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學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學之行動研究"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東縣太平國小為例

研 究 生:吳敏生 指導教授:施能木

中華民國一0三年六月

(2)
(3)
(4)
(5)

謝誌

在這兩年的研究生生涯中,不論是課業或是生活上的體驗讓我學 到了很多,雖然一路上遇到阻礙與困難,但總是能藉著一次次的學習 而進步,當然也透過許多人的幫助與支持,我才能達成每一階段的考 驗,最後完成學位。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施能木博士的督促與指導,讓我在毫無頭緒時 指引我正確的研究方向與態度,多虧老師不厭其煩的叮嚀我進度及注 意事項,讓我能夠順利的完成論文。施老師對於學生的付出與關愛與 智學的態度皆是我仿效的目標。同時,也要感謝南華大學趙家民博士 及國立臺東大學謝昆霖博士的細心審閱,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意見分 享,從嚴謹的剪是問題與中懇清楚的建議中補足我在論文研究上不足 與缺失,在此獻上無限的感激。

在這兩年很開心認識一群同窗好友,可以一同勉勵互相打氣度過 艱難的研究歲月,讓這兩年除了學術研究外,也不乏生活樂趣。同學 們的真摯情誼將永存我心,謝謝您們!

默默地陪伴在我身旁的家人,正也是我學習旅程中最佳的精神支 柱,感謝我的大寶貝-素珍、女兒-琬融、兒子-珽驊的支持與包容,

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與鼓勵,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專心學習。

這兩年來給予過幫助的人太多太多,在此致上我無限的感動與感 激,這一切我將銘記在心。

吳敏生 謹誌 2014.6.12

(6)
(7)

i

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行動 研究 – 以台東縣太平國小為例

摘 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探討如何將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 文領域教學。內容包含:一、探討利用 iBooks Author 製作多媒體電子書的教學 設計與方法。二、探究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學生學習 的表現情形。

本研究先從文獻探討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內涵、電子書的發展 與應用、多媒體電子書之相關學習理論、分析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教學的相關 研究做為研究理論之基礎。其次擬定研究流程與架構進而規劃多媒體電子書應 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活動、教案的編寫與利用ibooks Author 編輯授課內容。最後進行教學,教學時間為3週,每節40分鐘,總計6節,共240 分鐘。透過研究者參與觀察方式及晤談,輔以自編之學習單及問卷、教學日誌、

教學省思,並以錄音、錄影方式等做為資料蒐集來源,並針對以上資料加以整 理、歸納、分析,以瞭解學童的學習情形及修正研究者在教學中多媒體電子書 的應用。

本研究結論:

一、在設計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方案時,課程內容須貼近學 生生活並以學生為中心,考量學生能力與教學時程。

二、以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表現反映在學生 的質量上

關鍵詞:iBooks Author、多媒體電子書、藝術與人文領域

(8)

ii

(9)

iii

The Action Research of the Appliance of Multi-media iBooks on 6th Graders’ Arts&Humanities Realm Teaching in Tai-ping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ethods of the appliance of multi-media ibooks on 6th graders’ Arts & Humanities rea1m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objects of this research contain as below:1st.The teaching design and methods applied with multi-media ibooks , which compiled with the software of iBooks Author.2nd.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s of pupils attending the lecture of Arts & Humanities rea1m, with which multi-media ibooks are applied.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document discussions as research bases, which including: the educational connotations of Arts & Humanities rea1m,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ance of ibooks, the learning theories related to multi-media ibooks, the analyse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about ibooks- applied teaching issue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research stresses on the decision of probing process and structure, and then the planning of the multi-media ibooks applied lecture of 6th graders’Arts & Humanities rea1m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editing of teaching plans, and the compiling of lecture-relating ibooks with ibooks Author. The last part of this research is actual teaching. The whole scale of teaching time lasts 3 weeks, divided into 6 periods of 40 minutes, hence sum total up to 240 minutes. During th proceeding of teach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includi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participated by the researcher, as well as learning papers, questionnaires, teaching diary, teaching introspection. All the data are collected, sound-recorded, or video-recorded, and then being through processing, inducing, and analyzing,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s of pupils and serve as the available reference for teachings applied with multi-media ibooks.

(10)

iv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suggested as below:

1. Curricular contents must be student-centered and accommodate to students’daily life when initiating the teaching plans of Arts & Humanities rea1m applied with multi-media ibooks.

2.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s of students answer to the quality and potentialities of their artistic works during the teaching of Arts & Humanities rea1m applied with multi-media ibooks.

Keywords: iBooks Author, multi-media ibooks, Arts and Humanities

(11)

v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 次 ... v

表 次 ... vii

圖 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內涵 ... 7

第二節 電子書的發展與應用 ... 13

第三節 多媒體電子書之相關學習理論 ... 23

第四節 相關研究 ...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 42

第三節 研究場域 ... 45

第四節 教學設計 ... 51

第五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省思 ... 59

第一節 教學實施與討論 ... 59

(12)

vi

第二節 學習意見調查表與訪談紀錄之資料分析 ... 69

第三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結論 ... 81

第二節 建議 ... 83

參考文獻 ... 85

(一)中文部分 ... 85

(二)外文部分 ... 89

附錄 ... 91

附錄一 「藝術就在你身邊」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 91

附錄二 多媒體電子書(IBOOKS) ... 95

附錄三 「藝術就在你身邊」學習意見調查表 ... 98

附錄四 觀察者晤談紀錄表 ... 100

附錄五 視覺藝術與生活學習單 ... 101

附錄六 視覺藝術與生活回饋單 ... 102

附錄七 網路藝術館學習單 ... 103

附錄八 訪談大綱 ... 104

附錄九 訪談記錄表 ... 105

附錄十 教學檢討與日誌省思 ... 106

附錄十一 「學習意見調查表」開放問題彙整表 ... 107

附錄十二 「訪談記錄表」彙整表 ... 108

(13)

vii

表 次

1 藝術與人文領域高年級能力指標 ... 11

2 電子書定義文獻 ... 14

3 電子書的發展 ... 16

4 全球各國在電子教科書的發展現況與趨勢 ... 20

5 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假設 ... 23

6 多媒體的設計原則 ... 25

7 學者們對合作學習之定義 ... 27

8 國內多媒體電子書相關研究 ... 37

9 國內多媒體電子書相關研究 ... 38

表 10 國內多媒體電子書相關研究 ... 39

表 11 個別學生的特質與學習情況分析表 ... 48

表 12 「藝術就在你身邊」教學單元的主概念與次概念內容 ... 51

表 13 資料編碼及說明 ... 57

表 14 學生對「瞭解本單元基本概念」的看法 ... 69

表 15 學生對「提高學習興趣」的看法 ... 70

表 16 學生對「教學內容很有趣」的看法 ... 70

表 17 學生對「學習挑戰性」的看法 ... 71

表 18 學生對「增加成就感」的看法 ... 71

表 19 學生對「增進小組討論」的看法 ... 72

表 20 學生對「發揮團隊合作」的看法 ... 72

表 21 學生對「增加解決問題能力」的看法... 73

表 22 學生對「創作想法」的看法 ... 73

表 23 學生對「學習幫助」的看法 ... 74

表 24 學生對「教學方式」的看法 ...74

(14)

viii

圖 次

1 多媒體學習中的認知過程 ... 24

2 建構主義學習之知識建構過程 ... 26

3 維高斯基的「近端發展區」 ... 35

4 研究架構圖 ... 41

5 研究流程圖 ... 43

6 太平國小位置圖 ... 45

7 太平國小平面圖 ... 46

8 小組座位分配圖 ... 47

9 「藝術就在你身邊」單元的重要概念架構 ... 52

圖 10 IBOOKS AUTHOR樣板選擇 ... 53

圖 11 電子書內容素材 ... 54

圖 12 WIDGET 圖庫功能 ... 54

圖 13 WIDGET 彈出式項目功能 ... 55

圖 14 媒體WIDGET ... 55

圖 15 三角校正 ... 58

圖 16 示範操作 ... 60

圖 17 小組共讀 ... 60

圖 18 偶發狀況處理 ... 61

圖 19 完成學習單與分享 ... 61

圖 20 中國結-蜻蜓製作 ... 63

圖 21 互助學習完成作品 ... 63

圖 22 完成中國結-蜻蜓製作 ... 64

圖 23 學生作品-平結編織 ... 64

圖 24 彩繪瓶罐過程 ... 65

圖 25 完成瓶罐彩繪 ... 65

圖 26 學生作品-瓶罐彩繪 ... 65

圖 27 「藝術主題館」課程教學 ... 67

(15)

1

第一章 緒論

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影響現在人的生活甚鉅,傳統的閱讀習慣也因為電子 書的出現而有所改變。本研究透過行動研究之方式,利用多媒體電子書為教學 媒體同時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探究教學歷程中可能 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式,並藉由教學過程中的省思歷程,提升教師之專業能力。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敘述本研究的動機,第二節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與 問題,第三節為本研究之名詞釋義,第四節為本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 別說明如後。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987 年台灣解除戒嚴,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下,社會風氣隨著民主開放,社 會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 教育問題提出建言其中也包括教科書的開放政策。教科書開放可去除單一版本 教科書情形下一元化思想,並可藉由市場競爭,提升統編本品質,也可以活化 學生思考和增加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並開放民間出版社參與教科書市場的自由 也因此各家出版商進入戰國時期。業者皆想在這廣大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研 究者服務於國小已有十九年,在歷年參與學校教科書評選過程中,發現其實各 家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因配合各領域的階段能力指標與課程綱要,所以並無 多大的差別。如何能得到教師的青睞而選用該版本呢?研究者覺得獲選理由有 二:1.紙本教科書在版面的編排;2.業者所提供的教學媒體(教學電子書)的研 發創新,能讓教師輕易使用及提供多元的素材。因業者幫老師都準備好好的,

因此教師的專業能力經常受到質疑。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教學電子書是透過 單槍投影教材ㄧ對多的播放方式,教學內容完全取決於教師想要讓學生看到什 麼,而不是學生自己想要看到什麼。

在九年一貫課程教育改革中,教師的創新教學的能力、網路教學發展能力、

教師統整課程的知能、教師行動研究能力均備受關注,引發研究者以 iBooks Author 製作多媒體電子書,藉由它互動性的內容,增加學童學習動機,同時應

(16)

2

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的教學,且進一步評估其應用於教學的成 效。

(17)

3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媒體電子書的發展,進而設計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藝術 與人文領域教學活動中,研究目的敘述如下:

(一)探討利用 iBooks Author 製作多媒體電子書的教學設計與方法。

(二)探究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學生學習的表現情形。

二、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之問題:

(一)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課程之教學方法與策略 為何?

(二)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為何?其可行之解決方案為何?

(三)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學生學習表現為 何?

(四)多媒體電子書應用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時,學生學習態度為 何?

(18)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本研究所探討的各類問題,有清楚的觀念,以下資將有關的重要名詞 加以界定。在本研究中重要名詞包括「多媒體電子書」、「iBooks Author」和「藝 術與人文」,分別敘述如下:

一、多媒體電子書

本研究中的多媒體電子書軟體係指 iBooks 軟體,iBooks 軟體是蘋果公司 推出的一套專用於行動裝置上的電子書閱讀軟體。iBooks 最早於 2010 年 1 月 17 日與 iPad 一起發行,並於 4 月份 iPad 上市時同時面世。(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IBooks#cite_note-off-4)

二、iBooks Author

2012 年 1 月,蘋果發行了專門用於建立和編輯 iBooks 電子書的軟體 iBooks Author─它是一個 Apple Store 免費的 App,它讓每個人都能為 iPad 製作賞心 悅目的多媒體電子書,以及任何其他類型的書籍。透過圖庫、影片、互動式圖 表、3D 物件、數學運算式及更多特色,讓這些書的內容生動無比,遠非傳統 印刷書籍所能及。(取自 http://www.apple.com/tw/)

三、藝術與人文

本研究中的「藝術與人文」係指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即為「藝 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的藝術學習。本學習領域包含音樂、

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

(19)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旨於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利用多媒體電子書為教學媒體,同時應用 於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教學,探究教學歷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 解決方式,並藉由教學過程中的省思歷程,提升教師之專業能力。根據研究目 的與待答問題,有關研究的研究範圍與限制敘述如下: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基於不打破班級進行教學的考量於以隨機班級取樣方式,選取臺 東縣太平國小之六年乙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該班有 15 位學生。

(二)教學內容

為配合原班級之教學進度及學校選用的教科書,本研究所使用的教材,

是翰林公司所發行的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100 年版)第八冊課本,同 時選定其中第二單元「藝術就在你身邊」為教學內容,並且以自編教案進行 完整單元的教學活動。

二、研究限制

在研究限制部分,包含研究場域、教學時間和教學工具之限制,以下逐一 說明之。

(一)研究場域的限制

研究者為展現教學現場的客觀條件與受限於時間、人力、物力和教學進 度等因素,研究無法涵蓋所有。因此採行動研究之方式,研究結果將無法作 過度的推論。

(二)教學時間的限制

本研究將根據學校已排定之藝術與人文課程及班級原有進度進行教 學,教學時間為 3 週,每節 40 分鐘,總計 6 節,共 240 分鐘。課程的進行 需較多的時間於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人機互動,若無法完成課程時將視研 究需要調整課程實施時間,必要時延長其施行可能性。

(20)

6

(三)教學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以 iBooks Author 製作之多媒體電子書(iBooks)需搭配蘋果公司 之 Apple iPad 當作載具使用,但因價格不斐,無法達到學生人手一機故採用 分組活動,因此每位學生在操作使用上會有限制。

(21)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第一章提出的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分為四 節。第一節為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內涵;第二節為電子書的發展與應用;

第三節為多媒體電子書之相關學習理論;以及第四節其他相關研究,以此作為 本研究的文獻架構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內涵

早期在日據時期,國民教育未能普及,而光復之初因經濟蕭條再加上政府 長期實施戒嚴,國民的思想封閉,致使當時的美術活動及美術教育均未能受到 重視(周伶紋,2002)。直到二十多年來,隨著教育改革與文化建設的進步,藝術 教育也隨著法制化,所以無論是學校或社會美術教育都迅速的普及與發展,而 且還不斷的提昇層次。更因西洋藝術教育思想和後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藝術 與人文領域教育的內容及方式也有多方的改變與進步。

陳朝平(2000)在「台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一書中,以現 代美術教育主要論說的基本理念為依據,分析台灣光復以來的中小學美勞及美 術課程標準,以及最近修訂的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 綱要,將台灣美術教育思潮的演變區分為「傳統」、「兒童中心」、「學科本 位」和「生活中心」四個時期,並從各時期主流思想的主要理念及其對課程的 影響分析得知,五十年來的台灣美術教育,以傳統美術教育課程為基礎,經西 方藝術教育思潮的導向與補充,已經發展出完整的中小學一貫課程系統,而且 當前正隨著時代潮流,在國民教育課程重建中走向統整多元,以學生生活經驗 為主的藝術教育境界。

一、台灣藝術教育課程的演變

廖敦如(2002)將台灣藝術教育思潮,依照時間次序及課程中心導向區分成 以下四個階段。

(22)

8

(一)民國 57 年以前的藝術教育—以技術主義為中心的課程觀

民國57年前後的台灣,社會環境正處於日治時期及光復初期,台灣的 藝術教育受日本「圖畫教育」的影響頗深,強調描寫力、觀察力的培養,傾 向以手、眼協調之造形主義,爾後抗戰勝利為適應戰後建國所需,美術教 育的範疇偏向美的陶冶、美化環境、美化生活之知能。

(二)民國 57-82 年間創造性取向的藝術教育—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觀

民國57-82年,台灣美術教育受到西方藝術教育的影響,強調藝術教育 的目標以增進兒童創造性與自我表現為主,並主張教師不應教授太多的方 法與原則,以免干擾兒童內在自發的創造性表現,然此派創造性取向的藝 術教育學者,過分重視學生的自我表現,而忽略了藝術教育本身實值的意 義與內涵;此派理論又被稱為創造性取向之「透過美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

(三)民國 82—89 年間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觀

1980年代所興起的西方教改運動中,強調追求精緻藝術教育,一方面 提倡藝術教育科目本身之必要性,一方面則強調藝術的智能可以透過有效 的學習,而達到品質美感的提昇;然此派理論過分強調精緻藝術而忽略了 通俗藝術與生活的相關性:此派理論深深影響台灣的藝術課程,又稱為「學 科取向的美術教育」(簡稱BDAE)。

(四)民國 89—迄今「統整性」的藝術教育—以生活為中心議題的課程觀 教育部所實施的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已於民國九十年全面實施,此 新課程的精神特別注重學生學以致用的統整能力,在教學理念上則重視統整 性(integration)、互融式課程設計的觀念;由此可發現學校美術教育已逐漸 發展成科技整合的學科特質,如何有效地結合社會與生活周遭資源,讓藝術 與人文的課程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思考點。

二、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設計

我國視覺藝術課程的發展,從民國二十年到民國八十二年歷經九次的修 訂,在課程內容上隨著不同時代思潮需求做了許多増修。當前正值二十一世紀 的來臨,教育部因應教育改革的浪潮,在國民教育上掀起了一波空前的課程改 革運動。先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公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並於九十

(23)

9

年九月分段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強調課程生活化的取 向,揭示生活藝術的重要性,為我國藝術教育開啟新頁(教育部,2003)。

從現代主義(modernism)到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過程,是二 十世紀文化發展和精神流向最重要的趨勢,後現代觀點影響了文學、建築、美 學等,對教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然也改變了藝術與藝術教育課程的發 展。後現代主義反應在藝術教育上形成一種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肯定。學校藝 術教育,不再以技術導向的精緻藝術教學為主,而是重視如何呈現對文化、社 會階層的省思,與社會訴求、個人內在心理的連結。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不同種 族、文化、時代、區域及風格之藝術特色及功能,積極培養學生對社會問題批 判與反省的人文精神與能力。

「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 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本學習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 學習,將「藝術」與「教育」的關係還原至『人』的原點上。以培養學生藝術 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提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並以啟 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的課程目標主軸為:

(一)探索與表現: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 與形式,從事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二)審美與理解: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及文化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風 格及其文化脈絡,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並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

(三)實踐與應用: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境的 知覺;認識藝術行業,擴展藝術的視野,尊重與了解藝術創作,並能身體 力行,實踐於生活中。

九年一貫的課程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課程由學校自主,教師擔負起設計課 程的責任,充分的使教師教學自主。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定:「各科應充分 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發展學校本位課 程,並審慎規畫全校整體課程方案和班級教學方案(教育部,2000)。學校本 位課程發展是九年一貫課程的主要精神之一。教育自主、適性教育的理念,逐

(24)

10

漸受到重視,學校將負起課程發展的責任,以學校為主體負責設計、實施、評 鑑,提供學生理想的課程(教育部,2000)。

(取自 http://www.fhjh.tp.edu.tw/art/goal.htm#課程理念)

三、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能力指標

依據 97 課綱中的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綱要,可知其乃藉由藝術陶冶,培 育學生的人文素養之藝術學習課程,以「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 踐與應用」三大主軸為課程目標。由於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六年級學生,

屬於分段能力指標階段的第三階段,因此節錄藝術與人文領域高年級能力指 標,如表 1:

(25)

11

表 1

藝術與人文領域高年級能力指標

五至六年級(Grades 5-6)

探索與表現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 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 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 法和情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 品。

1-3-5 結合科技,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

審美與理解

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

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 的影響。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 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 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2-3-10 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 特色及文化背景。

實踐與應用

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 活動。

3-3-12 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 訊,並養成習慣。

3-3-13 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 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

3-3-14 選擇主題,探求並收藏一、二種生活環境中喜 愛的藝術小品:如純藝術、商業藝術、生活藝 術、民俗藝術、傳統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 好。

資料來源: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26)

12

綜合以上論述,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希望透過藝術教育,使學童 在參與藝術活動中能學習到對自身文化內涵與意義的瞭解,進而產生文化認 同,並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肯定。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基本理念也強調「生 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提供學生機會去探索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瞭解生活 與藝術的關係,鼓勵學童依據自身經驗與想像去創作。此外數位科技的日新月 異,也提供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另一種思考方向。在九年一貫課程教育改革中,

教師的創新教學的能力、網路教學發展能力、教師統整課程的知能均備受關注,

本研究即是將利用多媒體電子書應用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的教學,期許透過 教學手法的創新,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27)

13

第二節 電子書的發展與應用

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及進步之神速影響現在人們的生活甚鉅,尤其是在知 識學習及資料的獲得上也產生很大的變化。在過去電腦及網際網路尚未普及的 時代人們獲得知識的管道似乎只能透過紙本書來取得,尤其是莘莘學子背著沉 重的書包上學,為了能考取他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及獲的好的工作。在準備各種 考試時案頭上,堆積如山的書籍與資料,為了一個資料在一大堆書籍中尋找的 場景。這些畫面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記憶猶新但這些畫面很快都可能成為歷 史。自1970年代起,古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將有公共版權的名著,以 ASCII1文本的型式,放在網路上提供人們閱讀使用(Project Gutenberg ,2010),將 紙本書籍轉換成電子書的雛型便自此產生。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電子閱讀器 的新發展,使得電子書越來越被重視。傳統的閱讀習慣也因為電子書的出現而 有所改變。研究者將先釐清「電子書的定義」,接著探討「電子書的發展」,

彙整出「電子書的應用」,以作為本研究多媒體電子書設計的參考。

一、電子書的定義

Magda&Jennifer(2008)分析各學者對電子書的定義,並從電子書內容、科 技及使用方式去分析定義所使用到的關鍵字。其中,在內容方面常出現的關鍵 字有書籍、多媒體、文本等;在科技方面,電子書大多被形容成是一種硬體,

是一種具有多媒體功能、可以手持的裝置,並且可以透過螢幕去呈現,較少被 視為一種軟體;在使用特色方面,僅有少數的學者在定義時,會解釋電子書的 好處及使用特色,電子書的好處包括:可以提供搜尋內容、交叉引用、超文本 連結、導航、書籤、註解、註記及多媒體等功能。除此之外,電子書還可以提 供列印、下載、儲存及透過電子郵件發佈等優點。

(28)

14

研究者彙整辭典、百科全書與近十年國內外學者對於電子書有關之定義描 述,所歸納的內容以表列方式敘述如表2:

表2

電子書定義文獻

文獻來源 主要定義

網路辭典 以數位形式書寫,在電腦螢幕上進行

閱讀的書籍,它沒有印刷與倉儲的限制,

電子書提供超文件連結,執行關鍵字搜 尋,提供邊欄註解,並且以其他形式擴充 文書與學習的功能。

Webopedia 是指一本書的電子版,可用Nuvomedia 的 Rocket eBook 及 SoftBook Press 的 SoftBook閱讀,並有儲存、畫線、做成書籤、

註解等功能,兩者皆可由網站下載電子書 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國際百科全

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以數位方式顯示在電腦銀幕上,內容 與紙本圖書相似,但卻不限於傳統圖書的 印刷與裝訂方式,電子書不僅可以儲存很 多文字資料且可同時有輔助圖書內容的影 像、動畫、聲音等媒體。

Hansen &Teirney(2000) 電子書是任何電腦系統,非受限於特 定的硬體,可閱讀電子型式的文字,或者 是一個便於閱讀電子文件、書籍、週刊或 網頁之特定的硬體裝置或是上述的組合。

Hawkins(2000) 電子書是將書籍的內容以電子形式,

供讀者使用。

那福忠(2001) 電子書是把書的內容數位化,以電子 形態呈現在電腦的顯示器上。之後由於出 現專為讀書用的閱讀器,多半以掌上型為 主,透過電腦網路連線,把書下載至閱讀 器上,可以自由攜帶,所以電子書的解釋,

特別是在美國,電子書幾乎就是指閱讀器。

(續下頁)

(29)

15

) 文獻來源 主要定義

Shiratuddin(2003) 電子書是指:在資料庫內、光碟片內,

甚至是在網頁上的數位化的資訊。

Armstrong et al.(2005) 電子書是一種電子文本,不分大小或 組成的方式,是可以透過電子或光學的任 何設備的螢幕來閱讀,但不包括期刊。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NISO, 2005)

電子書是一種可以被搜尋到的數位文 件(有版權或無版權的)並以書籍的方式呈 現,使用者可以透過專門的設備或特殊的 閱讀器或瀏覽軟體去閱讀。

Hernon et al.(2006) 電子書是可以用來下載至硬體設備上 顯示讀取的內容或在網路上瀏覽,從電腦 到PDA 到手機,連接網路設備的數字、文 字及內容皆稱為電子書。

Magda & Jennifer(2008) 電子書擁有數位化 的文本或其他內 容,並且結合了書籍的概念與特色,可以 在電子環境裡使用。

電子書基本上具有蒐尋、交叉引用、

超連結、標籤、註解、註記及多媒體互動 等功能。

施正元(2010) 透過適當的閱讀載具閱讀之圖書檔案,此 閱讀檔案即為電子書

陳天明(2010) 廣義而言,電子化形式的圖書都可稱 為「電子書」,電子書要能閱讀必須要有 內容與載體、通訊傳輸等要素,部份媒體 將電子書閱讀器視同電子書,這種混淆容 易誤導讀者,產生錯誤的認知。

資料來源:何淑津(2004)、李蘭琪(2012),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對電子書的定義。研究者認為電子書的定義是:「將傳統紙 本文件包含書籍、報章雜誌等轉變為包括具有文字、聲音、圖片、影像、一般 動畫、互動式動畫所組成的數位資訊。」

(30)

16

二、電子書的發展

電子書的出現使得現今人們閱讀的習慣產生轉變。但有如長城非一日所能 建造,電子書的發展也是如此。研究者將電子書的發展以表列方式整理歸納如 表3:

表3

電子書的發展

發展時期 主要內容

1950 年代(萌芽時期)

VannevarBush於1945年所撰「思維之際」(As WeMay Think)假想出一種能依個人所需儲存所有圖 書、資料與通訊的機器設備,具備超快速與彈性的查 閱功能,他認為當時的資訊儲存系統過於死板,與人 類活潑自由的聯想方式格格不入,不但延誤人們閱讀 及蒐集資料的時間也影響學習成效(韋金龍,1991),

其概念是在整合不同性質的資源,與目前電子書所提 供的功能十分類似(陳亞寧,1991),因此可說是電 子書的萌芽時期。

1960年代(超文件、超媒體與 Dynabook時期)

(一)超文件、超媒體的發展

Theodore Homl Nelson 首先提出電腦檔案非 線性書寫與編輯方式的必要性,創造了超文件

(hypertext)與超媒體(hypermedia)二詞(邱炯 友,2000),他認為學習者閱讀時,不該受到文 章組織及作者知識結構及寫作風格的影響,而是 要以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方式來組織個人特有的知 識結構(韋金龍,1991),這種跳脫傳統閱讀方 式的非線性革命,奠定電子式閱讀的基礎。

(二)Dynabook時期

唐真成(2003)曾撰寫到有關於電子書興起 的概念,在西元一九六八年由凱伊(Alan Kay)

倡導一種因應多媒體需求的個人電腦,稱之為

“DynaBook”構想,凱伊想像中DynaBook的功能 要如同書籍般,是一種可攜式而且具有互動功能 的多媒體個人電腦,並且具有高解析度、聲音、

網路等功能,顯示DynaBook已充滿今日電子書之 概念,且因它強調容易攜帶,因此可說是電子書 閱讀機或是個人數位助理(PDA)的雛型。

(續下頁)

(31)

17

發展時期 主要內容

1970年代(古騰堡時期)

邱炯友、宋雪芳(1999)提到第一本電子書的出 現,是由伊利諾大學英文教授Michael Stern Hart 於西 元1971年本著文獻保存的信念,在材料實驗室的大型 計算機上成功地建立了圖書館數據庫。他列印出了「獨 立宣言」的文件,並且開始了「古騰堡計劃」。

該計劃可視為網路電子文件發展的先驅,古騰堡 計劃使文件在網路上傳播的概念得以發展。而電子文 件與電子書的關係相當密切,林信成(2000)認為電 子文件包括下列三要素:

1.資料:指文件的內容,也就是文字、圖表等內涵部 分。

2.結構:指文件中有關資料的描述部分,如題名、作 者、章節、段落。

3.表現:指文件所呈現出來的外觀、樣式、版 面編排等以上三者均為電子書所必備的條件,電子 文件因發展年代較早,因此可視為電子書的雛形,

而電子書的廣義定義亦含括電子文件在內。

1980年代(Xanadu計劃時期)

Nelson 在1965 年創造了超文件(hypertext)與 超媒體(hypermedia)二詞後,繼而於1987 年為他的

「超文件」概念設計一項名為Xanadu的機器與計劃,

Xanadu systems 重要的功能如下(徐文杰,1990):

1.每個使用者都能搜尋、取用、創造與儲存文件。

2.能夠安全且唯一地識別每一個使用者的身分。

3.Xanadu 服務提供者可以為了儲存,取用及出版文件 而向他們的使用者訂定收費標準。

4.所有網頁上的資訊都可以自由引用、自由拼貼、重 組,也可以將任何人的評論摻雜在一起,不需要經 過原作者的同意。所有的引用,都會回到原作者發 佈資訊的原點去索取資訊,一方面可以導引讀者回 來閱讀完整的資訊,一方面在讀者閱讀資訊時,版 權費用,會進入作者的帳戶。

Xanadu計劃乃針對文獻、電腦、交易與法律等觀 點而設計,這時期的電子書已不再僅是紙本書的電子 版或是電子文件,而是具有版權管理的概念,且開始 考慮商業化機制,電子書的交易方式在這時期正式被 提出討論。

(續下頁)

(32)

18

發展時期 主要內容

1990年代(進展期)

1990 年代結合查詢、註解、書籤、字典、

聲音、影像等功能與通訊能力的個人數位助理器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陸續問世後,

PDA 實際上已成為一種可攜式資訊終端機。技術 的演進使得在1998年更出現閱讀起來更為舒適的 電子書平台,諸如:NuvoMedia公司的"Erocket EBook"、SoftbookPress公司的"SoftBook Reader"

以 及 Librius.com 公 司 的 " Millenium E-Reader"

等,這些閱讀機改善了以往為人所詬病的缺點,

不管在使用上、設計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如:螢 幕有背景光、表面可抗反光、且以紙本書翻頁方 式代替捲軸、並可做筆記、放大字體閱讀等體察 人意的設計(傅秀宏,1999);1999年後更發展 出可透過網路即時傳送內容的電子書(徐文杰,

1990)

2000年代之後(蓬勃發展期)

電子書呈現內容除了傳統的文字、聲音、圖 片外,因為網路傳輸速度的改變,也加入了大量 的動畫與影像,成為多媒體電子書,使閱讀變得 更為生動。內容格式則在不斷的發展與標準組織 規範下,逐漸發展成以Pdf、Xml為主,IDPF組織 更在 2008 年 10 月法蘭克福書展時公布 E-Pub 電子書格式(程蘊嘉,2009)

推出電子閱覽器Kindle的Amazon在2009年 聖誕節當天宣佈,電子書銷售量首度超過紙本圖 書 時 , 有 人 認 為 電 子 書 時 代 已 來 臨 ( 陳 天民,

2010)。而在2010年1月27日這一天,一直保持高 度神秘的Ipad終於公開發表,一時間,iPad Amazon Kindle 的 競 爭 正式 浮 出 檯 面 ( 陳 天 民,

2010) 資料來源:彙整、修改自何淑津(2004)

(33)

19

綜合上表所述,可以發現電子書的發展從Vannevar Bush於1945年所撰「思 維之際」(As WeMay Think)至今,在這60年的時間中以跳躍式的方式進行 著,由單純的電子文件方式呈現到現今結合聲音、圖片、影像、一般動畫、互 動式動畫的多媒體電子書。而且隨著電子書內容的不斷增加,不只是普通書 籍,連報紙、雜誌、期刊等也開始出現數位版本,而且價格比實體書籍便宜很 多。雖說將來電子書不能完全取代紙本書籍但在將來人們的閱讀習慣及學習地 會改變。

三、電子書的應用

經由電子書的發展,我們可發現群眾接受電子書的程度是與日俱增,電子 書也從單一的紙本文件電子化,發展至結合文字、聲音、圖片、動畫與影像的 多媒體電子書。資策會創研所副工程師盧家慶所撰文《電子書的下一波藍海市 場》一文中提到2007年Kindle和2010年iPad相繼上市發表,讓電子書產業競爭 更加白熱化,而許多電子書相關硬體業者與內容業者也將眼光放在電子教科書 這塊市場上,認為電子教科書會是電子書的下一波熱潮。而許多國家也逐漸重 視到科技化教學的趨勢與重要性,紛紛修正國家教育政策,將電子教科書納入 正規教育中希望未來能逐步取代傳統紙本教科書,除可以減少紙張使用提倡環 保外,還可以透過電子教科書使用豐富的數位學習資源,強化學習體驗與成 效,降低數位落差所帶來的影響,藉此提昇國家教育品質,讓學習跳脫傳統框 架,透過資訊科技與電子書導入互動元素,活化教學流程,讓學生沉浸在富趣 味性的學習活動中。表4為全球各國在電子教科書的發展現況與趨勢:

(34)

20

表4

全球各國在電子教科書的發展現況與趨勢

國別 發展現況與趨勢

美國 1.加州政府 2009 年啟動「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教科書計畫決定從新學期開始在中小學 逐步推出電子教科書

2.由美國五大教科書出版商在 2007 年共同成立,

專門提供電子化教材的 CourseSmart,目前蒐集 了來自 14 個教科書出版商的 7000 本教材,並 可透過 App store 購買在 iPhone 和 iPod 上看書,

已佔據美國最受歡迎的大學教科書總數的三分 之一(約兩百本)。

3.包括 McGraw-Hill 在內的美國主要教科書出版 商於 2010 年已經與軟體公司 Scroll-Motion 達成 協定,將他們的教科書轉換為電子書格式,並 為 iPad 開發教科書應用和考試準備課程。

加拿大 1.多倫多 Blyth Academy 的學生,在 2010 年全都 用 Sony Reader 電子書閱讀器閱讀教科書。

2.2010 年多倫多教育局希望在 5 年內逐步以電子 教科書取代初中和高中學校的紙本教科書。

中國 1.2002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香港文化傳信集團合 作研發「人教電子教科書」於 9 個省市的 10 所 中小學校進行實證研究。

2.揚州教育部門於 2010 年率先啟動「電子書產品 教育教學開發與應用實驗研究項目」。

韓國 宣佈 2010 年將投資 3000 億韓圜,擴大實施「教 科教室制」,並於 2013 年全國中小學正式導入電 子教科書教學。

(續下頁)

(35)

21

國別 發展現況與趨勢

香港 教育局於 2008 年 10 月成立“課本及電子學習 資源發展專責小組研究在學校引入電子課本的可 行性。

馬來西亞 登嘉樓州政府 2009 年起開始向州內 324 所小 學的 2.5 萬名五年級學生免費提供電子課本,以此 取代現有的紙質課本。

新加坡 教育部 2008 年選出 6 所“未來學校”投入 8000 萬新元,以電子教科書取代傳統黑板粉筆。

香港 為配合香港教育局所推行的資訊科技教育策 略,當地 myIT-School 公司於 2008 年 5 月在香港 科技大學之校園方案博覽中發表全港第一部電子 書,名為「myID」。該部電子書由香港應用科技研 究院與香港 myIT-School 電子教育機構共同研發 而成。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小學,目前已為全港 850 間以上的中小學和幼稚園服務。在香港更有七成 以上的學校使用該公司的內聯網行政系統,亦與 600 多個學校合作優質教育基金計畫,例如香港天 主教博智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等皆透過 myID 電子書進行多元化創意教學。

日本 2009 年 12 月,日本總務省發表了「原口願 景」,報告中指出,做為一個新興整合的教育改 革,計畫在 2015 年達成全國所有的中小學生(約 1000 萬人)皆有電子教科書的配備,並於 2020 年於日本全國成立「未來學校」(Future School)。

日本政府為因應國際競爭力及學童學習力下降之 危機,在 2010 年新公布的 IT 戰略「新興資訊通 信技術戰略(草案)」中提到關於電子教科書,其目 的在於創造均等的學習機會,並成為學生、朋友、

老師和家人之間溝通連繫的管道。

(續下頁)

(36)

22

國別 發展現況與趨勢

台灣 教育部也宣布自 2009 年 8 月 1 日起推動「電 子書包實驗教學試辦學校暨輔導計畫」,該計畫 選定臺北縣建安國小、花蓮縣長橋國小、臺北市 忠義國小、大湖國小及高雄市左營國小 5 所試辦 學校,進行為期 2 年的試辦計畫,並邀請十餘所 大學專家教授,成立專屬「輔導團隊」協助輔導 試辦學校導入相關教學模式及相關配套措施,另 外也針對「學生身心發展影響」、「學生學習」、

「教師教學」、「課程設計」及「教學設備」等 面向進行分析與比較,整體評估未來推動可能性 及執行方向。

資 料 來 源 : 盧家慶(2010)、 資 策 會 創 研 所 、 經濟及能源部產業發 展局,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各國在電子書的推行,或許未來在教室上人手一本的不再是紙本 教科書,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書閱讀器,裡面裝載了過去可填滿學生厚重書包的 所有教材課本。現在重量大約600公克的電子書閱讀書,就足以讓小孩作為上課 學習用途,例如筆記、劃線功能,網際網路的資料共享、課程資料自動派送與 作業/測驗傳送等。將來可達成課堂無紙化的學習情境,輕薄易攜帶的電子書將 是師生主要的學習載具甚至是個人學習助教,讓學習不在侷限在書籍上,更可 以透過電子書載具進行更廣泛、更深層的學習,進而提昇學習成效。

(37)

23

第三節 多媒體電子書之相關學習理論

一、多媒體認知理論

(一) 多媒體學習的三個認知假設

Mayer(2001) 整 合 多 位 學 者 理 論 與 觀 點 後 , 根 據 雙 種 管 道 (Dual channels)、有限能力(Limited capacity)及主動處理(Active processing)等三項假 設 如 表 5 提 出 多 媒 體 學 習 的 認 知 理 論 (A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來說明人類進行多媒體學習時,認知系統如何分配與處理多媒體 訊息。

表 5

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假設(引自 Mayer, 2001, p44)

假設 解釋 相關文獻

雙種管道 人類對處理視覺訊息及聽 覺訊息擁有不同的管道。

Paivio, 1986;

Baddeley, 1992 有限能力 人類每一個管道中,一次

所能處理的訊息量有限。

Baddeley,1992;

Chandler&Sweller, 1991

主動處理

人類藉注意相關訊息、組 織被選擇的訊息成一致的心理 表徵,並且將其合其它知識整 合來進行主動學習。

Mayer, 1999c;

Wittrock, 1989

(38)

24

在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三種假設下多媒體學習的認知過程如圖1所示 (Mayer & Moreno, 2003):

圖 1 多媒體學習中的認知過程 資料來源:Mayer( 2003)

圖中的兩行表示兩個資訊加工通道,這與雙通道假設是一致的;5列表 示知識表徵的5個模式--物理表徵(例如,呈現給學習者的文字和圖片)、感 覺表徵(在學習者的耳朵或眼睛裏)、淺層的工作記憶表徵(例如,被學習 者注意的聲音或圖像)、深層的工作記憶表徵(例如,學習者建立的語言和 圖像模型)和長期記憶表徵(例如,學習者有關的先前知識)。呈現的文字 和圖片的容量是無限的,長期記憶的容量也是無限的,但在工作記憶中保 持、操作文字和圖像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圖中工作記憶欄服從有限容 量假設(郭兆明,宋寶和,陳亮,張慶林,2005)。

圖中的箭頭表示認知加工。例如,標以“整合”的箭頭表示融合語言模 型、圖像模型和相關的先前知識。在多媒體學習中,主動加工要求五種認知 加工:選擇文字、選擇圖像、組織文字、組織圖像和整合。與主動加工假設 一致,這些加工強調資訊加工系統的認知容量。所以,對多媒體學習過程來 說,圖中附有文字標識的箭頭表示主動加工。

(二) 多媒體設計原則

Mayer 和多位學者經過多實驗研究,提出十個多媒體學習的設計原則 (Mayer, 2009),如表6所示。

工作記憶 長期記憶

圖片

耳朵

眼睛

語言模型

先前 知識 多媒體呈現 感覺記憶

選擇 文字

選擇 圖像

組織文字

整合

文字 聲音

組織圖像

圖像 圖像模型

(39)

25

表 6

多媒體的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說 明

多媒體原則 Multimedia Principle

教材設計採用文字與圖像並用的學習效果會比僅採 用文字好

連貫原則 Coherence Principle

與主題「不相關」的文字、圖像或聲音若能加以排除,

學習效果較好 信號原則

Signaling Principle

多媒體教材,若含有可強調教材內容組織結構與重點 的「提示」(cues),學習效果較好

累贅原則 Redundancy Principle

學習者從具有「動畫與口述文字」的教材比具有動 畫、口述文字與字幕的教材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空間接近原則

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

相關文字與圖像在畫面中「位置接近」會比位置遠的 學習效果好

時間接近原則 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

相關的文字與圖像「同時呈現」比接續呈現的效果好

分割原則

Segmentation Principle

當多媒體教材被分割成數個小「片段」,並且能讓使 用者自己控制片段的呈現,會比連續播放的方式,學 習效果較佳

事先訓練原則 Preotraining Principle

學習者若能夠事先知道主要概念的名字和特徵,學習 效果較佳

形式原則 Modality Principle

文字訊息以「口述文字」的方式呈現會比印刷文字有 更好的效果

個人差異原則 Individual Difference

Principle

多媒體學習設計效果對先備知識較少的學習者影響 較大,對先備知識較多的學習者影響較小;並且,對 心像能力較佳者影響較大,對心像能力較差者影響較 小。

資料來源:引自 http://www.hc.edu.tw/fdt/news/uploads/201304091723241710.pdf

(40)

26

基於上述,本研究者認為,在進行課程教學活動時若能妥善運用多媒體教 學工具來激發學童學習的動力並透過多媒體結合視聽材料的特性,不只能使教 學活動進行流暢進而提昇教學活動品質,並且提高教學成效達成學習的目標。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習的責任轉移到學習者的肩上,當代學習理論主流 已逐漸發展朝向「學習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積極、建構和自我指導過程」

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應用(毛新勇,1999)。

建構主義主張學習具有以下三大內涵(林星秀,2001):

1.知識是個體主動的建構,而非被動的接受。

2.認知的功能是讓個體適應環境,並將所體驗的世界加以組織,而不是來認識 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

3.學習發生於社會真實情境之下,受同儕間互動的影響。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為當前世界各國主要的教育理念,是各國推行 課程、教學等教育改革的主導理念(裴新寧,2003),建構主義提倡如圖2所示 之知識建構模式

資料來源:裴新寧(2003)

圖 2 建構主義學習之知識建構過程

知識的建構

引導 主動

互動關係 學習

教師

(引導)

學生

(主體)

(41)

27

其過程為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強調學習者對知識的主 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 和灌輸者,而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因此,教學前教師應事先分析學 生學習上的需求,才能決定如何使用建構策略去符合學生需求。

以「學生為中心」之學習,改變過去由教師為主體的知識傳遞迷思,轉為 由學生以自己的原有的經驗為基礎,自我建構知識。也就是建構主義所主張 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如果知識是被迫給予的,不產生活化,對個人就不會 產生意義,被暫時強迫的技藝很快就會忘記,所以學習應以「學生為中心」,

學習者從與情境的互動中去獲得知識,去定義知識,這樣記憶才會長久。

在傳統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中只是單向的傳播學習方式,在多媒體時代的教學 中,教師只要適當的將藝術與人文學習與多媒體教材相結合,學生便能交由多 媒體的媒材建構新的知識。

三、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如表7 表 7

學者們對合作學習之定義

提出定義之學者 合作學習定義的內容

Slavin(1985)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 略。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將不同能力、性別、種 族之學生分配於小組中一起學習。他能適用於 不同學科及不同年齡學生之學習。

Parker(1985) 合作學習是在教室的學習環境中,提供一 個合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異質小組中與同 儕共同學習,彼此互相支援、批判或分享彼此 的觀點,最後共享成果,並藉此合作的學習環 境中,潛移默化以培養更多的合作行為。

(續下頁)

(42)

28

提出定義之學者 合作學習定義的內容

Nijhot&Kommers

(1985)

合作學習是一種在一起學習的活動方式,

鼓勵彼此討論,擴展思考和期望以引導更高層 次的認知,刺激學生多元化的發展。在這種環 境下,能用合作學習的方法組織複雜、有趣及 開放性作業,一但此過程達到完全內化後,即 成為學生獨力發展過程中之一部份。

Jonhson&Jonhson

(1987)

合作學習不僅是面對面的接觸,更要互相 討論、幫忙與分享。

Sharan&shachar

(1988)

合作學習是將學習活動作較精緻的設計,

鼓勵兒童在小組內分工及合作,透過教室的學 業活動與社會互動的層面,在彼此溝通與互動 的情境中,增進小組效率並分享學習喜悅。

Kalkowski(1988) 依不同能力、種族、性別所組成的常態性 異質結構,不同背景的學生參與合作學習之 後,增加學科成就並增強自尊心,同時也更能 尊重別人不同的人格特質。

Joe Cuseo(1992) 合作學習是一種將三至五個學生有目的性 的分為一組而使每組學生共同完成某些特定學 習活動的教學過程,在此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 教學過程中,小組每一成員皆對自己的表現負 責,而教師係扮演小組學習促進者(facilitator)

與諮詢者(consultant)之角色。

Nattiv(1994)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式,學生以小組方 式在一起工作,並一起面對共同的目標。每位 成員都個別的為學習負責任,不管是報酬上、

工作上、材料上以及角色上都「互相依賴」、

小組成員在成就、性別、種族上通常是異質的。

(續下頁)

(43)

29

提出定義之學者 合作學習定義的內容

林生傳(1992) 合作學習是結合教育學、社會心理學、團 體動力學等的一種分組教學設計,主要是利用 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去進行學 習;並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核及組間比賽的社會 心理氣氛,以增進學習成效。目的在使學習活 動成為共同合作的活動,其成敗關係團體的榮 辱。

何素華(1996) 合作學習是經由小組同儕合作協助的學習 方式,在 2 至 6 人的異質小組中,透過團體 互動的歷程,一起學習,彼此協助完成工作,

以達到個人及團體之共同學習目標。

林達森(2002) 是一種班級組織的改良狀態,採小組學習 方式,藉由各種策略促進同儕互動,營造組織 命運共同體的狀態,擴大自己與他人學習的機 會,構成積極互賴的學習情境。

林靜萍(2005)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指透過教師將 學生妥善異質分組,每組人數 5-6 人。學習歷 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協助者,經由教師的協助 和學生同儕的扶持進行學習活動。小組為了共 同目標一起合作,以完成個人和團體學習目 標,進而從中習得各種技能。

資料來源:取自 http://society.nhu.edu.tw/e-j/89/A21.htm

綜合上述學者的意見,我們可看出合作學習的定義有下列5個共同點:

1.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的教學策略。

2.合作學習是為兩人以上的學習小組。

3. 小組有著共同的學習目標。

4.小組間可以共同協商、討論。

(44)

30

5.合作學習可以提昇學生社交、認知與情意的發展,以增進彼此學習。

(二)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合作學習大都包含下列五項要素(Johnson & Johnson, 1994;黃政傑、

林佩璇,1996):

1.積極互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積極互賴」是指學生能知覺到自己與小組是浮沉與共、休戚相關的,

自己的成功有賴於整個小組獲得成功,小組若失敗,自己也就失敗了,因 此小組內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共同努力,以完成任務。

2.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是合作學習第二個要素,透過此一要素的安排,

組內學生可以相互助長彼此學習的成功,例如鼓勵組內其他同學的成就、

努力完成任務、達成共同目標等等。知識是社會性的產物,即知識是認知 個體經由不斷地與周遭環境的互動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因此,人際間的 互動對個體的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3.個人學習績效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個人績效或稱個人責任,這是合作學習的第三個要素。合作學習當 中,小組的成功是界定在組內每一個人的成功,而不是以小組某一個成員 的成功來代表小組,不顧其他成員的表現。一般人往往以為合作學習會抑 制個人的學習,其實不然,因為,如果沒有優秀的個人表現,也就不會出 現優良的團體。因此,合作學習除了強調小組的整體表現外,同時也強調 個人的績效。此外,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學生易於察覺到個人的努力攸關 小組的命運,所以反而會更促使自己表現得更好。因此,合作學習是「共 同學習,獨自表現」。

4.人際與小團體技巧(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

人際技巧和小團體技巧是合作學習的第四個要素。合作學習小組的每 一個成員比須進行兩方面的學習,其一為學業有關的任務工作(taskwork),

其二為參與小組學習必備的人際技巧和小團體技巧,此種能力合稱為小組 工作(teamwork)。成員若有良好的協同工作技能,則將會有高品質、高效 率的學習效果。合作學習的情境,鼓勵互動,故爭議在所難免,所以教師

(45)

31

要教導學生:相互認識和相互信任;清晰地溝通;相互接納和支援,化解 衝突。

5.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

團體歷程是合作學習的第五個要素。小組學習效能的展現有賴於每個 小組能夠檢討其運作狀況和功能發揮程度。團體歷程辨識分析小組目標達 成程度,小組學習中成員一起工作得多好,其行動表現是否有助於目標的 達成,並決定何者宜繼續存在,何者宜調整的活動,以促使小組成員合作 努力達成小組目標。

要成為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其合作學習方法必須具備以上這五項基 本要素,以塑造合作學習情境,透過學習與反省的歷程,促使小組成員互動、

協調合作,以達成團體共同目標,並增進學生的人際關係、合作技巧或社會 技巧,提高學習的效果。然而,「一般學習小組」,僅只是把學生分成小組教 學,只是讓學生有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和僅強調個人績效責任,但並沒有凝聚 小組共同的目標以產生積極的相互依賴,更不是將合作技巧的培養視為小組 必備的社會技能,且不注重小組團體歷程反省的工作,也因此,可以了解到

「合作學習小組」與「一般學習小組」的不同。

因此,合作學習有其獨特性,和其他教學方法是有區別的。合作學習並 不是將學生放置於小組中學習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組織合作小組,促進小 組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並非不是讓學生圍坐在一起,讓每個學生做作業而 已。合作學習並非由一個學生撰寫小組報告,而其他學生搭指是便車簽名即 可。合作學習不等於小老師制,由某一學習較快的學生教導學習遲緩的學 生。合作學習不等於讓學生坐在一起和其他同學討論教材,協助其他同學。

合作學習也不等於一般的小組討論,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在一 起討論。

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每個成員是互相依賴,互相幫忙,分享資源,彼 此相互助長學習。

(三)合作學習教學法

黃政傑(1996)曾提到,合作學習教學法受到重視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是希望透過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習成效,讓能力高的學生指導能力較差的

(46)

32

學生,或讓經驗豐富的學生協助沒有經驗的學生進行學習。第二的理由是希 望經由合作學習來增進人際互動機會,培養人際關係能力,解除社會隔離的 現象。

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已有許多的研究和發展,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1.學生小組學習法(Student Team Learning,STL)

所有合作學習實驗中,最為被採用的方法是學生小組學習法(STL)。

STL 法包括以下五種,包括「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小組 遊戲競賽法」(TGT)、「小組輔助個別化學習」(TAI)、「合作整合 閱讀與寫作」(CIRC)與「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Ⅱ),以下針對這 五種教學法進行分析。

(1) 學 生 小 組 成 就 區 分 法 (Student temas-achievement divisions 簡 稱 STAD):

l978 年由 Slavin 所發展,讓學生進行異質小組學習,在此過程中 使每位學生均學得學習內容,最後給予一獨立完成的測驗,且不得相 互協助。它是最容易實施的一種方法,因為它所使用的內容、標準和 評鑑均和一般的教學方法沒有太大的差異(林佩璇,1991)。

(2)小組遊戲競賽法(Teams Games Tournaments,簡稱 TGT):

小組遊戲競賽法設計非常近似 STAD,其中異質分組、教學架構 及工作單三者是一樣的。TGT 採取了一項學業競賽的過程,而不用小 考方式。把各小組能力相當的人集中在同一競爭桌競賽,TGT 的小組 學習採異質方式,但學習競賽時卻是採用同質方式。

(3)小組輔助個別化學習(Team Assisted Individualization,簡稱 TAI):

小組加速教學法也叫做小組協助教學法,融合了個別化教學和小 組學習,適用於中小學數學教學。先進行異質分組,然後根據安置測 驗結果,指導學生學習適合自己程度的個別化教學材料,但仍依自身 的層次和速率學習。小組成員依照答案單交換記分。小組表現係依每 週小組學完的單元數和單元的正確性來判斷。合乎既定標準,給於表 揚。

數據

圖 1 多媒體學習中的認知過程  資料來源:Mayer( 2003)      圖中的兩行表示兩個資訊加工通道,這與雙通道假設是一致的;5列表 示知識表徵的5個模式--物理表徵(例如,呈現給學習者的文字和圖片)、感 覺表徵(在學習者的耳朵或眼睛裏)、淺層的工作記憶表徵(例如,被學習 者注意的聲音或圖像)、深層的工作記憶表徵(例如,學習者建立的語言和 圖像模型)和長期記憶表徵(例如,學習者有關的先前知識)。呈現的文字 和圖片的容量是無限的,長期記憶的容量也是無限的,但在工作記憶中保 持、操作文字和圖像的容量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