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中國在經濟改革中之制度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中國在經濟改革中之制度變遷"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中國在經濟改革中之制度變遷

本章第一節主要探討意識型態的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 ,並分析意 識型態對改革上的影響。中國領導人的意識型態對於政治甚至於經濟 都有一定的路徑選擇,一旦路徑依賴後所呈現的結果也不一樣 。第二 節探討中國自一九七八年鄧小平經濟改革以來改革理論建構的轉變 , 也可說是中國漸進式改革的進程 ,包括「十一大」的「改革開放」政 策的提出、「十二大」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三大」

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十四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

「十五大」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 一世紀」,

到二零零二年「十六大」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三節分析 中國經濟體制上的轉變及改革 ,並以新制度主義觀點分析其經濟體制 的變遷,及如何通過交易成本的降低改善其困境 。

第一節 意識型態之變遷

壹、轉變中的意識型態

意識型態(

ideology

)是由法國哲學家戴塔西(

Destutt de Tracy

)所提 出,描述內心所具有的思想、行為取向的抽象經驗來源 。政治上的意 識形態主要是個人呈現於外的行為與思維 ,特別關懷政治事件與問題 與關注個人的政治行動。經濟上的意識形態是指一套 「理性化觀念」

set of rationalization

),它必須能夠解釋現存的財產權結構和交換條件

如何成為整個經濟制度的一部分 ,也必須運用這種理性化的途徑以說 明過去經濟發展的歷史。

根據諾斯的觀點,意識形態具有克服「搭便車」(

free rider

)的困 難。成功的意識形態必須要能夠改變完全的「個人效益最大化」原則,

並且說服人們擺脫享樂主義或依據個人成本 /收益來計算的自私行為,

(2)

變成個人與社會取得共識的一種節省決策過程的工具 ,則減少人們搭 便車的行為,使社會大眾遵守現行規則,大大地降低維持現行秩序的 成本135

意識型態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相當的 重要性。當意識型態與經濟發 展不一致或發生衝突時,對於其經濟發展相當不利。當正式經濟制度 的改革具備獲得經濟利益的條件時 ,那麼意識型態若與經濟改革一 致,它就會促進經濟發展;相反地,若意識型態與經濟改革衝突 ,則 會阻礙經濟發展,因為制度在無法有效推展的情形下 ,會使得執行成 本與監督費用提高,加上社會的反動勢力削弱原本制度改革的力量 , 導致阻礙經濟發展的效益。

舒曼(

Franz Schurmann

)在「中共意識形態與組織 」(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的分析,他認為中共的意識形態可分成二

個重要組成部分:純粹意識形態(

pure ideology

):意指-提供黨員或社 會大眾一個世界觀,讓他們瞭解人類之歷史、社會是運作與發展的情 形,其目的在於塑造黨員及社會大眾的思考模式 ;與「實踐意識形態」

practical ideology

):是指一套能夠提供黨員或社會大眾行動的合理法

則,做為實際的行為的依據136

意識型態對於中共政治體系而言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地位不但凌 駕於政治、經濟之上,更是中國大陸合法性的來源 。中國的意識型態 於一九七八年後才逐漸轉變 。毛澤東時期,馬列主義成為共黨的意識 型態,而且是「純粹意識形態」,毛澤東以馬列主義為號召,並以自 己的意志左右了整個中國 ,其思想更成為「實踐意識形態」。文革時 期,毛澤東已成為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 ,共產黨實以淪成毛澤東

135 North Douglass C.(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pp. 52 -53.

136 Franz Schurmann(1986),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 L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 1-22.

(3)

一人之黨。一直到一九七八年以鄧小平為首的領導班子 ,推行「改革 開放」政策逐步修正毛澤東思想。

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鄧小平雖取得意識型態的主 導權,但是當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時,另一方面又提出「四個堅 持」, 令人質疑「改革」與「堅持」之間是否存在著矛盾,因此必須 對「改革開放」作一討論以釐清其實質內容 。

依照中國官方對「改革開放」詮釋,「改革」是指在堅持社會主 義的前提下,改革那些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具體制度或體制 ,是社會 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開放」是指實行開放政策,主要包括 兩方面:一是對外開放,二是對內開放,而開放亦屬改革的範疇137。所 以對改革的說法,就是「社會主義改革從本質上來說 ,是生產關係一 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這一客觀規律 的要求,是規律起作用的必然結果138。」,所以,中國官方或者部分學 者對於社會主義的改革,都持認為歷史的必然性的看法 。因為人們無 法從經濟上殘破不堪與政治動盪不安中 ,找到適當的保護。

中共在客觀形勢上在當時已經面臨了「黨的生死存亡」時刻139,經 濟建設取代政治建設的局勢迫在眉睫 ,並試圖擺脫過去毛澤東意識型 態的束縛。若從權力合法性的角度來看,當權者尋找其「權力合法性」

的唯一來源幾乎從「改革」開始140。而改革是為了鞏固中共的領導中心,

重建中共政權的正當性,仍以社會主義為主要體制;因此,鄧小平絕 不允許任何人借改革之名將改革引導到西方自由主義的政治和經濟方

137 曾俊仁(1996),《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理論與實際 》,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 碩士論文,頁 87。

138 李俊傑、徐耀新與魏力(1988),《社會主義改革史》。北京:春秋,頁 2-3。

139 陳雲是中國共黨中最早提出客觀形勢上存在 「黨的生死存亡」的警語,在其他場合中,鄧小平 也提到有「亡黨亡國」的可能性,由此即可知道中共領導曾已體認到政權的危機。克思明(1997)

<由「解放思想」到「思想解放」:中共改革思想的緣起與發展 >,《共黨問題研究》,第 23 卷,第 3 期,頁 78-92。

140 吳人光(1995),《中共改革開放與大陸社會發展 -珠江三角洲個案研究》,政治大學三研所 碩士論文,頁 3。

(4)

向去141。這就是鄧小平一方面強調「改革開放」,另一方面「堅持四個 原則」的原因,其具體表現在引進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與物質文明 ,卻 也堅持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第二節 經濟改革之理論基礎

在確立「改革開放」的總目標後,為了使改革更能落實於社會 , 隨改革的深化而相繼提出以 「改革開放」為基礎的理論建構,這些理 論主要為:一九八二年「十二大」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 義論」、一九八七年「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一 九九二 年「十四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以下將就這三 大理論進行探討142

壹、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論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 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談話,會後以「建設有中國 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主要思維 ,逐步推行改革開 放政策。

一九七九年三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會議上 ,首次提出「走出 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一九八一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 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其中再次提出「確立一條適 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 」143。一九八二年九月召 開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開幕講話中正式提出 「建設有中國特色 的社會主義」,他說:「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

141 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頁 9。

142 同註 62,頁 101-111

14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199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件選讀》。北京:人民,

頁 345。

(5)

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44。」一九九二 年九月十七日黨的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中 ,就鄧小平在「十二大」開 幕詞中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肯定為「鄧小平同志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 」。爾後在「十四大」將「鄧小平 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 」修正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 社會主義的理論145。」「十二大」的講話是對馬列主義、毛思想在實現 過程中的理論反思,至於真正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還是模糊的概念146。不過直到一九八七年十月黨的「十三大」上,趙紫 陽提出「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的報告,並將其中內 容147中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歸納為「兩個基本點」,

建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的中心思想-「一個中心,兩 個基本點」,中心代表為經濟建設為中,而基本點為堅持四項基本原 則、堅持改革開放。重要的是同時宣示通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為原本「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確立了明確的方向。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基本含意可以分為兩個主要內容 : 一是「中國特色」,一是「社會主義」。其中該理論維持中共政權統 治的正當性和中國特殊國情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的路線與基本原 理,結並合當代社會主義之所需建設 。簡言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 主義」就是社會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

依照鄧小平的看法是「社會主義有兩個重要的面向 ,一是以公有 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社會主義的任務就是要發展生產力 ,

144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頁 2-3。

145 李久義(199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共黨問題研究》,第 18 卷,第 11 期,頁 12-13。

146 張國聖(1997),〈鄧小平理論與中共官方意識型態的重建 〉,《共黨問題研究》,第 23 卷,

第 12 期,頁 17-18。

147 報告的第二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與黨的基本路線 」中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 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 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6)

增進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 ,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然後為將來 進入共產主義準備基礎148。」;「中國特色」就是「中國自己的特殊的 國情」,而「中國的基本國情」就是一個當前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 段,具有社會主義的不發達性、不完善性與不成熟性特徵的國家149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的理論強調,在符合中國國情且堅 持社會主義制度下,學習資本主義的經濟管理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運 作,以發展經濟建設為中心振作經濟發展 。

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一九八一年六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 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提到:「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於初 級的階段,但是毫無疑問,我國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進入了社 會主義社會,任何否認這個基本適時的觀點都是錯誤的150。」一九八二 年黨的「十二大」通過《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的 政治報告中,提到:「社會主義的改造,社會制度的進步,最終都將 表現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 。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於 初級發展階段,物質文明還不發達151。」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重要 理論架構,在一九八四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所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 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 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到了 一九八六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指導方針的決議》中,指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不 但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和競爭 ,而且在相當 歷史時期內,還要在公有制為主題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濟成分 ,在共

148 同註 144,頁 138-157。

149 李紹庚、劉世義(1991),《國情改革發展》。吉林:吉林,頁 97-98。

150 同註 27,頁 104。

151 胡耀邦(1986),〈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新華月報》,第 9 期,頁 14。

(7)

同富裕的目標下鼓勵一部份人先富起來152。」一九八七年黨的「十三大」

趙紫陽在《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的政治報告中,對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加以闡述153,其內容意義在於資本主義市場機 制已和社會主義調節融合 ,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將社會主義重 新加以解釋,已具有可觀的理論架構。

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基本上有兩個含意:一 是中國社會本質是個社會主義社會 ,務必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而 投入西方資本主義懷抱,一是中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 ,必須 從此階段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實因為中國在特殊的國情下施 行社會主義所必定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因為中國的經濟競爭力落後 、 商品經濟不發達,因此必須經歷一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而特別一 提的是這樣的階段,然而並不是指任何社會主義社會都會經歷過這一 階段,只有針對中國特殊之國情而言154

一九八七年黨的「十三大」中,提出此一階段的基本路線 :以經 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即「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而探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有幾項含意:

一、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現階段的主要矛盾 ,不在於工人與資本家 的矛盾,而是人口眾多物質需求高與生產力落後不能滿足人民需求之 間的矛盾,因此必須要以發展生產力為工作的重點發展 ,並全力發展 生產力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開端。

二、要堅持全面改革,改革重點在擺脫僵化體制 ,也是促成社會 主義自我完善與推動所有建設以利發展生產力 ,並能藉以非社會主義

152 同註 27,頁 105。

153 趙紫陽 1987 年黨的「十三大」《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報告指出「此一階段將 歷經百年,其特質是生產力不發達,是發展商品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 。對所有制多元結構,市 場價格機能,以及有益於發展生產力的措施 ,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主要內涵 。」

154 高正賢(1994),《中共改革開放對大陸社會衝擊之研究 》,文化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頁 32-37。

(8)

經濟作為輔助發展。

三、確立馬克思主義路線的延續和在意識型態上的領導地位155。 一九八七年在黨的「十三大」中,指出「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實際出發,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 ,大力發展有計畫的商品經濟 。 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是實現生產 社會化、現代化不可少的基本條件156。」,並且提出「國家調節市場,

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體制,促使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能夠順 利的融 合。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治理整 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在計畫與市場的關係上是「計畫經濟 與市場互相調節且結合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 」。而一九九二年鄧小 平南巡講話中提到:「計畫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 ,不是社會主義與 資本主義的區別。計畫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畫;市 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畫與市場都是經濟手 段157。」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目的在理論上將社會主義與 資本主義融合在一起,也考量國情用「有中國特色」成功地劃分了社 會主義的階段。不但突破意識型態上的束縛得以學習資本主義的經濟 運行,而且正當化了鄧小平在經濟改革上的意識型態 。

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

一九九二年十月江澤民在黨的 「十四大」的報告中,以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要階段經濟改革目標,為進一步深化「社

155 尹慶耀(1988),〈評析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理論與政策》,第 2 卷,第 2 期,

頁 94-95。

156 江澤民,1987.10.27,〈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大表 大會的報告〉,《大公報》,版 9。

157 同註 134,頁 373。

(9)

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論點,遂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黨章。

一九九三年三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決議要實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原有的

「計畫經濟體制」並載入中國憲法。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黨的十四屆 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

把「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架構加以具體化 ,也 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經濟的主要理論基礎 ,自此中國正式 進入另一階段經濟與政治上更深化的改革158。江澤民在「十四大」的報 告中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定義為:(1)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 家宏觀調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159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謂著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建立市場經濟 ,也 就是具有市場經濟兼具有社會主義制度的特性 。「市場經濟」是以市 場為基礎,按照價格規律配置和資源調節的方式與手段 。而市場經濟 基本上與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沒有必然的關連160

計畫與市場的爭辯自一九七八年來實施 「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始 終沒有停止。從「十二大」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開始討論對社會主義制度作適度修正 。「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 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已經被置於新的理論基礎融合 , 目標為未來經濟改革的深化作理論上的依據 。「十四大」提出的「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繼「十三大」的觀點作更深入的深化改革 ,並確立 了未來經濟發展的理論結構。

從改革開放過程中所呈現的「計畫與市場」間的關係變化如下:

158 同註 62,頁 108。

159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2),《對中共「十四大」有關問題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 報局編,頁 92。

160 王植彬(1996),《中國革命與中國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輯,頁 233-236。

(10)

(1)從計畫與市場對立到計畫與市場融合 ;(2)從以公有制為主 到以公有制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為輔,再到非公有經濟為社會主義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3)從按勞分配為主到以按勞為主體,按其他 生產要素分配為輔,再到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 。在此一市 場和計劃經濟辯證過程中 ,中國的經濟改革呈現漸進式改革的特徵 。 從這一過程中可觀察到,即使在這呈現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沿革過程 中,不論其改革內容本質是否已違反了一般所認知的社會主義性質 , 中共仍然堅持以社會主義制度的體制為其根本 ,宣稱中國的經濟改革 會在此基礎上發展經濟建設。中共透過修正意識型態的性質以配合改 革政策的需求及保持政策的正當性 ,同時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共政權也 由於意識型態不斷修正而保證其政權正當性161

在經濟改革開放前,由於中國採取傳統計畫經濟體制 ,經常產生 經濟調適缺乏效率以及政經關係紊亂 ,造成中國經濟表現不佳,生產 力落後。其原因在於傳統計畫經濟體制屬於經濟與政治密切結合的政 經結合體制,計畫經濟體制以政治權力為高度決定力量 ,黨組織始終 為政治和經濟決策者。中國在漸進式改革中必須就原有無效率的計畫 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因此當黨的工作重心從階級鬥爭轉移到經濟建設 上,與政治體制相適應的經濟體制的改革相對地也是一種政治體制的 改革。在傳統計劃體制下當經濟體制發生了變革 ,政治體制則必然也 要做出相應的變動,以利於經濟建設之發展。

一九八四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 《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議 》,

該文中將「制度」與「體制」在理論上區分,決定社會主義性質的基 本制度稱為「制度」,制度的外在表現形式稱為「體制」,並明確指 出全面展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將要展開的政治體制改革 ,絕不是對社

161 同註 62,頁 110-111。

(11)

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否定,而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162。 一九八六年鄧小平曾表示政治體制改革無非三條 :一、鞏固社會 主義制度;二、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 廣大人民的積極性163。這三項目標表示,中共政治體制改革是為了維持 黨的專政統治;為了配合經濟改革的需求;為了應付經濟建設與政治 參與之間的矛盾關係164。一九八七年「十三大」的報告指出,中共所推 動經濟改革,其目的是要解決妨礙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原有體制中 的弊端與缺陷,形成適合國情的新政治經濟體制 。由此可知,建設具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絕非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改變 ,而是在立基 於社會主義上的自我改造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其目標要達 成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 治的任務165

總言之,自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起 ,堅持經濟改革即 成為中國國家發展的主軸 ,而改革開放所依循的三個理論是漸進式改 革為其特徵,目標在於使社會主義制度完善並依中國國情建立適合其 經濟體制的經濟制度。中國目前國家發展戰略都是以經濟發展為主要 思維,其根本構思在於中共欲透過經濟和政治改革 ,建立一條能夠保 持中國經濟穩定成長與加強中共統治合法性的途徑 。

162 徐湘林(2000),〈以政治穩定為基礎的中國漸進政治改革 〉,《戰略與管理》, 第 5 期,頁 23。

163 薛鳳旋(1997),〈人民代表大會制反改革建議 〉,《廣角鏡月刊》,第 4 期,頁 85。

164 趙春山(2000),〈中共政治體制嚴格—問題與對策〉,《中共研究》,第 36 卷,第 6 期,頁 84。

165 蔡萬助(1993),〈中共政治體制改革政策目標之研究 〉,《復興崗學報》,第 49 期,頁 147-165。

(12)

第三節 經濟體制之變遷

中國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所召開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施 改革開放政策,開啟市場經濟轉型過程,即從傳統的中央集權的計劃 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166。根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可視 為制度變遷的過程,其轉型主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九八四年九月):改革重點在 農村,透過發展多種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刺激農民商品生產 在城市,主要是進行企業改革試點 ,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同時,開始 興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十四個港口城市,並在一九八二年的十二大 提出以「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對計劃經濟進行 初步改革167

第二階段(一九八四年十月~一九九一年九月):改革重點轉移 至城市,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配套推進市場建設和價格改革 、宏 觀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一九八四年十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開始推動 全面城市改革,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宣稱要 建立「有計畫的商品經濟」168。一九八七年十三大確定了「國家調控市 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改革策略169。一九八八年國家計委提出「關於投 資管理體制的近期改革方案」,採取簡政放權措施,縮小指令性計劃,

擴大地方自主權,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170

第三階段(一九九二年一月~二零零一年十一月):改革進入建 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 ,改革由過去側重於突破舊體制走向

166 胡鞍鋼(1995),《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 》。台北:新新聞文化,頁 1。

167 胡耀邦(1986),<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大次全國代 表大會上的報告>,《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頁 6-62。

168 胡耀邦(1986),<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

北京:人民,頁 558-587。

169 趙紫陽,1987.10.25,《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 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版 1。

170 Rudiger Schott, op. cit., p. 38。

(13)

重建立新體制,由政策調整走向制度創新;由單向改革轉向綜合配套 改革;由重點突破轉向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171。一九九二年十四 大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藍圖,就是「市場社會主義」172。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173,其內容不但確立執行市場經濟的措 施及策略,更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國有企業改革方向 。

一九九七年十五大的政治報告174,更突破傳統共黨所有制理論之束 縛,將公有制經濟之範圍,由原有的國有和集體經濟,擴及混合所有 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強調公有制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 , 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 ;非公 有制經濟則有「補充」地位提高為「重要組成成分」;推動國有企業 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 ,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並使公有與非 公有經濟相互促進。十五大除對公有制作新的詮釋外 ,並提出以股份 制的方式改造國有企業、「抓大放小」,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要 能促進經濟發展,任何經濟成分都可利用,舒緩對「姓社姓資」問題 的爭論175

一九九九年三月中共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 「憲法修正案」

176,依據十五大的決定,針對憲法不合時宜的條文進行修訂,其目的在 使十五大所提路線、方針、政策具法源基礎,為大陸發展階段定位,

使其政策合法化,以適應現實,以利改革開放之深入推展,並突顯中

171 Ibid., p. 40.

172 江澤民(1996),<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奪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 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北京:人民,頁 1-47。

173 江澤民(1996),<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決定 >,《十四大以來 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頁 519-548。

174 江澤民,1997.9.22,<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 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版 1、2、3。

175 方蘇(1997),《股份制主要針對大致國有企業 -林毅夫談中共十五大的經改藍圖 》。香港:

九十年代,頁 66-69。

176 同註 34,頁 40。

(14)

共為「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國家。其中著墨最多者偏重於經 濟體制改革方面,明確非公有制經濟地位177,諸如:憲法第六條修訂為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堅 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第八條改為「農 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為基礎 、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

第十一條則明訂「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等非公有 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等178

第四階段(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之後~迄今): 改革重點在於積極 加入國際組織,在全球化的環境下積極推動區域整合 ,利用本身市場 廣大和資源豐富的優勢吸引外資 。中國二零零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後,不僅使中國的經濟體制逐漸與國際經濟體系接軌 ,更藉著對外推 動經濟區域整合來提昇經濟競爭力 。然而,透過對內區域改革以吸引 外來投資改善國內的經濟環境,以解決國內區域發展不均為主要目標。

中國經濟改革所形成的轉變,亦可以從以下兩個時期作為區分 。 壹、傳統計畫時期

楊開煌提到:「在柏拉圖的《理想國》179中就可發現「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國家所奉行的「共產主義」,是其根源來自於馬克斯對十八 、 十九世紀社會主義的批判180。」馬克斯從研究西歐的經濟與社會史的結 論得出,資本主義和歷史推動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會結束 ,而一個 無產階級的社會(

classless society

)將產生。而中國所採行的社會主義共 產制度,雖本質上與馬克斯相似,尚還要與毛澤東思想與列寧主義結 合。中國共產黨在執政之後,首要的任務就是建立一個共產主義且無

177 同上註。

178 同上註,頁 41。

179 王誠、楊開煌著(1998),《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 51。

180 <馬克斯對共產主義的詮釋與對黑格爾 、費爾巴哈與聖西門的批判 >,可詳見伊海宇譯,Max Weber 著(1990),《1844 年經濟哲學手稿》。台北:時報文化,頁 76-90。

(15)

階級的社會。而作為其基本價值的社會主義是希望藉 由下列方式,獲 得正義與社會公平181

一、執行無產階級專政(像是政治控制),使剝削的可能性降到 最低。

二、允許社會主義施行生產工具的公有制 ,在中國生產工具的公 有制採取二種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國家所有),以及勞動群眾所 有制(反應在城市的集體所有制與農村的集體所有制 )。

三、在政府的中央層次進行經濟的計劃 。 四、按勞(勞動)分配(財富)。

中國共產黨從一九二一年建立以來 ,其戰略觀念試圖經由階級分 析掌握其社會和政治實體的結構 ,並將中國的人口分為各種經濟層 級,作為衡量他們對國家戰略支持和政治忠誠182

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之間,階級地位成為中國人民 「在制 度上和政治上劃分位階」的工具。階級地位在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它決定著人民的地位與職業的流動 ,甚至包括婚姻的抉擇,幸 運者被分類為「人民」,即為「公共資產的所有人183。」

由於過去中國飽受帝國侵略 ,中共對屬於帝國的資本採取強制沒 收歸國家所有。中共控制大部分的商業、外貿、交通等重要經濟管道。

依循著共產國家無產階級專政的觀念 ,農民是無產階級最友善的伙 伴,是中國革命與建設成敗的決定因素 。毛澤東認為農民是中國工人 的前身、是中國軍隊的來源、是中國邁向民主的主要力量與中國文化 運動的主要成員184

貳、改革開放時期

181 黃烈修、潘兆民 1999),《中國政治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頁 253。

182 Ostrom Elinor,(1986), “An Agenda for the Study Institutions”, Public Choice,Vol. 40, No.1, p. 25.

183 同註 42,頁 40。

184 顧隆生,(1992),《毛澤東經濟思想引論》。山西:山西經濟,頁 38-48。

(16)

一、農村改革

中國經濟改革首先由農村展開序幕 ,農村之所以成為中國制度變遷 的首要點,是因以下兩點:

(一)、最初的農村實行的是集體經濟 。在展開經濟改革之時,

由於農村對舊體制依賴程度很低 ,因此制度變遷所帶來的創新成本較 低,相對而言制度變遷也就容易實行 。

(二)、新制度的變遷和創新對於農民的收益和發展提供有利的 制度環境。因為受傳統體制的影響,農民最容易在舊體制中受壓抑的 行為團體,不但因為農業經營機制本身不利的條件 ,也受到諸如工農 業剪刀差之類和整個制度環境對其的剝削185。因此,制度創新為中國農 業帶來可觀的成長,進而加速中國經濟發展。

在此一時期中有兩件大事影響著經濟體制的走向 ,一是十一屆三 中全會廢除「以階級鬥爭為綱」,實現中共工作重心的轉移;二是一 九八二年召開的「十二大」,提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技「四個現 代化」,以及到二零零零年工農業總產值比一九八零年 「翻兩番」的 目標,並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的理論,實施「以市場 調節為輔的計畫經濟186。」這顯示出中共對於欲完善社會制度,並對中 國經濟有完整擘畫。

農村改革主要的任務,主要是推動農業生產責任制與農村經濟體 制的改革。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形式取代過去「人民公社」的三級所 有制,在又稱為「大包乾」的生產責任制比人民公社「隊為基礎」有 高度的優越性。但仍然存在著收益分配上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期中,出現了六種責任制形式187,其成果都明顯

185 同註 42,頁 42。

186 邱宏輝(1999),<二十年來中共的經濟體制變革 >,《中共研究》,第 33 卷,頁 35。

187 共包括:定額包工、聯產到組、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包乾到戶與專業承包。

(17)

提高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188

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各項農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中國農業生產長期 停滯不前的局面,不但從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 ,促進農業從自給半 自給經濟朝向著較大規模的商品生產轉化 ,更克服了管理過分集中、

平均主義的弊病189。 二、鄉鎮工業的發展

在國民經濟的調整上,除了發展農村,輕工業的推展也是另一項 重點,在一九八四年中共將「社隊企業」改名為「鄉鎮企業」,開始 帶動城市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鄉鎮企業「價格雙軌」與「制度雙軌」

的競爭中,必須以較高的價格獲取資源 ,與自尋產品銷路,但是由於 鄉鎮企業是自主的經營者 ,在沒有國家的財力支持下,其預算約束較 硬,必須自負盈虧,唯有在市場競爭中獲利才能生存 ,因此鄉鎮企業 經營效率較高190

鄉鎮企業的成功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出路 ,提昇了就業生產 力。此外,中共開始下放地方財政並改變國家與企業的關係 ,推行各 種利潤留成和盈虧包乾的政策 。一九八零年初期,城市改革的浪潮在 各地興起,在擴權試點首先在廣東、福建兩省的深圳、珠海、汕頭、

廈門試辦經濟特區191。 三、國有企業的改革

一九八四與一九八七年的 「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及「社 會主義出擊階段」理論的提出,使得改革重點著重生產力作為試驗的 準則,利用資本主義的優點發展經濟 ,並擴大城市改革範圍。

188 同註 42,頁 44。

189 王瑞璞主編(1995),《中共中央關於印發『當前農村經濟改革的若干問題 』的通知》,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頁 321-323。

190 吳惠林、周亞真合著(1998),《放權讓利》。台北:中華徵信所,頁 70。

191 同註 42,頁 43-44。

(18)

中共中央於一九八四年召開 「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 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把經濟體制修正為「有計畫商品經濟」,確 定「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公有制基礎上 『有計畫的商品經濟』」決定 以簡政讓權、放權讓利推動改革,顯示中共在農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已在城市發揮192,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

由於鄉鎮企業提升農村經濟復甦 ,逐漸改變國家與市場之間的關 係,其改革的焦點也專注於國有企業之中。而鄉鎮企業經營效率較高 , 造成國有企業的原來市場也在競爭下不斷地被非國有企業瓜分 ,在這 種競爭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壟斷的獨占利潤下降 ,國有企業稅收和利 潤上繳的主要財政收入大幅萎縮 。這些因素促使國有企業不得不進一 步改革193

自八零年代以來,國營企業的改革一直存在著承包制和股份制 。 一九九零年以前的國營企業改革 ,大致上是以承包制為重心。因為承 包制是中共在政策上與成本摩擦較小的選擇 ,而股份制的政策強調產 權清晰的企業管理制度,等到九零年代承包制,由於改革弊端浮出,

股份制遂成為新的潮流。

一九八七年中共中央召開 「十三大」,當時中國仍是處於「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落後造成商品經濟不發達 。為提升經濟力,

中國擴大承包責任制的範圍 。承包制以契約的方式界定政府與企業之 間的利潤分配,確定國家與企業的權責關係 ,企業轉變成自主經營、

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制度 。一九八八年時,中共中央因應經濟過熱決 定對十三種市場價格開放 ,但因策略的失當使得物價飆漲加上官僚主 義造成的貪腐等問題,導致廣大群眾的不滿爆發一九八九年 「天安門

192 同註 186,頁 36。

193 John McMillan and N.Barry(1992),“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 Lessons from Chin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8, No.1, p. 138.

(19)

事件194」。

194 同註 42,頁 45-4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Prasannapada and the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ditation and the Beginnings of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

規約有〈念佛規約〉和〈淨業堂規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