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講題:孔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講題:孔子"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高中中國歷史知識增益系列(1)

選修單元三:「時代與知識分子」

講題:孔子

( 5月25日,尖沙嘴香港文化中心AC1演講室)

鄭宗義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2)

閱讀、理解及評價孔子的困難(1)

{ 孔子不僅是個歷史人物,他同時是個文化符號

{ 作為歷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蹟可考,他的思想 學說可論

{ 作為文化符號(亦可說是歷史建構),他是聖 人(孔子門人)、素王(漢代公羊學家)、先 聖、先師(隋唐)、道統的傳承者(宋明)、

大成至聖先師(明清以降);是居中國學術思

想主流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亦是歷代君主祭

祀的對象,即漢以來君主制度背後的意識形態

的化身

(3)

閱讀、理解及評價孔子的困難(2)

{ 問題是這兩種身份的關係?神聖化 Vs 去聖?在近現世 中國的思想世界中,此兩者的張力一直存在:

1. 康有為把孔子先知化:「孔子為萬世制法」Vs 章太炎

〈訂孔〉視孔子不過作《春秋》的史家,是諸子之一

2.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打倒孔家店 Vs 肯定孔子與儒學的文 化復興思潮(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當 代新儒家」)

3. 1980年末以降中國大陸的尊孔、國學熱 Vs 引起的反彈 與疑慮(合理化專制、儒學獨尊的文化霸權等),中間 還夾雜着價值真空而對傳統精神價值的呼喚——于丹:

《于丹《論語》心得》(2006);李零:《喪家狗》

(2007)及《去聖乃得真孔子》(2008)

{ 視為歷史(真)與神聖化(偽)之分別與對立,是個過

份簡單化的處理。關鍵在於:孔子有何偉大?

(4)

閱讀、理解及評價孔子的困難(3)

{ 將孔子視作聖人,其來有自:

1.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 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 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 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張〉)

2. 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 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 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

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然則有同與?」曰:

「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 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曰:「敢問其所以異。」曰:「宰我、子貢、

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 舜遠矣。』子貢曰: 『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 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 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

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 也。』」(〈公孫丑上〉)

3. 《朱子語類》卷93記云:「『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唐子西嘗於一郵 亭梁間見此語。季通云:『天先生伏羲堯舜文王,後不生孔子,亦不得;後 又不生孟子,亦不得;二千年後又不生二程,亦不得。』」

(5)

孔子的生平(1)

{ 孔子名丘,字仲尼;依《史記》所載,生 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

(前551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即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年七十三 歲。然依《公羊》《穀梁》二傳,即孔子 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相差一年。但今取 前者之說

{ 《史記》〈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魯昌

平縣陬邑,其先宋人也。」孔子少即習

禮,「常陳俎豆,設禮容」,以通禮名

(6)

孔子的生平(2)

{ 重要事跡:

1. 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9.6)

2. 成長於三桓(季孫、孟孫、叔孫)當道之際

3. 年青時已好學知禮而見重於貴族

4. 在55歲周遊列國前一直居魯,授徒講學,只中間34、5歲時嘗適 周適齊

5. 短暫出仕:前501年,孔子51歲出任魯國中都宰;52歲任司空,

繼任司寇,其較重要之治績有助定公與齊景公的夾谷會盟及墮三 都,但僅任職至54歲,因不得志於魯

6. 14年間,周遊於宋、陳、蔡、衛,至68歲始返魯,73歲卒

7. 因其經歷故,孔門弟子遂有先後輩之別。前期學生:冉耕(伯 牛)、仲由(子路)、漆彫啟(子開)、閔損(子騫)、冉雍

(仲弓)、冉求(子有)、宰予(子我)、顏回(子淵)、高柴

(子羔)、端木賜(子貢)等;後期學生:原憲(子思)、樊須

(子遲)、澹台滅明(子羽)、陳亢(子禽)、公西赤(子

華)、有若(子有)、卜商(子夏)、言偃(子游)、曾參(子 輿)、顓孫師(子張)、司馬耕(子牛)等

{ 參考錢穆《四書釋義》;李零《去聖乃得真孔子》

(7)

孔子的性格(1)

{

根據韋政通《孔子》(1996)一書的分析,可說者有以下各 端:

1.

自我期許極高。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2.4)

2.

興趣廣泛,多才多藝;以六藝教授學生。子曰:「我非生而知 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7.20)

3.

不厭不倦的精神。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 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7.34)其為人 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7.19)

4.

幽默。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 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子罕9.2)

5.

率真自然。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7.4)子 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述而7.32)

6.

虛懷若谷,從善如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

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7.22)子曰:「若

聖與仁,則吾豈敢?……」(述而7.34)

(8)

孔子的性格(2)

7. 好惡顯明,對顏回的喜愛,對宰予的痛責。哀公問:「弟子孰為好

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6.3)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 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 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 長5.10)

8. 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失。子曰:「……過,則勿憚改。」(學而1.8)子 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述而7.31)

9. 和藹中帶有嚴肅。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 言也厲。」(子張19.9)

10. 安貧樂道。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 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7.16)

11. 富使命感。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玆乎?天之將喪斯文 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 罕9.5)

12. 行為合乎禮(用現代的話說,是從安頓身來安頓心,達至身心一體的修 煉)。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 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 徒行也。」(先進11.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 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 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鄉黨10.8)

(9)

孔子的思想:復禮(1)

{

面對周文失墮,孔子主張復禮以重建秩序。孔子的答案雖 然是恢復周禮,但他並非傳統主義(traditionalism),而 是求對傳統作再詮釋(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

蓋孔子深明禮在歷史的發展中有因革損益,故需明乎損益 背後的根據(外在根據即環境改變 Vs 內在根據即禮之為 禮的意義)

1.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 3.14)

2.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述 而7.5)

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 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 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2.23)

4.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 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子罕9.3)

{

重新思索禮的「根據」何在?以恢復禮的生命力。因此孔 子對禮的反省,非純為歷史的(historical)而是哲學的

(philosophical),亦即追問禮之所以為禮的理據

(justification)

(10)

孔子的思想:復禮(2)

{ 但在理念上肯定禮之意義後,仍得在現實上傳 承禮,此又入於對禮作歷史的研究、認真學習

1.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 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 也。」(八佾 3.15)

2.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 羊,我愛其禮。」(八佾 3.17)

3.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 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徵之矣。」(八俏 3.9)

(11)

孔子的思想:對禮的反省(1)

{ 區分「禮之末」(即儀文制度)與「禮之本」

(即禮之所以為禮之根據)

1.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

鍾鼓云乎哉?」(陽貨17.11)

2.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 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八佾 3.4)

3.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 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

與言《詩》已矣!」(八佾3.8)

(12)

孔子的思想:對禮的反省(2)

{ 禮本身即涵規範( normative)之義,

此即引出「義」的觀念。「義」指正當 性、道德義的「應該」。簡言之,

「禮」涵蘊「義」,「義」是「禮」的 形式特性或曰邏輯特性(formal or logical characteristic)

1.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 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 公15.18)

2.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

莫也,義之與比。」(里仁4.10)

(13)

孔子的思想:對禮的反省(3)

{ 禮本乎人的真情實感:如喪禮的「戚」、「不安」;而 其源頭是「仁」(愛人)

1.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 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 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 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

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

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 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17.21)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八佾3.3)

{ 剩下的問題是:為甚麽以仁為義而不以其他如利等為

義?

(14)

孔子的思想:釋「仁」(1)

{

首先,仁乃人與人之間一種彼此關懷、感通之情

(interpersonal love and care)

1.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顏淵12.22)

{

具體言之,即忠與恕(一貫之道)

1.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 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里仁4.15)

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 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12.2)

3.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子曰:「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15.24)

4.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

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

方也已。」(雍也6.30)

(15)

孔子的思想:釋「仁」(2)

{ 但對何謂忠恕有不同的解讀,本講的觀點:忠乃 誠敬不苟,謹慎認真的態度,是一inner

attitude;故與「信」連言,亦及於「敬」。恕 乃實踐愛人之方式,是practical ways,可分積 極義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與消極 義的「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故忠恕為一貫

{ 恕道與「金律」(Golden Rule):What you do not wish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Or in positive term: what you

wish done to yourself, do to others

(「己」(self)與「他」(others))

{ 恕道有宰制(domination)的嫌疑?若然,則

有論者倡議放棄積極義而只保留消極義的恕道

(16)

孔子的思想:釋「仁」(3)

{ 從哲學的角度辯護恕道沒有宰制。宰制的嫌疑乃來自恕 道的表達方式不夠精確(imprecise),若精確表達,

可重新表述如下:

1. 人知己之有情欲,推知他人之同有情欲;

2. 人知人固然是同有情欲,但卻非同所情欲;

3. 在不傷害他人之情欲的情況下盡力求自己情欲的滿足;

4. 在不違背自己之情欲的情況下盡力求他人情欲之獲得滿 足

{ 對重新表述之恕道的方析:1與2基本上是認知能力所能 及,但3與4之可能則或涉及出於為求一己情欲得以滿足 的效益計慮,如雙嬴策略,或涉及人的存有性格

(ontological character),儒家的答案是後者。而恕

道實為「移情」(empathy,sophisticated mind

reading)的操作,用中國的舊話說,即「感通」

(17)

孔子的思想:釋「仁」(4)

{ 質疑:恕道以己欲為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故底子仍是「自利」(self interest)?回答:

1. 此感通同時即是一「自我認同」(self-

identification) 之擴大,此擴大原則上可以沒 有界限,易言之,「自我」不必定等於意、

必、固、我之私

2. 對self interest之理解,self cultivation是否 self interest?孔子講「為己之學」,後儒講成 己所以成物、盡己所以推己是否也是self

interest;把self love 區別於self interest

(18)

孔子的思想:以仁為義(1)

{ 仁作為人的一種「情感」(emotions, feelings)與 一般的情感如喜怒哀樂有否區別?

{ 設若在仁與其他一般的情感相衝突時,仁必然凌駕

(trump)其他情感,即我們覺得應該服從仁,表示 仁具有某種特殊的強制力(special binding

force),但可以如何解釋?

1. 以情感的強度(intensity)來解釋,但不普遍地合符 我們的經驗

2. 以情感的異質性來解釋;moral emotions Vs emotions in general

3. 仁作為情感:正面(positive)是愛,反面

(negative)是不安、戚

4. 仁是「應該及不應該的」道德意識(moral

consciousness),是最基本的、核心的道德判斷

(core moral judgment);仁是等視人己的「公

心」(universal mind)

(19)

孔子的思想:以仁為義(2)

{ 上述分析的文本根據:

1.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 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 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 4.6)

2.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4.3)

3.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 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 仁4.5)

{ 栽培仁,則成為人追求理想化人生之「德」(「德性」,

virtue,arete)。在《論語》中仁既是諸德(知、勇、敬、

恭、寬、信、敏、惠等)之一,亦是諸德之統一者(all in one):

1.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

2.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7.6)

3.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 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 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17.6)

(20)

孔子的思想:踐仁的工夫(1)

{ 現實中並非人人均能表現仁,溺於私利者大有人在。故孔子亦非 過分樂觀地說現實上人人皆具備仁。由此須有建立仁之工夫,即 如何踐仁之問題

{ 踐行忠恕

{ 從家庭開始

1.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 餘力,則以學文。」(學而1.6)

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 本與!」(學而1.2)

{ 踐禮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12.1)

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 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泰伯8.2)

3.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 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1.12)

(21)

孔子的思想:踐仁的工夫(2)

{ 知、仁、勇——撥亂返正之工夫。此中仁者必要求有 知有勇以助成之,但反過來,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亦 不必有仁

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9.29)

2.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 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14.4)

3.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 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 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6.26)

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

也。」(為政2.24)

(22)

孔子的思想:仁作為生命的定向

{ 「定向」(orientation)釋義。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後已,不亦遠乎﹖」(泰伯8.7)

{ 定向與「材」質之配合;生命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individuality)。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

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 學:子游、子夏。(先進11.3)

{ 仁之境界義與生命之奮鬥與昇進。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2.4)

{ 轉化禮的意義;踐禮非徒為形式主義,乃是踐仁,乃 是追求自我之完成(self-understanding, self-

cultivation, self-realization, self-perfection)。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14.24)

(23)

孔子的思想:仁的具體化(1)

{ 仁(感通、公心)乃真實的要求呈現者,

則此中牽涉一「具體化」

(objectification)問題,亦即仁(正當 性)如何在具體現實的境況展開的問題

{ 此中仁對有血緣關係的人講親親(親親之 殺),對無血緣關係的人講尊尊(尊尊之 等)——禮所依據之原則

{ 前者可以「孝弟」及「直」為例;後者可

以「正名」及「德治」為例

(24)

孔子的思想:仁的具體化(2)

{ 首先道德意識乃人所本有,而人必為一有限之 存在,故道德意識之落實必由人的近處(人倫 開始)推及遠處。故「孝弟也者,其為仁(即 行仁)之本歟。」後來孟子進一步發揮此義,

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在具體的道德生活中,孔子言及「直」。葉公

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

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

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路

13.18)

(25)

孔子的思想:仁的具體化(3)

{ 進及政治社會生活,孔子提倡「正名」

1. 齊普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 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栗,吾 得而食諸?」(顏淵12.11)

2.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

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

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

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 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 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子路13.1)

3.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 禮,臣事君以忠。」(八佾3.19)

{ 「正名」的理論意涵:

1. 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非孔子維護封建制度之說辭,乃是指一 具體理分(權分),說君要盡君應盡之權責,臣要盡臣應盡之權責

2. 同時此「正名」肯定政治社會中有職分、權分之分 (rank),乃有不 可否認之理據;此權分乃以名位定,故曰正名

3. 職分權分之分正可看出孔子言君臣父子乃一對等(co-ordination)

之關係而非從屬(sub-ordination)關係,後來孟子便繼承之講君 不君則臣不臣

(26)

孔子的思想:仁的具體化(4)

{ 依上述的分析,孔子在政治方面,實強調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 順歷史之發展承認君主之重要性,並依其思想主張君主應盡君主 之理分,即愛民,行仁政,興禮樂教化等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2.1)

2.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 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 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12.19)

3.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 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 之。」(子路13.9)

4.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 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 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 立。」(顏淵12.7)

{ 從歷史看,我們固可說孔子的仁禮思想乃欲維持殷周以來的貴族 政治,但下經孟、荀的努力,仍不敵時代的大趨勢,最後勝出者 是法家的尊君思想。但如此實矮化、窄化孔子思想的意義

(27)

孔子思想的歷史意義:

人文精神的突破(1)

{ 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slated by Michael Bulloc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當中談「樞軸時 代」(Axial Age,公元前800年至200年)

1. Prometheus時代:史前、渾噩無意義日子

2. 公元前八百至二百年間,諸賢先後現身,如中國的孔 子、印度的佛陀、希臘的Pythagoras、波斯的

Zoroaster、猶太的Isaiah等,對人類的歷史作有意 識的認知、反省,為人類的前景、文化的走向、是非 善惡等問題提出系統性的思考,並賦予普遍性的意 義。Jaspers稱之為文明的第一次「(超越性的)突 破」(transcendental breakthrough)的「樞軸 時代」

3. 文明進入樞軸時代的徵象:國家組織、自群意識、文

字、知識分子……

(28)

孔子思想的歷史意義:

人文精神的突破(2)

{

套入中國歷史中,則周公是中國文化超越性突破的第一階段

(殷周政權轉移之際,周民族的反省:天命靡常,唯德是 輔),孔子是第二階段。參看:許倬雲《中國文化的發展過 程》(1992)

{

對於孔子的突破,許倬雲說:「孔子面對社會脫序,眷念理 想中舊社會的有條有理。他一生致力重整失去的倫理秩序,

卻不是恢復封建,而是將其中原來封建結構的理想成分,擴 大為人間應有的普世倫理。於是對於主君的忠,轉化為處世 待人的誠敬;行之父母的孝,轉化為對於祖先的眷念;對待 下級的仁,轉化為對眾人的惠愛;又將誠敬(忠)寬恕結 合,以詮釋『仁』的內涵;封建倫理的『義』,原來是『應 然』的行為,則轉化為由內心的仁,表達為人際關係『應 然』的互動。凡此轉化,都將封建社會上層自詡為文質彬彬 的倫理德目,轉化為人類未來應有的人性本質,人人應予自 修,庶幾可以達到的境界。」氏著《我者與他者——中國歷 史上的內外分際》(2009)

{

明乎此,則知宋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非浪語也

{

明乎此,則知或謂孔子的重要性,亦不過碰巧為漢武帝所用

而已之說,非真明乎孔子思想的意義

(29)

孔子思想的歷史意義:

知識分子的典範(1)

{ 如何界說「知識分子」?

{ 源自 intelligentsia (俄國、波蘭)與 intellectual (法國)

{ Edward W. Said (1935-2003)在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 1993)提出現代對知識分子的兩種觀點:

1. 知識分子乃精英分子,他們道德高尚,有承擔 感,可謂人類的良心

2. 知識分子乃在現代的知識生產或分配相關的任何

領域工作的人,如新聞從業員、學院講師、電腦

工程師、政策專家。按:此常涵有負面、譏諷之

義,如象牙塔、專業人士之類

(30)

孔子思想的歷史意義:

知識分子的典範(2)

{ Edward W. Said對理想意義知識分子的界 定:

1. 使命感:捍衛自由、平等、公正等價值

2. 持守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3. 能反省批判:從個人(人生意義)到社群(理 想社會)

4. 批判、抗議與反對精神

5. 敢於向群眾或權勢說真話

6. 知識分子的代表是在行動本身(語言的使用)

(31)

孔子思想的歷史意義:

知識分子的典範(3)

{ 孔子所開啟的中國知識分子或「士」的傳統

{ 士為儒家思想的實踐者

{ 擔道精神

1.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

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 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 心上〉)

2. [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 開太平。」

{ 士作為一個社會階層

1. 官員學者(official scholars)

2. 四民之首(士、農、工、商)

3. 精英(elite)與大衆(mass)的關係

4. 科舉考試與士階層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5. 精神傳統的認同

{ 士的悲劇性格

1. 學為君子 Vs 學為官人

2. 學為君子: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Vs 一腔熱血,洗滌乾坤

3. 學為官人:異化(alienate)為「奴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15%的貸款案 為不良品,而 有85%為良 品。本例是以 貸款案的處理 時間小於十天 為滿意的標準 有15%的貸款案. 為不良品,而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在西漢,鞏固封建專制統治的三綱五常、君權神授等思想並沒有和長生不死的神仙方士

a 全世界各種不同的網路所串連組合而成的網路系統,主要是 為了將這些網路能夠連結起來,然後透過國際間「傳輸通訊 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一) 四聖諦是佛教的真理

–真武本於“玄武”,最初是北方七宿的 星辰神,它與四靈崇拜相結合,變成龜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