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入世的人間佛教與公民社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二、入世的人間佛教與公民社會"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鄧偉仁

法鼓文理學院教授

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聖嚴 教育基金會董事。主要從事:宗教 研究方法與理論、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 禪修理論、巴利文佛教等研究。著作包 括:〈一個佛教現代主義的審視:佛教禪 修與身心療癒〉、〈傳統與創新:聖嚴法 師以天台思想建構『漢傳禪佛教』的特色 與意涵之探討〉、〈幾個批判『佛教中 國化』理論的再審視〉、〈不害與刑罰的 兩難:早期佛教與婆羅門傳統中的聖王想 像〉、〈漢傳佛教注疏與中古漢語文法 學〉等。

(2)

一、人間佛教的出世與入世

台灣當代「人間佛教」的推動與實踐是全球佛教現代 化的重要指標,被視為是展現佛教的社會責任之典範。許多 有影響力的佛教團體除了積極弘揚佛教的教義與修行之外,

同時也強調佛教的社會責任,增進社會福祉。具體展開的推 動包括扶貧與災難的救助、推動環保生活、參與臨終關懷與 生命教育、人心淨化以增進社會和諧,甚至開發更符合社會 公義的社會企業等等。台灣推動的「人間佛教」從思想史來 看,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佛教現代化的發揚,而中國 現代化則與很大程度上是與世界現代化碰撞的結果。

從宗教歷史來看,「現代化」便意味著宗教的科學實 證化、理性化(或是韋伯所說的「除魅」現象)、人本主義 化以及社會化(降低宗教神聖性並強調宗教的社會意義)。

這樣的「人間佛教」便自然地自別於以解脫證菩提的出世佛 教。從佛法的核心來看,也就是去除無明、從輪迴的苦海解 脫而成佛的目的,強調入世關懷的當代人間佛教是否是落入 一種「世俗化」的佛教?是否非佛陀的本懷?

許多佛教學者與宗教師基於佛陀強調人身難得、人道 的殊勝、諸佛都出世在人道,而提出現代的人間佛教其實就 是回到佛陀本懷,是佛教原來的樣貌。但是如果我們完整地 審視佛陀重視人道的教法,就不難發現佛陀的「人道佛教」

是重出世的。原因如下:佛陀強調人道的殊勝,恰恰是因為

(3)

不像天道的「清淨」或「和諧」,人道有足夠的問題(染 汙),讓我們感受到生老病死等問題的危機感而能發心修行 成佛,但又不至於時刻處於苦難中,而無法修行。因此佛陀 重視人道的佛教,主要並非鼓勵世人增進社會福祉、消除社 會種種問題,不是一種創造世間福祉的入世佛教, 而是指出 存在本身便是問題,唯有破除無明、消除對於感官與存在的 根本渴愛(tṛṣṇā),才能從六道輪迴中解脫,而這個不完美 的、「堪忍」的娑婆世界,相對於天道或地獄畜生道,是最 有利於修行解脫的。如果是這樣,佛陀的「人道佛教」是不 是真的要將娑婆世界苦海變成淨土,便值得我們深思。其 次,佛陀肯定人道的教法,並不是淡化甚至否定六道輪迴。

反而是要我們認識到天道與地獄、畜生道不利修行的本質。

因此,佛陀本懷的佛教也不是一種「除魅」,淡化信仰、淡 化儀式的「科學佛教」。1

不少佛教學者宗教師會引用《維摩詰經》來說明佛教強 調透過淨化人心來建設人間淨土,而建設人間淨土正是人間 佛教的真正目的。這個說法似乎讓人間佛教結合了出世與入 世。然而《維摩詰經》真的是建設人間淨土嗎?就像經中舍 利弗問佛說,佛的心已經清淨,為何我們的佛土還是穢土?

佛陀回答說,盲人看不到太陽,不是太陽不亮的問題。換句

1 【美】Donald Lopez, The Scientific Buddha: His Short and Happy Lif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

話說,沒有建設淨土的問題(淨土其實就在了),只有心不 清淨的問題。

綜合以上說明,我認為「實然」的視角並非合理化當代 入世為主的人間佛教,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論述佛陀本懷 或佛教核心思想就是增進社會福祉或者淨化社會,來合理化 人間佛教的價值。事實上,佛陀除了出世佛法之外,也有許 多真正入世的教法。我認為佛陀的入世教法更合乎現代人間 佛教增進社會福祉、建設一個更公義更和諧的社會的目標。

下文將舉例說明佛陀的入世教法以及為什麼那樣的入世佛陀 說人間佛陀未來推動的重點。

二、入世的人間佛教與公民社會

台灣人間佛教對台灣社會的貢獻是具體而重大的,主要 的面向包括幫助社會弱勢以及對天災人禍受難者提出援助、

以佛法教化人們,養成合乎環保生活習慣以及建立慈悲與利 他的價值觀。2除此之外,Richard Madison所著的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2 舉例來說,聖嚴法師提倡的「心靈環保」所包含的心六倫—家庭倫 理、生活倫理、校園倫理、自然倫理、族群倫理,完整涵蓋了佛法如何 應用在淨化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佛光山星雲大師帶領的佛光山教團與 慈濟證嚴法師推動的慈濟功德基金會,不僅對台灣社會也對國際社會的 環保、醫療與人道救助等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還有許多當代佛教團體 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今日的佛教首要在於建立「人間淨土」淨化社會。

(5)

對慈濟、佛光山、法鼓山以及行天宮的研究中,特別指出這 幾個現代化的教團對於台灣民主轉型的進程中,起到的安定 社會與人心正面力量。

除了具體社會福祉的增進之外,台灣的「人間佛教」

也強調佛法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有助於回答現代性所帶來的 全球性危機。3然而,我們也注意到「人間佛教」在社會實 踐中至關重要的部門—「公民社會」,參與並不多,換句 話說,居於「宗教不介入政治」的原則,或反而回頭強調佛 教的出世精神,對於諸多涉及社會正義的公共議題,「人 間佛教」似乎只能保持「聖默然」。如果是這樣,「人間佛 教」所從事的社會服務或社會實踐,會不會僅照顧到社會學 所說的「表象」而非現象背後的「社會事實」?會不會落入 Berkhout所謂的社會實踐創新的盲點(a blind spot of social innovation)?

如果說出世佛教是對於個人心靈的淨化—破除無明、

去貪、瞋、痴、培養慈悲心等等,入世佛教可以說是去除社 會或制度的「無明」或「貪、瞋、痴」。換句話說,入世佛 教應該要能回應社會的問題。在過去與現代社會中有種種社 會問題:如過去社會中有種性制度造成的階級問題、性別或

3 參考【印度】Prasenjit Duara, The Crisis of Global Modernity: Asian Traditions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本書所提的的亞 洲宗教傳統,雖然沒有針對台灣的人間佛教,但是也包括佛教傳統價值 對於人類與環境永續未來的重要性。

(6)

種族歧視、受教權不平等、人權等問題;而現代社會中,

有專制體制下的政治問題,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的貧富不 均、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包括司法不 公、廢除死刑、同性婚姻所造成的社會分裂等問題。如果這 些具體的結構性、制度性的社會問題無法改善或消除,人間 淨土的實踐仍有很長一段路。

雖然這些結構性的社會問題說到底是人造成的,是人 心的問題,但是制度性的問題也是造成人心不清淨、各種爭 鬥、貪欲或煩惱的因。因此要回應這些結構性的社會問題,

不能僅僅是單向地從人心下手,必須同時地從制度本身下 手。佛陀的教法中不乏針對錯誤的社會制度問題提出回應,

而不僅僅從淨化人心出發。以Mahāparinibbāna sutta《大般涅 槃經》為例,我們的確看到佛陀對於一個興盛繁榮和諧的社 會應該具備的重要元素,而我們也將看到,這些元素直接相 關的不是心的清淨與否,而更多的是社會制度的考慮:

《大般涅槃經》經文開始提到摩竭陀阿闍世王想要攻打 伐越祗人(Vajjī),他派遣大臣去詢問佛陀的想法。佛陀並不 是簡單的從道德的層面、慈悲心的培養或以戰爭的根源來自 人心的貪瞋痴等來勸誡阿闍世王。佛陀藉由阿難的口,來說 明伐越祗的社會具有7個令社會不滅的做法(satta aparihāniyā dhammā),因此這樣的社會只會繁榮興盛,而不會衰弱:

(7)

爾時尊者阿難立於佛後用扇扇佛。薄伽梵語尊者阿 難說:

「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常相集會?」

「我聽聞越祗人常相集會,世尊。」

「阿難,當越祗人仍常相集會,則彼等是只會興 盛,不會衰微。」4

同樣地,另外六個做法是:

一心一德(samaggā)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5

凡有所作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不 興,已興者不廢。

恭敬尊奉其年長者並接受其忠告。

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

恭敬尊奉其城巿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

所遵行的正當祭獻。

對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 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

最後佛陀跟阿闍世王派遣的大臣說:

4 民國‧巴宙譯:《南傳大般湼槃經‧第一章》,CBETA, B07, n0018_

p0085, a14-a17。

5 vajjī samaggā sannipātanti, samaggā vuṭṭhahanti, samaggā vajjīkarakaṇīyāni karontīti

(8)

婆羅門,往昔我住在毗舍離的沙然達達神舍,以此 七興盛法教越祗人,當此七法尚存在於越祗人中,

當越祗人仍諄諄以此相訓,婆羅門,則彼等是只會 興盛,不會衰微。

傳統的巴利語注疏的註解對於這些做法有詳細的解說,以下 舉前三項來說明為什麼社會制度是社會興盛的原因:

1.常相集會

常相集會(討論公共議題)是為了了解各方社會的現況 或那個地區出現社會動盪、出現強盜,那些地方被國王(政 府)忽略。如果人民常相聚會,他們可以及時互相幫忙解決 這些動盪。

2.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6

「一心一德」的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參 加集會(討論公共議題),而不應該用私人的理由來逃避集 會。相反的,當集會的鼓敲響,即使是正在吃飯也應該立即 停止,來參加會議,這就是「一心一德」。

「一心一德相會」是指大家集合在討論或操作事務時應 該同時開始,而不應該落下任何一個人。「一心一德相起」

大家集合在討論或操作事務是不應該有人以「對議題不感興

6 vajjī samaggā sannipātanti, samaggā vuṭṭhahanti, samaggā vajjīkarakaṇīyāni karontīti

(9)

趣或無法達成共識」為理由而先離席。「一心一德相負責 任」是指當有人的任務遭遇困難時、生病時,大家應該一起 幫忙,如果有值得慶祝或感到悲傷時,應該大家一起分享。

3.凡有所作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 不興,已興者不廢(apaññattaṃ na paññapenti,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anti)

「古昔所傳制度(paññatta)」包括賦稅法與罰則法等 等,「未興者不興」指:

對於嫌犯不應該未審就直接懲罰。

不應該在既定的賦稅上再額外加新的賦稅,否則人們 會因負擔過大離開自己的社會,甚至被迫犯罪。

「已興者不廢」指:

已經規範的稅賦應該負責的收取,否則大象、馬、軍 隊無法支持,百姓就無法被保護。當他們無法如法的 執行他們(軍人)的任務,而被人們指為匪,而被處 死,他們的親人將會離開這個國家,甚至反過來攻擊 這個國家。

如果能做到「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 廢」,那這個社會國家變能持續繁榮興盛:

「古昔所傳制度」是指當有人被懷疑犯罪,他應該被 交給(檢察官)審訊(vinicchaya-mahāmattā),如果 發現他沒有犯罪事實,應該被釋放;如果覺得他可能

(10)

有犯罪,則應該交給法官審訊(vohārikā),然後再 有八個社會公正人士(aṭṭhakulikā)審訊,然後一路 到最後讓國王審訊。最後如果國王仍然判斷此人有犯 罪事實,他應該在犯人面前誦讀法條與罰則(paveṇi- potthaka),告知犯人什麼樣的犯罪行為應該接受什麼 懲罰。

從以上經典的說明,我們看到佛陀認為「好的社會制 度」,對於社會興盛與福祉的重要性。當然無論社會如何興 盛、如何幸福,如果沒有解脫,根本的輪迴問題仍然存在,

因此去除無明、去除貪瞋痴的心靈淨化的主要目的,是出世 佛教的解脫輪迴,而增進社會福祉則必須有好的社會制度。

如果當代人間佛教的最終目的是解脫輪迴,那就應該把重點 放在修行、心靈的淨化以及更重要的建立無我空性的實相智 慧以破除輪迴的根本原因—無明。但如果目的是建立和樂 符合公義的社會,那麼人間佛教似乎就應該回應現代社會不 善與不合乎公共利益制度所帶來的的種種重大課題問題。換 句話說,人間佛教也應該扮演公民社會的角色,為公共事 務、公共政策提出佛教的智慧。7

7 例如對於造成貧富不均的經濟模式—資本主義或新自由主義,佛教開 始提出新的經濟理論與模式,而開始思考發展「佛教經濟學」來回應資 本主義的經濟模式。

(11)

三、結論

目前台灣人間佛教對於社會的關懷與援助是顯著而重 要的。目前社會有許多因為錯誤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所造成的 傷口與創傷,而人間佛教便是照顧這些傷口與撫平創傷最有 效的良藥。然而未來的人間佛教幫助處理社會受傷後的問題 之外,應該更積極地扮演預防社會受傷的角色。對於造成貧 富不均、犧牲環境、市場消費主義的經濟策略,對於忽略社 會弱勢忽略人權的公共政策等,人間佛教應該提供佛教的思 維、佛法智慧,來回應社會重大課題。未來的人間佛教對於 這些重大的社會課題應該有話語權,緘默帶來的也許只是表 面上的中立,反而是一種「不入世」的佛教。

(12)

能忍者必有力,能忍者必有勇,

能忍者必有智,能忍者必有仁。

—《佛光菜根譚》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星雲大師認為佛教未來要走上復興的路途,必須要積極走入人 間,回歸佛陀的本懷,熱心造福社會,培養與佛教有緣的人才,興 辦各級的大、中、小學,這才是佛教復興的要道。 22

會學博士,現為逢甲大學合作經濟 系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曾任南華 大學學生事務長、社科院院長等職。研究 專長為資訊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金融社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著有《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論 西方社會的合理化》、《心靈、思想 與表達法》(上、下)、《台灣社會

In the 5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Fo Guang Shan,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has brought Humanistic Buddhism through an important religious milestone in human civilization..

[r]

•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公民與文化科 Citizenship

推動國民教育是政府的既定方針。政府會與公民教育委員會、區議會、社區團體、國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