *** : p <0.001 ; ** : p <0.01 ; * : p <0.05 ; $ : p <0.10( 雙尾檢定 )。 ■

(23)

表 5-2 的模型可以發現:政治世代、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 評價等變數,對於 2005 年雲林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有顯著影響。具體而言, 控制其他變數後,政治世代為第一代者,其政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 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的 4.09 倍;政治世代第二代者,其政治類型為「均 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的 1.99 倍,顯示較年長世代,對中 央與地方「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顯著高於最年輕世代。控制其 他變數後,民眾對民進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 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48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 「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51 倍。此外, 民眾對國民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 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21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對台 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為差不多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 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1.74 倍。而認為台灣過去整 體經濟表現變好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 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2.49 倍。 對 2005 年高雄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而言,政治世代、對政黨的好惡程 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等變數對其有顯著影響。控制其他變數後,政治世代 為第二代者,其政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 的 2.20 倍。民眾對民進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 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52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 「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39 倍。此外, 對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為差不多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 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1.91 倍。認為台灣過 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 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5.60 倍,而其「信中央不信地方」 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5.44 倍。

(24)

表 5-2 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多項勝算對數模型, 2005 年 (雲林縣、高雄縣) 雲林縣 高雄縣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均不信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 /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 /均不信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 (B) (常數) -2.90 (0.54)*** -2.92 (0.65)*** -2.58 (0.58)*** -2.44 (0.55)*** -3.64 (0.70)*** -0.95 (0.55)$ 女性(以男性為對照組) -0.25 (0.25) 0.78 -0.32 (0.31) 0.73 0.02 (0.27) 1.03 -0.39 (0.24) 0.6 8 0.20 (0.30) 1.22 -0.38 (0.27) 0.68 政治世代(以第三代為對照組) 第一代 1.41 (0.50)** 4.09 1.17 (0.60)$ 3.21 0.63 (0.58) 1. 87 0.86 (0.54) 2.37 0.41 (0.63) 1.50 0.05 (0.64) 1.06 第二代 0.69 (0.31)* 1 .99 0.67 (0.39)$ 1.95 0.23 (0.36) 1.26 0.79 (0.32)* 2.20 0.46 (0.41) 1.59 0.19 (0.37) 1.21 教育程度(以國高中為對照組) 小學以下 0.16 (0.37) 1.18 0.20 (0.46) 1.22 0.61 (0.42) 1.84 -0.83 (0.43)$ 0.43 -0.02 (0.49) 0.98 -0.36 (0.50) 0.70 大專以上 -0.33 (0.30) 0.72 0.36 (0.35) 1.43 0.16 (0.31) 1. 18 0.51 (0.28)$ 1.67 0.10 (0.36) 1.1 1 0 .41 (0.31) 1.51 政黨好惡程度 (對兩黨皆為 0-10 的分佈 ) 民進黨 0.39 (0.07)*** 1.48 0.41 (0.08)*** 1.51 0.09 (0.07) 1.09 0.42 (0.06)*** 1.5 2 0.33 (0.08)*** 1.39 0.07 (0.07) 1.08 國民黨 0.07 (0.06) 1.08 -0.10 (0.07) 0.91 0.19 (0.07)** 1.21 0.02 (0.06) 1.02 0.12 (0.08) 1.13 0.00 (0.07) 1.00 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 (以「變差」為對照組 ) 差不多 0.55 (0.26)* 1 .74 0.08 (0.33) 1.09 0.33 (0.29) 1.39 0.65 (0.26)* 1.91 0.61 (0.33)$ 1 .84 0.10 (0.30) 1.1 1 變好 0.76 (0.40)$ 2 .14 0.91 (0.45)* 2.49 0.52 (0.48) 1.69 1.72 (0.43)*** 5.60 1.69 (0.50) ** 5.44 0.99 (0.50)$ 2.68 模型相關資訊 樣本數 512 528 (Nagelkerke) R 2 0.24 0.25 LR 2(G 2) 130.19 138.04 自由度 27 27 p 值 <0.001 <0.001 資料來源:黃紀, (2006) ;黃紀, (2010) 。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 *** : p <0 .00 1 ; ** : p <0.01 ; * : p <0.05 ; $ : p <0.10( 雙尾檢定 )。 ■

(25)

表 6 的模型可以發現: 性別、政治世代、教育程度、對政黨的好惡程度、 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等變數,對於 2009 年桃園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有顯著影 響。具體而言,在控制其他變數後,女性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 不信」的勝算比是男性的 0.70 倍。政治世代為第一代者的政治信任類型為「均 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的 4.48 倍。至於教育程度為小學 以下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教育程度 為國高中者的 0.41 倍。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 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教育程度為國高中者的 1.66 倍,其政治信任類型 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教育程度為國高中者的 1.94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民眾對國民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 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60 倍,而其政 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38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 為原來的 1.20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對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為差不多者,其 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 濟表現變差者的 1.99 倍。而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者,其政治信任類 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 者的 2.81 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 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1.92 倍。 性別、政治世代、教育程度、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等 變數,對於 2009 年雲林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型亦有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在控 制其他變數後,女性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 勝算比是男性的 0.66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政治世代為第一代者的政治信任類 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的 2.29 倍。政治世代為 第二代者的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第三代者 的 1.66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 比,是第三代者的 2.03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者,其政治 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教育程度為國高中者的 1.88 倍。控制其他變數後,民眾對民進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

(26)

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0.91 倍, 而「不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18 倍。民眾 對國民黨的喜好程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 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33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型為「信中央不信地 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1.32 倍,而其政治信任類為「不 信中央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增加為原來的 0.84 倍。控制其他變 數後,對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為差不多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 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2.12 倍。而認 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好者,其政治信任類型為「均信」相對於「均不信」 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現變差者的 2.22 倍,其政治信任類型為 「信中央不信地方」相對於「均不信」的勝算比,是認為台灣過去整體經濟表 現變差者的 2.13 倍。 綜合前述資料,透過 2005 年的模型可發現,影響台北縣民眾的政治信任類 型的因素為政治世代、教育程度、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 影響台中市民的政治信任類型等變數為政黨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所 影響;雲林縣與高雄縣民眾則皆受政治世代、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 經濟評價等變數的顯著影響。而 2009 年的模型則呈現性別、政治世代、教育程 度、對政黨的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等變數,對桃園縣及雲林縣民眾 的政治信任類型有顯著影響。因此,藉由 2005 年與 2009 年的模型分析可得知, 政治世代、政黨好惡程度、對過去整體經濟的評價等因素雖各自對不同縣市民 眾的不同政治信任類型存在影響力,但仍應能將其視為是影響台灣民眾政治信 任類型的重要因素。

(27)

表 6 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多項勝算對數模型, 2009 年 桃園縣 雲林縣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均不信 均信/均不信 信中央不信地方 /均不信 不信中央信地方 /均不信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 p(B) (常數) -3.07 (0.39)*** -2.99 (0.51)*** -1.67 (0.35)*** -2.26 (0.36)*** -1.43 (0.35)*** -0.77 (0.36)* 女性(以男性為對照組) -0.36 (0.15)* 0.70 -0.12 (0.22) 0.89 -0.36 (0.16)* 0 .70 -0.15 (0.17) 0.86 -0.09 (0.18) 0.91 -0.42 (0.19)* 0.66 政治世代(以第三代為對照組) 第一代 1.50 (0.40)*** 4.48 0.67 (0.54) 1.96 0.77 (0.44)$ 2 .17 0.83 (0.34)* 2 .29 0.63 (0.34)$ 1.87 -0.04 (0.38) 0.96 第二代 0.20 (0.21) 1.22 -0.07 (0.32) 0.93 0.17 (0.23) 1.19 0.50 (0.23)* 1 .66 0.15 (0.24) 1.16 0.71 (0.25)** 2.03 教育程度(以國高中為對照組) 小學以下 -0.88 (0.31)** 0.41 -0.03 (0.40) 0.97 -0.49 (0.33) 0 .62 -0.27 (0.26) 0.76 -0.05 (0.27) 0.95 -0.37 (0.27) 0.69 大專以上 0.61 (0.17)*** 1.83 0.10 (0.25) 1.10 0.66 (0.18)*** 1 .94 0.63 (0.20)** 1.88 0.10 (0.21) 1.1 1 -0.25 (0.25) 0.78 政黨好惡程度 (對兩黨皆為 0-10 的分佈 ) 民進黨 -0.05 (0.04) 0.95 -0.10 (0.06)$ 0.91 -0.03 (0.04) 0.97 0.04 (0.04) 1.04 -0.10 (0.04)* 0.91 0.17 (0.04)*** 1.18 國民黨 0.47 (0.05)*** 1.60 0.32 (0.06)*** 1.38 0.18 (0.05)*** 1.20 0.28 (0.04)*** 1 .33 0.27 (0.05)*** 1.32 -0.18 (0.04)*** 0.84 對過去整體經濟評價 (以「變差」為對照組 ) 差不多 0.69 (0.19)*** 1.99 0.49 (0.27)$ 1.62 0.21 (0.19) 1.24 0.75 (0.20)*** 2 .12 0.57 (0.20)** 1.78 0.14 (0.23) 1.15 變好 1.03 (0.20)*** 2.81 0.65 (0.29)* 1.92 0.38 (0.21)$ 1 .47 0.80 (0.24)** 2.22 0.76 (0.24)** 2.13 0.12 (0.32) 1.13 模型相關資訊 樣本數 1,245 1,1 1 8 (Nagelkerke) R 2 0.23 0.26 LR 2(G 2) 297.42 315.13 自由度 27 27 p 值 <0.001 < 0.001 資料來源:黃紀, (2006) ;黃紀, (2010) 。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 *** : p <0 .00 1 ; ** : p <0.01 ; * : p <0.05 ; $ : p <0.10( 雙尾檢定 )。 ■

(28)

在檢視影響民眾政治信任類型的因素後,我們欲探究政治信任類型與民眾 投票對象之間的關聯性。由表 7 可知,政治信任類型與民眾投票對象,兩者關 係並非獨立,進一步檢視,我們發現:2005 年台北縣,相對於全縣選民,「中 央地方均信」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約六成四,其對於泛藍候選人 的支持顯著偏低,只有三成六。相對於全縣選民,「信地方不信中央」者對泛 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約七成四,其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低,只 有二成六。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不信」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 偏高,達到七成一,其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只有二成九。2005 年 台中市,相對於全市選民,「信中央不信地方」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 高,約七成一,其對於泛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低,約只有二成九。相對於全 市選民,「信地方不信中央」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達九成七,其 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低,只有 2.8%。2005 年雲林縣,相對於全縣選 民,「信中央不信地方」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達 92.2%,其對於 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約只有 7.8%。相對於全縣選民,「信地方不信 中央」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約有五成二,其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 持則顯著偏低,約為四成八。2005 年高雄縣,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 信」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達 86.5%,其對於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則 顯著偏低,只有 13.5%。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不信」者對泛藍候選 人的支持顯著偏高,達 48.6%,其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低,只有 51.4%。2009 年桃園縣,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信」者對泛藍候選人 的支持顯著偏高,達到八成三,其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約只有一 成七。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不信」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 約 57.1%,其對於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只有 42.9%。2009 年雲林縣, 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信」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有 27.8%,其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只有 72.2%。相對於全縣選民, 「信中央不信地方」者,對泛藍候選人支持顯著偏高,達 34.6%,其對泛綠候 選人的支持顯著偏低,只有 65.4%。相對於全縣選民,「信地方不信中央」者, 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著偏高,達 94.8%,其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 只有 5.2%。相對於全縣選民,「中央地方均不信」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顯

(29)

著偏高,達 84.3%,其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則顯著偏低,只有 15.7%。 由此可知,政治信任類型與民眾投票對象之間確有關聯,大致而言,當中 央地方為一致性政府時,「中央地方均信」者較傾向投票給執政黨,「中央地 方均不信」者則較傾向投票給在野黨。當中央地方為分立政府時,「信中央不 信地方」者傾向投票給中央政府執政黨的候選人,「信地方不信中央」者則傾 向投給地方政府執政黨的候選人。 表 7 民眾政治信任類型與投票對象的交叉分析表 泛藍 泛綠 (樣本數) 2005 年 台北縣 中央地方均信 36.1 63.9 ( 147) 信中央不信地方 51.1 48.9 ( 47) 信地方不信中央 73.6 26.4 ( 72) 中央地方均不信 71.0 29.0 ( 124) 總計 55.9 44.1 ( 390) 2= 44.512 df=3 p<0.001 台中市 中央地方均信 70.9 29.1 ( 110) 信中央不信地方 28.6 71.4 ( 77) 信地方不信中央 97.2 2.8 ( 107) 中央地方均不信 59.8 40.2 ( 82) 總計 67.3 32.7 ( 376) 2= 498.688 df=3 p<0.001 雲林縣 中央地方均信 25.7 74.3 ( 113) 信中央不信地方 7.8 92.2 ( 51) 信地方不信中央 51.9 48.1 ( 54) 中央地方均不信 30.9 69.1 ( 136) 總計 29.1 70.9 ( 354) 2= 25.576 df=3 p<0.001 高雄縣 中央地方均信 13.5 86.5 ( 141) 信中央不信地方 23.5 76.5 ( 51) 信地方不信中央 31.7 68.3 ( 63) ■

(30)

泛藍 泛綠 (樣本數) 中央地方均不信 48.6 51.4 ( 107) 總計 28.5 71.5 ( 362) 2= 37.812 df=3 p<0.001 2009 年 桃園縣 中央地方均信 83.3 16.7 ( 257) 信中央不信地方 72.1 27.9 ( 68) 信地方不信中央 58.6 41.4 ( 152) 中央地方均不信 42.9 57.1 ( 294) 總計 62.0 38.0 ( 771) 2= 98.756 df=3 p<0.001 雲林縣 中央地方均信 27.8 72.2 ( 237) 信中央不信地方 34.6 65.4 ( 188) 信地方不信中央 5.2 94.8 ( 172) 中央地方均不信 15.7 84.3 ( 223) 總計 21.3 78.7 ( 820) 2= 56.412 df=3 p<0.001 資料來源:黃紀,(2006);黃紀,(2010)。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表格內所列數值為橫列百分比。粗黑斜體:調整後標準化殘差> 1.96;網底:調整後 標準化殘差< -1.96。 接下來我們觀察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對於民眾在縣市長選舉中投票 行為的影響。從表 8 中可以發現:雖然我們使用的變數不多,不過模型預測的 正確率卻不差,最低的雲林縣約有 89.2%,最高的台中市達到 95.9%,顯示本 模型相當具有解釋力。 就影響民眾投票傾向的變數上,政黨認同與對候選人 的好惡,是解釋民眾在縣市長選舉中投票行為的重要變數,特別是候選人因素, 在縣市長選舉中強調個人特色與能力的選舉中,格外重要。至於政治信任上, 11 本研究也仿照陳陸輝(2006a)將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省籍放入模型,不 過,這些變數進入模型一方面並不顯著,一方面也降低了納入模型中的有效樣本數,因 此,為求模型的儉約(parsimonious),本研究省略了上述變數。有興趣讀者可以參考應 用相同資料進行的相關分析,如黃秀端(2006)以及莊文忠和胡龍騰(2006),他們的 模型中,上述的變數大多並不顯著。

(31)

表 8 政黨認同、候選人因素與政治信任對 選民縣市長投票影響的成長曲線模型, 2005 年 台北縣 台中市 雲林縣 高雄縣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p(B) 係數 (標準誤 ) Ex p(B) 政黨認同 (以獨立選民為對照 ) 認同泛藍 -2.22 (0.61)*** 0 .1 1 -1.29 (0.80) 0.28 -1.61 (0.43)*** 0.20 -2.13 (0.44)*** 0.12 認同泛綠 2.28 (0.58)*** 9 .74 2 .57 (0.77)** 13.05 0.36 (0.56) 1.43 1.34 (0.86) 3.83 對候選人好惡程度 (皆為 0-10 的分佈 ) 對國民黨候選人 -0.98 (0.20)*** 0 .38 -1.76 (0.37)*** 0 .17 -0.97 (0.16)*** 0.38 -0.87 (0.18)*** 0.42 對民進黨候選人 0.95 (0.19)*** 2 .59 1 .81 (0.36)*** 6 .10 0 .75 (0.15)*** 2.1 1 0.68 (0.16)*** 1.98 政治信任 (對中央與地方皆為 1-5 的分佈 ) 對中央信任程度 1.02 (0.38)** 2.78 1.35 (0.55)* 3 .84 0 .31 (0.32) 1 .36 0 .33 (0.32) 1 .39 對地方信任程度 -0.75 (0.38)* 0 .47 -0.98 (0.61) 0.37 -0.62 (0.28)* 0.54 0.12 (0.31) 1.13 常數 -0.44 (1.23) 0.65 -1.21 (1.93) 0.30 2.95 (1.05)** 19.12 0 .49 (1.17) 1 .63 模型資訊 樣本數 371 359 326 3 30 (Nagelkerke) R 2 0.86 0.91 0.69 0.72 LR 2(G 2) 3 72.45 3 79.76 2 14.23 224.35 d f 666 6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正確預測率 94.0% 95.9% 8 9.2% 89.3% 資料來源:黃紀, (2006) ;黃紀, (2010) 。詳細計畫名稱請見參考書目。 說明: 1. 依變數為選民的投票對象。 1 代表投給泛綠的候選人, 0 代表投給泛藍的候選人。 2. *** : p <0.001 ; ** : p <0 .0 1 ; * : p <0.05 ; $ : p <0.10( 雙尾檢定 )。 ■

(32)

我們發現:2005 年四個縣市的係數估計方向與我們理論預期相同,對中央政府 的信任程度愈高,愈傾向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不過,只有在台北縣與台中市, 估計的變數達到顯著程度。而在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上,我們發現台北 縣、台中市與雲林縣的民眾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愈高,愈不傾向支持民進 黨提名的候選人,不過,只有台北縣與雲林縣的係數估計,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程度。高雄縣民眾則對於地方政治愈信任,愈傾向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不過, 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程度。 2009 年兩個縣市的係數估計方向與理論預期亦相符,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 度愈低,愈傾向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由表 9 可知:對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愈 高,愈不傾向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且在雲林縣的估計變數達到顯著程度。而 在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上,我們發現桃園縣民眾對於地方政府的信任程 度愈高,愈不傾向支持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而雲林縣的民眾對於地方政府的 信任程度愈高,則愈傾向支持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不過係數估計未達到統計 上的顯著程度。 表 9 政黨認同、候選人因素與政治信任對選民縣市長投票影響的成長曲線 模型,2009 年 桃園縣 雲林縣 係數 (標準誤) Exp(B) 係數 (標準誤) Exp(B) 政黨認同(以獨立選民為對照) 認同泛藍 -1.45 (0.34)*** 0.23 -1.56 (0.29)*** 0.21 認同泛綠 1.74 (0.32)*** 5.71 1.18 (0.46)* 3.27 對候選人好惡程度(皆為 0-10 的分佈) 對國民黨候選人 -0.81 (0.11)*** 0.45 -0.48 (0.10)*** 0.62 對民進黨候選人 0.79 (0.11)*** 2.20 0.69 (0.10)*** 1.99 政治信任(對中央與地方皆為 1-5 的分佈) 對中央信任程度 -0.02 (0.24) 0.98 -0.47 (0.20)* 0.62 對地方信任程度 -0.18 (0.24) 0.84 0.39 (0.22)$ 1.48 常數 0.28 (0.75) 1.33 -0.09 (0.78) 0.92 ■

數據

表 3 2005 年四個縣市與 2009 年兩個縣市民眾對中央與地方政府信任的分數 與差異情況 年度 縣市 層級 平均數 中央與地方 差距 (標準差) 信度檢定 統計檢定 2005 台北縣 中央 2.41 -0.55 (0.77) 0.65 t=-17.67; N=588;p&lt;0.001地方2.96(0.81)0.76台中市中央2.42-0.70(0.78)0.70t=-16.67; N=589;p&lt;0.001地方3.12(0.82)0.79 雲林縣 中央 2.61 -0.22 (0.80) 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獎勵金無法補助進用臨時人力:獎勵金皆由現職人員提出各項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鳳山就業服務站、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

宜蘭縣有一本由宜蘭縣政府在 1998 出版的「十個舊地名的故 事」,雖是專書但是其有點類似鄉土志,且其探討的地名數量也過

團體報名:由各縣市政府(高爾夫委員會【協會】)組隊報名,每縣市可報名最高

流程(包括中央/縣市政府/民間機 構的各種職業重建服務,如:就業 資訊與諮詢、居家就業、創業補 助、職務再設計、各種就業服務方

白樺湖位於長野縣茅野市北部蓼科山西麓,是湖面海 拔 1416 米、最深處達 9

(四)有意願參與閩南語沉浸式教學之幼兒園及中心應於每年四月三十日

目前服務範圍有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七縣市。設有基隆、羅 東、花蓮、玉里、金門、連江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