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三獻禮的淵源與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三獻禮的淵源與意義 "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包括四節,第一節分析三獻禮的淵源與意義;第二節闡述傳統禮儀與 三獻禮的關係;第三節解釋客家喪祭三獻禮的淵源、內容與含意;第四節說明 傳統禮儀與教育的關係,並討論其意義。

第一節 三獻禮的淵源與意義

三獻禮與傳統禮儀息息相關,為探討三獻禮之淵源與意義,首先自古籍史 料中搜尋有關記載,其次查對後人的訓詁與詮釋。

壹、古籍史書的記載

禮儀有關之古籍,首推五經中三禮—《周禮》 、 《儀禮》 、 《禮記》 ,其次為歷 朝史書的禮樂志,或談禮專書,茲將與三獻禮有關者分述如下。

一、《儀禮》、《禮記》

「三獻」一詞,最早出現於《禮記.禮器篇》 (1979):「郊血,大饗腥,三 獻爓

(ㄧㄢˋ)

,一獻孰。」及「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 。 「三獻爓」

的意思,是指三獻時,要用半生不熟的肉(王夢鷗,1969) 。 「三獻文」乃指祭祀 行禮一般只要一獻,若增為三獻,就顯得虛文。依據東漢鄭玄

2

注解,一獻,是 祭群小祀;三獻,是祭社稷五祀;五獻,是祭四望山川;七獻,是祭先公( 《禮 記》,1979) 。古代的祭祀活動,是依祭祀的對象劃分等級,祭祀「社稷五祀」,

宜用「三獻」之禮,因此這裡所謂的「三獻」,是指祭祀的規模,暨實際進獻的 次數而言。此外,在《儀禮.特牲饋食篇》 (1979)中所述士和卿大夫的祭祖儀 式,亦提及「三獻」之禮,當祭祀儀節進行到「飯尸」之後, 「主人洗角,升酌,

(ㄧㄣˋ,獻`也)

尸。」是為初獻;其次, 「主婦洗爵于房,酌,亞獻尸」 ;最後 由「賓三獻,如初(獻) 。」這裡的三獻,是指三次進獻的意思。根據上述,特 牲饋食禮由主人初獻、主婦亞獻、賓客三獻,可以看出三獻之禮隱約成形,只 是當時尚未有「三獻禮」的名稱罷。

2 鄭玄(127∼200AD),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人。東漢儒家學者,今文經學與 古文經學通融爲一,爲漢代最大的「通儒」,著名經學家,是兩漢經學之集大成者。

(2)

二、《宋書》、《隋書》、《舊唐書》

有關「三獻禮」使用的敘述,最早見於梁朝沈約所著《宋書.禮志》 (1982),

記載南朝宋皇帝親祀南郊,由皇帝行「初獻禮」 ,太常行「亞獻禮」 ,光祿行「終 獻禮」。若皇帝無法親祀,則由三公行事。「三獻禮」名稱之出現,則始於《隋 書.禮儀志》(魏徵,1962),其中敘述北齊皇帝講經于孔廟,「講畢,以一太牢 釋奠孔父配以顏回,列軒懸樂

3

,六佾舞

4

。行『三獻禮』畢,皇帝服通天冠、絳 紗袍,升阼,即坐。」此後,載述三獻禮的史書古籍愈來愈多,尤其史書禮(樂)

志部分,幾乎都留有記錄。三獻禮適用於各項祭拜活動,可能因場合性質之不 同,而有表面詞令上的些許變化,但其基本禮式架構,由「初獻」 、 「亞獻」 、 「終 獻」所組成,是始終不變的。

然而,三獻禮之發展並不是一路順暢,譬如南朝梁武帝時,曾認為「一獻 爲質,三獻則文,事天之道,理不應然」(魏徵,1962)於是詔請博士、禮官等 研議結果認為「宗祧三獻,義兼臣下,上天之禮,主在帝王,約理申義,一獻 爲允。」 (魏徵,1962)自此之後,祭天地之禮概用一獻,省略亞獻與終獻儀節。

但是,到了南朝陳文帝時,攝太常卿許享曾奏稱:「梁儀注曰:『一獻爲質,三 獻爲文。事天之事,故不三獻。』臣案周禮司樽所言,三獻施于宗祧,而鄭注

『一獻施於群小祀』 。今用小祀之禮施於天神大帝,梁武此義爲不通矣。且樽俎 之物,依于質文,拜獻之禮,主於虔敬。今請凡郊丘祀事,准于宗祧,三獻爲 允。」(魏徵,1962)文帝應允許享之奏呈,此後,天地神明之祀,改回用三獻 之禮。又《舊唐書•禮志》 (劉昫等,1982)記載,唐開元十三年(725)十一月,

皇帝至泰山行封禪之禮,玄宗以靈山潔淨,不欲多人上山,欲初獻於山上行事,

亞、終獻於山下行事。因召禮官學士賀知章問之,賀知章等認為不妥,並稱「禮 成于三,初獻、亞、終,合於一處。」於是三獻仍皆於山上行事。唐玄宗貴為 帝王,一樣尊重傳統禮儀,皇帝當然有權變更一種禮式,惟若改變得不很妥適,

依舊會遭受後世的唾棄。三獻禮跟眾多禮儀一樣,儼然成為當代社會的典章制 度的一部分,為朝野所共同遵循,這是傳統禮儀所隱含的重要意義。

三、《頖宮禮樂疏》

明萬曆戊子年(1588)李之藻所作《頖宮禮樂疏》 (1970) ,於卷三〈三獻詁〉

篇內闡述「三獻」之發展。概謂:先秦祭禮原祇七獻,當時觀念有「以多為貴」

之說,於是陸續出現九獻、十二獻之禮。該文還表示,從漢代以後,認為「享

3 軒懸—古代諸侯陳設樂器,三面懸掛謂之軒懸。帝王則四面懸掛,謂之宮懸。

4 六佾—佾指的是古代樂舞的行列。六佾舞,指的是六行六列,共 36 人, 用來祭拜諸侯及宰相,

(3)

至九獻,儀節太繁,將恐不肅。所謂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 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其為不敬大矣。」於是朝廷辦理之祭典,像南北郊、

宗廟、社稷等,皆用「三獻」,至明代亦然。據此得知,「三獻」之禮從漢朝之 後已然成形,及至明朝當時仍遵循不悖。

綜上論述,可知「三獻」之名出自禮經,其意義乃指祭祀的規模,暨行禮 進獻的次數而言。所謂三獻禮,是以「初獻」 、 「亞獻」 、 「終獻」三次進獻為主 要儀節結構之祭拜禮式。傳統三獻禮尚需配合音樂、舞蹈一起使用。三獻禮是 先有禮儀事實,而後才有名稱的禮式。三獻禮並非源自某時代,或是某個人所 創造發明的,它是隨著歷史演變逐漸發展出來的。三獻禮為歷朝所遵循襲用,

以至千古流傳延續不絕。

貳、今人的論著

現今有關三獻禮的書籍、論著寥寥無幾,經查內容談及三獻禮的有《中原 禮俗實用範例專輯》等書四冊,文章兩篇,還有四篇學位論文。這些文獻對三 獻禮之淵源與意義大都未能論及,惟在三獻禮之內容、性質與特徵方面,多有 借鏡之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專書、期刊文章

謝樹新(1973:17-18)在《中原禮俗實用範例專輯》的〈三獻禮儀式〉一 文中,認為「三獻禮是祭禮的一種。」 「祭禮有單獻、三獻、九獻,儀節隆重,

而無東西配者,多用三獻禮。」亦只提及三獻禮的用法,並未說明禮儀淵源出 處。

徐輝(1984)《重整適用家禮》一書中錄有「三獻吉禮」 、「三獻喪禮」、「親 友奠祭三獻」、「三堂祭聖神禮式」、「三堂祭祖禮式」、「五堂八佾大禮式」等各 類三獻禮行禮儀節。此外,該書在「三獻禮禮物批明」 、 「排祭式(家祭)」兩段,

以及各類三獻禮儀節後附註解,對行使三獻禮所需的祭品、器物都有詳細說明。

最寶貴者,書末繪製有五堂、三堂與單堂三獻禮的行禮圖說,具體化陳述各種 禮式,清楚呈現禮儀輪廓。該書籍對三獻禮各項資料輯錄甚多,對探究三獻禮 的內容、性質、特徵,應多所助益,惟未論及三獻禮之淵源與意義。

陳運棟(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一書,在〈喪葬禮俗〉文中說明舉行三 獻禮所需的祭品、器物、禮生人數、行禮程序(儀注) ,以及祭奠場所設置情形。

又在

〈歲時祭儀〉

一章,蒐羅多種三獻禮儀注,但同樣並未談及三獻禮的淵源。

徐福全(1996)《臺灣民間祭祀禮儀》在〈祭祖禮儀〉一章,談及台灣民間

祭祖儀節稱「臺灣地區祠堂之祭典儀節,以三獻禮為重心,行三獻者為主祭生,

(4)

三次皆由他獻爵,與《儀禮》及《文公家禮》分別由三個人(主人、主婦、賓)

獻爵不同。」該文雖未曾解說三獻禮的意義,但其所指出三獻禮的重心地位,

以及三獻禮今昔相異之處,兩個觀點,值得本研究在探索三獻禮之內容與特徵 方面之借鏡。

陳邦畛〈一個客家公廳落成三獻禮的參與觀察〉 (1992)這篇文章,名為三 獻禮的參與觀察,實際上並未述及三獻禮的內容或意義。但該文章提及的幾個 地區,如龍潭、竹北、關西、新屋等,皆為客家人聚居地域,也是本研究界定 的研究範圍,透過該文章的敘述,三獻禮確實存在於該等地區,對本研究進行 實地觀察與訪談增添信心。

吳韋璉(1999)在

〈從客家人喪葬禮儀看孺家禮制的沿革〉一文中提到,客

家喪葬儀式在出殯前要行「三獻禮」 ,對行禮前之準備、祭品、器物、人事、場 所設置等都有解說,文末附錄有「三獻禮的程序」 。該文以「儒家的喪葬禮儀」

與「客家的喪葬禮儀」並列敘述,然後作比較的論述方式,提供本研究在方法 上的一些啟示。

二、學位論文

四篇與三獻禮有關的論文,其中三篇碩士論文有共通之處,即皆與音樂有 關,另一篇則是有關禮儀的博士論文,茲僅就各論文有關三獻禮部分說明如下。

(一) 《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

徐福全(1984)在該論文第五章「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之四—葬日」

指出,傳統粵籍喪禮還山祭典前須先行告天地、告祖、告亡靈,並說明成服、

三獻禮等情節。文章並舉出在高雄美濃、苗栗頭份、新竹竹東,以及桃園的新 屋、觀音等地的田野資料,說明上述地方實施三獻禮的情形,其中行禮前的三 告—告靈、告祖、告天地、喪禮會場佈置、祭品擺設,以及行禮動作等是敘述 重點。

總之,該文對三獻禮作實用之陳述,並未探及其淵源與意義。至於文中提 到有關「祭茅砂」之動作內容,可供本研究相關章節引證之用。另外文末記錄 兩式三獻禮儀節,其中一式為南部美濃的三獻禮,另一則為竹東地區所使用,

也將提供本研究探討三獻禮的內容與意義之參考。

(二) 《美濃的客家八音與傳統禮俗》

林伊文(1999)在該論文第三章「美濃客家傳統禮俗」之「喪葬禮俗」一節,

提到「家祭」分為孝子禮、本族禮及六親禮,三者過程類似,其程序略為:奏

(5)

哀樂、詣茅砂、參靈鞠躬、行香席禮、行初獻禮、恭讀哀章、行亞獻禮、行三

(終)獻禮、分獻、主祭者復位、侑食、化財(燒金紙) 、焚奠章、辭靈鞠躬。

又在「歲時祭儀」一節,提到美濃福安里玉清宮落成紀念日,每年都會舉行「九 獻禮」 ,動用禮生十多人,分正堂、東堂、西堂祭拜。此外,在第四章說明婚禮

「完(還)神」時、喪事行「孝子禮」時、祭祖時及廟堂節慶時都會行三獻禮,

並錄出各種禮式儀節。

總之,該論文偏重三獻禮的程序內容和音樂配合,對三獻禮的淵源、意義 並未作探討。惟自該論文得到兩點啟示,其一是南部地區(高雄美濃)的客家 族群同樣遵行傳統三獻禮儀;其二為從其採集資料顯示,客家族群不論喪葬或 祭祀場合均適用三獻禮。至於所謂「九獻禮」 ,乃祭拜神位由一個(正堂)增為 三個(正堂、東堂、西堂) ,一個神位三獻,三個神位計九獻,以進獻次數為名,

稍嫌不夠深入,事實上其行禮儀節皆以「初獻」、「亞獻」、「終獻」為名,所謂

「九獻禮」 ,以其基本結構言,仍係屬「三獻禮」 。

(三) 《吳招鴻(阿梅)之新興八音團及其客家八音技藝研究》

湛敏秀(2000)在該論文第四章「歲時祭儀」一節中提到,吳阿梅在其五十 餘年的做場生涯中,在文昌廟「文昌帝君」誕辰日,例行以三獻禮奉祀之;在 內埔的慈濟宮,亦以三獻禮慶賀「媽祖」誕辰;中元節在萬應公廟做「普渡」 , 如有行禮就是行三獻禮;還有就是「忠義祠」義民廟,每年春、秋兩祭,以簡 單隆重的三獻禮進行祭拜。文末錄有六堆地區客家人的三獻禮祭儀過程。另外 在「生命禮俗」一節,談及娶親祭祖時亦要行三獻禮。在喪葬禮儀部分,有行

「孝子禮」 、 「族戚禮」 ,惟未錄出儀節程序,不知禮儀全貌。其他章節皆係禮儀 與八音配合的敘說。

綜括言之,該文旨在談論「八音」技藝與地方禮俗之關係,研究重點是在 音樂部分,對三獻禮之意義或淵源並未作探討。該論文對本研究之啟示:再次 說明三獻禮為客家地區民眾所普遍使用,其所輯錄之六堆地區客家人的三獻禮 祭儀,是探究三獻禮內容與特色之重要參考。至於喪禮部分,若只如該文所描 述情節,應非屬三獻禮,何以有此變化?已非本研究討論範圍。

(四) 《台灣南部美濃地區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

柯佩怡(2003:5-6)在該論文第一章第一節,談及「何謂三獻禮」時,引 用《中國禮儀大辭典》的解釋,認為三獻是「祭祀禮儀」 ,具有兩種意義: 「 (一)

是指祭祀中獻酒三次,第一次稱『初獻爵』 ,第二次稱『亞獻爵』 ,第三次稱『終

獻爵』 ,合稱『三獻』 。起於《周禮》 。 (二)三獻又指祭祀中所獻三種牲體。 《禮

(6)

記.郊特牲》曰: 『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熟。』 」

茲針對該論文稱「三獻是『祭祀禮儀』 」 、 「三獻又指祭祀中所獻三種牲體」

兩種說法分析如後。依《周禮.春官》(1979)記載,禮分吉禮、凶禮、賓禮、

軍禮、嘉禮,祭祀之事屬於吉禮,喪葬之事屬凶禮。另據《大唐開元禮》 (蕭嵩,

清初抄本)第一四八卷〈凶禮〉 「六品以下喪之三」篇章,解說「祔祭」之禮,

由主人等初獻、亞獻與終獻;再據《新唐書》 (歐陽修等,1962)

〈禮樂志凶禮〉

篇,談「諸臣之喪」至「祔廟」一節,亦由主人等初獻、亞獻與終獻。 《家禮大 成》 (呂子振,1990) ,在卷八「喪祭八禮」的卒哭禮中,提及「行禮四拜,三獻,

進飯,點茶」之儀節。又據《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 (盧仁淑,1983)

研究顯示,文公家禮在葬禮之虞祭(三次) 、卒哭、祔廟、小祥、大祥、禫祭等 章節,皆有行三獻項目。再查今人專書論文,如《重整適用家禮》 (徐輝,1984)、

《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 (徐福全,1984) 、 《臺灣的客家禮俗》 (陳運棟,

1991) 、 《從客家人喪葬禮儀看孺家禮制的沿革》 (吳韋璉 1999)等,亦皆記載客 家族群在喪葬儀式中使用三獻禮的事實,依上述證明三獻不只是祭祀禮儀,也 是喪葬禮儀。

其次,探究《禮記.郊特牲篇》 「郊血,大饗腥,三獻爓,一獻熟」之意涵,

根據王夢鷗(1969:414) 《禮記今註今譯》之譯註,其意義為:祭天用牲血,祭 祖廟用生肉,祭社稷用半生不熟之肉,小祀用熟餚。 「三獻爓」的解釋,乃指祭 社稷要用半生不熟的肉,並非「指祭祀中所獻三種牲體」 。總之,該論文對「三 獻」的意涵猶未釐清,至後續有些論點頻頻偏離原旨,容後有關章節再舉出說 明。

第二節 傳統禮儀與三獻禮

本節有四目,首先談及傳統禮儀之分類情形;其次介紹傳統祭祀活動中的 三獻禮;接著討論傳統喪葬儀式中的三獻禮;最後說明釋奠禮的特殊意義。

壹、傳統禮儀之類別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譽,因此傳統禮儀內容十分豐富。在過去漫長 的年代裡, 「禮」被視為一種制度規範,全面制約人們的思想、言論和行動,中 國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禮制的歷史。禮泛指政治制度、社會價值觀念等,

而禮儀則是禮的具體形式表現。禮儀是依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的程

序(葛晨虹,2001) 。不同的禮有不同的形式,根據《周禮》 (1979)記載,禮依

性質分成五大類,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統稱為五禮。五禮之用

(7)

途,在《周禮》(1979)

〈大宗伯〉篇亦有解說:「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以凶

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 。吉禮,為祭祀 之禮;凶禮又分為喪禮、荒禮、弔禮、襘禮、恤禮五種;賓禮,指諸侯對朝廷 覲見、相互間會盟時的禮節,賓禮包含春朝、夏宗、秋覲、冬遇、時會、殷同、

時聘、殷頫等八項;軍禮,是指有關軍事活動的典禮,軍禮又分為大師、大田、

大均、大役、大封等五項。嘉禮,是指人際溝通、聯絡感情的生活禮儀。嘉禮 分為飲食、婚冠、饗宴、賓射慶賀等項。

吳安安(2000)在《五禮名義考辨》的研究指出,先秦有以「吉凶」分禮和 用「類名」分禮的現象。以「吉凶」判分時,凶禮主要指喪葬之禮,吉禮則囊 括凶禮以外的所有禮儀。用「類名」區分是採用祭祀、喪葬、軍旅、事生、賓 客等類名劃分。本研究旨意在探究喪葬、祭祀禮儀中的三獻禮,範圍界定限於 祭祀與喪葬禮儀,近似「類名」區分的祭祀、喪葬兩類,所以將針對該兩方面 禮儀,作較廣泛的蒐集與討論。

貳、傳統祭祀活動中的三獻禮

傳統祭祀活動項目繁多,規模不一,程序有別,三獻禮為其連續儀式之一,

首先瞭解傳統祭禮之概況,接著闡明三獻禮在傳統祭祀活動中的地位。

一、傳統祭禮概況

祭禮亦稱吉禮,古代對祭祀活動都極為重視,認為是國家大事,所以將吉 禮擺在五禮之首(《禮記.祭統》 ,1979)。祭祀活動有三種作用,一是祈求,二 是報恩,三是消弭災禍(《禮記.郊特牲》 ,1979)。祭祀者之社會地位不同,祭 祀的對象也不同,譬如: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諸侯方祀,

祭山川,祭五祀;大夫祭五祀

5

;士祭其先( 《禮記.曲禮下》 ,1979) 。祭祀的項 目,因朝代更迭,有的被廢止,有的被新設,所以祭祀的對象,歷代不太相同。

例如隋朝將祭祀對象分大、中、小祀

6

三類,如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 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爲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爲中祀,司中、司命、

風師、雨師及諸星、諸山川等爲小祀(魏徵,1962)。唐代之祭祀對象,大祀有 六,中祀十七,小祀十有六項(歐陽修等,1982)。宋朝時歲之大祀三十,中祀 九,小祀九,期間亦曾數度更迭(脫脫等,1982)。明代祀事,每歲常行者,大

5 「五祀」指祭五種地神:春神句芒、夏神祝融、中央后土、秋神蓐收、冬神玄冥。即春祭戶,

夏祭灶,季夏祭中霤(ㄌㄧㄡˋ),秋祭門,冬祭行。

6 《周禮•春官•肆師》:「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幣。立小祀,用牲。」

《隋書•卷六禮儀志一》:「大祀養牲,在滌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

《舊唐書•卷二十一禮儀一》「大祀散齋四日,致齋三 日。中祀散齋三日,致齋二日。小祀 散齋二日,致齋一日。」<卷二十二禮儀二>:「大祀籩、豆各十二,中祀各十,小祀各八。」

(8)

祀十有三,中祀二十有五,小祀八項,另有非常祀而間行之者(張廷玉,1982)。

清代祀典,大祀十有三;中祀十有二;群祀五十有三(柯劭忞,1962)。

傳統祭祀活動主要有祭宗廟、祭社稷、祭天地等。宗廟,古稱祖廟、太廟,

是供奉祖先的場所,無論天子、諸侯都立有宗廟,惟依禮制地位高下,廟數多 少不一。 《禮記.王制》(1979)篇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 一廟,庶人則祭於寢。」社稷,是指土神社和穀神稷,所以祭祀土神、穀神的 地點就稱為社稷,祭祀活動一般在「社稷壇」上進行。古代統治者之宗廟和社 稷,被視為國家之象徵,所謂「左宗廟,右社稷」 (《禮記.祭義》 ,1979)即是,

原則上社稷壇建於宮前右側,與宮前左側太廟相互對稱。祭天地又叫「封禪」 , 祭天稱封,祭地為禪,封禪是古代十分隆重的儀式。 「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

大夫祭五祀。」 ( 《禮記.王制》 ,1979)所以封禪是帝王的權力。封禪舉辦地點,

「封」在泰山山頂上, 「禪」則在泰山山腳下舉行。

古代祭祀宗廟的時機,除固定的祭祀時間,如月祭和一年四時之祭外,若 發生重大事情,如農事問題、皇帝登基、戰爭等,必須祭告宗廟。 「天子諸侯宗 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 《禮記.王制》 ,1979) 。社稷的祭 祀,主要是為了祈求五穀豐登,配合農事或其他重大活動舉行。祭天地的封禪 儀式,舉行時間則沒有嚴格的規定。南宋之後,封禪與一樣是祭祀天地的「郊 祀」活動合而為一;到明、清兩代,則先後在京城建立地壇與天壇,分祭地與 天。

祭祀的方式,於《禮記.祭法》 (1979)亦有記載: 「燔柴於泰壇,祭天也;

瘞埋於泰折,祭地也,用騂犢(小黃牛) 。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

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

四坎壇,祭四時也。」不同的祭祀,有不同的儀式,不過各種祭祀活動,有其 共通之處,即祭祀之前都要進行齋戒,齋戒前沐浴更衣,靜心養性。齋戒時間 為十天,即所謂「七日戒,三日齋」 ,隨同時代演進,齋戒時間逐漸減至五天或 三天,甚至更短時間( 《禮記.祭法》,1979) 。天子祭五獄名山,可比照三公宴 饗時所用的牲幣粢盛籩豆爵獻的數量,行九獻;祭四瀆大川,可比照諸侯宴饗,

行七獻( 《禮記.王制》,1979)。祭宗廟的方式,首先牽牲進廟,在庭中告神;

接著供獻毛血,又在室中告神;後來進供熟體,再在堂上告神,一獻再獻,三 次告神,表達對祖先的虔誠敬意( 《禮記.禮器》 ,1979) 。參與祭祀的執事官員,

時代愈晚,用人愈多,有虞氏祭祀只用五十人執事,夏后氏加上一倍的人,殷 商時又加上一倍的人,到周朝則用三百人執事,由此看出先人對祭祀之重視( 《禮 記.明堂位》 ,1979)。

祭祀時必須有「犧牲」作為供品。犧是指毛色純正的牲畜,牲是指牛、羊、

(9)

豬等。 《禮記.曲禮下》 (1979) : 「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 羊豕。」祭祀因對象不同,其供品也不一樣,如《禮記.王制》 (1979)所述: 「天 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 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

另外,牲血、內臟也用為祭祀供品,如「郊祀」祭天用牲血( 《禮記.禮器》 ,1979) , 夏朝祭心,殷商祭肝,周朝祭肺等(《禮記.明堂位》 ,1979)。祭祀用毛血,是 告神以祭牲體內及全身之物,重視其內外皆完好的意思。祭祀用鮮血,也有生 氣旺盛的涵意。用牲之肺、肝、心來供神,乃注重其為生氣所憑藉的主要器官

( 《禮記.郊特牲》 ,1979)。

祭祀活動所陳設或使用的器皿,按種類可分為容器、酒器、水器、食器、

烹煮器等。這些器具起源於古時人們的生活用具,起先是陶器、石器或玉器,

後來則用鐵器或青銅器。依據朱筱新(1994)的研究,這些器皿使用在祭禮儀式,

成為禮的象徵,作為社會等級貴賤的標誌。烹煮器用於盛或煮牲肉,有鼎、鑊、

(ㄗㄥˋ)

、鬲

(ㄍㄜˊ)

等,以鼎最重要,是統治權的象徵。食器用於盛放黍稷 稻粱等熟食,有簠

(ㄈㄨˇ)

、簋

(ㄍㄨㄟˇ)

、敦、豆、盞等。水器包括盤、盆、

(ㄧˊ)

、鑑等。匜是專供盛水沖手用之器皿。酒器有角、觚

(ㄍㄨ)

、觶

(ㄓˋ)

、 觥

(ㄍㄨㄥ)

、斝

(ㄐㄧㄚˇ)

、尊彝等。容器為盛酒或水有盉

(ㄏㄜˊ)

、尊、罍、

壺等。周代祭祀所穿的服裝是玄衣、纁裳,玄是黑色或黑紅色,纁是紅色。當 時社會階級嚴明,不同等級者著用不同衣裳,依《周禮.春官宗伯》 (1979)規 定: 「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生,則袞 冕;享先公、饗、射,則鷩

(ㄅㄧˋ)

冕;祀四望山川,則毳

(ㄘㄨㄟˋ)

冕;祭 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群小祀,則玄冕。」 「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

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 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天 子祭祀用服飾,與貴族大致相同,惟一的區別在冠上的冕旒,天子袞冕為十二 旒,鷩冕為九旒,毳冕為七旒,希冕為五旒,玄冕為三旒。其他貴族冠上冕旒,

則依等級遞減。

綜上所述,古代對祭祀禮儀極為重視,朝廷及地方都設有司禮之官,把祭 祀對象分成大祀、中祀、小祀三類,祭祀者因社會地位不同而祭拜不同的對象。

祭祀活動是一連串的儀式,如在祭拜之前要進行卜日、齋戒、陳設、省牲器等,

而主要的進獻行禮儀式,則設計在活動末段,它是祭典的高潮,也是整體表現

的重點。又行禮進獻的次數,往往被用為衡量祭祀對象高貴與否的標準,譬如

九獻之禮高於七獻,七獻又大於五獻、三獻,小祀則用一獻等。供品亦視祭祀

對象的不同而分大牢、少牢、牲血、內臟、五穀、魚、禽等。祭祀陳設或使用

(10)

的器皿,祭祀者所穿著的服飾,既為禮的象徵,也作為社會等級的標誌。

二、傳統祭禮中的三獻

古代三獻禮式在中央及地方的各種祭祀場合,均普遍被使用,尤其重大之 祭典,如歷代官方極重視的郊祀(祭天地) 、時享(四時祭祖廟) ,由皇帝親祀,

必行三獻方稱隆重,這從歷代史料古籍均可看出。 《舊唐書.禮志》 (劉昫等,1962)

指出「凡祭享有司行事,則太尉奠瓚幣,司徒拜俎,司空掃除,太尉初獻,太 常卿亞獻,光祿卿終獻。」唐德宗貞元六年(790) ,於南郊祭祀天地,詔以皇太 子為亞獻,親王為終獻。《新唐書.禮志》 (歐陽修等,1982)記載:「凡祭祀之 節有六,一曰卜日,二曰齋戒,三曰陳設,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晨祼) , 六曰進熟(饋食) 。」遇「進熟」一節,由皇帝初獻,太尉亞獻,光祿卿終獻。

《宋史.禮志》(脫脫等,1982)敘說:神宗元豐六年(1083)冬至,皇帝親祀 昊天上帝於圜丘(郊祀) ,以太祖配,禮行三獻之儀。 《元史.祭祀志》 (宋濂,

1982)錄有郊祀儀注,郊祀項目有十:一曰齋戒,二曰告配,三曰車駕出宮,四 曰陳設,五曰省牲器,六曰習儀,七曰奠玉帛,八曰進饌,九曰望燎,十曰車 駕還宮。於「進饌」一節,由皇帝初獻、亞獻和終獻;若攝祀,則由太尉初獻。

時享儀之目有八,三獻禮於「酌獻」一節進行;若攝祀,亦由太尉初獻。 《明史.

禮志》(張廷玉,1982)記載明代郊祀,祀昊天上帝於圜丘,由皇帝親臨三獻,

初獻祭酒奠爵,亞獻酌醴齊,終獻酌盎齊。清初郊祀之儀,由皇帝親祀行三獻,

其儀節略為迎神、燔柴、升壇、上香、三跪九叩禮、奠玉帛、進俎、行初獻禮、

讀祝、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飲福受胙、三跪九叩禮、徹饌、送神、望燎、禮 成(柯劭忞,1962)。

另據《臺灣府志.典禮卷》(余文儀,1962)祭祀先農之「耕耤」禮,為雍 正五年(1727)頒行之禮儀,祭祀日期為每年十月初一日,祭品有帛一、羊一、

豕一、鉶一、簠一、簋一、豆四等。祭祀用器物:農具赤色、牛黑色、耔種箱 青色。祭日由巡臺滿漢御史、總鎮、巡道、知府率屬官到壇致祭,禮行三獻。

其行禮程序略為:盥洗、執事者各司其事、主祭官就位、培祭官就位、瘞毛血、

迎神、安神、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送神、焚祝、

禮畢。當時,府州縣皆設有社稷壇,於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行祭,其儀節略為:

執事者各就位、瘞毛血、迎神、行初獻禮、盥洗、奠帛、讀祝文、行亞獻禮、

行終獻禮、飲福受胙、撤饌、送神、焚祝、’望瘞、禮畢。《臺灣府志.祠祀志》

尚記載:澎湖廳祀「關帝」 ,歲凡三祭,儀注略為:執事者各司其事、迎神、行

初獻禮、奠帛、獻爵、讀祝文、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送神、焚祝、望燎、焚

祝帛、禮畢。澎湖廳尚祭祀「龍神」 ,其儀注為:鼓三嚴、盥洗、執事者各司其

(11)

事、迎神、上香、行初獻禮、奠帛獻爵、讀祝文、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撤饌、

送神、望燎、禮畢。

歷朝官方固沿襲三獻禮式,民間遇重大節慶亦皆以三獻為禮祭之。《家禮大 成》(呂子振,1990)卷八〈時祭儀禮〉指出,祠堂時祭,其程序儀注略謂:齋 戒、設位、陳器、省牲、滌器、具饌、習儀、盥洗、參神、上香、酬酒、進饌、

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亞獻禮、行三獻禮、飲福受胙、利成、焚祝、化紙、撤 饌、禮畢。另有祭家廟用三獻禮儀注略為:盥洗、主祭者就位、與祭者皆就位、

開門、燔柴、奠帛、行初獻禮、讀祝文、行亞獻禮、行終獻禮、進湯飯、飲福 受胙、送神、撤饌、望燎、禮成、闔門。又《新唐書.禮志》(歐陽修等,1962 版本)在「祔廟」一節載述,遷神主於廟,由主人初獻、亞獻、終獻奠爵,再 納於坎室。 《清史.禮志》(柯劭忞,1962)亦記載:品官士庶家「歲祭」,由主 人主祭,讀祝、贊禮、執爵皆子弟為之,子孫年及冠皆會祭;初獻匕箸醯

(ㄒㄧ)

醬,亞獻羹飯肉胾

(ㄗˋ)

,三獻餅餌果蔬。又在「令節薦新」儀同時薦,由主人 薦熟,子弟薦祔位,畢,讀祭文;再獻,由主婦薦飯羹;三獻,薦餅餌時蔬。

庶人家祭禮,如庶士而稍約。

盧仁淑(1983)撰寫《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論文,分前、中、

後三篇,前篇寫「有關文公家禮的研究」 ,中篇為「文公家禮的東傳及其開展」,

後篇為「文公家禮對韓國禮學之影響」 。中、後篇與本研究較無關,不予討論。

其在「有關文公家禮的研究」之祭禮篇,所舉項目如四時祭、初祖祭、先祖祭、

禰祭、忌日祭、墓祭等,經查各項祭典儀節,皆以三獻禮為主軸,形成整個典 禮儀式。該論文對文公家禮之銓釋甚為周詳,惟對禮式儀節未見任何評析。

由徐福全主稿的《臺灣民間祭祀禮儀》 (1996) ,在「祭祖禮儀」一篇,引述

《儀禮》詞句說明先秦的祭祖禮儀,以及闡釋宋代之祭祖儀節時,均詳述行三 獻禮之情節。另外,在「臺灣民間的神明與祭儀」章節中,收錄宜蘭頭城的文 昌帝君、岳武穆王誕辰、三山國王廟,義民爺等之祭典儀節

7

,可謂皆以三獻禮 為主軸。

綜上所述,傳統祭禮實際上是一連串的活動,以盛唐祭禮為例,其祭祀節 目就分成六個階段:卜日、齋戒、陳設、省牲器、奠玉帛(若宗廟,曰晨祼)

和進熟(若宗廟,曰饋食) ,而祭祀當日所進行的,只有奠玉帛和進熟兩項,其 餘都是事前的準備工作。祭祀儀式末節「進熟」時,方進行初獻、亞獻、終獻 之進獻儀式。祭儀中因具初、亞、終三獻之特徵而有「三獻禮」之名稱,語云

7 文昌帝君、岳武穆王誕辰祭典儀節類似釋奠祭孔儀式;三山國王廟祭典儀節與陳運棟(1991:

148-150)宮堂用三獻禮雷同;義民爺祭典儀節亦與陳運棟(1991:174-179Z)枋寮義民廟九獻 大禮引自同源。

(12)

「禮成於三,無三不成禮」,「三獻禮」也因其特色而成為世代遵循、永續不絕 的禮儀範本。其次,還可瞭解三獻禮在古代,無論朝野官民皆遵循奉行,不但 國家祭典、家廟時享,連庶民歲祭節令,皆遵行三獻禮,皆以行三獻禮為表示 崇高之敬意。在傳統禮儀中,三獻禮式可謂無處不在,無祭不用。三獻禮是傳 統祭儀的主要部分,亦是傳統禮儀的精華所在。

參、傳統喪葬儀式中的三獻禮

依《周禮》 (1979)的記載,凶禮分為喪禮、荒禮、弔禮、襘禮、恤禮等五 目,故喪禮屬凶禮之一,凶禮則以喪禮為首要。傳統喪禮繁文縟節,三獻禮也 只在其中某節目中出現,要瞭解喪葬儀式中的三獻禮,首先探詢傳統喪禮概況。

一、傳統喪禮概況

喪禮是人死後執行的一種禮節,因此其儀式亦是分段進行,大致可分為入 斂、殯、下葬、服喪等階段。古時,臨終之人,要用極輕綿布置其口鼻上,察 看是否已亡,即《禮記.喪大記》 (1979)所說「屬纊以俟絕氣」 ,一旦死亡,應 先為其招魂,然後才開始辦理喪事。君王招魂之禮,要在國君生前常去的地方,

比如寢宮、辦事處、祖廟、庫門、四郊等地( 《禮記.檀弓上》,1979)。在喪禮 程序中只有哭在招魂之前即開始,必先招魂才能開始辦喪事。招魂之後,接著 楔齒、綴足、帷堂、沐浴、飯含、設飾、穿衣(《禮記.檀弓上》 ,1979),都是 在初喪後連續進行的節目。

小斂是給死者穿衣裹衾

(ㄑㄧㄣ)

,大殮是指將屍體放入棺裡。入斂穿著的衣 服皆有規定,依《禮記.喪大記》 (1979)記載,小殮的衣服用十九套,惟覆蓋 的衾被質地顏色因階級而有別。大斂用的衣服,君王一百套,大夫五十套,士 三十套。小殮在臥房內進行,大斂則在堂前東階上舉辦。凡婦女之喪,皆依其 夫爵位之高低為禮(《禮記.雜記》,1979)。 「在床曰屍,在棺曰柩」,大斂之後 死者裝進棺材,則重棺稱為柩( 《禮記.問喪》 ,1979)。

殯,即停棺待葬。停棺期間,死者家屬輪流侍候柩側,稱為「守靈」 ,直到 入葬為止。在殯期,朝奠在日出之時,夕奠在日將末時。殯的時間長短不一, 《禮 記.王制》 (1979)記載: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

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停棺之儀式, 《禮記.喪大記》 (1979)

亦有載述。

殯期以示喪或報喪訃文告知親友,報喪或祭拜時稱呼用語, 《禮記.曲禮》

(1979)有詳細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

死。」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

(13)

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壽考曰卒,短折曰不祿。」 「天子之 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有關誄弔之議,

誄文是長輩書寫之祭文,故有「賤不誄貴,幼不誄長」之說,古代天子最尊,

無人能為之誄,故要由臣子告天,用天的名義來誄天子。至於平輩之間相誄,

也是一失禮行為,應請誄於尊長,再以讀誄( 《禮記.曾子問》,1979)。古有三 種死亡方式「不弔」之說,因畏懼而自殺的不弔;不當心被壓死的不弔;去游 泳給淹死的不弔(王夢鷗,1969)。喪事以右為尊,左為卑(《禮記.檀弓下》,

1979) 。祭祀時家屬自稱孝子孝孫,居喪時則稱哀子哀孫( 《禮記.雜記下》 ,1979) 。 出葬時,棺材四周掛著帷幔,吊掛著代表死者地位的裝飾品。君王棺柩,

將六條淺絳色的帛帶伸出帷外;大夫棺柩,有四條帛帶伸出帷外;士有兩條伸 出帷外的帛帶,讓送葬的人牽引。在出葬時去弔喪,要幫忙拉柩車;如果送喪 到墓穴,必要執紼幫忙入葬(《禮記.檀弓下》,1979)。若同時遇二親人喪事,

下葬時恩輕者先葬恩重者後葬;奠祭時則恩重者先拜恩輕者後拜(《禮記.曾子 問》 ,1979) 。喪事在南牖

(ㄧㄡˇ)

下含,在寢中當戶處小殮,在阼階主位大殮,

在西階客位停柩,在廟堂階下祖奠,然後出葬於墓地,喪禮每經一過程,則死 者逐漸遠離,使孝子能逐漸適應喪親劇變,因此有「喪事有進而無退」之說( 《禮 記.坊記》 ,1979)。

送葬之後尚要為死者服喪,服喪是對死者懷念的方式,其範圍包括死者的 配偶、子女及其晚輩親屬。穿喪服顯示與死者親疏關係外,也表示喪期長短不 同。喪服種類穿著時機在《儀禮•喪服》(1979)有詳細規定,喪服種類分斬衰 裳、疏衰裳齊、大功布衰裳、小功布衰裳、緦麻五種。以喪期分, 「斬衰裳」一 律三年; 「疏衰裳齊」喪期有三年或期(一年) ; 「大功布衰裳」喪期有九月、七 月或三月;「小功布衰裳」喪期五月或三月;「緦麻」喪期三月。所謂「再期」

之喪,是頭尾算三年; 「期」之喪,頭尾算二年;九月七月之喪,算三季;五月 之喪,算二季;三月之喪,算一季(《禮記.喪服小記》 ,1979)。喪服制度訂立 原則有六,一是依血統親疏,二是依社會關係,三是依名份,四是依子女出入,

五是依成人與否,六是為間接關係而訂立。因間接關係所訂立者又稱「從服」 ,

「從服有六:有屬從,有徒從,有從有服而無服,有從無服而有服,有從重而 輕,有從輕而重。 ( 《禮記.大傳》 ,1979)」

除穿喪服外,重喪須持孝杖,死者為男性時,持竹做的「苴杖」 ,女性則用 桐做的「削杖」 。持杖的源由是,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喪三年,身體羸弱,

以杖扶持病體( 《禮記.問喪》 ,1979) 。持杖與否的禮節,在《儀禮.喪服》 (1979)

講得很清楚,譬如:諸侯爲天子,父爲長子,妻爲夫,妾爲君,子爲父等,持

「苴杖」;父卒爲母,母爲長子,父在爲母,出妻之子爲母等,持「削杖」。夫

(14)

爲妻服喪,若父母健在,不持杖,見弔客亦不磕頭(《禮記.雜記上》,1979)。

即使只有母在,亦勿須磕頭。

奔喪之禮,奔父母之喪,望其國境而哭;齊衰望鄉而哭,大功望門而哭,

小功至門而哭,緦麻即位而哭( 《禮記.奔喪》,1979)。喪期不同其表現悲哀的 哭聲亦不同, 「斬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齊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 而哀;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服喪的人在言語上表現悲哀的方式也不一樣: 「斬 衰,唯而不對;齊衰,對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議;小功緦麻,議而不及樂。」

服喪者尚要遵守禁食之禮,服斬衰、禁食三日,服齊衰、禁食二日,服大功、

禁食三頓,服小功緦麻、禁食兩餐,參與入斂者,也要禁食一餐( 《禮記.閒傳》,

1979)。

由上所述,得知當時傳統喪禮之制定鉅細靡遺,從天子到庶人,從初喪到 虞祭(做七) ,有關人、事、物、時都有詳盡規範。傳統喪禮之用語、詞意,例 如正寢、沐浴、穿衣、小殮、大殮、示喪、報喪、喪期、服制、承服、哀章、

出殯、掩壙、虞祭、小祥、大祥等,與現今客家喪葬儀式所使用者有何差異?

傳統喪禮程序,除了受客觀條件影響必要遷廢者外,與客家喪禮現有項目比較,

有何不同?都是本研究必須探究的課題。

二、傳統喪禮中的三獻

《續通典》 (曹仁虎,1988)卷七十九〈凶禮篇〉 ,虞祭、卒哭祭、祔祭、小 祥、大祥、禫祭等章節,敘說宋、明兩代朝廷喪禮中行三獻禮情形。 《續通典》

引司馬光書儀之虞祭程序略為:執事者陳器、奉饌、主人進詣靈座前、跪酹酒 初獻、讀祝、主婦亞獻、親戚一人或男或女終獻、主人以下皆出、祝闔門、祝 啟門、主人以下入哭、撤饌、祝埋魂帛。

《大唐開元禮》 (蕭嵩,清初)第一四八卷〈凶禮〉篇, 「六品以下喪之三」

章,說明「祔祭」之禮,由主人初獻,亞獻與終獻由親賓充之。其程序略為:

就位、再拜、掌饌、盥洗、酌酒、奠爵、初獻、讀祝文、亞獻、終獻、徹饌。

《新唐書》 (歐陽修,1982)卷二十〈禮樂志〉 ,談「諸臣之喪」至「祔廟」

(遷神主於廟)一節,亦由主人等初獻、亞獻與終獻。其程序略為:就位、再 拜、盥手、洗爵、酌酒、奠爵、初獻、讀祝文、盥手、洗爵、亞獻、盥手、洗 爵、終獻、徹饌。

張長臺(1990)撰《唐代喪禮研究》論文,分上下兩編,上編「開元禮喪葬 儀節研究」 ,研究範圍始於諸品官之「初終」 ,止於「虞祭」 ,其內容即談喪禮與 葬禮範圍,全編共六十一小節,全文並無三獻禮之敘述。倒是在編末「補述」

部分,錄有元陵儀注皇帝喪禮中「虞祭」一節,其程序略為:就位、進饌、初

(15)

獻奉奠、讀祝文、再拜、 (太尉)亞獻、終獻、再拜、禮畢。下編「唐代喪葬禮 俗研究」 ,主要內容在探討唐人實際表現之喪葬禮俗,談唐人的墓葬、隨葬品、

論厚葬之風等,但未觸及行禮儀節。

盧仁淑(1983)撰《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論文,在前編「有關 文公家禮的研究」中,葬禮之虞祭(三次) 、卒哭、祔廟、小祥、大祥、禫祭等 章節,皆有行三獻儀節。舉虞祭(初虞)儀節為例,其程序為:執事者陳器、

具饌、祝出神主於座、主人以下皆入哭、降神、祝進饌、主人初獻、主婦亞獻、

親賓終獻、侑食、主人以下皆出、祝闔門、祝啟門、主人以下入哭、辭神、祝 埋魂帛、罷朝夕奠,遇柔日再虞,遇剛日三虞。並舉虞祭初獻祝詞例為: 「日月 不居,奄及初虞,夙興夜處,奄及不寧,謹以潔性柔毛、盛醴,齊哀薦祫

(ㄒㄧ ㄚˊ)

事,尚饗。」上列說明南宋時期,三獻禮儀通行於百姓人家之喪葬場合。

綜上所述,傳統喪葬禮儀確有行「三獻」之事實,並且上自皇帝下至庶民,

無論朝臣或百姓,遇喪葬事宜皆適用三獻禮儀。以上資料顯示,傳統喪禮行三 獻的時機,有的從「虞祭」 、有的自「祔廟」開始,其共通處是都在殯葬之後才 用三獻禮,這點與客家禮俗在殯葬前行三獻禮顯著不同(吳韋璉,1999;陳運棟,

1983,1991)。

肆、釋奠是典型的三獻禮

古代學校禮儀制度,主要內容包括釋奠禮、束脩禮、釋菜禮及視學禮,其 中又以釋奠禮最為重要(林來,1995)。釋奠與三獻禮的關係,從古籍載述或各 朝留下的禮儀情節,可瞭解梗概。歷史上唐代為盛世,典章制度完備,在釋奠 方面多所變革、定制,茲以唐代為中心,分唐代以前、唐代以後及現代的釋奠 三段說明。

一、唐代以前的釋奠

釋奠原屬朝廷的祭祀活動,據《後漢書•禮儀志》(范曄,1982)記載,東 漢明帝永平二年(59),詔於郡、縣、道學校,祀聖師周公、孔子,此為地方學 校祀孔之始。自魏晉以後,實施聖師孔顏之制,進而在學校建立孔廟,據高明 士(1999)考證,可能始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 。魏齊王正始中,齊王每 講經,遣太常釋奠先聖先師於辟雍

8

(沈約,1982) 。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485),

釋奠設軒懸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蕭子顯,1982)。又依《隋 書•禮儀志》(魏徵,1962)記載,南朝梁武帝天監八年(536),皇太子釋奠,

著絳紗襮,樂用軒懸,預升殿坐者,皆服硃衣。北齊制,新立學,必釋奠禮先

8 辟雍:古時天子所設之大學。

(16)

聖先師,每歲春秋二仲,常行其禮。天子每講經畢,以一太牢釋奠孔父,配以 顔回,列軒懸樂,六佾舞。隋代,國子寺每歲以四仲月上丁,釋奠於先聖先師;

州、郡學則以春秋仲月釋奠。

總之,唐代之前,原在闕里舉行的祀孔,此時始行於太學。祭祀聖師的活 動亦由中央太學擴展到郡、縣、道學校。釋奠祭品用太牢,列軒懸樂,六佾舞。

釋奠的時機,在學校新成立時,必行釋奠,而常行之禮,則在每歲的四仲月上 丁日,春秋或四季行之。祀孔儀節未察有記載,惟依《頖宮禮樂疏》 (李之藻,

1970) 〈三獻詁〉說法,漢代以後,如南北郊、宗廟、社稷等大祀,皆用「三獻」,

加上歷代釋奠恆由皇帝或皇太子親祀,必然極為重視釋奠儀節。

二、唐代及其以後的釋奠

據《唐書.禮樂志》 (歐陽修,1982)唐高祖時以周公爲先聖,孔子配。太 宗貞觀二年(619) ,改以孔子爲先聖,顔回配享。貞觀二十一年(637) ,國學釋 奠以祭酒為初獻、司業為亞獻、博士爲終獻。州學以刺史、上佐、博士三獻,

縣學以令、丞、主薄若尉三獻。此為國學遣官釋奠、州縣守令主祭之始。高宗 顯慶二年(657) ,確立周公配武王,以孔子爲先聖。玄宗開元七年(719) ,皇太 子齒胄于學,謁先聖,詔宋璟亞獻,蘇頲終獻。開元二十七年(739) ,詔夫子可 諡曰文宣王,以其嗣爲文宣公,二京國子監、天下州縣夫子始皆南向,以顔淵 配。二京之祭,牲太牢、樂宮懸、舞六佾矣。州縣之牲以少牢而無樂。唐代國 學釋奠歸類中祀,地方州縣釋奠則屬小祀。

宋、金釋奠,因循唐制。宋代學制承襲唐代傳統,在學校中設孔廟並行學 禮(周愚文,1996) 。 《宋史.禮志》 (脫脫等,1982)記載,真宗景德四年(1007),

釋奠以刺史爲初獻,上佐爲亞獻,博士爲終獻。詔州縣釋奠,以刺史、縣令為 初獻,上佐、縣丞為亞獻,州博士、縣主簿為終獻。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追封叔梁紇爲齊國公,為孔父封爵之始。三年(1010),依判國子監孫奭言,以 太尉、太常、光祿卿為三獻。又命崇文院刊釋奠儀注及祭器圖,頒之諸路。神 宗熙寧五年(1012),詔以衣服制度頒使州縣,凡獻官、祝、禮,各服其服,以 盡事神之儀。神宗元豐七年(1084) ,以孟子配享文宣王。崇寧三年(1104) ,詔 群雍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為大成殿名之始。崇寧五年(1106) ,大晟樂成,

上丁釋奠,奏於堂上,以祀先聖。此為後世釋奠用樂,以迄於今。度宗咸淳三 年(1267) ,孔廟四配、十哲位,至是齊備。另據《金史.禮志》 (脫脫等,1982)

記載,金大定十四年(1174) ,禮官參酌唐「開元禮」 ,定擬釋奠儀數。禮行三獻,

以祭酒、司業、博士充。承安二年(1197) ,章宗親祀,以親王攝亞、終獻。 《元

史.祭祀志》 (宋濂,1962)文載,武宗至大元年(1308) ,加號先聖曰「大成至

(17)

聖文宣王」 。仁宗延祐三年(1315),釋奠以顔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

依《明史.禮志》(張廷玉,1982)記載:太祖洪武元年(1368)定制,每 歲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於國學;以丞相初獻,翰林學士亞獻,國 子祭酒終獻。四年(1371),禮部奏定儀物。改初制籩豆之八爲十,籩用竹。樂 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二十六年(1394),頒大 成樂於天下。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增樂舞爲八佾,籩豆各十二。孝宗弘治 九年(1496) ,增樂舞爲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嘉靖九年(1530) ,於孔子神位 題「至聖先師孔子」 。四配稱復聖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 哲以下凡及門弟子,皆稱先賢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某子。春秋祭祀,

遵國初舊制,十籩十豆。天下各學,八籩八豆。樂舞止六佾。嘉靖十年(1531),

建啓聖公祠,春秋祭祀,與文廟同日。萬曆二十三年(1595),又定每歲仲春、

秋上丁日禦殿傳制,遣大臣祭先師及配位。其十哲以翰林官、兩廡以國子監官 各二員分獻。司府州縣衛學各提調官行禮,牲用少牢,樂如太學。明代釋奠,

類屬中祀,其主祭則「傳制特遣」 ,即由皇帝降香遣官祭拜。釋奠祭器、牲牢曾 經數次更動。上香禮,明初祭祀皆行上香禮,洪武七年(1375)以翰林詹同言罷,

嘉靖九年(1530)復行。拜禮,明初,每節皆再拜,洪武九年(1377),命節爲 十二拜,即迎神、飲福受胙、送神各四拜。分獻陪祀,洪武七年(1375),初獻 奠玉帛將畢,分獻官即行初獻禮,亞獻、終獻皆如之。洪武二十九年(1396),

從禮臣言,凡祭皆用祭服,未入流官與九品同。

清代行釋奠禮,據《清史稿校註》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1986)載述,世 祖順治二年(1645) ,定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 ,春秋上丁,遣大學士一人 行祭,翰林官二人分獻。順治十四年(1657),以京師國子監爲大學,立文廟,

廟內有大成殿,專祀孔子。康熙十四年(1676)稱孔子為「至聖先師」。雍正四 年(1726)八月仲丁,世宗親詣釋奠;行禮二跪六拜,奠帛獻爵,改立爲跪,仍 讀祝,不飲福、受胙;尚書分獻四配,侍郎分獻十一哲兩廡。五年(1727),定 八月二十七日先師誕辰。乾隆三年(1738) ,帝親視學釋奠。入大成中門,升階,

三上香,行二跪六拜禮。正殿,分獻官升東、西階,入左、右門,詣四配、十

二哲位前,兩廡分獻官分詣先賢、先儒位前,上香奠獻畢,帝三拜,亞獻、終

獻如初。五十年(1785) ,新建辟雍成,親臨講學,釋奠如故。光緒二十年(1894) ,

帝親詣釋奠,仍用飲福、受胙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爲大祀。依禮臣具

疏,文廟改覆黃瓦,樂用八佾,增武舞,釋奠躬詣,有事遣親王代,分獻四配

用大學士,十二哲兩廡用尚書。祀日入大成左門,升階入殿左門,行三跪九拜

禮。上香,奠帛、爵俱跪。三獻俱親行。遣代則四配用尚書,餘用侍郎,出入

自右門,不飲福、受胙。闕里文廟,春、秋致祭同太學。

(18)

綜上論述,唐之後的釋奠多由皇帝或皇太子親祀。最大的變化在配享制度 之設立,唐初以顏回及門人配享,至宋以後逐漸發展成四配、十二哲、先儒先 賢位。配享的設置使得釋奠規模愈來愈盛大,明憲宗時增樂舞爲八佾

9

,籩豆各 十二,如天子之制,至清末釋奠已由「中祀」升格為「大祀」 。配享神位的增多,

亦促成「分獻」的設計,行禮時除「正獻官」外,還要分派四配、十二哲、東 西廡的「分獻官」 。釋奠可說是傳統禮儀的典範,釋奠更是典型的三獻禮式,釋 奠的發展史儼如三獻禮的進化史。

三、現代釋奠情節

臺灣的釋奠祭孔起源於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當時是以號稱「全 臺首學」的臺南孔廟為主體,其釋奠禮與當時大陸沒有太大差異,都是沿襲明 代禮制。清乾隆年間,對釋奠禮儀有較大的改變。民國以後,各地孔廟皆尊古 制祭孔,但其禮儀、祭器、頌詞、樂舞之設多已輾轉淩亂,或僅備而不隆。政 府遷台後,對祭孔大典甚為重視。民國五十九年(1970)訂定方案中,所採安和、

寧和、咸和三樂章乃洪武年間之古制,佾舞亦依據明譜研訂而成,服裝、祭器 等均參採古禮製作(桃園縣孔廟管理所,1989)。惟獻官服藍袍黑褂及行禮律用 鞠躬,則與古制有別。

現今祭孔釋奠牲牢用大祀,十籩十豆,簋簠鉶登之設,禮用三獻,舞用八 佾,樂用八音,獻官、陪祭官、執事、禮生、歌生、舞生、節生之衣冠服制,

均詳定文圖(尹德民,1999)。釋奠六奏樂章,用明洪武大成樂章:迎神奏咸和 之曲,奠帛奏寧和之曲,初獻奏安和之曲,亞獻、終獻奏景和之曲,撤饌奏咸 和之曲,送神奏咸和之曲。釋奠程序三十四節:典禮開始;鼓初嚴;鼓再嚴;

鼓三嚴;樂生佾生就位;執事者各司其事;糾儀官就位;陪祭官就位;分獻官 就位;正獻官就位;啟扉;瘞毛血;迎神;行三鞠躬禮;進饌;上香;行初獻 禮;行初分獻禮;恭讀祝文;行三鞠躬禮;行亞獻禮;行亞分獻禮;行終獻禮;

行終分獻禮;飲福受胙;撤饌;送神;行三鞠躬禮;捧祝帛詣燎所;望燎;復 位;闔扉;撤班;禮成。台北、桃園孔廟釋奠程序, 「樂佾生就位」併「執事者 各司其事」 ,實三十三節(桃園縣孔廟管理所,1989)。

9 八佾—佾指的是古代樂舞的行列。八佾是八行八列,共 64 人之舞,用來祭拜皇帝祖先,有文 舞、武舞及文武合一舞三種。祭孔用文舞,佾生分東、西兩班,由節生引領,立於丹墀(佾 舞台)左手持籥右手秉翟。翟(ㄉ一ˊ),柄長 3 尺,龍首髹金彩餘朱漆,是舞器。籥(ㄩㄝˋ) 長 2 尺,原是笛子(竹管樂器),現在也是舞器。翟、龍口上飾有三支雉尾毛。獻禮分初獻 禮、亞獻禮、終獻禮,每一獻禮有三十二節,佾生隨著獻禮之進行循環舞動,東西班佾生的

(19)

第三節 客家喪祭三獻禮

本節首先說明客家族群文化的淵源;其次就客家喪葬禮儀中的三獻禮作一 探討;最後闡明客家喪祭三獻禮的內容與意義。

壹、客家族群文化

據羅香林(1933,1950)的考證,客家人是中原漢民族的一支。客家是五胡 亂華漢族人士南遷後,相對於主戶而得的名稱。唐宋之後,由客戶形成族群。

鄧迅之(1982)認為客家是漢族的一大主流,以姓氏堂號可證明,其與南方其他 語系漢族人及土著不相符合。陳支平(1998)則認為,客家民系與南方各民系的 主要源流來自北方,客家血統與閩、粵、贛等省的其他非客家漢民的血統並無 明顯差別,客家民系是由南方各民系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他們都是中華民族一 千多年來大融合的結果。客家人的分佈地區,以廣東東北、江西東南及福建西 南部,三省邊區地帶最為集中;另外廣西、湖南、四川和臺灣等地為數亦不少;

在貴州、雲南、西康、河南、湖北、安徽、山西、陜西等地則分佈較少數的客 家人(李關仁,1973;陳運棟,1983)。遷移到臺灣的客家人,絕大部分來自廣 東東部及福建汀州一帶;其中分佈於桃園中壢至臺中東勢間的丘陵地及山谷間 的人數最多,屏東平原東側近山一帶次之,東部台東縱谷區域又次之;若以縣 市言,則遍佈於桃園、新竹、苗栗、南投、臺中、屏東、嘉義、高雄、彰化、

花蓮、臺東等縣市及臺北、高雄二直轄市(江淑美,2003;邱榮裕,1994)。

由上述得知,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其先民因受邊疆部族侵擾的影響,由 北而南,流離遷徙數萬里,歷若干朝代。所到之處自成一系,不被當地土著同 化,而終能保持原有語言和風俗習慣。客家文化即是古代唐宋之際分支的傳統 文化。以語言為例,隨著族群之遷徙而散佈、流傳,因態度保守,他們帶往南 方的語言雖經數傳,仍然保持基本面貌而鮮少改變。客家文化隨著族群遷移而 傳播,在臺灣地區落地生根,尤其在喪祭禮儀方面,幾百年來仍舊保有中原古 風。

貳、客家喪祭禮儀中的三獻禮

三獻禮為客家族群生命禮俗與祭祀儀式的重要部分,在喪葬過程,三獻禮 之後,接著是殯葬,所以三獻禮是初喪儀式的最末一節,禮畢即將下葬。另外,

歲時祭祖活動,凡族眾匯集的場合,行禮皆以三獻為主軸,三獻禮可說是祭祀 的全部。茲將有關客家三獻禮記載之專書、文章、論文分析如下。

謝樹新(1973)在《中原禮俗實用範例專輯》中說「三獻禮是祭禮的一種。」

(20)

「祭禮有單獻、三獻、九獻,儀節隆重,而無東西配者,多用三獻禮。」該文 尚錄有行禮前的準備事項、三獻禮儀程序等,從其禮儀程序可以看出整個祭典 是以三獻禮為主體。

陳運棟(1991)在《臺灣的客家禮俗》的〈歲時祭儀〉一章,蒐羅多種三獻 禮儀注。祭祀用三獻禮分宮堂、接媽祖以及祭祖三種,三種禮式開始之前先要

「告神」或「告祖」 ,接著才行三獻禮;喪葬家祭三獻禮分一堂、二堂兩式。末 節尚有所謂「九獻禮」祭祀儀節三式。另外在「喪葬禮俗」之「三獻禮」章節,

說明舉行喪葬三獻禮所需的祭品、器物、禮生人數、行禮程序,以及祭奠場所 設置情形。本書蒐羅資料甚豐,惟對三獻禮之分類稍嫌紛亂。又在《客家人》 (陳 運棟,1983)〈客家文化的探討〉章節中,談到客家喪葬祭祀時指出,依客家人 的習俗,死後都用土葬,所以出殯稱為還山, 「出殯之前必須祭奠,稱為『還山 祭奠』或『行祭』 。首先在靈柩前設案懸掛對聯,安置靈座;…喪家備少牢,房 族至親備牲禮,其餘親友備果品花圈輓聯等,行『三獻禮』」。行祭之後起棺,

抬至墓地,是為出殯。

徐輝(1984)的《重整適用家禮》書中錄有「三獻吉禮」 、 「三獻喪禮」 、 「親 友奠祭三獻」、「三堂祭聖神禮式」、「三堂祭祖禮式」、「五堂八佾大禮式」等三 獻禮儀節。三獻吉、凶禮及「親友奠祭三獻」 ,是一般民間喪葬、祭祀場合使用;

「三堂祭聖神禮式」是在敬奉神明或酬福(神)時用; 「三堂祭祖禮式」則為祭 祖之用; 「五堂八佾大禮式」為祭玉帝、天子用,其它場合不宜使用。書末尚錄 有五堂、三堂與三獻吉、凶禮的行禮圖說,具體呈現禮儀輪廓。該書在「排祭 式(家祭) 」一節,說明行三獻禮的神案佈置,獻品、祭品之擺法,並附行禮說 明及圖解。所謂排祭式即指三獻禮,行禮之前有告靈、告祖、告天地的程序,

告靈、告祖、告天地的主要內容或用意是,告訴死者當天要出殯還山,告訴祖 先和天地神明有某死者當天要出殯,並請祖神庇佑亡靈。該書三獻禮以神位(堂)

數區分,簡便明瞭。

徐福全(1996)於《臺灣民間祭祀禮儀》敘述全臺民間祭祀禮儀,在「祭祖 禮儀」章節中提出「客家之祭禮大多依循古制,行禮如儀」的見解,與本研究 看法相近,也是促成本研究的動機因素之一。節末列舉八套臺灣地區祠堂祭祖 儀節,有三套屬客家禮俗,其中兩套與《中原禮俗實用範例專輯》 (謝樹新,1973)

及《臺灣的客家禮俗》 (陳運棟,1991)中的「三獻禮儀式」雷同,另一套為該 書作者徐福全在高雄美濃所記錄,名稱「美濃客家祭祖三獻禮」,將列為本研究 探討三獻禮內容之重要參據。

陳邦畛(1992)在〈一個客家公廳落成三獻禮的參與觀察〉文章中,雖未提

及三獻禮的程序、內容,全文敘說對三獻禮的參與觀察經過,顯示整個公廳落

(21)

成儀式是以三獻禮為中心在運作,三獻禮可說即是公廳的落成典禮,其參與觀 察的經驗堪為借鏡。

吳韋璉(1999)〈從客家人喪葬禮儀看孺家禮制的沿革〉文章提到,客家喪 葬儀式在出殯前要行「三獻禮」 ,文中對行禮之準備,人、事、物、場所安排等 都作解說,文末尚錄有三獻禮儀節。該文稱,出殯前先將靈柩移於廳外,設供 桌、香案,擺上祭品,以備行三獻禮。行祭之前亦有告靈、告祖、告天神程序,

說明客家人對三獻禮之重視。

柯佩怡(2003)在《台灣南部美濃地區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論文第二 章「美濃地區的客家三獻禮」中指出,三獻禮在六龜新威、美濃、旗山圓潭的 客家聚落皆可見之,如旗山圓潭宣化堂拜關聖帝君、新威聖君聖誕、祭義塚等,

都曾用三獻禮祭拜。在美濃地區有關土地伯公的祭典或私人的家族祖堂祭祖,

也可見到三獻禮的使用,如東門莊頭伯公等。文中並解釋廟堂與非廟堂所行三 獻禮之不同。喪禮部分則記錄有三獻禮祭前儀式、正典儀式(前半段) 、六親禮、

公祭、正典儀式(後半段)等儀節。該文有所謂「九獻禮」之說,只有六龜新 威的勸善堂行「九獻禮」 。另外,結婚時也要行三獻祭祖公,儀注與非廟堂所行 三獻禮相當。其他章節皆係禮儀與音樂配合的說明。該論文指出許多三獻禮的 特點,惟未再求證它的意涵,如「九獻禮可視為三獻禮的擴張與繁化」 ,作者已 經看出異樣,仍用「九獻禮」稱呼,實不敢苟同,若「釋奠」用「十五獻禮」

或「二十七獻禮」來稱呼,那就愈來愈複雜了。

林伊文(1999)在《美濃的客家八音與傳統禮俗》論文第三章「美濃客家傳 統禮俗」之「喪葬禮俗」 ,家祭分為孝子禮、本族禮及六親禮,三者過程類似。

「歲時祭儀」提到美濃福安里玉清宮落成紀念日,每年都會舉行「九獻禮」,動 用禮生十多人,分正堂、東堂、西堂祭拜。此外,喪事行「孝子禮」時、祭祖 時及廟堂節慶時都會行三獻禮,並錄出各種禮式儀節。

湛敏秀(2000)在《吳招鴻(阿梅)之新興八音團及其客家八音技藝研究》

論文第四章「歲時祭儀」指出,在「文昌帝君」誕辰日,內埔的慈濟宮慶賀「媽 祖」誕辰,萬應公廟做「普渡」 ,每年「忠義祠」義民廟春秋兩祭,皆以三獻禮 進行祭拜。文末錄有六堆地區客家人的三獻禮祭儀。

綜上所述,客家族群民眾祭祖、祀神、歲時活動,或宗族大規模集會場合,

必循傳統舉行三獻禮。客家地區的宮廟神堂,逢拜拜、慶典等盛大活動,也以

行傳統三獻禮表示莊重。依客家喪葬禮儀程序,行三獻之後,接著出殯,所以

三獻禮是初喪儀式的終結,客家族群民眾都極為重視,形成喪禮末段的高潮。

(22)

參、客家喪祭三獻禮的內容與意義

探究三獻禮的內容要從禮式儀節著手,三獻禮式依規模大小有單堂、三堂、

五堂之分,此處僅就最基本的單堂禮為例作分析。又喪(凶)禮與祭(吉)禮 性質不同,在此分開討論。因儀節冗長,為便於比較檢討,將喪、祭禮全部程 序分成前、中、後三個段落說明。

一、三獻祭禮—吉禮

三獻祭禮儀節共約十六目,分三段討論:前段包括前奏、就位、盥洗、參 神、降神、上香祭酒;中段包括初獻禮、讀祝文、亞獻禮、終獻禮;後段包括 侑食、分獻禮、望燎、辭神、禮畢、撤收。

(一)三獻祭禮前段內容與意義

祭祀進獻前的準備動作,包括前奏、就位、參神、盥洗、降神、上香祭酒 等。其中參神,就是參見神明(主神) ;盥洗,就是洗手,準備上香。降神,請 神明(天地神)降臨接受祭拜之意。上香祭酒,主神已參見,天地客神請到,

開始上香祭酒,祭酒又稱「祭福神」或「祭茅砂」 。茲將各家儀注蒐羅比較如表 2-1。

表 2-1 三獻祭禮前段儀注比較

生 儀 注 資料 來源 通

引 通 引

通 引 通 引

擊鼓三通、掌號三聲、鳴炮三發、奏大樂、奏小樂 主祭者就位、陪 祭者就位、與祭生亦就位、執事者各司其事、盥洗

詣盥洗所(引主祭者至盥洗所) 、盥洗、復位(引贊引主祭者復位)

迎神、執事者焚香酌酒

主祭者詣□□神位前、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祭酒(主祭者沃 酒一圈於地) 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 跪、叩首、再叩首、六 叩首、起 跪、叩首、再叩首、九叩首、起(與祭、陪祭、同主祭齊 行跪拜禮,以下同)

降神

詣于降神所、降神、一揖、再揖、三揖、復位 焚香灑酒

詣于香席前、跪、初上香、再上香、三上香、灑酒 叩首、再叩首、

三叩首、高陞

謝樹新

,1973

:17-20

湛敏秀

,2000

:58-59

數據

表 2-1    三獻祭禮前段儀注比較(續)  通  引  通  引  通  引  兩傍〔大眾〕肅靜、擊鼓三通、鳴金三品、奏大樂、奏小樂、發引執事者各司其事、主祭者就位、陪祭者亦就位、序立 參神、鞠躬、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跪、叩首、再叩首、六叩首、興跪、叩首、再叩首、九叩首、興盥洗 詣于盥洗所、盥洗、平身、復位 主祭者、酌酒、焚香、降神 詣于降神所、降神、一揖、再揖、三揖、平身、復位 主祭者、酌酒、焚香、上香 詣于香席前、跪、上香、再上香、三上明香 罍酒、祭酒〔祭福神〕 獻酒、再獻酒、三獻清酒 叩首
表 2-1    三獻祭禮前段儀注比較(續)  引  通  引  孫、主祭生就位、與祭生亦就位 盥洗 詣盥洗所、盥洗、復位 降誠(神) 、主祭生參神、鞠躬、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叩首、再叩首、六叩首、起 跪、叩首、再叩首、九叩首、起主祭生焚香、禮酒、行香席禮 詣于香席前、跪、上香禮酒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陞  ,1999 :58-60 樂事生擊鼓三通、鳴金三點、奏大樂、奏小樂、連三元 主祭者就位、 與祭者亦各就位、執事者各舉其事 盥手  降神    參神、鞠躬  執事生焚香、禮酒、行上香禮  柯
表 2-2  三獻祭禮中段儀注比較(續)  通  引  通  引  主祭者、奉爵、奉祿、行中〔亞〕獻禮 詣于□□之位前、跪、奉爵、奉祿 獻酒、再獻酒、三獻清酒〔滿堂酌酒〕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平身、復位 主祭者、獻爵、獻祿、行三〔終〕獻禮 詣于□□之位前、跪、獻爵、獻祿獻酒、再獻酒、三獻清酒〔滿堂 酌酒〕 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平身、復位  通  引  通  引  通  引  通  引  執事生、酌酒、奉饌、裔孫主祭生行初獻禮 詣于□□神位前、跪、進爵、進祿     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高陞、平身
表 2-2  三獻祭禮中段儀注比較(續)  引  通  引  通  引  詣于□□神位前、跪、讀祝文、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復位 執事生、酌酒、奉饌、行亞獻禮  詣于□□神位前、跪、進爵、奉祿、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復位 執事生、酌酒、奉饌、行終獻禮 詣于□□神位前、跪、進爵、進祿、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復位  執事生執爵奉胙、行初獻禮  讀祝文  執事生執爵奉胙、行亞獻禮  執事生執爵奉胙、行終獻禮  柯佩怡,2003 :93,100  根據表 2-2 六家三獻祭禮中段儀注得知,三獻禮的特徵是酒、饌祭品由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cGaughey, Kiernan, McNally, & Gilmore, 1993;National Disability Rights Network, 2012) 。但文獻卻又指出,部分的庇護尌業者和其家屬不願意離開庇護 工場(Migliore,

  籤 (二)(卅一)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 (云云) 所以重敘前諸經者

我們可以從道安大師自己留下來的文獻中,找到上述推 論的一些蛛絲馬跡。根據方廣錩先生的考證,道安大師關於

(當完成繫繩 /升旗手離開旗台/ 升旗隊退場) , 請 各位就座 (如果不設座位,就進入程序5;如果沒

古代希臘人對幾何學的貢獻,眾所周知。有位數學家把它

(1989), ”Recycling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Synthesis of Highway Practice No.15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M., “A Study of School District Efficiency in New York Stat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56, No.7, p.2502A (1995).. L.,

1998 年 2 月,XML 建議標準提出,是目前通用的 XML1.0 版 本標準,XML 的規格便是由 W3C XML 工作群維護並負責增修 跟調整的工作。基本上 SG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