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研究集刊

第六十二輯第四期 2016年12月 頁113-153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 學科架構的發展*

張建成 摘要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1960年代之萌芽期、1970 年代之奠基期、1980年代中後期起始之開展期、以及2006年以降的開展後期。據 此,本文分析各個階段之教科書內容,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之形成及演 進。整體而言,自1960年代迄今,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學科架構,大致由五個部分 所構成,分別是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論、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的社會環境、教育 系統的社會學分析、以及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至於各部分的組成元素,詳見 本文之整理與歸納。

關鍵詞: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臺灣、教科書分析

* 本文修改自張建成(2015)發表於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社會學工作坊之論文,而該文又以 張建成(2002)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之研討會論文為基礎,補述2000∼2015年臺灣教育 社會學教科書之發展情形,特此說明。

張建成,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電子郵件:jchang.taiwan@gmail.com

* 本文修改自張建成(2015)發表於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社會學工作坊之論文,而該文又以 張建成(2002)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之研討會論文為基礎,補述2000年至2015年臺灣教 育社會學教科書之發展情形,特此說明。

張建成,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 電子郵件:

投稿日期: 年 月 日;修改日期: 年 月 日;採用日期: 年 月 日

(2)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Textbooks Published

from 1960s to 2010s

Jason Chien-Chen Chang A b s t r a c t

Up to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y are: preliminary stage (the 1960s), foundation-laying stage (the 1970s), expansion stage (from mid-1980s), and late-expansion stage (2006 to date).

This article analyzed contends of textbooks of each stage,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n the whole, from 1960s till now, the framework has been made up of five par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 social functions of education, social contexts of educat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 system,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schooling. Further details can be foun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isciplinary framework, Taiwan, textbook analysis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December, 2016, Vol. 62 No. 4 pp. 113-153

Jason Chien-Chen Cha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Email: jchang.taiwan@gmail.com

(3)

壹、前言

任何學科的教科書,通常都是引導學子入門的書籍。為了達到此一目的,某 一學科在某一時期的教科書內容,縱然不同作者的觀點會有出入,但他們通常也 都盡力反映該學科至當時為止所累積的研究成果以及所關切的研究課題。因此,

如果我們能夠縱貫分析某一學科之教科書內容,應可掌握該學科之學科架構在某 一社會的發展情形。

臺灣地區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在1960年之前,可說一片空白,直到1960年代 初期,當時的師範專科學校決定設置這個科目後,才開始起步。依據李錦旭與張 建成(1999)以及張建成、李錦旭與鄭英傑(付印中)的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 在二十世紀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 第一個階段起訖都在1960年代,是 為萌芽期。此時的教育社會學研究,主要是為了滿足師資培育機構之教學需要,

而編寫了幾本教科書,既乏穩固的學理及研究基礎,學科領域也尚在摸索。第二 個階段是1970年至1980年代之奠基期,符合科學意義的教育社會學,正式登上臺 灣的學術舞臺。此一階段內,學科的架構大致劃定,在研究上則以結構功能論及 科學實證論居於主導地位。第三個階段是1980年代中期,特別是1987年解嚴開放 之後的開展期。此期研究人力快速成長,在理論、方法論、研究主題等方面,都 有加深、增廣的趨勢,結構功能論不再獨領風騷,量化的實證研究也不再一枝獨 秀,幾乎任何可以叫得出名稱的學說和方法,都有學者做過評介。

二十一世紀初,「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成立,定期舉辦論壇,發行期刊,

擴大學術交流的深度及廣度(張建成等,付印中),但就在一切看好之際,臺灣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卻出現重大轉折。姜添輝、許誌庭與陳伯璋(2011)指出,

2000∼2006年間,臺灣教育社會學達到快速擴張後的「飽和期」。他們的理由,

主要是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及師資培育機構的擴張,至此力道轉弱,造成大學校 院之教育社會學教學及研究人員日趨「飽和」或過剩。對照他們的說法,張建成

1 林生傳(2002)做過類似的劃分,但將三個階段的名稱訂為:(1)萌發期—傳統教 育社會學的孕育與出生;(2)紮根期—徵驗教育社會學的建立;(3)狂颺期—教 育社會學的開放期。

(4)

(2015)整理了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發現臺灣教育社會學之專業學會會員人數 及期刊論文發表篇數,自2006年之後,也雙雙下降(詳見本文第137頁腳註6及附 錄一至三)。此一趨勢,顯示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之開展 期,到了2006年前後,可能告一段落。對此,張建成等人(付印中)的研究發 現,2006年之後的臺灣教育社會學,或已走進所謂的「開展後期」。因為,客觀 環境的轉變,固然限制了研究數量方面的發展,但臺灣教育社會學此時的學科造 型,依舊延續著開展期之「多元取向」特徵,且由學會、論壇、期刊協力匯聚的 學術能量,亦不容小覷,所以目前可能是個釐整動能、尋求突破的階段,故稱之

「開展後期」。

以下將依萌芽期、奠基期、開展期、開展後期這四個階段,分析、比較各階 段之教科書內涵,以觀察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演進。

貳、萌芽期(1960年代)

1960年代於臺灣編印而又較為人所熟悉的教育社會學教科書,包括朱匯森

(1963, 1965)的《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曹先錕(1965, 1966)的《教育社會學原理》,以及尹蘊華(1967)的《教育社會學》等三本。

其中,朱匯森的作品堪稱臺灣生產的第一本教育社會學教科書。

朱匯森(1965)在該書的「自序」中寫道:

教育工作的對象是個人與社會。凡是研究教育學理及從事教育實際工作 的人,不僅要研究有關個人行為的心理學及有關社會行為的社會學,

並且要研究該兩科原理、原則應用到教育方面的教育心理學及教育社會 學,所以教育心理學及教育社會學同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學科。教育心理 學的重要,固已久為大家所承認;但我國出版教育社會學的書籍很少,

大學教育系及師範學校的課程也沒有設置這一科,可見該科尚未為一般 人所重視。

而吸引朱匯森注意教育社會學這門學科的原因,是他於1956年奉派到美國去

(5)

進修社會中心學校師資訓練問題,「選修的教育社會學及有關學科有十幾個學 分……認識了教育社會學對於師資訓練確有很大的價值」。1959年,他又奉派到 菲律賓考察社會中心教育及師範教育,「曾與彼邦教育家交換關於師範學校課程 的意見,他們也一致認為教育社會學是師資訓練不可缺少的一科」。因此,時任 臺中師範專科學校校長的朱匯森,於1960年參加師範專科學校課程的草擬工作 時,乃主張將教育社會學列為必修學科,於是教育社會學初次列入了師資培育課 程。

為了滿足師專教學上的需要,朱匯森首開先河編寫了《教育社會學:教育社 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書中配合彼時臺灣省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推廣實施社 會中心教育的計畫,大篇幅敘述了社會中心學校的設施,並提出相關的檢討與展 望。在他看來: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在了解個人社會化的意義、學校內人與人的關係、

社會結構及變遷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學校與社會的交互作用等,再以 這些認識為基礎,進而研討如何促使學校與社會共謀進步的有效辦法。

(朱匯森,1965,頁14)

因此,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理論部分,下篇是實施部分。上篇理論 部分的四章,依序介紹了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教育與社會的相互 關係、學校內的社會關係、學校在社會中的地位。朱匯森(1965)認為這就是他 所謂的教育社會學,也可以說是「社會中心學校的學理根據」。下篇實施部分的 四章,則有兩章討論社會中心學校的各項設施,一章介紹各國實施社會中心教育 的情形,一章評述我國推行社會中心教育的經過及得失。朱匯森認為,這也可以 說是「教育社會學的實際施行」。由今日的眼光來看,這樣的佈局實在很難「理 解」,教育社會學怎麼可能僅和社會中心教育互為體用?可是以當年的時代背景 來看,對於一門正在草創階段的學科,朱匯森的作法還是有其不容抹滅的貢獻。

1960年代的另兩本教科書,同樣也是為了師專教學的需要,分別由兩位擔任 此一新增科目的教授,本著教學相長的初衷,「邊學邊教」的產物。如同朱匯森

(1965)的作品一樣,這兩本書的「規範取向」均高於「科學取向」。例如,尹

(6)

蘊華(1967)在其自序中,開宗明義以Educational Sociology帶出他所指的「教育 社會學」。全書的目的:

除就社會學見地闡明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及其交互作用外,從現代社會思 想著手,以教育實踐的途徑達成整個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的鵠的;並以 分析人類各種社會實際活動與產生的問題入手,揭開教育與生活共始終 的事實,及其應從事的調適工作。使教育人員在釐訂教育目標、改革課 程、編製教材、更新方法上,能夠有一個整體的系統與健全的認識。以 期教育在合理的基礎上,克盡社會化的職能。(尹蘊華,1967,自序頁 3-4)

其次,曹先錕(1966)對於教育社會學的認識,雖然融合了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學是「實證的科學」,「是就教育與社會的相關 而研究教育現象的一種特殊社會學」,但仍免不了強調,「研究之最後的目標,

是使教育合理化,以期促成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除了規範取向的色彩較濃之外,萌芽期的三本教科書(各書之章節大綱,列 如表1),還有幾個共同的地方:

一、它們唯恐讀者缺乏普通社會學的知識,所以或列章專,或以融入各章的 方式,扼要介紹了一些社會學的基本知識。可是這些知識,談的大概都是社會的 意義及性質,或是社會學的定義及史實,很少涉及當代學者所關心的理論流派及 方法論的問題。

二、它們大都缺乏實地研究的資料做為佐證。這不是說作者不重視實證或經 驗的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出在學科剛剛起步,相關資料極度匱乏之故。朱 匯森(1965)便指出:

教育社會學的內容最好從此時此地的社會來取材,才能幫助讀者認識現 實環境的構成型態及其對教育的影響。著者雖以此做為編著本書的重要 方針,可是有關本省社會調查研究的現成資料不多,而有些資料經分析 後也不太適用。因此除盡量採取有價值的部分外,有些地方不得不引用

(7)

國外學者調查研究的結果,以供參考。著者希望能繼續蒐集些關於本省 社會的資料,於將來修訂本書時再加補充。」

曹先錕(1966)則坦承:「本書側重於理論的敘述,實例較少。著者的用 意,原欲以此種方式,啟發讀者的思考,自動自發地聯想到現實的社會事實,來 印證理論,可以加深認識。

三、它們都很重視社會的穩定與進步,相信「教育是社會秩序的安定力,同 時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曹先錕,1966)。所以花了不少篇幅闡明維持社會 秩序的「社會化」及「社會控制」功能,也很在意有礙「社會進步」或攸關社會 變遷的社會問題。例如,朱匯森(1965)討論了人口的問題,曹先錕(1966)討 論了保守文化、偏邪文化、世代文化的問題,尹蘊華(1967)在人口問題外,復 討論了兒童、少年、青年問題,戀愛、結婚、離婚問題,以及貧窮、怠惰、犯罪 問題。因此,這幾本教科書十分強調學校組織與師長領導對於青年學子的導正作 用,相形之下,幾未談到教育的「選擇」功能,也較少觸及教育能否促進「社會 公平」的問題,尤其是尹蘊華的書中,連最常見的「社會階層與教育的關係」,

亦未著墨。

四、或許就是因為這些作者太過重視教育的「社會化」及「社會控制」功 能,因此當他們討論社會結構與教育的交互作用時,重點往往擺在家庭、社區、

文化、政治(國家)的影響,而忽略了經濟的面向。是以,即使他們大都倡言教 育計畫對於「社會進步」的功用(尹蘊華,1967;曹先錕,1966),若非空談原 則,就是流於制定計畫的技術細節,未能深入體現教育計畫的社會學或經濟學基 礎。這對他們標榜社會進步的理想,未嘗不是種缺憾。

表1

萌芽期臺灣主要教育社會學教科書內容綱要一覽

朱匯森(1963,1965) 曹先錕(1965,1966) 尹蘊華(1967)

上篇理論部分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社會的意義及性質

第一章 教育學的研究與社會

 第一節 教育的社會意義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社會學的成立及其發 展過程

(續下頁)

(8)

朱匯森(1963,1965) 曹先錕(1965,1966) 尹蘊華(1967)

 第二節 社會的基礎及組織  第三節 教育與人類的社會

行為

 第四節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 目標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相互關

 第一節 教育與社會變遷  第二節 教育與人類活動範

圍的擴張  第三節 教育與團體組織  第四節 教育與社會階層  第五節 教育與人口問題  第六節 教育與社會進步 第三章 學校內的社會關係  第一節 學校社會的行為型

 第二節 學校行政人員的領 導方式及其影響  第三節 教師的社會地位及

教師間的關係  第四節 教師人格及其對學

生的影響

 第五節 同學間的社會關係 第四章 學校在社會中的地位  第一節 學校與社會團體組

織的關係

 第二節 社會對學校的影響  第三節 學校對社會的貢獻  第四節 社會中心教育的基

本理論 下篇實施部分

第五章 社會中心學校的設施

(一)

 第一節 實施社會中心教育 的步驟

 第二節 教育學的研究與社 會學

第二章 社會學的成立與發展 及其研究領域  第一節 社會學的名稱  第二節 社會學的成立及其

發展

 第三節 社會學的定義  第四節 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第三章 教育社會學的涵義及

其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教育社會學成立的

因由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的成立 及其發展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涵義 第四章 人類社會的形成  第一節 社會的意義  第二節 社會的本質  第三節 人類社會的形成  第四節 人類的社會圈 第五章 人類的社會生活與教

 第一節 人類的成長及學習 與社會生活  第二節 社會生活對學習與

教育的關係 第六章 社會集團的形態與教

育的機能  第一節 社會集團概說  第二節 社會集團的形態與

教育的機能 第七章 家庭與教育

 第一節 家庭生活的起源與 發展

 第二節 家庭集團的結構與

 第一節 社會學略史  第二節 社會學的定義  第三節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社會學門類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的意義及

任務

 第一節 教育社會學的發生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的定義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內容  第四節 教育社會學的任務 第二編 教育與社會組織及其

控制

第三章 教育與社會組織  第一節 教育與家庭  第二節 教育與社區  第三節 教育與遊戲  第四節 教育與職業  第五節 教育與國家  第六節 教育與國際 第四章 教育與社會控制  第一節 教育與社會遺傳  第二節 教育與制度  第三節 教育與法律  第四節 教育與道德  第五節 教育與宗教  第六節 教育與輿論 第三編 教育與社會變遷及其

問題

第五章教育與社會變遷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文化失

調

 第二節 教育的適應性  第三節 教育與社會進步  第四節 社會計劃與教育調

 第五節 教育計劃

(續下頁)

(9)

朱匯森(1963,1965) 曹先錕(1965,1966) 尹蘊華(1967)

 第二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組 織及行政

 第三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課 程及教材

 第四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教 學方法

 第五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指 導工作

第六章 社會中心學校的設施

(二)

 第六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社 區活動

 第七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校 舍設備

 第八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師

 第九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評

第七章 各國實施社會中心教 育簡介

 第一節 美國實施社會中心 教育概況

 第二節 菲律賓實施社會中 心教育概況  第三節 其他國家實施社會

中心教育舉例 第八章 我國實施社會中心教

育的檢討及展望  第一節 我國現代教育思潮

與社會中心教育  第二節 我國過去有關社會

中心教育思想的實

 第三節 我國近年推行社會 中心教育的概況  第四節 社會中心教育的改

     性格

 第三節 家庭集團的教育價

第八章 兒童青年集團與教育  第一節 兒童青年集團的形

 第二節 兒童青年集團與社 會階層

 第三節 兒童青年集團的功

 第四節 兒童青年的社會特

 第五節 兒童青年集團特有 的問題

第九章 社區與教育

 第一節 社區及其教育的意

 第二節 鄉村社區與教育  第三節 都市社區與教育  第四節 都市社會與教育 第十章 國家及國際社會與教

 第一節 國家在社會學上的 意義

 第二節 國家與國際社會  第三節 國家的機能與福利

國家

 第四節 國家及國際社會與 教育

第十一章 社會階層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階層化  第二節 階級的調整  第三節 社會階層與教育 第十二章 大眾社會與教育  第一節 大眾社會

 第二節 大眾傳訊及大眾媒

第六章 教育與社會問題  第一節 教育與人口問題  第二節 兒童、少年、青年

問題

 第三節 戀愛、結婚、離婚 問題

 第四節 貧窮、怠惰、犯罪 問題

第四編 教育的社會目標 第七章 家庭教育的意義及社

會功能

 第一節 家庭教育的意義及 重要

 第二節 家庭教育的目標與 社會功能

 第三節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 育、社會教育 第八章 以社會為中心的學校

教育

 第一節 學校與社會的關係  第二節 社會中心教育的基

本認識

 第三節 社會中心學校的實

 第四節 學校改進社區生活 的辦法

第九章 以社會為目標的社會 教育

 第一節 社會教育的意義及 發展方向

 第二節 現階段本省的社會 教育

 第三節 發展社會教育的新 作法

第十章 其他各種教育動力  第一節 單純的接觸

(續下頁)

(10)

朱匯森(1963,1965) 曹先錕(1965,1966) 尹蘊華(1967)

     進與推廣      介與教育

第十三章 社會變遷及社會進 步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變遷  第二節 社會進步

 第三節 社會變遷及社會進 步與教育

第十四章 社會控制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控制的性質  第二節 外在約束的內面化

與社會的性格  第三節 社會控制與教育 第十五章 社會文化與教育  第一節 文化素材與教育  第二節 文化型式與教育  第三節 教育體系與文化體

 第四節 文化與人格的形成  第五節 當前社會文化與教

育的問題 第十六章 學校社會集團  第一節 學校社會的發展  第二節 學校的社會機能  第三節 學校集團的構成  第四節 學校集團的兒童與

教師

第十七章 教育社會的統合與 社會中心學校  第一節 教育社會的統合  第二節 社會中心學校與教

育中心社會  第三節 社會中心教育 第十八章 社會計劃與教育計

 第一節 民主主義社會的教 育與三民主義社會

 第二節 民主的生活方式  第三節 文化的涵泳

(續下頁)

(11)

朱匯森(1963,1965) 曹先錕(1965,1966) 尹蘊華(1967)

     的教育

 第二節 社會計劃與教育計

參、奠基期(1970至1980年代中期)

臺灣目前四、五十歲以上年紀的教育社會學學者,在其養成階段所讀的教育 社會學教科書,大概都是奠基期的幾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其中流通較廣的,主 要是林清江(1972,1986)的《教育社會學》、陳奎憙(1980)的《教育社會 學》,以及林生傳(1982,1994)的《教育社會學》。除此之外,林義男與王文 科(1976)、李緒武(1978)的著作,亦有固定的讀者群。至於林清江(1981)

的《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儘管「它的目的不是介紹 教育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或名詞;而是以深入研究的結論,協助讀者獲得分析教育 制度與問題的社會睿智」,2 林清江也希望讀者「不要以讀教科書的態度看這本 書」,可是仍有一些教育社會學的課程,是以這本書做為主要或輔助的讀物。以 下的分析,將以前述三本流通較廣的教科書為準。

林清江可說是我國「科學取向」之教育社會學的建立者。他在1972年出版的

《教育社會學》序言中指出:

這一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討論社會與教育的基本關係,並介紹適合於 我國社會情況的教育社會學概念及理論。書中所介紹的理論或發現,若

2 林清江(1981)自己在序言中指出,「這本書的出版,完成了著者的一個心願:以教育 社會學的理論,深入分析當前中國社會與教育之間的關係,建立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理 論體系」。全書分為教育社會學的演進、社會結構中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社會學分 析、社會化歷程中的教育重點、社會變遷中的教育調適、學校文化、學校教學的社會基 礎、我國中小學教育問題的社會學分析、我國大學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我國師範教育的 社會學分析等十章。

(12)

不直接與我國的社會或教育問題有關,起碼也可作為借鏡。同時,由於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已走向科學化的趨勢,本書取材盡量偏重科學性的研 究結果,哲理性的敘述材料力求減少。如此本書的內容既可供研習教育 者參考,也可供研習社會學者參考。

在他看來:

教育社會學是研究教育與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科學。其由教育學家從事 者,側重規範性的研究,旨在導致社會行動;其由社會學家從事者,則 側重證驗性的研究,旨在證實學理,建立社會理論。惟兩類研究共同探 討有關社會過程、社會結構、社會變遷與教育之間的關係,並研究學校 的社會結構、社會環境及教學社會學等課題。(林清江,1986,頁21- 22)

據此,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包括社會過程(社會化為主)與教育、社會結 構與教育、社會變遷與教育、學校的社會結構及其與社區之關係,以及教師的角 色及地位等五個方面,而後兩方面又可構成學校社會學或教學社會學的領域(林 清江,1986)。透過這樣的研究,我們可從社會化(家庭、學校、同儕等)了解 教育的意義,從社會結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階層化)了解教育的功能,

從社會變遷(含現代化)了解現代教育的目的,從學校內、外的社會環境了解現 代學校的特質,從教師角色了解教學的方法(林清江,1986)。順著此一思維發 展下來,全書分為八章(林清江,1972):第一章為緒論,分析教育社會學的意 義、範圍、發展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並詳述每一社會化 單位與正式教育的關係。第三至第五章申論社會與教育的根本關係,其中第三章 說明社會結構與教育的關係,第四及第五章說明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這三章 所占篇幅較多,對於現代教育的功能及目的有詳盡分析。第六至第八章側重學校 及教學社會學的探討,第六章分析學校的內在組織、社會體系及外在環境,第七 章研討教師角色,第八章分析教師團體的特徵與教師的地位(詳見表2所列之章 節大綱)。

(13)

表2

奠基期臺灣主要教育社會學教科書內容綱要一覽

林清江(1972,1986) 陳奎憙(1980) 林生傳(1982,1994,2000)

第一章 教育社會學的意義、

發展與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 教育社會學的誤解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名詞的

解釋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第四節 教育社會學的定義

及範圍

 第五節 教育社會學在教育 學中之地位  第六節 教育社會學研究方

法論 第二章 社會化與教育  第一節 社 會 化 、 社 會 角

色與社會從屬  第二節 家庭與教育  第三節 同儕團體與教育  第四節 學 校 是 一 個 社 會

化的單位

 第五節 其 他 個 人 社 會 化 的單位

 第六節 社會化與正式教育 第三章 社會結構與教育  第一節 經濟與教育  第二節 政治與教育  第三節 社 會 階 級 、 社 會

流動與教育  第四節 文化與教育  第五節 教 育 是 一 種 社 會

制度

第四章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上)

 第一節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的基本關係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社會學的性質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第三節 教 育 社 會 學 的 意

義與內容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理論概要  第一節 和諧理論學派  第二節 衝突理論學派  第三節 其 他 重 要 教 育 社

會學說 第三章 社會化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化界說  第二節 社 會 化 與 自 我 觀

念的發展

 第三節 社 會 化 與 角 色 學 習的歷程

 第四節 社 會 化 與 教 育 的 關係

第四章 社會制度與教育  第一節 教 育 在 社 會 制 度

中的地位  第二節 文化與教育  第三節 政治與教育  第四節 經濟與教育 第五章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第一節 社 會 階 層 化 的 性

 第二節 社 會 階 層 化 對 教 育的影響

 第三節 社會流動與教育  第四節 教 育 機 會 均 等 的

問題

第六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  第一節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第一章 緒論

 壹、教育社會學的認識  貳、 社會學的認識與研究

主題

 參、 社會學與教育社會學 的觀點與概念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的方法論  壹、 傳統的教育社會學與

新興的教育社會學  貳、 結構功能分析模式與

衝突分析模式  參、 教育社會學的鉅觀與

微觀研究

 肆、 教育社會學量的研究 與質的研究

 伍、結語

第三章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壹、 社會階級的性質及其

理論

 貳、社會經濟地位的評定  參、 社會階級影響教育成

 肆、 社會階級影響教育成 就的理論與實際  伍、社會流動與教育  陸、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機

會均等

第四章 性 別 與 教 育 機 會 均 等(2000增修三版新 增內容)

 壹、性別的概念及其建構  貳、 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

興起及其理念  參、 入學機會的性別分析

(續下頁)

(14)

林清江(1972,1986) 陳奎憙(1980) 林生傳(1982,1994,2000)

 第二節 社 會 變 遷 中 的 教 育問題

 第三節 社 會 變 遷 中 的 學 制調適

第五章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下)

 第一節 現代化與教育  第二節 社 會 計 畫 與 教 育

計畫

 第三節 社區發展與教育 第六章 學校的社會環境  第一節 學 校 社 會 組 織 之

分析

 第二節 教 室 社 會 體 系 之 分析

 第三節 學校的外在環境 第七章 教師角色

 第一節 社 會 、 教 師 、 與 學生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教師角色期望  第三節 演 變 中 之 教 師 角

色及其背景 第八章 教 師 團 體 與 教 師 地

 第一節 教師團體之演進  第二節 教 師 工 作 之 專 業

性質

 第三節 教師之社會地位

的基本關係

 第二節 社 會 變 遷 中 的 教 育問題

 第三節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計畫

 第四節 未來教育的發展 第七章 社會問題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問題的性質  第二節 青 少 年 問 題 與 教

 第三節 人口問題與教育  第四節 貧窮問題與教育 第八章 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第一節 學校組織的目標  第二節 學校科層化結構  第三節 意 見 溝 通 與 學 校

行政效率

第九章 學校組織的社會環境  第一節 校長與教師的關係  第二節 教 師 與 其 他 同 事

的關係

 第三節 學校的外在環境 第十章 班級社會體系的分析  第一節 班 級 社 會 體 系 的

意義

 第二節 班 級 社 會 體 系 的 理論

 第三節 班 級 社 會 體 系 的 功能

第十一章 班 級 社 會 體 系 中 的師生關係  第一節 教師權威的探討  第二節 班級教學的型態  第三節 教師的角色衝突  第四節 教 師 領 導 方 式 與

班級氣氛

與檢視

 肆、 教育歷程的性別階層

 伍、實施兩性平權教育 第五章 教育與經濟

 壹、 傳統社會中的教育功

 貳、 現代社會中教育的經 濟功能

 參、 經濟結構變化中的教

 肆、 教育與現代經濟制度 的形成

 伍、教育投資論

第六章 教育與政治(1994增 修訂版新增內容)

 壹、教育與領導人才  貳、教育與政治社會化  參、政治權力體制與教育  肆、 教育與民主政治的實

第七章 教育與社會變遷  壹、社會變遷的意義  貳、社會變遷的分析  參、 社會變遷的不同理論

與教育

 肆、 社會變遷的因素與教

第八章 教育與都市化  壹、遷徙理論與都市化  貳、都市化與生活適應  參、 都市化與學生的教育

適應

 肆、都市化與教育的發展  伍、 都市化與教育發展計

劃及其實例

(續下頁)

(15)

林清江(1972,1986) 陳奎憙(1980) 林生傳(1982,1994,2000)

第十二章 教 育 專 業 與 教 師 社會地位

 第一節 教 育 工 作 的 專 業 性質

 第二節 教師的職業聲望  第三節 提 高 教 師 專 業 地

位的途徑

第十三章 教育社會學的展望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式  第三節 研究內容

 第四節 我 國 教 育 社 會 學 的前瞻

第九章 教育與家庭變遷  壹、家庭結構及其變化  貳、 家庭結構與子女人格

發展和教育適應  參、 現代家庭中的父母角

 肆、 現代核心家庭父母角 色分化

 伍、 現代父母角色扮演與 教育

第十章 學校組織社會學  壹、組織的概念與意義  貳、學校組織目標  參、學校組織結構  肆、學校組織領導與管理  伍、學校組織與外在環境  陸、結論

第十一章 班級社會體系  壹、班級社會體系的功能  貳、 班級社會體系的分析

架構

 參、 教師的權威、領導與 期望效應

 肆、師生互動研究  伍、 學生同輩團體互動研

第十二章 教師社會學  壹、 教師工作特質的社會

學分析  貳、教師角色  參、教師的養成  肆、教師的社會地位 第十三章 教 育 問 題 與 教 育

改革  壹、教育問題

 貳、 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分 析(2000增修三版新 增內容)

(16)

林清江(1972)的這本書,層次分明,條理井然,基本上確定了臺灣教育社 會學的學科架構。不但他自己在增刪一些資料時,一直沒有更動整個架構,往 後的學者也大都是在他所建立的基礎上(包含他1981年的著作),依據時代的潮 流或個人的心得,做些增補或調整的工夫而已。例如,陳奎憙(1980)的《教育 社會學》共十三章,除第一章緒論與最後一章教育社會學的展望外,主要內容包 括下述領域(陳奎憙,1980):教育社會學理論介紹(第二章)、社會化與教育

(第三章)、社會結構與教育(第四章社會制度與教育、第五章社會階層化與教 育)、社會變遷與教育(第六章)、社會問題與教育(第七章)、學校為一種社 會組織(第八章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第九章學校組織的社會環境)、班級為一 種社會體系(第十章班級社會體系的分析、第十一章班級社會體系中的師生關 係)、教育專業與教師社會地位(第十二章)。比較起來,陳奎憙僅將教育社會 學的理論做更為深入的介紹,並增列了社會問題與教育(討論青少年問題、人口 問題、貧窮問題),以及教育社會學的展望兩章。至於林生傳(1982,1994,

2000)的《教育社會學》,特色為深化了教育社會學的方法論、增列了「教育與 都市化」專章、運用自己所完成的實證研究來印證理論。不過,若就其1982年版 的內容來說,深度雖夠,但涵蓋面實不及林清江的著作廣。3

總的來說,奠基期的教科書較諸前期精進的地方大致有四:一、學科造型日 見清晰,學科架構也日見完備而有系統。二、學術取向日益濃厚,不但注意學科 理論流派、方法論、未來發展趨勢的討論,著者立論時,也相當注意客觀事實證 據的蒐集與整理。三、教育的功能日漸擴充,除社會化外,也強調選擇與社會公 平的功能,但主要還是從社會階層、社會流動的觀點,探討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 問題;同時,陳奎憙(1980)尚提出教育具有照顧、保護的功能。若將社會化、

選擇、照顧等三種功能整合起來,當可更為完整呈現前期作者重視的社會控制或 社會秩序議題。四、教育與經濟的關係日趨重要,此一論點,加上本期作者對於

3 林生傳1982年版的內容,包括緒論、教育社會學的方法論、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教育與 經濟、教育與社會變遷、教育與都市化、教育與家庭變遷、學校組織社會學、班級社會 體系、教師社會學、教育問題(惡性補習)。1994年版增列教育與政治一章,2000年版 增列性別與教育機會均等一章,並於末章教育問題之後增加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分析。

(17)

社會結構與教育之關係,以及社會變遷與教育之關係,有更為周全的討論,或可 補他們較少直接觸及社會進步議題之不足。

肆、開展期(198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代中 期)       

1980年代中期起,尤其是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臺灣的教育社會學研究進入 一個百家爭鳴的開展期,喧喧嚷嚷的熱鬧景況,至少持續到2005年前後。然而 奇特的是,儘管學者們的意見不盡一致,解釋論及批判論的聲音也甚囂塵上,但 1990年代教育社會學課堂上所用的入門書籍,多半還是前期那幾位推崇結構功能 論及科學實證論之奠基人物的增修訂版本。這種情形,直到1990年代後期陳奎憙

(1998)主編的《現代教育社會學》問世之後,才見改觀。除了這幾本書外,這 個階段比較常見的教科書,蓋為陳奎憙、高強華與張鐸嚴(1995)合著的《教 育社會學》及陳奎憙(2001)的《教育社會學導論》。當然,馬信行(1986, 1998)、林義男與王文科(1998)、鄭世仁(2000)、謝高橋(2004)、鍾紅 柱、曾火城與黃恆(2005)(此書係空中大學以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年 之作品為藍本,所修訂完成的教科書)等人的著作,亦有一定的支持度。至於陳 奎憙(1990)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及陳添球(1999)的《教育社會學:知識使 用取向》,以及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2005)之《教育社會學》,一般大都 當作輔助教材使用。

這個時期,坊間亦出現了一些冠有教育社會學名稱的書籍(李芳森,2004,

2005;林美玲,2003;陳照雄,2006;葉至誠,2006;詹棟樑,2003),但流 通的範圍並不廣,在教育社會學界的知名度或熟悉度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三:一、書籍的作者不是一般公認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者。二、書籍的內容若非流 於簡略,便是有所不足,無以涵蓋教育社會學的重要課題。例如,或對教育的社 會功能著墨不多(陳照雄,2006;葉至誠,2006;詹棟樑,2003),或未處理教 育與政治、經濟的關係(陳照雄,2006;葉至誠,2006;詹棟樑,2003),或 忽略教育系統的社會學分析(李芳森,2004,2005;陳照雄,2006;葉至誠,

2006;詹棟樑,2003),或闕而未論學校組織、學校文化、班級社會體系(陳照

(18)

雄,2006;詹棟樑,2003),或漏列教師專業、學生文化、課程與教學(李芳 森,2004,2005;陳照雄,2006;葉至誠,2006;詹棟樑,2003;)。第三,全 書之組織方式,異於一般教科書格式,且其內容看似教育社會學,實則無關者 多,例如林美玲(2003)。4

陳奎憙等人(1995)的《教育社會學》,是為空中大學學生而寫,在內容敘 述方面,乃就社會學概念先予以簡要介紹,然後分析這些概念在教育上的意義。

全書除緒論(探討教育社會學的性質與發展)與結論(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與教 育社會學的展望)外,還包括下述四個主要領域:一、教育社會學的微觀分析:

包括教學社會學、學校組織社會學、學校文化。二、教育社會學的鉅觀分析:包 括社會化、社會階層化、社會流動、社會變遷等概念在教育上的意義。三、教育 與社會的關係:包括家庭、社區與學校;語言、文化與教育;政治、經濟與教 育。四、當前教育問題的社會學分析:包括升學主義、青少年次文化、成人教 育、課程革新等問題的社會學分析。這些探討內容與次序的安排,按照作者自己 的說法,有三個特色:一、注重教育制度(包括結構與功能)的社會學分析;

二、先從「微觀」分析開始,再進入「鉅觀」的探討;三、重視當前教育實際問 題,並探求解決之道(陳奎憙等人1995)。然而,若跟前期的作品比較起來,本 書尚有兩個特點:其一是,它探討了成人教育的問題,5 這可能是因這本書乃空 中大學用書,學生都是成人的關係。其二是,它探討了課程革新的問題,為往後 的教科書開啟了課程社會學的領域。

陳奎憙(1998)邀集國內中壯學者分工撰述的《現代教育社會學》,意在闡 明當代教育社會學的趨勢與主旨。如同林清江為該書作序時所言:

4 林書353頁,分為四章八節。第一章理論基礎:第一節教育與社會的關係、第二節教育 社會學的理論發展;第二章教育發展與變通:第一節學校選擇、第二節教育市場化;第 三章社會變遷下的學校教育:第一節教育本質的變革、第二節教學與學習的組織情境;

第四章臺灣大學生對臺灣地區社會變遷現況之實徵研究:第一節實徵研究設計、第二節 實徵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 在此之前,大概只有尹蘊華(1967)討論過社會教育、林清江(1981)討論過成人教 育,其他的教育社會學教科書類抵以學校教育的討論為主。

(19)

三十年來,國內教育社會學的研究與教學迅速發展。民國57年,當我開 始講授教育社會學時,國內只有少數教育系所開設此一學科,從事此一 領域之研究者更是寥寥無幾。現在研究教育社會學者除了資深教授外,

資淺新秀幾乎按年遞增,研究重點更是包羅萬象。另外,這門學科的教 學從教育系所擴及非教育系所,目前更擴及一般大學校院的教育學程。

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現象……這本以《現代教育社會學》為名的專書,

先探討教育社會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再從事教育制度的社會學分析,

最後則申論教育與社會各層面的關係。這本書在體系上作前後連貫的邏 輯安排,在內容上則有反映社會需要的創新重點。

由這本書的章節大綱(詳見表3)來看,全書分三大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 分為導論,包括什麼是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教育社會學 量化的研究方法及質性研究方法等四章。第二部分為教育制度的社會學分析,

包括教育功能、教育政策、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班級社會體系、課程、教學、

教育專業、教育機會均等等八章。第三部分為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包括教育 與社會變遷、教育與社會階層化、教育與族群、教育與性別、教育與文化、教育 與政治、教育與經濟等七章。此書擴充林清江(1972)所定架構的創新之處,計 有分論量化、質性研究方法以及教育政策、課程、教育與族群、教育與性別等專 章。至此,教育社會學的學科架構,可謂充分反映了時代的需求,而更形完整。

至於陳奎憙(2001)最新編寫的《教育社會學導論》,大體而言,可以看成一本 他嘗試總結畢生心血之作,全書內容(詳見表3),統合了他從奠基期到本期的 諸般成果,主要的目的,按照他在該書序言中的說法,是提供師資培育機構的同 學在修習教育社會學時,做為最基本的參考用書。

整體來看,自1980年代中後期至2000年代中期的開展期,臺灣的教育社會學 教科書除了開啟課程社會學與政策社會學的討論外,更豐富了下列五方面的內 容:

一、在學科歷史方面,自奠基期以來,一般大都以教育社會學在西方國家的 起源和發展為準,分為規範取向、證驗取向、解釋取向等三個階段,但到了開展 期,有幾本教科書開始介紹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史,例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的

(20)

表3

開展期臺灣主要教育社會學教科書內容綱要一覽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 陳奎憙(1998) 陳奎憙(200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什麼是教育社會學   一、 教育社會學不是社

會教育學

  二、教育社會學的性質   三、社會學的演進   四、社會學的定義   五、社會學的概念   六、 教育制度的社會學

分析

 第二節 教 育 社 會 學 的 發

  一、 傳統(規範性)教 育社會學時期   二、 新興(證驗性)教

育社會學的崛起   三、 一九七○年代以後

的新發展   四、 結語

第二章 教 育 社 會 學 — 微 觀 分析

 第一節 班級社會體系   一、社會體系的意義   二、 班級為一種社會體

  三、 班級社會體系的理

  四、 班級社會體系的功

 第二節 教 師 角 色 與 師 生 關係

  一、教師角色分析   二、教師角色期望   三、教師的角色衝突

第一章 導 論 : 什 麼 是 教 育 社會學

 壹、 教育社會學不是社會 教育學

 貳、教育社會學的性質  參、 為什麼要研習教育社

會學

 肆、社會學的演進  伍、社會學的定義  陸、社會學的概念  柒、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內

 捌、本書架構與研究主題 第二章 教 育 社 會 學 的 發 展

與主要理論  壹、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貳、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

第三章 教 育 社 會 學 的 研 究 方 法 ( 一 ) — 量 化 研究

 壹、建立研究架構  貳、資料蒐集  參、資料分析與結論 第四章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

法(二)—質性研究  壹、 質性研究的歷史演變

及其理論淵源  貳、質性研究的方法 第五章 教育的功能  壹、功能理論的看法  貳、衝突理論的看法  參、Meyer的看法  肆、教育功能的省思

第一章 緒 論 : 教 育 社 會 學 的性質

 壹、教育社會學的意義  貳、 研習教育社會學的目

 參、社會學的演進與定義  肆、社會學的概念  伍、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內

 陸、本書架構與探討主題 第二章 教 育 社 會 學 的 主 要

理論  壹、和諧理論學派  貳、衝突理論學派  參、解釋論學派

第三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  壹、社會變遷的意義  貳、社會變遷的理論  參、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

 肆、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問

 伍、 未來教育的調適與革

第四章 社 會 階 層 、 社 會 流 動與教育

 壹、社會階層化的性質  貳、社會流動的內涵  參、 社會階層、社會流動

與教育

第五章 教 育 機 會 均 等 : 性 別與族群

 壹、教育機會均等的涵義  貳、 性別、族群與教育機

(續下頁)

(21)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 陳奎憙(1998) 陳奎憙(2001)

  四、師生關係的探討  第三節 學 校 組 織 與 學 校

文化

  一、 學校為一種正式組

  二、學校文化的分析   三、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

化的關係

  四、 塑造精緻的學校文

 第四節 校 園 倫 理 與 校 園 民主

  一、 校園倫理的意義與 內涵

  二、 校園民主的涵義與 省思

  三、 校園倫理與校園民 主的統合途徑 第三章 教 育 社 會 學 — 鉅 觀

分析

 第一節 社 會 化 — 教 育 的 目的與功能   一、 社會化的意義及層

  二、 社會化與教育的關

  三、 社會化的階段與特

  四、 各社會化階段的教 育重點

  五、結語

 第二節 教 育 選 擇 與 社 會 分工

  一、 教育選擇的意義及 其特性

  二、教育選擇的必要性

第六章 教育政策  壹、前言

 貳、教育政策的基本認識  參、民族國家與教育政策  肆、民主社會與教育政策  伍、結語

第七章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壹、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貳、 學校文化的性質與內

 參、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的關係

 肆、 學校文化的設計與塑

第八章 班級社會體系  壹、教學社會學  貳、學習社會學  參、班級中的社會互動 第九章 課程

 壹、發展過程

 貳、 課程社會學的研究重

第十章 教學

 壹、教學的社會學性質  貳、教學社會學的內涵  參、 教學研究的社會學基

第十一章 教育專業

 壹、 專門職業與專業主義 之變遷

 貳、 教師行業是否為專門 職業

 參、 科層組織與專業自主 之衝突

 肆、臺灣教師專業的認定  伍、 臺灣中小學教師的專

會不均等

 參、 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    措施

第六章 教育與文化  壹、文化的意義  貳、文化對人格的影響  參、 文化與教育的基本關

 肆、 從批判的觀點分析教 育與文化的關係 第七章 教育與政治  壹、政治結構影響教育  貳、教育的政治功能  參、 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

第八章 教育與經濟  壹、教育經濟學的產生  貳、 經濟成長影響教育制

 參、教育的經濟功能  肆、教育投資觀的爭論  伍、教育經費問題  陸、知識經濟與教育 第九章 學校與社區  壹、社區的基本概念  貳、 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

係型態

 參、 學校與社區發展的結

 肆、 學校與社區結合的困 境與解決之道 第十章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壹、學校組織特性的分析  貳、 學校文化的性質與內

 參、 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

(續下頁)

(22)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 陳奎憙(1998) 陳奎憙(2001)

  三、 社會分工的意義及 特性

  四、 社會分工程度與教 育選擇

  五、 專業分工與教育選

  六、 教育選擇的意識型

  七、 功績社會中的教育 選擇

 第三節 教 育 與 社 會 階 層、社會流動   一、 社會階層及社會流

動的意義

  二、 社會階層及社會流 動類型

  三、 區分社會階層的指 標和屬性

  四、 社會階層化的近代 理論

  五、社會流動的功能   六、 教育與社會階層、

社會流動的關係  第四節 社 會 變 遷 與 教 育

現代化   一、社會變遷的意義   二、 社會變遷的模式與

理論

  三、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 基本關係

  四、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 問題

  五、 教育現代化的主要 途徑

第四章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第一節 家庭、社區與學校

   業自主權 第十二章 教育機會均等  壹、 教育機會均等概念緣

起與意義

 貳、 有關教育機會均等重 要研究發現

 參、小結

第十三章 教育與社會變遷  壹、 社會變遷的意義和趨

 貳、 社會變遷的理論與模

 參、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

 肆、 變遷社會中的教育問

 伍、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發

 陸、結語

第十四章 教育與社會階層化  壹、基本概念

 貳、重要理論淺介  參、 臺灣社會的教育與社

會階層化之研究  肆、 小結:不同理論在臺

灣社會的適用性之綜 合檢討

第十五章 教育與族群  壹、族群的概念

 貳、教育成就和學校適應  參、 少數民族教育成就的

歸因

 肆、族群偏見和歧視  伍、多元文化教育 第十六章 教育與性別  壹、 學校教育歷程的性別

   的關係

 肆、 學校文化的設計與塑

第十一章 班級社會體系  壹、社會體系的意義  貳、班級為一種社會體系  參、班級社會體系的理論  肆、班級社會體系的功能 第十二章 教 師 角 色 與 師 生

關係  壹、教師角色分析  貳、教師角色期望  參、教師角色衝突  肆、教師權威的探討  伍、 師生關係的社會學基

 陸、 建立專業與民主的師 生關係

第十三章 青 少 年 次 文 化 的 社會學分析  壹、次文化的意義  貳、 青少年次文化的特徵

與傾向

 參、 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 因素

 肆、青少年次文化的研究  伍、 青少年次文化在教育

上的意義

第十四章 課程的社會學分析  壹、課程的社會學意涵  貳、課程與社會階層  參、課程與社會變遷  肆、課程與意識型態  伍、課程改革的建議 第十五章 教 育 專 業 的 社 會

學分析

(續下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

第一節 師大夜市的興起背景與住商混合現象 第二節 師大商圈商家性質轉變衍生的住商衝突 第三節 居民、商家、政府三方立論與師大校園力量 第四節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