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悠游徽派古村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悠游徽派古村落 "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悠游徽派古村落

第一節 駐足絕妙詩境中

每次走進徽州,都有一種敬畏與驚奇的感受,無怪乎明代著名戲 劇家湯顯祖曾動情的吟道:“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裡有著 許許多多讓人流連,令人魂遷夢縈的“痴絕"之處,徜徉在徽州古老 而神秘的歷史文化天空下,時而讓人駐足沉思;時而讓人驚訝不已,

時而讓人抒發胸臆;時而叫人發思古之幽情。

古徽州村落擁有悠久的文化,其輝煌在建築藝術中的表現可看 出。又因為環境貧瘠,多山地少良田,故建築多半依地形而建,聚落 也依地形而變,進而融入地形環境中。接下來,由筆者帶領您悠游筆 下的徽派古村落。

(2)

圖 1 傍水人家 一、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的西南麓,原是古代黟縣赴京通商必經之處,始建 於南宋紹興年間,距今 800 多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

《汪氏祖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 隆間因犯了皇帝的名字“弘曆"諱,逐更名為宏村。

宏村是汪氏家族為主聚居的村落,整個村落占地約 28 公頃,其中被 界定為古村落範圍的面積有 19.11 公頃。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漢末遷,

其後裔遍佈江南各地。

(3)

圖 2 宏村 半月塘

水、建築、環境是構成宏村明清民居建築群的三大要素。聚落 裏現存明清時期修建的民居 158 棟,其中的 137 棟保存完整,這些民 居建築不僅擁有優美的環境、合理的功能佈局、典雅的建築造型,而 且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 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傑出代表之ㄧ。

宏村的村外山清水秀,紅楊翠柳,而村內則清渠繞戶,終年清 澈,潺潺流淌的水圳宛如輕柔的銀帶,蜿蜒飄動於村中。宏村開建於 南宋,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達到鼎盛時期,故古書記載宏村有

“煙火千家,棟宇鱗次"之稱,成為“古黟一大都會"。黟歙之人,

十姓九汪,宏村徽州大姓汪氏聚居的村落之一。早在十二世紀初,宏 村汪氏祖先定居於雷岡山下,取名宏村,初期僅有十幾間房屋,散落 在幽谷茂林蹊徑茅塞之間,現在宏村雷岡山的山腰還有“十三樓古

(4)

圖 3 宏村 十三樓

居",據說這就是宏村汪氏當初發遺之地。顯然由於那時生存的客觀 環境差,加上不斷遭受火災,使得汪氏宗族發展極其緩慢,但他們認 定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到了十五世紀,篤信風水的汪氏祖先感悟到,

宗族之所以不興旺,祖輩不斷遭受火災,正式因為沒有充分瞭解和利 用好這塊寶地。為此他們三次聘請名氣很大的休寧縣的風水先生,來 宏村察看地勢。風水先生在走遍了遠近山川反復詳細審察了山脈,河 流走向與形勢前後,於是決定了宏村的風水形式像頭臥牛。汪氏按照 牛形,著手進行村落的總體規劃。明永樂年間(1403—1424),任山西 糧運主薄的汪辛,資助家鄉建牛形村工程款白銀一萬兩,先將村莊一 天然泉水擴掘成半月型的月塘,作為“牛胃",又開鑿一道四百余米 長的水圳,作為“牛腸"從村溪河中引西流之水,南轉東出,形成九 曲十八彎並貫穿“牛胃"。又在村西虞山溪上,架起四座木橋,作為 牛腿,於是便形成了以“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牛身,橋為腿"的 牛形村落。從此,汪氏後代的宅居,全圍繞著這牛腸和牛胃來建造,

年復一年房屋不斷增加,使得原先瘦小的牛身不斷壯大,從而將牛腸

(5)

牛胃緊緊地裹在牛肚子裡。繼而人們又發現,牛應該不止ㄧ個胃,而 且風水先生也認為,月塘作為內陽水還需要與一外陽水相合,村莊才 能真正興旺發達。於是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汪氏宗族再依次

圖 4 宏村 南湖畔

將村南百畝良田開掘成南湖,作為另一個牛胃。

整整經歷了一百八十餘年,宏村牛形村落設計與建設才大功告成。牛 形村落別出心裁的水系設計,不僅為宏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 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紗何妨 溪路邊,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彎彎繞繞的清水,穿宅入院,

終年經流不息。有些人在家庭中開掘魚池引活水流入池中,茶餘飯後 凭欄觀魚悠然自得,或讓活水繞過花台看花間流水,平添無限詩意。

村口有被譽為一對牛角的兩棵古樹,一為紅楊,一為銀杏,深秋季節 一片金黃,據說已有四百年餘年的歷史。舊時宏村人辦紅白喜事,都 要來村頭樹前轉三圈,討個吉利。

(6)

圖 4 宏村 月塘一角

宏村這裡最令人喜愛的,是富有詩意的半圓形“月塘"。“聚水 如聚財",月塘明顯帶有人類理性的印記。月塘是村裡的共享空間,

是人們相聚閑聊之處,環抱池塘的,則錯落有致的民居,高聳的墻面 上有劵形的門洞,也有精致的門樓,還有幾扇小窗嵌在墻上。那些房 子盪漾在夕陽的餘輝下,像是披上渲染微紅的彩衣。古黟詩人曾讚美 道:“何事就此卜鄰居,月沼南湖畫不如。"清王元瑞《黟山竹枝詞》

也深情地歌咏道:“南湖一水浸玻璃,十里鐘聲柳外堤。"

圖 5 南湖風光

(7)

承志堂是清末大塩商汪定貴於 1855 年前後建造的住宅。佔地 2100 平 方米,建築面積 3000 平方米。屋內有七處樓屋,九間天井、六十

圖 6 承志堂

餘間廳堂。全屋分外園、內園、前後廳堂、東廂、西廂、書房廳、小 客廳、廚房等。此外還有保鏢房、傭人房、井台、倉貯、藏室、馬廄 等。承志堂最大的特色,體現在它擁有大量木雕藝術品,較為集中、

完整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木雕工藝美術的特色。進入其間,目光所盡是 鏤窗雕門,樑柱間也盡是雕樑畫棟,彷彿置身於木雕藝術博覽館中。

承志堂的木雕雖已歷時百餘年,卻依然金碧輝煌,據說汪定貴在建造 時,僅用於木雕表面的飾金,就耗費黃金百餘兩。前廳橫樑上的“宴 官圖",展示的是一群高官顯貴在花園裡宴酒作樂悠然自得的場景。

(8)

圖 7 承志堂 室內擺設

在宴官圖兩邊的額坊上,又雕有元寶和金鈎釣魚圖。魚是餘的諧 音,意味年年有餘。元寶則是財源茂盛的象徵,反映了主人的身份地 位和升官發財的心態。當人們步入大廳的時候,抬頭望見這些圖畫時 心裡自然是很暢快的。注意享樂設施的建設,是承志的另一特點。除 了有花園、觀魚廳之類以便人們陶冶性情之外,還有專門用於打麻將 的排山閣和專門用於吸食鴉片的吞雲軒,呈現了承志堂主人追求享樂 與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

圖 8 徽州石刻

由於宏村家家有牛腸之水穿堂入室從家裡流過,因此形成了頗

(9)

具特色的水榭民居,如得義堂、碧園、樹人堂等。在這些住宅中的水 池裡,人們常常養著些魚,閑來看著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划起來條 條水紋,無聲地盪漾。水池花園的隔墻上往往設置漏明窗,有圓形的,

有長方形的,這些漏窗往往用石料雕成精美的圖畫,如碧園中的“春 風",“秋月"漏窗圖案,用文字與花紋相襯托頗具詩意,而德義堂 中水池邊那個圓形窗洞更使花園小池平添了幾許詩意,透過漏窗搖曳 的綠枝和紅花,可以任思緒綺麗地漫天飛揚。

徽州的私人水榭花園與蘇州私人住宅中的花園相比,只是小巫 見大巫。那些水榭花園由於地方狹窄而無法施展,於是只能靠牆上的 漏窗來擴大空間,靠花台和非常精致的盆景來點綴空間,因為它只能 是住宅的附屬,而無法像蘇州私人家園林那樣既可以和住宅連在一起 又可以獨立出來,放開手腳仿照自然,堆壘土石,模山擬水,營造出 一個“宛如天開"的空間。

圖 9 徽派盆景

但也正因為如此,徽州宅院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比如石雕漏窗,

(10)

著名的有西遞東園中仿樹葉形態的“落葉歸根"漏窗,西園中那組充 滿畫意的松竹蘭梅“四君子“的石雕漏窗,都是形象逼真、雕鑿生動 的藝術作品。在院中又點綴有古拙、奇特、自然、雄奇之稱的徽派盆 1

二、西遞

已被列為世界文產的黟縣西遞村,山峰屏列,溪水環繞,是一 個傍溪而建、聚族而居的小山村。西遞,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大約 千多年前,胡氏五世祖胡士良途經西遞,這位對地理風水很有研究的 胡氏祖先被西遞的山形水勢所吸引,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很 快地將全家從婺源遷居到西遞,從而開拓了胡氏宗族在西遞九百多年 繁衍生息的歷史,並形成了一個典型的以宗族血緣關係為紐帶,同族 聚居的村落。

西遞古時後曾經是徽州崎嶇山道水路上一個名叫“西遞鋪"的 驛站。在這條古驛道上有來來往往的車馬船隻,傳遞看種種資訊,其 中也不乏商業信,但經商的風氣直到清初才吹拂到這裏。西遞商人多 以經營錢莊、典鋪為主,僅西遞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貫三,就曾在長江

1.徽州盆景 在南宋就已形成了一種局面,在歙縣的雄村洪岭(又名賣花漁村)定居的洪氏家族,

就是以種植盆景為業的。《洪氏世譜》記載說,唐乾符六年(1879),有洪必信,號梅窗處士,

嗜書史,善吟咏,嘗於居右建小樓數楹,植梅於前,做梅花百韵以自悅。村內百余戶人家世世代 代在山坡上培育花木製作盆景,徽派盆景中以梅花樁最負盛名,曾與徽墨、徽硯並駕齊驅。

(11)

中下游各大商埠擁有幾十家店鋪,號稱江南六大豪富之ㄧ。西遞這塊 風水寶地,到了這時才真正地富裕繁榮起來。

在西遞最鼎盛的時期,宅院居然有六百幢之多,形成兩條大街,

九十九條小巷。“三千煙灶九千丁",一派住宅稠密、人口興旺的壯 觀景象。經歷了數百年的世事滄桑,這裏至今能保留明、清宅院有三 百餘幢,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一百二十四幢。在這些舊宅中,有的以造 型別致而稱奇,有的以用料考究而顯勝,有的以園林秀美而見巧,有 的以裝飾高雅而奪目。這一切,形像地顯示了宅主雄厚的資財與顯赫 的身份。

“青山雲外深,白屋煙中出。雙溪左右環,群木高下密。曲徑如 彎弓,連牆若比鄰。自入桃源來,墟落此第一。"清代曹文埴的《咏 西遞》,把幽靜美麗、人稱“小桃源"的西遞村清晰地勾勒出來,真 是令人眷戀神往,西遞村人則很自豪地稱自己的家鄉是“白雲身處仙 境,桃花源裏人家"。

在徽州居民裝飾圖案中,有一種典型的被叫做“冰梅圖"的圖 案,相當多的半片梅花落在一方方裂紋上,製作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同時他也蘊涵看“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含義。嚴冬將盡,讀書人“十 年寒窗"終於金榜題名,一鳴驚人。這種“冰梅圖",在徽州住宅中 所見極多,處處烘突出徽州人“賈而好儒"、重視讀書和教育的氣氛。

(12)

圖 10 葉形漏明窗

西遞有名的建築大夫第是胡文照任河南開封知府時,在家鄉修建 的一座官邸。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座構築在臨村揭牆上小巧玲瓏的亭 閣,主要是供深居閨閣女子憑欄稍歇觀景用的。樓有“山市"樓額,

據說它的由來是因為每年的春天時節,滿山遍也多開滿了山花,色彩 鮮豔“山花若市",別緻地表達出居家的心情。在寂靜的亭閣上,我 們彷佛看見那慵散的女子憩靠在美人靠上無奈地眺望山野的芳草斜 陽路,眼睛裏流露出淒迷的神色。

據說,那些深閣寂婦,面對空蕩無聲而又綺麗的院宅,她們有的 靠解脫銅製的九連環聊以消愁破悶;有的則將一把把銅錢拋撒在地 上,然後再把它一一撿起來,拋下撿起,撿起拋下,如此重複直到筋 疲力盡,直到把青春消耗,把生命虛擲。

有一首《黟山竹枝詞》這樣寫道:“少小離家動別愁,杭州約伴 又蘇州。妾心難逐郎心去,折柳年年到白頭。"詞句把思婦的心緒渲 染得很無奈,很淒怨。至今那些雕棟畫梁精美絕倫的深院大宅仍在無 聲地訴說著那很久很久以前思婦寂寞與辛酸。所謂“一世夫妻三年

(13)

半",說的就是丈夫常年在外奔波,夫妻很少聚首的情形。於是在徽 州的住宅裏形成了這樣一個風俗,家家廳堂裏的太師壁前,長長的條 案上,東端陳設一隻瓷瓶;西端陳設一面柿屏,叫做鏡,起初是大理 石,後來漸漸被玻璃鏡代替,中間則陳設自鳴鐘。一瓶一鏡,諧音

“平"和“靜",居家的少婦希望奔波于天涯的丈夫能平安無事,能 平安回家過看平靜的生活。

西遞的西園是清道光年間(1821—1850)由胡文照建造的宅居。從 八字型磚砌門樓入口,一字形擇開三幢樓房,由一個狹長的庭院將其 連貫成一個整體。庭院之中又用牆體分割成前、後、中園。飾以拱形 門洞,門洞邊嵌以長方形漏窗,顯得很是別致。園中栽種花卉、翠柏,

鋪設花台、假山、魚池、盆景,透過前園的露窗可以隱約看到中園和 後園的景物,給人一種幽雅深邃的美感,而題寫在中園門洞上方的

“井花香處",則因為後園有一口井,人門汲水時濺出的水花會散發 出香味。後園門洞上方題的“種春圃",象徵看主人把春色播種在小 園裏。在徽州民居中,往往有一個小小得庭,建一魚池,叢一景窗,

放置幾盆盆景,種養四時花木,以此寄托棲居者生活態度和審美情 趣,表現出對生活環境一種追求和創造。西元中最具有欣賞價值的,

是中園裏兩塊雕刻著松、蘭、竹、梅“四君子"的漏窗,畫面層次豐 富,雕刻技藝嫺熟,令人歎為觀止。據說這組石雕作品出自當年西遞

(14)

石雕藝人余香之手。余香出身貧寒,無錢求學,叢小隨父學習雕技藝,

圖 11 四君子 漏明窗

長大後四處拜師求教,在石雕藝人中獨樹一幟,然而他不為鄉人所倚 重,西遞的那些富人崇拜的是浙江一帶的石雕藝人,於是余香背井離 鄉,遠赴嶺南,開拓自己的事業,後來名震南洋。

東園為胡文照的父親胡尚燾所造。為了兒子能專心讀書,在東園 建造時,胡尚燾敖費苦心。書屋沒有窗戶,只能靠高高的天井採光。

此外,寓意十年寒窗,聽堂兩廂鑲嵌著“冰裂圖"和“五蝠圖"木 雕,“蝠"是福的諧音,古人以“蝠"象徵幸福,“冰列圖"則寓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備嘗辛苦才能獲得幸福。

三、南平

南平村位於黟縣縣城約 4 公里處,原名葉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平 山而得名。全村雖然只有一千多人口,卻有著 1100 多年的歷史村落。

(15)

南平原是一個很小的山村,自從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後,

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齊聚分治的格局。特別 是清代中期以後,由於三大姓之間的互相攀比、競爭進取,使南平村 歩入鼎盛時期。

圖 12 南屏

南平村高牆深巷,全村 1000 多人丁,卻有 36 眼丼、72 條巷、

300 多幢明清古代民居。全村的 72 條巷弄,長短不一,弄弄相通,

長的有 100 多米,短的也有 20~30 米,拐彎抹角,縱橫交錯,有“江 南迷宮"之稱。

南平村中仍保留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

“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在村前橫店街長約 200 米的中軸線上,

就有 8 座代表宗族勢力的祠堂。其中屬於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 屬於某一部份分支的“支祠",還有屬於一家或幾戶的“家祠"。宗 祠規模宏偉,家祠小巧玲瓏,形成一組風格古雅且頗具神秘色彩的宗 祠群。南平的祠群是徽派建築藝術陳列館,也是遊人瞭解中國古宗老

(16)

法治的博物館。

南平被稱為“迷宮式村落",現在已開發出了敘秩堂﹙老楊家 的染坊﹚、尚素堂、程家祠堂,李家支祠,對心草堂、梅園、半春園、

雷祖殿、文昌閣、方松林、敬業山房、冰淩閣、南薰別墅、“菊豆"

藥鋪、天才庵、三元井、小洋樓等 20 多處景點。

葉氏宗祠“敘秩堂"位於南平村中心,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坐 東朝西,佔地近 2000 平方米。大門兩側有一對一人多高、用黟縣青 石精雕細刻的鉅大石鼓,烏亮厚實,非常威嚴。兩根 40 哩米見方的 石柱托著碩厚的額枋和曲梁,也很氣派。從大門口可以一望見上廳享 堂的香火案壁,顯的寬敞又幽深,使人不禁頓生肅穆、神秘之感。祠 堂共由 80 跟粗大的圓柱支撐,分上、中、下三進大廳。大廳為享堂、

下廳是吹鼓奏樂之地,也可搭戲臺對戲,祠堂右側的牆壁上還有一些 當年在此拍攝“菊豆"的劇照。

除了祠堂林立,南平村的古私塾園林和古民居建築比比皆是,

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築奇巧、營造別致。位於莊上首的半春園,又名

“梅園",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村中富商葉自璋為子女讀書所營造的 一所私塾庭院,園子分為兩大部分,進門就是一個半月形的形狀,靠 牆的一方砌有一個半人高的大魚池,和魚池相對的是三大間私塾書 屋。穿過書屋左邊的小門就是半春園的第二部份──花園。園中植了

(17)

大量名貴花木,尤以梅花為最,故半春園別名為梅園。

位於程氏宗祠背後的小洋樓始建於清代末年,是南平黟商賈駒 商為母親登高而建的一幢四層樓房,名為“孝思台"。因其建築大膽 大破徽州古民居的建築佈局,開始吸收羅馬建築中半圓拱門和窗戶的 形式,固村人又稱為“小洋樓"。小洋樓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現,具 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20 世紀 90 年代初,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影片《菊豆》在南 平村拍攝,促成了南平旅遊業的起步。相繼在村拍攝《大轉折》《徽 商》等影片,不斷提高了南平的知名度,使南平享有“中國影視村"

的稱譽。

圖 13 祠 堂

四、漁粱壩

(18)

漁粱古鎮位於練江的下水口,古稱“梁下",原是歙縣在練江的 碼頭。古代時,特別是南宋以後的明、清兩代,這裏為徽商聚集之處,

牆桅儒林,千帆競發。過去歙縣的物資從漁粱古碼頭出發,沿練江直 下,由港進新安江,一路經建德江、富春江、錢塘江可直達杭州諸地 區,來往聚散,生意興隆。

圖 14 漁梁

說起漁梁鎮,人們就會提到漁梁壩。它始建於唐代,長 138 米,

底寬 27 米,頂寬 4 米,全部用青色條石參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噸 餘。漁梁壩是一道斜坡狀的滾水壩,一方面欄水,保持縣城水位,另 一方面起著蓄洪的作用。壩雖然不大,但它的砌築工藝十分巧妙,每 參十塊青石就立一根石柱,上下層之間用堅石墩像釘釘子一樣插入。

這種石盾的插釘法稱為“穩定",也稱為“元寶釘"。這樣,上下層 就像穿了石鎖似的,互相銜接,極為牢固。每一層的條石之間又有石 鎖,使上下左右井連一體,非常堅固。壩中間還有井水間,用於排水。

漁梁鎮因為是由原先的碼頭和市集為基礎發展而成,所以古鎮形

(19)

態是沿江方向狹長地佈置,從主街的兩側延伸出魚刺般的小港。建於 唐代的新安古道自南門起蜿蜒數里,穿過古代繁華商埠漁梁壩,通向 漁梁壩下的水埠碼頭。漁梁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陸碼頭,當年的商人、

水手、腳夫和往來的客人群集漁梁,從而形成一條漁梁商業街。

商業主街長達一百米,兩旁多為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古民居,

建築上下兩層,採用前店後宅的方式,底層沿街處為店面櫃檯。雖然 有不少店面早已破損不堪,然而其高懸的門楣、宏敞的店面,無處不 訴說著當年這裏生意興盛的盛況。街道與江水的走向一致,入面寬

2~3 米,沿兩側鋪青石板,中間鑲鵝卵石,狀如魚鱗,錯落有致,所 以又稱“魚鱗街",街道彎寬且伴隨著高低變化。人文景象的豐富,

不由讓人想起這裏早年店鋪鱗次節比,旗幡招展,人流湧動的變化的 熱鬧景象。店鋪採用木構造,高聳的板牆、門檻、柱梁都因年代久遠 栗色調,淡淡的透出降紅或紫色,給人懷舊之感。街道兩旁的木版房,

端部灰牆青瓦,古色古香,古莊號至今仍依稀可見,行走期間,彷佛 又回到明清時期的繁榮街市。

站在漁梁石壩上舉首望去,氣象萬千,盡收眼底。西岸巍然屹立 在紫陽山,林木蔥鬱。建於明代的紫陽橋,婉如彩虹橫臥江水。水面 時而小舟波浪,魚翔深潭,時而碧波如鏡,安閒恬靜。

五、潜口

(20)

潛口鎮,清代地處幑州區前往黃山的交通要道。1894 年當地政 府將潛口等地 11 座較典型又不宜就地保護的名宅建築,採用拆建的 方式集中於香水園,組成村落,定名為“潛口民宅"。潛口民宅“紫 霞山莊"坐落於安徽省黃山室幑州區潛口村村落頭的紫霞峰南麓,被 譽為明代民宅建築博物館。它包括山門一套,石橋石坊路亭各一座,

祀堂 3 幢,宅第 4 幢,分別為蔭秀橋、石碑坊、善化亭、樂善堂、曹 門廳、司諫第、方觀田宅、吳建華宅、方文泰宅和蘇雪痕宅。拆遷復 原過程中,嚴格按照“原拆原建、整舊如舊"原則,保持了建築物的 原貌。山莊占地 17000 多平方米,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依山就勢,

錯落有致,從周圍不同的角度觀賞到完美的建築型形象。

紫霞山莊的入口門廳為三並肩門廊,高簷如蓋。,8 根梭柱拔地 而起。門廳建於明中葉,原為潛口鎮汪姓眾廳六順堂殘留部份,入門 後有一不大的院落,內立三間五樓的石碑坊,為明代嘉靖年間鄭綺所 建。

歩入山莊入門不遠處,有小溪自西向東環山而過,溪上橫跨著 單孔石拱小橋,名“蔭秀橋"。蔭秀橋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原坐 落於潛口鎮唐貝村口,是由當地尼姑出資所建,橋的一頭是尼姑庵,

另一頭是雞犬相聞的村莊。“蔭秀橋"三字,一半是為陽刻, 一半

是為陰刻,橋中央成佛界與人間的分界線,故又叫“陰陽橋"。

(21)

過蔭秀橋到登山口有一亭,四角方形,飛簷翹角,造形美觀,

名曰“善化亭"建于明嘉靖辛亥年,原坐落於歙縣許村陽充嶺石道 旁。亭名“善化",取的是“善化賢良釋化於愚"之意。亭中有一副 對聯“陰德無根方寸地中種出,陽春有腳九重山上行來",意在勸人 誠心為善方可積徳。此亭還有一對聯:“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從 容不迫;急不來的心思,想一想,暫且掉開",寓意十分深刻。

經善化亭順山勢北轉,即為“樂善堂"。樂善堂建於明中期,

原潛口鎮汪姓子孫所建,因族中老人常議娛樂於此,故又稱“耄耋 廳"。該宅高雅古樸,二進三開間,正面為三開間住是門廳,聽的兩 側為門房,前後進之間沒有天井,謂之“五嶽朝天,四水歸堂"。古 代徽州人聚水亦聚財,天井連是通風採光的需要,還圖“肥水不外 流"之吉利。樂善堂天井兩側都有廊室,正堂 20 根大柱巍然挺立,

橫粱雕刻精細,整個建築氣勢不凡。

樂善堂背面毗著“曹門廳"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 潛口鎮汪曹 後人支祠。此廳簷罩高懸,九開間的門亭一字形展開,獻柱 8 根,整 齊劃一,莊嚴肅穆,建築宏偉,為一般祠堂所不及。

從曹門廳前的石坪順勢而下,為“司諫第"使建明弘治八年,原 坐落潛口村,係明永樂初進士汪善孫輩所建宗祀,祀內沒有天井,四 周繞以石柱,中架單孔石拱小橋,直通正廳,廳內供奉著神位。該祀

(22)

構架用料宏大,梭柱、月梁、荷花墩、叉手,單歩梁,鬥栱雕刻精美,

顯示明代建築風格。

方觀田宅位於山莊北側,始建於明中期,座落於歙縣坑日鄉淪潭 村,是一座明代普通農民住宅。該宅為一進二屋三間兩廂式的建築,

圖 15 徽派民居廳堂

小青瓦馬頭牆,青磚鋪地,大門有門罩,此宅是徽州農民住宅的典型 代表。

其於三宅都位於山莊北側。吳建樺宅建於明中期,坐落潛口村,

始建時為三層後改為二層,仍保留明代建築特徵,方文泰宅始建於明 中後期,原坐落于坤沙村,為三開間兩進,上下對廊結構的二層民居。

蘇雪痕宅也建於明中期,原坐落歙縣鄭村,是一座三間二進二屋的木 結構建築。

濳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民居的縮影,在一個小山巒上展現不同民居 風貌,頗巨匠心。從明弘治八年延續到明中晚期;從宅主看,有賈商、

豪紳,諫官,進士,也有普通農居。濳口民居在藝術上也具有一定的

(23)

典型性。“方文泰宅"雕飾精美,充分體現了徽雕技藝的精湛;“司 諫第"是江南現存最早的明代磚木結構建築之ㄧ;還有保留元代營造 手法的“吳建華宅"。在潛口民居中,可見明代起居方便、簡易而且 具有使用價值的營造法,濳口民宅從一定程度上再現了徽州古村落的 歷史文化風貌。

徽派古建築除上述宏村、西遞、南屏、漁梁壩、潛口之外,其它 他如婺源、唐模、呈坎、關麓、棠樾…..等地均留甚多可玩味的古民 居,在此不擬詳述。

圖 16 徽派古建 水 榭

(24)

第二節、引村入畫中

一、畫家筆下的徽派古村與民居風光

徽派民居風格濃烈,白牆黑瓦配上高高低低的馬頭牆,是她不變 的風格,高牆窄巷是徽派聚落的特徵,優雅精巧,洋溢著中國古早情 調的庭院是她的特色,許多藝術家來到徽州,都會為此美麗景致著 迷,更有許多畫家在此記錄下她的身影,捕捉她的風韻。

我們可從下一段落中這些畫家的作品裡,體會其對徽州民居的感 受,體會他們在經營畫面時如何佈局,將筆墨線條融入民居表現當 中。由此作為參考與學習融會並貫通,使自身在表現建築主題時不再 刻板,而能呈現多樣性、活潑性的一面,同時亦更能深入表現建築物 本身之美與情感。

二、畫家筆下的徽州民宅

關於徽州民居在繪畫形式上的表現,我們可以說發揮的空間是 很廣的。它並不設限於媒材,也不因其本身濃烈特徵而繪畫形式招受 限制,也就是說運用多元的表現手法,皆能呈現徽州民居之美。

以下為筆者蒐羅畫家筆下有關徽洲民居的作品資料:

(25)

(一) 李振明(1955~)

生的此幅創作,這是描寫皖南三陽坑的冬季景

致,三

二) 吳冠中(1919~)

吳冠中先生,擅長畫江南水鄉與蘇州建築 三陽坑薄冬

畫家李振明先

陽坑位於安徽省與浙江省交接處,屬安徽境地。寒冬裡薄薄 冬雪映襯出徽派民居建築的厚實,形成強烈的體積對比,構圖上運用 大片面積的黑瓦白牆民居聚落為元素符號,重復性的出現與堆疊於畫 面當中,再次強調表現之主題中心。

生長於江蘇宜興的畫家

風光,但他也畫了不少以徽派民居為題材的創作。畫家吳冠中詮釋徽 派建築,亦用其一貫的方式表現。其擅用油畫中的灰白色調和水墨中

(26)

常用的黑白塊面與線條,構成他獨特的畫面特色與氣氛。在他的畫面 中,我們看到的是婉轉悠揚、呈現柔和饒富詩意之感。吳冠中很成功 的將東方禪意與精神相互融合,表現於繪畫中,為華人的藝術層次更 上一層,徹底的將世界的距離在墨韻宣染與油彩推疊中合而為一體。

鄉野 安徽老房子(局部)

鄉情

(27)

(三)王友俊(1944~)

皖南春色(局部)

多以黃山為主,其中也畫了許多以皖南 畫家王友俊先生創作題材

古建築為題的畫作,如皖南春色、小鎮之春、齊雲攬勝…..等,友俊 先生畫皖南風光採寫實手法,構圖精準但畫面有所增捨,筆墨厚實而 足以表現皖南古建築淳厚風格,墨染與色染層次並重而使畫面色澤豐 富、飽滿,有厚重拙大之感。

齊雲攬勝(局部)

(28)

(四)余春明(1955)

大陸畫家余春明 ,因為對古建

築興趣濃厚, 。畫家認為只有

,才稱為藝術 表現。為了不使因隨意而失形 ,色彩與結構表現的

分寸,他以油畫棒、 ,構築徽派古建

景致,不停探索, 、留白的特色,

營造建築表面質感。在構圖形式上,採用粗黑線條弧形曲線以速寫方 式揮灑,盼能快速抓住古建留給人的第一印象與感動。

屯溪老街

,本身置身於古建築築研究與維護 轉而開始用彩筆紀錄古建築風采與遺韻 忠實紀錄古建築的自在容顏與建築表情,才能感動人心

;為了把握好質感 蠟筆、刮刀、手指與墨彩等手法 利用油水相斥之特性製造古建斑剝

(29)

(五)莊伯顯(1956~)

莊伯顯先生師承畫家鄭善禧教授 故其所畫徽派民居之美一作畫 面有強烈樸拙的氣息,筆 設色也較為濃。莊伯顯先

生對黃山畫派頗有研究, ,其即隨從張德文

先生至皖南,所 ,可謂得心應手,其

徽派民居之美 2006

墨線條強勁有力,

大陸首度對台開放觀光時 以對於徽派古建的題材表現而言

筆下之皖南風光景致,流露出誠懇樸實的韻味與墨趣。

(30)

(六)陳坤德(1972~)

陳坤德先生在其作品集中發表過逝者如斯此幅畫作,畫中背景以 徽派古建築樣式為主要內容,用拉長變形之手法描繪皖南古建築,以 拓印、皴染、留白方式表現高聳白牆,並結合韓幹牧馬圖的意象,時

錯置的方法,訴說其作品新意。

逝者如斯

數據

圖 1 傍水人家  一、宏村  宏村位於黃山的西南麓,原是古代黟縣赴京通商必經之處,始建 於南宋紹興年間,距今 800 多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 《汪氏祖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 隆間因犯了皇帝的名字“弘曆"諱,逐更名為宏村。  宏村是汪氏家族為主聚居的村落,整個村落占地約 28 公頃,其中被 界定為古村落範圍的面積有 19.11 公頃。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漢末遷, 其後裔遍佈江南各地。
圖 3 宏村  十三樓  居",據說這就是宏村汪氏當初發遺之地。顯然由於那時生存的客觀 環境差,加上不斷遭受火災,使得汪氏宗族發展極其緩慢,但他們認 定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到了十五世紀,篤信風水的汪氏祖先感悟到, 宗族之所以不興旺,祖輩不斷遭受火災,正式因為沒有充分瞭解和利 用好這塊寶地。為此他們三次聘請名氣很大的休寧縣的風水先生,來 宏村察看地勢。風水先生在走遍了遠近山川反復詳細審察了山脈,河 流走向與形勢前後,於是決定了宏村的風水形式像頭臥牛。汪氏按照 牛形,著手進行村落的總體規劃。明永樂年間(1403—
圖 4 宏村  月塘一角  宏村這裡最令人喜愛的,是富有詩意的半圓形“月塘"。“聚水 如聚財",月塘明顯帶有人類理性的印記。月塘是村裡的共享空間, 是人們相聚閑聊之處,環抱池塘的,則錯落有致的民居,高聳的墻面 上有劵形的門洞,也有精致的門樓,還有幾扇小窗嵌在墻上。那些房 子盪漾在夕陽的餘輝下,像是披上渲染微紅的彩衣。古黟詩人曾讚美 道:“何事就此卜鄰居,月沼南湖畫不如。"清王元瑞《黟山竹枝詞》 也深情地歌咏道:“南湖一水浸玻璃,十里鐘聲柳外堤。"    圖 5 南湖風光
圖 10 葉形漏明窗 西遞有名的建築大夫第是胡文照任河南開封知府時,在家鄉修建 的一座官邸。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座構築在臨村揭牆上小巧玲瓏的亭 閣,主要是供深居閨閣女子憑欄稍歇觀景用的。樓有“山市"樓額, 據說它的由來是因為每年的春天時節,滿山遍也多開滿了山花,色彩 鮮豔“山花若市",別緻地表達出居家的心情。在寂靜的亭閣上,我 們彷佛看見那慵散的女子憩靠在美人靠上無奈地眺望山野的芳草斜 陽路,眼睛裏流露出淒迷的神色。  據說,那些深閣寂婦,面對空蕩無聲而又綺麗的院宅,她們有的 靠解脫銅製的九連環聊以消愁破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

[r]

有人做過--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步行到十公里以外的三個 村子。

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 O

然後利用 parametric model 來 evaluate 任何的 input image 是否為人臉的 image。我們用 PCA 來做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想像所有的 image 都是 high dimensional vector,然後 PCA 會把它

有時不作三段名。但分為三章。一無盡意問二佛答三持地歎。或為四章三如前。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