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支援服務種類 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支援服務種類 II "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支援服務統籌單位

教育局課程支援分部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2. 支援項目及重點

課程支援主任會就學校所選定的支援項目,與學校建立專業夥伴協作關係,促進教師 專業成長,俾能完善校本課程,提升學與教成效。校本支援服務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 課程領導,建立教師協作團隊與反思文化,以持續教師的專業發展,優化教學實踐。

課程支援主任亦會協助學校檢視校情,廓清學校的支援需要,務求支援服務能因應校 情,促進學校校本課程和學與教的發展。以下是支援服務的重點摘要,供學校參考:

支援項目 支援服務重點摘要 查詢

支援服務種類 I

數學教育  發展校本課程,照顧學生學習數學的不同需要(如資 優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非華語學生的學 習需要)

 加強小學與初中,以及初中與高中校本數學課程的銜 接,包括從 2020/21 學年起在初中規劃及逐步實施數 學科修訂課程

 發展有效的學與教及評估策略,如遊戲式學習、混 合式學習及自主學習,以加強學生理解數學的概念 和技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並發展他們的共通 能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 透過跨科協作跨學科課程規劃,如推動 STEM 教 育和跨課程閱讀,促進數學學習

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鄭柏忠先生 電話:2639 4704 電郵:

scsobcds3@edb.gov.hk

公民與社會發 展科/通識教育 科

 根據中央課程的宗旨和目標發展校本課程,設計客觀 及持平的學與教材料,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正 面的價值觀與積極的態度

 發展議題探究的學與教策略,如自主學習和合作學 習,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建構知識,培養與終身學習 有關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

 發展有效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如混合式學習、體驗 式學習及電子評估,以及在《憲法》和《基本法》教 育框架下推廣國家安全教育,以增進學生對國家和社 會的認識,並提升他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

 探討有效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洪麗婷女士 電話:2639 4745 電郵:

scsosbcds1@edb.gov.hk

科學教育  發展校本課程,照顧學生學習科學的不同需要(如 資優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非華語學生的 學習需要)

 加強初中與高中校本科學課程的銜接,為學生學習

鄭柏忠先生 電話:2639 4704 電郵:

scsosbcds3@edb.gov.hk

(2)

科學發展科學過程技能和科學思維,以及建立堅實 的知識基礎

 發展有效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如混合式學習、自 主學習及電子評估,以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知識,提 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推動國家安全教育,並發展他 們的共通能力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 透過跨科協作/跨學科課程規劃,如推動 STEM 教 育和跨課程閱讀,促進科學學習

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團隊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個人、社會及

人文教育

 發展寬廣而均衡的校本課程,尤其是初中階段,以幫 助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和提升探究學習的能力,

以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人文素養

 加強初中與高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校本課程的銜 接,為學生學習高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建 立均衡的知識基礎及發展重要的共通能力

 透過跨科協作,規劃及推行價值觀教育(包括德育 及公民教育、在《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框架下 推廣國家安全教育),從而加強學生認識法治,並 提升他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

 以中國歷史科、歷史科、地理科或生活與社會科作 為其中一個支援服務的重點,促進跨課程閱讀、自 主學習及學生的資訊素養

 探討有效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如混合式學習、自主 學習及電子評估,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如非華語 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的需要)

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洪麗婷女士 電話:2639 4745 電郵:

scsosbcds1@edb.gov.hk

照顧學生的多 樣性

 協助學校檢視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政策及措施的成效,

並制定相關的校本課程發展計劃

 協同學校課程領導和教師,因應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和學習風格,訂定學與教策略,如適異教學策略、課 程調適和混合式學習,以及設計學與教材料,如平衡 任務、分層課業和跨學科專題研習

 實施及檢視照顧學生多樣性的學與教和評估策略,包 括支援非華語學生、新來港學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 學生,以及資優學生

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洪麗婷女士 電話:2639 4745 電郵:

scsosbcds1@edb.gov.hk

科學、科技、  通過規劃 STEM 教育的專題研習和學習活動,加強 科學、科技及 數學教 育學習領域知識與技能的聯

鄭柏忠先生 電話:2639 4704

(3)

計思維的應用,讓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提升 學生對科學、科技及數學的興趣;強化他們綜合和 應用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培養創造力、協作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將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育融 合於 STEM 教育中

 在 STEM 教育中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例如資優生 的學習需要

 發展教師的課程領導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 建立校內學習社群,促進同儕間的分享交流文化

 透過跨校專業網絡活動,促進經驗分享及交流 支援服務種類 II—學習社群

照顧學生的多 樣性課程領導 學習社群

 通過協作和對教學法的反思,拓寬有意推動課程創 新的課程領導(例如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的知 識和經驗,以規劃及實施校本課程的重點措施

 建立專業平台以分享資源及交流經驗,並共同探討 策略,處理有關課程調適、學與教策略和評估的議 題,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洪麗婷女士 電話:2639 4745 電郵:

scsosbcds1@edb.gov.hk

數 學 教 育 課 程 領導學習社群

 通過協作和對教學法的反思,拓寬照顧非華語學生 及/或資優學生學習需要的課程領導(例如數學科 主任及級別統籌員)的知識和經驗,以規劃及實施 校本數學課程

 建立專業平台以分享資源及交流經驗,並共同探討 策略,處理有關發展數學課程的問題,幫助非華語 學生及/或資優學生學習

鄭柏忠先生 電話:2639 4704 電郵:

scsosbcds3@edb.gov.hk

STEM 教 育 課 程 領 導 學 習 社 群

 通過協作和對教學法的反思,拓寬有意推動課程創 新的課程領導(例如 STEM 統籌員)的知識和經 驗,以規劃及實施校本 STEM 教育

 建立專業平台以分享資源及交流經驗,並共同探討 策略,處理有關跨年級課程和活動的銜接、照顧學 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混合式學習策略的議題

鄭柏忠先生 電話:2639 4704 電郵:

scsosbcds3@edb.gov.hk

3. 交流及協作模式 支援服務種類 I

- 到校專業支援

按學校的發展情況和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協作支援服務,包括檢視和規劃校本課 程、課堂研究、促進學習的評估、擬定發展計劃及專業發展活動(如研討會、工作坊 及分享會),以及教學設計。主要目的是發展課程領導,提升團隊專業能力,優化教 學實踐,讓學校持續發展。

- 專業網絡支援

與到校專業支援起相輔相成的作用,讓教師透過專業網絡活動,分享和推廣有效的 實踐經驗及資源,以促進跨校交流。

(4)

支援服務種類 II

- 學習社群

為所有參與學校的課程領導建立一個專業平台,共同探索策略,以應對校本課程發 展中的特定問題。學習社群旨在通過參與學校之間的同儕學習、分享和協作,使課 程領導能成為變革推動者,帶領其學校團隊推動教育倡儀及/或發展校本課程。成果 將包括從試驗的校本課程措施而獲得的經驗、校本的手冊或工具、學校案例和課程 計劃等。一般而言,每所參與學校提名 2 至 3 名課程領導(副校長、助理校長、科 主任和級別統籌員),以組成所選主題的學習社群。參與學校的教師可以彈性地參 加一些學習社群活動,以促進學校之間的協作文化。有關活動的安排,請參閱下 表:

活動 次數 內容 參與者

預備會議 1  初議發展計劃目標、主題及內容

 共議參與學校的角色及責任

所有參與學校 的 課程領導

到校支援 2  課程支援主任分別到校提供支援,

協助學校就所共議的目標,制訂實 施策略

相關參與學校 的 課程領導及教師 主題式專業發

展活動

1-2  以研討會、工作坊或分享會的形式 舉行專業發展活動,提升課程領導 及教師的專業能力

所有參與學校 的 課程領導及教師 跨校互訪 1-2  參與學校互相觀摩交流

 跨校共同備課、觀課、議課及/或 參與教師發展活動

相關參與學校 的 課程領導及教師 總結 1  總結及發布工作成果 所有參與學校 的

課程領導

支援服務種類 I 與 II 的分別

支援服務種類 I 支援服務種類 II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

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 名課程領導(例 如副校長、助理校長、科主任和級別 統籌員)

形式 以「到校支援」為主 在課程支援主任的支援下,以「跨校 交流、協作及反思」為主

會議頻次 較多 較少

對參與學校的 期望

與課程支援主任協作,發展 校本課程及進行課堂研究

通過分享、協作和反思教學法,探索 策略,處理有關發展校本課程的特定 問題

(5)

4. 對參與學校的期望

為善用支援服務,參與校本支援服務計劃的學校需致力落實下列安排:

支援服務種類 I﹕

(a) 委派一位專責的副校長或主任教師,帶領核心教師團隊參與是項到校專業支援服 務,負責與相關課程支援主任聯絡,並擬定協作支援服務計劃大綱

(b) 安排定期的會議(建議每周/每循環周約為 1.5 小時,並宜編排在時間表內),讓 參與教師能充分參與討論課程發展、共同備課、課堂實踐、觀課議課,以及檢 視和跟進等教研工作,以加強教師間的協作與溝通。課程支援主任會參與各環 節並提供意見,藉以促進課程領導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支援服務種類 II﹕

(a) 從參與的 2 至 3 名課程領導中委派一位專責教師與課程支援主任保持聯絡,並讓 該 2 至 3 名課程領導參加所屬學習社群在預備會議中所擬定的會議,以促進跨校 協作;

(b) 安排定期的會議(建議每周/每循環周約為 1.5 小時,並宜編排在時間表內),確 保校內參與的教師在該 2 至 3 名課程領導帶領下,有足夠的機會進行專業討論,

以探討與校本課程發展相關的問題的應對策略 支援服務種類 I 及 II﹕

(c) 與其他同工分享校本課程發展的經驗和已發展的資源,如工作計劃、學與教材 料和學生學習成果等(該等材料的版權將由教育局與相關學校共同擁有。教育 局亦保留彙集和修改的權利,以作推廣用途)

(d) 恪守法律責任,並在任何情況下,在發展校本課程及學與教的材料時,遵守版權 條例

5. 其他事項

• 各項支援服務一般為期一年

•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組與學校教師團隊協作,從構想到課堂實踐的過程中,累積 經驗和知識,如學與教的範例、共同備課的心得等,這些經驗和知識,部分已 上載於該組網頁。有關詳情可瀏覽網址 http://www.edb.gov.hk/sbss/sbcd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2019/20 學年起,公營學校(包括特殊學校)及直 資學校可申請「學生活動支援津貼」,以支援有 經濟需要的中小學生參與由學校舉辦或認可的全

答 6 : 一般學校為新入職教師提供的啟導課程多以校本發展需要 為主,而教育局提供的核心課程,目的是協助新入職教師

答3: 學校應按校情、發展步伐、科本需要及來年的校本課程發展目 標等,計劃支援服務所涵蓋的學習領域。為促進協作成效,團 隊教師 最好能包括 以下科組成員: 數學教育 、 科學教育 、

答6: 校本支援服務一般以一學年為單位,如原定會議時間遇上學

• 學校可依據 課程發展議會的指引,按其辦學宗旨及使命,並因應 校情、學生需要和社會期望等,發展具校本

Support Programme for Enhancing Peaceable Relationship

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劃,旨在為學校和教師 提供支援,協助他們將相關的課程發展理論及原則 付諸實踐,並為優化課程和決策工作提供實踐經驗 和參考資料。計劃的目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