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陪伴孩子學習生命中的大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陪伴孩子學習生命中的大事:"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單元重點

1.瞭解國內外的性教育現況。

2.破除性教育、情感教育中的性別刻板化想法。

3.如何與孩子討論「愛」與「性」,陪伴孩子面對情感議題與性議題。

第四單元

陪伴孩子學習生命中的大事:

感受愛、了解性

 

(2)

或許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自在地討論情感、愛,但一聽到「性」

可能如坐針氈,深怕一旦跟孩子提了,孩子會躍躍欲試。在本單元 開始前,我們先來看看自己對於「愛」與「性」有哪些觀點及看法,不 知道各位爸爸媽媽認同下述的哪幾點呢?

1.性是生殖、繁衍,所以性教育就是性交教育。

2.孩子還小,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是在暗示孩子發生性關係。

3.青春期的孩子還小,不宜進行情感教育,這會讓孩子成天想要 談情說愛,無法專心於課業。

4.給予孩子完整的性教育及情感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更成 熟的個體。

5.情感教育與性教育是持續一輩子的,不同年齡的人有各自的學 習目標與任務。

或許您對上述某幾個想法感到認同、有些則有疑問,請您帶著 疑問或好奇閱讀本單元。在本單元裡,我們要學習如何對孩子實施 適當、適齡的情感教育和性教育。關於性教育及情感教育的疑問,

也會在問答時間單元予以澄清與解釋。

家長通常不會與孩子討論情感議題,我們大多期待青春期的孩 子能專心學業,考到好學校、以待日後能找到待遇優渥的工作,當事 業有成後,好姻緣自然來。只是每個人都有愛、情感上的需求,而進 入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生理上愈趨成熟,可能想要和心儀的人維持親 近關係,因此我們要向孩子傳遞正確的情感與性的知識。

二、臺 灣 情 感 教 育 的 現 況 一、暖 身 活 動

 

(3)

根據2018年第97期《親子天下》雜誌的家長性教育網路調查,發現 臺灣家長對於性教育情感教育的期待,如下圖

整理自《親子天下》第97期,頁67

由上圖可以知道42%的家長希望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身體、33%

的家長希望孩子了解兩性的身體構造之差異,另有8%的家長希望孩 子能學習和相愛的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由此可知,家長對於孩 子的情感教育偏向於自我保護的觀點,視教導孩子經營健康的親密 關係為次要的事情。我們有這些想法實屬正常,但要孩子在青春期 不對任何人產生悸動實屬困難,而且壓

抑的情緒與情感,並不會憑空消失。我 們可以讓孩子思考自己在每段關係中 的感受與想法,理解人際關係對等的重 要性、如何付出與放下,這些皆是讓孩 子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須學會的課題。

 

(4)

三、先 進 國 家 對 性 教 育 的 看 法

多數先進國家認為教導孩子正確性知識,並不會導致孩子進 行性行為,反而能降低青少女的懷孕率;如世界衛生組織(WHO)

比較英國與荷蘭的青少女,發現英國青少女懷孕的比例是荷蘭的 3.5-4倍,兩國之所以會有差異,可能是荷蘭已將性教育納入了 在國中小的必修課。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事處(WHO Regioanl Office for Europe)

與德國聯邦教育中心(Federal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制 定了《歐洲性教育標準》(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Europe),明定了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應學習哪些性知識,如0-6 歲的孩子需學習生育與性行為知識,要了解生命的由來,如媽媽懷 孕、孩子出生、成長;7-9歲的孩子要學習用合宜的名詞、語言去表 達性相關的知識,例如學習正確的性器官稱呼。12-15歲的青少年在

「生育與性行為知識」方面,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包括:

1.能決定是否要進行性行為,並在事後對該行為負責。

2.明白自己有了孩子後,對往後生涯發展之影響。

3.了解正確避孕知識,雙方皆要為避孕負責。

節錄《親子天下》第97期,頁71 從《歐洲性教育標準》針對各年齡層的性教育目標中,我們 知道性教育是有階段、歷程性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 學習目標,因此在孩子牙牙學語時,就可以進行性教育了。

 

(5)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發布新版的《國際性教育技 術指導綱要》的內容,是希望各國政府能編制全面、健全的性教育,

讓青少年學習完備的性知識,保持身心上的健康。新的版綱將青少 年性教育歸納出8個關鍵概念:「關係」「價值觀、權利、文化和性」

「理解性別」、「暴力和保持安全」、「獲得健康和福祉的技能」、「人體 發育」、「性和性行為」,以及「性和生殖健康」。從《國際性教育技術 指導綱要》的8個關鍵概念,可以看出性教育包含了生理層面的性 知識,也包含關係層面、心理層面,甚至將性教育擴大至文化層面。

綜上,並如同教育部2016年委託案「青少年性教育及情感教育倡 議案實務訪查計畫」之研究結果:接受訪談的全國28位專家及問 卷當中有超過九成的師生及家長均認為性教育及情感教育是重要 的,且專家學者、教師及家長都有共識,認為讓孩子了解愛與性是 臺灣性教育的基本內涵。

如前所述,家長若聽到「性教育」時,可能直覺地想到性教育 是教育孩子去進行「性行為」、「性交」、發生「性關係」,這是對 性教育的偏頗想法。性教育絕對不是性交教育;就如同同志教育 並非同志養成教育。「性」是我們身體與心理的一部分,不能過度 簡化地被解讀為性行為,「性」也不單是對感官上的感受,也是人 類表達「愛」的方式之一。教導孩子正確的性態度與性健康知識,

有助於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及經營未來的親密關係。

四、臺灣性教育的現況

 

(6)

不知道您是否記得,孩子學齡前時會好奇自己的性器官,會 嘗試撫摸性器官,或是在孩子的小時候看過他們拿著棉被或是其 他物品摩擦身體或性器官,這是孩子在探索自己的身體,想知道 身體的各部位有什麼感覺,乃為自然且正常的事。可惜的是,我 們不知不覺中將性的涵義窄化了,認為性是隱晦、不可輕易向他 人討論的,以致我們羞愧於跟孩子談論性。

2018年第97期的《親子天下》雜誌家長性教育網路大調查中,

家長對性教育的態度如下圖

由上圖得知37%的家長會主動教導,超過50%的家長則認為 孩子主動問,才去教。或許是我們這一代所接受的性教育主要從健 康教育或護理的課程習得,有些家長更可能因為當時的民風保守,

往往認為「性」是隱諱不可公開討論的事情,故採取被動的教育態 度,等到孩子發問再教育,加上教師自身的知能或態度不足,常讓 當時身為學生的我們自行閱讀健康教育課本第14、15章,且這兩章 整理自《親子天下》第97期,頁67

 

(7)

五、如何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和性教育

(一)主動與孩子討論「愛」

心理學界對於愛的定義沒有絕對的定義,但有心理學家對「愛」

提出內涵,心理學家佛洛姆(Fromm)提到,在親子關係中的愛是 最讓人期待的情感形式,因為家長給予孩子關愛,故能讓孩子養 成正向、健全的人格,孩子從家長身上知道,自己是珍貴,會重視 自己的價值,也能尊重、肯定他人。由此可知,「愛」包含了個人的 身分認同與自尊,也涵蓋對他人的尊重與包容。在「愛」的議題中,

我們會不斷地探索開始探索,如「我是誰?」、「我愛誰?」、「我不 愛誰?」、「誰會愛我?」、「我夠好嗎?」、「我可以愛人嗎?」、「我 值得被愛嗎?」等問題。「愛」是認識自我的基礎與起點。

往往不是考試的重點,因此當孩子問我們「什麼是『性』?」時,我 們的思考也往往是從生理甚或病理的角度切入,而忽略了孩子的 好奇與困惑可能不僅於此,他們或許還想進一步瞭解性在一段關 係裡的意義是什麼。

 

(8)

愛、情感的範疇小至自己對自己的肯定與悅納、自己與自己的 關係,如我們會思考「我喜歡自己嗎?」、「我該如何愛自己?」;放 入親子關係中,則是「我們怎麼表達對孩子的愛?」、「孩子有感覺 我們對他的愛嗎?」,大至我們關懷社會、重視環保議題,「我該如 何愛護地球、愛護環境」、「我如何實踐我的環保概念?」等等,上 述的種種都是愛、情感的展現。重要的是,教導孩子情感教育時,

可以依照當時的情境脈絡,如與孩子看到流浪動物的新聞時,即是 教導孩子愛護動物的最佳時機。情感教育是可以落實在每日的生 活中,而非只局限於課堂上。

既然愛存在於關係中,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去覺察在關係中 的「愛」,以下用友伴關係為例,家長可以嘗試用以下的開放式問句:

1.對朋友的想法與感覺:問孩子在他與朋友互動中,有什麼感覺?

欣賞朋友的哪些特質?

2.表達與接受愛:你們如何表達對彼此的關心、愛呢?當你欣賞朋 友優點時,你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他的欣賞呢?你表達後,你朋友 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透過上述的問題,孩子可覺察到在朋友關係中可能獲得的尊 重、肯定、包容等,亦即讓孩子知道感情不單存在於愛情關係、伴 侶關係,「愛」也存在於其他關係。

 

(9)

(二)主動與孩子討論親密關係中的愛

聯合國教文科組織認為青少年在情感與愛的議題,應具備下述4 個能力:

1.愛一個人時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

2.知道如何拒絕沒有興趣的對象。

3.與交往對象分手時,知道如何有效地磋商。

4.青少年在追求愛情、希望與他人共享情感時,要對自已的情緒、想 法與價值觀有所瞭解。

為了讓孩子學習孩子經營健康、平權的愛情關係,我們可以透過 下述的提問,讓孩子學習在愛情中表達愛、感受愛,以及因應在愛情 關係中裡的衝突。

1.感受愛的能力:你覺得某某某喜歡、愛你嗎?為什麼你覺得他愛、關 心你呢?被他人喜歡、愛的感覺怎麼樣呢?

2.表達愛的方法:對方用什麼方式對你表達愛、關心呢?你用什麼方式 表達你對於對方的關心、愛?在這過程中,你有什麼想法或感受呢?

3.因應關係的衝突:你是否曾和對方吵架?你們曾為了什麼事情吵架?

吵架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呢?你們吵完後,與對方和好的方法又會是 什麼?

4.終止關係的能力:當你想和對方結束關係時,你有什麼想法或感受?

你會怎麼和對方提分手?對方接受嗎?分手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10)

透過上述的提問,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見,他在愛情關係中 有哪些行為、情緒與想法,如他在談戀愛時有哪些表達情意的方法、

他和伴侶在爭執時的情形,以及彼此如何化解關係中的衝突。透過 探問遠比給孩子刻板、單一的解決的策略來的有用。

(三)讓孩子了解性

依據《歐洲性教育標準》性知識的學習目標,明確告訴我們要破 除出生的迷思,如避免使用人是從石頭蹦出來的說法,而要跟孩子 講解生理相關的知識,如受孕、懷孕的知識。討論的方式可以從我們 與另一半從如何相識、相戀、決定攜手扶持彼此、最後結婚生子,透 過說故事出發,讓孩子知道愛情中會有性,性是表達愛的其中一種 方式,性是兩人彼此尊重、自願、平等關係下發生的,性也是奠基在 愛情、情感關係之上,如此便可讓孩子知道性與愛同等重要,不可一 分為二。除了從我們自己的故事論述,也可以從動植物的故事跟孩子討 論,如花朵透過授粉的方式延續生命,又如小動物如何組織家庭,繁衍 後代。因為有「性」,這個世界才會如此地熱鬧、有趣。我們向孩子討 論性時,可以依照以下幾點

1.探問對性的感受與看法:問問孩子對性的看法是什麼?第一次感 覺到性的存在是什麼時候?性是表達愛的唯一方式嗎?有沒有除了 性之外,也能表達愛的方式呢?

2.建立平權關係:讓孩子知道自己與對方皆不可以脅迫彼此進行不合 意的性行為,如有脅迫情況發生,一定要告訴老師及家長,進行處理。

 

(11)

3.坦白對孩子的擔心:由於我們擔心未成年的孩子,在好奇之下發生 性行為,一來是擔心孩子無法負責,二來擔心過早的性行為對孩子的 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我們可以把自己跟孩子的擔心明說之外,也必 須跟孩子明言因為他尚未成年,未成年發生的性行為會有刑責。根據

《中華民國刑法》第227條規定,和未滿16歲的人發生性行為,不論 其為自願或強迫,都一樣是有罪的。除非雙方都是未成年人,且未有 強迫情事,可依《中華民國刑法》第227條之1規定,18歲以下者,減 輕或免除其刑,此法又稱「兩小無猜條款」。

補充:

「刑法第227條」就是所謂的「與未成年者性交罪」,法條的內容主 要包含「對於未滿14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 刑」,以及「對於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7年以下有 期徒刑」2條。

簡言之,只要是與未滿16歲的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就必然要負擔 刑責的風險。我們除了讓青少年知道現行法令如何規訓他們的性行為 之外,也要向孩子清楚說明這些法規的內容及其用意。在此過程中,避 免用威嚇的語氣,而要與孩子討論真實的情況是什麼,讓他們知道觸 犯這些法規需要負擔什麼刑責,又會如何傷害到自己與對方。更重要的 是,與孩子一起理解關係中的愛、責任與界限該如何拿捏與運作,教 會孩子如何對身體、關係以及未來負起責任。

倘若孩子發生性行為且懷孕,孩子多半是不知所措,我們也必須陪 伴孩子面對,因為孩子有可能因未婚懷孕而遭受恥笑或是歧視,我們 要和學校的輔導單位有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據《學生懷孕事件輔導與 處理要點》,校方得知學生有懷孕之事時,均應轉介給輔導專責單位,

並由校長召集專案小組,指派學生輔導專責單位設立單一處理窗,且處 理懷孕學生事件時,會建立完整個案輔導紀錄,並謹守專業倫理,尊重 懷孕或育有子女學生之隱私權。

 

(12)

六、給家長的建議

我們對孩子進行正確性教育的同時,也別忽略情感教育、性教 育牽涉到性別文化,不管孩子是男孩或女孩,我們都要實行性別平 等的性教育及情感教育。

(一)破除性教育中的性別刻板

每個國家、文化對於性別的規範是不同的。舉例來說,有些國家 的女性不被允許露出臉部或身體,因為認為會引起男性的慾望。或是 女孩不應該對性有好奇心或感興趣,女孩有性幻想是不正常的。因 為性別文化的關係,讓我們對於男性的情慾較寬容,對於女性的情 慾有較高的標準。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因為第二性徵的成熟,男女開 始對性感到好奇、想去探索,可能產生性幻想,但礙於我們對於女性 的性慾有著純潔的想像,往往認為女性對性表達好奇是不好的,但 在性別逐漸平權的世代,我們應該要破除性別偏見,更不要有性別 歧視。

(二)異性家長也可以進行性教育

我們或許會覺得與自己性別相異的孩子討論性議題很尷尬,像 是爸爸和女兒討論月經、性器官、情感議題,或媽媽與兒子討論夢遺 與自慰。事實上,和孩子談論性議題無關乎性別,比較關乎的是家長 對於性議題的瞭解程度;若是不同性別的親子之間能夠討論性議題,

孩子會明白與異性討論自己的情感議題、性議題並不突兀,在他們長 大後若有伴侶,也將能較開放地與對方討論關係中的情感或性議題。

  

(13)

當我們已經準備好跟孩子討論性了,那向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 機又是什麼時候呢?事實上,向孩子實施性教育的最佳時機,除了孩 子對我們提出與性相關問題的時候,也包含日常的對話,像是日常看 新聞時便可以討論。

切記不要忽略孩子的提問或避而不談,更不要不懂裝懂;如果 真的不懂、不知道怎麼教,就要尋求性或性別教育專家的協助(請見 友善連結),因為這些問題攸關孩子能否健康地發展。

(三)破除男孩與女孩的二元論述

我們都希望孩子都能幸福、快樂與健康,也期待孩子能夠有相 知相惜的對象,但一昧要求女孩子要瘦、美、白以符合主流文化,往 往會讓女孩子失去身體自主權,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女孩子學到 的是用符合主流社會的美去討人喜歡,久而久之就讓女孩子認為自 己必須維持美好體態去迎合對方,將來也可能用這等態度面對伴侶 關係;另一方面,也不要一昧要求男孩子一定要表現陽剛、勇敢、才 能吸引到女孩子,上述皆是落入性別角色期待的刻板框架。

性教育與性別教育密不可分,基於過去社會和文化行為模式對 於不同性別的人,發展出了不同的任務定型及角色規範,所以實施性 教育的過程中更要強調性別平權的重要,否則易使雙方陷入不對等 的關係當中,我們在與孩子分享相關議題時,必須要重新檢視自己 的性別價值觀。再次強調,性教育不單只是讓孩子認識性器官、生育 或性行為而已,還牽涉到親密關係的經營,若能從日常生活落實情 感教育與性教育,對於孩子當前與未來的發展,是相當有助益的。

 

(14)

? ? ?

Q&A

七、問答時間

接下來我們列出常見的問題,以及因應的方法。

(一)女孩子的身體比男孩子珍貴,因此要格外保護,

故教導女孩子要保持處女之身,否則以後會嫁不出 去,這有什麼問題嗎?

回答:不論男女,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珍貴且需要格外愛護的!在 特別強調女性貞潔、必須努力保護自己身體的教育下,可能會 讓女孩子對自己身體有負面態度或觀感,將保護的責任完全歸 咎於自己,喪失身體自主權,可能也會將性當作一種籌碼,讓自 己的身體變成攏絡對方、穩固伴侶關係的工具,而無法發展健 康的親密關係。此外,未來一旦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女孩子還可 能會認為自己不再純潔,甚至是骯髒的,連帶容易嚴格審視自 己的樣貌,扭曲了自我的價值感。

專家學者認為,以正確的性知識取代道德上的評價去教導 女孩子,讓女孩子與男孩一樣在性關係上同有自主權,並與她 們討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經營伴侶關係,避免她們將身體 視為吸引對方的工具;同時,明確地傳遞任何人的生存價值都 凌駕在處女、處子的身分之上,破除身體必須是純潔無瑕的刻 板論述。

 

(15)

(二)討論追求對象的議題時,教導孩子身為男生要 主動點,女生則要被動些,這有什麼不對呢?

(三)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讀書,並擔心孩子談戀愛 後成績變會差,所以督促孩子專心唸書、不要談戀 愛,反正年紀大了,孩子自然就會知道如何經營關 係,不是嗎?

回答:學習任何新的事物都需要時間,如果我們全然禁止孩子 交朋友、談感情,但是他們不會因為年紀增長就自然而然、瞬 回答: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抬頭,時至今日,不論是哪種性別,每個 人都有權力追求喜歡的人,也有權力拒絕不感興趣的對象的追求。

試想,如果一味地灌輸女孩子被動、男孩子主動的觀念,那麼他們 很有可能會在未來錯失遇到適配伴侶的機會。在教育孩子時,要 跟孩子說:無論自己是什麼性別,都有追求他人、選擇與什麼樣的 對象在一起的權力。千萬不要因為性別因素,錯失與他人來往的 機會。

 

(16)

間地學會追求伴侶與經營關係的方法。有些較糟糕的情況是,

孩子因為年輕時沒有學習如何經營關係,於是模仿戲劇或電影 中主角的行為,例如:裝闊花大錢請客吃飯結交朋友、送999朵 玫瑰或訂高級餐點以追求心儀的對象。依樣畫葫蘆的結果,會 讓孩子在經營關係的過程中,只依據一個刻板、僵化的劇本來 經營關係,而無法依照自己與伴侶的特質、關係狀態來規劃戀 愛的過程,以創造使彼此皆滿意的關係樣貌。

關係經營可能牽涉到感情失和或失戀的議題,假使孩子沒 有機會好好地練習如何面對關係變化所帶來的情緒風暴,未來 很可能會以冷漠、甚至失控的方式來因應,不但無法解決問題,

還會傷害自己與他人。學校考試需要準備,關係的經營也需要 練習才能逐漸邁向成熟,兩者同樣地重要。

即使孩子因為經營關係而影響成績表現,也不要責怪或禁 止孩子談感情,而是要與孩子討論他們如何規劃與安排時間,

鼓勵他們學會調配時間,承擔經營關係與學習的壓力與責任。

此外,我們也要留意孩子與交往對象的相處方式是否能為雙方 帶來成長,特別是在待人處事的態度與技巧上,若孩子因為談 感情變得更為成熟,我們便可放心;反之,孩子因為談戀愛常常 表現出患得患失、失魂落魄、脾氣暴躁、行為衝動等情形,我們 一方面要安慰孩子,在經營關係時,難免會遇到難題,另一方面 要教育孩子,無論關係如何緊繃,都不可以傷害對方或自己,

而是要嘗試不同的方式去拉近彼此的距離。若想知道更多親密 關係的議題,請參閱第五單元。

 

(17)

(四)孩子似乎一直對別人沒感覺,孩子是否從此之 後就交不到對象?

回答:孩子若一直沒有對他人沒有感覺,或許是孩子還沒有遇 到心儀的人,雖然孩子目前沒有心儀的對象,但我們仍可以關 心孩子喜歡什麼樣類型的人,就如同我們問孩子長大想要做什 麼工作一樣,所以我們可以問孩子:喜歡什麼樣外表的人,應該 要有哪些特質,如溫暖體貼、沉著冷靜、感性或理性等等,或是 對方做些什麼事孩子會感到開心,想像兩人若在一起,什麼才 是理想的關係與生活呢?在討論的過程

中,我們與孩子都要檢視自己的期待與 想像是否落入性別刻板印象,像是期待 男生一定要賺大錢,期待女生一定要溫 柔順從,透過討論能讓我們更了解孩子 的喜好,讓孩子越了解自己,就越能讓孩 子知道未來應該跟什麼樣的人的往來、

建立關係。

(五)孩子認為愛他的人就應該要完全理解、尊重與 接納他,若做不到就是對方不愛他了,我該怎麼跟 孩子討論呢?

回答: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因為我們是獨立的個體,

正因為我們真的不清楚自已與他人的需求,因此才要強調溝通 的重要性。從孩子的想法,也可以看出孩子對愛的期待,例如對 方要完全理解、尊重與接納他,可以讓孩子說說看他對「完全理

 

(18)

(六)由於孩子未曾提出與性相關的問題,因此我們 也沒必要主動提及這些尷尬的問題,免得提了之後 孩子愈想探索。

回答:《每日頭條》(2017年03月23日)中有一則專題報導,美 國的38%的中學生想和家長討論性議題,而有65%的家長認為 和孩子談論性議題「覺得自然」或「很自然」;另一項研究也有 解」的定義是什麼,可能孩子會說:「不用我說,對方就會知道 我要什麼,彼此之間不能有秘密,一定要開誠佈公!」但我們知 道即便在伴侶關係中,仍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與伴侶保持良好 的界限,像是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可以做 自己喜歡的事,如看電影、畫畫、打球等等,因此我們要教育孩 子,愛並非無條件的索取,一旦愛成為無限包容、尊重的論述 時,就有可能會妨礙他人的自主權,亦即愛必須是雙方能互相 尊重、包容與接納,而非僅止於滿足單一個人的需求。

 

(19)

整理自《青少年媒體色情經驗與性態度之研究》,頁87 類似的研究結果,94%的家長曾和孩子談論過性的問題,超過 一半的父母和孩子談論過青春期、性和生殖、愛滋病和同性戀 等問題;換言之,多數的美國家庭中,親子之間會談論性議題。

根據李明蘭(2009)《青少年媒體色情經驗與性態度之研究》

發現,臺灣青少年獲得的性資訊往往不是來自父母,而是網路、漫 畫與書籍、報章雜誌,請見下圖

從上圖可以知道,有近70%的青少年接觸性資訊的途徑是透 過網路,從老師、父母、醫生獲取性資訊的孩子真的少之又少;但 我們的孩子不曾主動開口問,並不代表孩子心中對性沒有疑問、

好奇,孩子可能只是安靜地在觀察家中大人對性的觀感。譬如看 新聞時,孩子觀察到我們對裸露或奇裝異服的人、或未成年者發 生性行為感到憤怒或厭惡,便會知道我們的性態度,自然地就不 選擇會觸怒我們的性議題進行討論。

 

(20)

(七)該如何防止孩子接觸色情資訊?萬一發現孩子 上網瀏覽色情網站、下載色情影片,該怎麼辦?

回答:網路已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舉凡每日 的新聞來源、交通行程規劃、生活採購、工作等,E世代的孩子 也常蒐尋網路資訊,以完成作業或報告,但網路上確實隱藏許 多不當的資訊,如孩子 很容 易就 取得色情資訊。根 據李明蘭

( 2 0 0 9)《 青 少 年 媒 體 色 情 經 驗 與 性 態 度 之 研 究 》發 現,

66.47%的青少年接觸色情資訊的來源是「網路」,如下圖 為了避免孩子接受錯誤的性知識,所以當孩子主動詢問性相關 的問題時,我們要正視他們的提問,適時地與他們討論;若是 他們沒有提起,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比如說與孩子一起看電 視時,看到未成年學生發生性行為的新聞,我們就能立即針對 這則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感受,同時問孩子的看法,或是讓 孩子提問,如同我們跟孩子過馬路時,順口地向孩子解釋交通 規則,並探知他們的想法一樣。許多教育都是鑲嵌、融入在日 常生活當中的,性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如此。

整理自《青少年媒體色情經驗與性態度之研究》,頁89

 

(21)

從上圖可以知道網路已成為青少年接觸色情資訊的主要管道;

孩子接觸色情資訊的原因,多為尋求刺激、好奇(李明蘭,2009)。

孩子上網瀏覽色情影片的行為,代表著他的身心正在從兒童 期轉變至青春期,開始對性感到好奇、尋求刺激。從正面想,我 們要為孩子的成長感到喜悅與欣慰,但同時也擔心孩子的身心會 受到色情資訊的危害,如擔心孩子會去模仿、實踐,或是貶低、

扭曲性、對性感到噁心或厭惡、空虛等等生理、心理反應,為此 我們要和孩子討論接觸色情資訊的想法與感受,我們可以參考以 下4個步驟:

1.保持鎮定:不貶低性,不斥責孩子的態度,與孩子討論這些色 情影片的內容。

2.探問孩子的感受:詢問孩子觀看的感覺是什麼?好看的地方 是什麼?對性有哪些感受?如是快樂的,還是羞愧。

3.詢問孩子的想法:哪些情節令他感到困惑?對「性」的看法是 什麼?幫助孩子釐清他對色情影片正向或負向的想法。

4.適時澄清孩子的謬誤:孩子若認為色情影片的內容等同於「

性」的全貌,我們就有必要和孩子討論什麼是性、協助孩子破 解迷思,例如:色情影片中的人物常常出現誇張的、透過特效與 剪接的動作或表情,我們要告訴孩子那只是戲劇而非真實的情 況。如果家長想瞭解更多關於性教育的資訊,歡迎參考友善連 結。

 

(22)

(八)孩子會在網路上結交朋友,很害怕孩子會因此 受傷,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回答:我們肯定並鼓勵孩結交朋友,但確實也知道網路上有很多 陷阱,相信許多爸爸媽媽非常擔心孩子會被騙,我們除了告訴孩 子要保護自己、關係要平權、要有恰當的身體界限之外,也可以幫 孩子把關,例如在「教育部網路守護天使推廣網站」裏頭有「網 路守護天使」程式,該程式可以杜絕網路中不當的資訊。除此之 外,我們平日裡要灌輸孩子正確的法治觀念。依據「兒童及少年 性剝削防制條例」,若有孩子有發生下列的情況,孩子即為兒童 或少年性剝削的範疇如下:

1.使兒童或少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

2.利用兒童或少年為性交、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

3.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

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

4.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 行為。

前述行為的被害人皆為受到保護的對象。

節錄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萬一孩子真的遇到性剝削的情形,也請不要責怪孩子,要先 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我們與他站在一起,並立刻聯繫相 關機構,如婦幼保護專線(電話直撥113)、警政署報案專線(電話 直撥110)、婦女救援基金會(02-2555-8595),尋求專業協助。

補充:與未滿十六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依刑法之規定 處罰之。十八歲以上之人與十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 或猥褻行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23)

(九)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強調實施性教育時要 用正確名稱稱呼性器官,如陰莖或陰道,可是講起 來還是好彆扭,真的一定要如此嗎?

回答:我們對孩子實施性教育時,用正確的名稱去稱呼性器官是 最好的,孩子會學會用正面的態度看待性器官,同時教會孩子用 尊重、不貶抑的態度,全然地接納、喜歡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

向孩子介紹性器官後的步驟可以遵循以下3點:

1.探問孩子對性器官的認識:問孩子怎麼稱呼性器官?與同學、

朋友之間是否討論過?聽過哪些性器官的稱呼?

2.了解、澄清孩子對性器官的感受:孩子對於性器官的感覺與想 法?感到害羞、排斥、自傲?

3.教育孩子正確的性知識:教育孩子性器官是身體上某個器官,

與其他器相同,假設孩子對於性器官感到羞恥、害羞時,要正向 強調性器官的存在是自然且健康的,沒有人需要為了自己的性 器官感到羞恥,也沒有人可以把性器官拿去開玩笑。

如果孩子主動問起性器官的相關問題,且我們覺得自己還 沒有準備好能夠坦然面對和孩子談性器官等議題時,也要向孩 子澄清,不是因為他們有問題我們才感到尷尬,而是在我們的成 長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到相關的性知識所致,最後表明我們與他 們共同學習的意願,讓他們覺得和家長討論性相關的議題,是一

 

(24)

件正常且重要的事情。萬一我們真的尷尬到無法教育孩子這些 知識,可以打電話至家庭教育中心,或是親臨教育中心詢問、請 教熟悉性教育、性議題的專業人員,如何克服這樣的窘況,增 進親職的能力。為了讓家長能更有性議題的相關知識,國民健 康署有架設「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裡,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 考友善連結。

 

(25)

(十)若跟孩子討論自慰的議題,不會間接鼓勵孩子 去自慰嗎?

回答:青少年在壓力大的期間,像是考試前、人際之間發生衝突 時,有可能會較頻繁地自慰。此時,自慰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 釋放壓力的方式,就如同有些人壓力大時,會滿足口腹之慾來 放鬆自己。青少年自慰實是正常的行為,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任 何傷害。我們若是因為羞赧避而不談,或用威嚇態度去要求孩 子不要自慰,孩子仍會透過網路或朋友社群接觸相關資訊,此 時,我們便難以確保孩子接觸到的資訊之正確性。

對於自慰議題,不以嚇阻的方式教育孩子,像是告訴他們 自慰會敗腎、自慰很骯髒或不正當,這會使孩子對性產生恐懼,

甚至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及性需求感到厭惡;在成年以後,孩 子可能會覺得性是可恥的,連帶地使親密關係受到影響,為了避 免此情形,我們要認真看待孩子的情慾,為此我們可以問孩子 以下3個問題:

1.什麼時候他會有情慾,有自慰的需求?

2.當情慾來時,他是如何處理?

3.他如何看待自己的慾望?有哪些看法、感受呢?

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怎麼去處理他的情慾,若孩子提到他 以自慰的方式處理,便可順勢跟孩子討論自慰議題時,並可以 提到三個重要概念:隱私、安全與清潔。

1.隱私:什麼地方是具有隱蔽性、並讓他放鬆的地方?

2.安全:性器官是敏感、容易受傷,所以要避免受傷。

3.清潔:跟孩子說自慰前、自慰後應進行清潔的動作。

 

(26)

以上3點是讓孩子知道自慰是個人隱私的行為,應該在自己 的房間或私人場域,而不適合在客廳這樣的共享空間進行;而性 器官是非常敏感的,若未經清潔就去碰觸而引發感染就不好了。

此外,也要澄清一些錯誤的迷思,例如:自慰一百次就會死掉、青 春期自慰可能導致日後陽痿等等,這些訊息都是空穴來風。截自 目前為止,科學家並未發現自慰與任何形式的心理或生理異常有 關呢!

無論成人或青少年,都會有性的需求,若孩子沉迷於自慰 的行為,我們要與孩子討論自慰的相關問題,以理解孩子的心 理狀態,並確保孩子知道如何抱持生理衛生。有些孩子會因自 慰行為而出現罪惡感,但又因為害怕而不知道該找誰討論,於 是常常心神不寧;如果家長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可以與孩子談 談他們的罪惡感是從哪裡來的,家長也可以陪同孩子到醫院尋 求專科醫師的建議,或是找具有性別、性議題專長的諮商心理 師、家庭教育中心的人員進行諮詢,還可以上網尋找資料,如國 民健康署「性福e學園」青少年網站,或是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 訊網(請見友善聯結)。

 

(27)

八、結語

臺灣性教育的發展,其實起源的很早,在1950年代,教科 書已有相關知識列入「生理衛生科」。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 教育後改稱「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性器官構造、月經、懷孕等 生理知識。2001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後,改 列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性教育相關知識循序漸進在國民 小學4至6年級和國民中學7至9年級教導。即將上路的12年國教 強調的素養教學,如在「健康與體育」的領域中,教育青少年能 評估內在與外在的行為對健康造成的衝擊與風險、理解婚姻及 家庭關係對個人的影響、知曉全人的性等素養,上述的素養皆是 教育每個青少年能全面性的自我發展,悅納自己與他人,尊重多 元與差異,喜歡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我們需肯定學校的性及 性別教育不僅能教會孩子有關計劃生育的資訊,更多是在談人 的身體形象、性價值觀、性抉擇、溝通、約會、情感關係、性感染 疾病及其預防方法等。學校會因應學生的年齡或理解能力而調 整課程內容。我們除了要支持學校的正規教育,更不能放棄自己 的職責,為能跟上學校的性教育,我們也要進修相關內容,能主 動補充課程內不足的素材,以協助孩子成為一個心智成熟,能體 貼與照顧伴侶的人,情感教育與性教育對於青少年既是必要的 教育,讓我們一起加入教育的行列!

 

(28)

友善連結

家庭教育資源

→全國家庭教育網(https://moe.familyedu.moe.gov.tw/)

→全國家庭教育中心(如附錄1)

→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 412-8185(手機請加撥02)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home/index 幸福e學園 國民健康署 青少年網站

https://young.hpa.gov.tw/index/

性教育教學資訊網

http://sexedu.moe.edu.tw/html/faq.asp?fcat=60 心理諮商資源

→各直轄市及縣市心理衛生中心(如附錄2)

→臺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白絲帶關懷協會

http://www.cyberangel.org.tw/tw/

教育部全民資安素養網 https://isafe.moe.edu.tw/

教育部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

https://eteacher.edu.tw/Desktop.aspx

 

(29)

性教育教學資訊網

性福e學園 國民健康署 青少年網站

性別平等-愛學網

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一位孩子必須接受 定期的英、數檢測,以 檢視每一位孩子面臨 的學習困難點。轉換教 學方式,找到真正適合

按照評估的回饋資料,了解 得失,反思個人的學習,從 而調整學習目標、策略和步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生源主要來自屋邨,家庭 社經地位不高,但絕大部 分學生品德純良,喜愛學 習,家長願意與學校携手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多跟孩子說故事及看圖書,既可 訓練孩子專注力,又可鼓勵孩子

兒童戲劇本來便屬於兒童文學的一環,從 兒童文學的故事著手,更容易貼近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