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壹章 第壹章 第壹章

第壹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學校體育教師因社會變遷快速而須擔任多重角色,舉凡體育教學、校

隊組訓、社區體育推廣與舉辦校際運動等活動,均包涵在其中,體育教師 所負的職責可說相當繁重,造成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感日益增加,因 此探討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的議題更顯重要。本章分為六節,第一節 為研究背景,第二、三節說明研究問題與目的,第四節為研究限制,第五 節針對重要的名詞做名詞釋義,第六節則說明本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2007 年 9 月 28 日教師節,臺北市教師會針對北市各高中及國中小教 師,進行教師專業與教育尊嚴的問卷調查,共發出一千份,回收有效問卷 650 份。得到以下結果:「教師節大調查 ~熟齡女國中教師最痛苦」、「壓力 重~ 30 至 39 歲國中教師最苦」、「教師心聲:工作快樂要有尊嚴」。。看到這。。 些標題,似乎要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教師這麼不快樂,有快樂的老師才有 快樂的學生,進而創造美好的教育環境,造成教師不快樂的因素有許多,

從政策的朝令夕改、12 年國教、退休制度的改革、教育政策與基層現狀落 差、零體罰無配套即入法來看,都是造成教師教學熱忱低落的原因。

由於近幾年來,社會變遷迅速、社會問題接踵而來,校園生活亦不例 外,每當有問題發生,教師則首當其衝受到壓迫,教育改革、九年一貫、

教師專業評鑑皆是以教師首先試驗,教師們默默承受著這些壓力也面對著

(2)

社會特別的期望,以教師這角色來看,往往覺得不勝負荷。在一項關於四 個英語國家的教師角色的衝突研究指出:「角色衝突的現象已在許多行業出 現,並可用於預測職業不滿(career dissatisfaction)、工作低效(job inefficiency ) 和離職(abandon his career)的主要因素。」可見了解教師職業衝突,有助於 了解教師工作上的問題所在(涂燕玲,2003)。

面對現今教育情境變化迅速,老師除了教學,也為學生負擔許多安全 意外上的責任,例如教師常告誡學生走廊上不奔跑、不能拿掃地用具玩耍、

不能玩危險的遊戲……等,但小朋友往往容易忽略老師的告誡,等到意外 發生時再來追究誰應付責任,於是「教師執行教學事務意外責任險」簡稱

「教師責任險」也因而產生。家長控告教師不當管教索賠案例日益增多,

加上「零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教師不可能整天盯著班上每個學生,萬 一學生遊戲、打鬧導致傷害,家長狀告教師負擔連帶賠償責任,對教師構 成很大心理壓力,於是保險業者推出教育機構責任險在學校熱賣。連署發 起人北縣長坑國小教師蘇子鈞表示,第一線教師一人面對全班數多位學 生,不可能隨時隨地兼顧掌控所有孩子,一旦發生校園意外事件,教師將 會面臨鉅額的國家賠償問題,對教師來說,是一項沈重的心理與金錢負擔。

基層教師的責任範圍太過龐雜,難免分身乏術,無法全面照顧所有學生,

但卻得為所有學生的意外負責,似乎不甚公平(嚴文廷,2007)。

(3)

學校教師是包含各種工作性質不同的教師團隊,而體育教師便是其中 之一,專指擔任各級學校體育課教學、校隊組訓、行政業務、研究服務等 工作的教師,所處的上課環境異於一般的教學科目,上課內容常是屬動態、

大動作、變化多端的項目,沒有做好安全措施,學生即可能發生危險,在 室外遊戲需注意是否有易受傷因子,到室內活動亦不能避免意外的傷害,

除了外在因素的考量,也要注意學生當天的身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適合 從事體育活動,各種因素看來,體育教師皆比一般級任、科任教師,在上 課中多了一份責任與風險,而現階段體育教師又兼任學校運動代表隊教 練,體育教師之良窳,直接影響全民體育和競技運動成敗(歐宗明,2000),

體育教師必須為全體校隊師生、學校的榮譽做保證,在操練的過程中不小 心可能就越逾了訓練的標準,進而冠上「體罰」的標籤,而校隊訓練的強 度又不是一般學生的訓練量,需格外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心理因素,可 見體育教師在教學上、訓練上適當與否之重要。而體育教師身兼多樣角色,

是教師、教練、行政人員、學校體育推行者、裁判等多重角色,其本身所 面臨的處境、壓力可想而知。本研究希望從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的角度出 發,來探討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角色時,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和倦怠的程度 如何?希冀讓更多人了解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職務的辛苦之處,傾聽他們 內心的聲音,也讓其他體育教師共同借鏡,找出工作中的困境與解套的方 法,進而延長體育教師的教職生涯壽命。

(4)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背景,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影響因素。

二、探討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倦怠與影響因素。

三、探討國小體育教師教職發展遭遇困難的因應對策。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小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情況與影響因素為何?

二、國小體育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與影響因素為何?

三、國小體育教師教職發展遭遇困難的因應對策為何?

第 第 第

第四 四 四 四節 節 節 節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本研究方法透過 25 份問卷篩選出 6 位訪談者,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

研究參與者在訪談當中可能受限於當時的情緒、認知、主觀態度等因素影 響,訪談結果僅能假設研究參與者,皆能依自己的狀況真實回答,此為本 研究限制之一。

因考量研究參與者人數太多無法深入做詳細訪談,故僅訪談六位高高 屏體育教師兼教練,無法蒐集大量的研究資料,研究範圍、結果無法推論 至全體體育教師,此為研究限制之二。

(5)

第 第 第

第五 五 五 五節 節 節 名詞釋義 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一、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的定義乃來自壓力的定義,在相同環境下,每個人所察覺之 工作壓力有所不同。當工作的自我實現被阻撓,工作變成必須的、例行公 事、不滿足時,都可能造成工作壓力。本研究係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

個體主觀的認為對自己的能力有威脅,在心理上感覺不愉快、受限制,引 起一連串的身心反應。

二、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最早是在 1974 年由 Freudenberger 所提出,所代表的是,

在長期工作人際壓力下所產生的心理症狀。其描述的是,一種在工作上 情感的剝奪、失去動機及失去承諾的經驗。此外 Maslach(2001)將工作 倦怠界定為一種情緒耗竭、去人格化及降低個人成就感的現象。本研究 係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自我的工作效能感到不滿意,對工作的自信 心、企圖心降低,對教學工作有力不從心的無力感。

三、國小體育教師

依照教育部國語重編辭典(2009)解釋,國小體育教師為以鍛鍊體能、

增進健康為主的教育者。本研究國小體育教師為國民小學現職體育教師,

包含兼任導師或行政職之擔任體育教學工作者,一般代課教師、實習教師 所帶校隊皆不在研究對象內。

(6)

第 第 第

第六 六 六 六節 節 節 研究的重要性 節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重要性

一、體育教師兼教練,深切體認其工作壓力之沉重。

國小體育教師為國家培育體育人材之重要搖籃,其背後辛苦付出的努 力值得大眾肯定與鼓勵,然而他們在面對工作與家庭方面的取捨,常會陷 入兩難的情境,最終結果不是回歸家庭,嚴重的話就是放棄家庭,其背後 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研究者本身也擔任教練工作,深切體認到體育教 師兼教練的辛苦,因此,期望能從本研究中瞭解國小體育教師的壓力所在,

分析其壓力與倦怠感受是本研究重要性之一。

二、缺乏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者,工作壓力與倦怠之質性研究。

壓力是現代人普遍性的話題,當壓力長期存在,心理就會出現負面反 應,感到厭煩,心理影響生理,也就覺得身體不舒服,工作自然更無力感

(洪素卿,2008)。目前國內也有許多工作壓力相關的研究,但至目前為止,

有關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的專題研究非常少見,雖然其研究對象涵蓋各級 學校教師,但加以深入調查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的質性研究並不多,因此,

對於國小體育教師兼任教練工作的教師為對象,深入研究探討,乃為本研 究重要性之二。

三、探討壓力與倦怠調適技巧,減輕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

本研究乃以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究,針對 教師的教職選擇、工作壓力與倦怠及因應方式進行文獻探討、問卷調查與

(7)

半結構訪談,期能從研究中發掘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供國 小體育教師參考,希冀能延長國小體育教師的教職生涯,讓他們能夠為國 家培育出更多的臺灣之光。目前國內國小體育團隊教練來源,雖已公布各 校能依需求聘請專任運動教練,但大多還是以學校教師兼任為主,擔任教 練需要花費長期的心力與體力,對任何一個老師都是相當大的負擔,如何 讓這些教練放心訓練,又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實需相關單位輔以協助,

以減輕工作壓力,將研究結果提供學校教育單位參考,此為本研究重要性 之三。

(8)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綜合國內外「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

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探討壓力的意義;第二節說明教師工作壓力為何;第 三節闡述教師工作倦怠的來源為何;第四節釐清體育教師角色的概念;第 五節探討影響體育教師生涯發展的因素。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壓力的意義 壓力的意義 壓力的意義 壓力的意義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要進行此研究,必先確認

國小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內涵。因此,以下就壓力的定義、壓力的來源及 面臨壓力時身心上的反應分別說明。

一一

一一、、、、 壓力壓力壓力壓力

壓力一詞包含許多成份,它涵蓋對情境的認知評估、對抗能力的察覺 和隨後的壓力徵兆。許多研究探討壓力的範圍大多集中於生理效果的「壓 力反應」(stress response)、結果壓力的徵狀和對心理與生理健康的狀態。而 Canon(1932)將重點放在身體防禦警戒機制( bodys defense alarm mechanism ) 或對壓力情境做出「戰鬥或逃避」(fight or flight)的反應。壓力概念的發展 已經涵蓋個人和環境互動的結果。Lazarus(1984)認為壓力的意義界定,即包 括「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即個體評估個人的能力對抗壓力因子 的效果,個體對壓力因子如何做出反應。McGrath(1970)藉綜合性研究將壓 力概念化為一個過程,包含四個階段:

(9)

(一) 壓力被認為是客觀(外在)的需要,那是寄託於個體;

(二) 個體察覺和判斷需求,並且對它形成一個反應;

(三) 發生真正反應;

(四) 發生影響力做出反應的結果。

簡曜輝(2002)認為壓力為客觀的刺激,個體主觀的認為對自己的能 力有威脅,引起一連串的身心反應。葉椒椒(1995)則認為個體的壓力反 應與環境中的壓力因素結合在一起,壓力狀態是環境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 的過程。Lazaros 和 Folkman (1984)的研究指出,壓力只有當個體認為環 境因素是一種威脅時才會產生,因此,不同的個體就會對環境因素有不同 的認知。

一般對於壓力是如何形成的?通常都是在個人覺得有情緒或身體上 不適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壓力已經降臨。對不同的人而言,壓力的身體反 應也迥異。有些人出現在免疫系統,有些人則以心血管疾病為主,也有人 反應為皮膚、內臟、消化系統等問題。不過常見的是容易疲累、感冒等等。

就心理上而言,壓力會使人脾氣暴躁、沒耐性、不想工作、甚至情緒沮喪。

有些人會出現失眠、睡眠紊亂的情形(車先蕙,2006)。

二 二 二

二、、、、 壓力的來源壓力的來源壓力的來源壓力的來源

葉椒椒(1995)一般壓力的來源分為物理及環境的壓力與社會文化 方面的壓力和生活上的壓力,下列將分別說明:

(10)

(一) 物理及環境

環境如天災、地震、天氣冷熱、居住空間太小、噪音、人口、塞車幾 乎都造成相當程度的壓力。

(二) 社會文化的壓力

上班工作、趕時間、犯罪、塞車、父母、同事的要求、政府的種種規 定、個人的財務、追求成功等。

(三) 生活上的壓力

Holnies 和 Rahe (1967) 研究發現,生活的點滴,無論是喜是憂,均會 造成壓力,它表明了環境事件具有一定的壓力水準,並且這些事件的作用 效果是累積的。如表 1,量表中的值叫做生活變化量值( Life Change Unit, LCU ),Holnies 和 Rahe 指出,表中 LCU 數值愈高,表明個體所需要的適 應代價越大。一個個體一年中 LCU 總計起來在 150-199 之間,就處於低水 準壓力中,在 200-299 之間,為中等壓力水準,在 300 以上則為重度壓力,

表明處於生活危機中。

(11)

表 表 表

表 1 生活事件心理壓力狀態評定表生活事件心理壓力狀態評定表生活事件心理壓力狀態評定表生活事件心理壓力狀態評定表

事 件 LCU 事 件 LCU

1.配偶死亡 100 23.職務改變 29

2.離婚 73 24.子女離家 29

3.分居 65 25.司法糾紛 29

4.判刑 63 26 有突出成就 28

5.家人死亡 63 27.妻子(開始)工作或離職 26

6.拘禁 63 28.(開始)上學或畢業 26

7.生病或受傷 53 29.生活情況改變 25

8.結婚 50 30.個人習慣改變 24

9.失業 47 31.與上級有矛盾 23

10 再婚 45 32.工作時間與條件改變 20

11.退休 45 33. 搬家 20

12.家庭成員患病 44 34.更換學校 20

13.懷孕 40 35.娛樂改變 19

14.性生活問題 39 36.宗教活動改變 19

15.家庭添員 39 37.社會活動改變 18

16 工作方式調整 39 38.小量借貸 17

17.經濟狀況改變 38 39.家庭成員改變 18

18 好友死亡 37 40.飲食習慣改變 15

19.職務調動 36 41.假期 13

20 夫妻不和睦 35 42.聖誕節 12

21 大量借貸 31 43.打架 11

22 取消貸款或抵押 30

資料來源:“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Holnies, T. H., & Rahe, R. H.

(196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2), 213-21.

Weiss 等(1982)檢驗了 LCU 模式與其實際工作環境作用時的效果指 出,壓力狀態往往促進個體對環境的探究,原因是這種目標探索行為能夠 降低壓力狀態。他們透過對由與工作有關事件引起的壓力狀態和由非工作 關聯事件引起的壓力狀態對比,發現一些有意義的結果:第一,所有類型 的壓力狀態都增加個體適應環境的探究行為,探究行為的程度與壓力狀態

(12)

的水準成比例。第二,各種形式的探究行為的功能隨壓力狀態來源而變化。

即如果壓力狀態由工作情境因素引起,則降低壓力的探究行為往往就是某 種類型的工作行為。LCU 這種研究方向的優點是:認為壓力狀態是由個人 生活環境中各種因素導致的,而不僅僅是由工作場所的高溫或噪音引起的。

LCU 模式還強調社會人際交往對壓力狀態所產生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探討了體育教師的教職發展,所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源,也 可檢視出國小體育教師,是否對教職工作產生工作壓力與倦怠。

三 三 三

三、、、、 面臨壓力時身心上的反應面臨壓力時身心上的反應面臨壓力時身心上的反應面臨壓力時身心上的反應

壓力是一種工作上、生活上很慣有的一種感覺,它是人生活中必然存 在的一種感覺。適當的壓力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工作動力,增加工作動機;

過度的壓力會造成一個人的身體、心理負擔;然而完全沒有壓力的世界是 窮極無聊、長期下來會使人萎靡不振,喪失生命的動力(車先蕙,2006)。

林清和(2001)指出在高度的職業壓力下,對個體所產生的症狀,通 常可分為生理反應、生理症狀及心理症狀三大類:

(一)生理反應—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瞳孔擴張、唾液分泌減少(口乾)、

血壓升高、腸道蠕動增加(容易肚子餓)、肢體發抖及肌肉僵硬。

(二)生理症狀—肌肉緊繃,通常在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心臟血管問題

(如心悸、高血壓、心絞痛、中風)、呼吸疾病(如胸悶、氣喘)、

(13)

消化不良(如潰瘍、便秘、腹瀉)、皮膚不好(如過度乾燥、出疹子、

手汗及過敏)、頭部不適(如頭痛、頭暈、耳鳴)、免疫疾病(如關 節炎、紅斑狼瘡)。

(三)心理症狀—性急、無法等候、焦躁不已、容易生氣、沒有耐心、做事衝 動、情緒容易產生失控、無法放心、易感到心力枯竭、無法專注、同時 擔憂太多事情、自覺記憶力變差及負面思考。

鍾明勳(2006)提出另外第四類行為症狀,包含坐立不安、踱步、搓 手、咬指甲、話多、說不停(或生悶氣不說話)、經常失眠、常嘆氣、猛 抽煙、性需求下降、懶得與人接觸、異於平常的行為,如咬指甲、拔嘴唇、

大笑、大哭、嗜吃、嗜睡、酗煙、酗酒、藥物濫用以及極端的行為,如暴 力相向、自殺等。

綜合上述,教師如長期處於工作壓力之下,則容易引起心臟病、情緒 上負面行為等慢性壓力症狀(黃介宏,2006)。在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下,

個體的工作熱誠會隨之遞減,在情緒上及認知上對工作感到疏離。最後認 知到現有的工作態度,與原先樂觀的期望間具有很大的差距;緊接著,懷 疑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執行工作任務,故以負面態度進行自我評價,終 致個人的成就感漸漸喪失,專業效能降低 (鍾明勳,2006)。

(14)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

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有多項,大致來自教學大綱經常改變、家長不信 任、工作內容單調等(邱永林,2008)。首先介紹一般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再來說明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為何。

一 一 一

一、、、、一般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一般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一般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一般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國外的教師工作壓力(teacher stress)研究大量出 現,研究結果普遍認為教師有相當的壓力感受(Dunham, 1976 ; Kyriacou, 1987)。十餘年來,國內的相關研究也都發現教師知覺其工作壓力的程度為 中等或相當大的程度,近年更顯示有逐漸升高之勢(黃義良,2001)。

Koch 等人(1982)對 1156 名中小學校管理人員,利用問卷描述壓力事件 的調查研究顯示,有四種相互獨立的壓力狀態來源:

(一) 基於角色的壓力狀態:主要來源於不能得到正確的訊息,不能使主管 滿意,不能確定自己的職務是什麼等。

(二) 基於任務的壓力狀態:來源過多的責任、會議、過多的時間占用,休 息時有電話的干擾等。

(三) 跨範圍的壓力狀態:來源於為學校預算所做的各種計劃,集體爭論不 休的討論,遵守國家和地方的人事及教育方面的各種規定、限制等。

(四) 衝突調解的壓力狀態:來源於維持學生紀律,解決學生之間、教師與 家長之間、教師與學校之間的糾紛。

(15)

他們的研究發現:1.所有這些壓力源,以基於任務的壓力狀態最易受個 體經驗的影響而易於變化,學校的管理人員往往採取一些辦法來對抗經常 的、占用很多時間的會議以及其他負荷。例如,他們把會議時間僅僅限定 在某一天或某幾天中。Koch 等人指出,當個體增加了經驗或變換了管理形 式後,往往能降低這類壓力狀態;2.基於角色和衝突調解的壓力狀態不受個 體經驗影響,跨範圍的壓力狀態往往還會隨著經驗影響,而隨著經驗的增 加而提高,這可能是由於跨範圍的情境,以個體的能力也仍很難駕馭所致。

所以學校管理人員的壓力來源來自多個面向,如角色方面、任務方面、衝 突方面及跨壓力範圍等,與教師的工作壓力也包含諸多類似的相同點,可 見教師們也承受著這些壓力來源。

黃義良(2001)做了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取向之研究,提 出了六大點教師所面臨的壓力:1.教師專業知識不足;2.家長參與認知不 足,常成阻力;3.教師工作負荷大,備課時間不足;4.過度製作書面資料,

耗時又浪費時間;5.合作教學不足,同事之間流於單打獨鬥以及 6.研習與考 評太多,時機與內容有待斟酌。基隆市小班教學諮詢中心(1999)的檢討 中即提出教師「工作量不斷增加,內外研習愈來愈多,承受上級、學校、

家長、 社會等各項壓力愈來愈大」,可見擔任教職已非昔日安逸無憂的鐵 飯碗,而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黃義良,2001)。黃介宏(2006)指出教師 工作壓力的發生,乃來自於教師與學校互動的環境過程中,產生差異與不

(16)

平衡的狀態,且多為個人內在與外在知覺不平衡所產生的情感反應,以及 教師工作壓力的發生,結果多為負面的影響,包含心理上、生理上和情緒 上的反應。

在 2003 年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做了一份教師壓力來源的調查,指出 其教師壓力十大來源如下:

1. 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 (97.6%)。 2. 繁重的非教學工作(95.8%)。 3. 排山倒海的教育任務(92.6%)。 4. 不斷增加的社會期望(92.5%)。

5. 各種各樣的教育進修,包括基準試(90.5%)。 6. 管理階層的要求(89.5%)。

7. 每下愈況的學生水平(86.4%)。 8. 縮班危機導致職業不穩(84.2%)。 9. 學校之間的競爭壓力(83.9%)。 10.基準試達標要求(80.2%)。

綜合上述,可歸納出教師的壓力來源四面八方,多而複雜,大至行政 體系的工作要求,小至每天與學生家長的聯繫、溝通,在工作層面上所遭 遇的壓力狀況實在不小。

(17)

二 二 二

二、、、、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近年來臺灣新生兒出生率逐年漸少,少子化現象,讓教師身處的教學 環境愈來愈沒有保障,各縣市學校每年逐漸超額、減班,小學校甚至瀕臨 廢校的危機,使教師再也不敢隨意申請縣外調動,因一調動至新學校,危 恐下一年又被超額出去,這對任何一個家庭都是很大的風險。陳裕芬、方 信淵與黃國展(2006)一項教師調查報告指出,5成4教師自認憂鬱指數偏 高,擔心教職會因少子化趨勢減班,而遭調職或調校的憂慮比率,逐年攀 升,憂心者達6成7。相關人員指出,預計民國一百零二年新生兒將跌破二 十萬,預估將僅剩十九萬九千多人,如表2,屆時體育教師的缺額將更少。

表2 臺灣近年新生兒出生率

時間 出生人

口數

時間 出生人 口數

時間 出生人

口數 民國 80 年 321,932 民國 86 年 326,002 民國 92 年 227,070 民國 81 年 321,632 民國 87 年 271,450 民國 93 年 216,419 民國 82 年 325,613 民國 88 年 283,661 民國 94 年 205,854 民國 83 年 322,938 民國 89 年 305,312 民國 95 年 204,459 民國 84 年 329,581 民國 90 年 260,354 民國 96 年 204,414 民國 85 年 325,545 民國 91 年 247,530 民國 97 年 198,733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網址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學校的體育工作幾乎只是體育教師的事,致使體育教師工作量大,工 作繁雜,除擔任學校各班級體育課教學、組織課間操、課餘體育訓練、學 生的體能測試工作、場地、器材的管理和維修、健體課器材的發放、組織

(18)

學校的體育活動、競賽和群眾性體育活動等,還要做許多學校的事務性工 作和後勤保衛工作,而且不計算工作量,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普遍存在。李 佩玲(2006)指出國中體育教師在小學校的業務繁雜,在私立學校對於體 育課程大多不重視,參與校隊訓練之教師常因課餘訓練學生或假日帶隊參 加比賽而需額外付出時間,但卻未獲得適當回報。種種情況無形中損害了 體育教師的形象,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彭潔,

2007)。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教 教 教師工作倦怠 教 師工作倦怠 師工作倦怠 師工作倦怠

造成教師工作倦怠的原因有多項,首先定義何謂工作倦怠,再來探討 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文獻和理論,了解影響教師工作倦怠的因素所 在,才能避免或做出正面的回應,進而創造良好的生活品質。

一 一 一

一、、、、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burnout)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是由美國精神科醫師 Herbert J.

Freudenberger 在 1974 年所提出的。Freudenberger 觀察他的臨床診療病人,

發現在那些從事助人工作的相關職業人員(如社會服務人員、精神健康人 員、司法相關人員、護士與教師)中,他們對於工作皆呈現出一種逐漸損 耗的感覺(wearing out ),面對過多的工作壓力並經驗到情緒耗竭、喪失最初 的動機、承諾和成就感的感覺,Freudenberger 把這種共同的現象反應稱之 為倦怠(burnout)。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Maslach 從 1976 年開始研究工作倦怠,

(19)

他發現工作倦怠好發在那些工作環境中,感受到情緒耗盡與過度壓力負荷 的個體,這些人普遍經驗到他們的活動,對他們自己是沒有任何益處與幫 助的,且開始會責怪埋怨他們的顧客、病人或是學生沒有長進,最後導致 他們感到喪失職業的成就感。Maslach 認為工作倦怠具有三個構成層面,分 別為情緒耗竭、缺乏人性和個人的成就感低落。

(一) 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在與他人互動的工作過程中,因身體和心理不能達到環境的要求而 感到精疲力竭、精神耗損、無力感與失去興趣等情緒耗竭的現象。

(二) 缺乏人性(depersonalization)

以消極、冷漠、嘲諷等負面的態度來對待他人,包括工作夥伴與服 務對象。

(三) 成就低落感(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感到沮喪、失敗和能力不足,對自己有消極負 面的評價。

林芝安(1999)指出,臺灣有 30%的上班族有疲勞的問題,「對工作 的未來不確定或無力感」,是臺北市上班族普遍的心聲之一。專業能力不 受重視,是女性上班族經常工作倦怠的主因之一。尤其是護理人員或幼教 老師,這些擁有專業實力的工作者,經常是職場中的配角,升遷管道有限,

很難設想未來的願景,所以她們常有出走的衝動。

(20)

工作倦怠現象的發生是有階段性的,通常在早期,也是最重要的特質 是耗竭。Edelwich 和 Brodsky(1980)經訪談助人服務工作者後,提出個人工 作倦怠之五階段理論:

(一)熱忱期(enthusiasm)

指個人未全盤了解或職業時,對工作充滿希望、活力及不切實際期望 的最初階段,最主要的導致原因是過分認同工作及過度無效的精力消耗。

(二)停滯期(stagnation)

再將工作視為生活之全部,有足夠的現實感,期望於工作外尋求個人 的需求,金錢的議題、工作時間及事業發展都變得很重要。

(三)挫折期(frustration)

此階段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效率與工作本身之價值,對工作倦怠 產生消極性、極端性及撤退三種選擇,情緒的、身體的及行為的問題會發 生在此階段。

(四)冷漠期(apathy)

這是對付挫折典型且非常自然的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通常發 生在個人長期面對工作挫折,但又需要工作維生,其態度是「工作,就是 工作!就是工作!」,個人只願意付出極少的需求時間並避免挑戰,以彌補 所喪失的工作滿意。

(21)

(五)干涉期(intervention)

干涉是指對上述四階段所做的預期或反應,意味著個人可能離開工 作、重建人際關係、重返學校獲取學位,或刺激個人的興趣和好奇心及擴 展工作以外的生活。顯然地,部分干涉期行為是在尋找能產生永久性的改 善策略。

綜合上述,可知當工作上長期過度的需求,個人被賦予過多的要求,

已超越個人所能負擔的範圍,使個體資源消耗殆盡,致喪失精力、感覺身 心疲憊。然後工作期間的個體,會針對這些壓力採取因應的策略,企圖以 疏離的態度來劃清自己跟工作之間的界線(鍾明勳,2006)。

方光瑋(2007)指出,造成工作倦怠的原因通常有下面幾項:1.工作 負荷量太大:工時長、難度高,無法勝任;2.跟工作產生疏離感:覺得自 己只是組織中的小角色,無法掌握和主導工作,工作努不努力都沒有意義;

3.工作回饋少:例如待遇不如預期、待遇與工作量不成正比、收支無法平 衡,都可能對工作產生不滿,導致倦怠;4.職場支持薄弱:例如與主管或 同事不和、公司制度不利員工、硬體設備不更新,導致工作不順等;5.職 場的公平性:例如加薪升遷要靠裙帶關係或拍馬屁,腳踏實地的人得不到 肯定,就會產生倦怠感;6.對工作的價值觀產生衝突:個人不認同工作內 容、主管想法或企業文化。他更進一步指出,產生工作倦怠現象有五個共 同的元素:1.有不適的症狀如精神或情感精疲力盡、疲勞和消沈;2.重點是

(22)

在精神和行為的症狀而非生理症狀;3.是與工作相關的;4.症狀出現在正常 人身上,而非有精神疾病的人;5.工作效率降低乃因消極態度及行為。

綜合上述,影響是否產生工作倦怠的因素,包括工作中的負荷量、掌 控權、回饋、支持和公平性及對工作的價值觀。通常易產生工作倦怠的人,

包括未婚者、高教育水準者、外控者、低自主權力者及被動防衛者。而工 作倦怠經常會發生在早期工作經驗上,此外男性產生工作倦怠時,較易對 工作疏離;女性產生工作倦怠時,較易產生工作耗竭(鍾明勳,2008)。

二 二 二

二、、、、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理論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理論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理論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理論

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模式的研究取向眾多,茲介紹不同學者的工作壓 力模式,分別為 Maslach 等人倦怠理論、壓力狀態敏感模型─A 型行為、要 求和強制模式和應付壓力狀態。

(一) Maslch 等人倦怠理論

Maslch, Schaufeli,與 Leiter (2001)指出導致工作倦怠發生的原因,分別 是情境因子和個人因子。情境因子包括工作的特徵、職業的特徵、組織的 特徵,如過度的工作量、角色衝突、角色曖昧、缺少工作資源、缺少回饋 等、助人工作的職業與服務業,都是最易發生倦怠的行業;而個人因子包 括人口統計學的特徵、人格的特徵和工作的態度,如性別、年齡、教育狀 態、婚姻狀態、內外控人格、A 型人格、過高的期待等。Maslch 等人並指 出,情境因子的影響會比個人因子在工作倦怠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3)

(二)壓力狀態敏感模型─A 型行為

由兩位美國醫生 Friedman 和 Roseman (1974)提出的 A 型人格理論,強 調了壓力狀態與個體特點的關係。A 型人格理論認為,具有高成就動機、

競爭性強、好勝心強、有時間緊迫感、脾氣急躁不耐煩、談話和行動都很 快、對工作投入較高,以及對別人敵意感較強等特點的行為類型叫 A 型人 格,而與之相反的行為類型叫 B 型人格。

A型行為模式強調個體對壓力狀態產生的影響。但是,A型行為模式則 更強調個體習慣特點上的差異,並且這一模式也表明了個體的人格特點決 定了某些人容易陷於壓力狀態,而某些人則不大容易。謝連揚(2007)指 出工作壓力是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結果,同時工作壓力會因個體人格特 質與過去經驗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壓力感受。

(三)要求和強制模式

Karasek (1979)的狀態壓力理論提出,環境壓力源(任務要求)與決策 自由度兩個因素,對個體的壓力狀態認知都非常重要。環境壓力源以任務 要求的形式代表一方面的壓力因素,但他也提出,個體對決策的控制,對 壓力狀態的產生,也產生相同作用,缺乏決策自由度被看作對有效行為的 強制,將阻礙達到職務的要求。如職務是屬於高需求-低決策自由度,如消 防員、郵遞員、電話接線生等,壓力狀態程度最高(壓力的消極效果最強);

而職務是高需求-高自由度的如銀行負責人、醫生、中學教師,因為個體有

(24)

能力透過個人行為應付壓力,則促進了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在低需求─低自 由度工作如卡車司機、夜班看守人、會計,工作者的活動水準和一般問題 解決的技能下降,壓力狀況則不大,如圖 1。Karasek 的理論從實質上說,

強調的是職務設計對壓力狀態影響的重要性,他認為與其對員工提高任務 要求,不如增加他們的決策自由度,進而才可降低壓力。

(四) 應付壓力狀態

葉椒椒(1995)對應付壓力狀態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壓力狀 態是可以控制的,這反應了環境中的壓力狀態可以避免,個體能夠控制壓 力狀態產生的觀點,另一種認為壓力狀態是可以減少的,這反應了個體可 以採取行為來降低自己所認知到的壓力觀點,另外也提到了四種降低壓力 的方法。

低心理 要求

低決策

高心理 要求 高決策

醫生

消防員 小販

會計

圖 1 Karasek 模型在不同職務中的結果

(25)

1.行為干預

這種方法暗示個體可以學會不同的行為方式。例如,A 型行為可以透 過行為矯正技術進行新行為方式的學習。如果個體透過矯正技術,使自己 變成傾向 B 型行為特點,那麼個體受到壓力狀態的損害就減少了。

2.生理干預

這種方法是針對所認知的壓力狀態的二級效果,透過生物回饋技術或 放鬆技術,使個體學會控制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水準(如血壓、心跳率), 來達到應付壓力狀態的效果。這種技術能把壓力狀態適應的消耗,降低為 最小。

3.工作設計與再設計

這種方法認為,工作環境或任務環境中的某些特點,所認知到的壓力 狀態產生重要作用,透過改變這些客觀特點,壓力狀態的水準就可以降低。

4.認知干預

Meichenbaum (1977)的研究中,要求個體採取不同的認知技術;一組採 用自尋煩惱的認知方式(如,認為工作對自己來說太難了,自己不具備勝 任這一工作的能力);另一組採用更為適應環境的認知技術(如,這個工作 只要做了一段時間後,就能夠承擔這一工作;自己需要更多的個體來幫助 才能完成這項工作)。結果顯示,兩組個體壓力狀態的水準有明顯的差異。

上述四種方法對降低主觀壓力狀態都有積極效果。

(26)

綜觀上述,人格、所處情境、工作環境與自我認知皆可影響一個人是 否產生壓力與倦怠,故只要找出壓力的來源,針對此一特點進行改善,最 後必能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出更多的快樂。

三 三 三

三、、、、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文獻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文獻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文獻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文獻

影響體育教師生涯發展的因素有許多,由於教師的工作具有社會性,

且工作壓力的來源可能是從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因此,教師工作壓 力來源可從學校工作與社會性兩方面來探討(黃介宏,2006)。教師工作壓 力係產生於教學環境與教學情境之中,所以不同職務的教師,相對的在教 學情境上也就不同,其壓力的來源也會因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柯澍馨、

林靜怡,2006)。國內有許多有關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研究者 蒐集1998年至2008年近十年相關文獻分別說明,依照文獻時間整理如表3。

(27)

表 表 表

表 3 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結 果

林秀靜 (1998)

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 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

國中資優班教師的工作壓力感受偏向輕 微程度。就工作壓力各層面而言,以「工 作負荷」與「家長問題」的壓力最大。

郭峰偉 (1999)

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 能關係之研究。

學校規模愈大,壓力愈大;年資也有顯 著差異,21 年以上壓力最低。

林郁絲 (2000)

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 色壓力之研究。

女性、年資較淺、學歷較低、未婚、擔 任級任或科任、非教師會成員或教評會 成員之教師,其所知覺的角色壓力較高。

江欣霓 (2001)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 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有顯著的正相關。

;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以「工作負荷」為 主。

吳政融 (2001)

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 應方式之研究。

壓力最大來源是「法令束縛」,最常使用 的因應方式為「解決問題」。其中又以年 紀較輕、年資淺、未婚、講師、學士、

私立大學及兼行政所感到的壓力最大。

陳榮茂 (2002)

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 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30 歲以下」、「31-40 歲」、「年資五年 以下」「學校規模 6 班以下和 7-12 班」

所知覺的工作壓力最大;「30 歲以下」、

未婚、「年資五年以下」「學校規模 7-12 班」工作倦怠程度較高。

梁玉秋 (2002)

國民中學棒球教練工作壓力 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年齡較小、大專畢業、教練證照等級較 低、專任、行政主管職位、未婚、一週 訓練時數較少者,其工作壓力顯著較大。

國民中學棒球教練,具有較低的工作倦 怠,但卻具有較高的工作壓力。

涂燕玲 (2003)

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之研 究。

造成教師角色衝突的因素有:每天花在 教學的時間太多;兼任行政工作;與家 長教育理念不同;大眾媒體的報導、輿 論;報酬與付出不成比例及師專畢業 者。新進教師在人際關係經營上與教育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最感到角色衝突。

郭耀輝 (2004)

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 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年齡、年資、教育背景及行政職務在國 小教師工作壓力存有顯著差異;而工作 負荷中等以上的工作壓力,與缺乏個人 成就感和情緒耗竭成正比。

(28)

(續續續 )續 )))表表表表 3 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相關研究

陳佳瑩 (2006)

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 因應方式。

年輕、未婚、大學畢業者皆比年長、已 婚、研究所畢業者所感到行政負擔壓力 愈高;體育教師兼導師的行政負擔壓力 高於兼組長及僅擔任專任體育教師。

郭晏庭 (2006)

桃園市國民小學普通班級任 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 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工作本身」為壓力的主要來源。不同 年齡、學歷、不同任教年資、擔任級任 年資及學校規模在工作壓力上有顯著差 異。在工作滿意度上,年齡有顯著差異。

不同年齡、任教年資、擔任級任年資及 現任職務在組織承諾上有顯著差異。

蔡享呈 (2007)

男女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 策略與憂鬱傾向之差異研究

目前國小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在「工 作負荷」所感受到的壓力最大。而男性 國小教師在「個人發展」這一層面的工 作壓力顯著大於女性國小教師。

高玉蘋 (2008)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 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桃園縣國中體育教師知覺工作壓力達中 下程度;工作倦怠達中下程度。不同「教 育程度」、「教學年資」、「擔任教練」

的國中體育教師,其工作壓力感受有差 異存在。不同「性別」、「年齡」的國 中體育教師,其工作倦怠感受有差異存 在,工作壓力可預測工作倦怠。

綜觀國內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可發現,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任教年資及教育程度皆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工作壓力。顏耀南(2002)指出 教師的身心發展、教學品質、專業精神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的健 全發展,而教師的職業倦怠不但影響到教師本身,也間接的影響到學生,

以下分述說明之:

(一)影響教師身心健康

它使教師健康不良、心理不適應、消弱自信、自我概念及能力,甚至 影響到教師婚姻、家庭及人際疏離之問題。

(29)

(二)影響教學品質及專業精神

教師冷漠的教學態度,對學生漠不關心,缺乏教育愛及溝通的精神,

進而降低教學品質。

(三)離開教師專業體系

當教師職業倦怠的程度嚴重到個人無法忍受時,他可能會有曠職、離 職、甚至提早退休的現象。

(四)影響學生學習及人格發展的效果

它會影響教師教學效能,降低教學品質。危害師生關係,進而危害學 生學習成效及其人格健全發展。

故當教師面臨工作上的壓力與危機時,該如何做出機轉、調適,讓教 職生涯能夠繼續下去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第 第 第

第四 四 四 四節 節 節 節 體育教師角色的概念 體育教師角色的概念 體育教師角色的概念 體育教師角色的概念

現今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有半數兼任行政相關業務,且學校體育教師有 七成多身兼教練,顯示中小學體育教師身兼多職(李佩玲,2006)。要了解 體育教師角色,需先對教師角色有一深入的概念,因此本節從教師角色和 體育教師角色兩方面來加以探討。

一 一 一

一、、、、教師角色教師角色教師角色教師角色

何謂角色,楊霩晨(1998)指出個人在社會中某一位置上應有的行為,

它是人與人互動的基礎,同一角色可能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一些不

(30)

同的內涵。而角色知覺:這是個體對其特定工作角色的工作績效的定義。

它是決定個體的努力轉化為績效的關鍵因素,如果個體對出色的績效沒有 一個合適的定義,那麼一切努力就是白費的(葉椒椒,1995)。角色知覺不 但包括對某人在社會上所扮演角色的認知與判斷,也根據某人的行為,認 為他是教師、商人或工程師,同時也包括對有關角色行為的社會標準(social norms)的認識,如對教師角色的看法是儀表端正、談吐溫雅、學問淵博、有 耐心與愛心等(湯淑貞,2001)。

在許多職位中,人的個性特點(能力、技能、價值、興趣)影響著職 務的特點。因此,某些職務往往被其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重新定義,並且 個體經常根據過去的培訓和經驗、當時的態度、見解及工作情境,改變工 作行為的方式。嚴格地說,職務操作本身是不應該經常變化的,但是有些 職務就是由任職者平時的表現組成的。例如,研究人員、教師、足球運動 員等職務,都應有較大程度的自由發揮餘地(葉椒椒,1995)。教育改革推 動以來,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必須更專業化,所需的專業知能更趨多元化、

科技化。社會大眾對教師期許和要求更多、更重。整個教育的體質和環境,

不論是政策面、實務面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面臨前所未有的工作變 革、工作情境和工作壓力(郭耀輝,2004)。

林義男、王文科(1998)指出中小學教師之地位,在學校中常扮演學 習的仲裁者,負責傳遞知識與指引學習歷程、訓練者、輔導諮商員、父母

(31)

的替身、評鑑者、朋友等角色。美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認為專業的教師應具備七項標準:

(一)受過長期專業教育具能運用專業知能;

(二)應屬於永久性的職業;

(三)強調服務重於報酬;

(四)享有相當程度的獨立自主性;

(五)建立健全、自律的專業團體;

(六)訂定並遵守專業倫理或公約;

(七)不斷從事在職進修教育。

在世風日下的教育環境,教師受尊重的成份大幅降低,教師專業的形 象受到貶損,教師的地位與角色,需透過更專業化的制度規範,才能更突 顯教師自主專業性的重要。

二、體育教師具備的角色

教育人員在面對工作與家庭時,必須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兩方面的責 任與壓力,所以一般教師在工作上往往都甚感壓力,體育教師又與一般教 師在教學方面上有更大的不同,其中所包含的壓力更是有很大的差別。

Sabock (1985)曾經提到「不要誤以為教練的任務只是教導選手如何爭取成績 而已。教練必須扮演領導者、追隨者、老師、示範者、監護人、顧問、朋 友、等多重角色。」由此可知,在球隊中教練必須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

(32)

若加上資源不足的狀況下,其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體育課與一般學科內容較不同,教學的過程中它包含了許多變異性,

體育教師除了兼具一般教師的專業知能外,更需具備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 與能力,且體育教師皆具備學校體育的推廣多兼具教練的職責,學校體育 又是我國體育推展的基礎,可見體育教師的功能也就愈顯重要。陳裕芬、

方信淵與黃國展(2006)工作倦怠的產生會使工作者以消極的態度服務對 象,所以一個教練工作者若有工作倦怠現象的產生,勢必會嚴重的影響訓 練的效果,甚至可能影響選手的運動生涯。陳文長(2005)體育教師的專 業能力與專業精神之完全體現,正為整個體育教學成敗的核心關鍵。而體 育教師到底需兼具哪些功能呢?許義雄(2000)指出,我國國中小體育教 師應具備之專業能力,可涵蓋「教學專業」與「體育專業」二大構面,十 三大類,共七十四項的能力項目。其中,體育教師之教學專業能力包含教 學態度與知能、教學能力與方法及輔導與管理能力等;而體育專業方面則 包括體育認知、教學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健康體適能、運動技能、運動 安全、運動裁判、運動指導、學術研究及自我成長等。

簡曜輝等人(1999)調查研究指出,各級學校代表隊教練來源,在國 民小學有52.1%的教練係由體育教師兼任、而國民中學則為79.8%、高中為 79.3%、大學則為92.9%。由此份調查可知學校體育教師身兼運動代表隊教 練,在國內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研究者將體育教師和教練角色的共通性整

(33)

理如表4。從表中看到體育教師兼有教練的職責時,同時所扮演的角色是行 政人員、人事主管、公關人員策略家等,需同時具備如何學習與學校方面 的行政人員做溝通、協調與配合;分配學生擔位的位置與責任;對外宣傳 自己的學校、籌募贊助球隊基金等,以及指導選手們戰術的應用,這些角 色和工作壓力,都是屬於體育教師所面臨的挑戰。

表4 體育教師和教練角色的共通性

角色分類 條件共通性 體育教師 教練

職業責任感

豐富專業知識

實際經驗

教育心理學知識

教學、指導法

勇敢、大膽與創新

高尚道德情操

高度國家意識

領導者

跟隨者

角色模範

訓練者

心理學家

朋友兼輔導員

家長代理人 看球隊級次

家庭一份子 看球隊級次

社會輿論批評

花費時間

成就

薪資

工作保障

家庭生活

社會地位與受尊敬

資料來源:“你適合當教練嗎?而運動教練和體育教師又有何差異?”。徐武雄,

2006,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籃球委員會。取自

http://uba.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428&forum=6

(34)

第 第 第

第五 五 五節 五 節 節 節 影響教師生涯發展之因素 影響教師生涯發展之因素 影響教師生涯發展之因素 影響教師生涯發展之因素

陳文長(2005)認為影響教師生涯發展與角色認同之因素,包括社會 體系、教學場域中之互動經驗及教師個人因素等;同時也包括家人的支持、

教師對教育工作的理想、從工作中建立的自信與成就及行政人員的支持與 協助,分別說明如下。

一一

一一、、、、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學校文化

俗話說:「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每一學校的規定不盡相同,風氣必 也有所差異。有些學校興盛合作教學、協同教學,同事之間互動較為頻繁 較有交流,同事之間相處較融洽、同心協力,而有些學校風氣較保守、同 事之間交流不多,大多是關起教室就不會碰面的也有。何郁玲(1999)指 出在都市地區任教之教師,所知覺的工作壓力較高,而學校組織氣候開放 程度高時,教師工作壓力亦相對減低;工作壓力大時,壓力因應方式亦相 對增加。另外在行政單位方面,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重要行政主管多由 男性擔任,女性大多擔任輔助的角色,需要勞力、搬重物的職務如總務主 任、事務組長、體育組長等即由男性擔當;而需細心、耐心的工作如會計、

出納組長等即由女性擔任。且教師工作是個封閉的社會環境,每天所面臨 的不是學生就是其他老師,所以與學生的親師關係是否良好;與同事間相 處是否融洽;個人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是否和協等,皆會影響教職生涯。陳 榮茂(2002)發現級任教師的工作壓力明顯高於科任教師,因為級任教師

(35)

是帶班的角色,對於班級負有責任,因此呈現出較大的工作壓力。尤其女 性在人際相處這方面心思更是細膩,甚至會影響上班是否愉悅,效率是否 迅速等皆有可能。而體育教師面臨的教學環境瞬間萬變,所發生的突發事 故必多又煩雜,進而影響教職生涯是否繼續發展下去。

二 二 二

二、、、個人狀況、個人狀況個人狀況 個人狀況

有不少研究指出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女性教師所知覺到的壓力程 度比男性教師高(吳榮福,2002;林思妙,1993;葉龍源,1998;黃義良,

1999)。也有研究指出男性教師之壓力感受度比女性教師高(郭泰平,

2001;蔡享呈,2007)。陳怡錚(2000)認為家人的支持與否是影響個人 工作上的重大因素,選擇教職與否也和小時候的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早年 因家庭經濟問題,許多學子會選擇有公費的師範院校就讀,將來出社會不 用擔心工作問題,直接進入教職工作。而任教年資也是影響教師生涯是否 勝任愉快的因素,任教年資淺皆有較重的工作倦怠與壓力(何郁玲,1999;

郭峰偉,1999;吳政融,2001;陳榮茂,2002,郭晏庭,2006)。涂燕玲

(2003)指出新進教師在人際關係經營上,與教育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最感 到角色衝突。馮宏雲(2006)認為年輕的教師工作倦怠感較為嚴重,可能 原因為與剛進學校的年輕教師理想與抱負過高有關,較容易產生挫折。

三三

三三、、、、家務家務家務家務與與與與婚姻狀況婚姻狀況婚姻狀況婚姻狀況

結婚有配偶可相互扶持、互相分享,減低心理壓力與負擔。婚姻對工

(36)

作倦怠是會產生影響因素的,未婚教師比已婚教師更易產生職業倦怠,已 婚教師比未婚教師有較多的個人成就感(何郁玲,1999;吳政融,2001;

陳榮茂,2002;梁玉秋,2002;陳佳瑩,2006;馮宏雲,2006)。而已生 育子女者比沒有子女者有較大的工作倦怠(馮宏雲,2006)。陳義男、王 文科(1998)指出教學是「女性角色」的特徵易趨顯著,教職賦予女性較 短的工作時間,可以兼顧家庭,具有彈性。教職因女性佔多數而成為一項

「半專業」,強化了女教師與家庭的連結,使得女性教師無論在家庭或學 校中都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陳怡錚,2000),最終女性往往會放棄 自己的事業來成就先生的事業,改以家庭為主要考量,退居幕後成為賢慧 的賢內助。

除了上述這些因素會造成教師生涯發生轉變以外,目前國內學者也做 了許多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方面的研究,包括:林秀靜(1998)、郭峰偉

(1999)、江欣霓(2001)、吳政融(2001)、陳榮茂(2002)、梁玉秋(2002)、

涂燕玲(2003)、郭耀輝(2004)、陳佳瑩(2006)、郭晏庭(2006)、蔡享 呈(2007)等人,但大多是採量化的問卷調查研究,質性方面的研究較少,

僅能知道表面的因素,但對於這些產生工作倦怠的教師們卻鮮少有深入的 了解,沒有人可看到這些教師們背後沉重的教學壓力,面對職業、家庭兩 頭奔波的辛勞,故這也是研究者想以半結構訪談來獲得更深層面的資料。

(37)

第參章 第參章 第參章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經由問卷調查以及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的研究方法,獲得豐富 的資料。本章第一節先說明研究參與者;第二節則說明研究工具;第三節 詳述研究步驟;第四節說明資料處理方法。本研究流程,如圖 2。

圖 2 研究流程圖 挑選訪談對象

逐字稿 確定研究方向

撰寫論文 交叉比對 分析、登錄 實施問卷調查

正式訪談 問卷統計分析 閱讀並蒐集文獻

(38)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

由研究者的教師同好中,尋找任職國小體育教師兼教練者共 30 名,採 立意取樣之滾雪球方式,經由教師領域同好將訊息傳出,並經電話邀請符 合研究設計的研究參與者做此問卷。發放 30 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共 25 份。表 5 是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現況。由表中得知,國小 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的層面中,平均數介於 1.95-4.23 間,表示國小體育教 師工作壓力感受程度為中等程度;工作倦怠的層面中,平均數介於

1.35-4.73 間,表示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也是屬於中等程度。

表 5 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現況

1111 3.45 3.23 3.34 2 10101010 2.32 2 2.16 19 1919 2.64 2.12 2.38 12 1919 2222 2.73 2.31 2.52 8 11111111 3.18 1.38 2.28 15 2020 1.95 2.12 2.03 22 2020 3333 2.82 1.77 2.29 14 12121212 2.27 1.81 2.04 21 2121 2.45 2.38 2.42 2121 9 4444 2.86 1.73 2.3 13 13131313 2.27 2 2.14 20 2222 3.14 2.15 2.65 2222 5 5555 3.41 2.69 3.05 3 14141414 2.14 1.62 1.88 24 2323 2.36 2.27 2.32 17 2323 6666 4.23 4.73 4.48 1 15151515 2.23 1.5 1.86 25 2424 2.91 2.15 2.53 2424 7 7777 2.5 2.35 2.42 9 16161616 2.77 2 2.39 11 2525 2.73 2.81 2.77 2525 4 8888 2.45 1.35 1.9 23 17171717 2.27 2.12 2.19 18

9999 2.91 2.27 2.59 6 18181818 2.68 2 2.34 16

(39)

從表 5 中,挑選了六位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指數較高的研究參與者,

做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大綱經與指導教授和口委老師修改後,如附錄四。

經統計篩選後,參與半結構式訪談之六位(四男二女)研究參與者,分別是 編號 1、5、6、9、22 和 25 號研究參與者,依序是來自屏東縣珍珠國小兩 位教師:方文、客懷;鑽石國小兩位教師:義東、江峰;冬冬國小一位教 師:晶晶;高雄市裴翠國小一位教師:李滋,整理如表 6。

表 6 訪談者基本資料(皆匿名)

匿名 方文 晶晶 客懷 李滋 義東 江峰

性別

訪談日期 97/12/19 97/12/31 98/1/10 98/1/21 98/2/26 98/2/26 年齡 29 歲 28 歲 35 歲 32 歲 30 歲 35 歲

婚姻狀況 未婚 未婚 已婚 已婚 已婚 已婚

子女數 0 0 2 1 1 1

任教年資 1-5 年 1-5 年 6-10 年 6-10 年 6-10 年 6-10 年 擔任職務 級任導師 級任導師 級任導師兼

體育組長

科任老師兼

體育組長

級任導師兼

體育組長

級任導師兼

文書組長

所帶團隊 籃球 排球 網球 田徑 田徑 田徑

壓力指數 3.41 2.91 3.14 3.45 4.23 2.73 倦怠指數 2.69 2.27 2.15 3.23 4.73 2.81

結果 有壓力及

輕微倦怠

輕微壓力 輕微倦怠

有壓力和 輕微倦怠

有壓力和 倦怠

有壓力和 倦怠

有壓力和 輕微倦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主任、教師、熱心家長組成能源教育推動小組,研訂各項能源教育活

學校是推動工藝體驗教育最重要的平台,在 12 年國教的學習階 段,校園是工藝 Maker 孵育的最佳場域,學校教師則扮演著工藝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日本侵略中國的背景、抗日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一、建議教節:4 節(以一節 40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以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模型給予企業組織管理上很大的彈性,但是無法滿