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校院高休退學率形成原因及因應之道/ 15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校院高休退學率形成原因及因應之道/ 158"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校院高休退學率形成原因及因應之道

林永安 中臺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

一、前言

各大學校院目前遭遇到最大問題與危機,即是少子化造成生員的短缺,嚴重 者甚至面臨學校停辦。事實上招生人數是學校能否穩固的一根台柱,另外高休退 學率則可能是導致學校傾倒的另一根柱子。高休退學率對學校影響甚巨,根據教 育部統計處全國資料,近年國內光是四年制大學每年近百萬在學生,每年都有 5、6 萬人辦理休學,最新統計 104 學年度,全國更有多達 6 萬 1036 名大學生向 校方申請休學手續,比例佔全國大學在學生99 萬 1472 人中的 6.16%,不但創下 國內近5 年來的新高紀錄,且來年還有持續攀高的趨勢(黃天如,2018)。近年 來既失學又無業之尼特族群(NEET)的出現與人數增加,在日本及歐美各國, 動輒幾十萬年輕人,漫無目標、無所事事地過日子,臺灣也有為數不少的尼特族 群,而且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于國欽,2013),這些人口跟高休退學率也有密切 的關係。 另外,中輟生的增加,也是社會一大問題,尤其大專校院近年休退學生人數 均占相當比率,此種正規學習歷程的中斷,不僅可能影響學生個人的生涯發展, 也隱含人力與教育資源的浪費(林政荷,2014)。因此大學校院休退學生,如果 沒有適切的輔導與安排,形成中輟,那也將是社會一大隱憂,因為學業沒完成對 前途又沒有方向與目標的年輕人,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對人生茫然,進入社會 則可能誤入歧途,造成社會問題,日前有許多的社會事件,即是年輕人沒有好好 地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方向走偏而所導致(黃明鎮,2009)。

二、造成高休退學率的原因

探究大學校院高休退學率原因眾多,其中以志趣不合為最多(自由時報, 2015),課業問題居次,其他如家庭因素、經濟因素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是 課業問題,那不難理解,因為課業無法跟上,最後只得選擇休退學一途(簡采羚 等,2013),但是志趣不合則顯得模糊,未必真正如字意上 「志趣」兩字的解釋, 應該有更深層的內在因素,讓這些學生選擇休退學,筆者跟多位轉入本校學生及 即將休退學學生有過深入討論,依討論結果,歸結出兩個因素,簡易地說一個是 「不好玩」,另一個因素即「沒有伴」。 本文就針對這兩個因素做探討:

(2)

(一) 不好玩 當臺灣的大學教育普及,幾乎是人人可進大學的同時,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素質高的學生有自己的目標、理想,主動性高,自我要求能力強,基本上朝自己 的人生藍圖規畫前進。另有一群學生,在高中職時已沒有專心在學業,平日又不 努力積極,沒有人生目標,一旦畢業又輕鬆搭上大學列車,在報考大學的同時, 其實很可能憧憬大學是一個由你玩四年的好地方,從此是所謂的「大學生」了, 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人人稱羨的大學生活了!殊不知事與願違,一進入大學,除 了一開始的幾天迎新活動,之後便是各科系的專業課程,原文書、實驗課和考試 等接踵而來,如果之前的高中職沒有打好基礎,這時候便開始升起打退堂鼓的念 頭。 (二) 沒有伴(沒有關懷) 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首先就是想要認識新同學,如果較為主動的同學或許 能夠快速融入群體找到朋友,但是有些較為內向或不擅表達的人,就可能默默一 人,獨來獨往。孟瑛如(2013)指出學習障礙依診斷方法的本質及使用定義的不 同,據估計經診斷為學障的約有 2%到 10%,在美國約有 5%的公立學校學生被 認定有學習障礙,而這些問題大部分源自家庭。在學習障礙裡面,與人互動困難, 即缺乏人際關係互動,正是目前 E 世代學生的一大問題,因為電子化產品的普 及,人手一機,幾乎人人都成了低頭族,因此一旦進了大學殿堂,如果還是緊盯 著小銀幕,無法融入群體,終究會淪為所謂的「邊緣人」,亦即與人互動冷漠, 不受歡迎的一群! 美國一家多年以來收集關於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顧問公司(YouthSight),調 查一萬多名大學生的反饋,根據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美國大學對於新生的歡迎 度,以及新生對大學的滿意度與他們後來的休退學率有直接關係(Pascarella & Terenzin,1980)。 因此當這一類型的學生進入大學,如果沒有導師、學長姐、 或者同學的主動關懷,他們通常會獨自一人上課、下課、獨來獨往,如果遇到問 題沒人詢問,幫忙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沒人關懷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這時也可 能會興起休退學的念頭。

三、高休退學率的因應之道

首先就「不好玩」來討論,部分學生認為大學就是來玩樂的,青春不留白, 事實上這就是對人生沒有目標的一群!要去導正這種思維,就必須靠導師、學長 姐來引導,當然引導者必須具備莫大的愛心與耐心,並且要有相關的配套方式才 行。另外對於沒有伴、沒有關懷而萌生休退學念頭的學生,同樣需要的是師長的

(3)

關懷。在教育界服務30 幾年龍山國中校長鄭秀琴指出(2009):如果每個家庭的 家長與學校老師,都有盡到責任,對孩子苦口婆心叮嚀,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向, 今日的學子是不會這樣的 (王一芝和高宜凡, 2009)。 以下為解決休退學的因應方案: (一) 溫情網脈 為因應學生因為不好玩及沒有伴、沒有溫暖,而興起休退學的念頭,學校應 該要組織由下列三道力量形成的溫情網脈。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與關懷,不至於輕 易休退學。 1. 導師(甘道夫) 導師是站在第一線直接面對學生,也是影響學生最大的力量,就像電影《魔 戒》裡面的甘道夫一樣,帶領眾人經歷艱難的險界,引導學生前進,同時也是學 生尊重與信任的力量。當一個新鮮人進入學校,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通常導 師的態度與熱忱能帶給他們安定的作用,一個用心又投入的導師,一定能在第一 次與同學見面時,讓新生感受到親切與信任,一個優秀的導師應該要從下面幾個 方向去著手: (1) 導師時間(班會) 要善用導師時間,規劃與學生互動的主題,而不只是宣達學校交辦事項即解 散下課。至於規劃的主題內容最好能包含鼓勵學生,提升學生自我責任心,以正 向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面對挑戰,燃起學生自發性的意識,對自己、對家人 和對班上負責任,並再三反覆地強化他們。利用班會時間亦可講述社會上、歷史 上成功人士的例子,甚至是導師自己的成功經歷,都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唯有學 生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該做什麼,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地帶領學生走向成功之路。 (2) 課餘時間 每週一次的導師時間事實上不夠導師去經營班級的,因此可利用課餘時間, 帶動班級活動。例如選擇一項班球(如:排球或籃球),可以多人同時上場,將 班上分成幾組打比賽,下課就到球場打球,使其成為常態活動,如此不但學生能 養成運動風氣,鍛鍊體魄,並且能提高班級的活動力與凝聚力,在運動和競賽過 程中,學生也可以從中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阮妮、王金國,2016),幾場比賽 下來同學之間的情誼,很快即能加溫,如果導師也下去參賽,熱鬧的氣氛更是不 在話下,對班級經營有很大的幫助。

(4)

(3) 關懷學生課業 課業問題也是學生休退學的一個因素,因此導師要掌握學生的成績好壞,如 果有程度較弱的同學,一定要加以關懷。比如請班上同學擔任小老師,或者麻煩 任課教授給予適度指導,通常在第一次期中考就可以看出成績好壞,有些學生可 能有幾科不及格,這時一定要去了解原因,給予適時的幫助。 (4) 特殊學生輔導 這個層面是比較棘手,但也是攸關整個班級風氣的關鍵,因為大學普及化的 緣故,有許多行為偏差的學生也都進入大學殿堂,如果班上有比較特殊、愛鬧或 行為乖張的學生,導師一定要掌握,並加以輔導,不能讓這些學生影響整個班級! 輔導的最高原則還是出自於愛與關懷,不斷的溝通、了解、陪伴、請吃飯、打場 球賽……都可以派上用場,讓這些特殊學生感受導師的關心。 2. 系學會 系學會是學生自治組織代表,主要功能是在各該系學生活動的規劃、統籌與 管理,在凝聚與活絡系的功能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1) 學長姐制 許多大學在學長姐制的領域,有十分完善的傳統與辦法,學長姐的親切帶領 與照顧,對新生的影響深遠,善於照顧人的學長姊除了一開始迎新活動的關懷, 就連之後在課業上或生活上也會聯繫與幫助學弟妹。如此新生在課業或者其他事 情發生困難,也能夠有人支援、幫忙度過難關,因此系學會應該要健全學長姐制, 讓新生多一道關懷的力量。 (2) 系學會活動 A、 迎新活動 系活動最重要的是迎新,許多新生最期待的就是學校的迎新活動,新生會帶 著期待又新鮮的心情來接受學長姊的安排與歡迎。因此一場美好的、成功的迎新 活動,可能會讓新生一輩子難忘,所以在系學會在安排時,就得要費心的籌劃, 最好能結合一至四年級家族成員共同來參與,可設計遊戲或比賽方式,結合系特 色,比如說應外系可舉辦英文話劇比賽,由四人分別扮演個中角色如:三隻小豬 與大野狼,或者白雪公主與老巫婆……。另外如:比手畫腳遊戲、團康活動,趣 味競賽等等,帶動整個家族活絡的氣氛。

(5)

B、 系,校代表隊 系上可組成球類代表隊,如籃球隊、桌球隊、網球隊、羽球隊……。球隊每 週有集訓時間,除了系上活動外,還可以與其他系聯誼或參加學校比賽,如此能 讓新生感受到學校活力及提升生活樂趣。筆者曾經有位原住民學生成績不佳,五 專讀了九年,讓他沒選擇休退學的動力來自於他是網球校隊的一員,他熱愛網球 每天必定到球場報到,讓他撐到最後終於拿到畢業證書。除了球隊之外,各科系 如能針對科系本身特色,組成相關的團隊,如中臺科技大學組成觀音山健檢隊為 民眾服務深受好評,建國科大組成紙飛機隊參加兩岸四地比賽獲得金牌,遠東科 大則在國內外各項發明大賽中屢獲佳績……,這些活動都能激發學生潛能熱心參 與,從中獲得樂趣並對學校有高度認同感。 3. 死黨 人是群居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但是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與磁場,所謂「趣 味相投」,因此班上性格相近的學生會自然吸引,不出一週就會自動歸位,靠攏 在一起。但是有一種學生在與人互動是有障礙的,如之前所提及的人際關係溝通 不良,因此這群學生必須要有適度的推動或者是拉引的力量,這部分則需要導師 來掌握。導師可以在開學時宣布,在第二週起將要與同學午餐約會,學生們必須 至少兩人一組或兩人以上同行,跟老師一起用餐閒話家常。於是新生們就會想辦 法主動去認識其他同學,閉塞的學生就必須想辦法走出自我封閉的籓離,去和新 同學們結交朋友,即所謂的「死黨」。有了友誼的聯繫,在生活與課業上相互照 應,如此也會形成一道留住學生的力量,老師順便將同行的同學名字記錄起來, 以便必要時進行關懷與聯繫。

四、結語

有句諺語說道「戲法人人會變,只是巧妙各有不同」,導師的工作是百年樹 人的行業,需要的是真正投入,以教育學生為志業,不斷地因應不同學生的資質 及時代的變遷,而能有一套完善的方式去教育不同類別的學生。即所謂運用之 妙,存乎一心。 事實上一個班級會出狀況的學生不超過五人,導師只要能確實掌握這五名學 生,隨時保持聯繫並不厭其煩的給予關懷,相信休退學的人數會大幅降低。 各大學校院針對休退學人數的提高,應該會有不同的因應措施,「不好玩」跟 「沒有伴」這看似平凡的兩句話,或許正是學生休退學的真正原因。如何讓學生不 排斥到學校上課,甚至是喜歡到學校上課,相信是目前大學校院需要正視的問題。

(6)

參考文獻  于國欽(2013)。尼特族青年去年達47萬人。工商時報財經要聞。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422000133-260202  王一芝、高宜凡(2009)。中輟生不能不救,中輟不能不改進。遠見雜誌280, (頁192-194)。  阮妮、王金國(2016)。體適能的提升不能靠口號─在班級經營中培養學生 體適能 2016,5(6),(頁221-224)。  孟瑛如(2013)。 學習障礙與補救教學: 教師及家長實用手冊,(頁9)。臺 北:五南。  林效荷(2014)。近年各級學生輟學及休退學概況分析。取自: 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03_all_dropout.pdf  黃天如(2018)。大學生6.16%休退學創新高「志趣不符」占多數。風傳媒。 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444292  黃明鎮 (2009)。「失翼的一群─中輟學生問題與青少年犯罪」。 取自: http://life.fhl.net/Desert/980903/010.htm  簡采羚、李永山、黃錦川、陳飛龍(2013)。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學生休退 學預警模式之研究,2013國際ERP學術及實務研討會。  自由時報生活新聞(2015,2月8日)。大專退學創新高31%因志趣不合。  Pascarella E.T.&P.T.Terenzin, (1980),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s from a theoretical madel. The T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1), 60-7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會記得你們是 -- 我在嘉大附 小教導資素課第一屆的學生。.

4.6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 在學校裡,英文老師、數學老師、音樂老 師還是MISS LO的薪酬較高﹖!. 一定是英文老師最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