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今天要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今天要講:"

Copied!
27
0
0
顯示更多 ( 頁)

全文

(1)劉偉華博士 九龍工業學校 2019年12月6日.

(2) 今天要講: 略 • 1.初中中史課程規劃與課程指引 略 • 2.三個重要信息 詳 • 3.課程規劃與校情為本 詳 • 4.學與教實踐舉隅.

(3) 三份課程文件 中學教育課程指引(2017)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域課程指引. (小一至中六)(2017) 中國歷史科課程指引 (中一至中三)(2019).

(4)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領域的. 七個主要課程發展重點 1. 人文素養 2. 開拓與創新精神 3. 價值觀教育 4. 電子學習 5. 共通能力與其綜合運用 6. 促進對國家及世界的認識 7. 跨課程語文學習.

(5) 結合、融入  這些主要課程發展重點並非是各自獨立的倡議。它. 們是可以連貫地結合起來,作為促進學校在本學習 領域課程發展的指南。(頁12)  在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習領域的學與教中融入七個 主要課程發展重點(頁72).

(6) 重要信息 電子學習(資訊科技促進自主學習) 人文素養 價值觀教育. 興趣.

(7) 課程宗旨 知識 技能 態度. 為什麼 「興趣」 這麼重要?.

(8) 興趣(Motivation) 是學習的原動力 (John Biggs, 2009).

(9) 「興趣」是情意教育的關鍵 (Krathwohl, Bloom, Masia, 1973).

(10)

(11) 規劃課程時考慮三個條件: 教師動力、能力 學生能力 學校文化/氛圍/ 硬件設備. 變/不變.

(12) 推行的原則. 漸進/激進 試點/全面. 新瓶舊酒? 新瓶新酒?.

(13) 改變的誘因 容易學 方便用 效用期長 新舊結合.

(14) 學與教實踐. 學+教+評 學習成果.

(15) 閱讀文章 工作紙 影 片 簡報.

(16) 電子學習  找適合的電子平台/應用程式,將恒常的教材放於其中。  學生可隨時(anytime)、隨地(anywhere),利用移動電子裝置做教師派發. 的習作。  電子習作優點:  1.畫面色彩、影象豐富吸引;  2.完成習作時間不長;  3.多圖少字;  4.選擇題(MC)為主;.

(17) (1) Edpuzzle-利用影片學習. 問題.

(18) 分析學生對題目的認識.

(19) (2) Sutori.

(20) (3) Google Classroom.

(21) (4) EduVenture 考察應用程式(4) 利用電子平台進行實地考察.

(22) 價值觀教育. 人文素養. 仁.

(23) 舉隅:演講、延伸閱讀 月 份. 人物/事蹟. 身份. 態度/價值觀. 10. 張騫. 使者. 堅毅. 11. 孔子. 思想家. 關懷. 12. 荊軻. 俠士. 誠信. 2. 岳飛. 抗金名將. 國民身份. 3. 黃興. 革命元勳. 承擔精神. 4. 孫立人. 抗日名將. 責任. 5. 蔡元培. 教育家. 尊重他人.

(24) 2分鐘演講.

(25) 價值觀提問.

(26) 在中國地圖加上香港的 位置,建立民族歸屬感.

(27)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性向測驗,是一種測量測量學習新事物的潛在能力的

閱讀能力 計算能力 科學能力 抽象推理 機械推理 操作能力. 電機工程師 電子工程師 機杙工程師 土木工程師 化學工程師

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包括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考科,旨在測

提升學生文書編輯能力 提升學生軟體使用能力 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 幫助教師掌握跨課程閱讀的理念,規劃實 踐的方法;透過校本經驗分享,促進教師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我們堅信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而且在智能方面,各有所長 。 因此,擬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貼近學生生活 增加學習興趣 善用應用機會 提升表達能力 借用同儕協作 提升學習動機 豐富學習經歷

古今並重 全面均衡 研習能力 學生興趣. 配合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提供機會給不同興趣、志向和能力的學 生選修應用學習課程,尤其是善於從實

學生的學習。近幾年也積極推動自主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 自評及互評的能力,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assessment as learning)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