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乘玄論》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乘玄論》CBETA 電子版"

Copied!
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乘玄論》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53

No. 1853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意 第二釋名 第三立名 第四有無 第五二諦體 第六中道 第七 相即 第八攝法 第九辨教 第十同異

  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虛寂之妙實。窮中道之極號。明如來常 依二諦說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而學者有其巧拙

。遂有得失之異。所以若有巧方便慧。學此二諦。成無所得。無巧方便慧學教。即成 有所得。故常途三師置辭各異。開善云。二諦者法性之旨歸。一真不二之極理。莊嚴 云。二諦者蓋是祛惑之勝境。入道之實津。光宅云。二諦者蓋是聖教之遙泉。靈智之 淵府。三說雖復不同。或言含智解。或辭兼聖教。同以境理為諦。若依廣州大亮法師

。定以言教為諦。今不同此等諸師。問攝嶺興皇何以言教為諦耶。答其有深意。為對 由來以理為諦故。對緣假說。問中論云諸佛依二諦說法。涅槃經云隨順眾生故說二諦

。是何諦耶。答能依是教諦所依是於諦。問於諦為失教諦為得不。答凡夫於為失如來 於為得。聖人於亦得亦失。而師云。於諦為失教諦為得者。乃是學教成迷。本於是通 迷學教於別迷。通迷是本別迷末。本是前迷末是後迷。問何意開凡聖二於諦耶。答云

。示凡聖得失。令轉凡成聖。問於諦為失者何以言諦耶。答論文自解。諸法性空。世 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

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說。名為教諦耳。問教若為名諦耶。答有數意。一者依實而 說故所說亦實。是故名諦。二者如來誠諦之言。是故名諦。三者說有無教實能表道。

是故名諦。四者說法實能利緣。是故名諦。五者說不顛倒。是故名諦。與他家異有十 種異。一者理教異。彼明。二諦是理。三假是俗。四絕是真。今明。二是教。不二是 理。他家有理無教。今明。有教有理。二者相無相異。他家住有無故是有相。今明。

有表不有無表不無。不住有無故名無相。三者得無得異。他家住有無故名有得。今明

。不住有無故名無得。四者理內外異。他家住有無故名理外。今明。不住有無故名理 內。五者開覆異。他有住有無住無。此有無覆如來因緣有無。今明。二諦是教。是有 表不有無表不無。即開如來教無有壅滯。六者半滿異。他家唯有二無不二。故唯教無 理名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為滿字。七者愚智異。涅槃云。明無明愚者謂二。智 者了達無二。真俗二者即愚。不二者即智。故知。不二是理二是教。八者體用異。彼

(2)

有用無體。今即具有體用。九者本末異。不二是本二是末。他但有末無本。今具有本 末。十者了不了異。他家二諦。住有無故名不了。今明。說有欲顯不有。說無欲顯不 無。有無顯不有不無。故名了義。他但以有為世諦。空為真諦。今明。若有若空皆是 世諦。非空非有始名真諦。三者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世諦。非二 非不二名為真諦。四者此三種二諦皆是教門。說此三門。為令悟不三。無所依得始名 為理。問前三皆是世諦不三為真諦。答如此。問若爾理與教何異。答自有二諦為教不 二為理。皆是轉側適緣無所防也。問何故作此四重二諦耶。答對毘曇事理二諦。明第 一重空有二諦。二者對成論師空有二諦。汝空有二諦是我俗諦。非空非有方是真諦。

故有第二重二諦也。三者對大乘師依他分別二為俗諦。依他無生分別無相不二真實性 為真諦。今明。若二若不二。皆是我家俗諦。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諦。故有第三重二 諦。四者大乘師復言。三性是俗。三無性非安立諦為真諦。故今明。汝依他分別二真 實不二是安立諦。非二非不二三無性非安立諦皆是我俗諦。言忘慮絕方是真諦。文含 多義。後文當釋。問若以有無為教表非有非無理者。何不以非有非無之教表非有非無 之理。必以有無之教表非有非無理耶。答不可以月指月。應以指指月。若利根菩薩。

應如是說。但凡夫著有無故。以有無表非有非無。問若以於諦為眾生說者更增其患。

何以依二於諦說法耶。答曰。凡夫著有二乘滯空。今明。如來因緣有無假有假無。假 有故不有。假無故不無。云何增患耶。問成論師云。十六知見非二諦所攝。十六知見 道理無。此出自外道橫計。故非世諦。既非世諦。其即空亦非真諦。此義云何。答若 言十六知見出外道橫計非二諦所攝者。陰界入等亦出凡夫橫計。何得云二諦所攝。若 凡夫所見即是世諦者。凡夫人應是聖人

  釋名第二。若如他釋。俗以浮虛為義。真以真固為名。世是隔別為義。第一莫過 為旨。此是隨名釋義。非是以義釋名。若爾可謂世間諸法者有字無義。今明。俗以不 俗為義。真以不真為義。若具足論之。應以非俗非不俗遣四句為俗義。但今對他浮虛 是俗義。今明。不俗為義。是名出世法者。有字有義。今引淨名經。不生不滅是無常 義。五陰空無所有是苦義。常途真實是諦義。還以諦釋諦。義例前可見。解諦義有四 家不同。一云四諦理實是為諦。遺教經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苦諦真實是苦。

不可令樂故。以理實為諦。第二家云。境理非諦。能觀智為諦。大經云。若苦是聖諦 者。地獄眾生有苦。應是苦聖諦。而今地獄等苦。非聖諦。豈得前境為諦。第三解。

取能詮理之文言為諦。第四家云。合取境智文理為諦。若單境不智亦非諦。單取智文 理亦非諦。今明。四解並是並非。如眾盲摸象不得象體。然不離象。經中非無此釋。

諸佛方便隨從眾生。故作此說。今還一一難之。第一解云境理審實名諦者。地獄畜生 應是苦聖諦。毒蛇瞋雀多欲應是集聖諦。第二解云以智為諦者。應名權實諦。第三解 云文言詮審實為諦者。文言終不得理。那得為諦。第四解云若以境智合為諦者。境智 既其非諦。今合那得為諦。如一沙不能出油合二沙不得油也。今明。此真俗是如來二 種教門。能表為名則有二諦。若從所表為名則唯一諦。故非只以審實為義。若二於諦

(3)

。即以審實為諦。若就因緣教諦即有多義。或以誠諦之言釋諦。此二教表不二之道。

教必不差違即是諦義。依名釋諦如是。若依義釋諦。諦以不諦為義。此是竪論。若橫 論。諦以諸法為義。例如真俗義中說。俗以浮虛為義。俗以真為義。俗以不俗為義。

真亦然。更料簡諦待不諦有五條意。一者二諦相望是二不諦。俗非真真非俗。故二諦 成二不諦。二者非有非無。是二不諦義。能表是有無。所表非有無。故成二不諦。三 者二智是二不諦義。真俗既二境。境自待不境。不境即是智。四者義有三種。一者就 理外凡聖二緣二境。二者就理內凡聖二緣二境。三者竪理內外相望。有凡聖諦不諦義

。理外凡聖者。如有於凡實。所以為諦。空於凡不實。即是不諦。空於聖亦然。凡聖 二人各行一實一虛。故有諦不諦義。理內凡聖亦然。次竪論者。若理外凡聖。皆是顛 倒有所得行。俱是凡夫理內若凡若聖。皆名為聖。二諦亦然。理外若真若俗。俱是俗 諦。理內若真若俗。皆是真諦。理內所行。非外所行。理外所行。非內所行。有諦不 諦義。五者直就凡聖各自有諦不諦。如有於凡是實。即此有於聖為不實。只此一有自 有實不實。不須他釋。次更明於諦教諦合論有三句。一者能諦所非諦。二者所諦能非 諦。三者亦能亦所諦。能諦所非諦者。即是於諦。有於凡實。空於聖實。取兩情為諦

。不取空有二境為諦。言教諦是所非能者。二智是能說。二諦是所說。此就境智判能 所。亦能亦所諦者。合取於教二諦。更就教諦中復有三句。一能名諦。二所名諦。三 亦能亦所名諦。言能名諦者。即是真俗二教。以能表道故名諦。言所名諦者。真俗所 表理實故。能表之教亦實。此從表實為名。亦能亦所者。即理教合說。非理即不教。

非教即不理。理教因緣。此二皆實。故能所皆諦。於諦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 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凡於是有。此有為失。諸賢聖真知性空。此空為得。二皆失者

。二皆是於故二皆失。二皆得者。只知於二即知不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淨。然 此三句。前二句即於諦。後一句即教諦。前二句即於境。後一句教境。於境即不轉。

教境即轉也

  立名第三。三門分別。前辨立名。次辨絕名。後辨借名。立名者不真不俗。亦是 中道。亦名無所有。亦名正法。亦名無住。此非真非俗無名。今假為立名。此名以無 名之所立名。如提羅波夷真不食油強為食油。二諦亦爾。以其真表不真俗表不俗。假 言真俗。以其假言。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淨名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無住即無本。故云。若能若所。皆以無住為本。大品云。般若猶如大地。出生萬物。

波若正法無住。此三眼目之異名。若就用中。辨二諦反覆得立名。俗為真立名。世為 第一立名。如言由世故第一。真俗亦如是。真應對世。第一對第二。而今真對俗。世 對第一。非正相待義。聖人未必以對立名。故經云。法無有彼此。離相待故。次明相 待者。真俗當體受名。世與第一。用中褒貶為稱也。第二辨絕名。常途相傳。世諦不 絕名。引成論文。劫初時物未有名。聖人立名字。如瓶衣等物故。世諦不絕名。真諦 與佛果三師不同。光宅云。此二皆不絕名。真諦有真如實際之名。佛果有常樂我淨之 名。但絕麁名不絕細名。莊嚴云。此二皆絕名。佛果出於二諦外。是故絕名。真諦本

(4)

來自虛。忘四句絕百非故絕名。開善云。真諦絕名。佛果不絕名。真諦之理絕四句百 非。故是絕名。佛果此世諦。所以不絕名。若佛智冥如絕名。今明。一往為論何為不 得。然非理實說。今問。若劫初物作名銘者。以真諦無名。假名銘者與真何異。又問

。火名為當即火離火。若使此火名即火。呼火即燒口。若使火名離火。何故不得水耶

。故知。非即離體有名。若在口中不在火上。是即火絕名。且復從來蛇床虎杖世諦絕 名。復問。人是何物。人頭手等何意呼人耶。強為立名。豈非皆絕。次難佛果有三家

。今先難初家。若使言真諦與佛果但絕麁名不絕細名者。今難。本以絕故妙。若不絕 即不妙。難第二家。真諦與佛果俱絕名者。今難。若以名求真不得真者。此名便有文 爾無理。真諦有文無理。如私陀言涅槃。佛果有理無文。如犢子存焉。難第三家。佛 果不絕真諦絕名。同前二家所見。不具辨也。今明。以四句辨之。一者俱絕。二者俱 不絕。三者真絕俗不絕。四者俗絕真不絕。所言二諦俱絕者。二諦皆如。奈得皆不絕

。二諦俱不絕者。得是如相名為如來。得是二如相所以皆不絕。又言。如來常依二諦 說法。大論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檀即有。第一義悉檀即無。真如實際等。於第一 義悉檀即有。世界悉檀即無。此名字互有互無。故知。二種俱絕俱不絕。三者真絕俗 不絕。此文即多。經云。以世諦法故說。非第一義。四俗絕真不絕。如言生不可說不 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非不生亦不可說。四句皆不可說。即是世諦絕名。今 更作一種方言。世諦即絕實不絕假。真諦即絕假復絕實。何者眾生計有為有。計無為 無。此之有無。是斷常二見。即是性實。今破有故言不有。破無故言不無。所以明。

佛說假有假無為世諦。此假有不名有。此假無不名無。問此假有何物有。明此假有不 名實有。假無亦是不名實無。是即此假有假無名為世諦。所以其不名實有實無。故言 絕。而此不有。為成假有。不無為成假無。此即是不絕假義。若言二諦俱絕者。真諦 絕四句。離百非。世諦亦絕四句離百非。然此義從來所無。唯今家有也。言二諦皆絕 四句離百非者。俗不定俗。俗名真俗。真不定真。真名俗真。真俗假俗。俗真假真。

假俗即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假真亦爾。何者假俗即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能是

。非非不能非。百非亦不非。假真即非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是非不能非。百非亦 不非。是故皆離四句。絕百非也。雖二諦皆離四句絕百非。然二諦俱絕爾大異。何者 俗諦絕即絕實。真諦絕即絕假。俗諦絕實者。是是即是實是。非非即是性非。以俗諦 絕實故。是是不能是。百是亦不是。非非不能非。百非不能非也。真諦絕假者。非是 是與假是非非與假非。真諦絕性假故。非但是是不能是。非是亦不是。非但非非不能 非。是非亦不非。是是與非是。一切不能是。非非與是非。一切不能非。真諦雙絕世 諦絕實。此即漸捨明二諦皆絕義。俗諦絕實真諦絕假實。第二次就平道明二諦俱絕義

。俗不定俗。由真故俗。真不定真。由俗故真。由真故俗。俗是假俗也。由假俗故真

。真是假真。既云假俗。即四句皆絕。假俗非俗。假俗非不俗。假俗非亦俗亦不俗。

假俗非非俗非不俗。假真亦爾。第三論借名。就借與不借故。是絕不絕耳。若二諦俱 絕。即是兩種皆借名。二俱不絕。即相與不借。今亦次還辨前三家所說。彼三家同明

(5)

。世諦有物有名以名召物。即得來故不借名。真諦佛果。解有三家。今先難世諦不絕

。若世諦有物即有名者。劫初時便應有名。不須聖人為立名耶。若物本無名。何異真 諦本無名後為真立名。問是假借名者後為物立名。何故非借名耶。汝若以名求真。去 真遠矣。我亦以名求物。去物遠矣。又問。今世諦以名求物物得應名者。今且問。以 瓶名為在瓶上為在口中。具如先難。若在瓶上何處有名。若在口中瓶即無名。豈非是 絕名。此即與真何異。若言真本無名就世諦借者。今世諦中。若有真名可言其借。而 今世諦中。無有法名真如絕離可得言借。且復經言。第一義諦有名有實。何時噵無名

。經又云。一切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無實故言絕。但有名字故謂為借。若有名但 假設。何意空就有借名而有不就空借名也。故若言真諦無名就世諦借名。其義不可。

今問。若以名求真去真遠者。此真名為表真理不耶。若使此名表理。依名得理。何謂 真理絕名名即無用。此名既其不得理。此名終此浪說。可謂有理而無文。常途解真諦 佛果有三家。光宅二種俱不絕妙名。即不須借。莊嚴云。二種俱絕。所以須借。若是 開善明。佛果是世諦。有名故不須借。真諦無名。所以須借。此三解依前而難之。此 不復重出。望前可見。今明。借此假之異名。然此經論所無。大小乘經。不載此說。

恐不應借語。而今言借者。只是隨他意語耳。今明。借此假之異名。今二諦既有四句

。辨絕不絕義。今借與不借。准此可知。若二俱絕。即二諦俱不借。二諦不絕。即二 俱借。若一絕一不絕。即一借一不借。若言二諦俱絕而論其借義。明真不可說名。二 諦之名。無法可說。二諦俱絕故不明借。今以非真假言真。非俗可言俗。俗待真故說

。俗從真借名。真待俗故說。真從俗借名。所以二諦俱不絕。假論借名。然此借名亦 是不借。今以真不自真。由俗故說。真不自故。所以須他。故言借。若不借者。明若 由真故說真。可得是借。由真故俗。那得是借也。故言此俗亦是不借也。橫論借名如 此。若竪論。真從不真以借名。俗從不俗以借名。又問言。若從不真借名。只應真名 不真。那得名為真。俗亦如是。答今明。真不真一。亦不得借。異亦不得借。因緣假 名字故言借。借是待之異名。若不待不真不得說真。由不真故真。由真故不真。真不 真因緣假說。故言借

  有無第四。今先辨假有。後辨假無。常途所明。凡有三種假名。一者因成假。以 四微成柱。五陰成人。故言因成。二者相續假。前念自滅續成後念。兩念接連。故言 相續假。三者相待假。如君臣父子大小。名字不定。皆相隨待故言相待假。若入道所 捉三乘不同。聲聞用因成。緣覺用相續。菩薩用相待。而成論三藏為宗。多明因成。

以入道。所以然者。凡有二義。一者因成是世諦體。續待為用。若體已空。用即自遣

。二者因成多重數。觀行自淺至深。初捉五根以空眾生。次捉四大四微以折法。所以 多捉因成。若是續待二假。即無此重故不用。今明。正大品中三假為宗。一者法二者 受三名。解三假不同。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並法假。眾生假人。此是受假。一切 名皆是名假。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義為法假。所成義為受假。不如他家法假 為體餘二為用。故大品云。波若及五陰為法假。菩薩為受假。一切名字為名假。內法

(6)

如此。外法可知。四微四大為法假。世界為受假。一切名字為名假。今明。相待為本 者。欲明大士觀行。凡有三義。一者相待假通。無非是待。因續二假未必盡假。二者 相待假。無有實法。遣病即淨。因續二假。即有實法。遣病有餘。三者相待假無礙。

長既待短。短還待長。因續二假。即成義有礙。唯以四微成大。不以大成四微。唯得 續前不得續後。故用相待假。若是聲聞因成為體。續待為用。體空用自去。今觀相待 體本來不生今亦無滅。因續用去。從來有通別相待。通是開避相待。別是相集相待。

如人瓶衣柱。是通相待。長短方圓等是別相待。問若相待空因續自去者。觀相待時觀 何物相待。豈非先有因成後有續待。答不然。小乘觀行。先有法體折法入空。故但見 於空不見不空。今大乘觀相待者。不立法體。諸法本來不生。今即無滅。初念為無礙 道。後念為解脫道。是故經言。不但見空。亦見佛性不空。問曰。非有非無而有而無 為疎假為是密假。答曰。此是疎假。何故爾。以其兩來就有無二法辨故是疎假。若辨 密假。非有非不有而有而不有。以其就一法明義。是即兩法為疎。一法故密。今何故 辨此疎密。疎密者。為明經中兩種百非兩種對治。若言苦樂無我等。此是疎對治。若 言實不實眾生非眾生安非安等密對治。若言如來涅槃非有非無。此是疎百非。若言非 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此是密義辨非。此明假有疎密。問前言非有非無。何物非有非 無耶。答前非有非無。非性有無。為成世諦如義。問後明非有非不有。何物有不有耶

。答今如是假有不有故。言非有非不有。言非有者。非不有有。言非不有者。非有不 有。此既壞假成真諦如。問有不有是何物。答諸法本從無生。皆以阿字為本。是即諸 法皆歸阿字一無生門。故經言。四十二字皆歸阿字也

  二諦體第五。常解不同。有五家。初家明。有為體空為用。何故爾明世諦是有。

行者折有入空。無有因空入有。故有是其本。空為其末。第二家云。以空為體。有是 其用。何以故明。空為理本。古今常定。有是世間法。皆從空而生。故空為其本。有 是其用。第三云。二諦各自有體。以世諦假有是世諦體假有即空無相是真諦體故。言 二諦各有體。第四云。二諦雖是一體。以義約之為異。若以有來約之。即名俗諦。以 空約之。名為真諦。而今此二諦唯一。約用有二。第五云。二諦以中道為體。故云。

不二而二二諦理明。二而不二中道義立。彼家有時亦作體用相即。今皆不然。問第一 解。若言以有為體空為用者。可以有為理空為用不。體是理之異名。既言有為體。是 即有為理。然皆見理得道。今若以有為理。即見有得道。今聖人皆見空斷結。明知。

空是理。問第二解。空為體有為用者。是即成一諦。何謂二諦。汝今指空當體。是即 但空是諦有非諦。若空有俱諦。何得偏用一空為體。故不然。問第三解。假有是世諦 體假有即空為真諦體。若二諦各有體。即應成兩理。有自有為理。空自空為理。碩反

。何得辨其相即。問第四解。二諦唯一體以義約之為異者。今何以二諦唯是一體。是 何物體。為當一有體為當一空體。何處離此空有別有一體。而言以空有約之故二諦之 別。問第五解。二諦同中道為體者。今問。汝言若用中道為體。為是二諦攝為是二諦 外物。彼解云。終是一無名無相。還是二諦攝。此是開善所用。攝山高麗朗大師。本

(7)

是遼東城人。從北土遠習羅什師義。來入南土。住鍾山草堂寺。值隱士周顒。周顒因 就師學。次梁武帝。敬信三寶。聞大師來。遣僧正智寂十師。往山受學。梁武天子。

得師意捨本成論。依大乘作章疏。開善亦聞此義。得語不得意。今意有第三諦。彼無 第三諦。彼以理為諦。今以教為諦。彼以二諦為天然之理。今明。唯一實諦方便說二

。如唯一乘方便說三。故言異。雖復有五解。不出四句之計。初一有句。第二無句。

第三第四亦有亦無句。第五解非有非無。既束為四句。是橫計。何得扶道。問何處經 文中道為二諦體也。答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因緣生法是俗諦。即是空是真諦。亦是中道義是體。華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 非無。故有無為二諦。非有非無為體。經云。非有非無假說有無。涅槃經云。隨順眾 生說有二諦。故以教門為諦。仁王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故知。有第三諦。

問教諦為是一體為是異體。答如前言。中道為體故是一體。若約用為論。亦得假為二 體。但非正義。問若言一體者。與他家一體何異。答他家定一定異定亦一亦異。今明

。約第一重故作此語。至第二第三第四重。不可言一。不可言異。問於諦為是一體為 是異體。答約二妄情為二體。爾終無有兩物。如眼病空華異空無華故。以一中道為體 問假有假無為二諦。非有非無為中道也。答一往開中假義故。假非中中非假也。究竟 而言。假亦是中。故涅槃經文。有無即是非有非無。亦得中為假。一切言說皆是假故

。問何物是體假用假。何為體中用中耶。答假有假無是用假。非有非無是體假。有無 是用中。非有非無是體中。復言。有無非有非無皆是用中用假。非二非不二。方是體 假體中。合有四假四中。方是圓假圓中耳

  明中道第六。初就八不明中道。後就二諦明中道。初中師有三種方言。第一方言 云。所以牒八不在初者。欲洗淨一切有所得心。有得之徒。無不墮此八計中。如小乘 人言。謂有解之可生惑之可滅。乃至眾生。從無明流來反本還源。故去。今八不。橫 破八迷。竪窮五句。以求彼生滅不得故。言不生不滅。生滅既去。不生不滅亦生滅亦 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五句自崩。然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是假名。假 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諦中道。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非不生。名為 真諦中道。此是二諦各論中道。然世諦生滅是無生滅生滅。第一義無生滅。是生滅無 生滅。然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名二 諦。合明中道。第二方言云。所以明三種中道者。為顯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夜常說中 道。又學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墮在偏病。今對彼中義不成故辨三中。問云何學佛教 人三中不成。答他云。實法滅故不常。假名相續故不斷。今謂。不常猶是斷。不斷猶 是常。唯見斷常。何中之有。為對此三中不成。明三種中道。今明。中道者。無生滅 生滅為俗諦中。生滅無生滅為真諦中。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 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二諦合明中道。問後明三中與前何異。答前明二諦中道。

是因緣假。名破性中。第三雙泯二假稱為體中。亦名因緣表中道。故前語有四重階級

。一者初章四句求性有無不可得故。言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外人既聞非有非無。即謂

(8)

無復真俗二諦。便起斷見。是故第二說而有而無以為二諦。接其斷心。第三欲顯而有 而無明其是中道是因緣有無。不同汝性有無義故。第三明二諦用中。雙彈兩性。第四 次欲轉假有無二故明體中。初明性空。次後明假。第三明用中。第四明體中故有四階

。此是攝嶺興皇始末對由來義有此四重階級。得此意者。解一師立中假體用四種意也

。又初非性有無以為中者。此是假前中義。次而有而無名為二諦。是中後假義。次假 有非有。假無非無。二諦合明中道者。此是假後中義。問破性中因緣表中道者。云何 中前假中後假耶。答中前假者。未說體中。前明於假。即上破性中後而有而無是也。

中後假者。說用中體中竟。方說而有而無。正是動而常寂。寂而常用。乃是方便智化 眾生。又中前假。從用入體。中後假從體起用。問第一方言出諸師計。後方言出諸師 三中不成。云何異耶。答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出諸師計。諸法師 計亦有性義。亦言。正破外傍破內。故出諸師計。第三方言云。世諦即假生假滅。假 生不生。假滅不滅。不生不滅。為世諦中道。非不生非不滅為真諦中道。二諦合明中 道者。非生滅非不生滅。問此與上何異。答此有二意。一者即世諦生是不生。如色即 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諦。真諦不生者。此即相因義。因世諦生明真諦不生。二者世諦 中不生不滅。即是真諦假。非是破性明中。為明世諦假生雖生不起。世諦假滅雖滅不 失。故生滅宛然而未曾生滅。故世諦中即是真諦假。問此與上何異。答雖同生滅為俗 不生滅為真。但不生有三種。初方言破定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中 有異。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第三方言。約平道門本來不生故言不生

。不言破病也。第二就二諦明中道。此中有三意。第一單義論單複。第二複義論單複

。第三就二諦論單複。就初有兩。初正明單複。後明互相出入。今先正論單複中假義

。偏說一假有不說無。是單假。偏說一假無不說有。亦是單假。偏說一非有即是單中

。非無亦爾。雙說假有假無。是複假。雙說非有非無。是複中。次釋其所以。凡有二 義。一者為利根人說單假。約鈍根人說複假。正言。利根之者聞一悟十故。若聞說假 有即解假無。乃至聞說非有即解非無。所以不勞具明兩義。為鈍根之人隨言得解。若 不具說。無有玄悟。所以雙明兩義也。二者為鈍根人說單。為利根人說複。為鈍根之 人不堪受圓教。所以且說單義破其執。若利根人堪受圓教。所以為說複義。便皆領受

。次明互相出入有八句。第一從單假入單中。或言。假有不名有。從有入非有。無亦 例爾。第二從單中出單假。或言。非有假說有。非無假說無。第三從複假入複中。假 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有無入非有無。第四從複中出複假。非有非無假說有無。第 五從單假入複中。或言。假有不名有。假有不名無。從假有入非有非無。假無亦例爾

。第六從複中出單假。或言。非有非無假說有。非無非有假說無之。第七從複假入單 中。有無即非有。第八從單中出複假。非有假說有不有。非無假說無不無。次釋所以 有二義。一者破眾生執實之病。隨計隨遣。所以遂有多句。二者大士觀行神通自在。

無有隔礙故。或眼根入正受等。不復委釋。大品云。或從散心中起入滅受定。滅受定 起入散心中也。第二就複義論單複亦有二。初正明單複。二明出入。初正明單複中假

(9)

。假有是俗諦。假無是真諦。此是單假。非有非無是中道。此是單中。假有假無為二

。是俗諦。非有非無不二為真諦。此是複假。非二非不二是中道。此是複中。正言。

非二盡有無。非不二盡非有非無。所以是複中。次釋其所以有二義。一往為言。單中 單假明義即淺。複中複假明義即深。所以然者。單家之二諦。至複義時。還是俗諦。

單家之中道。至複義時。還成真諦。單家之中道。正盡有無二。未能盡不二。複家之 中道。盡不二也。二者單明義即勝。複明義悉劣。所以然者。複假之有無。猶是前單 假之有義。複中之非有非無。猶是前單假之無義。複之非二非不二。猶是前單中之非 有非無也。但前直言有。便攝得有無。只直言無。攝得非有非無。只言非有非無。便 攝得非二非不二。言略意廣。所以為勝。複家中假。言廣意劣。所以有勝劣。次明互 相出入有八句。第一從單假入單中。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入非有非無中道。第 二從單中出單假。非有假說有為俗。非無假說無為真。第三從複假入複中。假二不名 二。假不二不名不二。入非二非不二中道。第四從複中出複假。非二假說二為俗。非 不二假說不二為真。第五從單假入複中。假有不名二。假無不名不二。從假有無入非 二非不二中道。第六從複中出單假。非二假說有為俗。非不二假說無為真。第七從複 假入單中。假二不名有。假不二不名無。從二不二入非有非無中道。第八從單中出複 假。非有假說二為俗。非無假說不二為真。第三階就二諦論單複有兩。一正明單複。

二出入。一者俗諦明單複。二者真諦明單複。假有是俗諦。假無是真諦。是單假。複 者假有假不有。是俗諦複假。假無假不無。真諦複假。非有為中道。此是俗諦單中。

以非無為中道。此是真諦單中。非有非不有。此是俗諦複中。非無非不無。此是真諦 複中。第二明出入有三。一就俗二就真三交絡。先就世諦明有八句。第一從俗諦單假 入俗諦單中。假有不名有。即是假有入非有。第二從俗諦單中出俗諦單假。非有假說 有。第三從俗諦複假入俗諦複中。假有假不有入非有非不有。第四從俗諦複中出俗諦 複假。非有非不有假說有非有。第五從俗諦單假入複中。假有入非有非不有。第六從 俗諦複中出單假。非有非不有。假說為假有。第七從俗諦複假入單中。假有不有入非 有。第八從俗諦單中出複假。非有假說有不有。第二就真諦辨有八句。第一從真諦單 假入單中。假無不名無也。第二從真諦單中出單假。非無假說無。第三從真諦複假入 複中。假無假不無。非無非不無。第四從真諦複中出複假。非無非不無假說無不無。

第五從真諦單假入複中。假無非無。假無非不無。第六從真諦複中出單假。非無非不 無。假說為無。第七從真諦複假入單中。假無不無入非無。第八從真諦單中出複假。

非無假說無不無。交絡明出入有十二句。第一從俗諦單假入真諦單中。假有不名無。

壞有入非無。第二從真諦單中出俗諦單假。非無假說有。第三從真諦單假入俗諦單中

。假無不名有。壞無入非有。第四從俗諦單中出真諦單假。非有假說無。第五從俗諦 複假入真諦複中。假有假不有。入非無非不無。第六從真諦複中出俗諦複假。非無非 不無。假說有不有。第七從真諦複假入俗諦複中。假無假不無入非有非不有。第八從 俗諦複中出真諦複假。非有非不有。假說無不無。第九從真諦單假入俗諦複中。假無

(10)

不名有。亦不名不有。即是非有非不有。第十從俗諦複中出真諦單假。非有非不有。

假說名為無。第十一從俗諦單假入真諦複中。假有不名無。亦不名非無。即是非無非 不無。第十二從真諦複中出俗諦單假。非無非不無假說名為有

  第七重明相即。次辨二諦相即。經有兩文。若使大經云世諦者即第一義諦。第一 義諦即是世諦。此直道即作不相離。故言即。此語小寬。若如波若經空即是色色即是 空。此意為切也。開善明。二諦一體。用即是即。龍光明。二諦各體。用不相離即。

眾師雖多不出此二。今難。若二諦各體如牛角。并違諸經論。不足難也。今問。開善 色即空時。為色起時空與色同起故言色即空。為當色未起已有此空故言色即空耶。若 使色未起時。已有即色之空者。即空本有。色即始生。本與始為異。云何相即。本有 是常始有無常。常無常異。不得即也。若言常無常一體者。燒俗時應燒真諦。俗生滅 時。真應生滅。若言一體者。俗即真時。俗應是常。二諦但常。若真即俗時。真應無 常。二諦俱無常。若是一體而言俗無常真常者。我亦言。一體故俗常真無常。次難。

汝色即空。為有分際為無分際。若有分際。異體不得相即。若無分際。即混成一體。

皆常皆無常。無分際得一即失二諦。有分際得二諦失相即。若為通耶。龍光二諦異體

。開善一體。今明。二諦非一非異。離四句為體。亦明。非一非異非不相離即非即是 即。離四句為即。若於諦為論。謂二諦各體。約兩情為異若約無所有為論。空有皆無 所有。故言一體。若教諦為論。約用有二體。約中道為論。終是一體。問若爾與他一 異有何異耶。答曰。他人二諦定境定理定一定異。今明。於諦如空華。眼病故見空華

。無有一異。無華故不得言與空一體。教諦者。非有非無假說有無。未曾有無。不得 有二體。亦不得言一體故與他人異。既無有無。論何物即不即。四句皆流。彼有色有 空。以色即空故著前難。今明。色畢竟空。將何物即空耶。為眾生見色故。言色即空 耳。有一方言云。假名說有為世諦。假名說空為真諦。既明假有。即非有為有。既明 假空。即非空為空。非有為有。非異空之有。非空為空。非異有之空。非異空之有。

有名空有。非異有之空。空名有空。有名空有。故空有即有空。空名有空故。有空即 空有

  攝法第八。論二諦攝法。為當盡不盡耶。常有三解。第一莊嚴云。二諦攝法不盡

。所以然者。若是惑因感虛果。此即是世諦。虛果故可空。即是真諦。而常住佛果體 非虛假。故非世諦。不復可空。故非真諦。引仁王般若云。超出二諦外。第二開善解

。二諦攝盡。故云。法無不總義無不該者。真俗之理。舒之即無法不是。卷之即二諦 爾已。故大品云。設有一法出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如夢。大涅槃空如來空。第三冶 城解云。佛果為真諦所攝而非俗諦。所以然者。佛果是真實之法。無復虛假舉體妙絕

。故真諦。舉譬如水本澄渟以風潮因緣故生波浪。若風息浪靜還復本水之清。內合本 唯真諦之理顯。煩惱之風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還一真之理故。大經云。世諦生 死時名生不生死者盡也。不生死即是佛果。生滅言世諦。今並不同。第一解佛果出二 諦外者。大品云。不見有法出法性者。是名與般若相應。今還有一法出二諦外。即非

(11)

相應也。不同第二解者。若言佛果為二諦攝。即佛果定在二諦之內。定是有無。成論 云。佛雖在世不攝有無。況滅後耶。中論云。如來在世不言有與無。如來滅後不言有 與無。云何有無所攝也。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唯是真諦無世諦者。即失機照之能 也。問今時所明二諦攝法盡不盡耶。解云。大乘經具有二文。此並是如來方便為緣之 說。有時為緣說二諦攝法盡。有時為緣說攝法不盡。具有盡不盡二種法門也。又欲令 攝盡即盡。欲令攝不盡即不盡。無所妨礙。何者一家有單複六種二諦。前後明三種二 諦。有時有三諦。有諦無諦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有時攝三諦為二諦。有無並世諦

。非有非無為第一義諦。乃至二不二為世諦。非二非不二為第一義諦。就此義得無有 出二諦。問學佛二諦云何得失。請為陳之。答有十句。一者定性二諦為失。因緣假名 二諦為得。問今只舉成論明三假義不墮失門。彼明。三假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即 三假而常四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絕故。有不自有。即四絕而常三假故

。空不自空故非性義。今問。三假為世諦四絕為真諦者。世諦之有為待真空。彼答云

。世諦待真諦者。即世諦為能待。真諦為所待。二諦便是相待假。何得云三假為世諦 四絕為真耶。若三假世諦之有不待真空者。既不相待。便成自性故不可答也。真諦之 名為是世諦攝為真諦攝。若是世諦攝者。即世諦還待世諦。長還待長。若真諦之名為 真諦攝者。真諦無名。何得攝名。問相待假者。成實師云。成已而待。中假師云。待 已而成。此云何答。不然。論文自破云。未成云何待。成已云何待。今義待時即是成

。成時即是待。故無前後之失。二者有無門。山中興皇和上述攝嶺大朗師言。二諦是 教。又言。五眼不見理外眾生及一切法。此是二諦外。二諦不攝。理內二諦。宛然而 有。不解大師意。執理內理外有異。三者有本無本門明得失。他無本今義有本。不二 正道。是有無之本。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不趣。悉皆寂滅性。故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非無。故言遠離一切趣。問何故以二諦為教門。答以有 無為教略有五義。一對理明二諦是教。以理無二故非有非無。今說有說無故有無為教

。二者望聖人體。有無未曾有無。今說有無。此為教緣。故有無為教。三者為拔見。

舊義執有無是理。由來既久。即二見根深難可傾拔。攝嶺大師。對緣斥病。欲拔二見 之根令捨有無兩執故。說有無能通不二理。有無非是畢竟。不應住有無中。有無為教

。四者以有無是諸見根。一切經論盛呵二見。斥於有無。如凡夫著有二乘著無。又愛 多者著有。見多者著無。又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執無。又佛法中。五百論師。執 有聞畢竟空。如刀傷心。方廣執無不信因果。又為九十六種外道所執不出有無。諸佛 出世復云有無是二理者。便增諸見心。何由可拔。故今明有無是教門。能通不二之理

。不應住有無中。以欲息諸見故。經論明有無是教門。五者稟教之徒。聞有無是教。

能通正道。超凡成聖。故有無是教。問以何文證二諦是教。答文處甚多。舉一經一論

。論云。佛依二諦說法。故二諦為教。大品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為著有 者說空。為著空者說有。經論佛菩薩皆明二諦是教。問若以五義二文證二諦為教者。

今亦以五難二文明二諦非教。一者若二諦是教者。佛說時即有。不說即應無二諦。若

(12)

爾本以二諦生於二智。佛不說二即無二智。既無二諦。佛何所照有二智。二者若世諦 是教。六度等行皆是世諦。佛不說世諦即無世諦。便無六度等行。若爾但有詮教法寶

。便無涅槃法寶。三者二諦為境發生二智。二諦名境界法寶。若二諦是教。但有詮教 法寶。亦無境界法寶。若言教生智故轉名境者。佛不說教即無教可轉。便無有境。四 者若二諦是教。色等萬法皆是世諦。世諦既是教者。色等萬法亦應是教。若爾佛不說 世諦。即無色等萬法。五者世諦是教者。世諦唯有教火應無實火用。若火唯是教。口 中說火即應燒口。次二文證二諦非教。若言真諦是教者。經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而 教即有佛方有。無佛即無。何即得常住。經云十二因緣有佛無佛常自有之。故知。世 諦非教。答諦有二種。一於諦二教諦。於諦者。色等未曾有無。而於凡是有名俗諦。

約聖是空名真諦。於凡是有名俗諦故。萬法不失。於聖是空名真諦故。有佛無佛性相 常住。教諦者。諸佛菩薩了色未曾有無。為化眾生故說有無。為二諦教。欲令因此有 無悟不有無故。有無是教。而舊義明二諦是理者。此是於諦耳。於諦望教諦。非但失 不二理。亦失能表之教。問於凡是有既失者。於聖是空亦是失不。答一往對凡夫明聖 為得。若望教諦皆是失也。以色未曾有無而作有無解故為失。問經云。一切世諦若於 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亦是失耶。答一往於諦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 是謂情所見耳。若識兩種二諦。即五難自祛。問雖有此通。猶未可見今說色有無是教 諦者。不說有無即無教諦。答以說為教者。佛不說即無教諦也。問若爾者唯恒有二於 諦耳。即無因緣有無。答一切法常是二於諦有無。亦恒是因緣有無。若於二緣即是二 於諦有無。諸佛菩薩了此色即因緣有無。然於與教未曾二於二教。若因緣有無未曾有 無。如此有無能不有不無。故名為教。問他亦云因緣有無。與今何異。答今言因緣有 無。此是方便說耳。聖為教化眾生故。說是有無。敘此有無為教也。他明道理既是有 無。故今不同。但取此一意為正答也。問有無望佛菩薩即是因緣有無。即是因緣境。

云何言是教。答是因緣有無可兩望之。發智即境。能開不有不無不二即是教也。問佛 照有無有無名境。佛說有無有無是教門。他亦云。照有無有無是境。說有無有無亦是 教。與今何異。答他但得二於定性有無。此有無不得開不有不無故不教也。又因緣有 無是境耳。定性有無非境也。何者有不自有。由無故有。無不自無。由有故無。是有 由無故有。有是無有。悟此因緣有無。能生二慧。既是定性有無。即生斷常二見故不 得名境也。次說不說門明得失。他但明世諦說真諦不說。世諦是三假。假故可說。真 諦是四絕。絕不可說。眾師同此一解。今問。世諦唯可說真諦不可說。豈非定性耶也

。答今義世諦雖可說。說即真不可說。真不可說即俗可說故。非是定性。問俗即真故 不可說。此為是俗不可說為是真不可說。還是真不可說者。若爾即俗無不可說義。豈 非定性耶。答今總觀經論。具有四句。一世諦說真不說。二真說世不說。三俱說。四 俱不說。此四句有多門。今具敘之。一者世諦說生滅。真諦不說生滅。故云世諦說真 諦不說也。二真諦說不生滅俗不說不生滅。故真諦說世諦不說也。三世諦說生滅真諦 說無生滅。故二諦俱說。四世諦不說無生滅真諦不說生滅。故二諦俱不說也。問此四

(13)

句出何處。答釋論初卷云。人等世諦故有。第一義故無。如法性等。第一義故有。世 諦故無。即是斯義。二者明生滅。此是世諦說。不生滅是世諦不說。不生不滅是真諦 說。非不生非不滅是真諦不說。是即二諦俱說俱不說也。三者說生滅說不生滅。皆是 世諦故說。真諦不說生滅。亦不說不生不滅。故云。世諦說真諦不說也。四真諦說世 諦不說者。世諦雖說生滅不生滅。實無所說。真諦雖無所說。而無所不說。問世諦雖 說而無所說。無所說即入真諦。真諦無所說。而無所不說。還是世諦。何處有世諦不 說真諦說耶。答有所得定性義如此耳。世諦自是說。若無所說即屬真諦。真諦自無所 說。若有說還屬世諦。如此真俗皆是障礙法門。今明。諸佛菩薩無所得空有。因緣無 礙故。空是有空。有是空有。空是有空。雖空而有。有是空有。雖有是空。說是不說 說。不說是說不說。說是不說說故。雖說而不說。不說是說不說故。雖不說而常說。

故得世諦不說而真說也。問中論云。俗諦有言說。第一義諦無言說。諸人言。真諦無 名言。一切名言皆是世諦。若言教為真諦者。言教生滅故真諦應生滅。若真無生滅。

汝今何以言真諦並是教耶。答不以言教為真諦。乃言。說真說俗故言真俗耳。四者顯 不顯明得失。有所得有無。定住有無。不能顯道。無所得有無。方能顯道故言顯不顯 門。五者理教得失門。他但有理無教。今有理教。六者淺深門明得失。他但明空有為 二諦故淺。今明四重二諦故言深。七者理內外門明得失。一理外義。二理內義。若心 行理外故云理外。心行理內故云理內。八者無定性門明得失。如一色未曾自性。亦非 是假。於性緣成性。於假緣成假。理內外得無得亦然。如一色未曾真俗。貪人見色為 淨。不淨觀人。色為不淨也。九者約相待門明得失。問此對治何人耶。答凡有三義。

一為學攝論人不執三性存三無性理。三性者依他分別真實。分別性者。即是六塵為識

。所分別故言分別性。依他性者。本識為種子所依故名依他。真實性者。二無我真如

。三無性者。知塵無相故。言分別無相性。依他無生性者。知本識無生故言無生性。

知無我理無性故真實無生性。三論云無性法亦無。他家不遣三無性。今論遣三無性故

。言皆得相待也。十者泯得失門。若見上來諸義為失。以無內外泯性假為得。故皆為 失。若能無得無失。不知何以目之。強稱為得。故以十門分別他今二義也

  辨教第九。常途諸師。頓漸無方三種判教。於漸教中有五時二諦。初四諦教時。

事理二諦。般若教時。空有二諦。淨名經褒貶二諦。法華經三一二諦。涅槃教常無常 二諦也。今義菩薩聲聞藏判於佛教。今明。小乘明事理二諦。一切大乘經。通明空有 二諦。問若爾者涅槃經明。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以空為世諦。以妙有不空 為第一義諦耶。答此對三修比丘昔日灰身滅智為無餘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於 二諦。若汝所問。何故經云迦毘羅城空大涅槃亦空。亦空并空。豈非空為第一義有為 世諦耶。問四重二諦有文證耶。答文證甚多。經云。或說世諦為第一義諦。或說第一 義為世諦。或說空有為世諦。非有非無為第一義諦。問華嚴經為是釋迦所說耶。答釋 迦有兩名。盧舍那釋迦。盧舍那名普遍淨。乃是功德之名。釋迦性名。又見者不同有 二佛。故舍那在淨土說法。釋迦在穢土說法。故約見者。修者為報佛短者化佛。乃如

(14)

此方釋迦為本。十方分身釋迦為迹。故言。舍那為本釋迦是迹耳

  明同異第十。有兩師。一者空假名。二者不空假名。不空假名者。但無性實有。

假世諦不可全無。如鼠嘍栗。第二空假名。謂此世諦舉體不可得。若作假有觀。舉體 世諦。作無觀之舉體是真諦。如水中案爪手舉爪令體出。是世諦。手案爪令體沒是真 諦。今明義。就此兩義為三階。一往俱非前二解。不同食栗者。假有法恒不空。假壁 內空無性。豈非即有是空耶。所以亦不同第二解者。若沒舉體空。即無復世諦。若出 時舉體俗有。無復真諦。亦不得並有時便空空時便有。第二階會時。亦並得會。雖復 有而空。即空而有。但言空時。亦不失有。言有時。亦不傷空。還同第一不空世諦義

。而未始有一有而不空。無有一空而不有。空時舉體空。有時一切有。亦得還同第二 空世諦義。第三階一取一捨。碩乖食栗。取用案爪。從來二諦。不成案爪義。從來有 二理各別。豈得稱為案爪二諦。今始得用此義。以唯是一爪本非出沒。譬如唯是一道 非有非無。而爪用中有時而出。有時而沒。譬二諦用。或時說俗。或時說真。所以始 是案爪義。此譬亦小分之說。爪沒時不出。出時不沒。今無有有時不空空時不有。此 處不齊。不得舉出沒為譬。今出無別出。還是沒者出。沒無別沒。還是出者沒。故空 無別空。說有者為空。有無別有。說空為有故也。次周顒明三宗二諦。一不空假二空 假三假空。空假者。開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諦中初重二諦。雖空而宛然假。雖假 而宛然空。空有無礙。問若假空者。假生不生時。為當不於實生不假生耶。答不生有 三種。若假生不生。此無性實生義。二者自有假生不生不於假生為世諦中道。用真諦 之假為世諦中。三者明假生即不生。安不生置真諦。若不生不滅合論有三種不生不滅

。一者不性生滅明於俗諦。二者不假生滅明真諦。三者俗諦為有故明不生。真諦無故 明不滅。二諦合論故言不生不滅

大乘玄論卷第一(終)

(15)

大乘玄論卷第二 胡吉藏撰   八不義有六重

   第一辨大意 第二明三種中道 第三論智慧中道 第四雜問 第五論單複諸句  第六明不有有

  第一辨大意者。八不者蓋是諸佛之中心。眾聖之行處也。故華嚴經云。文殊法常 爾。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更無異趣也。即是論初八不。故竪貫眾經橫通諸論也

。故經云。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出。不生亦不滅也。又經中明百非。

非與不及無。三名亦得通目一法。亦不無其異。不得一向一種。後別明之。異者如不 有非有及與無有。不得不異義。如食無食。則未曾有食。若言不食。則非是無食。故 知有異也。雖異而為洗諸法。即明三字不異。還是一意。以八不洗除。盡淨諸法。故 經中具有百非。即還是百不百無等。故多有所關義。所以竪入群經之深奧。橫通諸論 之廣大也。明經之深處即是八不。不則不於一切法也。以不而明義。故知。其深奧也

。如成論等釋。雖言百非百不及與絕等。而有理存焉。謂得還成失。即是小乘觀行有 所得。不離斷常心。非關經之深遠也。今明。以不而為義。義即該廣也。言竪者謂之 縱。縱只是深。即經之深旨。如言非不無等。亦復不於無等。經之深處也。橫通諸論 者。橫只是廣闊之稱。亦為對治藥病。如有無相治等。悉是橫論。如言有即為橫。不 有為竪。亦如絕為橫。不絕為竪。若不絕為橫。則非絕非不絕為竪。以不義據初。如 是深不亦於不。何所而不不。如言為橫不言為竪。橫竪亦不定。隨而望之。若有無斷 常相治為橫。病息藥除故為竪。故以隨處得論。而言八不竪入經深者。深義經也。橫 通諸論者。辨論破病用。經未始無橫。如三修八倒斷常相破。論未始不明竪。如十二 門論言。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豈非遠竪義。故經明 深竪不義。不義不有有故。未始無橫。論辨而明藥病。藥病無而明不。未始無竪。不 不一切。以不明義。豈不窮深。深義亦不。即是菩薩觀行。若謂有此深遠。即是聲聞 觀也。然不義。非止入經深。亦廣明眾行。行波若之因。會涅槃之果。皆為八不所不

。不此深勝法。以不而為深義。深義亦不也。但釋八不名者故如。不生者。諸論師言

。此法不生。而不妨有種種釋生相也。今明。此不不於生。生本來不生。亘十方橫。

通三世竪。一切佛法皆同無非不生也。如成實論師云。真理名不生理境也。今大乘義

。若有理如是生。無有一法是有而不生也。若言有理存焉是不生者。亦應有存焉非是 有。如本有常住不生等。如是破求之。今明。諸法不生。不生故名無生。無生法忍既 爾。不生何得有滅之對生。生故方滅。既不生亦復不滅也。以有無三時等。撿求滅相 不可得。如論破乳。不於乳時滅。亦不異時滅。具出彼論也

  第二明三種中道。成論師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並是真諦中道。亦是真諦也。二 云不生不滅是中道。即是真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不是俗諦中道也。今謂不然。彼不 解大乘論意。小乘義意判如此耳。今云。八不具三種中道。即是二諦也。但成論師解

(16)

三種中道。一世諦中道。二真諦中道。三真俗合論中道也。世諦中道者。世諦不出三 假故。依三假明中道。一因成假不一不異明中道也。何者一柱攬四微為一。是不一而 一。四塵同成一假。不異而假實殊故異。故不一一故。不異異故。不一不異。因成明 中道也。二相續不常不斷明中道。但相續假不同。一云補處明續假也。二云前玄與後 一明續假。如識心之終想心之初當中央為假。三龍光傳開善云。明續假。後起接前。

前轉作後。即是生至共成假也。雖三師說不同。而相與續故不斷滅故不常。不斷不常 明相續中道也。三相待假明中道。即是有開避相待。如色心等法。名為通待。亦名定 待也。如長短君臣父子等法。短不自短。形長故短。長不自長。形短故長。如此相奪 待。乃至君臣父子等。名為別待。亦名不定待也。通別雖殊。悉是相待假明中道。假 而非真。稱當於理故非虛。非真非虛。通明世諦中道也。真諦中道。無名無相。寄名 相待。真待真無故。無表非無。亦復非有。非有非無名真諦中道也。真俗合中道者。

如俗諦言有。有非實有。真諦名無。無非定無。非有非無名為兩合中道也。梁武帝。

勅開善寺藏法師令作義疏。法師講務無閑。諸學士共議。出安城寺開公安樂寺遠子。

令代法師作疏。此二人善能領語。精解外典。聽二遍成就十四卷。為一部上。簡法師

。法師自手執疏讀一遍。印可言之。亦得去送之。此疏云。二諦中道云何談物耶。以 諸法起者未契法性也。既未契故有有。則此有是妄有。以其空故是俗也。虛體即無相

。無相即真也。真諦非有。非無而無也。以其非妄有故。俗雖非有非無而有。以其假 有故也。與物舉體即真故非有。舉體即俗故非無。則非有非無真俗一中道也。真諦無 相故非有非無。真諦中道也。俗諦是因假。即因非即果故非有。非不作果故非無。此 非有非無俗諦中道也。龍光作三種中道。與開善作三種中道。言方少異。綽師有二體

。藏師一體。而意趣是同。並是有所得。終恐不離斷常。須一一破之也。先破俗諦中 道。汝因成中道。假名不一一。實法不異異。且問。不異異為是二名詺二法為詺一法

。若謂汝四塵是異異目四塵。四塵其實有異。何得言不異異。不異之名。復可得安假 上耶。汝言。假名不二一。名詺假不得目實。實名不一。只見兩名詺二法。云何是中 道。若二名名二法而名為中道。總別二名名二法亦應中道。色心二名名二法亦應是中 道。若言色心異故不辨中者。如三聚成假。寧得假實明中道耶。若言相成故名中道者

。色心相因故亦得論中也。又汝言不一不異為中者。不一除四塵。不異除假名。除假 除實。以何為中。兩除則無物。不可名大虛為中。故安中無所。故虛妄說也。破開善 義。汝言有。即此有是妄有。既言妄有有。箇妄有法。那得是中道。妄有則顛倒之別 名。故非中道也。又言。即因非即果故非有。非無作果故非無。此非有非無俗諦中道 者。此是何物中道。可非似小兒戲耶。覩百草之中。非關佛法之中。正是外道義也。

百論云。迦毘羅弟子。誦僧佉經云。泥團非即瓶故非有。非不作瓶故非無。非有無為 中道。若爾豈非正是僧佉義耶。次破相續中道。續假雖有三說。人所盛用。後起接前 義也。問無常念念不住。豈得轉前作後後起續前令前不滅義。彼答云。有為法有二義

。一念念滅不論續。二應滅而不滅論相續假也。今謂不然。若言應滅而不滅者。亦應

(17)

應有而不有。而諸法無非有新新生滅。如居士經云。即生即老即死。寧有應滅而不滅

。舉體遂不滅者。復誰滅耶。若舉體滅者。復誰在不滅耶。而滅者剎那念念恒滅。不 曾不滅。不滅者恒不滅。只見斷常兩片。何得中道。彼謂。一法有此滅不滅二義。故 得明中道也。今謂。不然。一法有滅有不滅義者。滅義邊無有一法不滅。舉體消亡。

何處有不滅義。辨相續假耶。又汝為是一法為中。為是二名為中。若二名為中。二名 詺何物。為目二法為目一法。若二名目二法。只見兩名兩法。何得是中耶。若二名詺 一法。只見一法上有兩名。如童子上眼目二名。寧得是中道耶。汝言安何處一法有滅 不滅義。安一法上。一法是何物。是心是虛空。是心者。心是事有故非中也。應滅不 滅。兩義復相違。故非中也。若一名名中者。如色一名。名一色亦應是中道。如向無 與向有二義上兩名目者。只見二名詺二義。不見中道。若兩除則無所。無所何為中也

。次破相侍假明中。彼云。因成假為體。相續為用。相侍為法立名。若言假故不真不 真是虛稱當於理不虛者。此假虛是當理。當理故不虛。以何言耶。若言外道說為虛故 不此虛者。他假不當稱理。汝假當理之假虛。不虛不真安何處耶。又若約長短明中者

。亦不然。以五尺為短一丈為長。長自在長不在於短。短自在短不在於長。只見長短 兩片。中名出何處耶。若長自長長則不須短者。亦應只用長成於中。若不爾者。二物 共為一長。二物共長。定是誰長耶。又言不短不長不彼不此名為中者。此則成兩除。

則無所。無所何名為中。如是應廣破。如論品品悉破相待。自現於文中。如燃可燃品 中破也。次破真諦中道。彼云。真不生不滅無相無名。所以寄名名真。無而非無。有 而非有。寄名名中道也。今云不然。若言真無名寄名名真為中者。有能寄有所寄。以 不。若有所寄即有所名物。若無所寄非能非所者。則無真理。則同邪見也。若言真是 世諦假名寄名真諦者。世諦虛假。何者為真。真名為實。世諦浮虛。何得名實。又真 諦絕名。何勞須寄名。名若可寄。則不應絕。絕則不須寄也。又行人尋真得真。得云 何名中道。若寄名名真。所寄之理不可寄者。只不可寄是名。何謂是無名也。若寄名 詺真。真理無名無相者。亦不應言智會真。真不被會故。亦無人會真斷結。若言實理 可會者。亦應實理有名。若言世諦有中真理無中不中。此乃是世諦中道。真理無中。

云何言真諦中道。開善義。本言虛體則無相無相是真諦者。虛是俗理。無相是真理。

既有二理。即是二物。云何是中道也。又真理非有非無而無也。此而無之無。非無為 無。既言非無。那是無。若言對有之無。此無是偏無。故非中也。次破合二諦辨中道

。彼言。世諦言非無真諦言非有。非有非無合明中道也。今謂不然。既言兩捨。何名 中道。又非無則是有世諦。非有只是真諦無。兩名兩處。兩名兩處不同。何得名中道 耶。開善義。本云。舉體即真故非有。舉體即俗故非無。則非有非無真俗一中道也。

今云不然。既言舉體即真。即是無相。無名則失俗。復有何物而言相即。非有非無為 中道耶。故雖有三種中道。撿之無所無當。故但有語言。非佛法中道也。次破地論中 道。彼云。阿梨耶識本來不生不滅。古今常定。非始非終。但違真故起妄想。故。彼 云。六識熾惱。隨覆梨耶名為如來藏。後修十地之解。分分斷除妄想六識。六識既盡

(18)

。妄想之解亦除。顯真成用名為法身。譬如風起雲除風息皎日獨朗。法身既顯。有諸 應能。所以不生現生。不滅現滅不因不果。因果等諸用非一。故經云。佛真法身猶如 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也。今謂不然。法身本有。為何因可得。若為因得則非本有

。無因則同外道義。若言本有。何以名中道耶。又本來有此四句百非清淨法。自應遣 顛倒。那急為煩惱所覆。後修得十地之解。尚能遣煩惱。本來常定法身。不能遣之。

翻成未之修解却惑。本即不能未亦不能也。今大乘無所得義。約八不明三種中道。言 方新舊不同。而意無異趣也。山中師對寂正作之。語待不語不語待語。語不語並是相 待假名。故假語不名語。假不語不名不語。不名不語不為無。不名語不為有。即是不 有不無世諦中道。但相待假故。可有說生可無說滅。故以生滅合為世諦也。真諦亦然

。假不語不名不語。假非不語不名非不語。不名非不語。不為非不無。不名不語。不 為非不有。則是非不有非不無真諦中道也。相待假故。可有說不滅。可無說不生。即 是不生不滅故合為真諦也。二諦合明中道者。假語不名語。假不語不名不語。非語非 不語。即是非有非不有非無非不無二諦合明中道也。生滅不生滅合明。類此可尋也。

今明。必須對他故起。他有有可有。則有生可生。有滅可滅。有生可生。生是定生。

有滅可滅。滅是定滅。生是定生。生在滅外。滅是定滅。滅在生外。生在滅外。生不 待滅。滅在生外。滅不待生。生不待滅。生則獨存。滅不待生。滅則孤立。如斯生滅

。皆是自性。非因緣義宗也。今則不爾。無有可有。以空故有。無生可生。亦無滅可 滅。但以世諦故。假名說生滅。假生生非定生。假滅滅非定滅。生非定生滅外無生。

滅非定滅生外無滅。滅外無生由滅故生。生外無滅由生故滅。由滅故生。生不獨存。

由生故滅。滅不孤立。此之生滅。皆是因緣假名。因緣生生而不起。所以不生。因緣 滅滅而不失。所以不滅。故不生不滅名為世諦中道也。餘句例之可尋。不復具出也。

次明。對世諦有生滅故。名真諦不生不滅。所以空有為世諦假生假滅。有空為真諦假 不生假不滅。此不生不滅。非自不生不滅。待世諦假生滅。明真諦假不生滅。世諦假 生滅既非生滅。真諦假不生滅亦非不生滅。故非不生非不滅為真諦中道也。餘句不例 之可知也。次明二諦合中道者。有為世諦有生有滅。空為真諦不生不滅。此不生滅。

即是生滅不生滅。此生滅。即是不生滅生滅。不生滅生滅。是則非生滅。生滅不生滅

。是即非不生滅。故非生滅非不生滅。是二諦合明中道也。生滅既爾。餘句應例可解 也。又論釋不常不斷。文言。有人不受不生不滅。而信不常不斷也。成實師釋文云。

以相續故常。念念生滅不自顧為斷。以見斷常故。所以不信不常不斷。須廣破。如前 說也。論言。有人不受不生不滅。而信不常不斷者。一云。不受不生不滅者。即是悟 不生不滅。而於不常不斷等未悟故。言而信不常不斷。以見有斷常故也。二云。長安 影法師云。非是不信不常不斷。但自有人得悟不同。解心未遍。雖知諸法不生不滅。

而未悟不常不斷。如前說也。今謂。諸法究竟不生。理自不滅。以不生故。何得有常

。以無常故。何得有斷。若望論文後解為勝。文言。雖聞不生不滅與不常不斷。猶謂 四門成諸法故也。若例者。雖聞不生不滅。猶謂六門成諸法者未悟也。故大品經相行

(19)

品云。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也。又 似如成論賢聖品云。知不作者不信作等。是名上人也。不常不斷者。若以有為有則常 是實常。斷是實斷也。今以空故有。常不名常。斷不名斷。世諦假名說有常有斷。假 常不可常。假斷不可斷。即是不斷不常世諦中道也。不一不異者。然不一或可對二乃 至百千等。而言對不異者。異一之外二三等悉是異。謂有一異也。但成論師明假實。

有一異義。若以有故有。即是實一異。如前破也。亦如論說。若言有一。不應為諸法 成。以不一故。如手足等諸分成身。何得言異相。異相亦不可得。故論破云。若一者 不應芽莖等別。若謂穀有可芽葉等別異者。等是異相。何不名樹等芽葉耶。故知不異

。亦復不一故。諸法本來不生。何得有一異。但一是不一一。異是不異異。假一不可 為一。假異不可為異。既無一無異。即是世諦中道也。不來不出者。既言不來。則應 對不去。而言不出者。義有所兼。非止此八。則應有無量。不來則應對有不去。不出 應對有不入。是互舉耳。凡有二義。一者示有所兼非止有八事。二者雖異而內有所兼 者。既有不來則有不去。既有不出則有不入。不生不滅不有不無等。一切諸法相攝門 也。如成論與外道師等所計。或言從冥初來。微塵世性等來。亦如初流水反去出離等

。今大乘明義。由出故去。出即是去。由入故來。入即是來。若有來去說作來去者。

即實來實去。今明。以空來去故不名來去。以世諦假說來去。雖來不可來。雖去不可 去。故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金剛波若經云。若言如來有來有去者。是人不解佛所 說義。若言空故說來去。則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言如來也。有淨名經云。對文殊 言。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答云。如居士言。來不更來。去不更去。若來有 所從。則來已更來。若去有所至。則去已更去。故今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也。故論云

。如蛇從穴出鳥來栖樹等。不見有如是等相。故知。無有來出也。問八不中何故云不 來不出是攝法有所兼。而不生不滅等非耶。答不生不滅等亦是攝法。如不生則攝一切 有生等皆盡。不滅則收一切滅無等。此二自足收攝悉盡。但為得悟者不同。雖聞不生 不滅。而信不常不斷。故須說不常不斷。欲令觀行周普故。今不來不出亦然。而言攝 法者。為不來應對不去出即對入。來出既不對故。以來攝去。出攝入。生滅既對。對 故不言攝。如不生外。如是不不生。豈得不攝。須得此意釋之。可尋也。但明對有二 義。一者對治。如不淨觀治貪欲慈悲治瞋恚等。皆是相對治明對義。二者相對名味敵 對。如大經言。常樂觀察諸對治門。所謂苦樂乃至恒不恒。恒應對不暫不恒。而不無 賖切亦是攝法意也。苦樂對義則切。止明二法。異外如是不攝。若言苦不苦異苦外如 是不苦。攝義則廣遠。如淨不淨。淨對穢等。一切例然。皆有賖切意。可尋。不須復 歷法辨也。作三種中道相多種勢。意終是同。但方言異耳。今二種方法作。如前所說 也。問何故世諦假生假滅。真諦假不生假不滅耶。答有二種勢。一者世諦破性明性空

。即是假生假滅。真諦破假明因緣空故。即是假不生假不滅也。問世諦破性明性空。

性空為世諦中道。應用性有為世諦。既以假有為世諦。則用假空為中道也。答今明。

無別有性空。只詺假為性空。從功用作名。誰能空此性。假能空此性。名假作性空。

(20)

性空邊故即是中道。假故即名世諦也。二者假生假滅。自是不生不滅中。假不生假不 滅。自是非不生非不滅中。即是表義。但橫兩相望。自是因緣義。則遣二執也。又攝 嶺師云。假前明中是體中。假後明中是用中。中前明假是用假中。後明假是體假。故 非有非無而有而無是體中。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故非有非無是用中。非有非無 而有而無是體假。假有不名有。假無不名無。是用假。故用中假皆屬能表之教。無假 無中乃是所表之理也

  第三明智慧中道。所言二智中道者。二智是方便慧及以實慧。亦具三中道也。實 方便。豈可言方便。豈可言非方便。方便實。豈可言實。豈可言不實。則是二慧各明 中道。實方便則非方便。方便實則非實。非實非方便名為二慧合明中道也。然非實非 方便名為一正觀。非真非俗名為一正中。亦得是正境故。金光明經云。遊於無量甚深 法性也。但是境智。是則非智。既是智境。是則非境。非智非境。眇然無際。前雖開 境智。竟無所開。今雖泯智境。未曾是合也。若能如此演說。即能滅諸戲論故。亦有 能說是因緣。是故龍樹致敬也。問何故不例二諦三種中道。假方便智非方便智。假實 智非實智。非方便非實明中道。假非方便智非不方便智。假非實智非不實智。非不方 便非不實智合明中道等耶。答亦得。但欲示多種勢耳。又明二智中道。然諦智非前非 後。亦非一時故。非諦非智。諦智因緣。假名不二而二。故如來內智明審潛謀密照。

外彰口吐名諦也。然諦非二。亦復不一諦。此二緣故言二也。如二諦中說。而由智能 諦所尋。此智何因而得。亦由悟諦故生。故諦能智所。能所因緣不一不二。乃至應波 若此能所則通也。若佛自然人。則佛智是能諦是所。若弟子望此者。佛諦能論主智所

。然此能所復何定。智生於境託諦則境也。論主智能照。境是所照。但此諦則是論主 所也。佛非因非果。而詺如來為果。波若非因非果。而假名為因。故假名所設差別不 同。或名生忍法忍順忍違忍無生忍等。十地亦名十忍。三十心亦名三十忍。即是一無 量。無量一等也。然二諦明中道。諦智因緣不一不二。亦非前非後。而為前緣開因緣 前後方便之教。若無內智明審外照根緣。何能吐此諦。故智能諦所。但佛智不空。而 已必由諦故。發諦能智所。是論主。只悟諦能為智所智所見諦能。能所不一不異。二 諦既論中道。在智亦名中道。觸事悉得也。但波若非因非果。非佛非菩薩。故假名佛 菩薩。佛菩薩所行名為因。名為波若。菩薩佛所行名為果。名為薩波若。故無差別差 別。說因為十地。始則歡喜。終乎法雲。五忍三十心非是竪論也。至論波若。非言可 名。非能非所。第一義中行為無學所行。諸佛能行。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 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能說是因緣。正明二智中道。能說是佛智

。能說於因緣八不正教也。又言。是論主稟佛正經生智。智所諦能。論主得悟生智。

智能論所。能造論申經故。佛與論主。師弟相成。其道無異。即是入如來室坐如來座 也。論主歸敬。佛能說因緣正經。稟學得解。解由於佛。今申經造論。歸敬三寶。殊 於外道。因緣之經。經常無所從出也。諸說中第一者。如來雖復種種說法及常合道。

說小乘教未是了義之言。乃是大乘之由漸也。八不顯了究竟之說故。八不收束皆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讀書必先識字,文言經典教學力求疏理文字之形、音、義,無可厚非。此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十三樓 1319

http://www.polyu.edu.hk/~htm/sustain/index.html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Sustainable Tourism http://www.cotsa.com/cotsa/ China Online Tourism Studies.. Association-

分裂後渴望恢復統一的以色列 達味血裔子孫 北以被滅後;幸存南猶大 葉瑟家族成員. 預許新約

愛國憂民的崇高襟懷 懷念鄉土的真摯情感 男女追慕的溫柔繾綣 孝悌親親的敦厚倫常 朋友相待的相知高義 愛眾及物的高尚品德

6.參訓學員報到時可提出申請,經核准後繳交保證金 1,000 元,6 月至 9 月酌收冷氣使用費每月 300 元,學員自主決議宿

6.參訓學員報到時可提出申請,經核准後繳交保證金 1,000 元,6 月至 9 月酌收冷氣使用費每月 300 元,學員自主決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