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通史課程講義(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通史課程講義(上)"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通史課程講義(上) 2011/2012 中國通史課程進度表(上)

週 月 日 講授進度 閱讀討論 1 9 16 課題釋義與課程規劃

2 9 23 研習中國通史的方法 錢 穆〈國史大綱‧引論〉

費正清〈理解中國歷史的方法〉

3 9 30 史前時期概說 杜正勝〈從村落到國家〉

4 10 07 先秦時期概說 張光直〈對中國先秦史結構的一個建議〉

5 10 14 氏族傳說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記〉;田繼周〈我國 傳說時代的社會制度和民族關係〉

6 10 21 夏商周 〈詩‧豳風‧七月〉;張光直〈從夏商周三 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7 10 28 周秦間之政治、經濟 《孟子》〈滕文公問為國〉、〈北宮錡問周室 與社會 班爵祿〉;楊 寬〈戰國史‧封建國家的機

構及其重要制度〉

8 11 04 周秦間之學術與文化 馮友蘭〈原儒墨〉;沈剛伯〈從古代禮刑的 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

9 11 11 秦漢時期概說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蕭啟 慶〈北亞游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檢討〉

10 11 18 期中考試

11 11 25 期中檢討

12 12 02 秦漢政治與制度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邢義田〈奉天承運:皇帝制度〉

13 12 09 秦漢社會與經濟 班 固〈漢書‧食貨志上);增淵龍夫〈漢 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

14 12 16 秦漢學術與文化 承 載〈從「罷鹽鐵」到「論石渠」〉

15 12 23 魏晉南北朝概說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導言〉

16 12 30 魏晉南北朝政治 陳寅恪〈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田餘慶 與社會 〈論東晉門閥政治〉;陳寅恪〈桃花源記旁證〉

17 01 06 魏晋南北朝思想與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

學術 18 01 13 學期考試

※部分選讀資料視學習情況酌予調整

中國通史選讀資料目錄(上)

(2)

錢 穆,〈國史大綱‧引論〉,《國史大綱》,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台北:

灣商務印書館,重刊及修訂。此書是名著,近年有簡體字本;此文更廣 為各種中國通史論文集收錄。

費正清,〈理解中國歷史的方法〉,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薛絢譯 原名中 國

新史),台北:正中書局,1994,頁 2~25。

杜正勝,〈從村落到國家〉,收入: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 實

業有限公司,1992,頁 97~132。

張光直,〈對中國先秦史結構的一個建議〉

司馬遷,〈史記‧五帝本記〉

田繼周,〈我國傳說時代的社會制度和民族關係〉,《先秦民族史》,成都:四川 民族出版社,1988,頁 90~153。

《詩‧豳風‧七月》

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中國青銅 時

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 31~64。

《孟子》〈滕文公問為國〉、〈北宮錡問周室班爵祿〉。

楊 寬〈封建國家的機構及其重要制度〉,《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頁 196~260。

馮友蘭,〈原儒墨〉,《中國哲學史》,北京:《清華學報》 10 卷 4 期,1935;收入

氏著,《中國哲學史》(有多種刊本)

沈剛伯,〈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大陸雜誌》 47 卷 2 期,1973。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 國

史論著選譯》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 48~87。

蕭啟慶,〈北亞游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檢討〉,收入多種中國通史論文選集。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邢義田,〈奉天承運:皇帝制度〉,收入:劉 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 篇》,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 29~88。

班 固,《漢書‧食貨志上》。

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 者

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 526~563。

(3)

承 載,〈從「罷鹽鐵」到「論石渠」〉,收入:湯志鈞、華友根、承載、錢杭合著,

《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 165~237。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導言〉,《從平城到洛陽》,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9,頁 1~24。

陳寅恪,〈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收入: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 史

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頁 1~34;〈桃花源記旁證〉,收入:

氏著,《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2001,頁 188~201。

田餘慶,〈論東晉門閥政治〉,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 局,

1993,頁 350~380。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 京:

三聯書店 ,1955,頁 311~350。

中國通史 第一講 課題釋義與課程規劃

一、課題釋義

1. 何謂中國:名稱意義、空間概念、時間範疇、民族構成、文化內涵。

2. 何謂通史:普通、貫通、旁通、通識。

3. 何謂中國通史:對中國歷史系統性、整體性的認識。既是中國史入門知 識,也是中國史最高階知識,從粗通到精通有很多層次。

4. 中國通史的課程定位:本系所有的專業科目都是課程結構中的一部分,

分別有其角色功能的賦予;中國通史為本系七大核心必修科目之一,

主要的功能是讓同學對中國歷史有一系統性的認識,作為研習中國史相 關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旨趣

1. 廣泛閱讀,多讀與中國歷史有關的古典文獻與近人學術論著,培養興趣 與視野。

2. 認識中國歷史的多重內容。

3. 了解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與特質。

4. 培養歷史意識與歷史思維,提升歷史思辨能力。

三、課程規劃

1.授課內容:請參考課程進度表與各單元講授課大綱。

2.教材講義:自編授課大綱,指定閱讀資料,不採用教科書。

3.上課方式:講授為主,討論為輔;原則上每週二小時講授,一小時進行

指定閱讀與討論。

4 課程要求:勤於出席、參與討論、完成讀書報告,通過考試。學生每週

須閱讀指定資料並參與討論,每學期交一篇書評式的讀書報告作業。上

(4)

課請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禮節。

四、成績考核:期中考 35%,期末考 35%,讀書報告 15%,參與討論、綜合評 量佔 15%。依學校規定,未請假之缺課為曠課,曠課 1 節視同缺課 3 節,

缺課累計達應上課節數三分之一者扣考;未達扣考標準之缺課、遲到、早退 酌扣學期總分。

中國通史 第二講 研習中國通史的方法

一、分期與分題

1.中國通史時間長、範圍大、內容多,不可能一氣呵成的講畢、讀完,勢必要 做一些劃分,常見的劃分方法為分期(斷代)與分題(專題)兩類。

2.分期是將漫長的歷史依時間先後分成若干時期,優點是時間脈絡與時代 整體印象清楚,缺點是分門別類的事物難以貫通;分題是將複雜的歷史依 性質不同分成若干類別,優點是每個專題自成單元得以系統性的貫通,缺 點是歷史時間脈絡、時代整體印象、事類間的關係較難表述。分期與分題兩 種方式的優缺點正好是互補的,一般的處理是先分期再分題,保持論述彈 性,本課程的講述亦是如此。

3.中國歷史的分期:a.依王朝次序適當合併簡化,如秦漢、隋唐。b.採用世界 史分期名稱硬套,如古代、中古、近代,各家標準不一。 c.其他,多為一家之 言。

4.分期標準的檢討:歷史分期貴能有自成一套、自圓其說的標準,並能藉分 期彰顯歷史變化的本質與里程碑,目前還未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分期。

5.本課程的立場:以王朝分期為主。

二、研讀資料與方法

1.教科書:選擇課堂上推薦的任一種,配合上課進度,系統性的讀完。教科

書不必多讀,系統性的讀完一種就很好。

2.典籍史料:課堂指定,一定要讀,份量不會太多。研讀歷史必須接觸一手 材料,讀點古書於習史也是大有助益的。

3.專題論文:課堂指定部分,一定要讀;課堂建議部分,量力而為。研讀專 題論文主要是提昇對問題了解的深度。

4.專書:與中國歷史有關的學術著作與非學術著作,盡量多讀多翻。專書種 類甚多,多讀多翻是培養視野,習史最忌目光窄淺。

4.影視資料:課堂上無暇充分提供,宜自行保持觀賞的興趣。

5.實地考察:有機會到中國旅行時,多見證考察。

6.文史知識:盡量充實。如登長城能想到「秦時明月漢時關」,到蘇州能 想到「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之類。

7.提問討論:提問是思辨能力的展現,討論是思辨能力的延伸。

(5)

三、書目評介

中國通史普通參考書目

(與中國通史有關的文獻可謂汗牛充棟,不可勝計,以下僅略舉數類,每類數 種,俾便初學)

一、教科書與通論類

王桐齡,《中國全史》,1932 初版;香港:啟明書局,1960 重刊。

章 嶔,《中華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49 重刊。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1~4 卷)1955(5 卷);台 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重刊。

金兆豐,《中國通史》,中華書局,1937;台北:中華書局,重刊。

周谷城,《中國通史》,上海:開明書店,1939;1958、1980 兩次修訂。

錢 穆,《國史大綱》,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 刊及修訂。

呂思勉,《中國通史》,上海:開明書店,1940;港台有重刊本。

繆鳳林,《中國通史要略》,商務印書館,1943;作者另有《中國通史綱要》,南 京:鍾山出版社,1932~1935。

羅香林,《中國通史》,台北:正中書局,1954。

傅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0;1971 增訂。

趙鐵寒,《中國通史》,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1963。

林瑞翰,《中國通史》,台北:三民書局,1969~1970。

陳致平,《中華通史》,台北:黎明,1975~1979。

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台北:長橋,1979。

姚大中,《中國史》(黃河文明之光、古代北西中國、南方的奮起、中國世界 的全盛、近代中國的成立),台北:1971~1985。

鄺士元,《國史論衡》,台北:里仁出版社,1979。

宮崎市定,《中國史》(邱添生譯)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夏應元選編監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葉達雄等,《中國通史》,台北:教育部空中教學委員會,1985。

李定一,《中華史綱》,台北:傳記文學社,1986。

杜維運,《中國通史》,台北:作者發行,三民書局經銷,2001。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

謝和耐,《中國社會文化史》(黃建華、黃迅余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

(6)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薛絢譯 原名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1994。

費正清等,《中國:傳統與變革》,(陳仲丹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5。

(中國大陸呂正羽、范文瀾、翦伯贊、郭沫若、白壽彝等通史名家,僅做口頭說明 書目從略)

二、史料選讀類

錢 穆,《中國通史參考材料》,北大講義,1934~1935;台北:東昇出版公司,

1980。

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

周予同主編,《中國歷史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修訂再版多次,

台北有明文書局 1984 年版。

三、套書類

Twitchett, D. & Fairbank, J.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andon,1979~.(劍橋中國史,中譯本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初版)

編委會,《中國文明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1994;台北有地球 出版社繁體字本。

劉 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四、論文選集類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10 冊),北京:中華書局,

1992。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3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韓復智編,《中國通史論文選輯》,台北:雙葉書郎,1969,後有增刪。

韓復智編,《中國史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

查時傑編,《中國通史集論》,台北:長春樹書坊,1972,後有增刪。

政大中通教研會編,《中國通史論文選》,政大歷史系,1979;另有逢甲等校選 本。

王元化主編,《釋中國》(4 冊),上海藝文出版社,1998。

彭 衛等主編,《廿世紀中華經典文庫‧歷史學‧中國古代史卷》(上、中、下)

蘭州大學,2000。

汪朝光主編,《廿世紀中華經典文庫‧歷史學‧中國近代史卷》,蘭州大學,

2000。

五、工具類

趙儷生、鄭寶琦主編,《中國通史史論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7)

1992。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5 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山根幸夫主編,《中國史研究入門》(田人隆等譯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0。

中國通史 第三講 史前時期概說

一、 考古學與史前史

史前史的歷史意義與非歷史學的性質 二、 地質年代與考古學上的年代測定

地質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新生代包括第三 紀:曉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紀:更新世、全新世。

絕對年代:365 天為一年的年代概念。

相對年代:文化演進的相對水平年代。

碳 14 及其他的年代測定法 三、 人類體質演化的過程 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拉瑪猿(Ramapithecus)

南猿(Australopithecine)

直立猿人(Homo erectus)

古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

現代人(Homo sapiens sapiens)

四、 舊石器時代釋義

年代:舊說至更新世,新說已推至上新世,三、四百萬年前開始,至一萬餘 年前。

人種:從直立猿人到古人。

石器:打製的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為主。

生活方式:穴居,採集經濟。

五、 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二百處以上,著名的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鄖縣人、和縣人、丁村人、

大荔人、長陽人等等。

六、 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特徵與意義

(8)

特徵:石器製作、人種體質、分布範圍。

歷史意義:早期人類演化與活動遺跡,包括舊石器時代早、中、睌期,從直 立人到現代人的演化過程。

七、新石器時代釋義

年代:地質年代全新世,絕對年代約上推自一萬年前,中國最早約推至八千 年前。

人種:現代人。(腦容量較大) 石器:琢磨技術出現,如箭镞。

生活:農業、畜牧、定居聚落、住屋、陶器、弓箭、母系社會現象等。

八、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七千處以上,最早的為裴李崗、磁山、河姆渡等。

分區:中原、海岱、燕遼、江浙、湘鄂、巴蜀。

黃河流域旱作區、長江流域水田區、青藏西北狩獵採集區。

分期:早、中、晚。

類型譜系:仰韶、龍山為最著名譜系。

九、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特徵與意義

地理:河流附近的台地為最普遍。墨子云:古之民就陵阜而居。

飲食:黍、稷、稻等農作物,農具有耜。南方畜牧有豬。飲食文化獨自成型 居址:南北不同,北方半穴居,南方杆欄式。

陶器:彩陶、黑陶各有特色。

骨卜:與宗教信仰及生活有關

絲蠶:養蠶取絲為中國紡織的特色。

十、中國民族與文化的起源問題

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問題: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聚落多,分佈廣,可以分成 若干區系,這些區係與歷史時期的古人活動有密切關聯,在華夏與漢民 族形成之前,中國的人種本是多民族的,中國的文化也是多元的。

本土與外來文化的問題: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元素,有外來的,如麥子;

也有本土的,如黍稷;大體而言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已有其自身特性,

且影響到歷史時期的文化發展。

與歷史時期傳承銜接的問題:歷史時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它的前面就是 新石器時代,不論人種與文化發展,歷史時期都可溯源至新石器時代,

典型的例子如商與先商,周與先周等。

(9)

中國通史 第四講 先秦時期概說

一、 「先秦」的歷史概念

名稱:「先秦」一名,始於《漢書‧景十三王傳》:「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 秦舊書」,顏師古注:「先秦,猶言秦先,謂未焚書前。」,原意指秦 以前。

範疇:狹義指秦以前最近的一段時期為春秋戰國,如「先秦諸子」的「先 秦」。廣義指秦以前傳統王朝,包括夏、商、周。最廣義包括新舊石器 時代與夏商周。科學考古興起後,人類歷史大幅提前,上溯新、舊石 器時代,秦以前的中國史亦然,過去常用「中國上古史」一詞以概括 這牽涉中國史的斷代分期問題,即:秦漢以前部份如作為一個斷代,

範圍如何?名稱如何?一般習慣秦以前應為一個大斷代,因此會有 上古史一詞,惟上古理應對應中古、近代,不宜對應秦漢、魏晉,分 期概念與名詞應一致。因此,以「先秦」替代「上古」的用法漸興,即 秦以前通稱為先秦,具體範圍可另行界定。本課程取廣義,卽包括夏 商周。

時間:約自西元前 2000 年至西元前 221 年。

空間: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主。

二、 先秦時期的歷史地位

由野蠻到文明: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物質精神文明與國家社會組 織進入新階段。

民族、文化的起源:華夏概念的形成。

中國文化基因的形成: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已然成型。

三、 研究先秦歷史的基本態度與方法 信古:嫺熟先秦典籍,尊信古人之說。

疑古:勇於疑古,乃至否定古人之說。

考古:以科學方法考史,特重考古資料。

釋古:綜合各派,嘗試多重視野的探討古史。

四、 研讀旨趣與困難

旨趣:重要觀念的導引辯證 建立系統性的了解

困難:史料破碎

古文難讀

相關知識龐雜

(10)

涵蓋時間太長

五、 講授重點:史前考古、氏族傳說、夏商周、春秋戰國。

中國通史 第五講 氏族傳說

一、 遠古傳說的史料性質 傳說是古人的歷史記憶

傳說在流傳過程中有損毀、變造並夾雜了後人的歷史意識 子不語怪力亂神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 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 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琢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 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

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顧第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 缺有閒矣,其異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異,固難為淺見 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解讀傳說有其法

溯源考證:追溯一個神話或傳說最早的故事內容,了解其變遷經過。

分類比較:就神話傳說的形式、內容、意義進行分類。

援引相關學理解讀核心意義。

參證歷史情境使其回歸歷史。

二、 三皇傳說

首見史記秦本紀,原指天皇、地皇、人皇。後因三皇事蹟不可考,配合五帝概 念,遂在戰國人所稱遠古人中任取三位湊成,有各種不同組合。

燧人、伏羲、神農

女蝸、祝融、共工、有巢、黃帝

三、 五帝傳說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炎帝、蚩尤

太皞、少皞 顓頊、共工 帝嚳、祝融 堯、舜、禹

四、 氏族傳說與歷史

傳說本身即古代氏族的歷史,只是還原不易。

從傳說的地望可考察其地的歷史活動。

(11)

傳說反映了產生該傳說時代人們的歷史意識。

中國通史 第六講 夏商周

一、 夏

史料:文獻資料:《書》、《詩》、《史記‧夏本記》等。

考古資料:以二里頭文化為中心。

名稱:《爾雅‧釋詁》:夏,大也。

年代:有數種說法,皆不可靠,14 世 17 主,約在西元前 21 至 17 世紀之 間。地望:漢人多認為與出於西羌,古史上禹的活動地區在山西、河南、會稽 族源:夷夏東西說。

夏文化的歷史地位:城市、國家、青銅器、農業、貨幣、手工業、曆法、宗教、

文字。

二、 商

史料:文獻資料:《書》、《詩》、《史記‧殷本記》等。

甲骨資料:甲骨學與甲骨文。

考古資料:殷墟、二里崗、鄭州商城等 名稱:封地說、人名說、職業說。商、殷之別。

年代:眾說紛紜,17 世 31 主,约 5、6 百年,约當西元前 17 至 11 世紀 之間。地望:黃河中下游為中心,全盛時期交通往來之地極廣。

族源:與東夷民族有關。

王朝大事:略,參《史記‧殷本記》

商代的文化與歷史地位:政治制度、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文化水平。

三、 西周

史料:文獻資料:《書》、《詩》、先秦文獻、《史記‧周本記》、銅器銘文等。

考古資料:周原、銅器、甲骨等 名稱:周最早應是族稱。

年代:積年與武王克商的年代皆有異說,西元前 11 世紀中葉至 771 年。

地望:早期主要活動地區在陜西一帶。

族源:興於戎狄之間,姬姓。

王朝大事:武王克商、周公東征等,參《史記‧周本記》等。

周人的制度:封建、宗法、婚姻、姓氏、井田等

周人的文化:食、衣、住、行、思想、宗教、貴族文化等。

周人的東遷:社經矛盾、弊政、外患、國力失衡

四、夏商周三代的關係

直線傳承關係

平行交錯關係

(12)

中國通史 第七講 周秦間之政治、經濟與社會

甲、政治變遷

一、 周室東遷以來的政局

王綱解紐: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王室的式微。

春秋霸政: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霸政的形成。

戰國風雲:陪臣執國命,新軍國的競爭。

秦定天下:天下烏乎定?定於一。

二、 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變革

君權集中:諸侯間的兼併、大夫間的兼併、強卿的篡位、國君對貴族的壓抑。

各國變法:追求富強的共同背景與目標、各國變法策略與結果的差異。

官僚制度:因材任使、因任授官、選拔、考核、俸祿、璽符、文武分途。

郡縣國家:郡縣之由來、與封建制度的差異、與官僚制度的關係。

一統帝國:皇帝制度、行政組織、社會結構、經濟交通、文化因素。

乙、經濟變遷

一、農業的進步:春秋國時代有關農事的專有名詞、成語、現象描述、考古文 物 等資料甚豐,茲舉大要,以見一斑。

1. 鐵製農具:以鐵器耕田首見於《孟子‧滕文公》:「許子以釜甑爨,以鐵 耕乎?」,孟子以鐵耕為當然之事,則鐵耕之普及已有一段時間。鐵製 生產工具在戰國時代的考古發掘中亦有所發現。

2. 牛耕:牛耕之始眾說不一,主張牛耕始於春秋時代者,多舉《論語》孔 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馬耕自子牛,以及《國語‧晉語》謂晉國范氏、中 行氏逃至齊國「宗廟之犧將為畎畝之勤」,證牛與耕之關係。

3. 耕作技術:《孟子‧梁惠王》謂:「深耕易耨」,深耕指的是翻土很深,

靠的是耜,易耨指的是鋤草容易,靠的是割草工具的改良。

4. 灌溉:堤防、運河、溝洫甚多,如秦國的鄭國(人名)渠,周人白圭謂

「丹之治水也愈於禹」,當時的成語「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皆可為 證,另《莊子‧天地篇》描述桔橰抽井水灌溉的情景。

5. 施肥:《孟子‧滕文公》有「凶年糞其田而不足」之語,《周禮‧草人》也 有播種前對種子預作處理的記載。

二、土地制度的變遷:井田制的瓦解與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這是古今土地制度的 根本性改變,與社會的整體條件有關。

1. 井田制實施的條件:生產力相對低落平均、份地分配、藉民以力,土地非 自由交換的私有財產。

2. 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原因:農業進步生產力提高,單位勞力與單位面積的效 率衝破份地分配制度、私墾地被承認、稅制改變課民以租,土地可自由交 換買賣。

三、工商業的興起:

1. 原因:農業進步、人口增加、交通便利、貨幣的使用、商品經濟條件的形成。

(13)

2. 手工業:冶金,包括青銅與冶鐵,《老子》、《墨子》都提到槖、籥這類鼓風 設備,有關鐵礦與鐵兵的記載也很多,鹽鐵之利漸為各國政府注意。

其他如木工、漆器、陶器、皮革、煮鹽、紡織等,具有可觀。從事者的背景可 分官府、豪民、個體經營者三類。

3. 商業:大商人的出現,如子貢、范蠡、白圭、呂不韋等;與商業有關的術語 或成語的使用,如「壟斷」 、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 「操縱居奇」等;城市 中的商業營業場所的描述,如「積兔滿市」;貨幣的普遍使用,如布、刀、

圓錢、銅貝、黃金,以及相關術語如質、劑、稱貸等。

丙、社會變遷

一、社會階級:君子陵夷,小人上升。布衣卿相,游士游俠、商人地主的興起。

1. 封建社會的貴族階層見由新興士人官僚階層取代,即使是國君,亦漸 非封建諸侯的性質。

2. 沒落的貴族與民間新興有錢有閒者(經商或力田)形成新士人階級,

成為新興官僚制度的人才來源。

3. 封建制度下的平民主要指附著於土地上的農民,新興自由農與小工商 業者成為新平民。

4. 新興大地主、大商人成為一種新階級。

5. 奴隸依舊存在,主要是戰俘、罪犯與奴產子。

二、社會組織:由血緣為主的氏族社會轉變為國家的編戶齊民,民間秩序由國家 法律、爵秩等重新規範。

1. 王綱解紐的社會意義包括氏族血緣紐帶的鬆脫,人民與領主的關係變成 人民與國家、政府的關係,即所謂編戶齊民。

2. 民間秩序由國家法律、爵秩等重新規範,經由地方行政制度、戶籍制度、基 層鄰里制度重構社會組織。

三、社會倫理:

1. 君臣倫理從大宗小宗、領主附庸的絕對關係出現相對關係的思考:典型 的如孟子「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 輕」、「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2. 朋友倫理的突出發展:五倫中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四倫在封建社會 中不是血緣,即是姻親,只有朋友一倫是一種新的社會關係,朋友間的 相處之道即在尊尊、貴貴、親親之餘的友友。

四、社會風氣:

1. 養士之風(戰國四公子)、

2. 趨利之風(王何必曰利)、

3. 任俠之風(遊俠列傳)

中國通史 第八講 周秦間之學術與文化

(14)

一、 先秦學術思想發達的背景 一般性的原因:

三代文化的積累: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擁有知識的貴族流落民間,以傳授知識糊口。

平民中有錢有閒階級的興起,追求知識與權力。

學而優則仕,布衣卿相,同時促進了知識的普及。

社會劇變,刺激了不同背景的知識份子的思想。

多元化的原因:

1.王官論:《漢書‧藝文志》主張諸子皆出於王官之學。儒家 於司徒之官 岀 , 墨家出於清廟之手,道家出於史官,法家出於理官,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

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雜家出於議官,農家出於農稷之官,名家出於禮官,

小說家出於稗官。

2.職業論:不同流派的學術思想與其職業背景有關。儒家 於相與教書匠 岀 墨家出於工人與刑徒,道家出於隱士,法家出於習政法典刑之官,陰陽 家出於卜祝,農家出於農官,其餘幾家出於清客。

3.地緣論:不同流派的學術思想與其地緣背景有關。儒家 於魯,墨家出 岀 於宋,道家出於南國,法家出於齊與三晉,陰陽家出於齊。

4.自由論:言論自由是學術多元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5.天才論:先秦思想家輩出不應排除思想家個人的天賦。

二、孔子與儒家

孔子(551~479),魯人,先世為宋人,五十歲前後曾為魯司空、司寇,為 十甚短。周遊列國,尋求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卻未能如願。在教育事業上 有偉大成就,一般認為是普及平民教育的第一人,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同 時是儒家的鼻祖。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重視人格與通才教育 以六藝、六經為基本教材,孔門第子號稱三千,達者七十二人。「自行束脩 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中心思想為「仁」,後儒因尊孔之故,常以為六經皆 有孔子的筆墨或特旨,特別是《春秋》。

對孔子的評價,最中肯的就是《史記‧孔子世家‧太史公曰》:

詩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獨孔氏書,想 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迴留之,

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 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孟子(372~289),鄒人,樂觀自負,好與人辯。著名思想為義利之辨,性 善之說,民貴君輕說,經濟學說,托古改制等;荀子(298~238),趙人 著名思想為天論,性惡說,禮治說,法後王說,知識論,具有哲學家傾向,

思辯嚴謹,在當時頗負盛名,韓非、李斯皆 其門下。與儒家有關的人物與 岀

思想尚有許多,如孔門弟子,茲不具論。

(15)

三、墨子與墨家

墨子名翟(生年约當孔子死年至死前十年,卒年不詳,不能睌過 403),一 說宋人,一說魯人,曾為宋大夫。善製器械,深通防禦戰術。墨子的思想常 與儒家相反,有〈非儒〉篇。主要思想內容有:天志、明鬼、兼愛、非攻、尚賢、

尙同、節用、節葬、非命、非樂,立言行事以三表為檢驗標準。重視實踐,組 織信徒, 人守城。在當時為顯學,孟子曾說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韓非的 爲 顯學篇中也有墨家。墨家在秦漢以後式微,主要的原因是其主張與大一統的 時代背景不合,失去號召力;要求的生活太清苦,替人守城殉難者眾,缺 乏良好領導者等也是原因。

四、老莊與道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人,身世不詳,一般認為傳世的《老子》一書為戰國時 代作品,非老子所著,應為老學之徒祖述老子思想之作。 《老子》又稱《道德 經》,其思想特色包括本體論、相對論,小國寡民、绝聖棄智、清靜無為、法 自然,保天真等。

莊子,名周,宋人,與孟子同時,與惠施為好友,其學無所不窺,《莊子》一 書既富哲理,尤見文思。著名思想為齊物論、逍遙遊、養生主等,〈天下〉篇 議論天下學術,是早期學術史的重要文獻。

五、法家

法家著名人物包括管子、慎到、商鞅、申不害、韓非等人。法家與其他幾家不同 專講富國強兵之術,可以說是一種政治經濟學,反映的是封建體制崩解過 程中,重建國家秩序的務實思想與角色。其中管子一派重視經濟法制,慎到 一派重視君臣倫理與地位,商鞅一派重視法律制度,申不害特重新官僚體 制下人君的南面之術,韓非為集大成的人物,李斯可謂實踐者。法家思想一 向被儒家視為刻薄寡恩,然因法家在政治上的務實有效,秦漢以後陽儒陰 法或儒法兼治的情形皆很常見。

六、其餘諸家

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公孫龍,名辨思想基本上是討論知識本身的學問。

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的五德終始說。

縱橫家:穿梭國際間的辯士,如蘇秦、張儀。

農家:以許行、陳仲為代表,主張君民並耕,並與古代農學有關係。

雜家:如《呂氏春秋》。

小說家

兵家:如《孫子兵法》。

七、科學技術與文史藝術娛樂方面內容太多,請參考:楊寬,《戰國史》第 11、12 章。

中國通史 第九講 秦漢時代概說

一、 時空範疇

(16)

時間:秦始皇二十六年(221B.C.)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

秦:221B.C~207 B.C.

楚漢之際:206 B.C.~202 B.C 西漢:202 B.C.~8

新:9~23 東漢:25~220

空間:中國本部包括自遼東沿海岸線至越南、廣西交界,沿雲南、巴蜀、甘 肅,接陰山、長城至遼東。兩漢時期增加一塊經河西走廊囊括今日新 疆的廣大地區。

二、 時代特色與地位

秦漢的統一,開創了中國自古未有的新局面。前此無論如何,實際總是分裂 的;此後兩千年間,統一是常態,分裂是變局。中國疆域輪廓的奠定,中華 民族的摶成,皇帝、官僚、郡縣等制度構成的政治規制,土地私有與編戶齊 民形成的小農經濟基礎,階級結構與家庭制度反映的社會結構、文字統一與 學術思想的發展,大抵都定型於此時。因此秦漢時期可說是中國歷史極重要 的定型期。

三、關注與研討重點

政治方面:由秦到東漢末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盛衰興亡、政治制度、政治人 物、對外關係等。

經濟方面:土地制度、農業生產結構、租稅與財政、鹽鐵論及其背景等。

社會方面:階層結構、家庭組織,民爵制等。

學術方面:學校制度、經學獨盛、史學奇葩、文學、哲學、科學等。

四、閱讀資料

見授課進度表。本單元的資料較難,除基本史料,近人論著中有兩篇艱深的 日文著作,主要是要大家接觸不同的視野與討論方式。

中國通史 第十講 秦漢政治與制度

一、 帝系

秦:始皇帝→二世皇帝→王子嬰(三世三君 15 年,西元前 221~207)

(17)

西漢: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平帝(十世十一君 210 年,西元前 206~西元 4 年)

東漢: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少帝→順帝→沖帝→質 帝桓帝→靈帝→廢帝→獻帝(八世十四君 195 年,西元 25~219)

二、 政治史述略

秦的興亡:統一的原因、秦廷施政理念與實際、秦始皇的為人與歷史地位。

楚漢相爭:劉邦與項羽的比較。

西漢興亡:黃老治術、郡國並行、漢匈關係、土地兼併、文景之治、武帝新政、

昭宣時期、王莽改制。

東漢興亡: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東漢政局的基本問題、黨錮之禍、東漢世風問 題、兩漢對外的開拓。

三、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名號、世襲、權力運作。

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太常、郎中令(光祿勳)、太僕、廷衛、衛尉、宗正、內史

(左馮翊、京兆尹)、典客(大鴻臚)、治粟內史(大司農)、少 府、中尉(執金吾)、主爵中尉(右扶風)。

中朝(大將軍、尚書、侍中、散騎、中常侍等)、刺史。

郡縣制度:郡、縣、鄉、亭、里、什、伍。衛、游檄。

察舉制度:歲貢、召舉、徵召、辟舉、蔭任、納貲、雜途。

博士與太學:五經博士、博士弟子員、太學生。

法律:律、令、比。徒刑、流刑、身體刑、死刑。

兵制:徵兵、23~56 歲、正卒與屯戍各一年、武帝以後常募兵。

中國通史 第十一講 秦漢社會與經濟

一、秦漢社會與經濟的根本變革 由氏族社會到編戶齊民

1.先秦社會的基礎是氏族社會,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除了貴族陵夷小人 上升,同時也包括氏族社會的解體,秦漢帝國的社會基礎是編戶齊民。

2.編戶就是重新整編戶口,這與兵役及稅制的發展有關;齊民,人民法律

地位的規範,包括權利、義務、職業、身分等,也就是人民與國家的關係。

(18)

3.賜民爵與賜牛酒大哺皆可視為是族社會解體後,皇帝(國家)重新建立 與人民關係的例子。

由封建井田到土地私有

1.井田制的本質是一種份地分配制,這與生產力有關;生產力提高後,井 田制自然瓦解。(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有其他因素)

2.份地分配的生產條件消失後,形成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造成土地兼併,

許多自耕農變為佃農或奴婢,這是兩漢社會經濟的大問題。漢武帝雖然限 民名田,實際上沒有效果。

3.土地私有兼併的問題是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現象。

二、階級結構

皇族、官僚:擁有較多的權力與財富,皇族是世襲,官僚則非,但在察舉制 度下,出現累世公卿的現象。

豪族、門第:豪族是地方上的勢力,門第是察舉制度下的現象。

商人:漢代賤商,然而大商人仍能獲取較多的財富,甚至因富而貴。

任俠:秦漢去古未遠,戰國養士之風的餘緒,也與地方勢力有關。

平民:小農工商業者。

奴婢:賤民,法律上與平民有不同待遇。

三、農工商業

農業:生產技術(鐵具、牛耕、水利、區種)、精耕細作、小農經濟。

手工業:紡織、礦冶、陶(磚瓦)、鹽、鐵、酒。

商業:城市、市場、資本、絲綢之路。

四、武帝的財經政策與王莽的社會改革

武帝的財經政策:鹽鐵酒專利、五銖錢、均輸、平準。

鹽鐵論。

王莽的社經改革:王田、禁止買賣奴婢、擴大政府專利、五均奢貸。、

中國通史 第十二講 秦漢學術與文化

一、從提倡黃老到獨尊儒術 學術文化與政治社會的關係 漢初黃老思想的背景

文景時期由無為而趨於有為

武帝時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竇太后所代表的黃老勢力的反撲

儒家的定於一尊

(19)

二、漢代的經學與讖緯

五經博士與太學形成經學獨盛的局面 兩漢今古文經的爭議

陰陽五行思想與儒學的合流 政治上的陽儒陰法

讖緯的流行與反讖緯

三、秦漢史學的發展

秦焚六國史記:從戰國到秦,焚書不止一次。

司馬遷與史記:司馬遷寫作背景與史記的成就。

班固與漢書:班固寫作的背景與漢書的成就。

四、漢代的文學

楚辭:漢初仍流行楚辭,為帝王所好。

漢賦:賦者鋪也,鋪採樆文,體物寫志也。是一種半詩半文的文體。

樂府歌詩:樂府本秦官,掌貴族樂章,漢將此官擴及民間歌謠。

散文:如司馬遷史記。

五、兩漢的科學

天文:宣夜、蓋天、渾天三種天體理論。

算學:周髀算經、九張算術。

農學:氾勝之書、四民月令。

醫學:素問、靈樞、本草所代表的中醫理論;淳于意、張機、華佗。

造紙:簡牘笨重,縑帛價昂,紙在西漢時已出現,東漢蔡倫應是改良者。

化學:煉丹經驗中包含一些早期化學知識。

中國通史 第十三講 魏晉南北朝概說

一、政局長期分裂

自漢獻帝建安廿五年(魏文帝黃初元年,西元 220 年)至隨文帝開皇九年

(西元 589),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如加上建安年間的離亂,近四百年的 期間,包括三國、西晉、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等政局,除西晉

(265~317)可視為短暫的統一,餘皆為分裂狀態,與秦漢時期以統一 為常態大不相同,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二、胡漢混雜交融

這一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逐漸滲透南下,紛紛建立政權,形成所謂滲透王朝。

(20)

胡人包括匈奴、鮮卑、羯、氐、羌,與漢人雜居,胡人漢化,漢人胡化,矛盾 衝突,兼而有之,是一個民族擴大接觸交流的時代。

三、士族政治與門第社會

漢代的察舉制度與經學取士,久而久之,形成政治世家,也就是門第,到魏

晉南北朝時代結合久品官人法,形成僵化的門第階級與世族政治,這是本 期非常明顯的特色,要等到科舉制度興起才將它逐漸消融。

四、莊園經濟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土地被士族官僚長期大面積的持有,近於世襲,耕重的農

民失去人身自由,附著於地主,整個情況類如封建莊園。這種現象與原因很 值得探討,後來均田制的實施也要從這裡面去理解。

五、儒學式微玄佛興起

儒家講的是治國平天下,這時國不治天下不平,久之儒學便有無力之感,思

想界轉入個人與宇宙的問題,對老莊周易與佛學大感興趣,互相發明,形 成名教自然之辯。另一方面,離亂之世,宗教本易引人共鳴,這也削弱了儒 學的影響。

六、清談之風

這時士人流行清談,清談本從漢代清議演變而來,只是內容從品評人物變成

談玄說理。除此之外,士人頗好立異以鳴高,例如排門觀竹、雪夜訪友之類 其實皆與人物品評有關,同時也顯示士人的苦悶與空虛。

七、南北地位逐漸轉移

六朝對江南的開發,使江南在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地位逐漸趕上北方,隋代的 運河正是因應這種轉變下的產物。

中國通史 第十四講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與社會

一、政局發展

三國鼎立:魏蜀吳政權略述、三國人物略論。

西晉統一:晉初頹風與政治三大問題、八王之亂、永嘉風暴。

東晉與十六國:晉室南渡、北伐與淝水之戰、五胡與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之名因北魏史家崔鴻《十六國春秋》而致,所謂十六國,包括 五涼(前涼、西涼、北涼、後涼、南涼)、四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

三秦(前秦、後秦、西秦)、二趙(前趙、後趙);十六國中大部份為匈奴

鮮卑、羯、氐、羌五胡所建,世稱五胡十六國。惟十六國並非全為胡人政權

(21)

如前涼張氏、西涼李氏、北燕馮氏皆漢人。而胡人政權也不盡在十六國中 如段氏的遼西(鮮卑)、楊氏的仇池(氐)、拓拔氏的代(鮮卑)、慕容 氏的西燕(鮮卑)等,又漢人的冉魏既非五胡也不在十六國中。

五胡分佈以鮮卑最廣,漢化程度依序為:氐、羌、匈奴、羯、鮮卑。

南北朝:南朝政局(宋、齊、梁、陳)、北朝政局(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

北魏華化政策(禁胡服胡語、不得歸葬、改度量姓氏、別姓族)、「關本位 政策」(附會古史、仿周禮之制、融合胡漢、行府兵制)。附論苻堅與拓拔 宏皆有統一之志與勢而不能成事。

二、制度變革

中央官制:三省(尚書、中書、門下)與六官(吏、戶、禮、兵、刑、工)

地方官制:州郡增置浮偽及原因、都督軍區、軍鎮、行臺;都督典兵,刺史 治民。

兵制:由募兵而世兵、軍主都將與兵家的關係、府兵。

田制:莊園、均田制與租庸調(稅制)。

戶籍:白籍、土斷。

選舉:九品官人法。

三、社會變遷

社會階級:士族門第(郡望姓氏形成的門第非外力能改變、寒門與勢族、南 北士族異同)、平民、部曲(義從、門生、故吏)、奴隸。

人口流亡:塢壁(附論桃花源)。

社會風氣:清談、胡風(殘殺、功利)、侈靡、南朝帝王多荒唐。

宗教盛行:佛教與道教。

中國通史 第十五講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與學術

一、儒學式微玄佛興起

儒家講的是治國平天下,這時國不治天下不平,久之儒學便有無力之感,思

想界轉入個人與自然的問題,對老莊周易與佛學大感興趣,互相發明,形 成名教自然之辯。另一方面,離亂之世,宗教本易引人共鳴,這也削弱了儒 學的影響。

二、玄學內涵與時代意義

玄學原指老、莊、周易,號稱三玄。士人思想從儒家的治國平天下轉到個人

與自然方面,老、莊之義本及於此,周易則由漢代將其視為卜筮讖緯之書轉

而發明探究其中哲理,與老、莊呼應。玄學的發展可分三期,第一期代表人

物為何宴、王弼,重點在以老、莊解易,調和儒、道;第二期代表人物為阮

(22)

籍、嵇康,玩世不恭,放浪形骸,非湯武、薄周孔,具頹廢色彩;第三期代 表人物為向秀、郭象,主張名教卽自然,貴無,皆注莊子。玄學主張的名教 與自然,有其現實意義,並非反儒學。

玄學的反動者:楊泉〈物理論〉,主張無出於有。

三、佛教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土,至魏晉南北朝大為流行,東晋法顯西行求法,著《佛

國記》譯經百萬餘言。中國人剃度為僧始於魏文帝時(朱士行)。南北朝君主 皆有信佛者,梁武帝甚至以佞佛著稱。佛教寺廟林立,楊衒之著有《洛陽伽 藍記》以記其勝。因佛教戒殺生而形成的素食文化也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 部份。

當時反對佛教最著名的為齊、梁時人范縝的〈神滅論〉。「人生如樹花同發,

隨風而墮,自有拂帘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離墙落於糞溷之中;墜茵席者 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

四、道教

道教的起源與黃老、陰陽家、方士、宗教化的道家有關,東漢張陵創五斗米

道,自稱天師。于吉以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得神書百餘卷,名《太平青領道》

(太平經) 。張角據太平經創太平道,終成黃巾之亂,亂平太平道滅。張陵 之孫張魯聚眾據漢中,稱師君,獻帝末年為曹操所平。道教在魏晋時期多稱 天師道,士大夫信者不少,葛洪、陶弘景、寇謙之為當時著名道教人士。

北魏太武帝有滅佛之舉,北周武帝則有禁佛、道二教之舉。

五、史學的發展

史部獨立、私家修史、譜牒家傳流行、佛道駢文入史、史注體例的發展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生有異議,須於兩週 內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向 負責助教辦理銷假或更 正作業。.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思維策略簡報 教學系統 課文短片 快樂閱讀花園 閱讀策略短片 閱讀策略簡報 課文分析簡報

「選課暨學習紀錄表」,經學術導師輔導核章後 依限繳回教務處,始完成選課程序。未依規定填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倫理與宗教委員會〈 2013-15 〉主席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課程統籌主任召開跨科中期會議 報告及跟進相關年級跨課程閱讀/跨 科學習進行情況,提示及預告下學 期即將開展的跨課程項目,請科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