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下)"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術報導】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下)

李四龍 北京大學講師

五、東亞佛教

美國學術界,其實並沒有多少專做中國佛教史研究的學者。他們更喜歡採用「東亞佛教」

(Asian Buddhism)這個概念,即同時包容中國、日本、韓國的佛教。本文上一節單列「中 國佛教」,只是出於撰寫的方便,聊以突顯我們自己的中國佛教。

早在十九世紀八○年代,日本就派遣學僧前往英國等歐洲國家學習。像南條文雄(一八 四九-一九二七)在英國求學於被後人稱為「宗教學之父」的繆勒(Max Myller, 1823-1900)

門下,一八八三年他在牛津大學根據明版《大藏經》目錄,編譯了《英譯大明三藏聖教目錄》

(簡稱《南條目錄》,A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Tripitaka: the Sacred Canon of the Buddhists in China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83)。時至今日,這個目 錄雖說有些過時,但在西方學界仍然廣為引用。還有像高楠順次郎(一八六六-一九四五)、

渡邊海旭(一八七二-一九三三)、荻原雲來(一八六九-一九三七)等,都曾在英國或德 國留學。這批學者回國以後對日本佛教學術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他們也把日本 佛教主動地介紹給了西方世界。稍後出洋留美的鈴木大拙(D. T. Suzuki,1870-1965)更是在 弘法西傳方面堪稱典範。一九二七年,他出版了英文論著《禪佛教論集》(Essays in Zen

Buddhism),這後被認為是禪宗正式進入西方世界的標誌性事件。[註 34]Zen(禪)作為外來

語進入西方語言,也主要歸功於鈴木先生的弘法事業。正是由於日本學者的主動傳播,加之 二戰以後大批西方學者前往日本學習,有的甚至長年生活在日本,所以,日本佛教的研究在 歐美國家一度非常盛行,不少西方學者是在研究日本佛教之後才意識到中國佛教的重要性。

[註 35]

鈴木長期弘傳臨濟禪,西方學者所瞭解的也就主要是臨濟禪。一九八一年,Martin Collcutt 發表《五山:日本中古時期臨濟禪寺制度》(Five Mountains: The Rinzai Zen Monastic Institution in Medieval Jap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近幾十年來,美國佛教學者主 要關注道元禪。道元(一二○○-一二五三)是日本曹洞宗創始人,長期不受重視,但在上

(2)

個世紀卻被人尊為世界級哲學家。[註 36]與臨濟禪的神秘主義不同,道元被塑造成理性的思想 家或神秘的現實主義者。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Kim Hee-jin 的《道元:神秘的現實主義者》

(Dogen Kigen: Mystical Realist),William LaFleur 編的《道元研究》(Dogen Studies, 1985)。

LaFleur 在序言裡稱,要多向度地研究道元,而不僅僅是從哲學的角度,也可以包括歷史學、

文學、社會學、語言學和人類學的視角。Carl Bielefeldt 從道元所處時代的思想與歷史背景入 手詮釋他的佛學思想,一九八八年他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出版了《道元禪修手冊》(Dogen's Manual for Zen Medi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阿部正雄是長年生 活在美國的日本學者,在西方學術界頗具聲望。一九九一年,他和Steven Heine 合作出版了

《道元研究:他的哲學與宗教》(Masao Abe & Steven Heine ed., A Study of Dogen: His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SUNY 1991)。道元的著作已有相當多的英譯本。Norman Waddell 在阿部正雄的幫助下,譯出了幾卷《正法眼藏》;Norman Waddell 和 James Kodera 還譯出 了道元在中國的遊記《學道用心集》;Bielefeldt 則譯出了一卷本的《普勸坐禪儀》;一九九 六年,Daniel Leighton 和 Shohaku Okumura 英譯了《永平清規》(Dogen's Pure Standards for the Zen Community. Albany: SUNY, 1996)。

當然,除了臨濟禪、道元禪,美國學者也研究其他的禪宗流派以及禪宗之外的內容。一 九九三年,William Bodiford 出版專著《日本中古時期的曹洞禪》(Soto Zen in Medieval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介紹十四、十五世紀曹洞宗的傳播,反映這一宗 派與通俗文化之間的關係。一九九六年,Bernard Faure 的《靈驗觀:對於中世紀日本佛教的 想像》(Visions of Power: Imagining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更多地涉及禪觀及其儀式的分析,介紹一位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曹洞宗祖師 的心靈世界。

日本淨土宗、真言宗是禪宗之外最讓美國學者傾心的對象,既有相當數量的日本經典被 譯成英語,也有一批研究論著問世。一九七二年譯出的《空海文選》(Kukai: Major Work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2),是美國學者研究日本真言宗(Shingon)的基本資料。

一九八九年,James Dobbins 發表《淨土真宗:日本中古時期的真宗》(Jodo Shinshu: Shin Buddhism in Medieval Japa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天台宗方面,一九 八四年 Paul Groner 發表《最澄:日本天台宗的創立》(Saich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apanese Tendai Schoo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一九八九年 George 和 Willa Tanabe 發表《日本文化中的〈法華經〉》(The Lotus Sutra in Japanese Culture.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1989)。

在佛教史方面,七○年代Daigan 和 Alicia Matsunaga 發表《日本佛教的基礎》(Foundations of Japanese Buddhism. Los Angeles: 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 1974, 1976),這兩卷書主要 講述日本中古時期的佛教史。William LaFleur 發表《語詞的業:佛教與日本中世紀的文學藝 術》(The Karma of Words: Buddhism and the Literary Arts in Medieval Japan. Berkeley: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關於近現代日本佛教史,一九九○年 James Ketelaar 發 表《日本明治時期的異端與烈士:佛教及其迫害》(Of Heretics and Martyrs in Meiji Japan:

Buddhism and its Persecu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針對日本佛教在二 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一九九四年北美召開過「禪宗、京都學派與國家主義」的主題討論會,

並出版論文集《粗暴的覺悟:禪、京都學派與國家主義問題》(James Hesig & John Maraldo eds., Rude Awakenings: the Kyoto School &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美國宗教學會(AAR)專場討論「佛教與帝國主義」,

涉及到二十世紀上半葉日本佛教與軍國主義的關係。

在研究韓國佛教方面,Robert Buswell 當之無愧是最引人注意的學者。一九八三年,他 翻譯出版了韓國禪僧普照知訥(Pojo Chinul,1158-1210)的著作《韓國禪:知訥選集》(The Korean Approach to Ze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hinu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3);一九九一年又出版《回顧輝煌:知訥的韓國禪道》(Tracing Back the Radiance: Chinul's Korean Way of Z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一九九二年,他還出版了描 寫韓國禪寺生活的人類學報告《禪寺體驗:當代韓國佛教實踐》(The Zen Monastic Experience:

Buddhist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Kore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另一位 學者是 Lewis Lancaster 教授,他曾與 Chai-shin Yu 一起編寫《韓國佛教概論》(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Korea.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佛教在韓國的同化》

(Assimilation of Buddhism to Korea.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這位教授還向 西方介紹了《高麗藏》目錄。[註 37]韓戰以後,相當一批韓國學者留學美國,甚至定居講學。

一九八三年,Sun Bae Park 發表《佛教信仰與頓悟》(Buddhist Faith and Sudden Enlightenment.

Albany: SUNY Press, 1983)。目前已有韓國僧人與學者在美國推動韓國佛教的傳播與研究,

相信將會有韓國學者在美國學界取得不俗的成績。

東亞佛教,其實還應包括越南、北韓。北韓佛教目前誰都不太瞭解,留待以後再說。一 九九七年夏威夷大學出版了一部研究越南佛教的著作,Cuong Tu Nguyen《越南中古時期的禪》

(Zen in Medieval Vietnam: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Thien Uyen Tap Anh.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除此之外,在美國就很少有專著問世,不過美國已有一批 年輕學者表示將會關注越南佛教,也有越南裔在美國把越南佛教作為他們的博士論文選題。[註 38]此外,越南禪師一行(Thich Nhat Hanh)在美國活動極為活躍,大有當年鈴木大拙的風采。

他的著作極多,目前在美國相當流行,各大書店都會列出一大排。

六、藏傳佛教

比起南傳、漢傳佛教(包括日本佛教在內)研究來說,美國的藏傳佛教研究起步相對較 晚。嚴格說來,藏傳佛教還應包括錫金、蒙古、俄羅斯境內某些地區的佛教。雖說「這是年 輕的領域」,但在美國也已取得相當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在七○年代美國興盛西藏密教或金

(4)

剛乘以後,湧現了像Alex Wayman、Robert Thurman、Jeffrey Hopkins 等藏傳佛教專家。一九 九二年,R. Davidson & S. Goodman 合編《西藏佛教:理性與啟示》(Tibetan Buddhism: Reason and Revelation. Albany: SUNY, 1992);一九九八年,Matthew Kapstein 和 Melvyn Goldstein 出版《當代西藏佛教》(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ib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不失為藏傳佛教的導讀。通俗性的宣傳讀物,在當前美國更是不計其數。像 Snow Lion Publications、Shambhala Publications 這些出版社就以出版藏傳佛教讀物而知名於世。

Alex Wayman 深諳宗喀巴中觀哲學,熟悉顯密兩教。一九七三年,他發表《佛教怛特羅:

印藏密教之光》(The Buddhist Tantras: Light on Indo-Tibetan Esoterism. New York: Samuel Weiser, 1973)。他一生著述豐富,對於美國的佛教研究(特別是梵藏佛教)起了相當的推動 作用。一九九三年,印度還專門出版了他的紀念文集《印度與佛教哲學研究》(Researches in Indian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 Alex Wayman, ed. by Ram Karan Sharm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3)。Robert Thruman 也是宗喀巴中觀哲學的 專家,一九八四年他發表《西藏中觀哲學》(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Jey Tsong Khapa's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Jeffrey Hopkins 也是極為優秀的藏傳佛教學者。一九八三年,他出版了《觀空》

(Meditation on Emptiness. Lond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3)。一九八七年,他發表《空瑜 伽》(Emptiness Yoga: the Middle Way Consequence School.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87)。一九九九年,他又發表《佛教唯識學裡的空》(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 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鑑於他的學術貢獻,二○○一年,美國雪獅出版社刊行了他的紀 念文集《轉變心靈:對於佛教與西藏的貢獻》(Changing Minds: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Buddhism and Tibet in honor of Jeffrey Hopkins, ed. by Guy Newland,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1)。

西藏佛教保留了許多印度中後期佛教的經典與特點,特別是因為彼此共同的密教因素,

歐美學者通常進行梵藏或印藏佛教的對比研究。一九九四年,Jose Cabezon 發表《佛教與語 言:印藏經院主義研究》(Buddhism and Language: A Study of Indo-Tibetan Scholasticism. Albany:

SUNY Press, 1994)。一九九七年,Georges Dreyfus 發表《認識實在:法稱哲學及其西藏解釋》

(Recognizing Reality: Dharmak

i

r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 Albany: SUNY Press, 1997);同一年 John Makransky 發表《佛境的呈現:印藏爭論的資料》(Buddhahood Embodied: Sources of Controversy in India and Tibet. Albany: SUNY Press, 1997)。[註 39]

眾所周知,藏傳佛教是顯密並重的。就顯教而言,大家的研究興趣普遍偏重於藏傳佛教 哲學,尤其是對格魯派哲學。上面提到的Alex Wayman、Robert Thurman、Jeffrey Hopkins 都 說得上研究中觀哲學的大家。除了格魯派,寧瑪派也有較多的研究者。而就密教因素而言,

近些年不少學者特別關注女性在藏傳佛教中的作用。Jose Cabezon 是相當突出的一位學者,

(5)

一九九二年編有《佛教、性與性別》(Buddhism, Sexuality, and Gender. Albany: SUNY Press, 1992);一九九六年又編《西藏文學:性別研究》(Tibetan Literature: Studies in Genre.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6)。Janet Gyatso 是目前在美國很有銳氣的女學者,專精藏傳佛教 與佛教哲學,熱心研究佛門女弟子及其女性表現。她已發表的作品主要有:一九九二年編輯

《記憶之鏡:反思印藏佛教中的心念與記憶》(In the Mirror of Memory: Reflections on Mindfulness and Remembrance in Indian and Tibetan Buddhism. Albany: SUNY 1992);一九九 八年出版《自我的幽靈:一位西藏夢幻者的秘密自傳》(Apparitions of the Self: the Secret Autobiographies of a Tibetan Visiona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等。

除了宗喀巴,不少藏傳佛教的重要僧人與學者也得到美國學者的重視與研究。David Seyfort Ruegg 撰有《布頓生平》(The Life of Bu ston Rin po che, Rome 1966)、《布頓的如來 藏思想》(Le trait

u

du tath

a

gatagarbha de Bu ston Rin chen grub, Paris 1973)等。而從宗教制 度史的角度研究藏傳佛教,亦是頗受重視的研究方法。一九七八年Sherry Ortner 出版《夏爾 巴人的儀式》(Sherpas through their Ritu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一九九 五年,Rebecca French 發表《金色之軛:佛教西藏的法的宇宙論》(The Golden Yoke: The Legal Cosmology of Buddhist Tibe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5),該書採用口述史材料,重 構西藏世俗法律所含的佛教傳統。

既作為宗教傳播的手段,也作為學術研究的基礎,許多藏傳佛教著作在美國得以移譯。

譬如,Alex Wayman 與 Robert Thurman 都曾翻譯宗喀巴的著作,如《靜心而觀》(Calming the Mind and Discerning the Real: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ddle View, from the Lam rim chen mo of Tson-kha-p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宗喀巴的金玉之言》(Tsong kha pa's Speech of Gold in the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Jose Cabezon 翻譯了格魯派另一部經典《空之分》(Dose of Emptiness. Albany: SUNY Press, 1992)。寧瑪派在美國也相當流行,Matthew Kapstein 與 Gyurme Dorje 譯出了兩卷《藏 傳佛教寧瑪派史》(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 Boston: Wisdom Books, 1991)。

美國學界這些年喜歡把密教與道教聯繫起來研究,或許是因為兩者都特別重視儀式與神 秘主義的緣故。二○○二年四月,波士頓大學就曾舉辦過這樣的一個學術會議。最後應當提 到 Donald S. Lopez 的工作,一九九八年他出版了《香格里拉的囚徒:藏傳佛教與西方》

(Prisoners of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該書反省了西方接受藏傳佛教的心態與立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西方人對佛 教的認識態度。

七、佛教哲學

(6)

歐美的佛教研究,並沒有固定的研究領域。一直到二十世紀上半葉,他們的工作主要集 中在佛典的整理、校勘與翻譯上。但最近半個世紀,也真算得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佛教哲學的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碩果累累。這是從整體上說,若從個別現象而言,歐美學者 在作佛教文獻學研究的同時,很早就對佛教哲學感興趣。著名的有俄國學者舍爾巴茨基(Th.

Stcherbatsky, 1866-1942),先後撰有《佛教的中心觀念及法的語意》(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harma." 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23)、《佛 教的涅槃概念》(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 Leningrad 1927)[註 40]、《佛教邏輯》

(Buddhist Logic, the Bibliotheca Buddhica Series, 1932)[註 41]等。在老一代學者中間,所謂「佛 教哲學」主要指佛教唯識學與因明學。到了美國新一代學者,這個概念得到極大的擴充,可 以涵蓋西方哲學所指的任何內容,包括宇宙論、本體論、語言哲學、心理學、倫理學,乃至 宗教對話等領域,試圖從各個角度展開論述他們眼中的佛教教義。

目前美國通論佛教哲學的著作主要有 David J. Kalupahana 的《佛教哲學史:連續與斷裂》

(A History of Buddhist Philosophy: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這位作者原來偏重於研究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的哲學思想,著有《佛 教哲學:一種歷史的分析》(Buddhist Philosophy: A Historical Analysis.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6)。後來,他又把視野延伸到大乘佛教,出版了兩部新著《龍樹:中觀 哲學》(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1986)與《佛教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Buddhist Psychology, 1987)。一九九二年出版的這部《佛教哲學史》,可以說是他三十年佛教研究的 結晶。本節主要介紹美國學者在中觀、唯識與因明等方面的研究狀況,附帶說明佛教倫理學 與宗教對話等方面的情況。

林鎮國在評述西方學者的中觀學研究時,曾把他們的研究分為五個階段:一是虛無主義 的詮釋,主要是歐洲最早一批佛教學者,在他們看來,佛教就是一種虛無主義;二是絕對主 義的詮釋,這是從康德、黑格爾的觀念論出發,把佛教看成是在追求某種絕對的、一元的東 西,這主要是像舍爾巴茨基和穆帝(T. R. V. Murti);三是邏輯分析的詮釋,四是後期維特 根斯坦與新實用主義的詮釋,五是象徵詮釋學。[註 42]美國的中觀學研究,是在歐洲學者的基 礎上展開的,若照林鎮國的畫分,大體是從第三階段開始。

一九六七年,Richard Robinson 出版了《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Madison: Wisconsin, 1967)。他認為,以往的詮釋落於存有論或知識論的 爭論,沒有注意到中觀思想的邏輯等問題,甚至把龍樹和月稱(中觀應成派)的思想混為一 談。所以,他想把龍樹《中論》逐品逐頌「改寫」成邏輯論式,以便弄清龍樹的思想。這個 想法當然沒有成功,因為西方哲學也從邏輯分析轉向日常語言分析,也就是後期維特根斯坦 與新實用主義。一九七七年,Chris Gudmunsen 在《維特根斯坦與佛教》(Wittgenstein and Buddhism.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1977)裡說:「現在所有的中觀學追隨者,在我看來,

都應該是維特根斯坦式人物。」同一年出版的《空性:宗教意義研究》(Emptiness: a Study in

(7)

Religious Meaning. New York: Abingdon Press, 1977),Friederick J. Streng 把龍樹的哲學比擬 為維特根斯坦哲學。比較中觀學與維特根斯坦思想,成了美國七、八○年代佛教學者普遍關 注的取向。一九八九年,C.W. Huntington 發表《空之空:早期印度中觀學導論》(The Emptiness of Emptiness: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Indian Madhyamik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該書受這種思潮的鼓動,認為:龍樹和月稱的中觀學並非是要表達某種「見」,而 是為了成就某種「效用」,意在解脫與治療。到了一九九二年,Malcolm David Eckel 發表《見 佛:哲學家對空之意義的探求》,研究對象是中觀自續派的清辨,而不是中觀應成派的月稱。

該書主要討論「佛」這一關鍵的宗教象徵,追問:「什麼是佛」、「如何見佛」?清辨中觀 學受到陳那因明學的影響,承認邏輯的重要性,以「自立論證」的方法批評佛護的中觀應成 法。Eckel 此書意在表達清辨的宗教性,敘述清辨所瞭解的佛身論。這就充分展示了印度中後 期佛教整體的知識架構與宗教訴求。我們如果再把美國研究西藏中觀學的學者包括在內,譬 如 Alex Wayman、Robert Thurman、Jeffrey Hopkins,那麼,美國學者對於中觀學的研究確實 相當廣泛,而沒有停留在龍樹、提婆的早期階段。這是我們國內學者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美國的唯識學研究起步更晚,大約是從八○年代起才有一些專著問世。一九八四年Diana Paul 發表研究真諦唯識學的專著《中國六世紀的心靈哲學》;一九八六年 Paul Griffiths 發表

《論無念:佛教靜慮與身心問題》(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1986),討論上座部、毘婆沙部與瑜伽行派的「滅盡定」;一 九九一年,Thomas Wood 發表《唯心:唯識學派的哲學與教義分析》(Mind Only: A Philosophical and Doctrinal Analysis of the Vij

ba

nav

a

d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研究世 親的論頌;Florin Sutton 發表《〈楞伽經〉中的存在與覺悟》(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

v

k

a

vat

a

ra-s

u

tra. Albany: SUNY Press, 1991);一九九二年,John Powers 發表《〈解深 密經〉無著與智藏二疏》(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

j

dhinirmocana-s

u

tra by Asa

v

ga and J

ba

nagarba.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1992)。[註 43]在最近的二十多年裡,已有不少博 士論文專做唯識學研究[註 44],其中 Dan Lusthaus 有關《成唯識論》的研究已於二○○○年 出版。近年來,學術界又時興用現象學來分析唯識學,甚至提出「佛教現象學」一詞。二○

○○年一月,Dan Lusthaus 與 Charles Muller 還發起成立了「唯識法相佛教協會」(Yogacara Buddhism Research Association),多少能夠體現西方學者唯識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在目錄學 方面,John Powers 在一九九一年編過《瑜伽行派佛教目錄》(The Yog

a

c

a

ra School of Buddhism : A Bibliography. The 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1991)。

歐美的因明學研究傳統是由舍爾巴茨基的《佛教邏輯》一書奠定的,而後由 E. Frauwallner

(1898-1975)所創的維也納學派發展,主要研究陳那與法稱。二十世紀三、四○年代發現了 因明學的新材料,譬如,法稱的代表作《量評釋》的梵本,由印度學者Rahula Sankrityayana 在西藏探險時偶然發現,大約是在一九三四-三六年間。目前美國學者單純在這方面的研究 尚不多見,把因明學作為知識論的一部分,學界引用較多的往往是B. K. Matilal 的著作,如

《感覺:印度古典知識論》(Perception: An Essay on Classical Indian Theories of Knowledge,

(8)

Oxford 1986)、《佛教邏輯與認識論》(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 Studies in the Buddhist Analysis of Inference and Language, Boston 1986)。[註 45]

顯然,西方學者在研究佛教哲學時,難免要跟他們的本土思想相比較,就好像佛教傳入 中國之初,總要拿它與儒道思想「格義」、「連類」一樣。[註 46]除了上述傳統的佛教哲學,

最近二、三十年,美國學者越多越關注佛教倫理學與宗教對話。

佛教倫理學這些年在美國相當盛行,已有多部以「佛教倫理學」為題的教材。譬如我手 裡就有一本初版於一九七○年,目前仍在印行的《佛教倫理學》(H. Saddhatissa, Buddhist Ethic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7)。美國的一些大學也給本科生開設佛教倫理學的課程。佛 教對於社會來說,最大的益處莫過於以其道德規範調節俗世的倫常關係;對於個人來說,最 大的受用莫過於能以其精神理想協調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佛教倫理學在美國的時興,正 是體現了佛教在現代社會繼續發揮其積極功效的可能性,有時還可以運用佛教的古老原則來 處理現代社會的嶄新話題。一九九○年Donald Swearer 與 Russell Sizemore 合作編撰《倫理 學、財富與解脫:佛教社會倫理學研究》(Ethics, Wealth, and Salvation: A Study of Buddhist Social Ethics.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990)。一九九二年,William LaFleur 發表《液 體的生命:日本的墮胎與佛教》(Liquid Life: Abortion and Buddhism in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作者討論了佛教捲入日本有關墮胎辯論過程的歷史背景與 現代特點,涉及到有關紀念流產胎兒的佛教實踐問題。這些年的博士論文也有不少涉及佛教 倫理學。出於對佛教倫理的關心,Charles Prebish 與 Dameon Keown 在一九九四年創辦了《佛 教倫理學報》(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其主頁是 http://jbe.gold.ac.uk。

佛教作為東方社會的宗教,被譽為「亞洲之光」。西方人之所以日益重視佛教研究,動 力之一是想找到佛教與基督教、西方社會相契的東西。特別是在像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宗 教對話已不是可有可無的學院活動,而是涉及社會穩定的必然要求。以佛教、基督教為主體 的宗教對話,當前在西方社會備受矚目,如何從佛教思想中汲取養份構建二十一世紀的普世 倫理,是同時擺在佛教徒與佛教學者面前的共同話題。特別是九一一事件之後,文明對話與 宗教對話的呼聲在美國極為強烈,在美國的佛教徒與佛教團體也紛紛加入這場「化解仇恨、

締造和平」的宗教運動之中。

佛、基對話的成果目前非常豐富,為此而出版的論著逐年增加,內容也極為廣泛。以禪 宗為例,這場對話先是由鈴木大拙激發,爾後由日本京都學派的久松真一(一八八九-一九 八○)、阿部正雄推動。京都學派在建立一套以禪為中心的比較哲學時,以佛教的「絕對無」

或「空性」為本位,從東方的立場奠定當前佛教—基督教對話的哲學基礎。譬如,德國學者 Hans Waldenfels 就稱「絕對無:佛教—基督教對話的基礎」(Absolute Nothingness: Foundations for a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80)。京都學派的重要人物西谷啟 治的《宗教與空性》(Keiji Nishitani, Religion and Nothingnes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譯成英語在美國出版以後,備受歡迎,幾乎成了美國大學宗教學課程的必讀參考

(9)

書。久松真一與蒂利希(Paul Tillich)、阿部正雄與科比(John Cobb)的對話,成為這場宗 教對話的標誌性事件。

與京都學派的東方立場不同,捲入這場對話的西方學者,更多地意在能讓佛教與基督教 彼此受益。一九八六年,Paul Ingram 與 Frederick Streng 出版《佛教—基督教對話:彼此的復 興與轉型》(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 Mutual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一九九八年,John Cobb 發表《超越對話:朝向佛教與基 督教的彼此轉型》(Beyond Dialogue: Toward a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Eugene: Wipt and Stock Publishers, 1998)。目前美國既辦有佛、基對話的專業雜 誌(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也設有「佛基研究會」(Society for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註 47]

八、範式轉型與多元視角

比起此前歐洲佛教學者的工作,美國學者正在形成他們自己的研究興趣與特色,在過去 的半個世紀裡他們的學術論著開始受到世界學界的矚目,也有不少已被或正要譯成中文。上 文主要根據已公開出版的論著,分門別類,介紹美國學者或美國境內出版物的情況,多少已 能看出美國佛教研究的範式轉型。若要瞭解美國佛學研究的當前趨勢,除了關注他們的出版 物,可能更重要的是要留意他們大學裡的課程設置、博士論文選題,以及學術會議的論文主 題,這些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們的研究興趣。特別是那些博士生,他們絕大部分會在 美國工作,博士論文雖不必都是上乘之作,但是通常都能預示他們若干年內的研究領域。如 果這些作者今後繼續從事宗教研究,那麼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論文將是他們的研究起點。研 究生討論課,要麼是主講教授的拿手好戲,是他們自己長期的研究領域,要麼是任課老師的 新課題,預示他們新的學術增長點,最值得我們的關注。

首先是美國佛教學者的族裔多樣性。這一點導致他們的學術研究同樣呈現多樣性與整體 性,他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佛教,而研究範圍又幾乎囊括了佛教的所有傳統。美國的學 者隊伍,並不太像「老歐洲」都是清一色的西方學者,而是由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既有西 方學者,也有長年生活於西方的東方學者,國際性強。他們的研究因此就得把握好佛教信仰 與學術客觀性之間的關係,既要協調信仰者與非信仰者之間的研究立場,又要協調佛教內部 各個傳統或宗派之間的宗教信仰。這在強調「宗教對話」與「學術自由」的美國已是一種共 識。而且,美國的佛教研究門類相當齊全,無論是印度佛教,還是南傳、漢傳、藏傳佛教,

都有人在研究,彼此之間還有相當的配合與交流,特別是像美國宗教學會、亞洲學會這樣的 學術機構,使得全美佛教學者形成一個較為鬆散的學術共同體。這一點,其實相當可資台灣、

大陸學界借鑑學習。

(10)

其次,七○年代是美國佛教研究的分水嶺,美國開始具備自己的學術傳統,社會史或人 類學成為他們重要的研究手段。在此之前,美國佛教研究追隨歐洲佛教研究的主流範式,集 中於基本典籍的研究與翻譯,傳統的文獻學研究佔據主導地位,譬如,佛典校勘、梵巴語文 獻整理、教義思想、戒律制度等。七○年代以後,以語言技能為核心的文獻學方法仍然很有 影響,但大多數學者已不滿足於此,許多新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從而有別於傳統的歐美佛教 研究範式。美國學者越來越關注佛教的社會制度、佛教作為一種世界宗教的意義與價值,更 多地考察佛教的社會文化背景,而不單純進行佛典文本與佛教哲學的研究。美國學者已不滿 足於把「佛教」當作大學象牙塔裡的一種學科,特別注重把佛教作為一種「活的傳統」,正 在形成一種「社會史」或「佛教人類學」的研究傳統。

社會史的研究,除了廣泛利用歷史文獻,還要充分運用人類學或社會學的方法。美國學 者反對把佛教當作博物館裡的東西加以研究,而是主張視之為「活的宗教」。與中國的大學 不一樣,他們除了把佛教教義當作一種理論之外,還特別重視作為一種宗教實踐的佛教。譬 如,弗吉尼亞、威斯康辛及哥倫比亞等大學側重於研究藏傳格魯派佛學,主張研究人員要與 藏族僧人緊密合作,即使是做義理研究,也需要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工作,要有直接與僧人 進行思想交流的經驗與體會。

與「社會史」這種方法相應的是,美國學者重視佛教儀式的研究,特別是僧團中實際的 儀式生活研究,而不完全是研究文獻所記載的佛教戒律。歐美學者研究佛教,最初是從戒律 入手。美國學者一直延續著這一研究傳統。一九七五年,Charles Prebish 出版《佛教戒律:大 眾部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梵文戒經》(Buddhist Monastic Discipline: The Sanskrit Pr

a

timok

s

a S

u

tras of the Mah

a

s

aj

ghikas and M

u

lasarv

a

stiv

a

din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5);一九八一年,John Holt 發表《戒律:經典佛教的律藏》(Discipline:

The Canonical Buddhism of the Vinayapi

t

aka. Delhi: Motilal Barnasidass, 1981)。然而與歐洲傳 統不同的是,他們重視實際的僧團生活。筆者在哈佛訪學期間,參加Janet Gyatso 教授「佛教 戒律專題」討論課,師生共十人,除了廣泛涉及律藏原文與二手研究材料,有些學生還有在 東方僧團的生活經驗,課堂上經常論及佛教界的現實情況。上文提到的 Melford Spiro(1970)

《佛教與社會:偉大的傳統與緬甸的興衰》,Robert Buswell(1992)《禪寺體驗:當代韓國 佛教實踐》都能反映美國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特色。這在當前美國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寫作中 反映尤為明顯。[註 48]

第三,在這場範式轉型過程中,美國學者的方法論反省最值得關注。這在根本上促成了 美國多元研究視角的形成與美國佛教研究的全面繁榮。

八○年代美國佛教學術界發起了一場關於「佛教詮釋學」的討論,檢討西方學者詮釋佛 教思想的方法問題。一九八八年,Donald S. Lopez 編輯出版了這次會議的論文集《佛教詮釋 學》(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方法論的反省到了 九○年代成為美國學者普遍關心的話題。這些學者基本上已是二戰以後成長起來的,開始有

(11)

意識地反省西方學者研究東方佛教的立場與方法問題。還是這位Donald S. Lopez 在一九九五 年編輯了論文集《庋藏佛陀者:殖民主義下的佛教研究》(Curators of the Buddha: 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該書所收的論文都 在反省西方世界對於南傳、漢傳以及西藏佛教的知識構成,指出在某種意義上這些都是「東 方主義」的產物。這一年冬季,國際佛學會還專門刊發了一期「佛教研究方法論」的專號(JIABS, Vol. 18 no. 2, Winter 1995)。

第四,佛教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美國已是基本的研究趨勢,各種西學理論幾乎都在佛 教研究領域尋找對應的學術問題。吳汝鈞在《佛學研究方法論》一書歸納了一些具體的研究 方法,認為哲學與文獻學相結合是西方佛教研究的主線。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進一步指 出當前美國學者佛教研究的理論框架與哲學背景,描述了他們由文獻學主流朝向多元化發展 的過程,將之歸納為「多音與介入」,即「保存多音」、「擁抱異類」。[註 49]他還羅列了美 國當前佛教研究的一些視角,如:「性別與女性主義」[註 50]、「後/殖民論述」、「比較宗 教哲學」、「非書寫性文獻研究」、「佛教與政治」等。

第五,電腦的普遍運用,導致佛教研究的網路化。美國的佛典電子化工作早已展開,在 佛教典籍的資料庫建設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工作。著名學者Lewis Lancaster 是美國宗教學 會電子出版委員會主席,他與Mahidol University 合作已經出版巴利藏泰語版光碟。他們利用 財力雄厚的優勢,積極參與考古出土文獻的整理工作,譬如上文提及的華盛頓大學與英國不 列顛圖書館的合作項目,整理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地區新近出土的寫本殘卷。美國學界還建設 了許多專業網站,極大地方便了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Charles Muller 發起設立世界佛教學者 的電郵名單,通過這個電郵名單,學者之間就當前自己的學術研究,可以在網上不斷地尋求 幫助,共用學術資源。有關情況可以參看網頁:http://www.h-net.msu.edu。

九、相關資訊

筆者近年來由於教學的需要,追蹤歐美佛教研究的動態,想把他們二百年不到的研究史 與學術成果介紹給漢語世界。儘管已有不少前輩做了這方面的工作,但要系統地疏理與收集,

還是覺得極為艱辛,本文所作的介紹也只是暫時性的,過不了多久又要落伍,即便是現在已 有的,限於時間與精力,也難免疏漏。所以,我想把我所運用的一些資源告訴給讀者,以便 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時補充增刪。

為了及時地掌握資訊,當然得經常獲知主要幾家出版社的動態。譬如,Hawaii University Pr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N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Wis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rzon Press 等。這些出版 社出版了一大批有關佛學或宗教、中國思想史方面的叢書,茲列於後,讀者不妨從中選取自 己有用的著作:

(12)

紐約州立大學的佛教研究文庫(SUNY Series in Buddhist Studies)。

夏威夷大學的東亞佛教研究叢書(Studies in East Asain Buddhism)、佛教傳統研究叢書

(Studies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密歇根大學的中國研究論叢(Michigan Monographs in Chinese Studies)。

伯克利大學的佛教研究叢書(Berkeley Buddhist Studies Series)與宗教研究叢書(Berkeley Religious Studies Series)。

紐約艾德溫麥倫出版社(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的亞洲思想與宗教研究叢書

(Studies in Asian Thought and Religion)、亞洲思想與文化叢書(Asian Thought and Culture)。

日本南山宗教文化所編輯的南山宗教與文化叢書(Nanzan Studies in Religion and Culture);南山亞洲宗教與文化文庫(Nanzan Library of Asian Religion & Culture)。

英國的巴利聖典學會翻譯文庫(Pali Text Society Translation Series)、庫臣出版社的佛教 批評研究文庫(The Curzon Critical Studies in Buddhism Series)、亞洲哲學文庫(Curzon Studies in Asian Philosophy)。

印度出版的印度佛教文庫(Bibliotheca Indo-Buddhica)雖說收書較老,但規模大,其中 也有美國學者的佛學論著,印度還有一套佛教傳統叢書(Buddhist Tradition Series)。

在這些叢書裡,紐約州立大學的佛教研究文庫、夏威夷大學的東亞佛教研究叢書、佛教 傳統研究叢書與英國的佛教批評研究文庫,特別值得大家注意。他們出版了從不同角度研究 佛教的論著,包括歷史研究、典籍翻譯校釋、社會學研究、目錄學研究以及把佛教當作綜合 整體的宗教實踐研究等。作者大多為當前西方世界較為活躍的中青年學者,他們的成果可以 反映西方當代佛教學者的水準。

學術雜誌總能體現最新的學術研究進展與趨勢:有的是純粹的佛學雜誌,如: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有的則是綜合性學刊,與佛教研究關係密切的主 要有: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History of Religions,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等。

當然,在互聯網的時代,若能跟蹤佛教網站,那就方便省事,收集資料非常便捷。以下 是其中部分網址:

Access to Insight: Readings in Theravada Buddhism 這個網站介紹上座部佛教及其經 典;

(13)

Buddhist Studies - EJournals 這個網站主要幫助連結佛教研究的各類電子期刊,其中學 術性電子期刊包括以下四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ntric Studies(義大利主辦),Electronic Journal of Korean Buddhist Studies(日本主辦),Electronic Journal of Vedic Studies(義大利主 辦),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美國主辦)。

Buddhist Studies WWW VL 這個網站是基於「佛教研究世界萬維網」(Buddhist Studies World Wide Web Sites)的虛擬圖書館,內分「淨土宗」、「西藏研究」、「禪佛教」、「佛 教互聯網資源」、「佛教文本研究電子資源」、「佛教藝術」、「上座部佛教資訊網」等版 塊。

Resources for As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這個網站主要分四欄:亞洲、佛教研究、藏學 研究、亞洲藝術,裡面連結的網站也相當全面。

DharmaNet InterLinks 這個網站主要分:佛教資料庫與輸入計畫、佛教研究學術資源、

非學術研究資源;Buddhist Web Links 介紹各類佛教網站,主要分:世界各地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電子資源。

國際數位佛教組織(Digital International Buddhism Organization,簡稱 DIBO)有一個自 己的主頁:http://www.buddhism.org,其中還有佛教研究的網站連結,相當有用,DIBO Web Links : Buddhist Studies。

若想及時瞭解有關佛教的博士論文情況,可以瀏覽UMI 的網站 http://www.umi.com/。現 在一般大學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庫裡都會收藏這個UMI Pro 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學位論文 資料庫。若想瞭解美國各個主要學會的活動情況,亦可在 www.google.com 網站裡直接尋找 他們的主頁。

本文對美國佛教研究的情況介紹,遠沒有可能面面俱到。特別是對中亞佛教(包括蒙古、

俄羅斯等地)的研究,我在這篇文章裡基本沒有涉及。不過,美國也有幾部佛教通論性質的 著作,多少可以減少這方面的遺憾。譬如,F. E. Reynold 編的《佛教指南》(Guide to Buddhist Religion, G.K. Hall, 1981);Richard H. Robinson & Willard Johnson《佛教歷史概論》(The Buddhist Religion: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California 1982);Charles Prebish《現代視野中的 佛教》(Buddhism: A Modern Perspective.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5);Heinrich Dumoulin & John Maraldo《現代世界的佛教》(Buddhism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1976)。

美國還有一位著名的佛教學者 Donald Lopez,他編過一套「實踐中的宗教」叢書,亦值 參考。其中包括:《實踐中的佛教》(Buddhism in Practi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實踐中的印度宗教》(Religions of India in Practice, 1995),《實踐中的中國宗教》

(14)

(Religions of China in Practice, 1996),《實踐中的西藏宗教》(Religions of Tibet in Practice, 1997)。

【註釋】

[註 34] 參見傅偉勳,〈鈴木大拙〉,載於《永恒與現實之間:當代宗教思想家》(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一 年)第七十頁。

[註 35] 歐美學者對日本佛教的研究,參看 Bando Shojun 等人編撰的《日本佛教參考書目》(A Bibliography on Japanese Buddhism. Tokyo: Ciib Press, 1958)。

[註 36] 參見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道元論佛性」,王雷泉、張汝倫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 八九年);傅偉勳,〈如淨和尚與道元禪師──從中國禪到日本禪〉,載於氏著《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

(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八九年)。

[註 37] Lewis Lancaster, The Korean Buddhist Canon: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註 38] Tan Phat, Antoine Ngiuem, "Mahayana Buddhism in Vietnam and Its Background in India and China. "

[註 39] 有關西藏佛教哲學的研究情況,參見劉宇光,〈當代西方的藏傳佛教哲學研究〉,載《緣起與空性》(香 港:志蓮淨苑文化部,二○○三年)。

[註 40] 中譯本題為《小乘佛學》、《大乘佛學》,立人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註 41] 中譯本:宋立道、舒曉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七年)。

[註 42] 參見林鎮國,〈中觀學的洋格義〉,載《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 北:立緒文化公司,一九九九年)。

[註 43] 參見林鎮國,〈「唯識無境」的現代爭論〉,載《空性與現代性》。

[註 44] 如:Elena France Hanson, "Early Yogacara and Its Relation to Nagarjuna's Madhyamaka: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History of Mahayana Buddhist Thought"; Per Ake Boquist, "Trisvabhava: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nature-theory in Yogacara Buddhism"; Shu-Hui Chen, "Affirmation in Negation: A Study of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in the Light of the Bodhisattva Practices"; Ronald Mark Davidson,

"Buddhist Systems of Transformation:awraya-parivrtti/-paravrtti Among the Yogacara"; John Peter Keenan, "A Study of the 'Buddhabhumyupadesa': The Doctrinal Development of the Notion of Wisdom in Yogacara Thought"; William Stone Waldron, "The Alayavijba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The Yogacara Conception of an Unconscious"; Lin Chen-Kuo, "The Samdhinirmocana Su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等。

(15)

[註 45] 有關西方佛教學者在傳統哲學領域裡的研究,不妨參看一九八五年 K. K. Inada 編的《佛教哲學指南》

(Guide to Buddhist Philosophy, 1985)。

[註 46] 在一些博士論文裡還把佛教與薩特、斯賓諾莎等的哲學相比。如:Derek Keith Heyman, "Two Versions of the Non-substantial Self: Sartre and Yogacara Buddhism Compared"; Marie Parrice, "Buddhist Aspects of Spinoza's Thought"; David Paul Putney, "The Nature and Practice of Freedom: A Dialogue on Freedom and Determinism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Philosophy".

[註 47] 不少博士論文涉及佛基對話:Roald E. Kristiansen, "Creation and Emptiness: Transforming the Doctrine of Creation in Dialogue with the Kyoto School of Philosophy"; Kee Chong Ryu, "Nagarjuna's Emptiness and Paul Tillich's God: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Dialogue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Buddhism".

[註 48] 譬如有些博士論文研究佛光山在美國的西來寺,以及研究大陸的峨眉山或台灣的佛光山、法鼓山以及慈 濟功德會等。Susan Ann Grabiel, "The Hsi Lai Buddhist Temple: A New Locus for the Lotus from Secular Space to Sacred Place"; Wenjie Qin, "The Buddha Revival in Post-Mao China: Women Reconstruct Buddhism on Mt. Emei"; Chieh-yu Julia Huang, "Recapturing Charisma: Emo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in a Globalizing Buddhist Movement from Taiwan".

[註 49] 林鎮國,〈多音與介入:北美的佛學論述〉,載《空性與現代性》,第一五九-一八○頁。

[註 50] 譬如,一九七九年,Diana Paul《佛教裡的婦女》(Women in Buddhism: Imag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ayana Tradition.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79)。一九八八年,Paula Richman 發表《塔米爾佛教文獻 中的婦女、支派故事與宗教修辭》(Women, Branch Stories and Religious Rhetoric in a Tamil Buddhist Text.

Syracuse: 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Foreign Affairs, 1988)。一九九四年,Miranda Shaw 發表《激 情的覺悟》(Passionate Enlighten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認為婦女在密教成 立過程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olitics and Transcendent Wisdom: The Scripture for Humane Kings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1919-1943:

1 【美】Donald Lopez, The Scientific Buddha: His Short and Happy Lif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